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生活垃圾填埋场项目规划选址论证报告_第1页
某生活垃圾填埋场项目规划选址论证报告_第2页
某生活垃圾填埋场项目规划选址论证报告_第3页
某生活垃圾填埋场项目规划选址论证报告_第4页
某生活垃圾填埋场项目规划选址论证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某区生活垃圾应急填埋场建设项目规划选址论证报告PAGE 2某投资咨询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某区生活垃圾应急填埋场建设项目选址论证报告 投资咨询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2018年5月项 目 名 称:某区生活垃圾应急填埋场建设项目选址论证报告设 计 阶 段:论证报告编 制 单 位:投资咨询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工程咨询资格等级:甲级证 书 编 号:工咨甲12420070003 某区生活垃圾应急填埋场建设项目规划选址论证报告PAGE PAGE 54目 录 TOC o 1-2 h z u HYPERLINK l _Toc31843 一 、规划背景 PAGEREF _Toc31843 1 HYPERLINK l _

2、Toc30861 1、某市生活垃圾收集现状 PAGEREF _Toc30861 1 HYPERLINK l _Toc14003 2、垃圾处理存在问题 PAGEREF _Toc14003 2 HYPERLINK l _Toc25792 3、垃圾焚烧处理的要求 PAGEREF _Toc25792 2 HYPERLINK l _Toc24522 4、相关规划及条例要求 PAGEREF _Toc24522 3 HYPERLINK l _Toc25355 二、规划总则 PAGEREF _Toc25355 4 HYPERLINK l _Toc12378 1、规划依据 PAGEREF _Toc12378 4

3、 HYPERLINK l _Toc26279 2、规划范围 PAGEREF _Toc26279 6 HYPERLINK l _Toc16068 3、规划原则 PAGEREF _Toc16068 6 HYPERLINK l _Toc1107 4、项目建设选址要求 PAGEREF _Toc1107 7 HYPERLINK l _Toc19745 三、选址现状分析 PAGEREF _Toc19745 10 HYPERLINK l _Toc23735 1、场址比选 PAGEREF _Toc23735 10 HYPERLINK l _Toc3238 2、拟选场址地理区位及交通条件分析 PAGEREF _

4、Toc3238 17 HYPERLINK l _Toc19123 3、自然地理条件 PAGEREF _Toc19123 18 HYPERLINK l _Toc10540 4、基础设施条件 PAGEREF _Toc10540 21 HYPERLINK l _Toc32083 5、拟建场地现状条件 PAGEREF _Toc32083 22 HYPERLINK l _Toc17881 6、土地权属 PAGEREF _Toc17881 27 HYPERLINK l _Toc8771 四、上位规划解读 PAGEREF _Toc8771 27 HYPERLINK l _Toc7236 1、某市城市总体规划

5、(2011-2030)(2017版) PAGEREF _Toc7236 27 HYPERLINK l _Toc11506 2、迆资园区(迆资单元)控制性详细规划(2017年28号) PAGEREF _Toc11506 29 HYPERLINK l _Toc14730 五、项目建设方案及可行性研究 PAGEREF _Toc14730 30 HYPERLINK l _Toc26569 1、项目建设方案 PAGEREF _Toc26569 30 HYPERLINK l _Toc28969 2、环境保护措施 PAGEREF _Toc28969 38 HYPERLINK l _Toc10272 3、消防

6、与防洪分析 PAGEREF _Toc10272 40 HYPERLINK l _Toc7074 4、交通流量分析 PAGEREF _Toc7074 41 HYPERLINK l _Toc729 5、交通组织分析 PAGEREF _Toc729 43 HYPERLINK l _Toc10026 6、周边环境分析 PAGEREF _Toc10026 44 HYPERLINK l _Toc3782 7、建筑后退分析 PAGEREF _Toc3782 45 HYPERLINK l _Toc29433 8、社会影响分析 PAGEREF _Toc29433 45 HYPERLINK l _Toc27457

7、 9、基础设施依托分析 PAGEREF _Toc27457 46 HYPERLINK l _Toc29172 10、结论 PAGEREF _Toc29172 47 HYPERLINK l _Toc13482 六、选址结论及建议 PAGEREF _Toc13482 47 HYPERLINK l _Toc14278 1、用地控制指标 PAGEREF _Toc14278 47 HYPERLINK l _Toc7588 2、其他控制指标 PAGEREF _Toc7588 48 HYPERLINK l _Toc27560 3、结论 PAGEREF _Toc27560 49 HYPERLINK l _To

8、c23353 4、建议 PAGEREF _Toc23353 50 HYPERLINK l _Toc13915 附图及附件 PAGEREF _Toc13915 51 一 、项目背景1、某市生活垃圾收集现状根据某市城管局的统计数据,某市2013年生活垃圾产生总量约为23.96万吨(日均656吨),约96.5%以上均运输至城区(县)的垃圾填埋场进行无害化处理。某市主城区有二滩库区生活垃圾处理中心、西区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某区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3座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场。(1)二滩库区生活垃圾处理中心 二滩库区生活垃圾处理中心位于盐边县桐子林镇上干箐,占地110亩,原设计库容89万立方米,使用年限为15年

