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二首》教案_第1页
《古诗二首》教案_第2页
《古诗二首》教案_第3页
《古诗二首》教案_第4页
《古诗二首》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5古诗二首第二课时课程名称二年级语文教师姓名黄小甜授课班级2。3 / 204所在科组小学语文低段组2018 2019学年第 二 学期二年级 语文 下册教案执教者:黄小甜 上课时间:第11周5月5日上课班级:203 / 204课时总时数:56课题:15.古诗二首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绝句。.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的意境。.通过朗读,感受西湖的美景,从中受到美的教育,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理解古诗绝句 的内容,体会诗的意境,感悟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二)过程与方法:通过想象去体会古诗的意境以及大自然

2、的美。(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古诗的内容,体会诗的意境,感悟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教学重点:1.理解古诗的内容,体会诗的意境,感悟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古诗。教学难点:1.感受西湖的美景,从中受到美的教育,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2.理解古诗绝句的内容,体会诗的意境,感悟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教学方法:引导法,讲授法教具准备:课件教学时数:2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背诵古诗。.分小组朗读,今天我们继续去学习这篇课文的内容,感受一下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赏。.板书课题:15古诗二首。(学生齐读课题)二、学习晓出静慈寺送林子方(一)初读古诗

3、.自由读,读准字音。(课件出示汉字:晓慈毕竟映).指名读,读顺诗句。.指导读,读出节奏。(二)品读赏析,感悟古诗。.再认真地读几遍,想想诗中写了西湖里的什么,用自己的话试着和同桌交流。.集体交流:诗中写了什么?(1)出示第1、2句:“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用自己的话说说意思。理解“毕竟”“四时”的意思。学生质疑。(2)出示第3、4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用自己的话说说意思。着重体会“无穷碧”和“别样红”,并描述一下景象。.回归整体,说说整首诗的意思。三、学习绝句(一)初读古诗.自由朗读,画出生字新词。.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不认识的生字词。.汇报生字词解决情况,教师相

4、机强调。“行”是多音字,在诗中读“Mng”,还有另外一个读音是“xlng”,组词“行走”。.同桌互认生字新词。.指名读诗,齐读,注意纠正读错的字音(二)图文对照,理解诗意.老师范读,要求学生边听边观察插图,思考:画面上有哪些景物?.看图思考:诗人是站在哪里看到这些景物的?(理解“窗含”“门泊”两个词语的意思).学生质疑,师生共同释疑。(先让学生说说还有哪些不理解的词语,根据学生的提问,师生一起 答疑).看图读古诗,想象诗人欣赏大自然美景时的心情。(让学生带着感情再读古诗).梳理诗句,说说诗意。(出示课文插图,小组讨论,说说诗意。)(=)活动激趣,记诵诗句.找对应的词语。老师读一个词语,要求学生

5、找出与它相对应的词语。(如:两个行,黄鹏白鹭,翠柳一一青天,窗一一门,西岭一一东吴,千秋雪一一万里船。).师说生读。(老师描述诗句的内容,学生读相对应的诗句).词语连诗。(老师出示诗中的任意一个词语,学生背出相对应的诗句).情境背诗。(让学生扮演诗人,指着画而上的景物吟诗).集体背诵。四、课堂练习L根据课文补全内容。毕竟西湖六月中,。,映日荷花别样红。两个黄鹏鸣翠柳,。五、课堂小结,门泊东吴万里船。这两首诗都是描写景色的古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这首诗描写了西湖六月景色特点,色 彩鲜明,对比分明,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感情;绝句这首诗描绘出四个独立的景色,营造出 一幅生机勃勃的图画,诗人陶醉其中

6、。同学们,回去要多读本课的古诗,而且要背诵这两首古诗哦! 六、布置作业.回家搜集有关春天的古诗,试着背一背。.用课文本抄写这两首古诗两遍。.完成本课练习册。七、板书设计15.古诗二首晓出静慈寺送林子方对西湖美景的赞赏绝句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八、课后反思优点:.这节课是复习导入,大部分学生对字词掌握到位。教学中运用读来解决问题。让学生用多种方式 读,在读的过程中对诗句加以指导,学生也能理解。.在讲解古诗内容时,我让学生反复朗读古诗并且结合图片内容,便于学生理解古诗的诗意及描写 的景物。不足:.在讲解古诗内容时,我虽然有让学生反复朗读古诗并且结合图片内容,便于学生理解古诗的诗意 及描写的景物。但是大

