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支出法的定量测算_第1页
基于支出法的定量测算_第2页
基于支出法的定量测算_第3页
基于支出法的定量测算_第4页
基于支出法的定量测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目录TOC o 1-1 h z u HYPERLINK l _TOC_250003 定量测算净出口异常高增对 GDP 的贡献 1 HYPERLINK l _TOC_250002 中国抢占了谁的出口份额? 4 HYPERLINK l _TOC_250001 中国当前经济结构需要政策稳定 7 HYPERLINK l _TOC_250000 21 年“股债震荡双牛”并非不可能 8图 表 目 录图 1:统计局口径和海关口径的净出口同比增量走势高度趋同 3图 2:发达国家出口同比低于疫情前 5图 3:新兴市场国家出口同比普遍受益于疫情 5图 4:居民可支配收入和消费性支出显著低于疫情前 6四季度 GDP

2、 高达 6.5%,可以有三种方式对其进行分解,即生产法、支出法、收入法。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季度 GDP 是以生产法为基础核算的结果。支出法是从生产活动成果最终使用的角度计算,支出法 GDP=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货物和服务净出口。支出法公布时间通常略晚于生产法 GDP,2021 年 1 月 20 日已经公布 2020 年四季度支出法数据。出口是当前拉动中国经济的关键因素,这是市场共识。主要原因是防疫物资出口、以及对海外生产的替代。但是,出口究竟贡献了多少 GDP?如果超高的出口回到常态,四季度 GDP 还剩多少?这是本文重点回答的问题。在本文中,我们通过刚公布的四季度支出法 GDP 数据,

3、定量测算出口异常高增对 GDP的影响,并由此分析其对 2021 年经济、政策取向判断、投资思路的启示。定量测算净出口异常高增对 GDP 的贡献首先简单介绍两个支出法 GDP 关键数据。第一个是同比贡献率,某项同比贡献率=该项同比增量/GDP 同比增量,各项同比贡献率之和等于 100%。例如,消费的同比贡献率等于,消费同比增量(绝对值)除以 GDP 同比增量(绝对值),衡量的是在 GDP 同比增加的绝对值中,消费增量的占比。第二个是同比拉动,对 GDP 同比拉动=GDP 增速*同比贡献率,各项对 GDP 同比拉动之和等于 GDP 同比增速。例如,消费对 GDP 同比拉动等于,消费的同比贡献率乘以

4、 GDP增速(百分比),得到的是一个百分比数。一个季度的投资、消费、净出口的对 GDP 拉动之和,等于当季的 GDP 同比增速。例如,2020 年四季度,投资、消费、净出口拉动分别为 2.49%、 2.57%、1.44%,三者之和是 6.5%,即四季度的 GDP 同比增速。以上是基础知识。下面进入复杂部分。我们的目标是,在 GDP 同比增速中,剔除由于净出口异常高增的部分,留下投资、消费、净出口正常的部分。一种简单的算法是,将净出口对 GDP 同比拉动按照历史均值计算,但这种算法非常不严谨。主要因为 GDP 同比拉动是由 GDP 增速和净出口同比贡献率决定的,其中,GDP 增速受到中国消费和投

5、资影响趋势性下降,导致历史均值是没有意义的;而净出口同比贡献率又是由 GDP 增量决定,依然受到中国消费和投资趋势性下降的影响,依然没有历史均值的意义。所以,直接使用 GDP 对净出口拉动历史均值作为正常值,是不合理的。下面是我们的处理思路:第一步,验证统计局口径数据和海关总署口径数据的一致性,确认统计局支出法数据的可信度。第二步,通过 GDP 同比增量和净出口同比贡献率,倒算净出口同比增量。第三步,确定历史上的净出口同比增量均值(2015 年之后,出口数据没有趋势性下台阶,均值是可信的)。第四步,假定四季度 GDP 的投资、消费、进口不变,只改变出口,也即只改变净出口。将净出口同比增量改为历

6、史均值,或者改为当前值和历史均值的平均(承认一半的出口永久性提升),计算新的 GDP 增速。具体计算过程如下:已知:某项同比贡献率=该项同比增量/GDP 同比增量,所以:某项同比增量=GDP 同比增量*该项同比贡献率。将某项和该项替换为净出口,即净出口同比增量=GDP 同比增量*净出口同比贡献率,其中,GDP 同比增量、净出口同比贡献率是已知量。然后我们验证,由此得到的净出口同比增量(绝对值,当年当季减上年同季),应当与海关口径的净出口增量大体相当、趋势一致。两者差异在于,统计局包含服务,以及其他细项差异,但考虑中国服务进出口较少(2019 年服务贸易总额不到商品贸易的 20%),因此两者应当