9、,采用综合处理工艺,日处理生活垃圾能力280吨,于2002年3月开始动工修建,2005年3月投入运行并于2006年10月进行了续建和完善。承担东区城区、银江镇、盐边县城、桐子林镇、益民乡、新九乡、米易县得石镇、金江片区和攀钢部分区域生活垃圾的处理。(2)西区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 西区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位于西区二坪子,占地210亩,原设计库容67.2万立方米,使用年限为10年,采用卫生填埋工艺,日处理生活垃圾能力180吨,2002年11月开工建设,2005年8月投入运行使用并于2007年8月进行了二期续建完善。承担西区城区、格里坪镇、某区布德镇、太平乡、福田镇和攀钢部分区域生活垃圾的处理。(3)某

10、区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 某区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位于总发乡立新村六社张家湾,占地295亩,原设计库容56万立方米,使用年限为10年,采用卫生填埋工艺,日处理生活垃圾能力180吨,2004年9月投入运行并于2007年6月进行了二期续建完善。承担某区城区、某镇、前进镇、总发乡、大龙潭乡、大田镇及攀钢部分区域生活垃圾的处理。2、垃圾处理存在问题(1)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生活垃圾处理量剧增,导致现有生活垃圾场使用寿命缩短,全市填埋场总剩余库容还可使用不到1年,待垃圾焚烧厂投入使用后,基本无填埋剩余容量,三座垃圾填埋场也将逐步封场关闭。(2)垃圾焚烧厂在设备大中修、突发事故及故障抢修期间,全市生活垃圾

11、的应急处置及卫生填埋。(3)垃圾焚烧厂只能解决一部分可燃垃圾的处置,还有一部分垃圾是不能焚烧,最终只能用填埋方式处理。(4)垃圾焚烧厂的灰渣及飞灰(鉴定)需卫生填埋处理。鉴于此,建设一座满足全市生活垃圾应急填埋场变得十分必要和紧迫,依据有关规定,编制本建设项目选址论证报告。3、垃圾焚烧处理的要求某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工程项目位于某区大龙潭乡工业园区迆资车站马头滩,距某城区约28公里,距某区总发乡垃圾填埋场约23公里,项目采用BOT模式建设2台400吨/日机械炉排式垃圾焚烧炉+1台15MW凝汽式汽轮机+1台15MW发电机,采用“SNCR+半干法+干法+活性炭喷射+布袋除尘”的烟气净化工艺系统,20

12、17年由市城管局申报纳入四川省城乡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三年推进方案,预计于2018年6月正式投入使用,项目建成后,可日处理某市城乡垃圾800吨,年可减少垃圾填埋29万吨。按照某市研究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设施项目建设有关问题的会议纪要(攀府阅201268号)明确指出,随着城市建成区的拓展及城市人口的增加,现有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设施使用年限日趋缩短且即将达到使用年限,新建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设施迫在眉睫、刻不容缓。为确保垃圾焚烧发电厂事故情况下,全市生活垃圾的应急收集卫生填埋,防止垃圾围城污染环境,建设生活垃圾应急填埋场势在必行。4、相关规划及条例要求生活垃圾应急填埋场用地项目在某市总体规划和迆资园区(迆资

13、单元)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已纳入城市规划控制范围内,但目前详细控规暂无覆盖,缺乏相关控规指标。该地块拟建生活垃圾应急填埋场项目作为垃圾焚烧发电厂配套项目,根据市政府相关会议要求,开展项目前期规划选址论证工作。依据四川省城乡规划条例、四川省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管理办法(2007),可通过单独的指标论证确定项目的选址规划设计条件。综上所述,依据有关规定,尽快开展某市生活垃圾应急填埋场建设用地规划选址论证,不仅是满足某市重点项目的需要,也是符合城市发展和国家相关法规条例的需要。本报告就生活垃圾应急填埋场建设项目规划选址论证如下:二、规划总则1、编制依据(1)国家法律法规、规范及地方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

14、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城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建设项目选址规划管理办法(1991)建设部、国家计委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53号)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1)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四川省城乡规划条例(2011)镇规划标准(2007)四川省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管理办法(2007)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建城2000120号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

15、-2008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和给水与污水处理工程项目建设用地指标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和给水与污水处理工程项目建设用地指标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8598-2001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规范(GB50337-2016)城镇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CJJ27-2012)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标志(GB/T 190952008)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CJJ17-2004)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防渗工程技术规范(CJJ113-2007)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运行维护技术规程(CJJ93-2003

16、)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技术规范(GB50869-2013)生活垃圾渗滤液处理技术规范(CJJ150-2010)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工程技术规范(HJ 564-2010)生活垃圾填埋场环境监测技术标准(GBT18772-2008)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封场技术规程(CJJ112-2007)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9)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2011)(2)相关上位规划某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2017版)其他相关法律、法规、标准、文件及政府相关计划、规划和现状基础资

17、料等某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研究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设施项目建设有关问题的会议纪要(攀府阅201268号)某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调整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焚烧发电项目建设领导小组成员的通知(攀办函2014118号)四川省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三年推进方案和四川省城乡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三年推进方案(川办函201785号)2、项目范围本次规划红线范围面积133000平方米,位于某市某区大龙潭乡拉鲊村黄栗树组山谷附近。3、编制原则(1)依法依规的原则坚持遵循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标准等规定及要求,依法进行科学的规划编制。(2)安全性原则项目选址应具有良好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应避开有泥石流、滑坡

