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高考历史新课标同步导学一轮复习课件第20课西学东渐岳麓版_第1页
2012届高考历史新课标同步导学一轮复习课件第20课西学东渐岳麓版_第2页
2012届高考历史新课标同步导学一轮复习课件第20课西学东渐岳麓版_第3页
2012届高考历史新课标同步导学一轮复习课件第20课西学东渐岳麓版_第4页
2012届高考历史新课标同步导学一轮复习课件第20课西学东渐岳麓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20课西学东渐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 1.掌握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主张2.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一、背景1鸦片战争前后,外国 对中国的冲击日益加剧。2中国与西方世界的联系也相应扩大。二、目的:为了解西方,抵御外来侵略。资本主义三、概况1林则徐:是近代中国“ 的第一人”,命人译出各国律例和四洲志。2魏源:编成 一书,明确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四、影响:“开眼看世界”的思想发展成为一股社会思潮。海国图志开眼看世界如何评价林则徐、魏源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精讲:(

2、1)进步性:新思想的最主要功绩在于开阔了人们的眼界,使人们开始关注世界形势,探索救国之路,向西方学习的社会思潮,成为中国近代思想的主流,为后来的洋务运动奠定了思想基础。(2)局限性:新思想的代表者大多是封建官僚上层,目的是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对西方文化的认识还只是停留在表面器物(坚船利炮)层面上。从效果看,并没有形成向西方学习的强大思潮,而仅仅局限于封建统治阶级上层的极少数人,更没有进行一定规模的政治实践。1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地主阶级抵抗派“开眼看世界”的着眼点在于()A新思想新文化B历史地理方面C社会制度方面 D军事技术方面解析:鸦片战争后,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地主阶级抵抗派被西方的洋

3、枪洋炮惊醒,他们认为“夷之长技”在军事,因此“开眼看世界”的结果是“师夷长技”。答案:D一、背景:19世纪6090年代,围绕是否要兼采西方文化变革救世的问题,洋务派和顽固派展开了激烈的斗争。二、概况1洋务派:倡行“中学为体, ”,认为在维护固有的制度和纲常礼教的前提下,采用西方的实用科技,才能“ ”、“求富”。2顽固派:坚守“夷夏”精神堤防,主张原封不动地维持既有的政治文化格局。3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派:洋务派和洋务运动的支持者。通过他们的努力,社会上逐渐形成办洋务的风气。西学为用自强三、评价1体用之争局限于要不要学习西方物质文化的层面。2冲击了传统“ ”的保守观念,为西学在中国传播创造了良好的舆

4、论环境。夷夏之辨“中体西用”的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主要作用是什么?精讲:(1)中国第一批近代企业在洋务派倡导下出现了。(2)洋务派创办了一批新式学校,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2李鸿章自嘲“一生风雨裱糊匠”,他裱糊的“屋子”及所用的“材料”分别是()A清朝封建统治西方先进科技B清朝封建统治君主立宪制度C清朝封建制度民主共和制度D清朝封建制度养兵练兵之法解析:李鸿章是洋务派的代表,其核心主张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即利用西方先进科技维护清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他对西方的学习只限于器物的层面,没有涉及政治制度。答案:A一、早期维新派的转变

5、1原因: 的结局暴露出洋务运动的种种弊端。2表现:提出改良政治、实行君主立宪制度的要求。3影响:对当时知识分子把思想注意力从工商科技转移到 方面起到了启蒙作用。二、维新思潮的形成:19世纪90年代,民族危机加深以及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和民族资产阶级的形成。中法战争政治制度三、代表人物及贡献1康有为(1)开设 讲学,宣传维新改革理论。(2)撰写新学伪经考 ,为维新变法提供了合乎传统文化价值的理论依据。2梁启超:积极宣传民权思想,用 阐述君主立宪取代君主专制的必然性。3谭嗣同:批判 、宗法制和纲常礼教,倡导男女平等。万木草堂孔子改制考进化论专制君权4严复:借用进化论“物竞天择, ”的原理,阐明了中国

6、实行变法维新,就会由弱变强,否则就将亡国灭种或被淘汰的道理。四、维新派与顽固派的论战1主要内容(1)要不要维新变法。(2)要不要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制度。(3)要不要废“八股”、提倡西学、改革 。2影响(1)形成一次影响深远的 运动。(2)为中国文化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路。适者生存教育制度思想解放1维新变法运动是在什么背景下兴起的?精讲:(1)早期维新思想提出的改良政治、实行君主立宪制度的要求,对当时知识分子把思想注意力从工商科技转移到政治制度方面起到了启蒙作用。(2)19世纪90年代,民族危机不断加深。(3)民族工业初步发展和民族资产阶级的形成。(4)资产阶级维新思想进一步汇聚成一股思想。2解