7、是可比的。举例说明,2020 年 4 季度为例:海关口径,季度净出口同比增量=(2020 年 10-12 月净出口合计值)-(2019 年 10-12 月净出口合计值)=5300 亿。统计局口径,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同比增量=GDP 同比增加* 净出口同比贡献率/100=15706.5 亿*22.1%=3471 亿。对各个季度均按上述方式处理,得到结果如图 1 所示:图 1:统计局口径和海关口径的净出口同比增量走势高度趋同(单位:亿元)资料来源:Wind,上述计算表明,统计局口径的 GDP 净出口与海关总署口径的净出口的数量级、趋势是基本是匹配的,证明了 GDP 支出法是可信的。由于口径存在差异,

8、两者有差异是合理的,没差异才不合理。既然 GDP 支出法可信,那么就可以对其进行调整,得到净出口如果是正常增速,GDP增速应当是多少。我们假定:1、调整净出口的同时,支出法中的投资不变。事实上,如果向下调整净出口,投资应当会减少,因为部分制造业投资与出口高增相关,如果出口不是如此高增速,部分投资会减少。所以,这个假设实际高估了 GDP,但我们就这样假设就可以。2、调整净出口的同时,支出法中的国内消费不变。由于调整净出口的实质是调整出口,进口是不变的,而外需和内需我们近似看做独立变量,至少在短期如此,所以这个假设是合理的。基于上述假设,GDP 新增量=GDP 原增量-净出口增量下调值。其中,GD

9、P 新增量为剔除异常高增出口之后的 GDP 同比增量,GDP 原增量为当前值,净出口增量下调值为当前净出口增量与历史均值净出口增量之差。净出口下调值我们用两种不同的假设,第一种假设净出口完全回归正常值,第二种假设净出口回到正常值和当前值的均值,即吐出一半因为疫情导致的出口增加,这一半要回吐,另一半为永久性增加,不会回吐。其中,正常值假定为 2015-2019 年历史各季度净出口增量(统计局口径)的均值,简单统计可得该值为-572 亿。第一种假设,净出口增量完全回到正常值,净出口下调值=2020 年四季度净出口增量-历史各季度净出口增量均值=3471 亿-(-572 亿)=4043 亿;此时,G

10、DP 新增量= GDP 原增量-净出口增量下调值=15706.5 亿-4043 亿=11663.5 亿,对应 GDP 同比增速为,GDP 新同比增速=GDP 新增量/上年同季度 GDP*100%=11663.5 亿/248038.7 亿*100%=4.7%。第二种假设,净出口增量回到正常值和当前值的均值,净出口下调值=2020 年四季度净出口增量-(历史各季度净出口增量均值+2020 年四季度净出口增量)/2=(2020 年四季度净出口增量-历史各季度净出口增量均值)/2=2021.5 亿。此时,GDP 新增量为 15706.5 亿-2021.5 亿=13685 亿,对应 GDP 同比增速为

11、13685 亿/248038.7 亿=5.5%。至此,我们得到了 2020 年四季度极高的净出口对 GDP 的额外贡献,以及提出极高净出口额外贡献之后的 GDP 增速(注意:不是完全剔除出口,而是只剔除异常高的出口部分)。按照第一种假设,四季度 GDP 应当在 4.7%左右,按照第二种假设,四季度 GDP 同比应当在 5.5%左右。我们部分同意,中国因为疫情冲击,额外占据的出口市场份额有永久性提升的部分,但我们无法接受永久性提升部分能够超出总提升的一半。所以结论是,考虑剔除掉一半的暂时性出口提升,对应四季度GDP 同比应当不高于5.5%,这实际是低于中国当前潜在增速的(5.5-6%),也低于疫

12、情之前 6%的水平。这个数据更能与内需状况对应,四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仅为 4.6%,远低于疫情前的 8%左右;四季度消费对 GDP 当季同比拉动仅为 2.6%,远低于疫情前的 3.5-4.5%。中国抢占了谁的出口份额?市场有种观点认为,2021 年疫苗主要生效是在发达国家,而在新兴市场国家会普及较慢,所以,中国出口份额仍能保持高位,出口仍然乐观。我们认为,情况可能并不乐观。首先,当前出口增速低于疫情前的,是发达国家,而不是新兴市场国家。图 2:发达国家出口同比低于疫情前资料来源:Wind,图 3:新兴市场国家出口同比普遍受益于疫情(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等未展示,结果类似)资料来源