7、部分学生还是没能将古诗的大概内容掌握,特别表现在我说出诗句的大概意 思,但是学生却不能将诗句说出来。.由于我在引导学生品赏古诗的美这一环节,用多了一点时间,所以导致这一堂课的最后一个环行 显得仓促了一点。改进措施:.对于古诗内容,争取让学生当堂背诵后,再让学生当堂默写。.提高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的能力。.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多设计一些激发性环节,让学生拓展视野。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一课文(五)15古诗二首(第1课时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人教(部编版)古诗二首(第1课时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学设计教学目标:.认识晓、慈等1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行,会写湖、 莲等8个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8、.能初步了解诗句的意思,说出诗句描绘的画面。教学重点:.学习识字、写字。.抓住关键字词,感受诗中美景,能说出古诗描绘的画面。教学难点:抓住关键字词,感受诗中美景,能说出古诗描绘的画面。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一)导入:同学们,杭州被誉为人间天堂,看,这就是西湖十 景(课件出示图片:苏堤春晓、曲院风荷、平湖秋月、断桥残雪、花巷 观鱼、柳浪闻莺、三潭印月、双峰插云、雷峰夕照、南屏晚钟)看到这些,你有什么感受?是呀,最美西湖,南宋诗人杨万里也曾在西湖的净慈寺边,写下了一 首脍炙人口的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二)板书诗题,自读诗题。(认读慈,注意慈字是平舌音。)(三)理解诗题出示粼,我们原来

9、学过的春晓的晓和这里的晓是 一样的意思,都是指早晨。(课件出示净慈寺图片)净慈寺是西湖岸 边的一座寺院,林子方是诗人杨万里的好朋友,现在,你能说说诗题的 意思吗?(早上,诗人从净慈寺出门去送别好朋友林子方。)再读诗题。二、初读古诗,识记生字(一)初读古诗,读准字音L自由读古诗,要求:读课后双横线中的生字,读准字音,难读的字多读几遍,读通句子。.(课件出示生字:晓、慈、毕、竟、映)请小老师领读双横线中生 字,强调竟、映后鼻音;慈平舌音。.去拼音打乱顺序后,开火车再认读生字。(二)多种方法,识记生字L 晓可以联系已学古诗春晓识记,通过日字旁,知道晓与日有关,是早上的意思,组词:春晓、知晓。. 慈可

10、以组词:慈爰、仁慈,联系诗题中净慈寺随文识记。.通过形近字辨析的方法,分别识记毕比、竟境、映一英;毕可以组词:毕业、毕竟;竟可以组词:毕竟、 竟然;映可以组词:倒映、放映。(三)再读古诗,感受韵味.读正确:指名读古诗,其他学生担任小评委,给同学正音。.读出节奏:读古诗要注意停顿,读出节奏。自己练一练,读一读。.教师范读,指名读,齐读。三、品读诗句,感受画面(一)导入:同学们,八百多年前的一个夏天,诗人杨万里刚刚走出 净慈寺,清风拂面而来,那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呢?教师再次诵读全诗,学生闭眼想象,你仿佛看到了什么?(荷花、 荷叶)(二)学习第三行:接天莲叶无穷碧.读一读,找一找。哪一行诗写的是荷叶?

11、写出了荷叶什么特点? 你能在诗中找出来吗?(课件出示:接天莲叶无穷碧).想一想,说一说。你看到的莲叶是什么颜色?(绿色)从哪个词看 出来的?(无穷碧).除了绿色,你还能感受到莲叶有什么特点?(与天相接、挨挨挤挤、层层叠叠、密密麻麻铺满整个湖面。)(板书:接天无穷碧).指导朗读。这莲叶可真多啊!满湖的莲叶,挨挨挤挤,一眼望不到边,仿佛与 天相连。远远望去,绿得让人心旷神怡,绿得让人陶醉,太壮观了。指 名读。5多种形式朗读,读出莲叶之多,之绿,之美。(小组读,男女生读, 齐读。)(三)学习第四行:映日荷花别样红.读一读,找一找。诗中明B行诗写的是荷花?(课件出示:映日荷花 别样红).想一想,说一说

