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个文言虚词用法巧记忆教学课件_第1页
18个文言虚词用法巧记忆教学课件_第2页
18个文言虚词用法巧记忆教学课件_第3页
18个文言虚词用法巧记忆教学课件_第4页
18个文言虚词用法巧记忆教学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8个文言虚词用法巧记忆第1页,共64页。巧记十八个虚词:之乎者也,因为所以,而乃其且(儿奶妻妾),于与,何若焉则。第2页,共64页。之乎者也 因为所以而乃其且 何若焉则与于 18个文言虚词用法巧记忆第3页,共64页。而:分句关系(修并因目有承递,转折假设)代第二人 乃:情理顺承时间紧,判断准了来确认;出乎意料背常理,限定译为“只”和“仅”。人称指代要分清。其:其的用法真叫怪,所有人称全都在。“其中”近指和远指。反问揣测和祈使。选择关系要连用。(如果)假设其不译,凑足音节一定滴。且:将要暂姑且,递进让步和并列。第4页,共64页。1.而 (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

2、又” 。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7表示因果关系, 8表示目的关系, (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而后才,方才。 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既而不久,一会儿。 相关链接第5页,共64页。辨析下列句子中“而”的意义和用法1、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2、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3、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4、骊山北构而

3、西折5、扣舷而歌之,倚歌而和之。6,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7、呱呱而泣8、某所,而母立于兹。第6页,共64页。因:依照依靠根据,凭借趁着趁此,通过经由由于,于是就继续沿袭机缘缘由。 为:为字用法按音分,二声记住动词性,作为认为是担任,充当成为忙不停,被动用法不要忘,句未反诘加疑问。四声用法较明白,给替向对加因为。所:所动结构要会译,人事物况要牢记。所动后面是名词,所动作用是定语。所以复合表原因,方式方法和依据。 以:6种表示因依据,时间处所把字句,工具凭借记一记。修并因目有承递。认为任用以通“已”。 第7页,共64页。11【以】 (一)介词 1表示工具。译为:拿,用。 2表示凭借。译

4、为:凭,靠,凭着。 3表示所处置的对象。译为:把。 4表示时间、处所。译为:于,在,从。 5表示原因。译为:因为,由于。 6表示依据。译为:按照,依照,根据。 说明:“以”字的宾语有时可以前置,有时可以省略。 以一当十(成语) 夜以继日(成语) 秋以为期(诗经氓) 第8页,共64页。(二)连词。 1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 2表示承接关系,前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可译为而或省去。 3表示目的关系,后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可译“而”“来”“用来”“以致”等。 4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5表

5、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或省去。第9页,共64页。(三)助词 1作语助,表示时间、方位和范围。 2作语助,起调整音节作用。 (四)动词 1以为,认为。 2用,任用。 (五)名词。译为:缘由,原因。 (六)通假 1通“已”,已经。 2通“已”,止。 【以为】 1认为,把当作或看作。 把作为或制成。 【以是】【是以】相当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 【有以】【无以】意思分别是“有什么办法用来”“没有什么办法用来” 第10页,共64页。而:分句关系(修并因目有承递,转折假设)代第二人 乃:情理顺承时间紧,判断准了来确认;出乎意料背常理,限定译为“只”和“仅”。人称指代要分清。其:

6、其的用法真叫怪,所有人称全都在。“其中”近指和远指。反问揣测和祈使。选择关系要连用。(如果)假设其不译,凑足音节一定滴。且:将要暂姑且,递进让步和并列。第11页,共64页。5.其 (一)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1、第三人称代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 2、第三人称代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应译为他它(包括复数)。 3、活用为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译为“我的”“我(自己)”或者“你的”“你”。 4、指示代词,表示远指。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5、指示代词,表示近指,相当于“这”“这个”“这些”。 6、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 (二)用作副词。 1、加强祈使语气,相

