山东省淄博市2020年中考语文真题试卷(教师版)_第1页
山东省淄博市2020年中考语文真题试卷(教师版)_第2页
山东省淄博市2020年中考语文真题试卷(教师版)_第3页
山东省淄博市2020年中考语文真题试卷(教师版)_第4页
山东省淄博市2020年中考语文真题试卷(教师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山东省淄博市2020年中考语文真题试卷一、基础知识与积累运用(12分)1.(2020淄博)下列词语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脊梁(j) 绿荫场 正襟危坐(jn)B.冠冕(gun) 主旋律 囊荧映雪(yng)C.遒劲(jn) 元宵节 褒贬分明(bo)D.枯槁(go) 斑马线 脍炙人口(kui) D 【考点】形近字字音,形声字字音 【分析】A.“脊梁”的“脊”应读作“j”,“绿荫场”应写作“绿茵场”; B.“囊荧映雪”应写作“囊萤映雪”;C.“遒劲”的“劲”应读作“jng”;故D【点评】字音和字形是基础部分常考的知识点之一,平时要做好字词积累,答题时认真辨析。2.(2020淄博)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面对日新月异的科技进步,面对繁重复杂的发展任务,新时代劳动者不仅要爱劳动、会劳动,而且要懂技术、会创新。B.城市治理的许多问题都是具体而微的,一个井盖、一盏路灯、一个垃圾桶,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其实是关涉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C.在时间的调色盘下,雄安新区会在一张白纸上绘出怎样的优秀画卷,让我们拭目以待。D.“人心齐,泰山移”。在疫情面前,中国人民同舟共济、万众一心,形成了打贏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强大合力。 B 【考点】特定含义与使用范围的成语,常见易混成语辨析 【分析】A.日新月异:每天每月都有新的变化。使用恰当; B.具体而微:指事物

3、的各个组成部分大体都有了,不过形状和规模比较小些。句中指的是城市治理的问题细小,该成语和句意不符。使用有误;C.拭目以待:指擦亮眼睛等待着,形容殷切期望或密切关注事态的动向及结果。使用恰当;D.同舟共济:本意是坐一条船,共同渡河。比喻团结互助,同心协力,战胜困难。也比喻利害相同。使用恰当;故B【点评】解答此类题目,需要我们正确理解词语的意思,辨清词语的感情色彩,还要结合语境分析其运用是否恰当。3.(2020淄博)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家乡的风味是什么?是弹跳在舌尖上的味蕾颤动,还是贮藏在阡陌中的乡风民俗,亦或是散布在田野里的自然珍馐?B.电影死亡诗社塑造了一个充满个

4、性和激情的文学教师形象,让观众特别是中学生观众,产生了强烈的情感共鸣。C.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总设计师杨长风介绍,北斗系统是我国迄今为止规模最大、覆盖范围最广、而且性能要求最高、最复杂的巨型航天系统。D.老照片莫名戳中泪点,因为上面记录着青春芳华;老物件勾起联翩回忆,因为其中凝结着生活过往:这便是怀旧情结。 C 【考点】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 【分析】C.有误,应该把“最广”后的顿号改为逗号。 故C【点评】要求掌握七种常见的点号(句号、问号、叹号、顿号、逗号、分号和冒号)和九种标号(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着重号、连接号、间隔号、书名号、专名号)的基本用法、作用以及书写位置;能给现代文、文言文

5、加标点;对错、漏标点能加以改正或补出;能做到书写规范,使用正确。4.(2020淄博)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中华读书报发布“2019年度十大好书”榜单,由“敦煌女儿”樊锦诗口述,顾春芳教授撰写的我心归处是敦煌入选其中。B.敬畏自然、保护野生动物,防止病毒跨物种传播,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内容。C.民法典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开拓了我国法典编纂立法的先河,具有里程碑意义。D.从结绳记事到竹木简牍,从实体书到电子书,在技术驱动下,让阅读连通了声音和画面,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读书方式。 B 【考点】成分残缺,搭配不当 【分析】A成分残缺,在“榜单”前面加上“评选”; C搭

6、配不当,把“开拓”改为“开创”;D成分残缺,缺少主语,删去“让阅读连通了声音和画面”中的“让”;故B【点评】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要从句子的结构来考虑。分析句子的主干成分,从搭配、语序、逻辑等方面入手考虑。5.(2020淄博)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是现代诗人艾青的诗句,诗人借“土地”这一意象抒发了对祖国深沉、炽热的爱。B.古代很多文人雅士在“名”和“字”之外还有“号”,常用来表达生活经历、思想情趣、处境心愿等,如苏轼自号“东坡居士”,李清照自号“青莲居士”。C.先秦诸子百家争鸣,儒家的“仁”,道家的“道法自然”,墨家的“兼爱、非攻”都闪

