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届创新杯_第1页
第二十三届创新杯_第2页
第二十三届创新杯_第3页
第二十三届创新杯_第4页
第二十三届创新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PAGE 6第二十三届“创新杯”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文件汇编二零二零年十二月文件目录 TOC o 1-3 h z u HYPERLINK l _Toc60050336 第二十三届“创新杯”中国人民大学 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实施流程 PAGEREF _Toc60050336 h 1 HYPERLINK l _Toc60050337 “创新杯”中国人民大学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章程 PAGEREF _Toc60050337 h 2 HYPERLINK l _Toc60050338 第二十三届“创新杯”中国人民大学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作品申报书与论文格式要求 PAGEREF _Toc6

2、0050338 h 7 HYPERLINK l _Toc60050339 第二十三届“创新杯”中国人民大学 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作品申报书 PAGEREF _Toc60050339 h 8 HYPERLINK l _Toc60050340 第二十三届“创新杯”中国人民大学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作品写作格式 PAGEREF _Toc60050340 h 14-PAGE 16- 第二十三届“创新杯”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文件汇编第二十三届“创新杯”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文件汇编- PAGE 1-第二十三届“创新杯”中国人民大学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实施流程时间工作安排2021年1月至

3、2021年2月1学院层面培训辅导;2学院组织学生申报选题、收集相关资料、撰写写作提纲;3开展社会调查,撰写报告;2021年3月至5月1学生团队完善作品,请导师指导和推荐;2. 学校下发院级竞赛规程;3学院根据基本规程,结合学科特色,组织开展院级竞赛,评选产生推荐为校级一、二、三等奖的作品;2021年5月下旬1汇总各学院作品,开展获奖作品资格审核工作;2021年6月1组织开展特等奖评选;2比赛结果公示,接受质询。 “创新杯”中国人民大学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章程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创新杯”中国人民大学学生课外学术论文及科技作品竞赛是由学校团委、学生会、研究生会主办,在学生处、教务处、研究

4、生院支持下开展的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中一项具有导向性、示范性和群众性的竞赛活动,每年举办一届。 第二条 中国人民大学学生课外学术论文及科技作品竞赛的宗旨:发扬传统、放开眼量、厚积薄发、大胆创新、倡导合作。 第三条 中国人民大学学生课外学术论文及科技作品竞赛的目的:开启学生的学术兴趣、增强学生的学术底蕴、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为人文社会科学及其边缘学科的繁荣发展积蓄力量。第四条 中国人民大学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的基本方式:我校学生以院系为单位按照文史哲、法学、经济学、管理学、社会类、教育类、应用艺术和其它8个类别申报参赛;聘请专家评定出具有较高学术理论

5、水平、实际应用价值和创新意义的优秀作品;鼓励作品发表,组织作品出版,促成智力成果服务于生产力的发展。 组织机构及其职责 第五条 组织委员会由学校团委、学生处、教务处、研究生院、学生会、研究生会的负责人及各院系主管学生工作的党委(党总支)书记(副书记)组成。组织委员会设主任一名,副主任若干名。 第六条 组织委员会的职责如下: (1)审议、修改竞赛的章程和评审规则; (2)协商议决组织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3)筹集竞赛组织、评审、奖励所需的经费; (4)议决其它应由组委会议决的事项。 第七条 组织委员会设秘书长一名,副秘书长若干名,组成组织委员会秘书处,向组织委员会负责并报告工作。秘书处成员由学校

6、团委、学生会、研究生会有关负责人组成。 第八条 设立评审委员会,由组委会负责聘请各学科具有高级职称的专家组成。评审委员会设主任一名,常务副主任二名,评审委员若干名。 评审委员会一经主办单位批准成立,则有权在本章程和评审规则所规定的原则下,独立开展评审工作。 第九条 评审委员会职责如下: (1)在本章程和评审规则基础上制定评审实施细则; (2)对作者进行质询; (3)确定获奖作品等次名单。第十条 设立作品资格及形式评判委员会,由秘书长担任主任,由秘书处成员和各院系所领队组成。第十一条 作品资格及形式评判委员会职责如下: (1)在预审开始至终审决赛结束前接受参赛学校和学生、评委、社会各界人士对参赛

