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文理学院土木建筑工程学院_第1页
湖南文理学院土木建筑工程学院_第2页
湖南文理学院土木建筑工程学院_第3页
湖南文理学院土木建筑工程学院_第4页
湖南文理学院土木建筑工程学院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PAGE PAGE 30湖南文理学院土木建筑工程学院2009-2015年学科建设规划土木建筑工程学院现有两个一级学科,即土木工程和建筑学,现就我院两个一级学科学科建设的规划分别说明。土木工程学科2009-2015年建设规划1 学科现状1.1现有基础土木工程专业组建于1997年,该年招收专科生,2001年开始招收本科生;目前开设的本科专业方向有建筑工程方向、交通路桥方向、工程管理等三个方向。有专职教师19人,教授2人,副教授(高级工程师)6人,讲师(工程师、实验师)9人。专任教师中博士(在读博士)3人、硕士8人。2000年以来,承担省部级以上纵向科研项目2项,到帐经费3万元;在国内外公开刊物和学

2、术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近300篇;有2项成果分别获得湖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和湖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有2项成果获得常德市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有2项成果获得湖南省教学成果三等奖。1.2本学科基本情况土木工程包括岩土工程、结构工程、市政工程、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桥梁与遂道工程等多个二级学科。其中结构工程是土木工程中最重要的一个领域,结构工程学科研究的对象是广泛的,均与国计民生密切相关,它与工程力学、计算机科学及众多学科密切相关。近几年来,结构工程学科发生了突破性的进展,这个由传统理论与试验构成的学科已变为由现代理论、试验及计算构成的科学。从全国范围来看,目前共有

3、233所高校设置了土木工程本科专业,在2000年及以前设立土木工程本科专业的157所高校中有39所高校取得了结构工程、防灾减灾工程与防护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和岩上工程等4个学科中1个以上学科博士学位授子权。取得土木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有25所高校和科研院所;土木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有57所高校和科研院所。有107所取得其中1个以上学科硕士学位授子权,取得2个以上学科硕士学位授子权的高校共63所。此外,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同济大学、东南大学、河海大学、中国矿业大学、浙江大学等17所高校有土木工程一级学科的重点学科。在省内,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有土木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与名牌高校相比,差距很大,与

4、省内同类高校(如湖南理工学院)相比,也不存在优势。与之比较,可以看到我们的不足,从而为我们学科建设指明了方向。由于是新起步的学科,根据当前社会发展的热点及学科队伍自身条件,初步拟定在结构工程二极学科以下方向发展和建设:A空间结构设计理论;B结构振动、控制与故障诊断C玻璃幕墙支承体系研究。1.3 学科带头人和学科方向A空间结构设计理论方向(学术带头人:吴晓)姓名性别出生年月职称学位专业研究方向毕业学校人才称号吴晓男1965.7教授学士农业机械结构理论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省青年骨干教师文会军男1961.8教授博士工程力学工程力学武汉理工大学胡圣军男1975.1副教授学士土木工程结构工程河北建筑科技学

5、院吴扬男1975.8副教授硕士结构工程结构工程武汉理工大学杨立军男1976.10.副教授硕士土木工程结构理论中南大学省青年骨干教师邓科涛男1964.8副教授硕士固体力学固体力学华中科技大学黄翀男1977.7讲师硕士结构工程结构工程解放军理工大学孙晋男1981.8讲师硕士结构工程结构工程长江大学谭艳男1982.8助教硕士桥梁与遂道工程桥梁与遂道工程湖南科技大学贺寒辉男1982.12工程师硕士道路工程道路工程湖南大学本方向已有的科研成果:2008年结构构件动静态变形计算理论研究及应用获得湖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省级以上科研项目:湖南省科技计划项目碳纤维索网结构力学行为研究(2008FJ3067)论

6、文序号论文名称刊物名称主办单位收录情况1碳纤维材料双层索非线性自振的温度响应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2008年9月第3期第48卷西安建筑科技大学EI2碳纤维矩形双层索网非线性自振研究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2008年2月第2期总第396期西安建筑科技大学EI3圆形平面正交双层索网的非线性自振特性振动与冲击2008年8月第8期总第402期中国振动工程学会EI4线性强化材料索网结构的非线性振动分析振动与冲击2008年12月第4期第14卷中国振动工程学会EI5碳纤维材料圆形双层正交悬索结构的非线性自振振动与冲击2008年第4期第33卷中国振动工程学会EI6悬挂弹簧几何非线性减振系统的固有振动特性振动与冲击2

7、008年第12期第28卷中国振动工程学会EI7铆接组合梁的铆钉连接剪力计算工程与试验2008年10月第10期第27卷长春试验机所8吊重对起重机钢丝绳动力冲击时的缓冲设计分析起重运输机械2008年11月第11期第27卷北京起重运输机械研究所9缠绕式提升系统弹性承接装置的缓冲动力分析起重运输机械2008年9月第3期第48卷北京起重运输机械研究所10斜支撑弹簧非线性减振系统的固有振动空间结构2008年2月第2期总第396期11双模量曲梁的纯弯曲正应力及径响应力工程与试验2008年8月第8期总第402期长春试验机所12采用渐近法研究负载钢丝绳的固有振动动力学与控制学报2007年第1期中国力学学会13斜