7、耀着思想的光辉,流淌在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中。D.莫泊桑,十九世纪法国现实主义作家,被誉为“短篇小说巨匠”,代表作有项链羊脂球等。 B 【考点】作家作品,作品的基本内容 【分析】B.有误,“青莲居士”是李白的号,李清照号“易安居士”。 故B【点评】解答此类问题,需要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对于重点作家、朝代、国籍等必须熟记。6.(2020淄博)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想要拥有阅读的红利,有必要把自己的阅读愿望分为有目的与无目的两种。 。在这样的阅读节奏下,你终会与给自己带来巨大影响的一本书相遇。自古读书苦,这点永远不会改变。这样的阅读可能并不是轻松、愉快的,但

8、读书的初阶和中阶,向来都是辛苦的。而无目的的阅读,恰是对深阅读的补充。有目的的阅读,是深阅读,读一些经典,读一些难啃但含金量很高的文史哲佳作。无目的的阅读是把自己视线范围内觉得有趣的书拿过来读一下,读得进去便读完,读不进去便放弃,不用有什么心理负担,这是一种阅读休息。A.B.C.D. C 【考点】句子排序 【分析】本题考查语句的排序。解析此题,首先要确定中心句,通过读这五个句子,可知本语段介绍的是“有目的读书和无目的读书的作用和区别”,按照从一定的顺序来介绍无目的读书,所以确定是首句,紧接着有目的读书的作用,句写的是“读书苦”不会改变,接着分析无目的读书,最后告诉我们无目的读书的作用,得出的结

9、论。所以顺序为。 故C【点评】本题考查句子排序。首先要通读文段,把握文段主要内容后,再找总领句或总结句,这些句子特点明显。确定了这些句子后,然后再找上下句中相关联的词语,注意时间先后、先总后分这些顺序。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22分)7.(2020淄博)阅读下面的唐诗,选出赏析有误的一项( ) 渡荆门送别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A.此诗是诗人乘船出蜀入楚时所作,首联交代了出行目的。B.颔联“随”“入”二字用移动的视角来描写景物的变化,写出了楚地平野开阔、江水奔腾之景,同时也流露了诗人行舟水上离家渐远的无限伤感。C.颈联“

10、天镜”是指月亮,“海楼”是指海市蜃楼般的奇景。诗句写出了月下江水平静,天上云彩变幻多姿的奇妙美景。D.尾联由写景转入抒情。船已至楚,江入大荒,诗人却将这长江水视为“故乡水”,一路送自己远行,言有尽而情无穷。 B 【考点】把握诗歌内容,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分析】渡荆门送别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青年时期在出蜀漫游的途中写下的一首五律,李白出蜀至荆门时赠别家乡而作此诗,由写远游点题始,继写沿途见闻和观感,后以思念作结。全诗意境高远,风格雄健,形象奇伟,想象瑰丽,以其卓越的绘景取胜,景象雄浑壮阔,表现了作者少年远游、倜傥不群的个性及浓浓的思乡之情。 B“流露了诗人行舟水上离家渐远的无限伤感”有误,“山随

11、平野尽”,形象地描绘了船出三峡、渡过荆门山后长江两岸的特有景色:山逐渐消失了,眼前是一望无际的低平的原野。著一“随”字,化静为动,将群山与平野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真切地表现出来。这句好比用电影镜头摄下的一组活动画面,给人以流动感与空间感,将静止的山岭摹状出活动的趋向来。“江入大荒流”,写出江水奔腾直泻的气势,从荆门往远处望去,仿佛流入荒漠辽远的原野,显得天空寥廓,境界高远。后句著一“入”字,写出了气势的博大,充分表达了诗人的豪情万丈,胸襟开阔。 故B【点评】本题考查对诗词内容的辨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词大意的基础上,根据各个选项的描述,然后一一判断正误即可。8.(2020淄博)默写

12、填空。 (1)几处早莺争暖树,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人生自古谁无死?_。(文天祥过零丁洋) (3)但愿人长久,_。(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4)农田篱落,绿树青山。让我们和孟浩然过故人庄,几句家常几杯酒,“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随陶渊明归园田居,一把锄头一肩月,“_,_”;同辛弃疾夜行田陌,阵阵稻香声声蛙,“_,_”,一起去感受人生的诗意。 (1)谁家新燕啄春泥(2)留取丹心照汗青(3)千里共婵娟(4)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考点】一般型默写,理解型默写 【分析】本题考查诗文名句默写。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字。注意重点字:

13、啄、汗青、婵娟、秽。 故谁家新燕啄春泥; 留取丹心照汗青; 千里共婵娟;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点评】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9.(2020淄博)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游虎丘小记李流芳虎丘 , 中秋游者尤盛。士女倾城而往,笙歌笑语,填山沸林,终夜不绝。遂使丘壑化为酒场,秽杂可恨。予初十日到郡,连夜游虎丘,月色甚美,游人尚稀,风亭月榭间,以红粉笙歌一两队点缀,亦复不恶。然终不若山空人静,独往会心。尝秋夜与弱生坐钓月矶 , 昏黑无往来,时闻风铎

