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都类乌齐县教师招聘教师资格证《高中生物知识与教学能力》试卷与答案解析_第1页
昌都类乌齐县教师招聘教师资格证《高中生物知识与教学能力》试卷与答案解析_第2页
昌都类乌齐县教师招聘教师资格证《高中生物知识与教学能力》试卷与答案解析_第3页
昌都类乌齐县教师招聘教师资格证《高中生物知识与教学能力》试卷与答案解析_第4页
昌都类乌齐县教师招聘教师资格证《高中生物知识与教学能力》试卷与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 页 昌都类乌齐县教师招聘教师资格证高中生物知识与教学能力试卷与答案解析一、单选题1山坡上的丛林因山崩全部毁坏,一段时间后,经历草本、灌木和乔木等阶段逐步发育出一片森林。下列叙述正 确的是( )。 A该山坡发生的演替类型是初生演替 B竞争不会改变不同阶段的优势物种 C森林阶段相对稳定,群落不再发生演替 D上述演替过程中群落垂直结构变得复杂 答案:D解析:2下列关于DNA复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细胞有丝分裂间期。发生DNA复制B.DNA通过一次复制后产生四个DNA分子C.DNA双螺旋结构全部解链后,开始DNA的复制D.单个脱氧核苷酸在DNA酶的作用下连接合成新的子链 答案:A解析:

2、在细胞有丝分裂间期、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进行了染色体的复制(包括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1个DNA通过一次复制后产生2个DNA分子:DNA的复制是半保留复制、多起点复制、双向复制、边解旋边复制;单个脱氧核苷酸在DNA聚合酶的作用下连接合成新的子链,DNA酶会使DNA水解。 3下列生命科学史素材中,不适合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被用来学习“假说一演绎法”的是( )。A.显微镜的发明B.促胰液素的发现C.DNA双螺旋结构的提出D.孟德尔遗传定律的提出 答案:A解析:知识点:生物学教学方法。假说,根据假设进行演绎推理,再通过实验检验演绎推理的结论。如果实验结果与预期结论相符、就证明假说是正确的,反

3、之,则说明假说是错误的。这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科学方法。促胰液素的发现、DNA双螺旋结构的提出、孟德尔遗传定律的提出适合用来学习假说演绎法。显微镜的发明没有经过提出假说、验证假说的过程,故选A项。 4人体细胞中共有46条染色体,玉米细胞中共有20条染色体,要测定人类基因组和玉米基因组的核苷酸序列,分别需要测定的染色体数为( )。 A.46,20B.23,10C.22(常)+X+Y,10D.22(常)+X+Y,11 答案:C解析:人的染色体是22对(常)+X+Y,X和Y为性染色体,且X和Y上有不同的基因,因此人类基因组在测定时需要测定的染色体是22(常)+X+Y。而玉米是雌雄同体的二倍体生

4、物。没有性染色体,其体细胞中共有20条染色体,因此对于玉米的基因组在测定时只需测一对同源染色体中的一条就可以,即测定10条染色体。 5用样方法调查生长在狭长草地上的蒲公英的种群密度,正确做法是( )。 A.计数该草地上蒲公英的全部个体数目B.选择蒲公英生长茂盛处取样C.设置1平方米样方若干,分别计数,取平均值D.采用五点取样法 答案:C解析:样方法是指在被调查种群的生存环境内,随机选取若干个样方,通过计数每个样方内的个体数,求得每个样方的种群密度,以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平均值作为该种群的种群密度的方法。所以用样方法调查生长在狭长草地上的蒲公英的种群密度并不是计数该草地上蒲公英的全部个体数目,A项

