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22-2023学年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调研模拟测试题(含解析)_第1页
部编版2022-2023学年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调研模拟测试题(含解析)_第2页
部编版2022-2023学年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调研模拟测试题(含解析)_第3页
部编版2022-2023学年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调研模拟测试题(含解析)_第4页
部编版2022-2023学年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调研模拟测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PAGE 页码34页/总NUMPAGES 总页数34页部编版2022-2023学年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调研模拟测试题一、积累与运用(共24分)1(3分)从下列三组词语中各找出一个错别字并订正。第一组 喧腾 缄默 人情世故 周而复使 不修边幅第二组 缅怀 震憾 大彻大悟 接踵而至 名副其实第三组 踊跃 雾霭 格物至知 阳奉阴违 相辅相成错别字订正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2(2分)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对的一项是( )A欺侮(w) 骨骼(g) 棱角(lng) 戛然而止(ji)B消长(chng) 锵然(qing) 斡旋(w) 安营扎寨(zhi)C瞭望(lio) 矗立(ch) 拙劣

2、(zhu) 怒不可遏()D潺潺(chn) 卑鄙(b) 骤然(j) 挑拨离间(jin)3(2分)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疫情期间,如何提高居家学习的效率,关键在于劳逸结合是十分重要的。B在上学或放学途中突遇暴雨、雷电天气,大家应及时躲避到安全的区域。C阅读游记,随着作品想象和遨游世界,可以让我们开阔见闻,丰富眼界。D中国人历来崇尚“以和为贵”,“和”不仅是旺国之基,更是兴家之本。4(9分)神舟十三号返回舱于4月16日成功在内蒙古东风着陆场着陆,文慧同学观看了全过程,并准备向全班同学做介绍。请根据她的介绍词初稿,完成以下任务。“打开降落伞稳稳落地”是航天员“回家”的最后一道程序。首先在返

3、回舱肩部喷出伞舱盖,随即A次第拉出引导伞和减速伞。减速伞工作数秒以后会和返回舱分离,并拉出主伞。主伞的口用绳B束缚着,空气需要一点点地进入。如果直接打开降落伞,C霎时灌入太多的空气,很有可能就会把伞冲爆,导致飞船D分崩离析。空气逐步进入后,束缚绳会被切断,主伞迅速膨胀开来。_。凭借着巨大的降落伞,神舟十三号的速度可以降到大约每秒10米。最后,返回舱通过距离地面1米时的精准反推,安全着陆。(1)任务一:请帮助文慧找出文稿中加点词使用不正确的一项 A.次第B.束缚C.霎时D.分崩离析(2)任务二:文慧正在考虑选择以下其中一句写入文稿空白处,你更推荐哪一句?请说明理由。甲一圈圈红白相间的圆环,在半空

4、中看上去,既像一个硕大无比的“草莓”棒棒糖、又像一只大水母,美丽又可爱。乙主伞学名为“环帆伞”。伞衣由很多同心圆环组成,全部展开后面积达1200平方米,可以覆盖三个篮球场。(3)任务三:听完文慧的介绍,就“神舟十三号”顺利返航的好消息,同学们即席发表感想。以下哪位同学的话最不符合文慧介绍词的主题?A.甲同学航天英雄顺利返航的消息振奋人心,这是中国科技新发展和新实力的最好诠释,我对祖国未来充满信心。B.乙同学我们要不断顽强拼搏、挑战极限、超越自我,向着“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目标努力奋进。C.丙同学中国人奔赴星辰大海的步伐从未停止,中华民族对无垠宇宙的探索永无止境。我为祖国感到骄傲和自豪。D

5、.丁同学我们只要勇于追梦,奋力打造自己的梦想飞船,一定能迎来梦想的发射时刻,飞向属于自己的浩瀚星空。二、默写(8分)5(4分)根据课本,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 ,君子好述。(关雎)(2)水击三千里, ,去以六月息者也。(北冥有鱼)(3) ,在城阙兮。(子衿)(4)坐观垂钓者,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5)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6)挥手自兹去, 。(李白送友人)6(4分)请写出以下藏在流行歌曲里的古诗词。题目作者/出处古诗词流行歌歌词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苏轼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仍然拣尽寒枝不肯安歇微带着后悔寂寞沙洲我该思念谁寂寞沙洲冷蒹葭

6、诗经秦风 , 。我愿逆流而上依偎在她身旁无奈前有险滩道路又远又长在水一方卜算子咏梅陆游 , 。落花坠入眉间醉零落成泥化成灰不思悔三、阅读与鉴赏(共46分)7(8分)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列各题。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

7、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文曰“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又用篆章一,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 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

8、十有四。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嘻,技亦灵怪矣哉!(选自虞初新志)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中轩敞者为舱互相轩邈B.鲁直居左居天下之广居C.佛印绝类弥勒空谷传响,哀转久绝D.而计其长曾不盈寸曾不若孀妻弱子(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以空间顺序展开说明,按照“船头船身船尾”行文,思路清晰,结构严谨。B.核舟上的对联,既展现了雕刻者构思的巧妙,同时又点明作品“大苏泛赤壁”的主题。C.舟尾“横卧一楫”,两童子一个悠闲自在、一个神色平静,渲染了舟中轻松愉悦的氛围

9、。D.文末总括核舟上的物件、文字,赞扬了王叔远雕刻技艺精湛,也照应了开篇“奇巧”一词。8(4分)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列各题。 凡造竹纸,事出南方,而闽省独专其盛。当笋生之后,看视山窝深浅,其竹以将生枝叶者为上料。节届芒种,则登山砍伐。截断五七尺长,就于本山开塘一口,注水其中漂浸。恐塘水有涸时,则用竹枧通引,不断瀑流注入。浸至百日之外,加功槌洗,洗去粗壳与青皮(是名杀青)。其中竹穰形同苎麻样,用上好石灰化汁涂浆,入楻桶下煮,火以八日八夜为率。(节选天工开物造纸) 注竹枧:毛竹做的水管或水槽。楻桶:大木桶。在这里指连同下面受火的铁锅在内的楻桶。(1)请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其竹以将生枝叶者为上料

