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WTO竞争政策议题的认识-从杜哈部长宣言谈起_第1页
对WTO竞争政策议题的认识-从杜哈部长宣言谈起_第2页
对WTO竞争政策议题的认识-从杜哈部长宣言谈起_第3页
对WTO竞争政策议题的认识-从杜哈部长宣言谈起_第4页
对WTO竞争政策议题的认识-从杜哈部长宣言谈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PAGE :.;PAGE 27 DATE yyyy/M/d 2003/11/11對WTO競爭政策議題的認識從杜哈部長宣言談起胡祖舜 本文作者為行政院公平买卖委員會企劃處科長。壹、背景說明2001年11月世界貿易組織(WTO)第四屆杜哈(Doha)部長會議,就有關貿易與競爭政策的互動,通過了以下三段決議文 23.Recognizing the case for a multilateral framework to enhance the contribution of competition policy to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development, and

2、 the need for enhanced technical assistance and capacity-building in this area as referred to in paragraph24, we agree that negotiations will take place after the Fifth Session of the Ministerial Conference on the basis of a decision to be taken, by explicit consensus, at that session on modalities

3、of negotiations.24.We recognize the needs of developing and least-developed countries for enhanced support for technical assistance and capacity building in this area, including policy analysis and development so that they may better evaluate the implications of closer multilateral cooperation for t

4、heir development policies and objectives, and human and institutional development. To this end, we shall work in cooperation with other relevant intergovernmental organisations, including UNCTAD, and through appropriate regional and bilateral channels, to provide strengthened and adequately resource

5、d assistance to respond to these needs.25.In the period until the Fifth Session, further work in the Working Group on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rade and Competition Policy will focus on the clarification of: core principles, including transparency, non-discrimination and procedural fairness, and prov

6、isions on hardcore cartels; modalities for voluntary cooperation; and support for progressive reinforcement of competition institution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through capacity building. Full account shall be taken of the needs of developing and least-developed country participants and appropriate f

7、lexibility provided to address them.:23.基於承認多邊架構對促進競爭政策對國際貿易發展可提供的供獻,並承認第24段所提及在此領域內的更進一步技術協助與才干建制的需求,部長們因此赞同,將在第五屆部長會議後,基於在該屆部長會議按照明白的共識所另行作成的決議,就將來談判的方式,展開談判。24.部長們承認開發中國家與低度開發國家在此領域中獲得進一步技術協助與才干建制的需求(包括政策分析與發展,使其更可以評估更緊密的國際协作對其經濟發展之政策及目標、以及人力與機構發展,能够產生的含意)。為達此目的,吾等應與其他相關政府間組織(包括UNCTAD)协作,並透過適當的區域

8、性與雙邊管道,對此種需求,提供強化的且足夠資源的協助,以作為回應。25.在第五屆部長會議召開前的這段期間,貿易與競爭政策互動任务小組的進一步任务,將著重在廓清:中心原則(包括透明化、不歧視與程序的公平性、及中心卡特爾的規定);自願性协作的方式;以及透過機構建制,支持開發中國家競爭機構的逐漸強化。就此,開發中國家與低度開發國家參與者的需求及處理此等問題的適當彈性,均應被納入考量。 綜觀本三段決議文,第23段中明白的共識是競爭政策能否成為新回合談判議題的關鍵,有了明白的共識方能決定將來談判的方式。第24段中技術協助與才干建制及第25段中心原則、自願性协作的方式、適當彈性是獲得明白的共識前所先必須解

9、決的課題,尤其是大部分的開發中國家及低度開發國家能否不再因此反對競爭政策議題的談判。 至於已開發國家對競爭政策議題的態度,除美國外 美國一方面擔心反傾銷議題被夾帶進入競爭議題,另一方面亦認為雙邊與區域的协作,更屬適當的處理方式,故反對將競爭政策列為新回合談判的議題,惟近日態度已稍有鬆動。,多不排斥於第五屆部長會議後即展開談判,尤以歐盟態度最為積極。我國施行競爭法已逾十年,在執法及效果上,與歐美各先進國家差距不大,尚不因競爭政策議題納入新回合談判而有執法上之滯礙,另我國為一貿易導向的國家,進口國透過競爭法的實施,以確保市場競爭之公平,實有利我國商品的輸出,再者,自在化、國際化、制度化亦為我國經濟

