岱岳区打造科教融创引领区_第1页
岱岳区打造科教融创引领区_第2页
岱岳区打造科教融创引领区_第3页
岱岳区打造科教融创引领区_第4页
岱岳区打造科教融创引领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岱岳区“打造科教融创引领区”五年发展规划(2021-2025)(草案)岱岳区科技局二二一年三月目录 HYPERLINK l _Toc1624863446_WPSOffice_Level1 一、发展基础与形势3 HYPERLINK l _Toc564575834_WPSOffice_Level2 (一)发展基础3 HYPERLINK l _Toc1243289592_WPSOffice_Level2 (二)面临形势4 HYPERLINK l _Toc564575834_WPSOffice_Level1 二、总体要求5 HYPERLINK l _Toc952287434_WPSOffice_Lev

2、el2 (一)指导思想5 HYPERLINK l _Toc2046765794_WPSOffice_Level2 (二)基本原则5 HYPERLINK l _Toc1599642112_WPSOffice_Level2 (三)发展目标6 HYPERLINK l _Toc1243289592_WPSOffice_Level1 三、构建科技、教育和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格局7 HYPERLINK l _Toc837199591_WPSOffice_Level2 (一)加快建设东部现代科教产新城7 HYPERLINK l _Toc500670793_WPSOffice_Level2 (二)着力构建科技服务

3、业集聚大走廊8 HYPERLINK l _Toc933089005_WPSOffice_Level2 (三)打造科教融创试点产业园区9 HYPERLINK l _Toc952287434_WPSOffice_Level1 四、重点任务提纲10 HYPERLINK l _Toc1501316641_WPSOffice_Level2 (一)构建科教产协同创新模式10 HYPERLINK l _Toc1843416684_WPSOffice_Level2 (二)推进校企深度融合,提升企业创新主体地位12 HYPERLINK l _Toc557632719_WPSOffice_Level2 (三)大力

4、发展科技服务业,构建创新服务体系13 HYPERLINK l _Toc514472725_WPSOffice_Level2 (四)加快推进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14 HYPERLINK l _Toc973926253_WPSOffice_Level2 (五)加强科技创新载体提质升级15 HYPERLINK l _Toc658176737_WPSOffice_Level2 (六)深化科教产融合“放管服”改革16 HYPERLINK l _Toc2046765794_WPSOffice_Level1 五、强化政策支持保障,优化融创氛围17 - 18 -一、发展基础与形势(一)发展基础1.科技综合实力显

5、著提升科技创新主要指标增幅位居全市前列。“十三五”期间,岱岳区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提高到2.46%,较“十二五”增长0.68个百分点;岱岳区万人拥有有效发明专利量达到5.2件,较“十二五”增长217%,全社会基本形成尊重知识、崇尚创新、激励创业、宽容失败的价值导向和社会氛围。改革创新获得突破,选育全区首批创新创业共同体,推进新型研发机构试点建设工作。工业转型升级迈向高端化全区规模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7.4%左右,“十三五”期间累计实施技改项目319个,完成投资20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15%左右。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到55.47%,年均提高6个百分点,一批优质企业加速成长,国家高新

6、技术企业达到40家、比2015年底增加31家,瞪羚企业、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分别达到4家、53家,新增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3家。创新平台建设实现新突破,新建省级重点实验室1家、市级重点实验室1家,新增省级企业技术中心6家、达到13家。岱岳化工产业园被认定为省级化工园区。科技教育资源实力丰富全市拥有高校科研院所14家,不乏山东农业大学、山东科技大学、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泰山学院、山东科技大学泰山科技学院、山东工程职业技术大学、山东艺术设计职业学院泰安分校等驻泰高校,其中岱岳区2家。岱岳区拥有省级以上企业研发平台32家,其中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家。另外,岱岳区西部北邻济南长清大学城,东部直达济南高新区,拥

7、有丰富的科教资源基础。在三维软件、数控装备、智能识别等领域,一批专业技术人员入选国家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二)面临形势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全球创新版图正在加速重构,数字经济正在成为推动创新发展的新引擎。同时国际环境日趋复杂,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深远,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正加速构建,我国正进入内生型经济发展的全新阶段。全省新旧动能转换加快推进,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不断深入,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和活力。我区全面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各种积极因素加速集聚,大力发展战略新兴产业、省会经济圈、济