7、作品资格的质疑投诉(质疑投诉者需提供相关证据或明确的线索,组委会秘书处不受理匿名质疑投诉,对质疑投诉者的姓名、单位予以保密)。 (2)在终审决赛结束前,如出现被质疑投诉作品,则召开资格及形式评判委员会会议,就被质疑投诉的作品情况对申报作者及所属学校进行质询后,投票表决该作品是否具备参赛资格(资格评判委员会开会时,到会委员超过2/3方可进行表决;资格评判委员会表决时实行回避制度;若参加表决委员中有2/3以上认为某件作品不具备参赛资格,则评委会对该作品不予评审,其参赛得分随之取消)。 (3)终审决赛结束后,对作品的质疑投诉继续按本章程第二十三条执行。第十二条 由各院系所主管学生、教学和科研工作的负

8、责人担任本院系所的竞赛领导小组成员,负责作品的选拔和推荐作品参赛;原则上由各院系所分团委书记担任本院系所的领队。第三章 参赛资格与作品申报 第十三条 凡在竞赛通知发布当学期正式注册的全日制非成人教育的我校各专业的在校中国籍专科生、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均不含在职研究生)都可申报作品参赛。 第十四条 申报参赛的作品必须是距竞赛申报日前一年内完成的学生课外学术科技、社会实践活动成果作品,可分为个人和集体申报作品。申报个人作品的,申报者必须承担申报作品60以上的研究工作,作品鉴定证书、专利证书及发表的有关作品上的署名均应为第一作者,合作者必须是学生且不得超过两人;凡作者超过三人的项目或者不

9、超过三人,但无法区分第一作者的项目,均须申报集体作品。集体作品除填写集体作品名称外,还要注明一位学历最高的作者为集体项目的代表,集体作品作者必须均为学生。凡有合作者的个人作品或集体作品,均按学历最高的作者划分本科生作品、硕士研究生作品或博士研究生作品。硕士研究生作品与博士研究生作品的合作者不得含本科生。集体作品的作者(包括第一作者)不得超过五人。 毕业设计和课程设计(论文)、学年论文和学位论文、国际竞赛上获奖的作品、获国家级奖励成果(含本竞赛主办单位参与举办的其它全国性竞赛的获奖作品)等不在申报范围之列。第十五条 申报参赛的作品分为文史哲类、法律类、经济类、管理类、社会类、教育类、应用艺术类和

10、其它8个类别申报,其中的文史哲类含新闻传播学,法律类含法学、政治学、民族学。第十六条 提交作品以调查报告、学术论文、咨询报告为主要类型,每篇在8000至15000字之间。 第十七条 参赛作品应当附上推荐书、被有关单位采纳的证明和参加会议的证明的复印件,与自然科学相关的作品应附上必要的证明。第十八条 参赛作品须经作者本人或集体申报,由我校两名具有专业技术职称的指导教师(或教研组)推荐,经本院系所学籍管理、教务、科研管理部门审核确认。第十九条 每名学生限报1件作品,如有学生参与多件作品的申报,不论是作为第一作者还是非第一作者,不论通过同一学院申报还是不同学院申报,也不论在同一类别还是不同类别,所参

11、与申报的作品直接取消评奖资格。第四章 奖励第二十条 参赛作品将按照本科生组和研究生组2个组别各设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各院系所选送作品参加竞赛时,本科生组和研究生组作品需分别评审,并就作品拟获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情况进行推荐。各学院推荐的本科生组与研究生组校级获奖作品均不超过15件,其中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获奖比例不超过本院本组参赛作品总数的10%、20%、30%,相应获奖指标“向上取整”(如不足1的,可推荐1件作品;不足2的,可推荐2件作品),本组参赛作品总数以实际提交的作品为准。学院应本着宁缺勿滥的原则开展奖项评定工作,相应等级奖项可以空缺。第二十一条 组委会将对学院推荐情况