12、。你看到了怎样的荷花呢?(红)是怎样的红呢? (粉红、火红、鲜红、红彤彤、红艳艳).荷花不仅红,在朝阳的映照下,又是怎样一番美景呢?(别样红: 红得透明,红得鲜亮,红的娇艳,红得耀眼)(板书:映日别样红).指导朗读,读出朝阳映照下荷花之红艳。.指导读好三四行诗。(男女生轮读,师生合作读。) (四)读诗句,想象画面,谈感受闭上眼睛,想象一下: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你闻到了什么?你想 到了什么?说说你的感受吧!(看哪,那满湖碧绿的莲叶,极目一望,无边无际;那朵朵艳丽的 荷花,娇艳妩媚,辉映朝阳。这荷花红得多美呀!荷花不仅颜色美,还 会散发出清新的香味)(五)借助图片,指导朗读让我们来欣赏这美景,把这

13、样的画面读出来吧!(课件出示图片: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齐读三四行诗。(六)学习第一二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导入:这么美的景色,难怪诗人一走出净慈寺就脱口而出一 毕 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观察思考:诗人说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此时的西湖到底有什么不一样呢? 我们来看看吧!(课件出示西湖四季图:苏堤春晓莺鸣柳夏日西湖荷韵美 秋霞夕照 雪峰塔冬寒不眠断雪桥).指导朗读。尽管西湖四季如画,但诗人更爰西湖六月的美景。如此与众不同的 风光,难怪作者脱口而出(学生读一二行诗)六月的西湖与平时不同,是因为有那(学生读三四行诗)4配乐朗读:让我们和着音乐美美地吟诵一番,把

14、这一幕深深地刻 入我们的脑海里吧!(课件出示整首诗)四、熟读成诵,学唱古诗(一)师生对读,引导背诵夏日的西湖美得如诗如画,让我们一起边想象画面,边背诵诗文。 (背诵全诗)(二)学唱古诗诗不仅可以读,可以诵,还可以唱,让我们一起跟着音乐唱一唱这 首诗吧!五、抓住特点,指导书写(一)这首诗中,我们要学写四个字,出示湖、莲、荷、穷。齐 读,正音。(二)怎么记住它们呢?自由交流,分类识记。(三)怎么写好它们呢?一看结构、二看比例、三看关键笔画。莲、荷和穷都是上下结构的字,湖是左右结构, 注意三部分的占位,要写得紧凑。重点指导:莲和荷,都是草字头,草字头要写得扁而长。L 莲字下边的连先写车,后写二,二点

15、的 收笔与车的短横平齐,捺要写得伸展,托住上面的车。2. 荷字下边的何右边的可,口要小,竖钩的起笔 处不要写在横的末端。(四)教师范写,学生书空。(五)学生描红,临写,强调写字姿势,教师巡视指导间架结构。(六)集体讲评。选具有代表性的学生作品,屏幕呈现,然后师生合 作讲评。六、课堂小结,布置作业杨万里还写了一首诗小池,也写了荷叶,课后读一读,想想诗 中的荷叶和今天学的有什么不同。板书设计:15占诗二首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杨万里EE图不与四时同莲叶 接天无穷碧荷花 映日 别样红学科语文II期课时第2课时课题18古诗一首:敕勒歌课型讲读教学目标L认识和会写所学字。.朗读古诗,背诵古诗。.诗句的意思

16、,想象诗中描绘的情景,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1.8个字,会写6个字,掌握会写字的音、形、义 2.确、端正地书写6个字。教学环节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一、复习导入二、朗读悟情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上课后,让学生闭上眼睛,创造一个宁静的氛围, 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把学生带 入一个美丽的梦景。2利用课件展示课文内容,教师在黑板上板题目:敕 勒歌。二初读全诗,字词释义1自由读诗歌,要求读正确、读通顺。2指名朗读古诗。听听是否读得既正确乂通顺。(读准 诗中“见”的音。)3读后借助课文注释,试着说说诗的大概意思。4全班齐读古诗。二、分步解读,把握诗境1解题意。读诗题,看注释了解题意。

17、敕勒是一个游 牧的民族,生活在现在的山西、内蒙一带。这首诗就 是敕勒人所唱的牧歌。2读通诗句,理解诗意。 读一读,想一想: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地方的景色 “敕勒川,阴山下。”这一句写了敕勒川的位置。敕勒 川,在阴山的脚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表现了大草原的什么特点? 包含了草原牧民的什么情感?了解“穹庐”指的是敕勒人生活的毡帐,就是现在的 蒙古包。表现了天高地阔,草原辽阔无边,地之四边与天之四 垂相接,天空像巨大的蒙古包。用自己日日相伴的最 为亲近的生活居所来比喻,饱含了草原牧民热爱自己 的家园的情感。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诗中为什么不 写人,而是强调、渲染天地苍茫,上下一片?在这样