8、支承弹簧非线性减振系统的固有振动空间结构2007年第4期浙江大学14用Lagrange乘子法研究连续梁的自由振动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7年第2期四川省建筑科学研究院15开口薄壁杆与多个弹性支承偏心连接时弯扭屈曲水利工程学报2007年第2期西北农林科技大学16屈曲粘弹性Timoshenko斜梁的混沌运动区域振动与冲击2006年第3期中国振动工程学会EI17多个弹性支撑上轴心受压杆件的弹性稳定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5年第3期四川省建筑科学研究院18工字型截面楔型梁的弹性稳定分析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5年第4期四川省建筑科学研究院19载流梁在磁场中的横向固有振动分析动力学与控制学报2005年第3期中

9、国力学学会20非确定结构系统区间分析的泛灰求解方法计算力学学报2003年第3期中国力学学会主办EI21斜拉索非线性固有振动特性分析振动与冲击2003年第3期中国振动工程学会22复合材料层合矩形板非线性湿热振动振动与冲击2002年第1期中国振动工程学会EI23有初始缺陷梁在热状态下的混沌运动振动与冲击2002年第2期中国振动工程学会24弹性直杆纵振动时的混沌运动研究振动与冲击2002年第3期中国振动工程学会25变密度环形薄膜的轴对称振动修正摄动解振动与冲击2002年第4期中国振动工程学会EI26湿热状态下倾斜复合材料板混沌运动区域分析振动与冲击2001年第3期中国振动工程学会EI27复合材料圆柱

10、壳非线性热弹耦合振动振动与冲击2001年第3期中国振动工程学会EI28屈曲粘弹性倾斜矩形板的非线性振动分岔振动与冲击2001年第1期中国振动工程学会EI29轴压下非线性材料板条混沌运动区域分析振动与冲击2001年第2期中国振动工程学会EI30圆柱壳在热载荷作用下的非线性振动振动与冲击2000年第2期中国振动工程学会EI31复合材料单层板热状态下非线性振动分岔振动与冲击2000年第3期中国振动工程学会EI32求强非线性振动系统的新摄动法振动与冲击2000年第4期中国振动工程学会33正交异性矩形板非线性的固有热振动工程力学1999年第2期中国力学学会EI34屈曲粘弹性矩形板的非线性振动分岔力学与实

11、践2001年第1期中国力学学会35倾斜正交异性矩形板热振动分岔力学与实践2001年第5期中国力学学会36斜梁在热状态下非线性振动分岔力学与实践1999年第6期中国力学学会37倾斜矩形板热状态下的振动分岔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0年第3期西安交通大学38用WKB渐近法研究变截面弹性杆的稳定性机械科学与技术2001年第2期西北工业大学主办EI39非完善无限长弹性薄板在热状态下的混沌运动湖南大学学报2001年第4期湖南大学40钢混凝土连续组合梁的弯曲变形计算工业建筑2003年增刊中国钢铁工业协会41轴对称同心环支承圆板的热屈曲甘肃科学学报2001年第1期甘肃省科学院主办42非均质变截面杆纵扭振动渐近解

12、甘肃科学学报2001年第2期甘肃省科学院主办43弹性杆纵扭固有热振动的摄动解甘肃科学学报2001年第2期甘肃省科学院主办44粘弹性材料的几个材料函数的测定强度与环境2002年第3期北京强度环境研究所45粘弹性厚壁圆筒结构的非线性分析常德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4期常德师范学院46加权灰色关联分析模型及其在机械零件可制造性评估中的应用机械科学与技术2001年第6期西北工业大学主办EI47灰色Verhulst直接模型及其在疲劳试验中的应用机械设计与制造工程2001年第5期江苏省机械工程学会48灰色关联模型及其在制造工艺评估中的应用机械设计与研究2001年第3期上海市机械工程学会EI49楔块式单向超

13、越离合器结构参数的模糊优化设计机械设计2001年第2期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机械设计分会50应力和强度均匀模糊变量时的模糊可靠度计算方法机械设计2001年第11期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机械设计分会51计算机辅助夹具公差设计方法学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2001年第7期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生产工程学会52GM(1,1)模型参数估计的函数变换法及其应用机械强度2002年第3期中国机械工程学会53非线性材料圆杆的扭转固有振动分析振动与冲击2003年第4期中国振动工程学会EI54弹性直杆热膨胀状态下的非线性振动工程力学1996年第4期中国力学学会EI55矩形板的非线性热振动分岔振动与冲击1999年第4期中国振动工程学

14、会56转子系统热膨胀状态下固有横振频率振动与冲击1998年第1期中国振动工程学会57三参数地基上矩形板热振动固有频率振动与冲击1998年第2期中国振动工程学会58Maxwell模形粘弹性矩形厚板固有横向振动振动与冲击1998年第3期中国振动工程学会59多支承矩形厚板固有横振频率特征方程振动与冲击1997年第2期中国振动工程学会60斜梁状态下的非线性振动分岔力学与实践1999年第6期中国力学学会61非线性地基梁热状态下固有的横振力学与实践1998年第3期中国力学学会62细长压杆挠度问题线性振动比力学与实践1997年第2期中国力学学会63截面按指数规律变柱稳定性研究力学与实践1995年4期中国力学

15、学会64用奇异函数求转子系统扭振固有频率机械设计1996年第3期中国机械工程学会65滚子链传动振动特性的研究机械科学与技术1997年第1期陕西省机械工程学会EI66阶梯轴转子系统的固有扭振频率方程机械科学与技术1997年第3期陕西省机械工程学会EI67支承质量对弹性连续梁固有横振影响机械科学与技术1997年第4期陕西省机械工程学会EI68轴压下弹性支承夹芯梁固有横振机械科学与技术1998年第3期陕西省机械工程学会EI69有视始缺陷粘弹性压杆的蠕变屈曲机械科学与技术1998年第2期陕西省机械工程学会EI70轴对称同心环支承厚圆板的屈曲强度与环境1999年第2期北京强度环境研究所71复合材料连续层

