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圃的生态及苗圃的建立_第1页
苗圃的生态及苗圃的建立_第2页
苗圃的生态及苗圃的建立_第3页
苗圃的生态及苗圃的建立_第4页
苗圃的生态及苗圃的建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九章 苗圃的生态及苗圃的建立【前言】苗圃(nursery)是专门生产苗木的地方。苗木的生长发育受到各种环境因子的直接 或间接的影响,主要包括气象因子、土壤因子和生物因子等。这些生态因子经常随着时间和 空间的变化而发生周期性或非周期性的变化。它们之间又相互影响,相互制约,通过苗木的 生理生化过程共同影响种子、穗条、苗木的生长发育。在众多的生态因子中,影响程度较大 的有:温度、光照、水分和土壤等。这些生态因子分别具有影响苗木生长发育的最高值、最 适值和最低值。苗圃地的选择则主要是按众多生态因子的最适、最高和最低值来考虑,尤其 是那些人为难以改变和补偿的主要生态因子更是考虑的重点。苗圃的生态环境一

2、、温度温度是影响种子和穗条萌发;苗木生长发育与越冬的重要生态因子。只有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它们的生命活动才能够正常进行。(一)热量平衡:苗床土壤和空气温度变化规律符合辐射平衡和热量平衡方程式。1、辐射平衡方程:(苗床为下垫面)R=(Q+q)(1-a)+IR:辐射平衡值,常不等于零;I:下垫面为参考面的有效辐射,常为负值;Q:太阳直接辐射;q:天空散射辐射;a:总辐射的反射率。2、热量平衡方程:R=LE+P+AR:辐射平衡值;LE:蒸发耗热(凝结时放出热量)P:下垫面与大气的乱流热通量;A:下垫面与其下层间热通量; 北方苗圃春季高床或垄作比平作对苗木有利,这主要是前者蒸发耗热小,但 辐射平衡值相

3、等,从而增加了高床或垄内的热量。南方秋季引入苗木时,实测温度为0C时竟遭受冻害,主要原因是秋季夜间的逆温现象,即在3m或更高位置气温比近地面高,叶片表面与体积比远大于土壤,而热量吸 收少,散失多,因此,叶温比实测还低。(二)温度的变化温度存在昼夜与季节的周期性变化与非周期性变化。在地面、空气和土壤温 度三者之中,地面温度变化最大。土面以上气温随时间变化小,地面以下随深度增加温度变化 减少,且存在一日内温度始终不变的日变性温层与一年内温度始终不变的年变恒温层,年变 恒温层深度是日变恒温层的19.1倍。床面土壤最高温度与土壤不同深度的最高温度出现时间线性相关。而苗床上 温度在同一时刻无论水平方向还

4、是垂直方向经常不同。苗床垂直方向在春耕期可 划分为三种类型:白昼型、夜间型和过渡型。(图9-1)(三)温度对苗木的影响对苗木的生长发育来讲,有一个三基点温度,最适、最高和最低温度。种子 的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在种子催芽时还应考虑种子自身的发热,否则易烧芽。 大部分花卉在3-40C温度范围内均能正常生长。仙人掌等肉质花卉,5060C下 也能生长,扶桑、米兰、白兰花、变叶木等冬季等要保持1518C温度才能安全越冬。而一些苗木需要经过一定 的低温锻炼方能解除芽的休眠,树液流动也只有土壤温度达到12C时(如葡萄) 方能开始;冬季芽受冻通常会推迟萌发(表9 1)。温度的高低还会影响光合作用与蒸腾作用。苗

5、木光合作用的适温因苗木种类及发 育阶段而异。当苗木周围温度高于30C时,则对光合作用不利,但地表最高温 及夏季午间温度通常较高,需要采取适当降温措施,防止光合作用下降。常绿性 针叶树即使是在零下若干度仍存在光合作用。在一定温度内,气温与蒸腾耗水成 正相关。红松幼苗蒸腾与气温相关系数为0.80,常绿性幼苗越冬后叶片发黄则是 低温引起的大气干旱造成。在苗木发育期间,昼夜温差的大小对同化产物的积累影响甚大。温差大,同化物积累多,对苗木生长发育起促进作用,反之则作用较小。在深冬或夏天,温度变化几乎对苗木生长影响不大,但在早春或初冬,同样的温度变化往往造成严重霜冻。对于极端高温和低温要引起足够重视,必须