18、、流沙等直接危害的地段,以及级自重湿陷性黄土和级膨胀土等工程地质不良地区。项目选址应具有良好的地形、地貌,远离地上、地下的障碍物。避免洪水和内涝威胁,场地的防洪标准不应低于50年一遇。项目选址应位于污染源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下风侧并满足有关卫生防护标准的要求;同时考虑对周边环境不造成威胁与影响。(3)可持续发展原则项目选址应具备可靠的、适用的、经济等外部协作条件,并具有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维持区域生态平衡,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的统一,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4)因地制宜、合理确定控制指标选址尽可能考虑与现状地形及周边环境条件,节约、集约用地,统筹布局各个设施建筑,合理确定控制指标,提高规划的

19、适应性和可操作性。4、项目建设选址要求依据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CJJ17-2004)、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规范(GB50337-2016)城镇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CJJ27-2012)等相应规范,生活垃圾填埋场场址选择基本要求如下:(1)根据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和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填埋场选址应执行下列强制性条文,不应设在下列地区:地下水集中供水水源地及补给区;洪泛区和泄洪道;填埋库区与污水处理区边界距居民居住区或人畜供水点500米以内的地区;填埋库区与污水处理区边界距河流和湖泊50米以内的地区;

20、填埋库区与污水处理区边界距民用机场3千米以内的地区;活动的坍塌地带,尚未开采的地下蕴矿区、灰岩坑及溶岩洞地区;珍贵动植物保护区和国家、地方自然保护区;公园、风景、游览区,文物古迹区,考古学、历史学、生物学研究考察区;军事要地、基地,军工基地和国家保密地区。生活垃圾填埋场场址的选择应避开下列区域:破坏性地震及活动构造区;活动中的坍塌、滑坡和隆起地带;活动中的断裂带;石灰熔岩发育带;废弃矿区塌陷区;活动沙丘区;海啸及涌浪影响区;湿地;尚未稳定的冲积扇及冲沟区;泥炭及可能影响填埋场安全的区域;(3)生活垃圾填埋场场址不应选在:城市工农业发展规划区、农业保护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文物(考古)保护

21、区、生活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供水远景规划区、矿产资源储备区、军事要地、国家保密地区和其他需要特别保护的区域内;同时垃圾场场址选择还应符合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和其他相关标准的规定,主要应符合下列要求:(1)与当地城乡建设总体规划、区域环境规划和环境卫生专业规划要求一致;(2)与当地的大气污染防治、水资源保护、自然保护要求一致;(3)远离生态资源、地面水系、机场、文化遗址、风景区等敏感目标的区域及人畜居栖点500米以外;(4)良好的地质条件,库容应保证填埋场使用年限在10年以上,特殊情况下不低于8年;(5)交通运输方便,运距合理,运输成本低;(6)土地利用价值及拆迁征地费用较低,不占或少占耕地、

22、林地;(7)位于地下水贫乏地区、环境保护目标区域的地下水流向下游地区及夏季主导风向下风向。(8)生活垃圾填埋场选址的标高应位于重现期不小于50年一遇的洪水位之上,并建设在长远规划中的水库等人工蓄水设施的淹没区和保护区之外。拟建有可靠防洪设施的山谷型填埋场,并经过环境影响评价证明洪水对生活垃圾填埋场的环境风险在可接受范围内,前款规定的选址标准可以适当降低。其他要求:除上述规范和标准规定的强制性条文和一些重要因子的要求之外,还有许多规范和标准规定之外的特殊因素,主要是:由于生活垃圾填埋场的建设,大量生活垃圾集中,将彻底改变场址及其周边地区城镇及城镇生态环境,可能带来植被破坏、水土流失、污水、恶臭污

23、染、滋生蚊蝇、生物入侵、火灾、疫病传播等一系列环境问题,影响城镇生产和居住环境质量。垃圾卫生填埋场中垃圾夹带外来入侵物种及弃用带疫病的蔬菜、水果可能危及当地城镇生态安全。场址处于森林生态系统中,因森林火灾诱发填埋场火灾甚至爆炸以及填埋场自燃引发森林火灾危险性并存以及可能造成当地生态灾难,在选址过程中必须加以考虑和规避。三、选址分析1、场址比选(一)场址符合性分析经某市某区城管局组织市国土资源局某区分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某区规划分局、区环保局等相关部门多次现场勘查,拟定了四处选址方案,拟建场址概况符合性分析如下:选址一:大龙潭乡拉鲊村黄栗树组沟谷(1)规划符合性情况a.符合国家及地方城乡建设总体

24、规划要求,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区域不会因自然或人为的因素而受到破坏 ;b.场址未在城市工农业发展规划区、农业保护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文物考古保护区、生活饮用水源保护区、供水远景规划区、矿产资源储备区和其他需要特别保护的区域内。现场图片如下:(2)周边影响情况a.位于黄栗树村民小组居民区800m以外,可保证在当地气象条件下对附近居民区大气环境不产生影响;b.距地表水域的距离大于150m;c.距飞机场、军事基地的距离在3000m以上;d.地表植被稀疏。 (3)地质情况a.能充分满足填埋场基础层的要求;b.现场或其附近有充足的粘土资源以满足构筑防渗层的需要;c.位于地下水饮用水水源地主要补给区

25、范围之外且下游无集中供水井;d. 地下水位在不透水层3m以下;e. 天然地层岩性相对均匀、渗透率低;f. 地质构结构相对简单、稳定没有断层。4、库容:150万200万立方米,库容大。5、运输距离:距大龙潭乡垃圾焚烧发电厂约28公里。选址二:金江镇下淌皮村沟谷(1)规划符合性情况处于国家及地方建设工业园规划区内,可能因人为的因素而受到破坏。现场图片如下: (2)周边影响情况a.位于居民区800m以外,可保证在当地气象条件下对附近居民区大气环境不产生影响;b.距地表水域的距离不应150m;c.距飞机场、军事基地的距离在3000m以上; d.地表植被稀疏。 (3)地质情况a.能充分满足填埋场基础层的