7、当于“可”、“还是”。 2、加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大概”、“可能”。 3、加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 。 (三)用作连词。 1、表示选择关系,相当于“是还是” 。 2、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 (四)助词,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可不译。 何其译为“多么”。 第12页,共64页。之:人称指示最常见。“的”的用法太普遍。取消独立主谓间。动词用法到哪去。宾语前置它来提。时动之后凑音节,句中不译是规律。乎:语气词(疑问反问吗?测度商量吧! 感叹祈使啊!停顿)于(在、比、对) 者:者指人时物事地,的人的事的东西,数词后面多方面,多样东西多件事,若似如后作宾语,者的样子是

8、翻译。主语后面表判断,今昔之后不必译。也:也字语气最常见。肯定陈述和判断。疑问祈使又感叹。 反诘停顿它也管。第13页,共64页。17【之】 (一)代词。 1第三人称代词,他、她、它(们)。有时灵活运用于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 2指示代词,这,此。 (二)助词。 1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 2放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3放在倒置的动(介)宾短语之间,作为宾语提前的标志。 4放在倒置的定语与中心语之间,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 5用在时间词或动词(多为不及物动词)后面,凑足音节,没有实在意义。 (三)动词,到去。 第14页,共64页。补充练习1、巫医乐师百工之人2、氓

9、之蚩蚩,抱布贸丝。3、桑之未落,其叶沃若。4、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5、不知东方之既白。6、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7、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1、指示代词,这;25、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6、提宾标志;7、定语后置的标志第15页,共64页。1、扣舷而歌之。2、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3、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4、杳不知其所之也。5、欲与之南海,何如?13、时间词或动词(多为不及物动词)后,音节助词,无义。45、动词,到去第16页,共64页。为:为字用法按音分,二声记住动词性,作为认为是担任,充当成为忙不停,被动用法不要忘,句未反诘加疑问。四声用法较明白,给替向对加因为

10、。用法:灰太狼动坏心眼 红太狼介意把它撵 双狼为此语气闹不浅 第17页,共64页。9.【为】 (一)动词。 1有“做”“作为”“充当”“变成”“成为”等义,翻译比较灵活。 2以为,认为。 3判断词,是。 (二)介词。 1表被动,有时跟所结合,构成为所或为所,译为“被”。 2介绍原因或目的。为了,因为。 3介绍涉及的对象。给,替。 4对,向。 5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译为当等到等。 (三)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或反诘。呢。 第18页,共64页。于:由于在从到被比,向对于与跟同在很多方面有矛盾。与:参加参与和赞许(同意),对付结交(亲附)是给予(授予),和跟同替最常用,比较用法记心里。第19页,共6

11、4页。13【于】 (一)介词。 1在,从,到 2“在方面”“从中” 3由于 4向,对,对于。 5被。 6与,跟,同。 7比。 【于是】 1相当于“于+此”,在这时,在这种情况下,对此,从此,因此。例 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 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 2连词,表前后句的承接或因果关系,与现代汉语“于是”相同。例: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见于】表示被动。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秋水) 第20页,共64页。而:分句关系(修并因目有承递,转折假设)代第二人 乃:情理顺承时间紧,判断准了来确认;出乎意料背常理,限定译为“只”和“仅”。人称指代要分清。其:其的用法真叫怪,所有人称全都在。“其中”近指和远

12、指。反问揣测和祈使。选择关系要连用。(如果)假设其不译,凑足音节一定滴。且:将要暂姑且,递进让步和并列。第21页,共64页。4.乃 (一)用作副词。 1、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才”“这才”“就”)2、强调某一行为出乎意料或违背常理(却竟(然)反而”) 3、可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 (只仅等) 4、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 (“是就是等) (二)用作代词。 1、用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你的” 也作主语,“你“。不能作宾语。 2、用作指示代词(“这样”) 无乃表猜测,译为“恐怕”。 乃尔译为“这样”。 第22页,共64页。巩固练习1、余久卧病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2、今

