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噪声控制专家_第1页
国内外噪声控制专家_第2页
国内外噪声控制专家_第3页
国内外噪声控制专家_第4页
国内外噪声控制专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国内外噪声控制专家关于在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中加强环境噪声管理和控制的建议和呼吁随着近代工业和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噪声污染越来越严重,已经成为当 代重要公害之一。纽约、伦敦、东京等城市都曾有过噪声投诉数量在每年各 类环境污染方面的案件中占首位的报告,中国的噪声污染也相当严重。根据2008年中国环境统计年报中 2001年2008年环境信访工作情况的统计 数据表明,2001年2006年噪声与振动信访数量居首位, 2007年2008 年,噪声与振动信访稍低与大气污染信访排名第二位。因噪声污染问题引发 的纠纷和冲突、群体性抗议时有发生,甚至导致人员伤亡事件。据 2009 年 中国环境状况公报中公

2、布的“公众对环境状况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 “受访公众对城市和农村环境状况满意度最高的均是饮用水质量,最低的分 别为环境噪声和垃圾处理”。因此,环境噪声问题不再单纯的是城市的环境 问题,在农村地区同样存在较为严重的问题,噪声问题已发展成为制约人们 生活质量提高,影响和谐社会建设的社会问题。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从机动车、轻轨、地铁、高铁和机 场的新增扩建,到电厂和输变电站进入城区,再到住宅楼宇辅助配 套设施设备等等,各类噪声源纷至沓来,噪声源数量也与日俱增, 城市声环境质量的维持和改善面临空前的压力,无形中也明显增加 了城市居民的环境生活和工作压力。虽然,近年来国家在噪声治理方面加大了投入力

3、度,但还无法 摆脱噪声先污染、后治理的窠臼,仍无法满足我国高速发展形势 下,国家与人们对高质量健康生活环境的迫切需求,因此需要在城 市环境噪声管理、噪声源控制、噪声治理理念与方法上有所突破。在国际范围,城市环境噪声问题也是城市管理中一个备受关注 的方面,近来出现了如声景观、噪声地图等新的概念和方法。噪声地图在欧美日等发达地区已经得到广泛应用,欧盟环境噪 声委员会于 2002 年正式发布了以噪声地图为手段,以环境噪声缓 解行动计划为目标的环境噪声指令 END (the Environmental Noise Directive) 。截止到 2007 年,欧洲 90% 的成员国均对本国主要城市 进

4、行了噪声地图的绘制工作,同时制度了相应的环境噪声缓解行动 计划,并将相关数据按照要求提交于欧盟设立的数据库系统。欧盟 的噪声防治思路是以噪声地图数据为平台,环境噪声缓解行动计划指导的城市噪声污染防治策略,变被动治理为主动防治,大大降低 了噪声治理成本,提高噪声治理的效果,使城市噪声污染防治工作 更加经济有效。英国伯明翰市是最早制作全城范围噪声地图的城市,在英国政 府环保部门的支持下,已于 2000 年完成。 2004 年又启动了一个地 图更新的项目, 2005 年英国出版了一本世界上最大的官方噪声地 图伦敦道路交通噪声地图。在噪声地图上,不同的颜色代 表不同的分贝级。人们只要登录噪声地图网站并

5、输入邮编,就可以 知道他们居住的街道上噪声的级别。目前,德国已经有 500 多个城 镇绘制了噪声地图,其中大部分城镇还根据噪声地图提出了噪声控 制规划。葡萄牙将噪声地图与城市规划密切联系起来,将噪声管理 纳入城市规划建设,综合治理同时兼顾其技术特点和经济效益,现 已应用在新区的规划和现有城区的管理中。爱尔兰发展了一项改进 的可视化噪声地图,基于三维模型,可以直观观察到安装声屏障对 声场分布的作用,以预测使用声屏障等措施后对噪声污染带来的改善。 土耳其颁布了噪声控制法,要求在铁路、航空和工业等方面 使用噪声地图技术降噪。美国在绘制噪声地图的同时,宣传噪声控 制意识,吸引公众参与,作为环境评价体系

6、的一部分。亚洲噪声地 图的绘制稍晚于欧洲,目前日本、韩国、香港,台湾等均在开展噪 声地图的绘制和相关研究工作。中国大陆也开始了这一工作,北京市劳保所最近绘制了北京市 部分地区噪声地图,绘制的噪声地图分为二维和三维噪声地图,二 维噪声地图能够反映了各噪声源对城市整体的影响,比较和分析城 市噪声污染发展的趋势,从而为噪声污染治理制定更具有针对性的 措施和指导方针。三维噪声地图是近年来国际噪声地图发展的新趋 势,充分体现了城市信息化发展水平和实力。其中最主要的突破是 对国外的噪声预测模型进行了修正,并在此基础上,绘制出了能够 反映北京市特点的噪声地图。同时,鉴于噪声地图的广泛功用,在 噪声地图的基础