12、进行复核,复核通过后将统一开展特等奖评选工作。特等奖获奖比例为学院推荐获奖作品总数的5%。特等奖的产生必须经过专家组的合议,可以空缺。第二十二条 确认获奖的参赛作品,由组委会统一向作者颁发证书。第五章 附则第二十三条 对获奖的作品,竞赛结束后保留7天的质疑投诉期。若收到投诉,竞赛领导小组将委托主办单位有关部门进行调查。经调查确认该作品资格不符,取消该作品获得的奖励;并视情节轻重,分别给予作者和其他有关人员处罚。第二十四条 本章程自中国人民大学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组织委员会审议通过之日起生效,由组委会委托秘书处负责解释。第二十三届“创新杯”中国人民大学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作品申报书与论文

13、格式要求1申报者应当认真阅读此说明,并按要求真实详细地进行填写。2填写人即申报人应当是第一作者(承担60%以上工作的执笔人)或集体作品中学历最高的代表。3作品申报书应当采用A4纸打印稿(可从人大青年网下载)。4申报书封面的“序号”和“编号”由秘书处填写,申报者不填写,主申报者需在“主申报者姓名”一栏中签名。5C、D的原件应当一同上缴。6上交纸质版申报书1份和纸质版作品1份,申报书与作品分别装订,申报书附于作品前,简单装订即可。序号: (样板)编码: 第二十三届“创新杯”中国人民大学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作品申报书作品名称: 主申报者姓名: 主申报人所在学院/书院: 作品参赛评审单位: (跨院

14、系参赛者填写) 作品所属领域: 中国人民大学第二十三届“创新杯”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组委会制A申报者情况主申报者情况姓 名性 别出生年月学 历( ) A本科 B硕士研究生 C博士研究生学院/书院学历年级联系电话申报作品全 称参赛团队成员情况姓名学历学号所在学院(书院)备 注单独参赛无需填写本部分推荐意见 主申报人情况属实,同意推荐参赛。 主申报人所在学院(书院)党组织负责人:(加盖党组织公章) 年 月 日B.作品情况作品全称作品所属领域() A文史哲 B经 济 C 法 学 D管 理 E 教 育 F社 会 G应用艺术 H其 它作品摘要(不多于500字) C(1).推荐者情况及对作品的说明推荐

15、者情况姓 名性别年龄职称工作单位职务通讯地址邮政编码单位电话住宅电话请对学生参赛过程及成果水平进行评价推荐者所在单位签章(签章) 年 月 日C(2).推荐者情况及对作品的说明推荐者情况姓 名性别年龄职称工作单位职务通讯地址邮政编码单位电话住宅电话请对学生参赛过程及成果水平进行评价推荐者所在单位签章(签章) 年 月 日D独创性声明、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其它相关证明粘贴处独 创 性 声 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成果是项目成员在指导老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的地方外,项目成果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中国人民大学或其他教育

16、机构的学位或证书所使用过的材料。项目成员签字: 日期: 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本人完全了解中国人民大学有关保留、使用相关成果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送交项目成果的复印件,允许项目成果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公布项目成果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项目成果。项目成员签字: 日期: 第二十三届“创新杯”中国人民大学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作品写作格式基本情况(一)作品标题(二)摘要、关键词【例】论新型举国体制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作用摘 要:关键词:文字格式(一)字体:宋体(二)字号 标题:二号,粗体一级标题:三号,粗体二级标题:四号,粗体 三级标题:小四号,粗体 四级标题:五号,粗体正文:五号(三)行距:单倍行距【例】 一、一级标题(一)二级标题1、三级标题(1)四级标题正文版面格式(一)不加页眉(二)页面设置1、页边距: 上:2.5厘米 下:2.5厘米 左:3厘米 右:3厘米 装订线:0厘米2、页眉:1.5厘米页脚:1.5厘米3、纸型:A4,纵向(三)插入页码 位置:页面底端 对齐方式:外侧(四)注释采用尾注,自定义标记为1,2,3注:专著为M, 报纸为N, 期刊文章为J,论文集为C,学位论文为D,报告为R,标准为S,专利为P【例】1 美詹姆斯W沃克. 人力资源战略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23-242 李强. 转型期冲突性的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