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期末第一章知识点总结_第1页
高一地理期末第一章知识点总结_第2页
高一地理期末第一章知识点总结_第3页
高一地理期末第一章知识点总结_第4页
高一地理期末第一章知识点总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节 宇宙中的地球【要点梳理】1天体是宇宙间物质的存在形式,是各种星体和星际物质的统称。2天体之间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太阳中心天体 太阳系 八大行星及卫星 地月系(地球和月球) 银河系 其它行星、卫星总星系 彗星、流星体等 其他恒星系 河外星系3八大行星的运动特征和结构特征太阳系八大行星的由里向外的顺序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其中小行星带是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八大行星按照距日远近、质量、体积等特征,可以分为类地行星、巨行星、远日行星三类。 = 3 * GB3 八大行星具有共面性、同向性、近圆性的特征。4关于地球的普遍性和特殊性(1)地球与其他七颗行

2、星有下列共同特点 都是不透明的近似球形的天体;本身一般不发射可见光;围绕自身的轴自西向东(除金星外)不停地自转;绕日公转的轨道近似圆形(近圆性),轨道面几乎在同一平面上(共面性),绕日公转的方向都是自西向东(同向性),使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均处于一种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中。(2)地球与其他七颗行星相比有下列不同之处 据目前所知,在太阳系中只有地球上有生物;地球在太阳系中所处的位置适中,接受太阳的光热比较适量,使水能以液体状态存在,有利于生命过程的发生和发展;地球具有适当的质量和体积,其引力可以把地球上各种气体吸引住,形成包围地球的大气层;只有地球固体表面和地表气温才适合生物生长;地球大气

3、经过了漫长的演化过程,基本上形成了适合生物呼吸所必需的氧气,而其他行星都缺乏氧气。5.地球上存在生命的物质条件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形成生命条件的原因外部条件太阳光照稳定太阳从诞生至今没有明显的变化运行轨道安全地球附近的大、小行星绕日公转具有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的特征,它们各行其道、互不干扰,使地球处于一种较安全的宇宙环境。自身条件有适宜的温度日地距离适中,自转公转周期不长不短,使地表平均气温为150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吸引气体形成大气层,并经过漫长的演化形成以氮和氧为主的大气有液态的水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致热和原始地球重力收缩,结晶水汽化,并随地球内部的物质运动带到地

4、表,形成原始海洋第二节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要点梳理】太阳辐射:是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宇宙空间放射能量。到达地球的太阳辐射约占太阳辐射总量的22亿分之一。太阳辐射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分布规律: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分布规律为从低纬向高纬递减。影响获得某地获得太阳辐射总量的因素:纬度:纬度低获得太阳辐射多,反之获得就少;地势高低:地势高日出越早,日落越晚,日照时间长,获得太阳辐射能就多。且地势越高大气稀薄,透明度高,固体杂质和水汽少晴天多,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多。天气和气候:降水多的地区,空气中云量大,对太阳辐射的削弱多,获得的太阳辐射能少;昼长:白昼时间越长太阳辐射能量越多。典型区域分析:世界上太阳辐

5、射最强地区撒哈拉沙漠。成因:纬度低,太阳高度角大;沙漠地区少云雨,天气晴朗,对太阳辐射削弱少。我国太阳辐射最强地区:青藏高原。成因:海拔高,空气稀薄,天气晴朗,大气能见度好,对太阳辐射削弱少。我国太阳辐射最少的地区:四川盆地。成因:地形闭塞,多云雾,对太阳辐射削弱多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地理环境及生产活动的影响)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太阳辐射能是地球上大气能量的根本来源,维持地表温度太阳辐射的能量是地球上大气运动、水循环的主要动力自然界的岩石风化等与太阳辐射有关从生物界来看,动植物的生长发育离不开太阳提供的光热资源对生产生活间接能源:生产生活中所使用的能量主要是由石油、煤炭等矿物燃料提供,来源于动植