14、 , 及佛灯隐现林杪而已。又今年春中,与无际舍侄偕访仲和于此。夜半月出无人,相与趺坐石台,不复饮酒,亦不复谈,以静意对之,觉悠然欲与清景俱往也。生平过虎丘才两度,见虎丘本色耳。友人徐声远诗云:“独有岁寒好,偏宜夜半游。”真知言哉!【注释】虎丘:苏州名胜。笙:一种乐器。钓月矶;在虎丘山顶。矶,水边突出的大石。风铎:悬于檐下的风铃。杪(mio):树枝的细梢。无际:人名。句中的“仲和”,亦人名。趺(f)坐:盘腿端坐。(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尝秋夜与弱生坐钓月矶 _ 相与趺坐石台 _ 真知言哉_(2)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士女倾城而往 杂然而前陈者(醉翁亭记)B

15、.以红粉笙歌一两队点缀 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C.然终不若山空人静 若有作好犯科及为忠善者(出师表)D.以静意对之 何陋之有(陋室铭)(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大意。 笙歌笑语,填山沸林,终夜不绝。(4)作者分别在“秋夜”“今年春中”“初十日”三次夜游虎丘,哪一次感受最好?好在哪里?请结合文段内容说说理由。 (1)曾经;一起;同“智”,智慧(2)A(3)歌声乐声谈笑之声充斥于整个山林,如此彻夜不息。(4)作者三次夜游虎丘,也就是“今年春中”这一次感受最好,因为秋夜游虎丘,全城的士绅学子、妇孺歌姬把虎丘化为酒场,鱼龙混杂,实在可恨;“初十日”游虎丘偶尔有一两队歌女吹笙点缀,并不使人厌恶。

16、但还是不如山林空寂之时,一人前往要合我意;最令作者满意的是“今年春中”游虎丘,也就这一次见到了虎丘的本色。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文言文翻译,一词多义,常用文言实词 【点评】(1)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含义。解答时,重点在于文言实词的积累,同时也可以借助整个句子的意思来判断。 (2)文言词语的用法和含义是中考的常考题,一词多义现象在文言文中相当常见,有些词所包含的意义不只一个,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表示不同的意思。 (3)答题时应注意,翻译一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直译落实重点字词,不能遗漏,句意要通顺们还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特殊用法的词语。 (4)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

17、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关键在于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根据题目要求和提示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语句,概括即可。 【附参考译文】 虎丘在中秋时游人极多。全城的士绅学子、妇孺歌姬皆会前往。歌声乐声谈笑之声充斥于整个山林,如此彻夜不息。于是乎,那壮丽的自然丘壑竟化为酒场,鱼龙混杂,实在可恨。 我在初十便到了郡中,当晚就游览了虎丘。月色非常曼妙,游人也还不多,风吹过亭子月光洒落在树间,偶尔有一两队歌女吹笙点缀,并不使人厌恶。但还是不如山林空寂之时,一人前往要合我意。 我曾经和弱生在秋夜坐在虎丘山顶的钓月矶上,天色昏暗,无人来往,只有佛塔的风铃之声与佛灯在静夜之中若隐若现。又在今年的春天,我曾和无际一起在这里拜

18、访仲和。半夜之时,月亮出来了,不见人影,我们一起盘膝坐在石台之上,既不饮酒,也不交谈,只静静地对坐着,便觉得悠然之间心与周围清净之情景同在了。 我一生中造访虎丘两次,(也就这一次)见到了虎丘的本色。我的朋友徐声远作诗云:“独有岁寒好,偏宜夜半游。”说的真对啊!(1)本题考查文言文实词解释。先梳理句子含义,在根据句意来推断词语的意思。句意:我曾经和弱生在秋夜坐在虎丘山顶的钓月矶上。尝:曾经。句意:我们一起盘膝坐在石台之上。相与:一起。句意:说的真对呀!知:同“智”,智慧,这里是对的意思。(2)A.相同,而,连词,表示修饰;B.不同,介词,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可译作“用”/连词,

19、表目的关系,可译为“来”;C.不同,动词,像/连词,如果;D.不同,助词,补足音节,无实际意义/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故答案选A。(3)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翻译文言文句子应该在直译的基础上意译。并注意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现象。句子中的重点词语有:填山沸林,填,填满;沸,使沸;绝,消失,停息。(4)本题考查内容理解。梳理语段内容,抓住相关语句来分析概括即可。根据“中秋游者尤盛”“使丘壑化为酒场,秽杂可恨”“初十日到郡,连夜游虎丘”“然终不若山空人静,独往会心”“今年春中,与无际舍侄偕访仲和于此”“见虎丘本色耳”等语句可知,作者三次夜游虎丘,“今年春中”这一次感受最好,因为秋夜游虎丘,全城的士