16、合板的屈曲特征方程强度与环境1998年第2期北京强度环境研究所72复合材料层合板的非线性热振动中国有色金属学报1999年第4期中国有色金属学会73均质连续矩形叠层厚板固有横振研究中国有色金属学报1997年第4期中国有色金属学会74横观各向同性两对边简支的连续矩形厚板固有横振湖南大学学报1997年第5期湖南大学75非线性材料杆件纵向振动渐近解中南工业大学学报1996年第4期中南工大76非均匀温度场弹性杆临界载荷一级渐近角中南工业大学学报1997年第4期中南工大77热状态下双金属条后屈曲性质研究湘潭矿业学院学报1998年第2期湘潭矿院78非均质变截面梁的屈曲工程力学1995年第4期中国力学学会79

17、用奇异函数研究多支承转子系统固有横振四川工业学院学报1997年第1期四川工业学院80阶梯轴在高温下的弯曲变形四川工业学院学报1996年第2期四川工业学院81复合材料连续组合梁固有振动频率佳木斯工学院学报1995年第3期佳木斯工学院82转子系统扭振的固有频率分析云南工业大学学报1995年第2期云南工大83非均质变截面弹性直杆的纵向自由振动陕西工学院学报1995年第2期陕西工学院84受轴向集中载荷的层合连续梁的固有振动四川工业学院学报1994年第3期四川工业学院85考虑剪切变形时阶连续梁弯曲变形陕西工学院学报1994年第2期陕西工学院86在弯矩与剪力耦合下阶梯梁的稳定性研究佳木斯工学院学报1993

18、年第4期佳木斯工学院87剪切变形对阶梯梁弯曲变形的影响佳木斯工学院学报1993年第1期佳木斯工学院88受轴向均匀布载荷的压弯组合梁的计算佳木斯工学院学报1992年第1期佳木斯工学院89复合材料圆柱壳非线性热耦合振动常德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第3期常德师范学院90无限长薄板在倾斜扰力作用下热分岔常德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第4期常德师范学院91连续矩形厚板固有横振四川工业学院学报1997年第3期四川工业学院B结构振动、控制与故障诊断方向(学术带头人:吴晓)姓名性别出生年月职称学位专业研究方向毕业学校人才称号吴晓男1965.7教授学士农业机械结构理论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省青年骨干教师文会军男1961.

19、8教授博士工程力学工程力学武汉理工大学杨立军男1976.10.副教授硕士土木工程结构理论中南大学省青年骨干教师邓科涛男1964.8副教授硕士固体力学固体力学华中科技大学黄翀男1977.7讲师硕士结构工程结构工程解放军理工大学孙晋男1981.8讲师硕士结构工程结构工程长江大学谭艳男1982.8助教硕士桥梁与遂道工程桥梁与遂道工程湖南科技大学贺寒辉男1982.12工程师硕士道路工程道路工程湖南大学江德明男1982.6讲师学士土木工程结构理论天津城市建设学院本方向已有的科研成果:2006年工程结构元件非线性振动与分岔的理论研究获得湖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省级以上科研项目: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机械设备结

20、构热耦合非线性振动理论研究论文序号论文名称刊物名称主办单位收录情况1轴向压力和均布荷载作用下压杆的屈曲研究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8年11月第11期第27卷四川建筑科学研究院2碳纤维材料双层索非线性自振的温度响应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2008年9月第3期第48卷西安建筑科技大学EI3碳纤维矩形双层索网非线性自振研究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2008年2月第2期总第396期西安建筑科技大学EI4圆形平面正交双层索网的非线性自振特性振动与冲击2008年8月第8期中国振动工程学会EI5线性强化材料索网结构的非线性振动分析振动与冲击2008年12月第4期第14卷中国振动工程学会EI6斜支撑弹簧减振系统竖向非线性

21、自振研究振动与冲击2008年第4期第48卷中国振动工程学会EI7碳纤维材料圆形双层正交悬索结构的非线性自振振动与冲击2008年第4期第33卷中国振动工程学会EI8悬挂弹簧几何非线性减振系统的固有振动特性振动与冲击2008年第12期第33卷中国振动工程学会EI9吊重对起重机钢丝绳动力冲击时的缓冲设计分析起重运输机械2008年11月第11期第27卷北京起重运输机械研究所10缠绕式提升系统弹性承接装置的缓冲动力分析起重运输机械2008年9月第3期第48卷北京起重运输机械研究所11斜支撑弹簧非线性减振系统的固有振动空间结构2008年2月第2期总第396期浙江大学12双模量曲梁的纯弯曲正应力及径响应力工

22、程与试验2008年8月第8期总第402期长春试验机所13采用渐近法研究负载钢丝绳的固有振动动力学与控制学报2007年第1期中国力学学会14斜支承弹簧非线性减振系统的固有振动空间结构2007年第4期浙江大学15用Lagrange乘子法研究连续梁的自由振动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7年第2期四川省建筑科学研究院16屈曲粘弹性Timoshenko斜梁的混沌运动区域振动与冲击2006年第3期中国振动工程学会EI17具有中间支撑的薄膜固有振动分析振动与冲击2006年第1期中国振动工程学会EI18非线性材料圆杆的扭转固有振动分析振动与冲击2005年第3期中国振动工程学会EI19多跨连续长索的横振固有频率振动与