18、 的背景下,“风吹草低见牛羊”带给你怎样的感觉? 诗中不写人,而是强调、渲染天地苍茫一片,正是要 突出表现大草原的这种天地旷远、浩瀚自然的特点。三、再读本诗 品悟诗意四、学生背诵 本诗虽然诗中没有写人,但诗中并非无人,风吹草低见牛 羊,有牛羊的地方就有人,或者说有一双发现这些牛 羊的牧民的眼睛出现在诗里。在这样“天苍苍,野茫 茫”的背景下,就可能给我们如下的感觉:(1)油然 涌起的生机感、喜悦感;(2)尤感这些生机、活力、 生命信息的宝贵;(3)在这样草原辽阔、水草丰美之 处的牛羊、牧民的怡然自得,自由自在。三、再读本诗品悟诗意1让学生再读课文,由诗入画。这是一幅图画,远远的是雄伟的阴山,向天

19、空看蓝天 白云,美丽的草原无边无际,天地相接,轻风一来, 牛壮羊肥,若隐若现,这是多么自然的和谐图呀,我 们经常讲,要创造一个和谐的世界,那不正是我们追 求的生活吗?2教师有感情地描述诗境:(课件展示草原风景,教 师配乐朗读)“在一望无垠的大草原上,满眼青绿,无边无际地延 伸开去,只有那同样辽阔的天宇,如同蒙古包一般从 四面低垂下来,罩住浩瀚的草原。在苍苍茫茫的天地 之间,风吹拂着丰茂的草原。时而在这里,时而在那 里,露出遍地散布的牛群和羊群J3.交流:看到这样的景色,你有什么感受?(引导学生体悟诗情,感受草原风光的辽阔壮美,激 发学生的向往和热爱之情。) 四、学生背诵本诗。1给学生读背时间。

20、2教师利用课件练习,给下列红色的字注音或根据拼 音写汉字。chi le ( )qi6ng ()庐见()牛羊天似()笼()盖3全班学生齐背本诗。4观察课件展示风景,配乐背诵。五、总结敕勒歌把草原的清新、辽阔,把敕勒川所散发的 山野草地的特殊气息尽收诗中,宛如一幅草原放牧的 美丽画卷,可谓“诗中有画”。六、用课件播放天堂这首歌,在歌声中结束本课。板书设计敕勒歌(北朝民歌)草原美景背景: 阴山下全景:天似穹庐,笼盖四野I特写:风吹草地见牛羊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8古诗二首敕勒歌夜宿山寺教学设计教学目标.学习6个生字,会写3个汉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古诗。. 了解古诗夜宿山寺的内容,

21、初步体会诗的意境,感悟诗 的意思,能说出从哪看出山寺很高。教学重点.学习6生字。.正确、流利的读诗,感悟诗的意思。教学难点.规范、端正、整洁地写字。. 了解诗的内容,能说出从哪看出山寺很高。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课前组织:同学们好,做好上课的准备了吗?自我检查,抬 头,挺身,脚放稳,两只小手不乱动。二、谈话激趣,导入新课。.了解作者。今天这节课,我们要接触的是一位非常牛的人,他有什么牛本事 呢?请大家看介绍。.引入新课。前半学期我们读了望庐山瀑布。从诗中知道李白去江西庐山欣赏了气势磅礴的的瀑布。今天这节课我们再来读一首李白的旅游小 诗。.板题、解题。(1)读题。强调两个生字的读音,都是平舌音。(2)板题。认识“宿”和“寺二 “宿”表示什么意思呢?夜 里睡觉的意思。谁来用“宿”组词。寺,上面土,下面寸,寸土不离。“寺”指什么?你能想起哪个字上有寺?齐读(持诗 等 待)(3)解题。题目中告诉我们李白什么时候?来到到什么地方?要做什么?(晚上来到山上的寺庙里住宿)三、初读诗歌,整体感知。.出示读书要求:(1)借助拼音自由读诗,努力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2)对照生字条圈出生字,多读几遍,并想办法记住生字。.检查生字认读。(1)领读易错读音。(2)考查生字。危,什么危?学生组词。上下结构角字头,下面是个厄。辰,什么辰?组词。辰是星星的总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