10、 浸至百日之外 (2)选文介绍制作竹纸的部分工艺,请根据文段补写步骤。“伐竹浸泡” 9(4分)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1)“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2)下阕词人是如何借助“孤鸿”表露自己的心境?四、阅读(30分)10(13分)阅读以下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学校劳动课进行了种植实践活动,文慧经过调查,选择了生姜进行种植。下面是她开展种植实践活动的材料记录。前期调研 生姜是主要的香辛保健蔬菜之一,也是食品、医药及化工产品的重要原料。生

11、姜在世界各地广泛种植,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世界上有50个以上国家种植生姜,生姜进口国超过150个。我国是世界上生姜栽培面积最大且生产总量最多的国家,生姜种植面积占世界总种植面积的37.38%,年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38.32%,年出口量28.6万吨,出口贸易占世界总量的70%以上,出口到世界90多个国家和地区。(材料摘编自生姜市场调研分析) 参加讲座 大家好,非常感谢能有机会跟大家分享“神奇的生姜”。 市场上关于姜的名称有很多。生姜指姜的新鲜根茎,因为姜的繁殖方式是根茎繁殖,故挑选的一年生长健壮的生姜作为“姜母”,第二年春天经过晒姜处理,将根茎分成一块块,种进土里。当年长出新鲜的嫩姜,就叫仔

12、姜。仔姜表皮发白,皮嫩,口感鲜嫩,辛辣味较淡,湘莱“仔姜炒鸡”用的就是嫩美;老姜就是生姜成熟期的根茎,表皮呈土黄色,表皮比生姜粗糙,味道辛辣,每年于11月之后收获。将生姜烘干或晒干处理后得到的是干姜,生姜不仅广泛应用于食物烹调,也是重要的传统中医药材,从中医的角度看,夏天人们贪凉,爱喝冷饮,吹空调,吃生姜有利川通出体内多余的寒气。 在我国历史上,古人早已发现生姜具有食用、药用价值。春秋时代的(论语夕尤)中故记载了孔子生平“不做姜食”,可见在2500年前,人们就知道吃生姜对身体有益,宋代未舟认为孔子长寿就与吃姜有关。在古代传统典籍中,与生姜的药用、功效,栽培及储藏有关的记载非常多。史记中记载“千

13、吐姜韭,此其人皆与千户侯等”,说明当时不仅已经有人种姜,而且经济效益非常可观。 生姜的活性成分和药用价值有哪些呢?生姜的主要成分是挥发油和姜辣素。挥发油也叫姜精油、是姜烯等萜类化合物,这是姜的香气来源,具有抗氧化,杀菌的作用,还用于化妆品和香料;姜辣素含有姜酚等酚类化合物、是辛辣味的主要来源,具有抗氧化、抗肿瘤、抗呕吐、抗癌的作用,可以治疗晕车;二笨基庆炕类是姜科特征性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癌的作用;黄酮类具有抗氧化、抗衰老、杀菌消炎的作用;生姜多糖则具有抗肿瘤、降血糖血脂、抗疲劳作用。 如何种植生姜呢?在生姜发芽期,温度保持22度到25度对幼芽生长最为适宜;当气温降至15度以下,姜苗基本停止生

14、长;生姜喜光耐阴,但不耐强光,高强光照对生姜植株的生长有抑制作用;生姜的栽培,以土质疏松,有机质丰富,通气与排水良好的土壤最为合适;生姜为喜肥作物,需肥较多。 主持人:谢谢老师精彩的讲座,下面我们请老师对大家的问题作回答。首先请文慧同学提问。 文慧:老师好,主持人好!请问现在能否开始种姜? 专家:现在是3、4月份,这个季节种姜正合适。姜长芽就可以直接种植了,但长芽并不代表姜正在生成,因为长出来的芽主要消耗的是母体的营养,要等根长出来了,姜才能从外部吸收营养,那时候才是真正地长大。 文慧:谢谢老师。(材料摘编自生姜浑身都是宝) 家庭实践日记摘录 3月27日 我发现厨房里一块姜的幼芽微微突起,由暗

15、黄色变成鲜黄。看来可以试种了!我将土壤放到花盆里,施上底肥、为种植做好准备。 3月30日 期间,生姜不时冒出更多小芽头,有一个小小芽头还把姜皮给撑裂了,像极了绿色小光头,今天已经长出4个芽头了。 4月4日 芽头破皮后,出现第一层鲜嫩的鳞片,包着幼芽 有三、四层鳞片,幼芽基部有可见根突起。 4月13日 芽基部出现纤维根7天后,竟然抽出了一段充满活力的小绿苗,我兴奋地把它种植到盆里。之前专家在讲座里说,生姜喜光耐阴,但不耐强光,这么看,应该放在阳台背光处。 4月20日 小芽苗由细长一根,长到两片叶子展开成字母“Y”的样子。另外在幼芽基部可以看到根的突起。 4月25日 我又看到一小株“Y”形的两片叶

16、子。 4月29日 我拿尺子量了一下最早发芽的那株叶子,发现它都有15厘米了。叶子细长细长的。 我还发现,那卷卷的小细条,等它一舒展开就成为一片细长鲜嫩的叶子。 期待叶子变黄的日子早点到来(材料摘编自方淑华等人文章) (1)开展调研和参加讲座后,文慧对生姜的“神”很感兴趣,根据材料,下列整理记录最恰当的一项是 A.“神”在经济效益好,我国的生姜产量和出口量大,但仍不能满足国际需求。B.“神”在能药食兼用,仔姜口感好,老姜味道辣,只要晒干处理后就能治病。C.“神”在种植历史长,最早在春秋时代已有记载,古人早有种姜致富的体验。D.“神”在药用价值高,有驱寒、抗氧化、治晕车、抗衰老和杀菌消炎等功效。(