10、發展根本方針。是以,應可明確表達贊成競爭政策成為新回合談判議題的立場,惟對於建立明白的共識過程中所必須解決的課題,則可在西方國家與開發中國家及低度開發國家之間的爭執中,找尋利基。 對於杜哈部長宣言中有關競爭政策的認識及能够面臨的問題,或可依談判的程序事項、談判的實體範圍、對開發中及低度開發國家的技術協助,分項述之。然在分述前,則應對第23段明白的共識的含意先行探知。貳、依明確的共識所作成的決議的含意第23段依明確的共識所作成的決議( a decision to be taken by explicit consensus)雖是第四屆部長會議的宣言,但能否有依明確的共識所作成的決議則需俟第五屆部

11、長會議時方能決定。事實上,因為不少開發中國家的保管態度,第四屆杜哈部長會議主席曾對本段文字做了些結論說明應給予每一個會員有表達談判方式為何的權利,並應防止在尚未達成明確共識前,即於第五屆部長會議後展開談判 “gave each Member the right to take a position on modalities that would prevent negotiations from proceeding after the Fifth Session of the Ministerial Conference until that Member is prepared to j

12、oint a explicit consensus. See WTO Summary Record of the 9th Meeting, WT/MIN(01)/SR/9.。上開說明已泄漏了達成共識的困難性。另從上開主席結論說明應可推知,共識的達成應指的是明確的談判方式之共識達成。聯合國貿易發展委員會(The United Nations Conference on Trade and Development;UNCTAD)指出談判的方式( modalities of negotiations)可分成程序上(procedural)與實質上(substantial)的 UNCTAD(2002),

13、 “Closer Multilateral Cooperation on Competition Policy: the Development Dimension.: 在程序上,我們必須面對(一)是多邊的談判,還是複邊的談判。(二)會員國能否可自在的參加或退出談判。(三)在正式談判前,能否有必要有會前談判期(pre-negotiating period)。(四)在談判前,一切會員能否均須有競爭法。 事實上,對於程序事項的決議,WTO第四屆部長會議決議文甚少觸及,僅有將來的國際协作方式應為自願性协作的方式的表示 見羅昌發(2001),WTO新回合談判我國關於競爭政策應有的立場研讨,行政院公平买

14、卖委員會协作研讨計劃。 在實質上,談判時則必須包括(一)中心原則:非歧視性和透明化。(二)中心原則在對開發中或低度開發國家的要求上能否應有不同的對待處理(special and differential treatment)。(三)第25段提及的適度彈性(appropriate flexibility)的真正涵義為何?參、談判的程序事項 WTO談判方式有多邊也有複邊,視議題性質而訂,在探討競爭政策議題時,複邊談判方式是最常被提及的方式。歐盟在1995年曾作成新貿易次序下的競爭政策:強化國際协作與規範報告書(the 1995 expert Group Report on “Competition

15、 Policy in the New Trade Order:Strengthening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and Roles),建議訂定競爭與貿易複邊協定(Plurilateral Agreement on Competition and Trade,簡稱PACT)開放給一切國家參與,PACT亦可納入WTO附件之下做為複邊貿易協定的一種,使貿易與競爭規範可相互補充。但複邊貿易協定或談判方式能够面臨一個問題,即倘假设有重要貿易國家,例如美國,不願參與,則在規範各國反競爭行為的效果上,必將大打折扣。但假设採行多邊貿易協定或談判方式,則由於各國市場結構不同,顯然無

16、法進行較為深化的規範。 對此問題的解決,台灣大學羅昌發教授(2001) 羅昌發(2001),WTO新回合談判我國關於競爭政策應有的立場研讨,行政院公平买卖委員會协作研讨計劃。主張可採取雙層作法(two-tiers approach),亦即在多邊層次上設置普通且各國均能接受的原則(例如中心原則、技術協助等),且此原則應有最低標準(minimum standards)的訂定;在複邊的層次上,則進行較為深化的規範與协作(例如惡性卡特爾的處理、跨國結合的規範、自願性协作的方式等)。而為了確保談判的進行,並獲致最終結論,在多層次的談判上各會員國均有義務參與,在複邊的談判上則應鼓勵已有競爭法的會員國積極參