26、要求;b.现场或其附近有充足的粘土资源以满足构筑防渗层的需要; c.位于地下水饮用水水源地主要补给区范围之外且下游无集中供水井;d. 地下水位在不透水层3m以下;e. 天然地层岩性相对均匀、渗透率低;f. 地质构结构相对简单、稳定没有断层。4、库容:30万立方米以下,库容较小。5、运输距离:距大龙潭乡垃圾焚烧发电厂约18公里。选址三:总发乡立新村七组沟谷(1)规划符合性情况a.符合国家及地方城乡建设总体规划要求,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区域不会因自然或人为的因素而受到破坏 ;b.场址未在城市工农业发展规划区、农业保护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文物考古保护区、生活饮用水源保护区、供水远景规划区、矿产

27、资源储备区和其他需要特别保护的区域内。现场图片如下:(2)周边影响情况a.位于居民区800m以内,不能保证在当地气象条件下对附近居民区大气环境不产生影响;b.距地表水域的距离大于150m;c.距飞机场、军事基地的距离在3000m以上; d.位于地下水饮用水水源地主要补给区范围之外,但是下游有集中供水水源;e.位于乔、灌木等植被茂密区域,地表植被破坏后不利于水源涵养。(3)地质情况a . 地下水位在不透水层3m以下;b. 天然地层岩性相对均匀;c . 地质构造结构相对简单、稳定没有断层。4、库容:30万45万立方米,库容较小。5、运输距离:距大龙潭乡垃圾焚烧发电厂约20公里。选址四:大龙潭立柯村

28、下立柯组选址沟谷(1)规划相符符合性情况a.符合国家及地方城乡建设总体规划要求,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区域不会因自然或人为的因素而受到破坏 ;b.场址未在城市工农业发展规划区、农业保护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文物考古保护区、生活饮用水源保护区、供水远景规划区、矿产资源储备区和其他需要特别保护的区域内。现场图片如下:(2)周边影响情况a.位于居民区800m以内,不能保证在当地气象条件下对附近居民区大气环境不产生影响;b.距地表水域的距离大于150m;c.距飞机场、军事基地的距离在3000m以上; d.地表植被稀疏。 (3)地质情况a.不能充分满足填埋场基础层的要求;b.现场或其附近无充足的粘土资

29、源以满足构筑防渗层的需要; c.位于地下水饮用水水源地主要补给区范围之外,但是下游有集中供水井;d. 地下水位在不透水层3m以下;e. 天然地层岩性相对均匀、渗透率低;f. 地质构结构相对简单、稳定没有断层。4、库容:30万40万立方米,库容较小。5、运输距离:距大龙潭乡垃圾焚烧发电厂约21公里。(二)拟建场址方案比较根据前述选址原则和场址概况,对四个选址方案进行比较如下: 表3 选址方案比较方案内容选址一(大龙潭乡拉鲊村黄粟树组)选址二(金江镇下淌皮村)选址三(总发乡立新村七组)选址四(大龙潭乡立柯村下立柯组)与规划符合性符合,较好不符合,较差,易受到周边农户影响符合,较好符合,较好周边环境

30、影响位于居民区800m以外,影响小大于800米,影响小位于居民区800m以内,影响较大位于居民区800m以内,影响较大占地面积约200亩约30亩约50亩约50亩库容情况约200万立方米约30万立方米35-45万立方米40-50万立方米设计年限约25年约4-5年约6-7年约6-7年交通运输条件距G108约200米,交通方便。距S214约20米,交通比较方便。距S214约200米,交通比较方便。距G108约1500米,交通不便。地质条件符合不符合符合不符合环境卫生防护距离场界周边500m卫生防护距离内无居民,符合场界周边500m卫生防护距离内有农户,需搬迁场界周边500m卫生防护距离内无居民,符合

31、场界周边500m卫生防护距离内有零散农户,需搬迁建设投资估算约4000万约1300万(不含拆迁费)约1500万约1500万(不含拆迁费)综合比较结论推荐不推荐不推荐不推荐综上所述,本项目拟选场地推荐为大龙潭乡拉鲊村黄栗树组附近山谷型场地作为拟建生活垃圾应急填埋场推荐选址。2、拟选场址地理区位及交通条件分析拟推荐垃圾应急填埋场场址位于某区大龙潭乡拉鲊村黄栗树附近,距某区中心城区约54.7公里,距大龙潭乡约16公里,距大龙潭乡垃圾焚烧发电厂约28公里,距G108国道约200米,距拉鲊村约2.8公里,距金沙江约2.85公里,距拉鲊火车站约3.12公里,拟建场地周边500米范围内无农户、居民等环境敏感

32、目标,中心地理坐标东经1015351.6,北纬262147.4,地理区位及外环境关系分别见下图示:自然地理条件(1)区位特点某区地处攀西大裂谷,位于川滇交界处。地理坐标为北纬2606-2647、东经10124-10156之间。东临 HYPERLINK /doc/5713316-5926042.html t /doc/_blank 会理县,南接云南省 HYPERLINK /doc/6033453-6246456.html t /doc/_blank 永仁县,西靠云南省 HYPERLINK /doc/2905308-3065877.html t /doc/_blank 华坪县,北连 HYPERLI

