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人类精神价值的极限_第1页
长征人类精神价值的极限_第2页
长征人类精神价值的极限_第3页
长征人类精神价值的极限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长征人类精神价值的极限公元1000年至公元2000年间,中国的三个事被世界认为 具有巨大影响,并入选人类历史进程中的一百重要事。其中一 就是始于1934年的长征。可以肯定的是,来自世界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不同学科 领域的学者们,在评选一千年间影响了人类历史进程的一百重 要事时,他们在意识形态上与中国共产党人并无共同之处,他 们也不是从中国共产党党史和中国红色武装的军史角度来看待 长征的。人类史上罕见的远征但如果从人类文明发展的角度去探寻中国历史上的这一重 要事,就可以发现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罕见的不畏艰难险阻的远 征。长征跨越了中国十五个省份,转战地域面积的总和比许多 欧洲国家的国土面积都大。长征

2、翻越了二十多座巨大的山脉, 其中的五座位于世界屋脊之上且终年积雪。长征渡过了三十多条河流,包括世界上最汹涌险峻的峡谷 大江。长征走过了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广袤湿地,那片人烟罕至 的湿地的面积几乎和法国的国土面积相等。而更重要的是,在 总里程超过两万五千里的长征途中,中国工农红军始终在数十 倍于己的敌人的追击、堵截与合围中,遭遇的战斗在四百场以 上,平均三天就发生一次激烈的大战。除了在少数地区短暂停 留之外,在饥饿、寒冷、伤病和死亡的威胁下,中国工农红军 在长征中不但要与重兵“围剿”的敌人作战,还需要平均每天 急行军五十公里以上。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罕见的不畏牺牲的远征。19 34年10月, 红一方面军

3、作战部队八万六千多人踏上长征之路,1 93年10月到达陕北吴起镇时全军仅为近八千人。193年4月,红四方 面军近十万大军开始西渡嘉陵江,自此踏上万般曲折艰险的长 征之路,1936年10月到达甘肃会宁时全军三万三千多人。 193年11月,红二方面军两万一千多人从国民党三十万大军 的合围中冲岀,踏上了长征之路,1936年10月到达将台堡与 红一方面军会师时,全军一万一千多人。红二十五军一一红四 方面军撤离鄂豫皖根据地后留下的一支红军武装一一19 34年 11月踏上长征之路,经过数月的颠沛流离和艰苦转战,成为 中国工农红军中第一支到达陕北的部队,全军兵力最多时不足 八千人,最少时兵力只有一千多人。国

4、家统一精神的提示长征属于人类历史上这样一种事:即 使经过了漫长的岁月,依旧被世人追寻不已。数十年来,不断 有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年龄的人出现在中国工农红军曾 经走过的这条漫长征途上。在人类物质与精神文明高速发展的 今天,世人何以要忍受疲惫、劳顿和生存条的匮乏,行走在这 条蜿蜒于崇山峻岭和急流险滩的路途上?在地球的另一端,曾 出任美国国家安全事务助理的布热津斯基于1981年秋天宣布, 他要来中国进行一次“沿着长征路线”的跋涉。他来了,带着 他的全家走上了 1934年中国工农红军走过的路。当这位西方 政治家走到大渡河渡口的悬崖边时,他被这条湍急的河流和两 岸险峻的崖壁震惊了,他被三万多中国工农

5、红军在十几万国民 党军的追堵中渡过这条大河的壮举震惊了。布热津斯基后来说: “对崭露头角的新中国而言,长征的意义绝不只是一部无可匹 敌的英雄主义史诗,它的意义要深刻得多。它是国家统一精神 的提示,它也是克服落后东西的必要因素。”一一长征是突破 了国度、阶级和政治界线的人类精神的丰碑。无论是哪一个国 家或民族的人,无论持有何种意识形态,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给予人类的精神财富是走向理想所必需的永不磨灭的信念。 信念不朽的象征世界上不曾有过像中国工农红军这样的军队:指挥员的平 均年龄不足二十五岁,战斗员的年龄平均不足二十岁,十四岁 至十八岁的战士至少占百分之四十。在长征征途上,武器简陋 的红军所面对的

6、往往是装备了飞机大炮且数十倍于己的敌人。 年轻的红军官兵能在数天未见一粒粮食的情况下,不分昼夜地 翻山越岭,然后投入激烈而残酷的战斗,其英勇顽强和不畏牺 牲举世无双。在两万五千里的征途上,平均每三百米就有一名 红军牺牲。世界不曾有过像中国工农红军这样的军队,官兵军装是一 样的,头上的红星是一样的,牺牲时的姿态也是一样的。在中 国工农红军中,无论是政治和军事精英,还是不识字的红军战 士,官兵如同一人的根本是他们都坚信自己是一个伟大事业的 奋斗者,他们都坚信中国革命的队伍“杀了我一个,自有后来 人”,他们激情万丈、前赴后继、视死如归,决心为每一个红 军所认同的理想牺牲生命。因为付岀了太多的牺牲,因为在难以承载的牺牲中始终保 有理想和信念,所以,一切艰难险阻皆成为一种锻造一一中国 工农红军的长征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留下的是:坚定的信念、坚 强的意志以及无与伦比的勇敢。这些都是可以创造人间奇迹的 精神。物质和精神是认识生命的过程中两个互相依存但处于不 同空间的要素。前者是须臾的,后者是永恒的;前者是脆弱的, 后者是坚实的;前者是杂芜的,后者是纯净的。提升生命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