13、其智乃反不能及。3、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4、项王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1、副词,于是,就;2、竟然;3、副词,表判断,是;4、副词,是,只第23页,共64页。6.且 (一)用作连词。 1、递进关系,而且,并且。2、递进关系,况且,再说。 3、让步关系,尚且,还。 4、并列关系,又,又又,一面,一面 (二)用作副词。 1、将,将要。 2、暂且,姑且。 且夫句首助词,表示下文是更进一步的议论,“况且”,“再说”。例: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 且如就像。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第24页,共64页。巩固练习1、且尔言过矣。2、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3、命如南山石,四体康且直。4、誓不相

14、隔卿,且暂还家去。1、而且,并且,递进关系;2、况且,再说,递进关系3、又又,并列关系 1-3,连词 4、副词,暂且,姑且第25页,共64页。因:依照依靠根据,凭借趁着趁此,通过经由由于,于是就继续沿袭机缘缘由。 为:为字用法按音分,二声记住动词性,作为认为是担任,充当成为忙不停,被动用法不要忘,句未反诘加疑问。四声用法较明白,给替向对加因为。所:所动结构要会译,人事物况要牢记。所动后面是名词,所动作用是定语。所以复合表原因,方式方法和依据。 以:6种表示因依据,时间处所把字句,工具凭借记一记。修并因目有承递。认为任用以通“已”。 第26页,共64页。12.【因】 (一)介词。 1依照,根据。

15、 2依靠,凭借。 3趁着,趁此。 4通过,经由。 5因为,由于。 (二)副词/连词。 1于是,就;因而。 2原因,缘由,机缘。 (三)动词 1根据 2沿袭,继续。 第27页,共64页。补充练习1、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2、不如因善遇之。3、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4、蒙故业,因遗策。12、趁着,趁机 介词3、于是,就,副词4、沿袭,继承。动词第28页,共64页。何:五个“么”(多么、怎么样、为什么、什么、哪里)若:动词是好像,代词是你们如此这样,选择假设关系,或者如果牢记。焉:于彼于此于之于何,兼之代之,然哪里怎么了呢(啊)?则:表示关系有则任,承转假条选让并,原来已经是就是,准则法则

16、要记清。第29页,共64页。2.何 (一)用作疑问代词。 1、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2、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译为“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后置。 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3、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二)用作疑问副词。 1、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2、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 (三)作语助词,相当于“啊”。 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四)何:通“呵”,喝问。 何如奈何若何表示疑问或反问,译为“怎么样”“怎么办”“为什么”。 何以即“以何”,介宾短语,用于疑

17、问句中作状语,根据以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拿什么凭什么等。 无何译为“不久”“没多久”。 何乃译为“怎能” 第30页,共64页。1下列句中“而”字分类正确的一组是( )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赵岂敢留璧而得罪大王乎 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A/ B/C/ D/1C(转折连词修饰连词顺承连词递进连词)第31页,共64页。2下列各句中“其”字意义判断正确的一组是()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蜀之鄙

18、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而予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A相同,相同 B相同,不同C相同,相同 D不同,相同2B(他的其中的祈使/婉商语气祈使/婉商语气其中的他,他们我,自己表选择(9)推测语气,大概) 第32页,共64页。3、下列加点“之”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 A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B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 C佯狂不知所之者,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D顷之,烟炎张天 E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F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BF(A这B助词,提宾标志C往,到去D音节助词E取独F助

19、词,提宾标志)第33页,共64页。6、下列“以”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A赵亦盛设兵以待秦B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C夫夷以近,则游者众D余与四人拥火以入E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F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 G今以钟罄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H以至晋鄙军之日北乡自刭BG(A目的连词B把C并列连词D修饰连词E因为F凭借G把H在) 第34页,共64页。8、下列句中“何”字的意义与例句相同是()例:作计何不量?先嫁得府吏,后嫁得郎君A徐公何能及君也 B大王来何操 C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D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D(A怎么B什么,宾语C什么,定语D为什么)第35页,共64页。