17、與,同時亦歡迎尚未有競爭法的會員國參與討論,換言之,不以會員國能否有競爭法為參與複邊談判的前提 新加坡並未施行競爭法,但競爭政策仍是星國與日本談判自在貿易區協定的議題之一。如此一來,也可免除會前談判期的安排。 至於自願性协作,係為降低各會員國間在競爭法執行上能够的衝突並促進相互間的协作關係。在歷次WTO貿易與競爭政策互動任务小組會議中提到之协作方式不外乎競爭法协作協定、定期諮商、同儕檢視、甚或爭端解決機制等,目前各國對以上的方式,原則上並不反對,只是開發中國家憂慮其權益能否得以確保。就自願性协作方式而言,今天的重點並不在方式,而在如何的進行协作,既然是自願,自無強制的能够,沒有拘谨性,效果自然

18、有限,所以須建立誘因,引誘開發中國家,能心甘情願的參與协作,因此,不對稱的协作(asymmetrical cooperation)是一個值得考慮的方式,所謂不對稱的协作就是在协作的過程中已開發國家多負擔一些義務,開發中國家多享用一點權利,如此一來,亦可兼顧第25段的開發中國家與低度開發國家參與者的需求及處理此等問題的適當彈性,均應被納入考量。假设以协作協定為例,目前國際間競爭法协作協定多侷限於已開發國家間,其缘由乃彼此間經濟發展、競爭法執法標準差異不大,协作協調較為順遂。惟為建立已開發國家與開發中國家間的互信,消除開發中國家對WTO多邊競爭架構的疑慮,WTO實應鼓勵已開發國家與開發中國家簽訂雙

19、邊競爭法协作協定,除傳統上的通知、諮商、防止衝突、個案執法上的协作、資訊交換等條文外,積極禮讓(positive comity)、消極禮讓(negative comity)的納入更屬必要,前者可建立更周延詳細的競爭政策規範,後者則可防止過度適用競爭法導致與其他國家的法律適用發生衝突,對於解決競爭法法域管轄長久以來的潛在問題,應有絕對功用,雙方的權利義務亦應以不對稱的协作原則為之。二、談判的實質範圍 如前所述,競爭政策談判的實質範圍包括有中心原則、對開發中或低度開發國家不同的對待處理以及對渠等國家需求及處理上的適度彈性:一、中心原則 杜哈部長宣言第25段所指之中心原則包括透明化、不歧視與程序的公

20、平性、及中心卡特爾的規定,其中前三者互相互動,關係亲密:(一)透明化(Transparency)在現有的WTO協定中,有三個有關透明化的條款規定:GATT第十條(貿易法令公布與施行)、GATS第三條(透明化)、TRIPs:第六十三條(透明化)。透明化的概念,具體反映在WTO多邊貿易架構下,應包括公布(publish)的義務與通知(notify)的義務。前者係指法律、行政規章,普遍適用之司法判決及行政決定等,應以普通認知之方法速予公布;後者則為任何新訂或增修之法律、命令或行政準則等,應事先通知。其積極意義在於各會員國得快速瞭解其他國家之相關法令資訊,降低進入的市場障礙;其消極意義則在於防範各會員

21、國利用給予其他國家透明程度不同的資訊,而影響後者所能获得的實質優惠,進而遂行不公平的市場開放或貿易。 透明化是執行任何法律的根本要求,對競爭法而言更為重要,因為競爭法多係以笼统字句寫成,然後再應用於複雜的市場個案 上。因此,假设將WTO透明化原則應用於競爭法上,則:、競爭法及其相關之規章,均應透過官方出版品甚或網際網路或其他可揭露的方式進行公布。、競爭機關的決定、復審機關(reviewing authorities)的決定以及法院的判決等資訊均應公布。、政策宣示、法律的補充解釋、各項準則、調查行政程序、因個案決定所衍生出對法律的見解、新聞資料、聲明、講演等亦應公布。以上資訊均應適時公布,已公布

22、之事項倘有任何改變,亦應事先對外通知 GATS Article III bis、TRIPs Article 63-4,規定有妨礙法律執行或違反公共利益,或不利特定公、民營企業合法商業利益之資料,可不予提供。鑒於外界透過官方出版品、網際網路等方式個別获得現有八十餘個已施行競爭法國家之相關資料,所費時間本钱將不貲,且亦難於即刻進行比較,故競爭政策資料庫的建立就顯得有其重要性;另外,鑒於競爭法有其模糊性,外界不易瞭解,設立查詢單位,負責通知的任务,並解答外界對於競爭法/政策相關措施之疑問亦屬必要 GATS亦有類似之安排。(二)不歧視(Non-discrimination)在多邊貿易架構下,不歧視的具