8、泰一体化、泰城空间规划调整等为牵引的国家和省市重大发展战略及政策叠加,给我区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目前,我区科教产融合发展还面临着机制不健全、企业参与度不高、人才培养体系不完善、带动产业发展效果不明显等问题。站在“十四五”的起点,全区上下要深刻认识国际国内环境变化带来的新机遇新挑战,在国家、省、市的发展战略和发展大局中找准定位、谋划发展,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努力在科教融合带动产业高质量发展中取得新突破、实现新跨越。二、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及中央、省、市、区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聚焦“五区共

9、建”目标,构建“一城两翼三组团”发展格局,紧扣“走在全市前列、全省位次前移”定位,坚持“项目为王、产业为王、工业为王”不动摇,深化开放水平,实施创新驱动,塑造高质量发展新优势,促进全区经济跨越发展。基本原则优化布局、区域协作抓住大力发展济泰一体化、泰安西部新城的发展机遇,面向经济主战场及岱岳区重大需求,积极融入省会经济圈,优化科教融创发展空间布局,加强济泰地区的跨区域协作,支撑全区实现高质量发展,塑造首位度优势。市场导向、重点突破充分发挥市场配置创新资源的决定性作用,紧贴市场需求,突出企业主体作用,拓展市场空间,促进供需互动,集中力量破除体制机制障碍、领域界限、政策壁垒,推动实现全要素有机融合

10、。健全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加快构建创新体系、科技服务体系,重点突破科教融创发展薄弱环节,提升产业发展能级。3.双招双引、服务科创强化“双招双引”领导协同、政策协同、平台协同、人才协同、机制协同,实现引资引智融合一体化、效益最大化。以技术应用带动科技发展,加速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新兴战略产业,优化科技创新路径,形成高端创新人才聚合效应,提升科技赋能能力,走出具有岱岳区特色的科技创新之路。4.强化基础、同谋推进充分发挥岱岳区良好基础条件优势,坚持科教产融合与产业集聚发展、园区建设等同谋推进、同落实,同步开展科教产融合政策制定、要素支持和重大项目建设,充分发挥非金属材料、精密制造、高端化工、泰山茶、

11、食用菌、小麦良种等对岱岳区创新发展的引领作用,选准突破点,积极谋划,把牢未来发展主动权。发展目标围绕“科创中国”试点城市建设的战略目标,把积极培育科创名地作为战略基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提升产业创新能级为首要目标,以科教融创协同机制逐步建立、科技创新人才显著集聚、科技创新活力持续增强为主线,以打造独具岱岳特色的“全链式”(或全科式)科技服务体系为抓手,一年夯实基础,三年初见成效,五年取得突破。到2025年,科教融创引领区初步建成,创新型体制机制基本健全,创新型人才队伍进一步壮大,多层次科技创新平台实现重大突破,“产学融创”深入推进,培育一批专利密集型企业。科技成果加速转化,科技创新活力迸发,

12、基本实现教育链、人才链和产业链、创新链有效融合,基本形成价值整合、功能互补和创新要素资源共享的开放式创新生态系统,初步引领全市科教融创新潮流,打造泰安市科教产融合岱岳样板。岱岳区“打造科教融创区”五年发展规划主要指标指标2020年2023年2025年研发投入占比(%)2.462.93.5高新技术企业数(家)4070100技术合同成交额(亿元)4.5710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团队) (个)122030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55.316065市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数量(个)103150200三、构建科技、教育和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格局(一)加快建设东部现代科教产新城依托原现代装

13、备制造产业园、岱岳新兴产业园、省级农业科技园等产业园区创新优势,以及山东科技大学泰山科技学院、山东工程职业技术大学、山东艺术设计职业学院泰安分校等科教资源,借势“济泰产业走廊”,打造以人才培养、研发设计、创业孵化、科技信息、科技中介等为核心的科技教育产业融合集聚区,助力东部先进制造、新能源、现代农业等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建设形成东部现代科教产新城。专栏1 加快建设东部现代科教产新城岱岳区现代装备制造产业园:科学统筹教学科研、创新孵化、商务配套、居住生活、公共服务等功能布局和要素集聚。坚持与各校事业发展相契合,优化调整科教园区试点规划,完善功能布局,提高发展品质。深化产教融合、科教融合,集聚创新