20、9、下列“乃”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 )A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B当立者乃公子扶苏C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D大王亦宜斋戒五日,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E使杞子、杨孙、逢孙戍之,乃还 G侯生视公子色终不变,乃谢客就车 H尔其无忘乃父之志ADG(A才B是C竟然,却D才E就G才H你的) 第36页,共64页。10且第37页,共64页。11、因第38页,共64页。4、下列句中“为”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B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C不足为外人道也 D如姬为公子泣,公子使客斩其仇头E为赋新词强说愁 F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G不者,若属且皆为所虏CD(B是C对,向D对,向E为了F语气词G表被

21、动)第39页,共64页。5、下列“于”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A臣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B冰,水为之,而寒于水C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D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AC(A被B比C被D引进对象) 第40页,共64页。8.【所】 (一)名词,处所,地方。 (二)助词 1放在动词前同动词组成所字结构,表示的人、的事物、的情况等。 2“所”和动词结合,后面再有名词性结构,则所字结构起定语的作用。 【为所】“为”和“所”呼应,组成为所的格式,表示被动。 【所以】 1.表示行为所凭借的方式、方法或依据,相当于“用来的方法” “是用来的”等。 2.表示原因。相当于“的原因(缘故

22、)”。 【所谓】所说的。 【所在】 1.到处。 2.所在之处,处所。 第41页,共64页。7、下列“所”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A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 B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C于众人广坐之中,不宜有所过,今公子故过之D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CD(A地方B助词,与“为”合起来表被动C助词,与后面的动词构成名词性短语第42页,共64页。之:人称指示最常见。“的”的用法太普遍。取消独立主谓间。动词用法到哪去。宾语前置它来提。时动之后凑音节,句中不译是规律。乎:语气词(疑问反问吗?测度商量吧! 感叹祈使啊!停顿)于(在、比、对) 者:者指人时物事地,的人的事的东西,数词后面多方面,多样东西

23、多件事,若似如后作宾语,者的样子是翻译。主语后面表判断,今昔之后不必译。也:也字语气最常见。肯定陈述和判断。疑问祈使又感叹。 反诘停顿它也管。第43页,共64页。3.乎 (一)用作语气助词。 1、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 2、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 3、表测度或商量语气,可译为吧。 4、用于感叹句或祈使句,可译为啊呀等。 5、用在句中的停顿处。 (二)用作介词,相当于于,在文中有不同的翻译。 (三)可作词尾,译为“的样子”“地”。 第44页,共64页。下列句子中“乎”的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生乎吾前,其闻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曰:壮士,能复饮乎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

24、皆出于此乎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A与相同,与相同 B与相同,与不同C与不同,与相同 D与不同,与不同D(比助词,表疑问语气助词,表揣测语气词尾)第45页,共64页。7.【若】 (一)动词,像,好像。 (二)用作代词。 1. 表人称,相当于你你们;作定语时则译为你的。 2表近指,相当于这这样如此。 (三)用作连词。 1表假设,相当于如果假设等。 2表选择,相当于或或者。 3至,至于。 【若夫】是用在一段话的开头、引起论述的词。近似“要说那”、“像那”的意思。 【若定】心中有数,从容不迫。 指挥若定。(赤壁之战) 【若何】怎么样。 以闲敝邑,若何?(崤之战) 【若干】约计之词,相当于“几许

25、”、“多少”。 车后若干递送夫。 第46页,共64页。下列句中“若”字意义分类正确的一组是()小虫伏不动,蠢若木鸡 视之,形若土狗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天若有情天亦老 若属皆且为所虏 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君过矣,不若长安君之甚 若为佣耕,何富贵也A/ B/C/ D. /C(如,像如,像如果如果你们,你像,如及,比得上你)第47页,共64页。之:人称指示最常见。“的”的用法太普遍。取消独立主谓间。动词用法到哪去。宾语前置它来提。时动之后凑音节,句中不译是规律。乎:语气词(疑问反问吗?测度商量吧! 感叹祈使啊!停顿)于(在、比、对) 者:者指人时物事地,的人的事的东西,数词后面多方面