6、采取有效的保温或降温措施进行调节,否则全部苗木就有可能毁于一旦。二、光照光对苗木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如光合作用、蒸腾作用、光周期、叶绿体及花青素形成, 水分与养料的吸收等。在培育苗木过程中,太阳是主要光源,同时也有以其他灯光为辅助光 源的。光对生长发育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光照强度、光质和光周期三个方面。(一)光照强度通常以勒克斯(Lux)表示。达到苗床的光照强度常因纬度、海拔、水蒸汽、 季节、时间而异。在高纬度、高海拔、水蒸汽多,一天中的早晨或黄昏等情况下,光照强度 都较低。在低纬度、低海拔、水蒸汽少、夏季、一天的中午等情况下则光照强度高。在中高 纬度地带因各坡向接受太阳辐射的不同,光照强度由大到小

7、依次为:南坡东南坡或西南坡 水平面东北坡和西北坡北坡。 一般情况下,自然光强可以满足作物对光合作用的需要。但大多数幼苗的光能利用率不 足2%,因光合作用累积的能量随呼吸作用消耗了一部分。为了维持苗木的生长,最低光照 需为光补偿点照度的2倍。随着光照强度增加,光合作用增强,到光合作用不再增加时的光 照强度称为光饱和点。阴性树苗的光饱和点约在1x104Lux,阳 性树苗则为3.5x104Lux。(二)可见光是指能引起视觉的电磁波,波长在0.771000pm的电磁波为红外线,在 0.390.04pm左右的为紫外线,两者均不能引起视觉,为不可见光。由红、橙、黄、绿、 青、蓝、紫等七种颜色,不同波长的光

8、谱组成的中波波光为可见光。在太阳辐射中,可见光 为光照,它是苗木光合作用的主要利用部分,而在可见光谱中,蓝紫光区和红橙光区是光合 作用的主要利用部分。向光性主要由蓝紫光所制约。不同成份和波长的光质对苗木的生命活 动发挥着不同功能,有着不同影响。例如2800?紫外光对苗木有强烈破坏作用,蓝紫光抑制 茎、叶等营养器官的扩展且抑制作用最强而使苗木矮化,红外线可提高苗木温度,增加蒸腾。 红橙光有促进苗木生长和催芽作用。红光下形成碳水化合物较多,而在蓝紫光下形成蛋白质、 脂肪较多。温室和塑料大棚育苗中,由于光照不足,蓝紫光、紫外线透过率低,而远红光比 率提高,使苗木发生徒长。可见远红光有促进节间伸长作用

9、。对大多数阴性花卉而言,紫外 光是有害的色光,而不少阳性花卉在形成和积累有机养分的过程中却需要较多的蓝紫色光。 (三)光周期:指一天之内昼夜长短的周期性变化。光的生态效应在长日照型树种、短 日照型树种与阳性树种、阴性树种上表现各不相同,但在苗期,随光照强度增加,苗高、根 冠比、全株苗重、茎干重、根重等变化有相近的函数型。在昼温25r,夜温20C下,柳杉 苗在冬季短日照下仍继续生长,白桦则入秋形成冬芽,落叶停止生长,这说明南方系树种高 生长时间与日照时数无关,而北方系树种则与日照时数有关。三、水分口水分与苗木生育的好坏关系极大,因为水分不仅是苗木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还是进行 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之

10、一,肥料的吸收、利用,有机物质的运转以及呼吸作用等都离不开水 分。种子萌发时必须满足其水分要求,要求种子有一定的相对含水量,如红松种子萌发时, 以5060%为宜。土壤水分和空气湿度分别代表土壤含水量和空气含水量。苗床的水分状 况同其他生态因子一样,存在时间与空间变化,且遵循苗床水分平衡方程式。在播种后至出 土前为:大气降水(Q)+灌水量(G)+苗床蒸发量(Z1)+苗床迳流量(J1)+ 土壤含水量变化=0。如 果在干旱日子里采用滴灌则G+Z1+J1=0。(一)空气湿度口白天床面空气中水汽含量比高处多,夜间强逆温时上层空气中水汽含量比下层多。苗圃的 空气湿度常用相对湿度表示。因饱和水汽压受温度影响

