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辅导学生写作文_第1页
如何辅导学生写作文_第2页
如何辅导学生写作文_第3页
如何辅导学生写作文_第4页
如何辅导学生写作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PAGE PAGE 6高效课堂下的作文教学甘肃省白银市白银区武川新村学校 朱德强作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探索它的本质、过程、规律、技巧及作文教学法,人们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实验、教研教改,取得了许多突破性的成果。然而,中学作文教学还存在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如:作文教学之“本”的,适用于中学作文教学的教材,就基本上处于空白状态。怎样尽快扭转中学作文教学这种状态呢?笔者认为应当对以往的作文教学模式进行大胆的革新,从教与学两方面着手来解决。首先从教的方面来说,以往的作文教学大多采取“指导、写法、批改、讲评”的陈旧模式。主要表现为题目老师出,提纲老师拟、文章老师批、优劣老师评,教师“

2、扶着走”或“一言堂”;这样的模式让学生完全处于被动消极地位,视作文为件苦事。解决的办法是优化作文教学过程,可以把一次次作文的优化过程分为六步:写前准备独立试写质疑评论反馈矫正总结评价情感培养。写作准备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先决条件,多一分准备就多一分成功,写前准备包括:学情分析、材料准备、知识回忆、情感激发。为了把写前准备落到实处,要把课内准备和课外准备相结合。第二步是独立试写:可以在课内,也可在课外,一般是放在课内用一课时,重在“独立”,让学生根据目标要求,发挥主观能动性、查阅资料、自己写作,鼓励他们一次写好,遇到问题,自己尽力解决,实在解决不了的问题,记在草稿本上,以备质疑课上提出讨论。第三个环

3、节是质疑评议。这一环节一般需要15-20分钟。讨论解决学生独立试写中存在的问题。采取自评,互评相结合,师评、生评相结合的办法, 在质疑评议的基础上,教师作简要小结。一般分三类:一次过关,只需要做简单修改的,存在某些毛病、需再认真修改的;不符合题意要求,需要重写的。这一环节,有助于调动学生写作兴趣,提高认识水平和评价作文的能力。第四步是反馈矫正。其实质是查漏补缺,给学生第二次写作机会;对目标“射第二次箭”。一般需要20-25分钟,可分为二步进行。一是针对共性问题纠正练习;二是唤起学生“第二次比第一次写得更好”的欲望,各自找准问题进行修改或重写;三是组织好的文章交流欣赏,使学生学有样子。通过这一环

4、节,确保学生对这类文体会写。这样的写作训练过程是一个指导学生懂得如何写并实践如何写的过程;这一环节教师必须考虑整个写作过程的特点。写作过程有两个特点:一是目的要明确。一篇作文的各种部分应“环拱于中心,为中心而存在着。二是整体要求高。要把材料组成一个圆球。各部分应有最恰当的定位列次。因为作文的组合不是元素的简单堆砌,而是元素的有机结合。它是我们写作训练的出发点和归宿。指导作文训练时必须重视作文的整体,即使是在单项训练和矫正反馈作文的某个局部时也不能忽视整体功能,否则将导致作文结构的紊乱。在反馈训练的过程中还可以采用“同类反复训练法”和“异类比较训练法”。这是一种循环式的训练方法,通过同类题材的训

5、练和异类题材的比较训练,达到认识上深化,写法的娴熟。梁启超先生曾说过“学生作文不必多作,一学期两三篇就够了,但要反复写,写好为止”。下一步是总结评价。这一步工作以鼓励表扬为主,全面总结本次作文的情况,特别注意以重写的写作成绩为准评价达标程度;既鼓励一次写成功,也欢迎经过修改或重写而达标的好文章。做到师生共同评价,让学生谈写作的收获体会,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之后选优秀的文章张贴在教室里,让大家观摩学习,最后一步实施情感培养,情感是认识的催化剂,是写作的推动力。我们要把学生热爱生活,喜欢作文的情感培养贯穿于作文训练的全过程,使作文成为学生生活的组成部分,喜欢作文,自觉写作。实践经验证明,很多的学生在

6、掌握了作文的评改主动权后,写作文的兴趣大大增加。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始终处于不同层次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阶梯上是很有必要的。当然,在反复训练的过程中要注意变换角度,使每次作文都有新收获。作文教学强调的是教与学两方面,而学是主体。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的作文素质较差,他们不懂写作常规,写出的作文内容空洞,言之无物,或是有好的创意却没有好的谋篇,结构松散,行之无文,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但归纳起来不外乎四点:一是生活实践太少,写作缺乏源头活水;二是阅读书籍太少,知识面狭窄,文章立意不高;三是学与用相脱离,不能借鉴成功文章(教材、课文)的经验,缺乏布局谋篇的技巧;四是存在“急功近利”思想,不愿在写作上