5、错误,C项正确。采用样方法调查植物种群密度时应随机取样,不应选择茂盛处而避开稀疏处,B项错误。取样法调查种群密度时应做到随机取样,五点取样和等距离取样是样方法取样的常用方式,但五点取样不适合狭长草地,应选用等距离取样法,D项错误。 6有关群落结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森林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群落具有明显的水平结构B.动物在群落中垂直分布与植物的分层现象密切相关C.松林的马尾松高低错落有致,形成了群落的垂直结构D.同一生态系统中不同地段的生物种类有差别,构成了群落的水平结构 答案:C解析:垂直结构是群落在空间中的垂直分化或成层现象,水平结构是指生物群落在水平方向上,由于地形的起伏、光照的强弱

6、、湿度的大小等因素的影响,在不同地段有不同的分布。森林生态系统中,由于光照等影响,群落具有明显的水平结构,A项正确。植物为动物提供栖息环境,动物在群落中垂直分布与植物分层现象密切相关,B项正确。马尾松高低错落有致与个体发育的差异性有关,不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C项错误。同一生态系统中,地形的不同,使不同地段的生物种类有差别,构成了群落的水平结构。D项正确。 7抗体的化学本质是( )。A.多糖B.核酸C.蛋白质D.类固醇 答案:C解析:知识点:抗体的有关知识。抗体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主要分布在血清中,也分布于组

7、织液及外分泌液中,C项正确。 8下列关于生物学教科书及使用的描述,正确的是( )。一种教学资源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工具不同版本的教科书可以同时在课堂上使用教科书上的内容都需要在课堂教学中完成教师要忠于教科书,在教学中不能对其内容进行增加和删减 A.B.C.D. 答案:A解析:知识点:生物教科书使用的相关知识。生物学教科书是一种学校资源教科书既是支持教师开展各种教学活动的书籍,又是学生学习的工具,正确,排除C、D选项。教科书上的内容不是都要在课堂上完成,生物教科书上有很多探究问题、模型制作、资料搜集等模块、需要学生课下完成,错误,A项正确。 9“通过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尝试构建种群数量

8、增长的数学模型”,这是“种群数量的变化”一节的教学目标之一。该目标属于()。 A知识目标B能力目标C方法目标D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答案:B解析:知识目标主要是指学科基本知识、事实、概念、原理、规律等。方法目标强调在过程中获得和应用知识,学习和运用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一般包括对己、对人、对自然及其相互关系的情感、态度、价值判断以及做事应具有的科学态度、科学精神。故本题选择B选项。 10下列关于人体内RNA的叙述,正确的是()。 A都在细胞核内合成B都由核糖核苷酸组成C都能作为翻译的模板D都具有规则的双螺旋结构 答案:B解析:人体内的RNA基本都是在细胞核内合成的,也有少数在叶绿体或线粒体中合

9、成;RNA分子由核糖核苷酸组成,每个RNA分子都是由核苷酸单条长链组成的,不具有双螺旋结构,DNA为双链结构,RNA为单链结构。只有mRNA是依据DNA序列转录而成的指导蛋白质合成的模板,故本题选择B选项。 11关于生物学教科书及其使用方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教师需要理解教科书的编写意图B.教师开展教学的唯一依据是教科书C.教科书与课程标准一样,都是重要的课程纲领D.对于新任教师,需按照教科书中的内容顺序进行教学答案:A解析:教科书反映了主编和作者对课程标准的理解及对教学安排和活动的构想是教师备课时必要的课程资源,教师需要理解教科书的编写意图,A项正确。教师开展教学的主要依据是课程标

10、准另外教师还要依据学生特点、学校客观条件等因素设计教学,B项错误。教科书不是课程纲领,是一种课程资源C项错误。我国幅员辽阔,学校的条件和学生情况千差万别,很难有一本教科书适用于所有的学校、教师和学生。因此,教师备课中需要依据课程标准,将教科书中的教学构想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改进,以期取得有针对性的教学力案,D项错误。 12在讲授“神经调节”时,某位同学课堂举手提问“神经病是不是神经传导出了问题“教师最合理的回应是( )。 A.教师用20分钟的时间来解答该学生提出的问题B.教师向学生说明,这个问题与教学内容无关,没有价值C.教师认为这个学生故意捣乱,就没有理睬他,而继续讲课D.教师提示该学生要区分生