17、2)文慧的家庭实践日记引起了同学们的讨论,根据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慧坚持记录,认真细致,我们也要学习她吃苦耐劳、不怕失败的劳动品质。B.生姜芽头成长过程太奇妙了,可见我们在劳动时只要善于观察,定有新发现。C.难怪我的生姜没长成,原来是存放在了向阳处,看来勤学多思真是太重要了。D.文慧在日记里记录客观数据,表达个人情感,看来劳动真的能够带给人快乐。(3)活动过程中,同学们发现民间有些关于“姜”的谚语很符合自己的学习体会。根据材料,下列谚语最不符合学习体会的一项是 A.衣是新的好,姜是老的辣B.种姜养羊,本短利长C.天光吃片姜,一年不用开药箱D.不是肥土不栽姜(4)活动结束后,文慧

18、真切地体会到“劳动并非仅仅是体力活”。请结合文慧的实践活动,谈谈你对此的理解。 11(17分)年级将要举办“跟着名家去旅行”的阅读分享活动,我们班选择了周晓枫的春日阆中作为分享作品。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的活动。春日阆中周晓枫 2008年4月,我来此地之前并不认识这个字:阆。它的字形,似乎是一种隐喻:门楣之后伫侯着温润的良人或良辰。因为事前不抱任何期待,当不经意间进入这座具有两千三百年历史的古城仿佛窖藏的老酒被开启,我体会到一段有若微醺的幸福时光。这是一次格外美好又格外漫长的宿醉,以至两年之后,我要重游阆中,希望现实和记忆如梦一般再次叠合。 这是2010年5月的南方,湿润,清新,少女眼睛里微微漾动

19、的泪光那么动人。来到阆中,我们先上锦屏山。山体不大,也不险峻,但具灵秀之气。树木葱茏,雀鸟穿梭于枝条,穿梭于绿迷宫各个曲折的通道,我听到它们远远近近的彼此呼唤或者自由自在的独唱。身置其间,我像一粒找到归宿的尘埃。我知道,倘若从古城向这边遥望,此山形似屏风,亭台、树木、人物和飞鸟,仿若使用精湛的蜀绣手法刺绣在上面的。就在这灿若锦屏的山上,我隔江向对岸望去。看不清那些古老院落和街巷的细节,只见黑灰色的檐瓦重重低垂,排列绵密。鳞片似的整个古城,像是巨鱼露出来的宽展展的背脊。一定是这神话般的巨鱼贪恋阆中美景,才蓄意搁浅,为了能够日夜啜饮锦屏山下这一弯嘉陵江水。 当我再次走进古城,的确就像骑行在鱼脊上那

20、是一种如鱼得水的生活。路面不宽,轻微不平整,走在老街平平仄仄的韵角上,看深深浅浅雕镂的木质窗花,嗅花木散发出的或浓或淡的芬芳,我由此进入古色古香的情调。阆中天然的格局,山锁四围,水绕三面,难怪被视为风水宝地。保存下来的古城面积有四百多公顷,古城古巷呈棋盘状格局,形成独特的唐宋格局、明清风貌,透过半掩门扉,婆娑树影下有执棋的老者或跌跌撞撞试步的幼童,一副桃花源景象。西商业街两侧,侧面都大开户,小小的人家,经营着各种不大的买卖。张飞牛肉、桑葚醋、蚕丝被、窗花、折扇、布鞋和草帽、旅游书籍、姜糖。生意都是不着急做的,店家不等不劝的样子,漫不经心地看着来来往往的过客,想自己咸咸淡淡的心事。 这座小城古老

21、而又清丽、沉静而又生动阆中就是它原本的样子,有种素颜之美。难怪杜甫曾在阆水歌里留下这样的诗行:“嘉陵江色何所似?石黛碧玉相因依。正怜日破浪花出,更复春从沙际归。巴童荡桨欹侧过,水鸡衔鱼来去飞。阆中胜事可肠断,阆州城南天下稀。” 杜家客栈系穿斗式和抬梁式的木结构建筑,享有盛名。视线越过雕工精细的吊檐和暖红的灯笼,看到天井之上一方裁得周正的夜空,星芒正闪耀。很久很久以前,阆中著名的智者落下闵也凝望过这样亘古不变的夜空,通过浑天仪的窥管,看斗转星移,从天体运行的神秘轨迹中探寻宇宙间伟大的历法。他精密的演算,传达出中国古人超拔的智慧。十二个月,二十四个节气我们今天依然生活在落下闵当年总结出的时序里,感

22、受春暖秋寒的轮回。当然,我们平凡,所能拥有、不过是平凡人的乐趣放下行囊,擦去鞋面上踏山踱水的尘灰,放松地坐在客栈里、浅斟慢酌。一杯回味绵长的老酒下肚,顿觉红尘攘攘,唯有此地令人神清气闲、梦稳心安。阆中有三绝:牛肉、醋和馍。我偏爱杜家客栈特有的一道莱,就以阆中三绝为食材,加入醋汁的芡粉红润稠亮,口感介于汤羹之间,味蕾同时体会到牛肉的柔嫩和馍粒的酥香,入口即化,唇齿留芳。我忍不住大快朵颐,喝完一碗再添一碗,三碗之后还不舍放下羹匙。 晚上坐船,夜航嘉陵江。船上的男歌手声音嘹亮,高亢处声若裂帛;他身后的两个船娘,一个泼辣,眼睛里都是亮晶晶的光;另一个害羞,偶尔笑的时候才露出晶莹的皓齿。我们聆听着他们生