7、花费时间和精力,对写成的初稿不加审视、锤炼和修改。针对以上问题,教师要在课外下功夫。首先要多开展一些有意义的活动,为学生提供一个参与社会实践的平台,增加学生的实践经验,为课堂或课外作文训练创造写作的源泉。其次利用学校的现有资源,让学生课余时间多受“书香”的熏陶,少受不良习气的污染,弥补知识的不足。还可以成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文学社团,在校园内刊发学生的优秀作品,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习,在写稿和读稿的过程中提高写作水平,在彼此交流的过程中取长补短。再次,强调学生写作时多写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表达内心的所思所想,摆脱为写而写的厌烦情绪,宁可短小精练篇幅不够,也不要行文空洞长篇大论。先把要说的话写出来,然

8、后再加以条理化,达到自觉作文的目的。最后提倡和鼓励学生合理运用远程教育资源,将名目繁多的“空中课堂”变成学生课余的“第二课堂”,实现资源共享,另外还可以有目的的、有任务的安排学生收看中央教育频道的科教节目。尤其是“文学鉴赏”、“语林趣话“、“东方文艺”一类工具节目,提高学生对文学的鉴赏能力和对语言文学的感知能力。综上所述,中学的作文教学既要重视发展能力,又要注意激发兴趣,作文指导,以导促作,要持之以恒,脚踏实地的努力,“渠”成之日必有活水到来。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审美情趣甘肃省白银市白银区武川新村学校 朱德强初中语文课程标准的总目标说:“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

9、成积极的人生态和正确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6”这就是说,在实施语文素质教育中,注重挖掘和利用蕴藏在初中语文中的美育资源依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寓美育于教学中,提高学生感知美、品味美、创造美的能力。欣赏自然美。自然美指大自然中的一切美好的东西。语文课本中的自然美,可谓千姿百态,色彩纷呈。在朱自清的春中,作家把美的激情注入了春草、春花、春风、春雨等自然景物,几幅图画艳丽、柔和、温馨、生机盎然,给人一种充满希冀的美。紫藤萝瀑布浓墨重彩地描画出满树藤萝令人眩目陶醉的迷人美。济南的冬天透露济南冬天的温晴、娇羞、晶莹可爱、玲珑剔透的美。三峡写山、写水、写树、写猿,令人赏心悦目。真切感知了三峡不同季节的

10、美景。白杨礼赞描写黄土高原辽阔无垠,坦荡如砥,白杨树的挺拔傲岸,令人心生敬畏。课文中包罗万象的自然美,具有丰富生活、陶冶情操、启迪哲理、奋发精神等审美教育意义。在教学过程中,我首先采用美读、声情并茂,利用多媒体动感画面形式,把学生引入美好景物之中,通过创情境引导学生口诵、耳听,美好感受自然涌出。在审美愉悦中潜移默化地受到自然美的熏陶。其次是启发学生用慧眼去体察周围环境、游览祖国名山大川。去发现美,并诉诸笔端,培养他们热爱祖国一草一木,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趣。感悟人物美。人物美是社会美的主体。初中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感人肺腑、催人向上的人物形象。如我的老师中热爱学生、温柔热情、善良公正的蔡芸芝

11、;谁是最可爱的人y中的品质纯洁高尚、意志坚韧刚强、气质淳朴谦逊、胸怀美宽广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陌上桑中坚贞美丽、勤劳勇敢、不畏强权的罗敷;小桔灯中镇定、勇敢、乐观、聪慧的小:姑娘;最后一课中充满爱国激情,悲壮豪迈的韩麦尔先生;背影中质朴深沉、拖着肥胖的身体为儿子爬铁道买桔子的父亲;晏子使楚中身材矮小、才华出众、机敏智慧的齐相晏子这些闪耀着美的光辉的人物,是学生学习的楷模,在语:文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分析们的肖像,语言、行为、心理,让学生感悟美的闪光点,达到和人物的强烈共鸣,自然生发出渴慕之情,的种子在心中生根发芽,并学会了做人,养正确的审美观、人生观和价价值观。品味语言美。教材中精选的课文,都

12、是文质兼美、脍:人口的名篇佳作,语言美是自然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作者用活泼热情的语言描绘百草园状貌,色彩鲜艳,形态各异,增强了百草园的美感;自居易的钱塘湖春行画面语言凸现纸面之上。描摹出多姿多彩的江南春天画面;爱莲说骈散交错,读起来声调铿锵,意趣无穷;鹤群翔空语气激越,细腻描写,情感真挚,起伏迭宕,安塞腰鼓句法灵活,语气激昂,修辞巧妙,给人以节奏感;蒹葭重章叠唱,摇曳多姿;江城子密州出猎大气磅礴,用典精巧;出师表言词恳切,声泪俱下。美丽清新的语言表达效果好,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听了同学们的诵读,如人芝兰之室,清爽愉悦,想象纵横驰骋。在语文教学中,我从启发美感人手,让学生反复琢磨,含英咀华。