20、绅学子、妇孺歌姬把虎丘化为酒场,鱼龙混杂,实在可恨;“初十日”游虎丘偶尔有一两队歌女吹笙点缀,并不使人厌恶。但还是不如山林空寂之时,一人前往要合我意;最令作者满意的是“今年春中”游虎丘,也就这一次见到了虎丘的本色。三、现代文阅读(30分)10.(2020淄博)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游览苏州园林必然会注意到花墙和廊子。有墙壁隔着,有廊子界着,层次多了,景致就见得深了。可是墙壁上有砖砌的各式镂空图案,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依傍的,实际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增加了景致的深度。(A)有几个园林还在适当的位置装上一面大镜子 , 层次就更多了,几乎可以说把整个园林翻了一番。游览者必然也不会

21、忽略另外一点,就是苏州园林在每一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B)阶砌旁边栽几丛书带草。(C)墙上蔓延着爬山虎或者蔷薇木香。(D)如果开窗正对着白色墙壁,太单调了,给补上几竿竹子或几棵芭蕉。诸如此类,无非要游览者即使就极小范围的局部看,也能得到美的享受。(乙)中国园林的窗子对园林造景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造园家常常将窗子设计成扇形,成为“便面”。经过窗子的框框望去,就是一幅画。颐和园乐寿堂差不多四面都是窗子,周围粉墙开着许多小窗,面向湖景,每个窗子都等于一幅小画,这就是清代李渔说的“尺幅窗,无心画”。造园家所说的“漏窗”,就是将不同景区的景色相互“漏”出,使园中景色流动起来。江南园林常常在窗外布置一根石

22、笋,几根竹子,明人有首小诗:“一琴几上闲,数竹窗外碧。帘户寂无人,春风自吹入。”这个小房间与外部是隔离的,但经过窗户把外边的景色引了进来。没有人出现,突出了这个小房间的空间美。颐和园有个匾额,叫“山色湖光共一楼”,这是说,这个楼把一个大空间的景致都吸收进来了。苏轼诗:“赖有高楼能聚远,一时收拾与闲人。”也是这个意思。(节选自朱良志曲院风荷中国艺术论十讲,中华书局,有改动)(丙)中国的园林,它同文学、戏剧、书画,是同一种感情不同形式的表现。比方说,明末清初的园林,同晚明的文学、书画、戏剧,是同一种思想感情,只是表现的形式不同。明末的计成,他既是园林家,也是画家。清朝的李渔也是园林家,又是一个戏剧

23、家。中国文化是个大宝库,从这个宝库中可以产生出很多很多不同的学问来。而中国文化又不是孤立的,它们互相联系,互相感染。可以说中国园林是建筑、文学艺术等的综合体。(节选自陈从周中国的园林艺术与美学)(1)请分别概括(甲)文说明的主要内容和(丙)文的核心观点。 (2)下面摘自(甲)文的四个例子,如果选取一个用在(乙)文中,哪一个最恰当?请选出来并说说理由。 A有几个园林还在适当的位置装上一面大镜子。B阶砌旁边栽几丛书带草。C墙上蔓延着爬山虎或者蔷薇木香。D如果开窗正对着白色墙壁,太单调了,给补上几竿竹子或几棵芭蕉。(3)下列对三个文段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甲)文认为花墙、廊子、

24、镜子在苏州园林中的恰当设置可以增加景致的层次和深度。B.(乙)文举了颐和园乐寿堂的例子,是为了说明园林在每一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C.(乙)文中小诗“一琴几上闲,数竹窗外碧。帘户寂无人,春风自吹入”所营造的意境可以印证(丙)文的观点。D.三个文段都是围绕园林而谈,写作的侧重点不同,但是对中国园林美的认识有相通之处。 (1)【甲】文说明的主要内容:苏州园林讲究远景和近景的层次,而且在每一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丙】文的核心观点:中国园林是建筑、文学艺术等的综合体。(2)D窗外补上几竿竹子或几棵芭蕉,与乙文中“江南园林常常在窗外布置一根石笋,几根竹子”相对应,说明了窗子对园林的重要作用。(3)B 【考

25、点】把握说明对象,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作答时,一定要认真阅读所给语段,结合语段中的关键语句,根据题目的要求,即可作答。 (2)本题考查对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题需结合乙文的内容来解答。 (3)解答本题把选项中的内容放在原文中印证,能找到依据的正确,与原文不符或没有的为错误的。(1)本题考查文段内容或观点的概括。【甲】文第一段,说明的是花墙、廊子和镜子等的运用增加了景致的深度,即苏州园林讲究远景和近景的层次;第二段写苏州园林在每一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丙】文的核心观点,可根据首句“中国的园林,它同文学、戏剧、书画,是同一种感情不同形式的表现

26、”或末句“中国园林是建筑、文学艺术等的综合体”来概括。(2)本题考查例子的选用。乙文的观点是“中国园林的窗子对园林造景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并且举了具体例子:江南园林常常在窗外布置一根石笋,几根竹子。甲文中四个例子,只有D“如果开窗正对着白色墙壁,太单调了,给补上几竿竹子或几棵芭蕉”与此相关,因此选D最恰当。(3)B不恰当,【乙】文举了颐和园乐寿堂的例子,是为了说明中国园林的窗子对园林造景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故答案选B。11.(2020淄博)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童话的滋味尤今原先中了“君子远庖厨”这句老话的毒,不肯让我的两个儿子踏入厨房半步,结果呢,他们十六岁负笈海外时,吃尽苦头。