14、创业要素,加强产业园与高校之间的互动发展,切实发挥园区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二)着力构建科技服务业集聚大走廊紧抓打造泰安西部新城的重大历史机遇,借力“济泰半小时科创走廊”,通过发挥山东特检泰山大学科技园、颐高新经济产业园、德创汇科技创新园等辐射带动作用,培育并集聚一批以科技中介、科技金融、创业孵化、检验检测、科技信息、科技中介等为代表的科技服务业重点企业,构建科技服务业集聚大走廊,全面支撑科教融创区建设。专栏2 重点发展领域科技金融:推动科技金融服务业发展,建立科技企业与银行信贷、风投机构的市场联动机制,推动科技金融产品及服务模式创新。到2025年,建设包含科技信贷、科技融资租赁

15、、科技保险、科技小贷、科技众筹、科技担保、知识产权质押及风险投资等主管业务在内的科技金融机构5家以上,打造基于信用大数据的金融服务模式。创业孵化:以创新链、产业链为主线,完善创业服务为重点,以培育创业主体为目标,健全公共孵化模式、推动垂直孵化模式、探索异地孵化模式、推动高校双创基地建设,打造新型创业孵化服务模式。到2025年,区内众创空间和创业孵化器等各类载体发展到2-3家以上,总面积达2万平方米,签约入驻创新服务机构20家以上,在孵企业达到100家以上。检验检测:整合全区不同所有制的检验检测资源,促进省级检验检测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成立检验检测联盟,到2025年,建设2-3个省级检验检测公共服

16、务中心,具有资质的检验检测类企业与机构达5家以上;实施“检测券”政策,做大做强检验检测产业,打造区域性检验检测服务中心。科技信息:创建产业技术服务平台,布局光彩大市场在线交易、中国包装全产业链共享公共服务平台,探索区块链在科技服务业中的应用,大力发展工业互联网,鼓励重点产业园区、产业集聚区,引入浪潮云、海尔COSMOPlat等平台,开展工业互联网应用探索,积极申报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应用示范区。到2025年,建设2-4个面向特定行业、特定区域、特定工业场景的企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科技中介:培育和完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建立规范有序、内容丰富、范围广泛、层次多样的科技中介机构市场,到2025年,全区培

17、育科技中介机构20家,服务企业500家,累积推动科技成果转化200项,技术市场交易额达到1亿元。泰山政法大数据产业园:充分发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技术的优势,开展政法大数据应用,全方位提升政法服务水平,打造真正安全可靠的政法大数据基地。(三)打造科教融创试点产业园区抢抓碳纤维产业园、玻纤产业园、汉威产业园、斯莱克制造园、政法大数据产业园、军民融合产业园、仿真实训基地等产业园建设机遇,坚持产城互动、产研融合,突出差异化发展、产业特色、区域优势和功能定位,以创新补短板、增优势,努力建设一批科教融创试点特色产业创新园区,在区域内形成兼具人才培养、生产服务、研发、文化传承、科学研究

18、等功能的校企命运共同体。支持我区高职院校、中职学校和市级职业教育集团、企业参与国家职业育产教融合试点。专栏3 打造科教融创试点产业园区军民融合产业园:围绕“民品进入军届、军品落地地方”两条主线,支持科技服务机构面向军民科技融合开展综合服务,建立健全军民融合公共服务体系,强化军民融合服务产业发展资金保障,加大科技、金融等现行政策对军民融合企业的支持力度,引导企业精准对接军方需求,大力拓展军方市场,力争更多企业列入军需品制造供应商名单,引进更多的军民融合项目落户园区。仿真实训基地:扎实推进产教融合示范园建设,引进海尔集团、山东特检有限公司,建成以山东省化工行业、VR为主的大型仿真实训基地;三年内拓

