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与学生人格养成_第1页
教育与学生人格养成_第2页
教育与学生人格养成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教育与学生人格养成 每个人每天都在或多或少地受着不同的教育。但是教育是什么?这是一个古老而又经久不衰的话题。上网对教育一词进行搜索,想借名家的嘴来阐释自己对于教育的理解。于是找到了很多名家对于教育的理解。鲁迅说:“教育是要立人。”蔡元培说:“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的责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器具。”陶行知说:“教育是依据生活、为了生活的生活教育,培养有行动能力、思考能力和创造力的人。”蒙台梭利说:“教育就是激发生命,充实生命,协助孩子们用自己的力量生存下去,并帮助他们发展这种精神。”亚米契斯说:“教育是爱的教育。”这些名家从不同

2、的角度阐释了自己对于教育的了解,也开启了我的思维,对教育有了自己的一些认识。 首先,教育要“先教做人,后教作文”。 在我担任中学语文教师的前几年里,我一直都认为:分数重于一切!因为没有好的分数,孩子们就考不上自己理想的高中、大学!于是,我利用一切办法抓学生的成绩,结果是:成绩上去了,却留下了很多的遗憾!因为,除了在语文课本上教他们如何做人之外,其余的时间都在强调“好好学习,考个好分数!”结果,高中是考上了,大学也考上了,但真正成才的没有多少,原因就在于我没有尽到老师真正的义务,那就是“先教做人,后教作文”。 后来,我成了一个母亲,在养育自己的孩子的过程中,我终于深深地体会到了“先学做人,后学作

3、文”的重要性。于是,我不再急功近利地整天跟学生们唠叨学习的重要性,在上好课的同时,更加注重对他们进行做人教育。初中生是一个很特殊的群体,他们的叛逆心理较强,很多时候,我们看到某些孩子一些不好的行为,如果当面指出,他们不但不会改正,还有可能变本加厉。所以针对他们的心理特点,我通常用笔跟他们交流,这样做最大的好处就是:每次提笔写字的时候都会经过深入的思考,说出话更能让孩子们接受!这种做法极费时间,但效果却是立竿见影的,因为“人之初,性本善”,每个人都是向善的,更何况我们是真正为他们好呢。因为有了良好的沟通,所以我赢得了学生们的心,教学成绩不用刻意去抓却比原来还要好,我也充分体会到了什么叫“亲其师,

4、信其道”。 现在,我成了一名小学老师,任教小学一年级品德与生活学科。在大多数人的眼中,这是一个非常不起眼的学科。在很多学校,这门课都是由语文、数学、英语老师兼任,于是,很多时候这门课就成了语数外老师们“查漏补缺”的绝佳时机。而在我这里,它成了实践“先教做人,后教作文”的重要载体。我把这门课跟学生的习惯养成相结合,学校的常规管理相结合,时政教育相结合,实践相结合虽然,教材的顺序被打乱了,授课的内容也有很多是课本上所没有的,但是孩子们却在这里学会了做人,真正实现了“知行合一”。 学生在升旗仪式上乱动、说话者不在少数,班主任屡次强调都不管用,分析原因得知:一是年龄小,活泼好动;二是不知升国旗的真正意

5、义。于是结合课本上的认识国旗一课,引导学生在认识了五星红旗的基础上,观看了解放军战士浴血奋战的视频,江姐在狱中绣国旗的视频,孩子们懂得了国旗的含义,也了解了国旗的来历,顺势引导他们说说升旗时应该怎么做。于是在以后的升旗仪式上,没有了说话声更没有了乱动者。 学校的厕所在楼内,蹲便盆的设计不是很合理,于是打扫的干干净净的厕所,孩子们上过之后地面就会被溢出的小便弄脏,于是一个课间过后,厕所就会变得脏乱不堪。针对这个问题,我专门拿出一节课与孩子们一起讨论“厕所为什么那么脏”,结果孩子们不但分析出了原因,还找出了解决的办法,于是厕所的脏乱现象得到了解决。 西南地区旱灾,我给孩子们播放相关图片,让他们了解