11、很大,所以一日中相对湿度的最大值 在日出前气温最低时,最小值则在13时前后气温最高时,年变化在冬季温度低相对湿度大, 夏季气温高相对湿度小。饱和差越小则相对湿度越大,空气越湿润;反之,湿度越小,空气 越干燥。在生长期内,苗木密度大,相对湿度或饱和差垂直方向上变化很小,空气湿度大, 床面蒸发少。(二)土壤水分土壤含水量常用绝对含水量表示。土壤绝对含水量(%)= X100%。由于受灌水、床面 蒸发、苗床位置高低,耕作情况及土壤结构等影响,土壤含水量通常无规律,但苗床水分蒸 发有明显规律。一般在土壤充分灌溉后,水分蒸发只与气象条件有关,此时松土可切断毛细管,减少蒸 发。但当床上含水量降低至田间饱和含

12、水量的60%70%以下时,则水分蒸发受土壤含水量 和气象条件共同决定,此时水分以气态逸出,松土会促进蒸发,此时只能镇压土壤。除此之 外,当床上充分灌水后,粘土水分蒸发为砂土2倍,在苗木迅速生长期,土壤水分充足,苗 木叶面积系数大于4时,苗床上蒸散量就可能大于水分蒸散量,土壤水分与苗木关系不是直 接的,因苗木生长受其自身水分平衡控制。口在苗圃中,土壤水分和空气湿度对苗木生长作用明显,干旱年份尤其如此。水分不足对苗 木地上部分影响比地下部生长影响明显,往往出现节间短缩现象。适当灌水对调节小气候有 明显作用。夏季午间温度过高,少量喷淋水就可明显降温,且可避免发生日灼,晚秋季或春 季苗木受霜冻危害时,

13、灌水可抢救苗木。口四、土壤土壤是指地球表面具有肥力的疏松层,是苗木生长发育的场所。它是由土壤矿物质、土 壤有机质、土壤微生物和土壤的水分与空气等所组成的一个整体。(一)土壤矿物质土壤矿物质是组成土壤最基本的物质,占土壤固体部分的95%左右。直径不同的矿物质 颗粒组成了土壤的基本骨架。大小不同的土粒比例组合称为土壤的机械组成或土壤质地。通 常按不同的土壤中所含各种颗粒的比例把土壤分为砂土、壤土、粘土三类。1、砂土类土粒孔隙度大,通气及透水性强,土壤热容量小,温度升降速度快,特别是在 早春温度上升迅速,故名“暖性土”,适宜扦插多种落叶花木,但秋季夜间降温也快,易发生 霜冻,其保水保肥力差,育苗时需

14、肥量大,适宜栽培小苗,载种大苗效果差。土壤干燥,育 苗时常因灌水不足而引起种子发芽率低。2、粘土类土粒孔隙度小,通气不良,保水性强,但透水性差,土壤热容量大,早春土温 上升慢,播种,插条出苗亦慢,又名“冷性土”,土壤昼夜温差小。保肥性强,肥力大,土温 度低,空气少,紧实度大,不利幼苗生长,但较适宜大苗生长。3、壤土类 由于各种土粒的比例恰到好处,兼有砂土与粘土优点,且无两者缺点,具有通 气透水性好,保水保肥,土温稳定,耕作方便,土壤降雨时,地表径流小,灌溉时,水均匀 不返盐碱,有利根系发育和幼苗出土。(二)土壤有机质口 土壤有机质含量虽不多,但作用却不小,它既是土壤养分的主要源泉,又对土壤的理

15、化、 生物特性和各个肥力因素产生重大影响。有机质由纤维素、木质素、淀粉、糖类、油脂及蛋 白质等基本成分组成。其中包含有苗木生长发育所需的碳、氢、氧、氮、硫、磷和微量的铁、 镁、锰、硼、锌等元素,它们在微生物分泌酶的作用下分解释放出来,在苗床中被苗木根系 所吸收,满足苗木的需要。(三)土壤微生物土壤有机质的分解依赖于微生物的活动。微生物主要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等种类, 其中以细菌最多,有益的细菌有腐生菌、固氮菌等,它们具有把苗木不能直接利用的元素转 变为可溶于水的速效养分的功能。除此之外,土壤中还有部分有害微生物,如反硝化细菌及 感染病害微生物。有益微生物的多少与土壤肥力成正比。因此,应在苗床