23、體表現係指最惠國待遇Most-Favored- Nation Treatment;MFN以及國民待遇National Treatment在現有的WTO協定中,與國民待遇有關之條款有三:GATT第三條、GATS第十七條、TRIPs第三條;與最惠國待遇有關之條款亦有三:GATT第一條、GATS第二條、TRIPs第四條。前者泛指一會員給予任一其他會員國國民之任何利益、優惠、特權或豁免權,應立刻且無條件給予一切其他會員國民;後者簡言之乃每一會員給予其他會員國民之待遇不得低於其給予本國國民之待遇。但在競爭政策談判上所涉及的不歧視原則,大體係針對國民待遇的部分,其意旨係要求會員國的競爭法的規定及其在個案的

24、處裡上,不得偏袒本國廠商 此即為法律歧視(de jure discrimination)及事實歧視(de facto discrimination)。;在最惠國待遇的處理上,僅敘及雙邊競爭法协作協定中給予締約國特別規範,能否有背此精神。競爭法是保護競爭而不是競爭者(Competition law protects competition,not competitors)應是競爭法執法不歧視的最高指導原則,然而知易行難。這或可由以下的情形分述之:、卡特爾行為很多國家對於假设干卡特爾行為給予除外或豁免的規定,例如危機卡特爾(crisis cartels)、中小企業卡特爾、出口卡特爾及進口卡特爾等,

25、甚或對集體議價、專業職業人員服務之提供亦給予除外或豁免,惟此等常獨厚國內業者,而不利外國廠商。此外,在國際卡特爾案件中,縱使國內廠商與外國廠商均為共謀,但國內廠商方有資格獲得其內國寬容計畫(leniency program)的豁免。、濫用市場力量某些國家會對國內特定事業,特別是甚具市場位置的國營事業,的反競爭行為給予豁免規定;另外,假设某一國內大廠以排他行為對抗另一國內廠商時易招非議,但假设是以同樣手法對抗外國廠商,則往往遭到較大的寬恕。、結合許可大部分的國家,多係以公共利益(public benefit)這種廣泛的概念,來決定結合許可的核駁,惟期間常參雜了過多的產業政策要素的考量。例如,能否

26、因此提升國內業者對外的競爭力、外國廠商持股比例等。此等要素的考量,或不利外國業者。以上所及,倘係在保護競爭或競爭環境,當不致對特定的競爭者甚或因國籍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處理考量。 就我國而言,當然無反對不歧視原則的道理,但在公平买卖法中,則有涉及歧視條款的規定 同註6。:第十四條出口卡特爾、進口卡特爾的但書規定。蓋出口及進口卡特爾係以法律及行政措施,准許我國業者以聯合行為的方式對付外國市場或外國業者,但我國的法律並不允許外國業者聯合對付我國市場或業者;另外,公平买卖法中小企業聯合行為除外規定,能否亦有鼓勵國內業者以聯合行為的方式對付外國市場或外國業者之疑慮,亦值得關注。在WTO架構下,競爭法的規範

27、與執行負有不歧視的義務,公平买卖法的此等規定看似有檢討的必要。惟此一規定並非我國獨有,歐美日等先進國家競爭法亦有類似的除外豁免,現階段我國可暫不急於修正,俟大國對其本身規定如何自圓其說後再行決定。另外,我國在就結合案進行審查時,能否有過多的產業政策考量而不利外國業者,則應特別留意。 至於公平买卖法第四十七條互惠條件之規定,將來在WTO下假设設置競爭規範,而對不歧視原則有所要求,則其他國家依該協定對我國亦有不歧視義務,故此條款應可維持,無須修正。而同款在該國享用同等權利之要件,因各國提供私人的救濟管道未必一样,故一样權利不應指完全一样類型或內容的權利,而應指只需外國給予我國人民一样於該國人民的救

28、濟,即屬符合在該國享用同等權利的要件,而不問實施權利的方式或內容能否一样 見註5頁32。 另外,倘因雙邊競爭法协作協定而給予締約國特別規範者,例如積極禮讓(positive comity),我國則應主張对比WTO對自在貿易區協定的處理,不視為違反不歧視原則,此部分在各國的討論中爭議不大。(三)程序的公平(procedural fairness) 歷次的WTO貿易與競爭政策互動任务小組會議中當討論到中心問題時,傳統上多侷限在國民待遇、最惠國待遇以及透明化,事實上,當透明化與不歧視原則達成時,程序自然就會公平。雖然如此,在WTO相關協定中仍有假设干條款與程序公平原則有相當關聯性在現有的WTO協定中