26、,多样东西多件事,若似如后作宾语,者的样子是翻译。主语后面表判断,今昔之后不必译。也:也字语气最常见。肯定陈述和判断。疑问祈使又感叹。 反诘停顿它也管。第48页,共64页。下列句中“也”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故曰:“弊在赂秦也!”A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B廉者,赵之良将也C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D公子畏死邪,何泣也A(A助词,表感叹语气B助词,表判断语气C表停顿D助词,表疑问语气) 第49页,共64页。何:五个“么”(多么、怎么样、为什么、什么、哪里)若:动词是好像,代词是你们如此这样,选择假设关系,或者如果牢记。焉:于彼于此于之于何,兼之代之,然哪里怎么了呢(啊)?则:表示关系

27、有则任,承转假条选让并,原来已经是就是,准则法则要记清。第50页,共64页。10.【焉】 (一)兼词。 1相当于“于之”、“于此”、“于彼”。 2相当于“于何”。译为“在哪里”“从哪里”等。 (二)代词。 1相当于“之”。 2哪里,怎么。 (三)语气词。 1。句末语气词,了,啊,呢。 2作句中语气词,表示停顿,相当于“也”。 3作词尾,相当于“然”,译为“的样子”“地”。 用法:烟雾袅袅,兼带着老妈殷切的语气声息。第51页,共64页。下列“焉”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A于乱石之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B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C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 D积土成山,风雨兴焉E王若

28、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 F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乎几千万落Af(A词尾,的样子B之,他C哪里D兼词,于之E语气助词G词尾,的样子)第52页,共64页。于:由于在从到被比,向对于与跟同在很多方面有矛盾。与:参加参与和赞许(同意),对付结交(亲附)是给予(授予),和跟同替最常用,比较用法记心里。第53页,共64页。14【与】 (一)介词。 1介词。和,跟,同。 2.给,替。 3比,和比较。 (二)连词。 1连词。和,跟,同。 (三)动词。 1给予,授予。 2结交,亲附。 3对付。 4参加,参与。 5赞许,同意。 (四)通假。通“欤”。句末语气词,表示感叹或疑问。 【孰与】【与孰】

29、表示比较与选择,译为:“跟比较,哪一个” 【孰若】【与其孰若】表示选择(舍前取后),译为:“哪如”“与其哪如” 第54页,共64页。下列“与”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A陈涉少时,与人佣耕B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C与嬴而不助五国也D四海之大,有几人与E微斯人,吾谁与归F王之所大欲,可得闻与DF(A替B连词,和C动词,亲附,结交D语气助词,表疑问E介词,和,跟F语气助词,表疑问)第55页,共64页。则:表示关系有则任,承转假条选让并,原来已经是就是,准则法则要记清。第56页,共64页。15【则】 (一)连词。 1表示承接关系。译为就便,或译为原来是已经是。2表示条件、假设关系。译为“

30、假使”“如果”“要是就”“那么”“就”“便”。 3表示并列关系。这种用法都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则连用,每个则字都用在意思相对、结构相似的一个分句里,表示分句之间是并列关系。可译为就,或不译。 4表示转折、让步关系。表示转折时,用在后一分句,译为可是却;表示让步时,用在前一分句,译为虽然倒是5表示选择关系。常和“非”“不”呼应着用,译为“就是”“不是就是”。 第57页,共64页。(二)副词。 1用在判断句中,起强调和确认作用,可译作“是”“就是”。2表对已然或发现的强调。可译为“已经”“原来”“原来已经”。 (三)名词。 1指分项或自成段落的文字的条数。 2.准则,法则。 (四)动词。效法。 (五

31、)通假。同“辄”,总是,常常。 【则是】只当是。 【则则】赞叹的声音。 第58页,共64页。下列句中“则”字意义用法相同的两项是()A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之一生彘肩 B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C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D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E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AE(A就,承接连词B乃,是就是C假设连词,如果D转折连词E就,承接连词)第59页,共64页。者:者指人时物事地,的人的事的东西,数词后面多方面,多样东西多件事,若似如后作宾语,者的样子是翻译。主语后面表判断,今昔之后不必译。第60页,共64页。十七【者】 (一)助词。 1指人、物、事、时、地等。“的”,“的