23、冲击2005年第4期中国振动工程学会EI20有初始缺陷复合材料梁在湿热状态下混沌运动动力学与控制学报2005年第4期中国力学学会21多个弹性支撑上轴心受压杆件的弹性稳定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5年第3期四川省建筑科学研究院22载流梁在磁场中的横向固有振动分析动力学与控制学报2005年第3期中国力学学会23非确定结构系统区间分析的泛灰求解方法计算力学学报2003年第3期中国力学学会主办EI24斜拉索非线性固有振动特性分析振动与冲击2003年第3期中国振动工程学会25复合材料层合矩形板非线性湿热振动振动与冲击2002年第1期中国振动工程学会EI26有初始缺陷梁在热状态下的混沌运动振动与冲击2002年

24、第2期中国振动工程学会27弹性直杆纵振动时的混沌运动研究振动与冲击2002年第3期中国振动工程学会28变密度环形薄膜的轴对称振动修正摄动解振动与冲击2002年第4期中国振动工程学会EI29湿热状态下倾斜复合材料板混沌运动区域分析振动与冲击2001年第3期中国振动工程学会EI30复合材料圆柱壳非线性热弹耦合振动振动与冲击2001年第3期中国振动工程学会EI31屈曲粘弹性倾斜矩形板的非线性振动分岔振动与冲击2001年第1期中国振动工程学会EI32轴压下非线性材料板条混沌运动区域分析振动与冲击2001年第2期中国振动工程学会EI33圆柱壳在热载荷作用下的非线性振动振动与冲击2000年第2期中国振动工

25、程学会EI34复合材料单层板热状态下非线性振动分岔振动与冲击2000年第3期中国振动工程学会EI35求强非线性振动系统的新摄动法振动与冲击2000年第4期中国振动工程学会36正交异性矩形板非线性的固有热振动工程力学1999年第2期中国力学学会EI37屈曲粘弹性矩形板的非线性振动分岔力学与实践2001年第1期中国力学学会38倾斜正交异性矩形板热振动分岔力学与实践2001年第5期中国力学学会39斜梁在热状态下非线性振动分岔力学与实践1999年第6期中国力学学会40倾斜矩形板热状态下的振动分岔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0年第3期西安交通大学41用WKB渐近法研究变截面弹性杆的稳定性机械科学与技术2001

26、年第2期西北工业大学主办EI42非完善无限长弹性薄板在热状态下的混沌运动湖南大学学报2001年第4期湖南大学43钢混凝土连续组合梁的弯曲变形计算工业建筑2003年增刊中国钢铁工业协会44轴对称同心环支承圆板的热屈曲甘肃科学学报2001年第1期甘肃省科学院主办45非均质变截面杆纵扭振动渐近解甘肃科学学报2001年第2期甘肃省科学院主办46弹性杆纵扭固有热振动的摄动解甘肃科学学报2001年第2期甘肃省科学院主办47粘弹性材料的几个材料函数的测定强度与环境2002年第3期北京强度环境研究所48粘弹性厚壁圆筒结构的非线性分析常德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4期常德师范学院49灰色关联模型及其在制造工艺评估

27、中的应用机械设计与研究2001年第3期上海市机械工程学会EI50非线性材料圆杆的扭转固有振动分析振动与冲击2003年第4期中国振动工程学会EI51弹性直杆热膨胀状态下的非线性振动工程力学1996年第4期中国力学学会EI52矩形板的非线性热振动分岔振动与冲击1999年第4期中国振动工程学会53转子系统热膨胀状态下固有横振频率振动与冲击1998年第1期中国振动工程学会54三参数地基上矩形板热振动固有频率振动与冲击1998年第2期中国振动工程学会55Maxwell模形粘弹性矩形厚板固有横向振动振动与冲击1998年第3期中国振动工程学会56多支承矩形厚板固有横振频率特征方程振动与冲击1997年第2期中

28、国振动工程学会57斜梁状态下的非线性振动分岔力学与实践1999年第6期中国力学学会58非线性地基梁热状态下固有的横振力学与实践1998年第3期中国力学学会59细长压杆挠度问题线性振动比力学与实践1997年第2期中国力学学会60截面按指数规律变柱稳定性研究力学与实践1995年4期中国力学学会61用奇异函数求转子系统扭振固有频率机械设计1996年第3期中国机械工程学会62滚子链传动振动特性的研究机械科学与技术1997年第1期陕西省机械工程学会EI63阶梯轴转子系统的固有扭振频率方程机械科学与技术1997年第3期陕西省机械工程学会EI64支承质量对弹性连续梁固有横振影响机械科学与技术1997年第4期

29、陕西省机械工程学会EI65轴压下弹性支承夹芯梁固有横振机械科学与技术1998年第3期陕西省机械工程学会EI66有视始缺陷粘弹性压杆的蠕变屈曲机械科学与技术1998年第2期陕西省机械工程学会EI67轴对称同心环支承厚圆板的屈曲强度与环境1999年第2期北京强度环境研究所68复合材料连续层合板的屈曲特征方程强度与环境1998年第2期北京强度环境研究所69复合材料层合板的非线性热振动中国有色金属学报1999年第4期中国有色金属学会70均质连续矩形叠层厚板固有横振研究中国有色金属学报1997年第4期中国有色金属学会71横观各向同性两对边简支的连续矩形厚板固有横振湖南大学学报1997年第5期湖南大学72