29、,與程序公平有關之條款有三:GATT第十條、GATS第六條、TRIPs第四十一二條及第六十二條。此外,在裝運前檢驗協定、輸入許可程序協定、政府採購協定等亦有類似條款。,渠等條款大致指的是:行政及司法訴訟過程的公平(fair)且衡平(equitable)的程序。司法或準司法機關對行政決定(administrative decisions)審查才干。相關的程序不可無謂的繁衍或過於耗費,或予以不合理之時限或恣意的遲延。 倘體現到競爭法上,按照OECD的看法 見OECD(2002),Core Principles in a Trade and Competition Context, COM/DAFF

30、E/TD(2002)49/FINAL.,程序的公平應係在競爭案件調查及訴訟時之各造權益,因有相關的程序而得以確保。這或可就不同的當事人來說明其權益的保護:、就被告而言被告能够面臨違反法令規定的制裁,因此正當的法律程序(due process)對他們來說就顯得格外重要。例如:在案件調查階段時調查通知書應載明被告能够違法的內容。應讓被告瞭解調查機關的程序規定。在調查機關做出最後決定前,被告可以提出相關事證及答辯。在訴訟階段時被告閱卷、指定辯護人權利。被告對決策者呈現證據和分析的權利。證據標準符合國家規範。書面決定書中應包括法律和事實的發現。在上訴階段向獨立機關和法院提起上訴的權利。、就受害者言應有

31、向競爭機關請求調查不當行為及呈現證據以支持其請求的權利。向競爭機關或法院提請損害賠償的權利。、就其他相關第三者言 這個部份包括了檢舉人、證人、公眾利益團體及消費者團體等:檢舉人應可向競爭機關提出檢舉並提供證據,競爭機關並應合理的保護檢舉人所提供事涉機密的資訊。在訴訟程序中,證人的證詞、證據等事涉機密的資訊均應遭到保護。在合理的保護機密資訊下,訴訟應該公開。 我國競爭法主管機關公平买卖委員會對於程序的公平甚為重視,且已有行政程序法的施行,我國自應表示支持且應呼籲各會員國遵守。惟對於外國廠商或機構的申訴案,我國常係以較快的程序處理,此能否會遭外界質疑,則有留意的必要,另外對機密資訊的保護,亦應注重

32、(四)惡性卡特爾(Hard-Core Cartel) 許多國家均認為,私人的反競爭行為對貿易及投資確實會產生扭曲的效果,卡特爾則為最常被提起之私人反競爭行為。蓋卡特爾行為實際上可以呵斥市場進入的障礙,進、出口卡特爾行為即是。1998年OECD曾制定有效對抗惡性卡特爾建議書(Recommendation of the Council Concerning Effective Action Against Hard Core Cartels),按照該建議書,所謂惡性卡特爾,係指競爭者所實施固定價格、圍標、設置生產限制或生產配額、或以分配顧客、供應商、买卖區域、或業別等方式分配或瓜分市場之反競爭協議

33、、反競爭協同一致的行為或反競爭安排。 無論是已開發國家或開發中國家均承認卡特爾,尤其是國際卡特爾,對國際貿易的危害甚鉅,從近年來發生的維他命(Vitamins)、石磨電極棒(Graphite Electrode)、離氨基酸(Lysine)等跨國卡特爾案後,各國間更意識到彼此协作的重要性。但這並不代表著惡性卡特爾已可獲得圓滿解決,在WTO貿易與競爭政策互動任务小組會議中,美國就對WTO能否適宜做為處理惡性卡特爾行為的機構表示保管,並認為目前首要的任务是先釐清惡性卡特爾的定義、須否提供豁免及排除適用條款、會員國對惡性卡特爾條款的承諾如何、裁罰情形如何等,此一看法獲得部分國家的支持。開發中國家則認為