6、物转化固定下来的太阳能。直接能源:如太阳能热水器、太阳灶、太阳能发电站不利影响过多的紫外线会杀伤地球生物太阳活动分类及对地球的影响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类型活动特征活动层次黑子因温度比周围低,而显现暗黑的斑点;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周期约11周年光球层电磁波扰动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高速带电粒子流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高纬上空出现极光;与许多自然灾害的发生有关,如地震、水旱灾害等耀斑突然增大、增亮的斑块;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色球层太阳风高速带电粒子流日冕层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一、地球及地球仪【要点梳理】1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形状:两极稍扁赤道略鼓不规则的球体现象证明:麦哲伦环球航行成

7、功,有力地证明了地球的形状。天边闪电也能证明地球的形状。(2)大小:平均半径 6371 km,赤道半径6378km,极半径6357千米;赤道周长4万千米(坐地日行八万里)。2地球仪:把地球缩小做成模型叫地球仪(1)地轴:转动地球仪,可以看到地球仪是绕着一根轴在转动。这根轴代表了地球的旋转轴地轴,它总是指向北极星附近。(2)北极、南极:地轴穿过地心,与地表面相交于两点。指向北极星附近的一点叫北极,与北极相反的一点叫南极。3纬线定义:在地球仪上,顺着东西方向,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叫纬线。 特点:除极点外,所有纬线都是圆,可称为纬线圈;由赤道向南北两极逐渐缩短特殊纬线:赤道:0 ;南、北回归线:2

8、326N;2326S;南、北极圈:6634N;6634S;低纬、中纬和高纬:低纬(030)、中纬(3060)、高纬(6090)作用:纬线指示东西方向。按纬线确定东西方向是相对的,理论上讲,地球上没有最东的一点,也没有最西的一点,只有两点进行比较时,才有东西之分。 4纬度定义:给纬线标定不同的度数,就是纬度。纬度的确定:赤道是地球仪上的零度纬线。赤道以北的纬度为北纬,以南为南纬。纬度的几何含义: R为地球半径,纬线m的度数为。南北半球的划分:赤道以北为北半球,赤道以南为南半球5经线定义: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同纬线垂直相交的线。特点:所有经线都是半圆;长度相等特殊经线:180;0;20W;1

9、60E作用:经线指示南北方向。按经线确定南北方向是绝对的,北极是地球上最北的地点,它的四面八方都是南方,南极则相反,它是地球上最南的地点,它的四面八方都是北方。6经度经度的确定:首先确定0经线,即本初子午线,然后以本初子午线为中心向东和向西各180 。由西向东经度递增为东经度,相反,由西向东经度递减为西经度。东西半球的划分:(如右图北半球极地俯视图)20W和160E两条相对的经线可以组成一个大圆圈,叫做经线圈, 习惯上用20W和160E经线圈作为划分东、西半球的界线。由20W向东到160E为东半球,由20W向西到160E为西半球。 7经纬网及作用经纬网: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格是经纬网

10、。作用:是为了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确定地理位置不仅要看经度和纬度,还要正确区分东经度和西经度,南纬和北纬。确定各地点之间的相对方向和距离。二、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及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要点梳理】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运动形式自转公转概念绕地轴的旋转绕太阳的运动方向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俯视逆时针从南极上空俯视顺时针地轴空间指向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地轴的空间指向不变运动周期现象周期1恒星日(23时56分4秒)1恒星年(365日6时9分10秒)1太阳日=24小时(昼夜更替现象周期)1回归年(365日5时48分46秒)直射点回归运动周期速度角速度除南北两极点外,各地均为15/时平均约1/天近日点快

11、(1月初),远日点慢(7月初)线速度因纬度而异自赤道向两极递减平均约30km/s地球自转方向的判别俯视图与侧视图根据南北两极点的地理事物:北极点附近全部是海洋,南极点周围为南极洲大陆,北半球逆时针,南半球顺时针。根据经度数的变化:东经度顺地球自转方向增加,西经度顺地球自转方向减小,所以东经度逐渐增加的方向和西经度逐渐减小的方向为地球自转方向。影响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的因素因素作用结果纬度纬度越高,线速度越小;纬度越低,线速度越大。海拔海拔越高,线速度越大;海拔越低,线速度越小。太阳直射点回归移动(1回归年为365日5时48分46秒)三、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昼夜交替和时差、沿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