11、活概念和科学概念,建议他课后查阅资料 答案:D解析:A项20分钟时间过长,会耽误正常的教学进度;B项与教学有关,不能说没有价值,这样会打击学生的好奇心;C项不能认为学生是故意捣乱,要悉心疏导。 13在“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内容的教学设计时,教师在互联网上搜索到部分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图片、动画和视频。这利用的课程资源是()。A教师资源B教材资源C学生资源D网络资源 答案:D14以下是对生物体ATP的有关叙述,其中正确的一项是( )。 A.ATP大量产生时一定伴随线粒体对O2的大量消耗B.ATP不可能产生、消耗于同一细胞器C.ATP与ADP的相互转化,在活细胞中其循环一定是永无休止的D.ATP与AD

12、P中的“A”都是指腺苷,即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答案:C解析:原核生物无线粒体,产生大量能量是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的,A项错误。叶绿体中光反应合成的ATP,在暗反应被消耗,B项错误。活细胞中一直进行着ATP与ADP的相互转化,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C项正确。ATP与ADP中的“A”都是指腺苷,由腺嘌呤和核糖组成,D项错误。 15人体缩手反射完成时,效应器上完成的信号转换为( )。 A化学信号电信号 B电信号化学信号 C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D化学信号电信号化学信号 答案:C解析:效应器指的是神经末梢和其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效应器上有神经末梢和肌肉腺体所组成 的突触结构。突触上的信号转换过程:当神

13、经末梢有神经冲动(电信号)传来时,突触前膜内的突触小泡受到刺激, 就会释放一种神经递质(化学信号),神经递质经胞吐进入突触间隙,然后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引发突 触后膜电位变化(电信号)。所以,效应器上完成的信号转换为电信号一化学信号一电信号。 16某研究小组探究避光条件下生长素浓度对燕麦胚芽鞘生长的影响。胚芽鞘去顶静置一段时间后将含有不同浓度生长素的琼脂块分别放置在不同的去顶胚芽鞘一侧,一段时间后测量并记录弯曲度(仅),如图3。左图为实验示意图,右图曲线中能正确表示实验结果的是( )。A.aB.bC.cD.d 答案:B解析:因为生长素在低浓度时促进生长,高浓度时抑制生长,所以胚芽鞘去

14、顶静置一段时间后,将含有不同浓度生长素的琼脂块分别放置在不同的去顶胚芽鞘一侧一段时间后测量、记录的弯曲度应如b所示。在低浓度时都弯曲,但在高浓度时弯曲的角度不可能超过90。(如a),也不可能超过一定浓度而弯曲度不变(如c)d与高浓度时抑制生长不相吻合。所以B正确。 17齐鲁晚报)2009年7月15日报道,某省十几个城市的玉米患“粗缩病”,该病是由灰飞虱传播“粗缩病”病毒引起的。关于“粗缩病”病毒的叙述错误的是()。A“粗缩病”病毒不属于生命系统B其遗传物质的复制所需原料来自寄主细胞C组成其核酸的基本元素是C、H、O、ND“粗缩病”病毒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答案:A解析:“粗缩病”病毒能够繁殖,

15、故属于生命系统,A错误;病毒不能独立生存。需要寄生在活胞中。生命活动都离不开活细胞,遗传物质的复制所需原料也来自寄主细胞,B、D正确;所有生物核酸的基本素都是C、H、O、N,C正确。 18教师在“练习使用显微镜”教学时,通过介绍显微镜发明的过程,自然的导入新课。这种导人方式是()。 A复习导入B故事导入C直观导入D事例导入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导入技能类型。复习导入是通过介绍与本节内容相关的旧知识进行导入,故A错误。故事导人是利用生物学科的发现史和科学史进行导入,故B正确。直观导入是在课前引导学生观察生物体标本、模型、图标、幻灯片、电视短片等形式导入,故C错误。事例导人是用学生生活中熟悉或关