34、,惡性卡特爾往往源自於已開發國家,應由已開發國家擔負解決的責任,假设欲與開發中國家协作,則必須確保開發中國家可因此得到更好的保護,且在协作的過程中應給予開發中國家人力、財力的協助並應有彈性的處理空間。 事實上,OECD的建議書已為國際間處理惡性卡特爾行為建立了良好的典範,雖然OECD的成員多為已開發國家,但其建議書並不用然不適用於開發中國家,例如以下行為就非建議書所謂的惡性卡特爾行為:、屬於合理的依法實施降低本钱或提高生產效率;、被會員國的法律涵蓋範圍直接或間接的排除適用;、依據會員國的法律授權所為。 以上的處理,提供了各國可依本身社經發展,仍可對惡性卡特爾行為做一彈性的處理,但一切彈性的處理

35、或豁免的規定,仍應在透明化下進行,並定期檢討能否有存在的價值。另外,建議書中以行為態樣方式列舉惡性卡特爾,明晰易懂,是一個比較好的定義方式,現階段或許只需列舉已有共識的惡性卡特爾行為態樣,然後再漸次擴大列舉範圍,此外對於列舉的行為中涉及合理原則(rule of reason)的認定部分,則應訂定最低標準的適法要求。為打擊惡性卡特爾,除各會員國須強化國內執法效果外,鑒於卡特爾行為通常是私下進行,相關證據多分布於各國中,因此加強國際間的协作,就成為打擊惡性卡特爾胜利與否的關鍵。 在我國,包括公平买卖法及政府採購法,對於惡性卡特爾行為已有完好的罰則規定,並無執行上的困難。然我國仍可為以下的立場表示:

36、、OECD建議書已為共同打擊惡性卡特爾提供甚具參考價值的方式,各會員國應予重視。、對惡性卡特爾的定義,宜採明晰易懂的行為態樣列舉方式為之,並可再漸次擴大列舉範圍,而對於列舉的行為中涉及合理原則(rule of reason)的認定部分,則應訂定最低標準的適法要求。、各會員國可依本身社經發展,對惡性卡特爾行為做一彈性的處理,但一切彈性的處理或豁免的規定,仍應在透明化下進行,並定期檢討能否有存在的價值。、各會員國在國內應加強執法,嚴懲惡性卡特爾,在國際間則應加強國際协作,透過协作協定的簽署、積極禮讓的原則、文件或資訊的共享等來打擊惡性卡特爾,而已開發國家亦應提供開發中國家技術協助,給予必要的資源,

37、俾利打擊行動的遂行。伍、對開發中及低度開發國家的特殊待遇與技術協助 事實上,除了以上的中心原則外,亦有相當多的會員認為特殊及差別待遇處理(special and differential treatment,以下簡稱S&D)亦應含括在中心原則內。理由無外乎:開發中國家面臨的情形不同,恐無法負擔額外本钱支出、中心原則的採行決不可因此犧牲貧窮國家經濟的發展。S&D的規定,其目的無外乎在促使開發中國家更加融入多邊貿易體系WTO設立協定序文:對開發中國家,特別是低度開發國家,須有積極的措施以協助彼等能享有相稱於其經濟發展需求之國際貿易成長;.。,在WTO現有的協定下,UNCTAD認為有四種S&D的處理

38、方式值得考慮 見註4頁26。:一、技術协作。才干建制(capacity-building)與經驗交流。二、調適期(transition periods)。開發中與低度開發國家在採行(adoption)與執行(implementation)相關法令之初,應先給予適度的彈性,然後再依經驗的累積逐漸擴及一切領域。而低度開發國家的調適期則可較長。三、豁免及除外適用(exceptions and exemptions)。可對開發中與低度開發國家就某些產業部門的反競爭行為給予豁免及除外適用 已開發國家對某些產業部門的反競爭行為,亦有豁免或除外適用的規定。例如,歐盟對農業部門、美國對棒球運動。以上的豁免及除

39、外適用可不定期限並應定期檢討。四、已開發國家的特殊處理。應以非互惠性的基礎(non-reciprocal basis)消除已開發國家對特定部門或行為的豁免及除外適用的規定。 以上意含開發中國家承擔較少的義務及享有較長的執行過渡期,已開發國家則有提供技術協助的義務,此與本文前所提議之不對稱协作精神相契。 將此處理方式對應至競爭法上,除技術协作將於下段說明外,本文認為在經濟發展初期,為彌補市場失靈,某種程度的產業政策對開發中國家而言是必要的,但隨著工業化程度的增進,產業政策的有效性勢將不及競爭政策。因此,基於階段性經濟發展的理由,我們贊成給予開發中國家,特別是低度開發國家,某些產業部門豁免及除外適