33、NK /doc/5356369-5591866.html t /doc/_blank 盐边县。幅员面积为1727.07平方千米,其中耕地面积9 451万平方米。至2012年,某区下辖8个镇、6个乡和1个街道办事处,共设81个行政村,604个村民小组,19个居民委员会,144个居民小组。乡镇级行政单位分别为大河中路街道、某镇、 HYPERLINK /doc/7592990-7867085.html t /doc/_blank 同德镇、大田镇、 HYPERLINK /doc/6388380-6602035.html t /doc/_blank 平地镇、福田镇、金江镇、前进镇、 HYPERLINK

34、/doc/6165000-6378228.html t /doc/_blank 布德镇、 HYPERLINK /doc/1861168-1968440.html t /doc/_blank 总发乡、太平乡、 HYPERLINK /doc/6571545-6785308.html t /doc/_blank 务本乡、中坝乡、啊喇彝族乡、大龙潭彝族乡。(2)地质地貌某区地势总体呈西北-东南倾斜,以 HYPERLINK /doc/6666669-6880499.html t /doc/_blank 山地为主,境内的平地乡师庄(海拔937米)为某市海拔最低点。最大垂直相对高差达1 989米。某区位于康

35、滇南北向构造带中段西侧,出露的地层较全,以元古界、古生界和中生界最发育,新生界分布少而零星。其中,中生界的沉积岩分布在务本、宝鼎山和保安营一带。自晋宁期到燕山期,有花岗岩岩浆的入侵,形成各个不同时期的花岗岩岩体,主要分布在某区的某、巴斯箐、红格及米易的白石岩、撒莲等地。拟建项目位于总发乡立新村六组张家湾,土体以基岩风化土壤为主,厚度13米,场地区内地势南高北低,最高标高1400m,最低1100m,相对高差300m。(3)气候特征某区属南亚热带一北温带的多种气候类型,被称为“南亚热带为基带的立体气候”。炎热、干燥,气温日变化大,年变化小;年平均气温20.3,年最低气14.3,年最高气温29.7,

36、年均降雨量849.0毫米;具有四季不分明而干雨季明,日照时间长(全年23002700小时),太阳辐射强(578628千焦平方厘米),蒸发旺盛,小气候复杂多样的特点,立体气候明显,全区分为三个垂直气候带:海拔1500米以下的河谷地带为干热河谷性气候;海拔1500米至2200米为暖润低中山气候;海拔2 200米以上的中山顶部为冷湿中山气候。一般最热月出现在5月,最冷月出现在12月或1月。一般6月上旬至10月为雨季,11月至翌年5月为干季,无霜期为300天以上。风季一般出现在24月份,风向多为偏南风,风力不等,风速小则12米/秒,大者常达到大风 HYPERLINK /fgbz/mabz/ o 煤矿标

37、准 安全标准 t /html/2012/11/12/_blank 标准。年平均风速1.50米/秒,年最大风速18.30米/秒,年平均大风日数为27天。(4)水文资源某区位于金沙江上游与雅砻江交处。境内河流属金沙江上段水系。境内主要河流有大河、把关河、摩梭河、迤资河、纳拉河、塘坝河。金沙江从太平乡干坪子入境,在平地镇师庄村出境,横穿纵下,途经11个乡镇,流长133千米。境内大小53条支流汇人金沙江、雅砻江,集水面积大于10平方千米的支流3条。集水面积在100平方千米以上的有5条支流。大河流域最大,达719.8平方里。年均径流深为100300毫米间,金沙江沿岸海拔高程1 200米以下为100毫米;

38、海拔高程1 2001 600米,年均径流深100200毫米;海拔高程大于1 600米,年均径流深为200300毫米。年平均径流量为112.5亿立方米,径流深159.9毫米。金沙江、雅砻江过境流量为1 117.2亿立米,占全区径流量的99.62。降雨主要集中在610月,雨季中的降雨量平均占全年降雨量的95.5%左右,11月下旬至次年5月为旱季。降雨多在夜间,多雷阵雨,年平均降雨量801.6毫米,年最大降雨量1006.9毫米。金沙江平均流量为1690m3/s,多年平均径流量为488亿m3。水量变化有明显的丰、枯季节,一般枯水期在24月,月平均流量仅有460500m3/s,年最小流量发生日期在2月底

39、3月初;丰水期在79月,月平均流量为30004500m3/s。丰水期的平均流量比枯水期大610倍。金沙江枯水期水位标高+1003+1005m,丰水期水位可上涨最高达+1015-+1020米标高,洪水最高水位比枯水最低水位高10余米。雨季输沙量达40005500kg/s,较枯水期高200300倍。(5)动植物及矿产资源至2012年,某区境内有 HYPERLINK /doc/2879842-3039050.html t /doc/_blank 野生动物近百种。主要有 HYPERLINK /doc/6741409-6955927.html t /doc/_blank 猕猴、穿山甲、麝、 HYPERL