30、非线性材料杆件纵向振动渐近解中南工业大学学报1996年第4期中南工大73非均匀温度场弹性杆临界载荷一级渐近角中南工业大学学报1997年第4期中南工大74热状态下双金属条后屈曲性质研究湘潭矿业学院学报1998年第2期湘潭矿院75非均质变截面梁的屈曲工程力学1995年第4期中国力学学会76用奇异函数研究多支承转子系统固有横振四川工业学院学报1997年第1期四川工业学院77阶梯轴在高温下的弯曲变形四川工业学院学报1996年第2期四川工业学院78复合材料连续组合梁固有振动频率佳木斯工学院学报1995年第3期佳木斯工学院79转子系统扭振的固有频率分析云南工业大学学报1995年第2期云南工大80非均质变截

31、面弹性直杆的纵向自由振动陕西工学院学报1995年第2期陕西工学院81受轴向集中载荷的层合连续梁的固有振动四川工业学院学报1994年第3期四川工业学院82考虑剪切变形时阶连续梁弯曲变形陕西工学院学报1994年第2期陕西工学院83在弯矩与剪力耦合下阶梯梁的稳定性研究佳木斯工学院学报1993年第4期佳木斯工学院84剪切变形对阶梯梁弯曲变形的影响佳木斯工学院学报1993年第1期佳木斯工学院85用Laplace变换研究阶梯梁的稳定性佳木期工学院学报1994年第2期佳木斯工学院86受轴向均匀布载荷的压弯组合梁的计算佳木斯工学院学报1992年第1期佳木斯工学院87复合材料圆柱壳非线性热耦合振动常德师范学院学

32、报1999年第3期常德师范学院88无限长薄板在倾斜扰力作用下热分岔常德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第4期常德师范学院89连续矩形厚板固有横振四川工业学院学报1997年第3期四川工业学院C玻璃幕墙支承体系研究方向(学术带头人:杨立军)姓名性别出生年月职称学位专业研究方向毕业学校人才称号杨立军男1976.10.副教授硕士土木工程结构理论中南大学省青年骨干教师邓科涛男1964.8副教授硕士固体力学固体力学华中科技大学黄翀男1977.7讲师硕士结构工程结构工程解放军理工大学孙晋男1981.8讲师硕士结构工程结构工程长江大学谭艳男1982.8助教硕士桥梁与遂道工程桥梁与遂道工程湖南科技大学贺寒辉男1982.1

33、2工程师硕士道路工程道路工程湖南大学论文序号题名刊名备注1预应力自平衡索桁架的动力性能分析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EI2考虑温度变化的单层索网幕墙结构非线性振动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EI3单层平面索网幕墙结构非线性分析四川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4单层正交索网结构承载性能研究四川建筑科学研究中文核心5点支式玻璃幕墙单层索网支承体系的动力特性工程建设6幕墙支承体系双层索结构初始预应力分布湖南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7点支幕墙索桁架支承体系初始态找形分析山东建筑大学学报8点支式玻璃幕墙索桁架支承体系承载性能研究四川建筑科学研究中文核心9点式幕墙索桁架支撑体系结构判定分析四川建筑科学研究中文核心10对影响

34、玻璃安全的几个规定的讨论四川建筑科学研究中文核心11钢拉索结构抗风效果分析广东工业大学学报1.4 现有学科基础平台问题与不足A科学研究整体实力还不够突出,还没有申请到国家级的研究项目,还未形成一套完整的科学体系和理论基础。B申报的学科方向应用性、实用性强,有地域特点。而我们的实验条件有限,开展理论性高水平研究有困难。C在国内或省内有重要影响的学科带头人缺乏或不多,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也需要进一步提高。D实验室建设力度不大,投入不多,研究性试验难以开展,不利于科学研究水平的提高。E没有形成强有力的科研团队,科研工作力量分散,基本处于“单干户”、“小作坊”式的研究现状。2 必要性与建设思路2.1必要

35、性土木工程包括结构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岩土工程、桥梁与隧道、市政工程等多个二级学科。其中结构工程是土木工程中最重要的一个领域,结构工程学科研究的对象是广泛的,均与国计民生密切相关,它与工程力学、计算机科学及众多学科密切相关。近几年来,结构工程学科发生了突破性的进展,这个由传统理论与试验构成的学科已变为由现代理论、试验及计算构成的科学。通过近几年来的建设,我们学院在结构工程二级学科获得了相对丰硕的成果:2006年工程结构元件非线性振动与分岔的理论研究获得湖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2008年结构构件动静态变形计算理论研究及应用获得湖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在国内有影响的刊物发表了一系列相

36、关论文,有多篇论文被EI收录,形成了一支相对稳定的学术队伍。因此,根据当前社会发展的热点及学科队伍自身条件,拟定在结构工程二极学科发展和建设。2.2 建设思路在今后的一个时期内,学院发展的总体思路是:稳定规模,改善结构,跃升层次,提高质量。办学理念:坚持教学立院、科研强院、改革兴院的思想,以结构工程为重点,以“三维一体”为特色,推进产研结合,以师资建设为核心,强化实干精神,促进学科交叉,打造学科品牌。提高设计能力,发挥设计在保障教学、培养师生设计动手能力的基地作用;用教学改革推进学科建设和发展。学科定位:以结构工程为重点,以空间结构设计理论为主攻方向。结构工程是我院相对优势学科,具有学科带头人

37、,具有一定的竞争能力和发展后劲,必须重点建设和发展。学科建设原则: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强化基础,突出特色,以人为本,快速发展。在办学模式和特色上,实施三维一体,推进产研结合。应用三维一体教学改革成果,在全院学生培养中,推行三维一体教改模式,培养“能设计、会施工、懂管理”的优秀学生;在师资建设上,推行产研结合,培养“会教学、能设计、懂科研”的多面手教师队伍,使“三维一体”特色鲜明,亮点更亮。在人才规格上,通过改革措施的实施,教学教育质量的提高,培养具有实干精神和较强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在学科建设成果方面,促进学科交叉融合与发展,获得1个硕士点授予权,力争多出高水平成果、培育高质量人才,使优势