6、旱情。当看到很多地方的大人、孩子背着水艰难地走在山路上、农民脚踩龟裂的土地仰天求雨,一双双渴求雨水的眼睛的时候,学生们受到了震撼,不少学生眼睛湿润了,同时他们也体会到了水的珍贵,当我问他们:“水这么重要,我们该怎么做?”的时候,他们几乎同时告诉我是“节约用水”。当我问“怎样做才能节水?”时,孩子们纷纷举起小手,把自己家里的节水小窍门都告诉了大家这节课后,学校组织了为旱灾地区捐款活动,孩子们纷纷拿出自己的压岁钱、零花钱,毫不吝啬地捐给了灾区。放学路上,也不再有学生将杯子里剩下的水随便倒掉,因为,他们要带回家倒在洗拖把的桶里,用来冲拖把。 我所做的以上事情,可能微不足道,但是我觉得这是非常必要的,

7、因为这些是我们必须要教给孩子的,很多时候,孩子们不关心别人、不帮父母干家务,不是因为他们不想做,而是因为他们不知道应该这样做。 其次,学生是在活动中成长起来的。 学生只有在活动中才能真正成长起来,这是近几年我体会最深的一件事情。曾经看过这样一句话:人们对于学生时代印象最深的事情不是在课堂上,而是老师组织他们参加的某次课外活动。 活动可以能增强学校生活的吸引力,为学生释放过剩精力找到正当途径。 活动能增进班级的凝聚力。活动是学生热爱集体,关心他人等品质形成的催化剂。班级开联欢会,会场的布置都是由学生自己完成的。布置会场要用的彩纸,花束,彩灯,需要的音乐等,都是学生自己准备的,学生总是千方百计、竭

8、尽全力,从家里带来用得上的东西,并以能出上力,帮上忙为荣。遇到一些和其他班级的对抗性活动,比如:拔河、运动会,全班同学更是空前的齐心。 另外,在活动中使得学生能当家作主,教师给学生的及时指导,关心,他们的人格得到了尊重,他们的参与意识,主人公意识得到了加强,使学生感到学习生活愉快,从而亲其师,乐其友,达到信其道的目的。 活动中的体验和收获更容易在学生的记忆中留下痕迹,成为生命的一部分。 最后,要关爱每一个孩子,特别是待优生。 我们往往会看到这样一种现象:学习好的学生,被老师捧着;学习差的学生,被老师冷着。于是,优者更优,差者更差。子曰:“有教无类。”孔子认为教育者对受教育者不分等级、贫富贵贱、

9、善恶、智愚,应一视同仁,均应给予教育,人人都有享受教育的权利,并首先创办私学、招收平民学生。所以,我们应该关爱每一孩子,特别待优生。如果说师爱施于优秀生,是锦上添花,百尺竿头更进一步;那么师爱惠及待优生,应是雪中送炭,暖人心扉,催人奋进。实际上,待优生更渴望得到老师的关心、呵护、帮助,更需要老师“雪中送炭”。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可爱的学生并不难,难的是爱“不可爱”的学生。更何况,那些“不可爱”的学生其实就是最需要我们帮助的人。教好那些可爱的学生并不难,难的是教好那些“不可爱”的学生。实际上也只有教好这些“不可爱”的学生,我们教师的价值才能真正得到体现。本着这样的认识与信念,我在日常教学中特别关爱待优生。 刚参加工作的时候,我对于这些学生是“恨铁不成钢”,往往采取铁腕政策。因为大部分待优生并不是因为智力差,而是因为学习习惯差导致学习成绩不好。所以,我采取的主要战术是课前抓,课后找家长一起盯,最后的结果是:学生嫌烦,我累得够呛,转化效果也不好。 后来,我改变策略,学习上海闸北八中校长刘京海的成功教育,本着“相信每个孩子都有成功的愿望,相信每个孩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