19、展为以电子电工为主体的机电专业群仿真实训基地;五年内拓展为以智能制造、工业机器人为主体的大机电专业群仿真实训基地。四、重点任务提纲(一)构建科教产协同创新模式1.推动学科专业与优势产业精准对接优化专业设置,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健全产业结构调整与专业设置变革的驱动和调控机制,鼓励支持学校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推进专业设置、教学内容与产业发展、职业标准紧密对接。积极开展创客教育和人工智能教育等科技类教育。支持和鼓励本地高职院校开设我区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等重点产业相关的新材料、化工、机械、电子自动化等专业,强化相关人才的培养和输出,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产业精准匹配。推动本地校企合作,探索“订单

20、式人才培养”方式,形成“校企对接、产教结合、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努力满足企业对专业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和学生就业的需求。专栏4重点扶持产业技术领域新能源: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节能环保、太阳能热利用设备等技术领域。新材料:高性能纤维材料、金属复合材料、锂电新材料、建筑新材料、土工新材料、碳纤维等技术领域。高端装备:智能专用装备、输变电设备、压力容器、数控机床等技术领域。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云技术、区块链、高端软件等技术领域。高端化工:精细化工、化工新材料、医药化工、盐化工、绿色农药、新型化工等技术领域。2.加快建设科技联合创新大平台支持高校、科研机构或龙头企业牵头

21、建设一批高水平、有影响力的协同创新平台,搭建由区域内高校、科研机构和行业企业共同发起成立的创新创业共同体,打破创新主体利益藩篱,推动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区域创新的战略融合,充分释放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活力,提升岱岳区整体创新能力。争取依托高校建设一批新的国家重点实验室、省重点实验室和泰安市重点实验室。采用软引进模式,积极推进国内重点实验室落户岱岳,发挥重点实验室集群效应。实施高校省重点实验室提质培优计划,提升省重点实验室建设质量和创新能力。积极支持龙头企业牵头建设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积极争取和承担省级、国家级科技项目立项。3.组建优势产业科教产融合联盟由产业协会牵头,带动行

22、业骨干企业联合职业院校、高等学校等组建科教产融合集团(联盟),吸引中小企业参与,推动实体化运作。鼓励整合上下游产业链、创新链、教育链、人才链资源,建立覆盖全产业链的职业教育集团。4.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和成果转化支持省内本科高校、科研院所、职业学校与优势产业骨干企业深度合作,整合互补性资源,共建科教融创园区、科教创新区、研发基地、企业技术中心平台、产业技术研究院、产业技术实验室、成果转化中心、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和制造业创新中心等,打造一批创新综合体,促进政产学研金服用融合创新。(二)推进校企深度融合,提升企业创新主体地位1.发挥大企业引领支撑作用瞄准省市战略发展需求和产业发展关键核心技术,围绕

23、区域重点产业技术领域,强化校地校企深度合作,建立健全多领域、多层次、多元化的产学研合作机制,优化产学研合作环境,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积极引进和培育一批集聚高端要素、高技术含量的创新龙头企业。2.壮大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实力推动高新技术企业高质量发展与规模化发展,探索建立高新技术企业评价体系,发挥企业家在技术创新中的重要作用,全面推进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3.强化科技型企业梯度培育健全“科技创业团队-初创期科技型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入库-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科技型企业培育梯度体系。4.培育“科创板”上市企业着力构建以高新技术企业为主体,以瞪羚企业和高成长创新型企业为

24、标杆的科创板上市后备企业梯队,建立分类精准上市培育服务体系。大力发展科技服务业,构建创新服务体系1.构建岱岳区“1+N”科技服务体系发挥“岱岳区科技创新服务中心”统筹作用,协调区发改局、工信局、科技局、商务局、农业农村局、卫健局、文旅局、区金融服务中心等部门的相关职能,并依托重点企业、高校院所、行业协会以及重大平台等机构,创新治理机制,打造“1+N”的科技服务体系,引领全区科技服务业健康发展。2.实施科技服务业发展七大重点工程贯彻“产业为王”理念,围绕全区重点产业,培育壮大研发设计、检验检测、创业孵化、科技金融、科技信息、科技中介为核心的科技服务业六大业态,并通过实施七大重点工程,推动科技服务