38、学科的水平处于省属高校同类学科的前列。3 建设目标土木工程“十一五”学科建设目标是:实现两个突破,突出一个特色,确保一个重点,促进两个结构优化。即实现国家自科基金零的突破和省精品课程零的突破;以“三维一体”为特色;确保重点优势学科结构工程建设;促进学科结构优化、学科队伍结构优化。A学科队伍教授、副教授达到专任教师的40%以上,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比例达到60%,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达到15%左右。力争培养学科带头人12人,硕士生导师3人左右。B科学研究“十一五”期间,要稳定发展结构工程学科方向;拓展促进土木工程发展;力争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立项12项,省部级项目5项左右;学院公开发表论文

39、200篇,被SCI、EI、ISTP、SSCI收录的论文数达到20篇左右,取得省部级科技成果奖12项,科研经费逐年递增。C学科基地建立15个左右固定的校外实习基地,巩固加强校内基地建设;争取学校对土木工程实验室的改造升级,补充完善实验设备,使土木工程实验室不仅能够满足本科教学,而且能满足科研需求。D精品课程建设1门省级精品课程,材料力学建成省级精品课程。4 建设内容明确学科建设的目标,完善学科建设的规划,加强学术梯队的建设,加大投资,建设极具潜力的高水平实验室,提高本学科在国内外的影响力。使本学科对新技术的研究水平和学术水平一步步提高,具有承担重大或重点课题的能力、重大工程关键性技术难题攻关的能

40、力。梯队建设规划在“十一五”期间,要根据我们学科专业建设发展的需要尽快充实一批高水平的人才,特别是具有博士学位的高科技人才,并进一步加大力度,为他们积极创造科研条件和科研环境,以满足我们学科专业高速发展的需要。同时,要充分挖掘自身潜力,重点培养中青年教学科研人才,以学科带头人为核心,以中青年教师为骨干,建立竞争机制,努力创造良好的科研环境。建立一支结构合理、高水平、高学历的一流师资队伍和科研队伍;骨干教师队伍实现博士化,加速拔尖人才、优秀年轻学术带头人的选拔和培养;定期选派教学科研人员赴国内外研究及工程单位进行学术交流和访问;争取“十一五”期间,教授、副教授达到专任教师的40%以上,具有硕士以

41、上学位的教师比例达到60%,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达到15%左右。力争培养学科带头人12人,硕士生导师3人左右。并争取引进多名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较强科研能力的学术骨干。实验室建设规划争取在“十一五”计划完成时,将实验室建成全省一流的实验室,并创造良好的实验研究机制和科研环境,具体措施如下:加大教学、科研设备资金投入,使教学实验能全部开出,能够满足科研实验要求。结合学科建设,购置工程抗震方向的实验设备,加大设备利用率,在有可能的条件下考虑对实验室进行新的建设,加强大型工程结构的实验室和现场试验的硬件设备建设,使其接近国内一流的硬件设备水平,今后需要重点建设的内容包括:结构数字化测试和动态在线显示实

42、验系统;大型结构仿真计算系统;智能动力试验系统;长柱伺服试验机;万能试验机;疲劳试验机;以上实验设备的服务对象主要是教师和科研人员,进行科研试验,兼顾本科生演示性实验和对外科研服务。校内其它院系的一些大型材料和构件试验也可由它完成。由于省内此类大型试验设备稀缺,建成后省内乃至国内其他地区的大型结构构件试验也将有较大可能来做。可以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科研合作机会。专业建设规划在已有专业方面,不断深化土木工程本科专业的建设,加强教学在培养人才方面的基础作用,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巩固已有专业的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师资力量和教学质量,同时扩大招生数量;在新专业设置方面,重点放在土木工程大专业、多方向的

43、建设上,然后根据社会发展需要来决定新专业的设置以及更新专业模块的设置。积极拓宽研究领域,适应经济建设的需要,加强基础理论的研究和探讨。积极加强与国内学术机构的交流,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讲学,及时掌握国际前沿的研究动态,扩大本学科在国内的知名度。学位建设规划“十一五”期间,要大力开展教学法和教学内容研究,改革教学内容,进一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加实践环节,加强对学生能力的影响。努力申报本学科的硕士学位授予权,积极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积极申报省科学研究基金,争取申报成功12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增加三大索引的收录篇数;加强与工程单位的联系,为经济建设服务。科研发展规划土木工程专业是和国

44、民经济发展紧密联系的专业,是关系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专业。积极承揽国家和省内纵横向科研项目;苦练内功,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高科研水平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力争每年获得国家级或省部级科研项目以及各类横向科研课题,取得不低于省部级水平的研究成果;学院公开发表论文200篇,被SCI、EI、ISTP、SSCI收录的论文数达到20篇左右;每年至少1到2人次以上参加国际会议或国际合作研究,有计划组织老师进修或攻读博士学位,在学术交流方面,走出去,请进来,广泛进行学术交流。今后几年,土木工程学科科学研究在下列领域进行开拓性发展:A空间结构设计理论;B结构振动、控制与故障诊断C玻璃幕墙支承体系研究。5 主要措