16、中增施有机肥,为 微生物提供食物,同时为它们创造良好的通气条件和近于中性的酸碱度。(四)土壤温度土壤温度的高低关系到苗木的生长发育。各种苗木都有一个适宜生长发育的土温范围, 即使同一苗木不同发育阶段,也要求一定的土温条件,若超越了适宜的土温范围,苗木就会 发育不良,甚至死亡。特别是在实生繁殖的幼苗期和扦插生根期间,适当提高土温,可促进 幼苗扎根和插穗早日形成愈伤组织。如扦插茉莉的适宜土温为2830C。土壤温度主要来 源于太阳辐射热,为提高土温,还可在土壤中加酿热物(马粪、谷、棉花等),设电热加温线 等。(五)土壤酸碱度土壤酸碱性是影响土壤肥力的一个重要因素。既影响土壤理化性质,又直接影响苗木生

17、 育。不同苗木对酸碱性的适应性不同,如多数花卉在PH5.57的土壤中表现良好,栗、柑 桔、杨梅,枇杷喜酸性土壤,而葡萄、枣、扁桃、无花果等较耐盐。所以一般以土壤中PH 值按近中性或略偏酸性较好。过酸的土壤含有较多的活性铅离子,不仅影响苗木的生长,且 容易引起铁、锰、磷的缺乏症。对于PH在45以下的酸性土壤可施用石灰及草木灰等进 行改良。苗圃的建立苗圃是专门培育生产苗木的场所,按照蔬菜、花卉、果树等不同作物的适宜生态条件,建立 起足够数量和具有较高生产技术水平的苗圃是生产的重要环节。一、苗圃的种类苗圃种类的划分依据时间的长短和生长任务的不同可分为固定苗圃和临时苗圃。依据苗 圃地的规模划分又可分为

18、小型苗圃和大型苗圃。前者主要指一些经营规模不大的个体育苗 户,大多在十几亩以下,后者则是指一些较大的生产单位,具备较强的技术力量及管理水平, 面积大多在十几亩以上。另外,依育苗场所需要设施的不同,又可分为露地苗圃和保护地苗 圃。通常的苗圃是指露地苗圃,保护地苗圃指温室、塑料大棚、温床等。在育苗中,因为繁 殖材料或利用目的不同,又将苗圃地分为实生播种圃、扦插繁殖圃、嫁接圃以及母本园等, 不同的圃地要求又各不相同。有些单位干脆就分为果苗圃、菜圃和花圃等。二、苗圃地的选择苗圃地条件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苗木的产量、质量和成本。实践证明,苗圃地的选择不 当,往往给以后的育苗工作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特别是规

19、模大,使用年限长的苗圃更应注 意这个问题。苗圃地应设置在什么地方呢?由于苗圃类型各不相同,因此在选择苗圃地时考虑的主要问题 也不同。如露地苗圃应优先考虑适于苗木生长的各种自然条件,对进行温室大棚培育的容器 育苗应首先考虑苗圃经济条件,其次才是自然条件。一般在选择苗圃地时应考虑到位置、地 形、土壤、水源、病虫害等条件。(一)位置口苗圃应选设在培育苗木和种苗的发展中心或附近,这样可以保证自然条件适宜,不会有 重大灾害,而且种苗离栽种地很近,运输方便,使种苗受损少,返苗快,生长发育好。同时, 苗圃还应设在交通方便、靠近居民点的地方,便于及时供应育苗所需的物资材料及劳动力。(二)地形应选背风向阳、日照