7、上,研究并开发了一套城市环境噪声管理平台,从 而充分发挥噪声地图对城市噪声治理的快速高效的指导作用。另外,声景观 概念 的出现,使人们从控制噪声污染提高到一个 新的境界,那就是人不仅需要安静,还需要和谐、美妙、舒适的声环境,这就是近年来发展形成的声景观研究。可以预见,在国际上,环境声学和噪声控制工程学在噪声评价、监测、控制等方面将出现一个崭新的局面。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以人为本,切实解决与环境噪声有关的民生问题,在借鉴国外噪声污染防治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我 们建议在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中针对环境噪声与振动污染防 治工作考虑以下相关内容:总体思路:坚持执行环境影响评价与环保验收制度,加

8、强环境预测与评价技术的基础研究,建立科学化的评价方法和预测模型,细化和修订相关法律和标准,从源头上控制噪声与振动污染的增量问题;深入开展中国噪声地图技术的研究,规范区域环境噪声缓解计划的制定规则,努力环境环境噪声污染的主要问题;加强噪声源的控制,规 范相关产品的噪声标牌和准入制度,引导相关行业发展低噪声产品的开发,降低噪声污染的程度。具体内容:建立国家级的环境噪声源数据库,建立国家级的噪声控 制技术数据库,建立国家级的噪声控制工程数据库,从声源到 控制技术、控制工程实现数据化、标准化、权威化,以指导全 国噪声评价、监测、控制和管理。自主开发我国的噪声环境影响预测及环评软件,结合环境噪声源数据库

9、,针对环境噪声源特点,开展新型噪声源(如风电场噪声、高铁噪声等)噪声影响预测模式研究,研发适合 我国国情的各类噪声环境影响预测软件,并大量推广应用,以 彻底改变噪声先污染、后治理的被动局面。建设先进完善的城市环境噪声监测体系,推进监测站标准化建设,优化完善噪声监测网络,建设城市噪声动态监控网,为城市规划和建设提供声环境质量的依据,对噪声污染源 进行实时监测,建立突发噪声事件响应应急机制。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角度出发,大力倡导和支持针对 各类产品噪声源的噪声控制技术研究和投入,推进环境噪声和 噪声控制科研成果转化和对国外先进噪声控制技术成果的消 化、吸收和引进,通过加大产品噪声控制力度,促进各行

10、业产 品的升级换代,使之逐步成为无噪声公害的绿色产品,并考虑 逐步建立相应的行业优先准入制度。在“十二五”期间,绘制我国 100 个大中城市或区域的噪 声地图,在这 100 个城市启动噪声行动计划,并在这 100 个城 市建立可自动更新噪声地图的噪声监测系统。大力推进城镇人 居声环境质量改善技术研究和工程示范,在“十二五”期间,选定 100 个城市或城市区域 ,开展“宁静城市或区域”示范。有计划 有步骤地向全国推广。以当前国家的环境噪声标准体系为现实基础,通过合理 划分层次,协调相互关系,明确适用对象,增订、修订或废止 一些标准,使环境噪声标准体系更加科学完善,更好地为环境 噪声监督管理服务。

11、 公共交通设施噪声排放标准:对高速铁 路、城市轨道交通、磁悬浮、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等交通设 施项目尚无明确的噪声排放标准,需要及时整合制、修订。针 对高噪声产品的噪声控制标准:“十二五”期间可重点研究制订室 外移动设备(如施工机械等)的噪声控制标准。大力加强噪声控制环保产业的建设和发展。在“十二五”期 间,基本建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结构合理、上规模的噪声控制 民族环保产业,改变目前综合实力不强的局面。二一年六月十日建议人 :方丹群、田静、张斌共同建议人 :孙家麒、章奎生、吕亚东、姜鹏明、张绍栋、焦风 雷、户文成、王毅、卢庆普、翟国庆、陈克明、许冬雷、张简玲、 卢伟健。建议联系人:户文成电话:

12;通讯地址:北京市宣武区陶然亭路 55 号声学楼 邮编: 100054附件:建议人签字附件:建议人姓名及职务方丹群 :全球华人科学家环境论坛发起人和海外召集人、美国西方环境科学 院院长、研究教授、国家环境保护噪声振动控制工程技术中心首席顾问、研 究员。田静 :中国声学学会理事长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常务理事、全国政协常委 ,中 国科学院高新技术局局长、研究员。张斌: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所长、国家环境保护噪声振动控制工程技 术中心主任、研究员。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理事。共同建议人姓名职务孙家麒: 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国家环境保护噪声振动控制

13、工程技 术中心研究员。章奎生: 章奎生声学设计研究所所长、教授级高工、总工,中国环保产业 协会噪声振动控制专业委员会主任。吕亚东: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研究员、全国声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 长。姜鹏明: 北京绿创环保集团有限公司总裁、中国环保产业协会常委噪声委 员会副主任、研究员。张绍栋:杭州爱华仪器有限公司、高工。户文成:国家环境保护噪声与振动控制工程技术中心主任助理、高工卢庆普:广州市环境监测中心教授级高工。翟国庆:浙江大学环境科学系副教授、副系主任。王 毅:环境保护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研究员。焦风雷: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张荷玲:北京万迅达声学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许冬雷:江苏东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