25、业赋能其他重点产业高质量发展。专栏5七大重点工程新业态新模式培育工程:围绕科技服务业重点领域,推荐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发展融合,建设岱岳技术研发与设计平台、岱岳检验检测公共服务平台、岱岳科技金融信息服务平台、岱岳重点产业专利信息服务平台等,推动更多企业“上云上平台”,发展科技服务新模式和新业态。企业能力提升工程:借助政府与产业联盟搭建的平台,积极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用合作,实施企业家能力提升工程,推进企业服务能力提升,构建专业科技服务新优势,打造创新创业服务新引擎。人才队伍壮大工程:围绕岱岳区科技服务业发展需求,通过引进与培育相结合的方式,壮大“金字塔式”科技服务业

26、人才队伍,实施高端人才集聚工程,引进一批科技服务高端人才或专业运营团队,柔性引进一批科技服务人才,培育一批高层次科技服务人才或团队。数字化转型工程:加快升级城区信息通信网络,稳步推进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部署。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企业,推动一通天下大数据中心、金融大数据备份中心等项目顺利实施,扶持明佳科技、易初网络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企业发展,着力引进一批信息技术领域的龙头重点企业。加快科技服务业网络化发展和智能化升级,树立一批标杆型企业上云用云企业。集聚区建设工程:在科技服务业重点领域选择优势产业集群,建设科技服务业产业集聚区。到2025年,将粥店建设成为科技金融产业集聚区,将经济开发区打造成亿级

27、科技服务业集群,将农业科技示范园打造成岱岳现代农业特色品牌,发挥科技示范引领作用。价值链攀升工程:围绕岱岳区产业特色及发展基础,集中资源,创新机制,推进科技服务业向价值链中高端攀升,不断壮大科技服务业规模,重点打造工业互联网平台,形成3-5个具有较强行业话语权的行业引领者。加大对设备检验检测、信息服务、新材料、石膏产品及设备研发设计等领域的扶持力度,将其打造成为岱岳区,乃至泰安市、山东省的重点龙头项目。试点示范引领工程:围绕六大科技服务业态,实施重点领域创新示范计划,引领企业转型升级。开展科技服务企业品牌建设,到2025年,发展壮大3-10个科技服务知名品牌,带动发展5-100家专业科技服务机

28、构和企业。加快推进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1.着力推进科教产融合协同育人建立寓教于研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引导广大教师牢固树立以高水平科学研究支撑高质量人才培养的理念,以市级以上重大科研项目和重大工程、重点科研基地、国际学术交流合作项目为依托,将国内外前沿的科学研究转化为教学内容,将最新科研成果转化为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资源,寓教于研,寓教于行。建立健全职业学校和高等学校理事会制度,鼓励引入行业企业、科研院所、社会组织等多方参与。鼓励企校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标准、修订专业课程,将企业生产经营标准和环境引入教学过程,建立教学过程与企业生产过程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探索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建设,形成集“科学研究成果

29、转化企业孵化人才培养”于一体,协同创新与协同育人并重、联合培养与多主体共赢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新体系。2.强化科教融合师资队伍建设允许实用型技能人才培养院校专业教师与行业企业技术人员双向流动,推进在院校设立大师工作室、在企业设立名师工作室,建立区域共享的兼职教师库。研究制定符合职业教育和应用型高等学校特点的教师职称标准,支持职业学校、高等学校设置“产业教授”等创新性岗位或特设岗位。3.强化企业职工在岗教育培训推广“互联网+职业培训”模式,开发引进“职业培训包”“职业训练院”等职业培训新模式。推动行业、企业广泛开展职工岗位练兵和技术比武活动,落实优胜选手待遇。4.加快高端科技人才引育围绕重点产业支持精准引才,搭建高端人才服务对接平台,加强专业化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建立科学家、投资人、企业家常态化交流沟通机制,形成各类高端人才聚合效应。(五)加强科技创新载体提质升级1.推进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坚持实训基地建设与产业技术进步相适应,同步规划,适当超前布局,统筹区域内实训基地建设。按照与校内实训基地错位互补的原则,在岱岳区建设2个区县级共享性大型智能(仿真)实习实训基地,形成覆盖全区的职业教育公共实训网络。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