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学教学课件生殖系统和乳腺疾病_第1页
病理学教学课件生殖系统和乳腺疾病_第2页
病理学教学课件生殖系统和乳腺疾病_第3页
病理学教学课件生殖系统和乳腺疾病_第4页
病理学教学课件生殖系统和乳腺疾病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女性生殖系统和乳腺疾病子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子宫颈癌子宫颈非典型增生原位癌浸润癌子宫颈的组织学子宫颈阴道部子宫颈颈管部子宫颈移行部宫颈组织学结构: CT=结缔组织 BM=基底膜 L1=基底细胞(一层) L2= 副基底细胞(两层) L3=中间层细胞(约8层) L4=表层细胞(约5至6层) L5=脱落的表层鳞状细胞 正常宫颈管:由粘液分泌细胞组成的上皮,并可见极少储备细胞(箭头) 有轻微宫颈炎的移行区,可见鳞状上皮细胞和宫颈管上皮分界鲜明子宫颈上皮非典型增生 cervical epithelial dysplasiaI级非典型增生:异性细胞局限于上皮的下1/3;II级非典型增生:异性细胞累及上皮的下1

2、/3至2/3;III级非典型增生:异性细胞超过全层的2/3,但未累及全层。子宫颈原位癌carcinoma in situ异性增生的细胞累及上皮全层并局限在上皮层内,未突破基底膜。I级非典型增生(CIN I级)II非典型增生(CIN II级)III级非典型增生(CIN III级)原位癌 宫颈原位癌累及腺体 鳞状细胞癌癌细胞由表面沿基底膜侵入腺体,尚可见正常腺体与肿瘤移行,并可见游离的癌细胞团于腺腔中 。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CIN CINI非典型增生I 级 CINII非典型增生II级 CINIII非典型增生III 级及原位癌好发部

3、位:宫颈鳞状上皮与柱状上皮交界处CIN的危险性CINI级:可逆转CINII级及CINIII级:特别是伴有持续两年以上HPV阳性病例,癌变率增高。子宫颈癌(carcinoma of cervix)慢性子宫颈炎伴宫颈糜烂子宫颈上皮不典型增生子宫颈原位癌原位癌累及腺体 子宫颈癌轻中重子宫颈癌病因病理变化扩散临床病理联系子宫颈癌病因病因:病毒:HPV感染,HPV-16, HPV-18其他:性生活过早,性生活过乱,多产,宫颈裂伤等。子宫颈癌病理变化病理变化:肉眼分型糜烂型外生菜花型内生浸润型溃疡型子宫颈癌病理变化(鳞癌)组织学类型鳞状细胞癌和腺癌鳞状细胞癌占子宫颈癌的90左右好发部位:宫颈鳞、柱状上皮交

4、界处CIN 原位癌早期浸润癌浸润癌子宫颈癌病理变化(鳞癌)早期浸润癌指上皮内癌突破基底膜向固有层浸润,浸润深度不超过基底膜下5mm,在固有层中形成一些不规则的癌细胞条索或小团。上皮内癌突破基底膜向固有层浸润,浸润深度不超过基底膜下5mm,在固有层中形成一些不规则的癌细胞条索或小团子宫颈癌病理变化(鳞癌)浸润癌癌组织突破基底膜,明显浸润到间质内,浸润深度超过基底膜下5mm,并伴有临床症状者。肉眼观,主要表现为内生浸润型、溃疡状或外生乳头状、菜花状。镜下观,:高分化鳞癌;中分化鳞癌;低分化鳞癌。 图注:子宫颈癌子宫标本沿前壁切开,暴露子宫及宫体。宫颈肥大,颈管粘膜皱壁消失,被灰白色、质硬、破碎的肿

5、瘤组织代替。切面显示肿瘤向宫体浸润。 高分化鳞癌(I级) 中分化鳞癌(II级) 低分化鳞癌(III级)子宫颈癌病理变化(腺癌)腺癌:组织发生:子宫颈管粘膜柱状上皮腺 癌子宫颈癌扩展和转移 直接蔓延 扩展和转移 淋巴道转移 转移 血道转移子宫颈癌扩展和转移扩展和转移直接蔓延向下可侵犯阴道,向上可蔓延至宫体,向两侧可以延及宫旁及盆壁组织,可因肿瘤压迫输尿管而引起肾盂积水。晚期可侵犯膀胱和直肠。转移淋巴道转移:为主,一般是通过宫颈旁淋巴管先转移至闭孔、髂内、髂外等淋巴结,而后再转移至髂总、深腹股沟或骶前淋巴结。晚期患者可转移至锁骨上淋巴结。血行转移很少见,最多见的部位是肺、骨及肝。子宫颈癌临床病理联