12、要点梳理】晨昏线概念:是太阳照射地表所形成的昼夜半球的分界线。晨昏线由晨线和昏线组成,故又称为晨昏圈。特点:a.将纬线圈分成昼弧和夜弧两部分;b.过地心的大圆,将地球平分为昼半球和夜半球;c.晨昏线(圈)与太阳光线垂直,且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有季节的移动;d.晨昏线的太阳高度为0。晨昏线的判别:一是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判断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昼半球过度到夜半球的分界线称为昏线;由夜半球过渡到昼半球的分界线称为晨线。二是根据昼夜半球判断:位于昼半球的西部边缘与夜半球的分界线为晨线,位于昼半球东部边缘与夜半球的分界线为昏线。地方时 概念:因经度而不同的时刻,叫地方时。特点:东面的时刻总是早于西面的,东经

13、度数越大,时间越早;西经度数越大,时间越晚。经度相差15,时间相差1小时;经度相差1,时间相差4分钟;经度相差1,时间相差4秒。计算:已知一地的地方时与经度,求一经度已知地的地方时。步骤:求经度差(同东经度或同西经度的,经度差对应数值相减);求时间差;求地方时,东加西减(在已知地东侧,对应已知时间加上时间差;在西边则对应相减)。时区时区划分由来:由于地球自转,不同经度的地方,便产生了不同的时刻(地方时)。为了统一时间,国际上采用每隔经度15划分一个时区的方法,将全球分成24个时。划分:以本初子午线为中央经线,向东向西各7.5,为中时区(或零时区)。中时区向东、向西各划分成东一至东十一区、西一至

14、西十一区。东经172.5180,西经172.5180,各7.5分别被称为东12区、西12区,合起来成为一个区,即东西12区。时区序号的确定:经度15商+余数,若余数7.5,则时区数就是商1;若余数7.5,则时区数等于商。如: 35E,351525,则为东二区;38W,3815 28,则为西三区。区时概念:为了克服时间上的混乱,1884年在华盛顿召开了一次国际经度会议,在会上创立了标准时制度。各时区都采用本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本区的区时。计算方法:类型1:所求时区的区时已知时区的区时时区差1小时。注意:所求时区的区时早于已知时区的区时,取 “”。所求时区的区时晚于已知时区的区时,取“-;时

15、区差:两地同是东经度(或西经度),时区差等于两地时区数之差(大减小);两地一个位于东经度,一个位于西经度,时区差等于两地时区数之和;东时区的区时总是早于西时区的区时,东时区数越大,时间越早;西时区数越大,时间越晚。类型2:已知一地经度及地方时,求另一已知经度地区的区时。解题思路:计算未知地中央经线,转化成求中央经线地区的地方时。日界线日界线,是人为统一规定的,基本上沿180 经线为永久固定的日期变更线,它的西侧(东12区)总比东侧(西12区)的日期早一天。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转地转偏向力:由于地球自转,而产生的力。偏转状况: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赤道不偏。判别偏转的方法:北半球右手定则(伸

16、开右手,掌心向上,四指指向物体运动方向,大拇指物体运动方向);南半球左手地则(方法类似右手定则)。三、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要点梳理】1、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季节变化规律:太阳直射的半球,对应的昼长大于夜长,大于12小时;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北半球昼长渐长,南半球昼长渐短;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北半球昼长渐短,南半球昼长渐长。纬度变化规律:赤道昼长,全年均为12小时;同一纬度,昼长相等;太阳直射北半球,对应北半球纬度越高昼长越长,南半球相反;太阳直射南半球,对应北半球纬度越高昼长越短,南半球纬度越高昼长越长。纬度越低全年昼夜长短变化越小,反之越大。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可研究总结为: 春秋二分,由赤道向南北两方降低 随纬度而变化 夏至日,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方降低 由直射点冬至日,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方降低 纬度向两侧递减规律 6月22日前后达最大值 北回归线以北地区 12月22日前后达最小值 随季节而变化 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情况与上相反 每年太阳直射两次,可达最大值 回归线间地区 当地冬至日时达最小值3、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及原因可总结归纳为: 存在黄赤交角 地球公转 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地轴指向不变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地球表面热量差异 昼夜长短的变化 同一纬度,不同时间 四季更替 不同纬度,同一时间 形成五带第四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