23、动的民歌,顺江漂流在两岸的璀璨灯光之间,在江水的鄰粼波光和夜空的浩大星光之间。 登岸后,我们去看皮影戏。明亮光照下,色泽艳丽的皮影人在半透明的屏幕后灵活摆动,呈现着他们的喜怒哀乐与爱恨生死。我们忍不住好奇,跑到屏幕后观看皮影艺人如何进行表演,后来按捺不住,索性亲自执棒,小试身手。那些面部没有变化、肢体表现却灵活丰富的偶人,激情四射地热舞起来,让我们无比快乐。 夜已深,我们却余兴未了,不想就这么回了宾馆,实在舍不得阆中旖旎的夜色。于是找了临江的桌子,坐下来,慢慢喝茶。嘉陵江沉缓、宽广,无声流动。而江风柔煦,零星的微雨几乎是察觉不到的,温柔得好像是风中的水汽。茶盏和执杯的手,都尽在国画般的墨色里。

24、我们有时闲聊,有时沉默。或许,我们也是命运操纵下的皮影,被神明即兴的手所操纵。但今夜没有伤感,尽可放歌纵酒,只当还乡难道不是吗?“我生本无乡,心安是归处。”此时此刻,在春夜的阆中,岁月如此静好更远更多的幸福,我不需要知道。(有删改) (1)活动一:美文随行谈感受。下面选项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感受一:好地方值得故地重游。作者偶至阆中,因不期然的酒醉而倍感幸福,两年后为深入感受风土人情,再游故地。B.感受二:换角度饱览大好风光。登高远眺,在锦屏山统观阆中古城全貌;身入古城,近距离感受古巷老街的古色古香。C.感受三:慢节奏感受无限乐趣。在工艺精巧的客栈中浅斟慢酌,享佳肴之乐;置身

25、嘉陵江畔品茗观景,悟人生意趣。D.感受四:好奇心收获新鲜体验。看到皮影人灵活地摆动,跑到幕后一探究竟,兴之所至动手执棒,感受到真切的快乐。(2)活动二:旅途美景齐欣赏。你准备分享以下的景色画面,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引领同学们一起欣赏感受阆中的环境特点。 整个古城,像是巨鱼露出来的宽展展的背脊。一定是这神话般的巨鱼贪恋阆中美景才蓄意搁浅,为了能够日夜啜饮锦屏山下这一弯嘉陵江水。(3)活动三:古城文化共探寻。作者周晓枫说,“通过到这座城市实地采风,才发现这个曾经认为的小城,拥有很多独特的文化底蕴,让我充满探寻的冲动”。阅读全文,请与大家交流周晓枫笔下的古城历史及其文化底蕴。(4)活动四:游历抒怀引

26、北鸣。文章结尾作者抒发了“我生本无乡,心安是归处”的感受。请结合全文内容,与大家分享你对这句话的理解。五、写作(共50分)12(50分)请以这是最好的礼物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文体自选(诗歌除外)。600字以上。文中不能出现考生的姓名和所在学校名称。13班级将进行傅雷家书整本书阅读交流,请完成你的阅读分享任务。(1)读前设疑。书中人物身份傅雷翻译家傅聪 英语特级教师读前思考:傅雷的教育取得了怎样的成功?(2)阅读有法。根据书本特点,选择适当的读书方法,能够提升阅读质量。阅读示例,请你根据傅雷家书的特点,分享你的读书方法。 示例:阅读书目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阅读方法摘抄法:就是选摘、抄录原文中的

27、词语、句子、段落等。笔记法:主要有写提要和写心得两大类。方法分享我采用摘抄和做笔记的方法,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一部激励人心的长篇小说。例如:我摘抄了“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这句话,既使我更深入地感受人物的无产阶级英雄形象,同时更引发了自己对理想、信念的认识与追求,认识到要树远志,为社会做贡献。我的分享阅读书目傅雷家书阅读方法选择性阅读:一种理性、目的性很强的阅读方法,它往往和阅读者的兴趣、思考、关注点密不可分。方法分享 (3

28、)读后有感。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当天你准备在班里给同学推荐傅雷家书这部名著,请完成下面的推荐词。 书友你好,我推荐的名著是傅雷家书。读傅雷家书我有很大的收获。 首先,是能够感受到父母对孩子那份炽烈的舐犊之情。例如:傅雷在信中提到,送傅聪到波兰留学时,一家人站在月台久久不愿意离开,回家后彻夜难眠,时时惊醒,并且反省自己作为父亲做得不对的地方。 其次,是深刻领略到书中傅雷的个人魅力和思想光芒。例如: 。虽然说读的是他写给儿子的信,但他思想的光芒,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有启发的。答案与试题解析一、积累与运用(共24分)1(3分)从下列三组词语中各找出一个错别字并订正。第一组 喧腾 缄默 人情世

29、故 周而复使 不修边幅第二组 缅怀 震憾 大彻大悟 接踵而至 名副其实第三组 踊跃 雾霭 格物至知 阳奉阴违 相辅相成错别字订正第一组使始第二组憾撼第三组至致【分析】本题考查基础字词的字形。解答此类题型时,一方面要注意在平时打好字词基础,另一方面在答题时要认真审题,仔细辨析。第一组:“周而复使”的“使”应为“始”。第二组:“震憾”的“憾”应为“撼”。第三组:“格物至知”的“至”应为“致”。答案:第一组:错别字“使”,订正“始”。第二组:错别字“憾”,订正“撼”。第三组:错别字“至”,订正“致”。【点评】字形是基础部分常考的知识点之一,平时要做好字词积累,答题时认真辨析。2(2分)下列词语中加点