27、午夜梦回,想起妈妈做的美味佳肴,泪水与口水一起飙。精湛的厨艺能让人拥有一个富足的人生,而热爱美食的人,往往是快乐的人。所以,女儿出世后,我吸取前两回的教训,“处心积虑”地要把厨艺传授给她。有人问我:“什么年龄才是最恰当的受训期?”我竖起一根手指。对方惊问:“一岁?”“不!”我斩钉截铁地答道,“一个月婴儿满月以后,便开始训练。”对方以为我胡言乱语,便一笑置之。然而,这是千真万确的呀!女儿满月后,每回烹饪,我便把她抱进厨房,放在远离炉火的地方。她舒舒服服地躺在摇篮里,我快快乐乐地在炉子前挥动铲子。蒸、炸、煮、炒、焖、炖、烩之后,一股股食物的香味,化成一缕缕轻轻的风,飘进婴儿的鼻子,钻进婴儿的被子中

28、,婴儿胖胖的身体都浸在甜、咸、酸、苦、辣的五味杂陈里。我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婴儿对美食敏锐的嗅觉就在此刻形成了,婴儿对美食的欲望也在此时萌发了。因为深深了解“身教胜于言传”的道理,在女儿成长的过程中,我一直让她近在身边,不着痕迹地启发她对烹任的兴趣。我不是一茶匙盐、两茶匙糖、三大匙酒、四大匙油地教她,我清清楚楚地知道,一板一眼的教学方式有许多时候会带来反效果。我和她一起做,把笑声嵌进食物里,把乐趣镶入烹饪中,给她一生一世的快乐记忆。老天没有辜负我的苦心。可君十八岁负笈英伦之前,一进厨房,十根手指便像水里的鱼一样。鱼在水中舞出无限的婀娜,她呢,以食物拼出无数华美的“图案”。到伦敦不久,她和两位朋友

29、在郊区合租了一所房子。每个星期天早上,农夫会到附近的空地摆卖新鲜肉类和有机蔬菜,价格比超市的贵上好几倍,但是,女儿却觉得物有所值。她在电邮里如此写道:“蔬菜,就好像是刚刚从泥地里拔出来的,拿在手上,蔬菜的绿,仿佛便流满了手掌。妈妈,您常常说,肉类如果新鲜,叫它一声,它也会应。现在,买了一公斤五花肉,我叫了一声,它果真就应了”读到这里,我“哈哈哈”地笑出声来。为了增添生活情趣,孩子小时,我经常“胡说八道”地娱乐他们;现在,孩子大了,居然懂得以同样的方式“投桃报李”!可君返回新加坡度假的次日,便迫不及待地上超市,买齐东西,大展身手。她设计的两道菜肴是西式猪肉丸和蒜香西兰花;甜品呢,是烘烤小脆饼。母

30、女角色互换。她全情投入、满心陶醉地煮;我呢,气定神闲地袖手旁观。她烹饪不用量匙,全凭感觉,天马行空地挥洒自如。两道菜肴都很美味,最大的特色是味道变化多端,不是开门见山的那种平坦、平直、平淡;它迂回曲折而又峰回路转。我注意到她善用柠檬皮和柠檬汁柠檬抢味,有先声夺人的霸气,把它加入掺了乳酪碎的猪肉丸里,便恰到好处地驱除了味道的滞腻,并且巧妙地形成了丰富的层次感。至于在烘烤得有点焦脆的西兰花上面放入柠檬皮和柠檬汁,却像是一篇布局严谨的“微型小说”,令人有“意在言外”的惊喜。味道确实不错,可我嫌工序过于繁杂。然而,她却好整以暇地回应:“妈妈,工序多才出精品嘛!”餐后,她说:“等着我的甜品上桌呀!”她把

31、桌上堆着的诸多原料“东拼西揍”地搅在一块儿,好像没多大工夫,就变出几盘又酥又香又薄又脆的小饼干。我一块接一块地吃,一连吃了十二块,撑得双眼鼓如金鱼。可君得意扬扬地说:“每回客人来,我便烤这饼干,大家都赞不绝口呢!我给它取了个好听的名字,唤作风入口,因为它就像一股香香的风,轻悠悠地飘进客人的口里!”说这话时,她的眸子溢满了蜜糖般的甜意。我这个懂得厨艺又热爱烹饪的女儿,在陌生的异乡里,把日子过得像童话一样快乐。(选自听面包唱歌,四川人民出版社)(1)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第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2)本文在语言表达方面有诸多特色值得品味,请根据提示,品读下面词句的表达之妙。 提示:请任选一句 ,