6、系临床病理联系临床分期:期:原位癌 I 期:癌局限于宫颈内 II 期:癌超越宫颈进入盆腔,未侵及盆腔壁 III期:癌扩展至盆腔壁及阴道的下1/3 IV期:癌扩展超过骨盆滋养层细胞疾病 gestational trophoblastic disease, GTD葡萄胎侵袭性葡萄胎绒毛膜癌滋养层细胞疾病gestational trophoblastic disease, GTD特点:表现为滋养层细胞的异常增生滋养母细胞的种类:合体滋养层细胞 (ST):合体滋养细胞体积大、胞浆红染并互相融合,核椭圆形。细胞滋养层细胞 (CT):细胞滋养细胞胞浆丰富、淡染,细胞境界清楚,核空泡状。中间滋养层细胞 (I

7、T)葡萄胎葡萄胎水泡状胎块(hydatidiform mole)病因尚未完全阐明良性滋养层细胞肿瘤病理性妊娠,可能是胚胎缺陷或胚胎早期死亡后绒毛产生继发性退变的结果。发病有明显的地区差异,欧美国家比较少见,而东南亚国家的发病率约10倍于欧美国家。葡萄胎水泡型葡萄胎/水泡状胎块 完全性(80%)部分性(约20%)完全性葡萄胎的核型部分性葡萄胎的核型葡萄胎水泡状胎块病变肉眼观:宫腔内薄壁透明囊性葡萄样物,内含清液。大小不一,直径0.52、3cm,它们之间有细蒂相连,形如葡萄串。所有绒毛都形成葡萄状,没有胎儿或其附属物,称完全性葡萄胎;部分绒毛形成葡萄状,部分正常绒毛,且常伴有或不伴有胎儿或其附属物

8、,称部分性葡萄胎。葡萄胎水泡状胎块镜下观:绒毛因间质水肿而增大;间质血管消失或稀少;滋养层细胞有不同程度的增生:增生细胞可为合体细胞或细胞滋养层细胞,大多两者混合并存,并具有一定的异型性。完全性葡萄胎往往增生明显。部分性葡萄胎常为局限性、轻度增生。Complete Hydatidiform MoleGrape like vesiclesGrape like vesiclesComplete Hydatidiform MoleCistern formation + TropCistern formationPartial MolePartial Hydatidiform Mole Molar v

9、illi + Relatively normal sized villi葡萄胎水泡型葡萄胎临床病理联系 -多半在妊娠12-14周出现症状,子宫体积大于正常孕周,无胎心及胎动,阴道内出血-每周进行系列性血清和尿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检查 -彻底清宫后,绝大多数痊愈。10%可转变为侵袭性葡萄胎,2.5%恶变为绒毛膜癌。如无生育要求,可切除子宫侵袭性葡萄胎(invasive mole) 特点:形态学:1)水泡状绒毛侵入子宫肌层并形成紫蓝色出血坏死结节。2)滋养层细胞增生及异型性更明显伴出血坏死。生物学行为:介于葡萄胎与绒癌之间。预后:化疗敏感,有些可自然消退。侵袭性葡萄胎病因多数继发于葡萄胎之

10、后。病变大体:水泡状绒毛侵入子宫肌层,且往往侵入肌层深层,引起组织破坏,甚至穿破肌壁引起大出血,并可转移至邻近或远处器官,但不继续生长。镜下:绒毛因间质水肿而增大;间质血管消失或稀少;滋养层细胞增生及异型程度显著,常有出血坏死 侵蚀性葡萄胎 切除子宫标本。显示宫体及宫底处壁间葡萄状物浸润。子宫壁破坏,并有出血。侵袭性葡萄胎临床病理联系在葡萄胎排除后,子宫体积仍大,血或尿妊娠试验持续不正常;阴道持续或间继不规则流血;胸片示肺内往往有转移灶;有时阴道可出现紫蓝色结节,破溃时可发生反复大出血。预后对化疗敏感,疗效较好。绒毛膜癌 Choriocarcinoma绒毛膜癌概述滋养层细胞的高度恶性肿瘤。岁左

11、右青年女性多见。病因约50继发于葡萄胎,25继发于自然流产,20以上发生于正常妊娠,5发生于早产或异位妊娠等。主要临床表现:在葡萄胎、流产或足月产后阴道持续不规则流血;子宫体积增大;血及尿中HCG浓度显著升高。绒毛膜癌病变肉眼观子宫不规则增大,柔软,表面可见一个或多个紫蓝色结节。切面可见肿瘤呈暗红色、出血坏死的肿块充塞宫腔,或为多数结节浸润子宫肌层,常达浆膜,使子宫体积显著增大,或呈弥漫息肉状布满子宫内膜面,或在内膜和肌层内有小出血灶。 绒毛膜上皮癌 子宫底部巨大肿物,向腔内突出并浸润宫壁。肿瘤组织灰白色,有明显出血坏死。Choriocarcinoma绒毛膜癌病变镜下观瘤组织由分化不良的细胞滋