45、施A 凝炼学科方向,加强重点建设整合各本科专业教学科研力量,积极推进各专业教学课程体系改革,大力推进专业建设与专业方向调整,拓宽专业口径,强化基础,调整和优化专业结构,调整并优化课程教学内容及课程设置。不断研究和发掘专业内涵,加强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适时根据国家和湖南省建设人才需求调整专业招生规模,实现规模、效益、社会声誉和谐统一。完善学科管理及学科考核办法实施细则,确保学科带头人落实、学术队伍落实、资金保障落实、实验设施落实和建设计划落实,注重研究方向相近学科点的延伸和交叉发展,以争取硕士学位授权点支撑院级学科建设,努力实现结构工程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的建设目标。B 引进、培养、稳定相结合

46、,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根据学科建设规划目标,认真落实学校有关政策和措施,稳定现有学科人才队伍,营造良好用人环境,着力引进高水平、高层次人才补充师资队伍,从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和学缘结构等方面优化调整各专业师资队伍结构,充分发挥高层次人才在教学和学科建设上的骨干带头作用。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发挥老教师传帮带作用,广泛开展青年教师讲课比赛活动,鼓励青年教师在教学研究和教学方法改革、网络课程建设和精品课程建设等教育教学活动中担任主要负责人,努力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组织管理水平。在不影响教学的基础上,每年选拔一定数量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到国、内外深造、进修和开展学术交流,积极支持和鼓励教师攻读学位

47、,提高学历层次和学术水平。C 积极构建教学实践科研基地,提高科研层次和水平高度重视科研队伍建设,整合科技力量,强化科技团队建设,组建具有层次梯队、知识结构合理的科技群体,为学科建设提供组织保障,发挥中青年教师在科研中的作用,开展应用技术和推广技术的研究。在现有实验室的基础上,加强和完善实验室在实践教学和科研工作中的地位,在满足本科实验教学基础上,紧密围绕科研工作、研究生教育的需要购置先进实验仪器,为科研成果水平的提高提供硬件支持。加强对外交流和联系,拓展合作领域,活跃学术气氛,扩大学术影响,加大高水平科研成果和学术论文的奖励,加大对科研成果的推广和应用的支撑。建筑学学科2009-2015年建设

48、规划1 学科现状1.1现有基础建筑学专业组建于1999年,该年招收专科生,2004年开始招收本科生;目前开设的本科专业方向有城市规划与设计方向、景观规划与设计方向两个方向。有专职教师11人,副教授(高级工程师)4人,讲师(工程师)7人。专任教师中硕士(在读硕士)11人。1999年以来,承担省部级以上纵向科研项目2项,到帐经费3万元;在国内外公开刊物和学术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近100篇;指导1项学生课题获得第八届湖南省“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并入围第十一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决赛阶段。1.2本学科基本情况建筑学包括建筑历史与理论、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城市规划与

49、设计、建筑技术科学等多个二级学科。其中城市规划与设计是建筑学中最重要的一个领域,城市规划与设计学科是综合城市各相关学科知识的专业学科,该学科主要涉及城市规划、城市设计、风景园林、建筑设计、城市经济与地理等方面,教学以建筑学和艺术设计专业为依托,从区域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城市详细规划直至建筑设计等多方面构建专业基础知识,注重城市宏观与微观的社会经济与物质空间规划设计,并且结合学校所处地域,突出城市与建筑特色。在全国高校中设置有博士点的有同济大学、清华大学、东南大学、天津大学等10所院校;设置有硕士点的有同济大学、清华大学、东南大学、天津大学等52所院校。其中,湖南省内有湖南大学和中南大学。与名牌

50、高校相比,差距很大,与省内同类高校(如湖南城市学院)相比,也不存在优势。与之比较,可以看到我们的不足,从而为我们学科建设指明了方向。由于是新起步的学科,根据当前社会发展的热点及学科队伍自身条件,初步拟定在城市规划与设计二极学科以下方向发展和建设:A新农村规划与设计B城镇生态环境与保护1.3 学科带头人和学科方向A新农村规划与设计(学术带头人:覃永晖)姓名性别出生年月职称学位专业研究方向毕业学校人才称号覃永晖男1978.1讲师硕士城市规划城镇规划中南大学王龙男1975.8讲师硕士城市规划城镇规划同济大学于小俸女1965.12副教授硕士环境工程城镇生态环境与保护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李铭女副教授硕士城市

51、测绘城镇测绘何志鹃女副教授硕士城市市政工程城镇市政工程湖南大学姚玲玲女副教授硕士城市地理城镇地理湖南师范大学张铁蕾男1978.4讲师硕士城市规划城镇规划中南大学王晶女工程师硕士城市规划城镇规划湖南科技大学李冰女工程师硕士城市规划城镇规划长安大学管益敏女工程师硕士景观规划城镇景观规划华中科技大学涂毅杰男讲师硕士美术城镇美学湖南师范大学本方向已有的科研成果:2009年,指导1项学生课题环洞庭湖区新农村建设的探索与研究获得第八届湖南省“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并入围第十一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决赛阶段。已参与临澧、汉寿、桃源等地新农村规划工程项目近20项。省级以

52、上科研项目: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环洞庭湖区新农村整治规划的研究(08YBB140)论文序号期刊论文名称刊物名称年、期、页收录类别1湘西北新农村公路建设问题分析与对策思考中外公路2009年12月全国中文核心2门槛理论与新农村规划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9年12月全国中文核心3台湾地区农村建设对环洞庭湖区新农村规划的启示中国农学通报2009年6月(11):293-296全国中文核心4开发旅游资源促进农村景观发展生态经济2009年(4):133-134全国中文核心5新农村建设中村庄道路系统规划的双重思考交通企业管理2008年7月(7)第23卷:54-55全国中文核心6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德国农村建