32、结合其句式特点思考。A她舒舒服服地躺在摇篮里,我快快乐乐地在炉子前挥动铲子。B她全情投入、满心陶醉地煮;我呢,气定神闲地袖手旁观。提示:成语的灵活使用,给文章增色不少。请从下面加点成语中任选一个品析。A所以,女儿出世后,我吸取前两回的教训,“处心积虑”地要把厨艺传授给她。B为了增添生活情趣,孩子小时,我经常“胡说八道”地娱乐他们;现在,孩子大了,居然懂得以同样的方式“投桃报李”!(3)文章题目为“童话的滋味”,请结合全文写出其丰富的意味。 (4)你认为文中的“我”是一个怎样的妈妈?请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从两个角度加以评析。 (1)承上启下,承接上文“我”用心地教女儿学习烹饪,体现出“我”的良苦

33、用心,引起下文女儿在“我”的影响下成为一个懂得厨艺又热爱烹饪的人,女儿精湛的厨艺让“我”有期待,与前后文互相呼应。(2)【示例1】我选A。A句句式整齐,运用对比手法,形象地写出了母亲对孩子潜移默化的教育。示例二:我选B。B句句式长短错落,富有层次美运用对比手法,形象地写出了女儿厨艺的精湛和母亲的欣慰。 【示例2】我选A。“处心积虑”原意是“千方百计地盘算,多含贬义”,这里是贬义词褒用,体现了“我”千方百计地把厨艺传给女儿的用心良苦。示例二:我选B。“胡说八道”原意是“没有根据或没有道理说”,这里是贬义词褒用,形象地写出了“我”对女儿身教重教的形象,是生活情趣的表达,体现了“我”的良苦用心。(3

34、)题目“童话的滋味”指“我”传授女儿厨艺时将甜蜜滋味留在了她童年的快乐记忆中,成为了她幼时的童话;也指女儿在“我”的教导下成长为一个热爱烹饪、懂得厨艺、生活精致幸福的人,把生活过成童话一般,也将这幸福的滋味带给他人。(4)“我”是一个热爱厨艺,热爱生活的妈妈;教育境界比较高,不功利,快乐教育;教育方式非常巧妙;亲子关系融洽,尊重孩子。 【考点】文章标题及其作用,文章过渡及其作用,概括理解文中人物形象,对比 【点评】(1)本题考查段落在文中作用的分析。解答此题关键要掌握特殊段落在文中的一般作用 (2)本题考查的是对句子的赏析。我们可以采用的答题模式是:此句运用了(修辞手法、人物描写方法、词语)+

35、表达效果(如生动形象、生动细腻)+写出了的内容+表达的情感; (3)本题考查标题的含义。标题的含义要从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两个方面分析。 (4)本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分析能力。解答时,要抓住人物性格特点,从语言、动作及神态等描写中把握人物,对人物进行客观的评价,注意主旨对人物形象的限制性。(1)本题考查段落在文中作用的分析。解析此题关键要掌握特殊段落在文中的一般作用。从内容上看,“老天没有辜负我的苦心”是对上段内容的总结,又引出了下文对“女儿精湛的厨艺让有期待”的记叙;可见在结构上起到了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2)本题考查词句赏析。我选A,A句“她舒舒服服地躺在摇篮里,我快快乐乐地在炉子前挥动铲子”

36、,可以看出此句运用对比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母亲对孩子的教育是无声的。我选B,B句“她全情投入、满心陶醉地煮;我呢,气定神闲地袖手旁观”,可以看出句式长短不一,富有层次感,运用对比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女儿陶醉厨艺的精湛和母亲看到女儿厨艺后的欣慰。我选A,“处心积虑”从词语的情感色彩上来说是一个贬义词,这里贬义词褒用,加上了引号,然后分析情感,体现出“我”十分疼爱孩子,为了让孩子能感受美食中的快乐用尽了心思。我选B。“胡说八道”原意是“没有根据或没有道理说”,这里是贬义褒用,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对女儿身教重于言教的形象,表达出生活有情趣,体现了“我”的用心良苦。(3)本题考查标题的含义。标题

37、的含义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联系文章主题;联系作者或文章中主要人物的思想感情;结合文章内容从标题的表层含义和内在深层含义两方面分析;从主要人物形象或描写对象的特点等方面分析;从标题本身的特点及其与文章内容的联系入手分析。本文的标题是童话的滋味,表面上童话的滋味是指女儿制作的美食十分精致,她表现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像是童话一般。深层含义要联系文章主旨理解,女儿掌握的不仅是烹饪的技术,更是对生活的体会,她深刻体会到了蜜糖一般的生活的快乐。同时也体现出母亲为女儿找到生活的快乐而感到欣慰。(4)本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分析。从原文第段“精湛的厨艺能让人拥有一个富足的人生,而热爱美食的人,往往是快乐的人”,可以