30、字读音全对的一项是( )A欺侮(w) 骨骼(g) 棱角(lng) 戛然而止(ji)B消长(chng) 锵然(qing) 斡旋(w) 安营扎寨(zhi)C瞭望(lio) 矗立(ch) 拙劣(zhu) 怒不可遏()D潺潺(chn) 卑鄙(b) 骤然(j) 挑拨离间(jin)【分析】本题考查易错的字音。作答此题,首先要认真阅读题目,然后根据自己的日常积累判断加点字的字音是否正确。遇到记忆模糊、不确定的字词,可以采用排除法排除选项,得出正确答案。A.有误,“骨骼”的“骼”应读作“g”,“棱角”的“棱”应读作“lng”;B.有误,“消长”的“长”应读作“zhng”;C.正确;D.有误,“卑鄙”的“鄙”应

31、读作“b”,“骤然”的“骤”应读作“zhu”,“挑拨离间”的“间”应读作“jin”。故选:C。【点评】要正确地读写词语,应从汉字的音、形、义三方面入手,读准字音,辨明字形,弄清字义。在日常的学习阅读中也要注意多积累,丰富自己的字词量,在积累的过程中要做到准确无误,这样才能在实际的读写运用中避免错读错写。3(2分)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疫情期间,如何提高居家学习的效率,关键在于劳逸结合是十分重要的。B在上学或放学途中突遇暴雨、雷电天气,大家应及时躲避到安全的区域。C阅读游记,随着作品想象和遨游世界,可以让我们开阔见闻,丰富眼界。D中国人历来崇尚“以和为贵”,“和”不仅是旺国之基,更是

32、兴家之本。【分析】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能力。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结构混乱、语意不明、成分赘余等。先通读所有句子,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压缩句子,看搭配是否得当,找出病因。A有误,句式杂糅,将“关键在于”或“是十分重要的”删去;B正确;C有误,搭配不当,将“开阔”与“丰富”互换位置;D有误,语序不当,将“旺国之基”与“兴家之本”互换位置。故选:B。【点评】辨析病句常用的方法有:1语感法。辨析句子正误,首先认真阅读,仔细考虑,从整体把握,看看句意是否明确,内容是否合理,句意间关系与关联词语是否一致等,凭借语感,就可以发现一些句子的毛病。2紧缩法。找出句子的主干

33、,检查主谓宾(中心语)是否残缺,是否搭配得当。3分解法。理清枝叶(附在主、谓、宾上的附加成分),检查枝叶同相应的主干是否搭配得当。4聚焦法。对于句中出现的修饰性词语、关联词应格外留意,尤其是成对出现的词语,先检查多用、错用或搭配不当的毛病,再看分句次序是否合理。4(9分)神舟十三号返回舱于4月16日成功在内蒙古东风着陆场着陆,文慧同学观看了全过程,并准备向全班同学做介绍。请根据她的介绍词初稿,完成以下任务。“打开降落伞稳稳落地”是航天员“回家”的最后一道程序。首先在返回舱肩部喷出伞舱盖,随即A次第拉出引导伞和减速伞。减速伞工作数秒以后会和返回舱分离,并拉出主伞。主伞的口用绳B束缚着,空气需要一

34、点点地进入。如果直接打开降落伞,C霎时灌入太多的空气,很有可能就会把伞冲爆,导致飞船D分崩离析。空气逐步进入后,束缚绳会被切断,主伞迅速膨胀开来。_。凭借着巨大的降落伞,神舟十三号的速度可以降到大约每秒10米。最后,返回舱通过距离地面1米时的精准反推,安全着陆。(1)任务一:请帮助文慧找出文稿中加点词使用不正确的一项 D A.次第B.束缚C.霎时D.分崩离析(2)任务二:文慧正在考虑选择以下其中一句写入文稿空白处,你更推荐哪一句?请说明理由。甲一圈圈红白相间的圆环,在半空中看上去,既像一个硕大无比的“草莓”棒棒糖、又像一只大水母,美丽又可爱。乙主伞学名为“环帆伞”。伞衣由很多同心圆环组成,全部

35、展开后面积达1200平方米,可以覆盖三个篮球场。(3)任务三:听完文慧的介绍,就“神舟十三号”顺利返航的好消息,同学们即席发表感想。以下哪位同学的话最不符合文慧介绍词的主题?A.甲同学航天英雄顺利返航的消息振奋人心,这是中国科技新发展和新实力的最好诠释,我对祖国未来充满信心。B.乙同学我们要不断顽强拼搏、挑战极限、超越自我,向着“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目标努力奋进。C.丙同学中国人奔赴星辰大海的步伐从未停止,中华民族对无垠宇宙的探索永无止境。我为祖国感到骄傲和自豪。D.丁同学我们只要勇于追梦,奋力打造自己的梦想飞船,一定能迎来梦想的发射时刻,飞向属于自己的浩瀚星空。【分析】(1)本题考查词

36、语运用分析。ABC.正确。D.不正确,“分崩离析”形容集团、国家等分裂崩溃。不合语境。故选:D。(2)本题考查句子的理解。将题干中给出的句子选择一句补充到语段中,根据句意及语境综合考虑。无论选择那句,都要阐述选择的理由。言简意赅,表达清晰流畅。(3)本题考查语句的理解分析。ACD.符合。B.不符合,这是关于体育的主题。故选:B。答案:(1)D(2)示例1:我认为甲更好,它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手法,把主伞比作棒棒糖和水母,形象生动地写出主伞的色彩滨纷和形态特点,增加讲解的趣味性。示例2:我认为乙更好,它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科学严谨地说明主伞的面积,更具说服力。而且保持上下文风格一致、语意连贯,衔接