16、心的生物学事例来导入新课,故D错误。 19下列关于调查种群密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用样方法估算某植物种群密度时样方多少不影响实验结果B估算某土壤动物种群密度用标志重捕法C若利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某种鸟的种群数量,调查期间标志物脱落则实际调查数据会偏小D用取样器取样法可以采集调查土壤小动物丰富度 答案:D解析:用样方法估算某植物种群密度时,做到随机取样,不能在分布较密集或稀疏的地区取样,样方越多实验结果越准确,常用的取样方法有五点取样法和等距离取样法,A项错误。土壤中的小动物身体微小,不适宜用样方法和标记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而是采用取样器取样法,通过目测估计法进行统计。B项错误,D项正确。标志重捕

17、法计算公式:种群密度(N)=第一次捕获并标记个体总数重捕总数重捕中被标志的个体数,若部分标志物脱落则调查的结果比实际值偏大,C项错误。 20正常生长的绿藻,照光培养一段时间后,用黑布迅速将培养瓶罩上,此后绿藻细胞的叶绿体内不可能发生的现象是( )。A.O2的产生停止B.CO2的固定加快C.ATPADP比值下降D.NADPHNADP+比值下降 答案:B解析:用黑布将培养瓶罩住,光反应停止,氧气的产生停止,A项会发生;光反应停止,H和ATP的产生停止,导致暗反应C3的还原速度减慢,C3在叶绿体内积累导致二氧化碳的固定减慢,B项不会发生;光反应停止,ATP的生成减少,ATPADP比值下降,C项会发生

18、;光反应停止,NADPH(H)的产生减少, 比值下降D项会发生。 21细胞质基质是细胞代谢的重要场所。下列有关细胞质基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含有水分、无机盐、糖类、脂质、蛋白质等B能为细胞核提供ATP、酶、DNA等C同一个体不同细胞的细胞质基质成分有差别D哺乳动物受精卵的细胞质基质主要来自于卵细胞 答案:B解析:细胞质基质不能为细胞核提供DNA,因为DNA在细胞质中但不在细胞质基质中,它存在于细胞核、线粒体和叶绿体中。故选B。 22植物体细胞杂交与动物细胞工程中所用技术与原理不相符的是()。 A纤维素酶、果胶酶处理和胰蛋白酶处理酶的专一性B植物组织培养和动物细胞培养细胞的全能性C原生质

19、体融合和动物细胞融合生物膜的流动性D紫草细胞培养和杂交瘤细胞的培养细胞增殖 答案:B解析:动物细胞培养的原理是细胞增殖。 23在生物教学中,不受时空限制、不受原物大小限制的直观手段是( )。 A.活的生物B.离体器官C.标本D.模型 答案:D解析:标本虽不易受时空限制,但是受体积大小的限制,体积小的标本信息传递面较窄;模型属于直观模具,最大的优点就是能将实物“放大或缩小”,不受原物大小的限制,不受时空的限制,且具有典型性。能将复杂的生物结构用最简单的形式表现出来,使学生很快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24避役(变色龙)能在5分钟内将体色改变为与环境相似,比蛙等变色动物体色改变快得多,避役的变色调节

20、机制是( )。 A.激素调节B.神经调节C.激素一神经调节D.神经一激素调节 答案:B解析:25植物体细胞杂交和动物细胞融合常用的诱导剂依次是( )。秋水仙素聚乙二醇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灭活的仙台病毒草酰乙酸A.B.C.D. 答案:C解析:植物体细胞杂交常用的诱导剂是聚乙二醇(PEG),动物细胞融合常用灭活的仙台病毒诱导。 26某动物细胞中位于常染色体上的基因A、B、c分别对a、b、c为显性,用两个纯合个体杂交得F1,F1测交结果为aabbcc:AaBbCc:aaBbcc:AabbCc=1:1:1:1,则F1体细胞中三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是( )。答案:B解析:根据F1测交结果可知F1的配子类型