53、设对环洞庭湖区的启示农业考古2008年6月(3):121-123全国中文核心7生态旅游型农村的门槛分析与整治规划农业考古2008年12月(6):138-139全国中文核心8湖南常德回维村的门槛分析与整治规划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4月(10)第36卷:4304-4306CSCD全国中文核心9环洞庭湖区新农村规划的“新”探索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4月(11)第36卷:4508-4509CSCD全国中文核心10环洞庭湖区“一村一品”战略的品型研究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5月(14)第36卷:5852-5853CSCD全国中文核心11环洞庭湖区生态小康村的门槛分析与建设规划乡镇经济2008年(6)第24

54、卷:9-11全国中文核心12湘西凤凰县新农村建设中农民增收问题研究乡镇经济2008年4月第4期第24卷第9-11页全国中文核心13基于门槛理论的湘西北少数民族聚居地新农村整治规划广东农业科学2009年6月(6)全国中文核心14湘西北农村公路建设的探索与研究广东农业科学2009年7月(7)全国中文核心15结合新农村建设培养地方高校3A型人才的探索与实践以湖南文理学院城市规划专业为例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年5月(13)第30卷:47-49全国中文核心16构建“三个体系”提升城市规划专业教学质量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年(12)第28卷:6-8全国中文核心17新农村建筑节能建设的研究世界农业2008年

55、(7)全国中文核心18德国新农村建设对环洞庭湖区新农村建设的启示世界农业2008年(6)全国中文核心19湘西北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探索世界农业2008年(9)全国中文核心20南北方新农村建设的比较世界农业2008年(11)全国中文核心21湖南常德石门县蒙泉镇新农村整治规划的探索世界农业2008年(10)全国中文核心22环洞庭湖区农村环境整治规划的研究世界农业2009年(2)全国中文核心23基于以人为本原则探索湘西北小城镇园林设计世界农业2009年(4)全国中文核心24环洞庭湖区新农村水环境整治研究世界农业2009年(5)全国中文核心25湘西北地区新农村居民点整理的研究世界农业2009年(5)全

56、国中文核心26湘西北新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的思考中国农村小康科技2008年(12):22-23国家级27地方高校城市规划专业设计类课程教学探索与实践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8月(8)第24卷:40-41省级28地方高校城市规划专业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素质教育论坛2008年8月(8)总第88期:011-12省级29基于城市文脉的城市广场设计山西建筑2007年(26)省级30日本农宅建设对我国新农村住宅建设的启示经济研究导刊2008年(6)省级31湘西北地区居住建筑建设的研究中华建设2008年(10):34-35省级32环洞庭湖区新农村整治规划探索广西农业科学2008年(3):406-40

57、8省级33蒙泉镇新农村道路景观建设现状及对策现代农业科技2009年(2):74-76省级34浅谈南北系农村建设的比较分析现代农业科技2008年(12):72-74省级35环洞庭湖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思考河南建材2008年(2):75-76省级36论地方本科院校城市规划专业学生实践教学模式的改进文教资料2008年1月188-189页省级37对汉寿县太子庙镇新格局的研究经济研究导刊2008年4月130-131页省级38浅议新农村整建规划考试周刊2008年3月238-239页省级39走农村景观发展之路促进旅游资源开发小城镇建设2008年11月43-46页国家级40环洞庭湖区新农村建设问题分析与对策研

58、究小城镇建设2008(4).50-54国家级41洞庭湖区小城镇景观设计研究考试周刊2008年5月省级42环洞庭湖地区农村墙体建筑材料初探建设者2008(12).16省级43环洞庭湖区新农村水利工程建设的思考城市住宅2008(10).48省级44广西北流市农村“新经济”与“新生态”建设的探索建设者2008(11).77省级45浅谈新农村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与规划建设者2008(12).77省级46对山区新农村道路建设的问题及对策的研究建设者2008(12).51省级47环洞庭湖区新农村建设的思考魅力中国2008(10).142-143省级48从张谷英村探索环洞庭湖区新农村人文景观建设河南建材200

59、8(6).17-18省级49论环洞庭湖区新农村人文景观的构建神州民俗2008(3).14-15省级50常德市新农村劳动力合理流动的对策分析河南建材2008(6).13省级51新农村建设形势下浅谈建筑住宅节能山西建筑2008(2).250-251省级52从开源节流探讨新农村低能耗住宅设计考试周刊2007(45)省级53湘西北农村住宅产业化趋势的分析山西建筑2008(1).75省级54环洞庭湖区乡村旅游资源开发初探魅力中国2008(12).80省级B城镇生态环境与保护方向(学术带头人:于小俸)姓名性别出生年月职称学位专业研究方向毕业学校人才称号于小俸女1965.12副教授硕士环境工程城镇生态环境与

60、保护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李铭女副教授硕士城市测绘城镇测绘何志鹃女副教授硕士城市市政工程城镇市政工程湖南大学姚玲玲女副教授硕士城市地理城镇地理湖南师范大学王龙男1975.8讲师硕士城市规划城镇规划同济大学覃永晖男1978.1讲师硕士城市规划城镇规划中南大学张铁蕾男1978.4讲师硕士城市规划城镇规划中南大学王晶女工程师硕士城市规划城镇规划湖南科技大学李冰女工程师硕士城市规划城镇规划长安大学管益敏女工程师硕士景观规划城镇景观规划华中科技大学涂毅杰男讲师硕士美术城镇美学湖南师范大学本方向已有的科研成果:省级以上科研项目:湖南省科技计划项目城市大气环境生态安全评价研究(2009SK4015)论文序号论文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