13、:Wind,换句话说,并不仅仅是中国出口受益于疫情,新兴市场国家出口普遍受益于疫情(印度、巴西例外),而发达国家则是普遍受损的。如果真的疫苗率先在发达国家普及,那么中国出口能维持当前高增吗?我们很怀疑。当前的一个市场共识是,发达国家总需求没有较疫情前减少(因为政府补贴,居民收入反而增加),而总生产较疫情前减少了(疫情停工),这个观点有充分数据验证,我们完全同意。继续向下推演:1、如果海外生产恢复,对中国生产是不利的,中国出口增速必将下降;2、如果海外生产恢复不了,海外生产永久性损失,那么海外当前的需求是不可长期持续的,而海外需求下降、陷入衰退,中国出口增速也将下降。所以,当前中国出口增速如此之

14、高,并非“稳态”:要么海外生产无法恢复、需求下降,要么海外生产恢复,结果都是中国出口增速回落。有一种市场观点是,海外生产恢复,需求会进一步上升,这种观点并没有得到中国数据的支持。中国当前就是生产处于极高水平,然而需求却非常疲软,从生产,到居民收入,再到居民消费的传导非常不通畅。图 4:居民可支配收入和消费性支出显著低于疫情前资料来源:Wind,中国四季度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为 5.7%,尚可,但是中位数收入增速仅为 4.3%,消费性支出增速只有 1%,均远低于疫情前的水平,也显著低于华丽的 6.5%GDP 增速。所以,我们有理由怀疑,疫情对居民收入和消费的冲击,有可能一部分是永久性的损失,正

15、如很多人认为,中国出口受益于疫情有一部分是永久性的受益一样。中国当前经济结构需要政策稳定我们认为,基于前述分析,中国经济复苏结构非常不均衡,且出口可持续性严重存疑。我们怀疑,2020 年出口超预期的高,而 2021 年出口可能超预期的低。中国当前的经济结构不符合国家战略转型方向,战略转型方向是“国内大循环为主体”,而现实结果却是,国内消费低增(内循环),而出口高增(外循环),这与政策转型思路完全相悖。更为重要的是,出口是不可控的,前景非常不清晰。我们已经过了 2002 年刚加入 WTO发展外贸的黄金时代,近年来的全球大背景是“反全球化”、全球贸易萎缩(特朗普有贡献,但不是全部,美国对中国并不友

16、善已经是美国共识)。现在因为疫情冲击,“反全球化”就能因此改变吗?总而言之,当前外需的极端高增,难以作为对中国经济乐观的理由,中国出口反而是 2021年中国经济最大的潜在风险点。对于政策, 我们认为,稳定至关重要。有两个根本出发点:一是以往政策“急转弯”对应的都是政策层主动应对国内风险,牺牲短期经济增长,换取更长期的稳定增长;而站在当下,中国现在的潜在风险点在历史上处于低位,没有“紧政策”应对的必要。二是当前的中国经济结构非常不均衡,主要靠前景不明、难以持续的出口部门拉动,而消费增速罕见低于 GDP 增速,这与“国内大循环”的要求相比还差得远。如果 2021 年出口超市场预期回落,同时消费没有

17、补上,而政策又急着转向,那么经济增速将快速回落。所以,我们认为,“忧患意识”是必要的,不应因四季度 6.5%的 GDP 就盲目乐观。政策层提出“稳字当头”,“不急转弯”,实属高瞻远瞩。中性假设下,政策保持当前相对友好态度,2021 年出口将缓慢、持续性回落,同时消费继续缓慢、恢复性上升,2021 年中国经济保持较高增速是可能的(剔除基数效应)。最大的前提就是,在消费完全恢复甚至过热苗头出现之前,政策取向一定不能变化,否则将面临重演 2012、2014、2018 年的风险。21 年“股债震荡双牛”并非不可能基于前述推演,我们认为,2021 年不会触发“反向逆周期调节”,政策将保持稳定(利率政策不变,信用政策不低于 2019 年,财政政策不低于 2019 年),则经济可能出现一轮较长时间的平稳复苏。重演 2011、2014、2018 年经济失速下行的可能性较低,这意味着股票和转债市场仍然大有可为。对于近期市场热议的“社融拐点”,我们认为更多的是情绪意义,实际意义不大。从历史上看,社融拐点距离经济拐点可能非常远,对市场拐点距离可能更远。对于利率债,2021 年整体基调是震荡市,不存在大熊市基础,因此我们建议不应太过谨慎的缩久期、降杠杆。在震荡市中,趋势难寻、价差难做,票息收益是至关重要的,择时交易很难跑赢持有票息的收益。建议减少旁观的时间,保持适度长的久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