21、为abc、ABC、aBc、AbC。根据F1配子类型,可知a和c始终在一条染色体上,A和C始终在一条染色体上。因此三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应该如B项所示。故本题选B。 27图1是真核细胞染色体上基因的表达过程示意图,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基因的转录需要RNA聚合酶的催化B.成熟mRNA上具有启动子、终止子C.“拼接”时在核糖和磷酸之间形成化学键D.翻译过程需要成熟mRNA、tRNA、氨基酸、ATP、核糖体等 答案:B解析: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转录需要解旋酶和RNA聚合酶,故A正确;启动子是段有特殊结构的DNA片段,位于基因的首端,是RNA聚合酶识别和结合的部位,驱动基因转录形成

22、信使RN终止子位于基因的尾端,使得转录在所需要的地方停止,故B错误;据图分析,将前体mRNA“拼接”形成成熟mRNA,连接的是核糖和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故C正确;翻译过程需要模板(成熟mRNA)、运输氨基酸的具(tRNA)、原料(氨基酸)、能量(ATP)、场所(核糖体),故D正确。 28三个不同岛屿上都分布有某种动物,该动物具有一对等位基因A、a。这三个种群中基因A的频率变化如图5中曲线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自然选择使A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B在125代时aa个体约占种群总数的25%C150代后三个种群的基因库可能存在较大差异D种群越小基因丢失对该基因频率的影响越大 答案:B解析:

23、本题考查基因频率的计算和自然选择的作用。不同的环境下,A的基因频率发生了较大的改变,说明自然选择发挥作用,A正确;在125代时,A的基因频率为75%,则a的基因频率为25%,aa个体的基因型频率为25%25%625%,B错误;长期的地理隔离后,基因频率可能发生较大的差异而导致生殖隔离,C正确;由图可以直接看出,三个种群的起始A的基因频率差别不大,经过自然选择后,种群的A的基因频率变化最大,种群的基因频率变化最小,说明种群越小基因的丧失对该基因频率的影响越大,D正确。故选B。 29电子显微镜下,在大肠杆菌和小肠上皮细胞中都能观察到的结构是( )。 A核糖体 B内质网 C叶绿体 D细胞核 答案:A

24、解析:大肠杆菌是原核生物,原核生物的细胞中无成形的细胞核,只有拟核;无线粒体、叶绿体、 内质网等复杂的细胞器,只有一种细胞器,即核糖体。小肠上皮细胞是真核细胞,真核细胞中有成形的细胞核,有 多种细胞器。二者共有的细胞器是核糖体,故本题选 A。 二、问答题30下图为某一水体四种藻类光合作用效率的研究结果(纵坐标表示光合速率的相对值)。(1)这4种生物中,含有叶绿体的有 _ 。(4分)(2)A组的实验结果如上图所示。据图推测,一年中最早出现生长高峰的生物可能是 _ ;夏季高温阶段最具生长优势的生物可能是 _ 。(6分)(3)B组测得的栅藻净光合放氧率明显低于A组。仔细对比发现,两组实验条件的唯一差

25、别是B组接种栅藻的浓度明显高于A组。实验在短时间内完成,水中也不缺乏各种营养,造成B组栅藻净光合放氧率低的主要原因是_。(5分) 解析:(1)栅藻、水绵、菹草(2)菹草;颤藻(3)栅藻密度过大导致栅藻接受光照不足解析:(1)栅藻、水绵、菹草均属于真核生物,而颤藻属于原核生物。真核生物中的植物细胞中含有叶绿体但是颤藻不含叶绿体。(2)图中可看出,菹草在15时出现生长高峰,而其他生物出现生长高峰所需的温度均比较高所以一年中最早出现生长高峰的生物可能是菹草;夏季高温阶段最具生长优势的生物可能是颤藻,其最适生长温度为30左右,其他均低于此温度。(3)题干中提出,两组实验条件的唯一差别是8组接种栅藻的浓