38、看出“我”是一个热爱厨艺,热爱生活的妈妈;从“女儿出世后,我吸取前两回的教训,处心积虑地要把厨艺传授给她”,可概括出:教育方式非常巧妙;从文中第段“她舒舒服服地躺在摇篮里,我快快乐乐地在炉子前挥动铲子”,可以看出“我”注重快乐教育;从文中第段“母女角色互换。她全情投入、满心陶醉地煮;我呢,气定神闲地袖手旁观”,可以看出亲子关系融洽,尊重孩子。四、专题性学习(6分)12.(2020淄博)班级准备开展以“走进童年,感悟成长”为主题的名著阅读活动。请你按照要求完成下面任务。 (1)(评书) 请你结合对童年的理解,选出适用于这本书的一项评论( )A.谈保姆,谈老师,谈父亲,谈朋友,奇怪的是不谈母亲。B

39、.这本书在我的成长过程中有很大的影响,书中浓郁的英雄主义、理想主义、献身主义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成为我精神生活最重要的支柱。C.苦难的童年和辛酸的人间生活使他切身体会到底层人民的痛苦,残酷的虐待和压迫培养了他的反抗精神。D.孩童时期,这部书只是读来有趣,成为教师之后再去读,才知道它对孩子想象力的培养是多么有益。(2)(识人) 童年中写道:“小时候,我想象自己是一个蜂窝。各式各样普通的粗人,全像蜜蜂似的把蜜生活的知识和思想,送进蜂窝里。”书中就写到了这样的“普通的粗人”。请根据情景提示,概括写出与“外祖母”“小茨冈”相对应的事件,以及这事件对阿廖沙产生的积极影响。情景提示人物事件影响我(阿廖沙)往头

40、上披了一件笨重的短皮大衣,一双脚伸进不知谁的靴子里,我趿趿拉拉地从过道里走到台阶上,一下就把我吓呆了:外祖父、格里戈里、舅舅的叫声和哔哔剥剥的爆炸声,把耳朵都震聋了;外祖母的行动把我吓坏了外祖母_“你知道吧,外祖父当时气疯了!你瞧瞧,”他(小茨冈)说着,把袖子卷起来,给我(阿廖沙)看那肘弯都是红伤痕的光胳膊,“你瞧这肿的!本来还要厉害呢,现在好多了”小茨冈_ (1)C(2)外祖母奋不顾身救火;给阿廖沙很大的触动,照亮了他敏感而孤独的心;小茨冈替阿廖沙挡鞭子;小茨冈的善良仁爱对阿廖沙产生的积极影响。 【考点】作品的人物形象,作品的经典情节 【分析】(1)【评书】本题考查对课本推荐名著的掌握程度。

41、要求学生对教材中及课后推荐的名著要点有一定的了解和识记,尤其是对教材中文学文体及作家作品主要的知识点要牢记。解析此类问题,在平时的阅读中,注意对重点的人物及其情节进行重点记忆,结合积累作答。 A.这应该是对鲁迅学生的朝花夕拾的评价;B.这是现代作家张洁对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名著的评价;C.揭示了童年的主题;D.这是美国专栏作家费迪曼对鲁宾逊漂流记的引读评论。故答案选C。(2)【识人】本题考查了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的积累。解析此类题时,要求学生在平时学习中注意对作品的人物、故事梗概和主要情节的把握,一方面需熟悉文学名著的主要故事情节,另一方面需要对人物心理和性格有充分的了解,能够概括作者的写作目的

42、和名著的主要内容。根据情节提示,结合原著可知,选文主要讲述的是一天晚上家里突然失了火,家里人惊慌失措,外婆却非常勇敢,用一只空袋子蒙着头,身上批着马被,毫不畏惧地冲进火里,从里面抱出一只水桶大的盛满硫酸盐的瓶子,又镇定地指挥别人灭火的事情。所以该空应填“外祖母奋不顾身救火。”结合小说内容可知,外祖母在这场大火中的英勇表现可以看出外祖母是一个勇敢机智、临危不惧的人。这给年幼的阿廖沙带来很大的触动,外祖母的照亮了他原本敏感而孤独的心。根据情节提示,结合原著可知,选段写的是阿廖沙染坏了外祖父的桌布,因此挨打,而小茨冈替他挡鞭子,阿廖沙很感激他的事。故该空填“茨冈替阿廖沙挡鞭子”即可。结合小说内容分析

43、。小茨冈每次都替阿廖沙挡鞭子,忍受不必要的疼痛,还教阿廖沙如何在挨打时减少疼痛,是阿廖沙年幼时最好的伙伴。小茨冈的善良仁爱对阿廖沙产生的积极影响。故C; 外祖母奋不顾身救火;给阿廖沙很大的触动,照亮了他敏感而孤独的心;小茨冈替阿廖沙挡鞭子;小茨冈的善良仁爱对阿廖沙产生的积极影响。【点评】解答此类问题,在平时的阅读中,注意对重点的人物及其情节进行重点记忆。 解答此类题时,要求学生在平时学习中注意对作品的人物、故事梗概和主要情节的把握。五、作文(50分)13.(2020淄博)从以下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文。 题目:你有多重要 别着急,慢慢来要求: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