12、养层细胞和合体滋养层细胞构成。这两种细胞排列紊乱,细胞异型性明显,核分裂像常见,肿瘤细胞侵入肌层和血管。绒癌组织无间质血管,常呈广泛出血坏死;不形成绒毛和水泡状结构。 绒毛膜上皮癌 瘤组织由细胞滋养细胞和合体滋养细胞组成,坏死明显。由于瘤性洋养层细胞侵入肌层并破坏血管,常有明显出血。绒毛膜癌转移绒癌易侵入血管,故主要为血行转移,最多见转移至肺,其次为阴道、脑、肝、脾、肾、肠等。预后对化疗敏感,预后较好。乳腺癌carcinoma of the breast乳腺癌 carcinoma of the breast概述我国乳腺癌的发病率仅次于子宫颈癌而居女性癌瘤的第二位,近年来有不断增加的趋势。常发生

13、于50岁左右的妇女,20岁以前很少见。好发部位:半数以上发生于乳腺外上象限,其次为乳腺中央区和内上象限。乳腺癌病因尚未完全阐明,一般认为可能与雌激素长期作用有关。遗传因素环境因素放射线纤维囊性病变等乳腺解剖结构图乳腺癌乳腺癌非浸润性癌 浸润性癌浸润性导管癌 导管原位癌导管内癌 粉刺癌典型髓样癌乳腺硬癌粘液癌炎性乳癌 小叶原位癌乳头Paget病伴导管内癌浸润性小叶癌非粉刺导管内癌特殊类型乳癌乳头Paget病伴导管浸润癌乳腺癌非浸润性癌(导管原位癌)导管原位癌/导管内癌( intraductal carcinoma in situ):发生于乳腺小叶终末导管内的癌,癌细胞局限于扩张的导管内,导管基底

14、膜完整导管内癌 粉刺癌(comedocarcinoma)导管原位癌管内乳头状癌,管内细胞形成乳头状结构,乳头分枝短,癌细胞聚集成小丘状或乳头状突向腔内。HE100 乳头Paget病 乳头或乳晕区表皮基底层及棘细胞层内见典型派杰细胞,细胞体积大,圆形,卵圆形,浆淡染或空泡状,核大圆形,染色深,有异型。HE200 乳腺癌非浸润性癌(小叶原位癌)小叶原位癌(lobular carcinima in situ)发生于乳腺的末梢导管和腺泡的癌,扩张的小叶末梢导管和腺泡内充满呈实性排列的癌细胞,但未突破基底膜。 乳腺小叶原位癌小叶增大,但仍保持原有小叶结构,受累小叶内的终末导管变粗,其内充满大小,形态较一

15、致癌细胞,胞浆丰富淡染,核圆形体积稍大,瘤细胞排列紧密,极性紊乱,核分裂像少见。HE100乳腺癌浸润性癌浸润性导管癌浸润性小叶癌特殊类型癌乳腺癌浸润性癌(浸润性导管癌)浸润性导管癌(invasive ductal carcinoma)大体观:灰白色,质硬,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无包膜,呈树根状侵入周围组织。乳头可下陷,皮肤呈橘皮样改变。组织学:呈浸润性生长并呈多样性。浸润性导管癌(invasive ductal carcinoma)浸润性导管癌(invasive ductal carcinoma)癌细胞组成实性团块或小条索,浸润于纤维性间质中。癌细胞中等大,胞浆较丰富。核圆形或椭圆形,染色质丰富

16、。细胞异形性较小。分裂象不明显。乳腺癌浸润性癌(浸润性小叶癌)浸润性小叶癌(invasive lobular carcinoma)癌细胞排列成单行呈“列兵式”状浸润于纤维间质间;或环绕排列于正常导管周围。癌细胞较小较一致。浸润性小叶癌浸润性小叶癌(invasive lobular carcinoma)图注:乳腺浸润性小叶癌癌细胞杂乱分布于结缔组织中,部分癌细胞围绕腺管排列。HE100混合浸润癌乳腺癌浸润性癌(特殊类型癌)特殊类型癌髓样癌小管癌粘液癌髓样癌乳腺髓样癌癌细胞圆形、多边形,胞浆丰富,胞核大空泡状,核仁清楚,核分裂像易见。癌细胞密集成片块状,间质仅见少量纤维组织。HE400浸润性小管癌粘液腺癌 乳腺粘液腺癌癌细胞呈腺管状或索条状分散于大量粘液中。HE200神经内分泌癌神经内分泌癌扩散与转移以淋巴道扩散为主外侧转移途径:向腋窝淋巴结转移,这条途径引流乳房50%75%的淋巴液,是乳腺癌淋巴转移的主要途径。 内侧转移途径:向胸骨旁淋巴结转移,也就是向胸廓内动脉或乳房内动脉周围淋巴结转移,这一途径占乳腺淋巴引流的2550,也是乳腺癌转移的重要途径之一。 乳腺癌扩散与转移乳腺癌扩散与转移 淋巴道扩散对侧转移途径:胸壁皮肤有广泛的微细淋巴管形成的淋巴网,一侧乳腺癌可以沿皮肤表浅淋巴网转移至对侧乳腺和对侧腋窝。下行转移途径:乳腺淋巴液向下经腹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