37、更好。(3)B【点评】综合读写题就是给出一段材料,考查学生的审题能力、语言组织能力以及发挥能力,而且材料不仅仅是课本中设置的专题,更多的是会灵活地联系生活,联系社会实际,考查学生在一个具体情境中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看学生是否可以发现问题,是否可以简洁、流畅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二、默写(8分)5(4分)根据课本,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 窈窕淑女 ,君子好述。(关雎)(2)水击三千里,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去以六月息者也。(北冥有鱼)(3) 挑兮达兮 ,在城阙兮。(子衿)(4)坐观垂钓者, 徒有羡鱼情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5) 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茅

38、屋为秋风所破歌)(6)挥手自兹去, 萧萧班马鸣 。(李白送友人)【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答案:(1)窈窕淑女(重点字:窈窕)(2)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重点字:抟)(3)挑兮达兮(重点字:兮)(4)徒有羡鱼情(5)安得广厦千万间(6)萧萧班马鸣(重点字:萧)【点评】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下面几种方法可供借鉴:1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识记兴趣。2多种方式相结合,提高识记效果。3提倡使用名句,巩固识记成果。4留心特别词句,规避识记误区。

39、6(4分)请写出以下藏在流行歌曲里的古诗词。题目作者/出处古诗词流行歌歌词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苏轼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仍然拣尽寒枝不肯安歇微带着后悔寂寞沙洲我该思念谁寂寞沙洲冷蒹葭诗经秦风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我愿逆流而上依偎在她身旁无奈前有险滩道路又远又长在水一方卜算子咏梅陆游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落花坠入眉间醉零落成泥化成灰不思悔【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答案:溯洄从之 道阻且长(注意“溯洄”的书写)零落成泥碾作尘 只有香如故(

40、注意“碾”的书写)【点评】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三、阅读与鉴赏(共46分)7(8分)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列各题。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

41、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文曰“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又用篆章一,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 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

42、;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嘻,技亦灵怪矣哉!(选自虞初新志)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D A.中轩敞者为舱互相轩邈B.鲁直居左居天下之广居C.佛印绝类弥勒空谷传响,哀转久绝D.而计其长曾不盈寸曾不若孀妻弱子(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A.文章以空间顺序展开说明,按照“船头船身船尾”行文,思路清晰,结构严谨。B.核舟上的对联,既展现了雕刻者构思的巧妙,同时又点明作品“大苏泛赤壁”的主题。C.舟尾“横卧一楫”,两童子一个悠闲自在、一

43、个神色平静,渲染了舟中轻松愉悦的氛围。D.文末总括核舟上的物件、文字,赞扬了王叔远雕刻技艺精湛,也照应了开篇“奇巧”一词。【分析】【参考译文】 明朝有一个技艺精巧的人名字叫王叔远,他能用直径一寸的木头,雕刻出宫殿、器具、人物,还有飞鸟、走兽、树木、石头,没有一件不是根据木头原来的样子雕刻成各种形状的,各有各的神情姿态。他曾经送给我一个用桃核雕刻成的小船,刻的是苏轼乘船游赤壁的图案。 核舟的船头到船尾大约长八分多一点,有两个黄米粒那么高。中间高起而宽敞的部分是船舱,用箬竹叶做的船篷覆盖着它。旁边开设有小窗,左右各四扇,一共八扇。打开窗户,可以看到雕刻着花纹的栏杆左右相对。关上窗户,就看到一副对联

44、,右边刻着“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边刻着“清风徐来,水波不兴”,都涂成了石青色。 船头坐着三个人,中间戴着高高的帽子、胡须浓密的人是苏东坡,佛印位于右边,鲁直位于左边。苏东坡、黄庭坚共同看着一幅书画长卷。东坡右手拿着卷的右端,左手轻按在鲁直的背上。鲁直左手拿着卷的左端,右手指着手卷,好像在说些什么。苏东坡露出右脚,鲁直露出左脚,身子都略微侧斜,他们互相靠近的两膝,都被遮蔽在手卷下边的衣褶里。佛印像极了佛教的弥勒菩萨,袒胸露乳,抬头仰望,神情和苏东坡、鲁直不相类似。他平放右膝,曲着右臂支撑在船板上,左腿曲膝竖起,左臂上挂着一串念珠,靠在左膝上念珠简直可以清清楚楚地数出来。 船尾横放着一支船桨。

45、船桨的左右两边各有一名撑船的人。位于右边的撑船者梳着椎形发髻,仰着脸,左手倚在一根横木上,右手扳着右脚趾头,好像在大声呼喊的样子。左边撑船的人右手拿着一把蒲葵扇,左手轻按着火炉,炉上有一水壶,那个人的眼光正视着茶炉,神色平静,好像在凝神倾听茶水烧煮的声音。 船的背面较平,作者的名字题写在上面,刻的是“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字像蚊子的脚一样细小,笔画清楚明白,字体的颜色是黑色。还刻着一枚篆字图章,文字是:“初平山人”,字的颜色是红的。 计算这一条船上统共刻了五个人;八扇窗户;用箬竹叶做的船篷,做的船桨,做的炉子,做的茶壶,做的手卷,做的念珠各一件;对联、题名和篆文,刻的字共计三十四个

46、。可是计算它的长度,竟然还不满一寸。原来是挑选长而窄的桃核雕刻而成的。嘻,技艺也真灵巧奇妙啊!(1)本题考查学生对一词多义现象的辨析能力。解答此类问题,首先要明确句意,然后要注意积累词语的不同用法,最后结合句意理解词语的不同用法。A.轩:高/轩:向高处伸展;B.居:在/居:居住;C.绝:极/绝:消失;D.曾:竟然/曾:竟然。故选:D。(2)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补、移”,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重点词:其:那。若,