32、(人、东西、事情)”。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2用在数词后面,译为“个方面”“样东西”“件事情”。 此数者,用兵之患也。3用作“若”“似”“如”的宾语,译为“的样子”。 4放在后置的定语后面,相当于“的”客有吹洞箫者 5放在主语后面,引出判断,不必译出。师者, 6用在“今”“昔”远“”近“”古“等时间词后面,不必译出。 今者有小人之言 鸿门宴7放在分句的句末,引出原因 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二)语气词。 1放在疑问句的句末,表示疑问语气等。 第61页,共64页。下列句子中“者”字与例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例: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自命“蟹壳青”A廉颇者,赵之良将也B而记游者甚众C今

33、者项庄舞剑,其意常在沛公也D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B(A判断语气B的人C附在时间词后面,不译D判断语气)第62页,共64页。何:五个“么”(多么、怎么样、为什么、什么、哪里)若:动词是好像,代词是你们如此这样,选择假设关系,或者如果牢记。焉:于彼于此于之于何,兼之代之,然哪里怎么了呢(啊)?则:表示关系有则任,承转假条选让并,原来已经是就是,准则法则要记清。第63页,共64页。1、不是井里没有水,而是你挖的不够深。不是成功来得慢,而是你努力的不够多。2、孤单一人的时间使自己变得优秀,给来的人一个惊喜,也给自己一个好的交代。3、命运给你一个比别人低的起点是想告诉你,让你用你的一生去奋斗出一个绝

34、地反击的故事,所以有什么理由不努力!4、心中没有过分的贪求,自然苦就少。口里不说多余的话,自然祸就少。腹内的食物能减少,自然病就少。思绪中没有过分欲,自然忧就少。大悲是无泪的,同样大悟无言。缘来尽量要惜,缘尽就放。人生本来就空,对人家笑笑,对自己笑笑,笑着看天下,看日出日落,花谢花开,岂不自在,哪里来的尘埃!5、心情就像衣服,脏了就拿去洗洗,晒晒,阳光自然就会蔓延开来。阳光那么好,何必自寻烦恼,过好每一个当下,一万个美丽的未来抵不过一个温暖的现在。6、无论你正遭遇着什么,你都要从落魄中站起来重振旗鼓,要继续保持热忱,要继续保持微笑,就像从未受伤过一样。7、生命的美丽,永远展现在她的进取之中;就

35、像大树的美丽,是展现在它负势向上高耸入云的蓬勃生机中;像雄鹰的美丽,是展现在它搏风击雨如苍天之魂的翱翔中;像江河的美丽,是展现在它波涛汹涌一泻千里的奔流中。8、有些事,不可避免地发生,阴晴圆缺皆有规律,我们只能坦然地接受;有些事,只要你愿意努力,矢志不渝地付出,就能慢慢改变它的轨迹。9、与其埋怨世界,不如改变自己。管好自己的心,做好自己的事,比什么都强。人生无完美,曲折亦风景。别把失去看得过重,放弃是另一种拥有;不要经常艳羡他人,人做到了,心悟到了,相信属于你的风景就在下一个拐弯处。10、有些事想开了,你就会明白,在世上,你就是你,你痛痛你自己,你累累你自己,就算有人同情你,那又怎样,最后收拾残局的还是要靠你自己。11、失败不可怕,可怕的是从来没有努力过,还怡然自得地安慰自己,连一点点的懊悔都被麻木所掩盖下去。不能怕,没什么比自己背叛自己更可怕。12、跌倒了,一定要爬起来。不爬起来,别人会看不起你,你自己也会失去机会。在人前微笑,在人后落泪,可这是每个人都要学会的成长。13、要相信,这个世界上永远能够依靠的只有你自己。所以,管别人怎么看,坚持自己的坚持,直到坚持不下去为止。14、也许你想要的未来在别人眼里不值一提,也许你已经很努力了可还是有人不满意,也许你的理想离你的距离从来没有拉近过.但请你继续向前走,因为别人看不到你的努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