40、INK /doc/5570911-5786124.html t /doc/_blank 红腹角雉、水獭、猫头鹰、老鹰、松鼠、兔、野猪、黄鸳、黄鹂、喜鹊、鹧鸪、野鸭、翠鸟、画眉等。有 HYPERLINK /doc/5333203-5568637.html t /doc/_blank 野生植物资源130科,372属,546种。主要有苏铁、椴树、银杏、梓树、肉桂、杜仲、天麻、厚朴、何首乌、续断、黄苓、胆草、牛膝、紫草皮、天冬等。至2012年,某区境内共发现 HYPERLINK /doc/5743749-5956502.html t /doc/_blank 矿产20余种,主要有铁、钛、钡、铜、铅、锌、

41、镍、锡、金、铂、钯、铍、黄铁矿、花岗石、大理石灰岩、粘土、石墨、磷、蛭石、煤、砚石、油岩等。矿产共有63处,属大中型矿床17处。4、基础设施条件(1)交通至2012年底,某区境内 HYPERLINK /doc/3515987-3698439.html t /doc/_blank 公路总里程959公里,等级公路达701公里,占公路通车总里程的73.1%,其中G5京昆高速公路62公里,至昆明会理G108国道通过境内约45公里。境内 HYPERLINK /doc/1527250-1614638.html t /doc/_blank 铁路营运里程80公里,境内有火车站3个,分别为金江镇某火车站、迆资火

42、车站和拉鲊火车站。本项目拟建场地位于大龙潭乡拉鲊村黄栗树村民小组,G108国道由附近穿过,生活垃圾应急填埋场通过总龙路、金五路、081乡道及G108国道与位于大龙潭乡迆资车站马头滩垃圾发电厂相连接。(2)供电项目场地电源利用大龙潭乡农村电网接入,电力供应有保障。(3)供水与排水项目建设场地利用附近山泉水作为场地生活及生产供水,场地内的雨排水通过修建截洪沟、排洪沟等排水设施疏导雨期场地排水。(4)通讯某区大龙潭乡已实现了村村通传输数字化的现代通讯网络,已建成移动通信网、互联网等,通讯条件较好。5、拟建场地现状条件拟建场地现状属于农业用地,根据迆资园区(迆资单元)控制性详细规划属于M2三类规划用地

43、,根据某市城市总体规划属于限建区。场地方圆约700米范围内无农户居民,距拟建场地东北面约920米处为黄栗树一组,现有住户12户;距拟建场地北面偏东约1200米处为黄栗树二组,沿G108国道现有农户13户,距场地东北面约200-500米分别为两个人工水塘,场地谷底为农用地。场地周边环境关系图如下:场地周边外环境图片场地现状图片如下:正前方全景图片 正后方全景图片拟建场地正前方航拍全景图片(1)工程地质情况本项目选址位于某区大龙潭乡拉鲊村黄栗树组,距某区东南面54.7公里处,场址南面和西部面为108国道,交通便利;场地土体厚重,周围有部分耕地,土地可利用面积约200亩,可利用库容150-200万立

44、方米。2017年某区城管局委托冶金工业部华东勘察基础工程总公司某某区生活垃圾应急填埋场岩土勘察报告,场地地貌属于中低山剥蚀地貌,山脊呈南北向展布,库区地势南高北低,库区冲沟较发育,地势起伏不平,植被较茂盛,最低高程1370m,最高1450m,相对高差80m,沟谷两侧山坡坡度大于20度,局部陡峭段大于30度,库区局部段基岩出露,属中低山斜坡陡坡地形。根据地表调查及探井揭露,场地土为表层耕土、粉质黏土、残破碎石粉质黏土、寒武系砂岩等构成,其特征如下:表层耕土(Q4cl+al ),谷底残坡积的堆积物多为农户耕土,黄褐黄色,成分主要为粘泥、砂粒,植物根系发育,土层松散,稍湿,多腐殖质,可塑,整个场地均

45、有分布,层厚0.5-1.50米。粉质黏土(Q4cl+al ),褐黄色,成分主要为粘泥、砂粒,含昔格达组泥岩、强风化花岗闪长岩碎块及碎屑。干,可塑,整个场地均有分布,层厚1.5-3.0米,渗透系数小于6.010-7cm/s。破碎石粉质黏土(Q1fgl):灰黄色,泥质结构,薄中厚层状构造,半成岩状,水平层理发育,局部夹薄层你只粉砂岩,粉细粒结构,薄层状结构,揭露厚度3-15米,渗透系数小于5.010-7cm/s。砂岩(),褐灰色,矿物成分主要为长石、石英、角闪石,中粗粒结构,层状结构,抗风化能力强,硬度高,厚度不低于100米,表层强风化层1.5-8.0米,以下为中等风化层,风化裂隙发育,层厚约20

46、-30米,呈块状构造,砂质结构,渗透系数小于1.510-3cm/s。综上所述,破碎石粉质黏土及强风化花岗闪长岩厚度大,承载力高,可作为建筑物良好的基础持力层。(2)水文场地范围内无地表水,附近大箐沟雨期形成地表水由西向东流经项目场地谷底山沟,进入人工水塘,再流至更低的山谷,最后流入金沙江。大箐沟一般流量0.02-0.5m/s,最大30-100m/s,山洪水在2-3天趋于稳定,大箐沟流量主要受大气降水影响,旱季基本无水。拟建场地内地下水主要为松散堆积物中的上层滞水和基岩裂隙水,主要为基岩裂隙水。上层滞水主要受大气降水补给影响,储存量较小,分布不均匀,无统一的地下水水位。基岩裂隙水主要赋存于寒武系