47、好像。句意:那个人的眼光正视着茶炉,神色平静,好像在凝神倾听茶水烧煮的声音。重点词:简,同“拣”,挑选。修,长。句意:原来是挑选长而窄的桃核雕刻而成的。(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A.有误,文章以空间顺序展开说明,按照“船身船头船尾”行文,思路清晰,结构严谨;BCD.正确。故选:A。答案:(1)D(2)那个人的眼光正视着茶炉,神色平静。原来是挑选长而窄的桃核雕刻而成的。(3)A【点评】“而”的用法:学而不思则罔。(而:表示转折关系)温故而知新。(而:表示承接关系)杂然而前陈者。(而:表示修饰关系)博学而笃志。(而:表示并列关系)8(4分)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列各题。 凡造竹纸,事

48、出南方,而闽省独专其盛。当笋生之后,看视山窝深浅,其竹以将生枝叶者为上料。节届芒种,则登山砍伐。截断五七尺长,就于本山开塘一口,注水其中漂浸。恐塘水有涸时,则用竹枧通引,不断瀑流注入。浸至百日之外,加功槌洗,洗去粗壳与青皮(是名杀青)。其中竹穰形同苎麻样,用上好石灰化汁涂浆,入楻桶下煮,火以八日八夜为率。(节选天工开物造纸) 注竹枧:毛竹做的水管或水槽。楻桶:大木桶。在这里指连同下面受火的铁锅在内的楻桶。(1)请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其竹以将生枝叶者为上料 将要 浸至百日之外 到 (2)选文介绍制作竹纸的部分工艺,请根据文段补写步骤。“伐竹浸泡” 捶洗杀青 石灰蒸煮 【分析】参考译文: 造竹纸

49、多在南方,而福建省最多。当竹笋生出以后,(先)观察山沟(里的竹林)的深浅(长势),那竹子以将要生枝叶的嫩竹为(造纸的)上等材料。(每年)节令到了芒种便可上山砍伐竹子。(把竹秆)截成五到七尺长,就在本山开一口山塘,向其中注水(来)漂洗浸泡(竹料)。担心塘水有干涸的时候,就用竹制导管引水,不断注入山上流下来的水。浸泡到一百天开外,(把竹子从塘内取出)加工槌洗,洗掉粗壳与青表皮。其中竹纤维形状就像苎麻一样,(再)用上好的石灰化成灰浆,涂在竹料上,放入栓捅里蒸煮,烧火以八天八夜为标准。(1)本题主要考查点是文言实词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

50、、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实词。句意:那竹子以将要生枝叶的嫩竹为(造纸的)上等材料。将:将要;句意:浸到一百天开外。至:到。(2)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结合“浸至百日之外,加功槌洗,洗去粗壳与青皮(是名杀青)”,可以概括出“捶洗杀青”;结合“其中竹穰形同苎麻样,用上好石灰化汁涂浆,入楻桶下煮,火以八日八夜为率”,可以概括出“石灰蒸煮”。答案:(1)将要;到。(2)捶洗杀青;石灰蒸煮【点评】文言文内容理解题,解题方法:引用原文句子回答;摘录原文关键的词语回答;用自己的话组织文字回答。 三种方法,采用第一、二种方法回答的准确率一般会比较高。9(4分)阅读下面这首词,

51、然后回答问题。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1)“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2)下阕词人是如何借助“孤鸿”表露自己的心境?【分析】这首词是苏轼初贬黄州寓居定慧院时所作。被贬黄州后,虽然自己的生活都有问题,但苏轼是乐观旷达的,能率领全家通过自身的努力来渡过生活难关。但内心深处的幽独与寂寞是他人无法理解的。在这首词中,作者借月夜孤鸿这一形象托物寓怀,表达了孤高自许、蔑视流俗的心境。(1)本题考查诗句的描绘。在漏壶水尽,夜深人静的时候,苏轼步出庭院,抬头望月,又是一个多么孤

52、寂的夜晚呀!月儿似乎也知趣,从稀疏的桐树间透出清晖,像是挂在枝極间。通过描绘缺月、疏桐、漏断等景物,渲染出一种孤高出生的境界,营造了一个夜深人静、月挂疏桐的孤寂氛围,描绘画面:“缺月”“疏桐”“漏断”;氛围、特点:孤寂凄冷(凄清、凄凉、孤寂、冷清、苍凉等)。(2)本题考查表现手法。此词人写到“有恨无人省”,我怨恨的是没有人理解我那份孤独,恨没有知己。那只孤鸿挑遍了寒枝,都不肯随意的栖身,宁可在沙洲忍受寂寞孤独。表面写的是孤鸿的孤寂,不肯随意栖身,实际是以“孤鸿”来比喻自己。托物而言志,表现了自己被贬黄州时内心的孤独凄凉。写孤鸿不肯随意栖居,志存高远,实际是表现自己不肯随波逐流,降低自己的品行,

53、保持高洁的追求。答案:(1)示例:弯弯的月亮悬挂在疏落的梧桐树上,夜阑人静,漏壶的滴水声早已断了。描绘了一幅寂寞清冷的画面。(2)以漂泊求宿的孤鸿自比,表达自己虽贬黄州却坚守高志趣,不愿随波逐流的心境。参考译文: 残月高挂在稀疏的梧桐,滴漏声断了,人群开始安静。谁能见幽居人独自往来徘徊?唯有那缥渺高飞的孤雁的身影。 它突然惊起又回首匆匆,心里有恨却无人能懂。它拣遍了寒冷的树枝不肯栖息,却躲到寂寞的沙洲甘愿受苦。【点评】如何阅读诗词:1.首先看到诗后先看题目和作者,因为题目往往有作者的写作意图;2.然后再看注释,看注释可以看出作者的事迹;3.最后看诗句翻译,一般的诗歌可以通过注释翻译出来,通过翻