7、析与探究请结合时代背景,对“西学中源”说在不同时期的不同内涵进行分析评价。提示:(1)鸦片战争后期,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冲击日益加剧,面对西方科技的传入,顽固派以传统文化的卫道者自居,主张原封不动地维持既有的政治文化格局,反对西学为用。(2)19世纪6090年代,西学在较为广泛的层面传输进来,对中国以儒家学说为核心的文化产生了猛烈冲击。中国传统文化之体,是否要兼采西方文化以为己用,成为摆在人们面前的严峻课题。洋务派倡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应采用西方的技术维护清朝的统治。(3)19世纪90年代,随着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和民族资产阶级的形成,以及先进人士有关西学知识的增长,资产阶级维新思想有了进

8、一步的发展。维新派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实行变法维新。3严复在辟韩一文中说:“秦以来之为君,正所谓大盗窃国者耳。国谁窃?转相窃之于民而已。”从当时的历史时期来看,严复的这一言论反映了()A严复接受了进化论的思想 B严复的中体西用观点C维新派的民权意识 D维新派的君主立宪主张解析:从材料中“窃国者,窃于民”的信息看,严复的这段言论具有维护人民民主权利的特点。答案:C近代地主阶级、资产阶级维新派向西方学习的主张知识点整合全方位、多角度看问题所属阶级代表人物主要思想主张主要作用特点地主阶级林则徐、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重在学习军事技术揭开了向西方学习的序幕学习西方停留在“器物层面”。由于阶级和时代的

9、局限,没有使中国富强张之洞曾国藩、李鸿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师夷长技以自强”是中国近代化的起步资产阶级维新派郑观应、薛福成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并与洋人商战是康、梁维新思想的理论来源向西方学习上升到“制度层面”,体现了民族资产阶级革命性,由于阶级局限性,没有成功康有为、梁启超、严复通过变法救亡图存,实行君主立宪制,发展资本主义起了思想启蒙作用,促进中国人民的觉醒林则徐、魏源等人主张向西方学习,其主要目的是()A重新认识世界,寻求强国御侮之道B学习外国先进技术,以发展资本主义C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D仿制西式武器,振兴清王朝全解全析:答案:A1鸦片战争后兴起“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对“师夷之

10、长技以制夷”这一主张,理解正确的是()向西方寻求强国御侮之道仍然以天朝上国自居其中的“技”重点是指军事技术已经对中国落后有了充分认识ABC D解析:是顽固派的主张,对抵抗派没有充分认识到,他们还没认识到社会制度和思想文化方面的落后。答案:D2以下是当时人对某一著述的评论:评论一:百年喜读樽前兆,万里惊看海外文。陈世镕评论二:其书罗列甚远之国,指掌形势可谓奇书。陈澄评论三:欲制夷患,必筹夷情,尤为有用之书。林吕排据上述评论推断此书应该是()解析:魏源的海国图志系统介绍了外国历史、地理和科技知识,对战、守和外交策略提出很好的见解,并提倡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著名主张。促使人

11、们开阔眼界,了解世界,对后来资产阶级改良派有一些启蒙作用。答案:A(2010高考福建文综卷)下图为某名人陵墓护栏上镌刻的文字,其涵义反映了该名人的社会发展观。据此判断他是()A顾炎武 B林则徐C洪秀全 D严复全解全析:答案:D选项结论理由AA项顾炎武主张经世致用BB项林则徐进一步发展了顾炎武的主张CC项洪秀全主张用暴力推翻清政府,从根本上改造社会D“惟适之安”体现的是“适者生存”的进化论观点,这与资产阶级维新派的社会发展观是一致的。D项严复的主张与题中观点是一致的,故选D3康有为的维新思想吸收了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的内容,其中最主要的是()A民主共和 B三权分立学说C君主立宪思想 D人文主义思

12、想解析:本题为辨析题,旨在区分清楚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关于政权形式上的不同。康有为作为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代表,其政治主张就是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制。答案:C4甲午一战,天朝再败于东邻维新之岛国日本,举国深感耻痛,中国知识精英于痛定思痛之余,在文化自觉上又进一层。金耀基文化自觉、全球化与中国现代性之构建。当时“中国知识精英”的着眼点是()A经济的现代化 B器物的现代化C制度的现代化 D精神的现代化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由“甲午一战”“在文化自觉上又进一层”可知,“中国知识精英”是指以康梁为代表的维新派,他们宣传维新变法,主张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制,这说明其学习的着眼点,由器物层次

13、进步到制度层次。答案:C5阅读下列图文材料:材料一天下无数百年不变之法,无穷极不变之法。变古愈尽,便民愈甚。尽得西洋之长技,为中国之长技。海国图志材料二若强中御外之策,惟有以忠义号召天下之心,以朝廷威灵合九州之力,乃天经地义之道,古今中外不易之理夫不可变者,伦纪也,非法制也;圣道也,非器械也;心术也,非工艺也。材料三19世纪末的梁启超及其变法通议。请回答:(1)以上材料和图片分别属于哪些派别?其主张是什么?(2)根据上述材料及图片,分析说明近代中国政治思想发展演变的基本特点。解析:本题以我国近代主要政治派别的思想主张为切入点,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近代思想发展历程的掌握和理解。第(1)问较简单,通过分析所给三段材料反映的内容,可判断其派别及主张。第(2)问通过对比以上三个派别的不同主张,可以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