47、砂岩地层中,主要受大气降水补给,地下水赋存条件差,储存量贫乏不稳定,主要为重碳酸钠钙的无型,地下水及大气降水对建筑材料及建构筑物呈微腐蚀性影响。(3)地震某区南北向构造以昔格达断裂带为代表,该断裂带属川滇南北向构造的西支部分,北起冕宁磨盘山,南经昔格达、红格和元谋,止于云南易门附近,全长460km。该断裂带在区内呈南北延伸略有弯曲之势,走向在北东至北西之间,倾向北东或北西,倾角5575,破碎带宽2030m,东盘以会理群变质岩系为主,西盘以闪长岩为主。断裂属压扭兼平推性质,为全新世活动断裂,历史上曾多次活动,晚第四纪该断裂有明显的活动显示,特别是鱼鮓至新九段,并于1955年发生了鱼鮓6.7级地震

48、和云南华坪6.0级地震,1995年云南武定6.5级地震以及2008年会理-某6.1级地震,拟建场地内均有震感,但由于不在震中心,属于波及区域,未对拟建场地产生破坏作用,从地壳稳定性看属于相对稳定区域。根据国家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某区对应地震基本烈度值为度,设计地震基本加速度值为0.15g,本建筑物为乙类建筑,按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的修订后的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局部修订,工程设计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4)防洪、防潮、排涝实施条件建设场区内地形较为简单,在项目设计的时候,利用自然高差进行防洪和排涝,雨期山洪水经山谷排洪沟流入金沙江。(5)场地地

49、质稳定性评价本项目场址地壳属于稳定板块,构造活动微弱,距离地质断层较远,场地地形起伏不大,属于中低山谷区,地貌单一,场地内无断裂、滑坡、熔岩、塌陷等不良地质作用情况,水文条件较好,地质稳定性好,能满足垃圾应急填埋场建筑物建设的地质要求,适宜建设。均质土坝的筑造材料、基地防渗黏土层、填埋黏土覆盖层以及末期封场绿化覆盖黏土层等可就近挖取残积黏土层。6、土地权属拟建场地位于某市某区大龙潭乡拉鲊村黄栗树组山谷内,根据某市城市总体规划及迆资园区(迆资单元)控制性详细规划,拟选场地土地性质属于三类工业用地(M3),需通过调整规划为环卫设施建设用地(U2)。本项目拟选场地500米范围内无农户居民,项目建设涉

50、及土地征地费,不涉及拆迁移民安置费,利用该块土地建设本项目可达到节约用地、集约用地的目的。四、相关规划关系某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第七节第五十四条环卫设施规划:满足城市需要,实现垃圾收集分类化、垃圾运输密闭化、垃圾处理无害化、粪便排放管道化、环境卫生作业机械化、环境卫生管理科学化、环境卫生科技现代化,垃圾收集、运输和处置化率均达到100%,市域范围内垃圾无害化率达90%。第十四节第一三三条,建设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及城市生活垃圾应急填埋场。拟建项目场地属于城市规划区内海拔高度1400米以下、坡度小于30的适建区域、限建区,不属于禁建区,满足某市城市总体规划空间管制要求。拟建场地

51、位于某市城市总体规划-用地布局规划中弹性工业用地范围(M),需调整修编详细性控制规划为U2环卫设施用地。拟建场地位于某市城市总体规划-城市综合交通规划图中G108国道及丽江-昭通铁路线附近,场地交通较为便捷。五、项目建设方案及可行性研究1、项目建设方案(1)建设规模本项目为某市生活垃圾应急填埋场,正常情况下全市生活垃圾全部运往大龙潭乡迆资工业园区垃圾焚烧发电厂进行焚烧发电处理,当垃圾焚烧发电厂计划检修、大中修及出现突发事故情况下,垃圾焚烧发电厂停止运行,需将全市每天约800吨生活垃圾运往应急填埋场进行卫生填埋处置,规划预测大中修及突发事故情况下全市生活垃圾产生量如下:垃圾焚烧发电厂正常大中修:

52、按照年大中修时间50天计,则800吨/天50=40000吨/年。B、突发生产、设备事故抢修:按照年大中修时间15天计,则800吨/天15=12000吨/年。C、垃圾焚烧发电厂炉渣及灰分:按照垃圾焚烧量的5%计,则:800吨/天5%300天=12000吨/年。则每年应急填埋生活垃圾量为:6.4万吨/年。年填埋作业时间65天,日填埋生活垃圾量为800吨/天。分层填埋所需的黏土、碎石等按照10%计约0.64万吨/年计。设计库容及运行年限本项目设计垃圾填埋库容200万m,生活垃圾全部经应急填埋场压缩处理,压缩后的垃圾容重按照0.75-0.90t/m计,分层填埋所需黏土及碎石等容重按照平均1.9计,设计

53、使用年限为:N =200/(64000/(0.75-0.90)+6400/1.9)=22.55-26.85(年)取平均值约25年。(3)渗滤液处理工艺垃圾填埋场产生的污水主要有垃圾渗滤液及生活污水等。根据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GB50869-2013)和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的要求,新建垃圾填埋场必须建设垃圾渗滤液的处理设施,因此,该垃圾填埋场渗滤液需处理后达标排放。影响垃圾渗滤液产生量的主要因素有:垃圾因素,即垃圾含水量,当垃圾含水为47%时,每吨垃圾可产生0.0722t渗滤液;气候因素,即降水量和蒸发量,降雨的淋溶作用是渗滤液产生的主要来源;外部地表水的流