40、用,此外,對於開發中與低度開發國家在執行競爭法之初,亦應給予適度的寬限,而不用全盤適用已開發國家標準,然後再依經驗的累積逐漸擴及競爭法應涵括的一切領域。以上作為,符合杜哈宣言第25段開發中國家與低度開發國家參與者的需求及處理此等問題的適當彈性,均應被納入考量之提示。惟無論豁免及除外適用或調適期,除須定期檢討外,更應在透明化原則下為之。 對開發中與低度開發國家,S&D更積極的意義應在於已開發國家應主動放棄豁免及除外適用 依UNCTAD 同註4。的看法,其中彈性指的是第24段之進一步技術協助與才干建制的需求,包括政策分析與發展。 所謂才干建制係指能有效能地(effectively)、有效率地(ef

41、ficiently)及持續地(sustainably)將競爭政策构成,或完成有關競爭政策的計畫和有關競爭政策的執行等才干。具體言之,係對人力及競爭機構的建制。而對開發中與低度開發國家而言,上項才干的建制則必須藉助技術協助(technical assistance)。 技術協助與才干建制,在短期是在幫助開發中國家和低度開發國家有才干評估多邊競爭架構對渠等發展政策及目標的含意;長期則著重在採行和有效執行競爭法/政策的國家才干,協助其建立競爭文化(competition culture)和發展合身(tailor-made)的競爭法。可是不少的開發中與低度開發國家對西方國家積極倡議競爭政策的作法,多持

42、排斥的態度,他們憂慮在引入競爭法後,國內業者恐無法與外來廠商競爭、失業添加等情形。因此為能有效協助開發中與低度開發國家競爭法制的建制,並將渠等納入為WTO競爭規範的多邊架構中,實有給予豁免及除外適用及調適期的特別待遇( special and differential treatment):豁免及除外適用:基於階段性經濟發展的理由,因對開發中與低度開發國家就某些產業部門的反競爭行為給予豁免及除外適用 已開發國家對某些產業部門的反競爭行為,亦有豁免或除外適用的規定。例如,歐盟對農業部門、美國對棒球運動。惟以上的豁免及除外適用,均應在透明化原則下進行。調適期:開發中與低度開發國家在採行(adopt

43、ion)與執行(implementation)競爭法之初,應先給予適度的彈性,而不用全盤適用已開發國家標準,然後再依經驗的累積逐漸擴及競爭法應涵括的一切領域。而低度開發國家的調適期則可較長。另外,鑒於世界上仍有甚多國家尚無任何型式的競爭法,或其競爭法仍處起步階段,且其經濟發展情形或其國內政治環境,不容制定類似西方標準之競爭法,故渠等在與已開發國家就競爭議題進行溝通時常顯落差。因此,WTO除了透過相關政府間組織給予技術協助外,或可再利用經濟發展程度介於兩者間之會員,藉其與開發中國家溝通落差較小的優勢,來協助開發中國家與低度開發國家競爭法制的建立,我國的實證經驗,證明了台灣足勘擔任已開發國家及開發

44、中國家間競爭法的溝通橋樑。基此,我國可主張:、應給予開發中或低度開發國家一定的彈性(豁免及除外適用、調適期等),此對於進一步促使開發中國家融入國際貿易架構,扮演極重要的角色。、除透過與相關政府間組織(UNCTAD)协作,給予開發中國家必要之競爭法資源協助外,WTO亦應利用經濟發展程度介於已開發及開發中國家之會員,其與開發中國家溝通落差較小的優勢,來協助開發中國家與低度開發國家競爭法制的建立,我國願意積極之角色。陸、結論 對於競爭政策議題在WTO的發展,我國應明確表達贊成將其納為新回合談判的議題,惟為能在WTO第五屆部長會議前達成明確的共識,我國實有對多哈部長宣言第23段至第25段有關貿易與競爭政策的互動的決議文正式表達應有之立場如下:一、談判的程序事項 為防止複邊談判方式,能够面臨重要貿易國不願參與的窘境,以及多邊談判時,由於各國市場結構不同,而無法進行深化規範的困局,我國應主張採採取雙層作法(two-tiers approach),亦即:(一)在多邊談判上,設置普通且各國均能接受的原則(例如中心原則、技術協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