26、度明显高于A组,并且实验在短时间内完成,因此主要原因是栅藻之间会相互遮挡阳光,而每个栅藻都要进行呼吸作用,从而导致净光合速率下降造成B组栅藻净光合放氧率低。 31材料:以下是某高中生物教师的授课过程。教学内容:稳态与环境第5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5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教学过程:过程一:设问:“人类能否在生物圈外建造一个适于人类长期生活的生态系统呢 ”利用多媒体播放“美国的生物圈2号实验”影像资料。(内容简介:为了人类离开地球能否生存的试验,美国花费2亿美元建造了完全封闭的“生物圈2号”实验基地8名科学家和家人入住以后,科学家们一边从事科学研究,一边养鸡养鸭,耕种收获1年以后,科学家们不得不提前搬

27、出实验室)过程二:提问:看完影像资料,你会联想到哪些有关的生物学知识 哪些问题有探讨的价值 把你认为有探讨价值的问题提出来。(学生可能提出这些问题,如“生物圈2号”模拟的是什么 生物圈1号呢 讨论“生物圈2号”与地球上的自然生态系统有什么不同 )过程三:学生分组讨论过程四:教师进一步设疑:造成生态平衡失调的一系列原因是什么 会对人类造成怎样的后果 我们应怎样去解决这点问题 美国宇航局人类2030年移居月球有可能实现吗 过程五:教师对学生在前面几个阶段中的表现进行评价。问题:(1)请分析该生物老师的教学运用了什么教学方法 (8分)(2)该高中生物教师教学过程的实施大致可分为几个阶段 (12分)解

28、析:(1)该生物老师的教学运用了直观教学法、问题教学法、讨论教学法。(2)该高中生物教师教学过程的实施大致分为5个阶段:直观演示设疑导入探究学习课堂小结课堂反馈。直观演示:通过多媒体演示,创设感性直观的课堂氛围,学生能够轻松愉快地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培养情感。设疑导入一探究学习一课堂小结:通过设置疑问,采用“问题解决”的教学模式,由教师创设问题情境,以问题的发现、探究和解决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学生通过亲身探究与讨论,参与了知识的发生、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体验了“像科学家一样”的学习,培养了创新精神,锻炼了思考能力。三、简答题32一、教学内容:免疫调节。二、教学

29、过程:1播放有关艾滋病的宣传片,提出问题,引出课题。2分析教材中的曲线。提出问题:(1)HIV攻击T细胞,它主要破坏的是人体的第几道防线?(2)描述HIV浓度随着时间是怎样变化的?(3)一年后,HIV浓度大量降低,说明第三道防线具有什么作用?3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提出问题:参与体液免疫的“作战”细胞有哪些?它们的作用是什么?4构建体液免疫的概念图。提出问题:(1)哪种细胞能产生抗体?(2)浆细胞是由什么细胞分化而来的?(3)哪些细胞或物质具有识别作用?(4)抗原进入人体后,经过什么途径最终被抗体消灭?5联系生活实际,提出问题:接种乙肝疫苗为什么能预防乙肝病毒的感染?接种流感疫苗的健康人也可能在短

30、期内不止一次患流感,原因是什么呢?问题:(1)上述内容是某位高中生物教师在教授“免疫调节”一课时的教学过程,其显著特点是什么?试结合教学过程对其进行简要评析。(10分)(2)结合以上教学内容,说出教师在教学中使用问题教学时应注意哪些问题。(10分) 答案:解析:(1)本节课以问题链的设置为主线。先播放有关艾滋病的宣传片,提出问题,引出课题;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边读边思考;最后构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概念图。教师通过层层设疑,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识别示意图、构建概念图,分析讨论、合作探究,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依据学生构建的概念图设置问题链,不仅能让学生积极思考,还能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根据第二次免疫的特点设定问题情境,分析注射疫苗的原因,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落实了“提高生物科学素养”“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的基本理念,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意识,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