54、入;地下水的渗入;垃圾填埋后,微生物的厌氧分解产生的水;时间因素等,上述5个因素都有时间的积累效应。预测渗滤液产生量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目前国内外提出的多种计算方法,基本都是依据水量平衡和损益原理建立的,国内外计算渗滤液的方法多为水量平衡法、经验公式法、经验统计法和模型分析法。本项目依据相关统计资料取0.1m/t垃圾进行估算,年垃圾渗滤液产生量约5200m,根据垃圾渗滤液的特征,本项目拟采用压滤液与生活污水合并进行处理,合并后的混合废水日产生水量约15.0m3/d。根据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CJJ17-2004)等标准规范的要求,结合本项目实际情况,本项目设计选取“MBR+RO深度处

55、理”作为对填埋场垃圾渗滤液处理方案。通过MBR+RO装置处理后出水能够满足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出水水质标准,出水可达标外排也可作为填埋场周边绿化用水,出水设水质在线自动监控系统,数据实时上传至某环保局数据中心。其处理工艺流程如下:渗滤液收集调节池厌氧缺氧池好氧曝气池外置式UF装置(MBR装置) NF+RO装置清水池场区绿化生活污水化粪池工艺技术特点:1)MBR能耗低效率高,与A/OO工艺相结合的工艺是既经济又灵活去除有机物及氨氮的有效方式;2)高效的A/OO处理体系是生物脱氮的关键,它将各种形态的氮最终转化为N2,彻底解决了渗滤液中的氮污染问题;3)MBRRO

56、深度处理系统可确保出水水质稳定达标;4)剩余污泥量小等。经处理后的污水指标可符合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出水水质标准,如下表5-2所示:表5-2 排放控制标准排放要求水质(单位:mg/L,pH值、大肠杆菌除外)GB16889-2008(二级排放标准)CODcrBOD5NH3-NSSPH粪大肠杆菌(个/L)1003025306-910000(4)防洪工程1)永久截洪沟垃圾填埋场场界外的汇水通过后垃圾坝及东西两侧导排洪沟排出填埋场外,为减少场地界限外地表径流进入垃圾填埋区域,截洪沟沿垃圾场封场高程外侧分段布置,西侧约1150米,东侧约850米,两侧截洪沟总长约2000

57、米。为防止截洪沟沉降断裂,截洪沟采用钢筋砼结构,梯形断面,雨季山洪水经截洪沟后沿山沟排入金沙江。为有效消减截洪沟内水冲击力,每间隔4-5米落差设消能井1座,消能井采用钢筋砼结构。2)填埋场临时排水沟填埋场在进行填埋作业期间,应设置临时截水沟及排水沟,排除雨季期间填埋场内汇集的雨水,每填埋2-3米高度,设马道1道及马道与、斜坡排水沟。(5)道路工程1)填埋场外永久道路垃圾填埋场外设永久混凝土道路,由场外至综合用房及渗滤液收集池,路基宽6.5m,路面宽6.0m,水泥路面,由G108国道接入填埋场前后两处接口,前段约850米,后段约350米,全长约1200米。2)填埋场内临时道路填埋场临时进场道路根

58、据填埋作业进程分别布设在填埋场下部、中部及上部临时作业道路,填埋场临时连接道路路基宽:4.5m,路面宽:4.0m,碎石路面,长约700米。道路设计弯道半径25m,充分考虑大吨位机械运输进场作业要求,同时应作好对土工膜、排水沟及截洪沟的保护,以适应垃圾填埋场垃圾填埋作业。(6)称重计量系统称重计量系统主要由承重称台、传感器、称重仪表、计算计、打印机、挡车道杆等组成。(7)封场绿化根据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的条文说明部分和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封场技术规程CJJ112-2007,规定封场覆盖层的组成为2030cm厚的粘土或复合材料,2030cm厚的自然土,营养土不小于20cm。a. 植被层:

59、为垃圾场的最终生态恢复层,封场第一年适合种浅根系草本植物,最初建立的群落结构应是草灌乔,第二年逐渐过渡为乔灌草。营养层富含一定的有机质,其厚度和表层生态恢复植被有关。植被层为垃圾场最终的生态恢复层,它能美化周边环境,防止雨水冲蚀土壤,利于径流的收集及导排。b. 营养层:有机质5%的土壤,厚度为30cm。c. 排水层:厚度为30cm,由砂砾质构成,渗透系数应大于10-5ms,可以收集通过营养土层下渗的雨水,还能阻止植物根系侵入破坏阻隔层,避免了阻隔层同营养层直接接触,对阻隔层起一定的保护作用。d. 阻隔层:采用粘土构成的单层防渗系统,厚度为60cm,渗透系数小于10-7m/s。阻隔层是终场覆盖的

60、关键技术,阻隔层主要是为了阻止雨水渗入垃圾体中,也能从一定程度上防止填埋气体通过土壤孔隙迁移扩散。(8)主要设备设施垃圾填埋场作业机械主要是垃圾压实机、自卸货车、密闭垃圾车、喷药无人机等,设备选型见表5-3:表5-3 垃圾填埋场封场填埋作业机械设备选型表序号设 备名 称型号及主要规格单位数量产 地参考生产厂家备 注1垃圾压实机XG6261F-I台1福建厦工26t2黏土自卸货车5T台13药液喷洒无人机喷洒载重量10kg台14交通车7座台1(9)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本项目设计库容200万立方米,设计使用年限30年,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下表:表5-4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序号名称单位数量/指标备注一建设规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