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T 4222-2022 稻渔综合种养用水生态化循环利用技术规范_第1页
DB34-T 4222-2022 稻渔综合种养用水生态化循环利用技术规范_第2页
DB34-T 4222-2022 稻渔综合种养用水生态化循环利用技术规范_第3页
DB34-T 4222-2022 稻渔综合种养用水生态化循环利用技术规范_第4页
DB34-T 4222-2022 稻渔综合种养用水生态化循环利用技术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ICS65150CCSB 50ICS65150CCSB 50安徽省地方标准DB34/T42222022稻渔综合种养用水生态化循环利用技术规范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ecological cyclic utilization of water in integrated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ecological cyclic utilization of water in integratedricefield aquaculture system2022062920220729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DB34/T 422220

2、22前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由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归口。 集团 I I DB34/T 42222022稻渔综合种养用水生态化循环利用技术规范范围 ( SC/T 1135.1 稻渔综合种养技术规范 第1部分:通则DB34/T 3657 沟塘水产养殖尾水处理技术规程 SC/T 1135.1 和 DB34/T 3657 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设施布局设施布局在稻渔综合种养区外,依次建造生态沟渠、过滤坝、曝气沟、生物净化沟等循环利用设施。 设施面积6 5:1:4。 5 设施建设 稻渔综合种养田间工程应按照 SC

3、/T 1135.1 的规定执行。 生态沟渠宽度不小于 3 m,深度不小于 1.5 m,坡比 1:250。 PVC3050 设置,上面种植水生植物,面积宜占沟渠水面面积的 50。 过滤坝5.3.1 坝长 5 m10 m,以 13.34 ha 养殖面积为起点,每增加 6.67 ha 养殖面积,坝长加 1 m。1 DB34/T 42222022坝宽 1.5 m3 m,坝高应基本与田埂持平。 曝气沟沟深 1.5 m2.0 m10 30 个5030 cm100 个曝气头 3 kw5000 个60001.0 m 生物净化沟沟深 1.0 m3.0 m40 0.5 kW100 克/100 尾200 尾、鳙 1

4、0 尾100 克/100 尾200 尾、鳙 10 尾30青虾、螺、蚌等。 1.0 m 2.0m60 6 技术流程工艺流程稻渔综合种养用水生态化循环利用技术工艺流程见图1。 2 进水渠 稻渔综合种养区 DB34/T 42222022进水渠 稻渔综合种养区 生态沟渠 排水渠 循环利用生物净化沟 爆气沟 图1 稻渔综合种养生态化循环利用技术工艺流程图生态沟渠 排水渠 循环利用生物净化沟 爆气沟 过滤经生态沟渠净化处理的种养排水,经过过滤坝,进一步脱除水中悬浮物。 曝气少于 6 小时。 6.2.4 生物净化经曝气沟处理后的种养排水进入生物净化沟,并滞留 7 天10 天。 少于 6 小时。 6.2.4 生物净化经曝气沟处理后的种养排水进入生物净化沟,并滞留 7 天10 天。 7 设施维护生态沟渠 5.2.3 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