44、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参考例文】 你有多重要你是一个母亲,你有天下所有母亲的爱子之心和善良的心灵。你是我的第一个启蒙老师,我最敬爱的人。你有多重要呢?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还记得吗?上小学一二年级时,我的学习成绩很差。在升入二年级的第一次中,我经过努力,取得了班级第9名的成绩,震惊了全班。我以为从此我就会从差生的行列里挣脱出来,可是令我意想不到的是:全班同学,包括老师都认为我是靠作弊得来的高分,这使我刚刚有了一丝喜悦的心苦不堪言。我想跟老师说清楚,让老师还我一个清白。可是老师在我没说出口之前,就在周一的班会上讲到:“我班的个别同学自己成绩不好,就靠抄别人的试卷来获得虚假的高分。这种行为是

45、可耻的”后来老师还说了什么我已记不清了,但是我牢牢地记得当时同学们的目光都指向了我,我感觉那一道道目光似一把把尖刀刺痛了我的幼小的心。那天我是噙着泪花回家的。回到家里,我一直忍着眼泪,尽量保持着一贯风格,嘻嘻哈哈地跟妹妹玩闹,性格内向的我不想让你们看出自己的心事。可是,大概真是所谓的母女连心吧,您还是看出了端倪,问我是不是有什么不高兴的事。本来我还可以忍住,但您一问,我“哇”的一声哭了出来。“好女儿,怎么了?有什么事情跟妈妈说,没什么大不了的。”我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说了一遍,妈妈说:“女儿呀,你是被老师和同学们误解了。不要紧,妈妈相信你的成绩是真实的。我看出你近来的努力学习了,可能是老师没怎么注

46、意到你,全班那么多的学生,老师怎么能人人都了解呢?”听着身为一名初中教师的您的一番话,我慢慢止住了哭声。“可是,妈妈,我很委屈,现在我该怎么办呢?”“今后更加努力地去学习,再考一次更优异的成绩,让老师和同学们看看,那时你不用解释大家就都明白了。我相信自己的女儿是好样的!是不是?”我听了您的话,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但是有一点我明白了,我要努力,努力去证实自己的成绩是真实的,我不比别人差。妈妈,您知道那时您在我眼里是多么的重要,多么的伟大吗?从那以后,我又重新打起精神,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在最后的期末中,我以班级第8名的成绩又一次震惊了全班。与上一次不同的是,这次我迎来的

47、是掌声和赞扬。妈妈,我知道这一切都归功于您,是在您的教导下,我才永远地走出了差生的行列,跻身于优秀生之伍。这件事已过去了多年,也许妈妈您已忘记了,但它却牢牢地印在我的心底,任岁月流逝,也无法冲刷掉这刻骨铭心的记忆。妈妈,是您给了我受益終生的精神力量,让我懂得了人要自信,自强,不管别人说什么,认准的事情就要努力去做,做出个样来,证实自己的能力。“我是一株百合,不是一株野草。唯一能证明我是一株百合的方法,就是开出美丽的花朵。”妈妈,这不也正是你教导我的吗?妈妈,如果我是一个在沙漠中跋涉的旅行者,您就是那甘甜的泉水,滋润了我干渴的心灵;如果我是一只在海洋中航行的小船,您就是那屹立的灯塔,指引了我前进

48、的方向;如果我是一棵正在成长的小树,您就是那普照万物的太阳,送给了我急需的养料。别着急,慢慢来当城市闪烁的霓虹迷乱了我们的双眼,当聒噪的汽笛声充斥着我们的耳膜,当我们为学习、工作、家庭、生存在钢筋水泥中四处穿梭奔走时,你是否还能想起那一年的远山和炊烟,那一个惬意午后的书本与香茗。望着那川流不息的人流与车流,我在心底呼唤:“朋友,别着急,你慢慢来!”自然以我们肉眼看不见的速度展示着它的瑰丽与美好。几亿年的行走,自然从未加快过它的步伐。它静静地等待每一树花一个花季缓慢含蓄地绽放,倾听每一棵草一个冬天顶撞泥土的声响。没有一只鸟儿一孵出来便能在梁间呢喃,没有一只雄鹰未经日夜磨炼便能飞上天空王座,就连那朝生夕死的蜉蝣,也不紧不慢地在一天之中完成生命的所有步骤而从不遗漏。而生为万物灵长的我们,为什么一定要热切期待灵魂的瞬间膨胀,却不待其缓缓舒展呢?红尘滚滚,名利滔滔,有多少古之富贵者最终“湮没不足道”,又有多少少小离家者“近乡情更怯”。很多人企图40岁赚足下半生的钱,然后享受人生,然而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失败了。因为他们40岁时的心中充斥着太多“不够”“还想要”以及慢不下来的脚步。试问,除了飞奔的行尸,他们还剩下什么?追求梦想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