54、译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四、阅读(30分)10(13分)阅读以下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学校劳动课进行了种植实践活动,文慧经过调查,选择了生姜进行种植。下面是她开展种植实践活动的材料记录。前期调研 生姜是主要的香辛保健蔬菜之一,也是食品、医药及化工产品的重要原料。生姜在世界各地广泛种植,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世界上有50个以上国家种植生姜,生姜进口国超过150个。我国是世界上生姜栽培面积最大且生产总量最多的国家,生姜种植面积占世界总种植面积的37.38%,年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38.32%,年出口量28.6万吨,出口贸易占世界总量的70%以上,出口到世界90多个国家和地区。(材料摘编自生姜市场调研

55、分析) 参加讲座 大家好,非常感谢能有机会跟大家分享“神奇的生姜”。 市场上关于姜的名称有很多。生姜指姜的新鲜根茎,因为姜的繁殖方式是根茎繁殖,故挑选的一年生长健壮的生姜作为“姜母”,第二年春天经过晒姜处理,将根茎分成一块块,种进土里。当年长出新鲜的嫩姜,就叫仔姜。仔姜表皮发白,皮嫩,口感鲜嫩,辛辣味较淡,湘莱“仔姜炒鸡”用的就是嫩美;老姜就是生姜成熟期的根茎,表皮呈土黄色,表皮比生姜粗糙,味道辛辣,每年于11月之后收获。将生姜烘干或晒干处理后得到的是干姜,生姜不仅广泛应用于食物烹调,也是重要的传统中医药材,从中医的角度看,夏天人们贪凉,爱喝冷饮,吹空调,吃生姜有利川通出体内多余的寒气。 在我

56、国历史上,古人早已发现生姜具有食用、药用价值。春秋时代的(论语夕尤)中故记载了孔子生平“不做姜食”,可见在2500年前,人们就知道吃生姜对身体有益,宋代未舟认为孔子长寿就与吃姜有关。在古代传统典籍中,与生姜的药用、功效,栽培及储藏有关的记载非常多。史记中记载“千吐姜韭,此其人皆与千户侯等”,说明当时不仅已经有人种姜,而且经济效益非常可观。 生姜的活性成分和药用价值有哪些呢?生姜的主要成分是挥发油和姜辣素。挥发油也叫姜精油、是姜烯等萜类化合物,这是姜的香气来源,具有抗氧化,杀菌的作用,还用于化妆品和香料;姜辣素含有姜酚等酚类化合物、是辛辣味的主要来源,具有抗氧化、抗肿瘤、抗呕吐、抗癌的作用,可以

57、治疗晕车;二笨基庆炕类是姜科特征性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癌的作用;黄酮类具有抗氧化、抗衰老、杀菌消炎的作用;生姜多糖则具有抗肿瘤、降血糖血脂、抗疲劳作用。 如何种植生姜呢?在生姜发芽期,温度保持22度到25度对幼芽生长最为适宜;当气温降至15度以下,姜苗基本停止生长;生姜喜光耐阴,但不耐强光,高强光照对生姜植株的生长有抑制作用;生姜的栽培,以土质疏松,有机质丰富,通气与排水良好的土壤最为合适;生姜为喜肥作物,需肥较多。 主持人:谢谢老师精彩的讲座,下面我们请老师对大家的问题作回答。首先请文慧同学提问。 文慧:老师好,主持人好!请问现在能否开始种姜? 专家:现在是3、4月份,这个季节种姜正合适。姜

58、长芽就可以直接种植了,但长芽并不代表姜正在生成,因为长出来的芽主要消耗的是母体的营养,要等根长出来了,姜才能从外部吸收营养,那时候才是真正地长大。 文慧:谢谢老师。(材料摘编自生姜浑身都是宝) 家庭实践日记摘录 3月27日 我发现厨房里一块姜的幼芽微微突起,由暗黄色变成鲜黄。看来可以试种了!我将土壤放到花盆里,施上底肥、为种植做好准备。 3月30日 期间,生姜不时冒出更多小芽头,有一个小小芽头还把姜皮给撑裂了,像极了绿色小光头,今天已经长出4个芽头了。 4月4日 芽头破皮后,出现第一层鲜嫩的鳞片,包着幼芽 有三、四层鳞片,幼芽基部有可见根突起。 4月13日 芽基部出现纤维根7天后,竟然抽出了一

59、段充满活力的小绿苗,我兴奋地把它种植到盆里。之前专家在讲座里说,生姜喜光耐阴,但不耐强光,这么看,应该放在阳台背光处。 4月20日 小芽苗由细长一根,长到两片叶子展开成字母“Y”的样子。另外在幼芽基部可以看到根的突起。 4月25日 我又看到一小株“Y”形的两片叶子。 4月29日 我拿尺子量了一下最早发芽的那株叶子,发现它都有15厘米了。叶子细长细长的。 我还发现,那卷卷的小细条,等它一舒展开就成为一片细长鲜嫩的叶子。 期待叶子变黄的日子早点到来(材料摘编自方淑华等人文章) (1)开展调研和参加讲座后,文慧对生姜的“神”很感兴趣,根据材料,下列整理记录最恰当的一项是 D A.“神”在经济效益好,

60、我国的生姜产量和出口量大,但仍不能满足国际需求。B.“神”在能药食兼用,仔姜口感好,老姜味道辣,只要晒干处理后就能治病。C.“神”在种植历史长,最早在春秋时代已有记载,古人早有种姜致富的体验。D.“神”在药用价值高,有驱寒、抗氧化、治晕车、抗衰老和杀菌消炎等功效。(2)文慧的家庭实践日记引起了同学们的讨论,根据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A.文慧坚持记录,认真细致,我们也要学习她吃苦耐劳、不怕失败的劳动品质。B.生姜芽头成长过程太奇妙了,可见我们在劳动时只要善于观察,定有新发现。C.难怪我的生姜没长成,原来是存放在了向阳处,看来勤学多思真是太重要了。D.文慧在日记里记录客观数据,表达个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