13、摘抄名言佳句,深刻理解并积累,感受语言的内 起。涵美和形式美,不断提高其欣赏语言美的能力;学以致 级就用,指导学生模仿美词美句,锤炼语言,进而去表现美,创造美,写出富有时代气息的通畅清丽的美文来,培养其驾驭语言的能力。罗丹说:“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的确,审美是一种发 现,更是一种创造。教师可从多角度,多侧面与学生共同探讨审美因素,定能开阔他们的视野,增强多方面的审美能力,把学生引入一个别有洞天、奇异多姿的美的世界里。 中学语文教学呼唤自主创新甘肃省白银市白银区武川新村学校 朱德强目前中学语文教学和研究中,普遍存在着重模式而轻发散教学的现象,有些教师热衷于构建一种万能的教学程式,机构

14、套用为“几步“,尤其在现行的高效课堂中,表面上似乎学生积极踊跃活动起来,实则教师包办到底,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将定势内容灌输给学生。这种教学模式,很难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即使你费尽心机地设计,而且无论设计得多么精妙绝伦,也无论你表达得如何声情并茂,终归是教师的工笔画,教师是演员,同学是观众,虽能同喜同悲,但整个过程缺少学生实质性的主动参与,没有学生智慧的闪光,更不能充分发展学生的才智,挖掘学生内在的潜能。因此,教学中有目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创新能力是重要且必要的。培养自主创新能力也是语文教学的出发点,同时,又是归宿点。培养多种能力,渗透自主学习语文教学要注意能力的培养。在语文常规教学中

15、,要培养学生的思维力、想象力、表达力等,尤其是重视学生的思维能力的训练。每一堂卓有成效的语文课,学生都要达到“六能”,即:能听、能说、能读、能写、能思、能创,教学要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张扬个性,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训练学生的多向思维,比如:同向思维、逆向思维,横向思维、纵向思维、单一思维、综合思维等。在培养语言素质的同时,要注重学生课堂上提出的想象问题,正因为牛顿在小学时提出稀奇古怪、不可思议的问题,才有万有引力的发现。其他科学家也是一样,他们大智若愚,主动思考,积极探索,却被误认为傻子或不可救药。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头脑中五彩缤纷的多样世界,力避一把尺子量到底,一刀切的做法是极

16、不可取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对于学习,他们有自主权,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语文教学要充分发挥主体性教学,就不能牵着学生的鼻子走,教师的教学只能起“催化剂”的作用,反应过程和问题的解决,则需学生自行完成,自主进行学习。尤其在高效课堂中,要真正为学生们营造一种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积极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激发学生敢于质疑、大胆尝试、乐于交流与合作。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征,允许不同的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认识问题,采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用不同的知识与方法解决问题。这样,教师就能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探索性学习的激励者、引导者,从而体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性。二、开展多

17、种活动,深入自主学习语文教学要树立大语文观念,即:语文教育的社会性。语文知识无所不在,家庭、社会、学校都是学习语文的课堂,刘国正教授在语文教学与生活中指出:“语文天然是与生活联系在一起的”,这就是语文学科的实践性。语文的实践性与许多活动离不开,语文实践活动能沟通课堂内外,能充分利用教育教学资源,如参观访问、阅览搜集、演讲赛、书法展、故事、文娱、口头作文、田野观光、社会调查、社团活动、感受风情、深入农村等多种多样的活动。活动打破课堂常规的固定局限,将学到的知识规律运用于实践,指导实践。每一个学生都能有不同的潜能,在实践活动中通过脑、口、手、眼、耳等多种感官发挥各自最大的潜能,展示自我。每一次实践

18、活动从主题确定,内容安排到活动过程。实践形式都应加以引导而不能强加,只能帮助而不能代替。在活动结束后,学生要做出自我总结,总结活动的成功之处、不足之点、新发现、新创造,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使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发展。开展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语文活动,不仅激发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兴趣感,而且在富有自主性的具体活动中得到了锻炼,使语文教学起到“在实践中学习,在锻炼中成长”的作用,学生不再是学习的奴隶。三、设制多种课型,发挥自主学习。语文教学的任务之一是培养创新意识、创新能力,要求学生遇到问题创造性地找解释这些事实或解决这些问题的新思路,得出新结论。为此,课要堂堂上,堂堂新,做到篇篇有异,堂堂有别,课课有新,总之要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针对不同的体裁,设计多种课型,如:导读课、自读课、欣赏选评课、阅读课、信息课、影视课、综合课、表演课、口语课、交际课,不同课型针对各层类学生主体,从不同角度都是一堂妙趣横生的艺术课。“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学生的求知欲不同,兴趣点也不同,有的学生喜欢欣赏选评课,而有些则喜欢影视课,每一种课型设计都要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教学条件、客观实际等,如:现代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