20、好、坡度不超过3的缓坡地或排水良好的平坦地。坡度太大易引起 水土流失,浪费肥料和水分,不利苗圃地的灌溉和机械化作业。在南方多雨或土壤粘重的地 区,为了利于排水,可选在35的缓坡地。在山地丘陵地区,因条件限制,尽可能造在山 脚下的缓坡地,坡度过大则应修筑梯田。山地建立苗圃应考虑坡向。在北方易遭西北风危害的地区,苗圃应选设在开阔的阴坡中 下部,尤以西南向最好,因为这里温度高,昼夜温差小。在南方,苗圃地不要选择在南向和 西南向,以免日照过强,造成日灼。一般以东南向、东向和东北向为好。切记不要在寒流汇 集、秧水地、泾地、光照不足的山谷、风寒严重的风口,土壤瘠薄的山顶,以及山洪、泥沙 堆积和大雨易淹没的

21、地段建立苗圃。(三)土壤苗圃地最好选择在石砾少,土层深厚,肥力高的砂壤土,壤土和轻粘壤土上。因这些土 壤结构比较疏松,透水透气性好,有利土壤微生物活动和有机质分解,有利于种子发芽和苗 木根系生长,而且也利于土壤耕作和起苗作业。忌选肥力消耗严重的撩荒地和肥力衰退的久 耕地。(四)水源苗圃地水源要能随时保证充分供应水分,且水质不能有污染。苗圃地下水位要高低适当, 一般砂壤土地下水位在1.52m,轻粘壤土在2.54.0m为宜。如果水位过低,则要增加灌 溉次数与数量,增加育苗成本。太高则易使根系发育不良,或地上部分贪青徒长。(五)病虫害育苗工作中常常因病虫危害而造成很大损失,应当坚持“以防为主”的原则

22、,选择病源、 虫源较少的地方建圃。加强病虫害调查,尤其应注意一些病毒病,立枯病、地老虎危害的 程度。此外,长期种植烟草、棉花、玉米、薯类的地方不要选作苗圃地。三、苗圃的规划与设计(一)苗圃面积的计算苗圃面积的大小,应根据苗木需求数量而定。苗圃地总面积应包括生产用地和非生产用 地两部分。生产用地面积是指直接用于育苗的土地及轮作面积。非生产用地面积(辅助用地) 包括:道路、房舍、排灌系统、蓄水池、制肥场、苗木窖、场院、防风林、沟、篱等所占面 积。辅助用地的多少直接影响苗圃地的利用率,一般不应超过苗圃总面积的2025%。生产用地所需面积可根据各种苗木的生产任务和单位面积产苗量来计算。单位面积产量 是

23、指在当地现有水平下的产苗量。(二)母本园为了防止检疫性病害传播,保证种苗纯度,应建立接穗、插条和种子母本园。现在一般 与品种园结合,建专业母本园的专业苗圃较少。(三)繁殖区是培育种苗的生产区、依种苗类型可分为播种区(实生苗),自根苗培育区(扦插苗)和嫁接 苗培育区。也有依作物种类安排培育区,如苹果繁殖区、茄子繁殖区、甜椒繁殖区等。在一 些果树嫁接苗培育区还可分为嫁接作业区,砧木苗培育区。一般相同苗龄应集中管理,为防 冻害,苗床宜南北走向。繁殖区要注意轮作,避免连续种植同类或近缘植物和病虫害相同植 物。(四)非生产用地规划口苗圃道路网的配置和宽窄,不仅影响工作效率,而且影响土地利用率。主干路是苗

24、圃中 心与外界联系的主要通道,一般宽度为46m左右。支路一般设置在主干道两侧,宽度为1 2m。为便于苗圃工作人员作业和通行,在作业区小区间设置宽0.51m左右的步道。在苗 圃地周围应设置供作业机具、车辆运输和人员通行用的宽46m的周围圃道。排灌系统的设置应均匀分布在各耕作区内。结合道路统一规划,多在主干道两侧设立。沟渠比不宜过大,以减少冲刷,一般不超过千分之一。房屋建筑最好应以不占好地为原则。 一般选在地势高燥、土壤条件差、便于经营管理的地方。(五)围栏通常对于永久性苗圃,村庄附近及培育贵重苗木的苗圃需设置篱笆。篱笆可分为活篱笆和死 篱笆两种。活篱笆通常周围栽植的树林,最好用常绿树种,生长快、萌芽力强。刺但根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