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topsage/PAGE :.;前 言一、课程拟实现的主要目的1.协助 考生快速了解考试的根本内容,较为准确地领会考试各部分内容的难度,以对未来的复习道路作出合理的预期和科学的方案。2.经过对根底且中心的考点进展主题讲解,使考生具备进入正式复习的必要根底知识,了解各项法律制度的根本框架。3.引见根本法律艰苦修订的情况,引导考生明确修订重点,以矫正复习方向。二、课程内容及课时安排1.本课程共16个专题,根据考试内容分别安排如下:1行政法、行政诉讼法部分:共6个专题;2民商法、民事诉讼法部分:共8个专题;3刑法、刑事诉讼法部分:共2个专题。2.课时:15小时左右。三、课程的利用1.根本的资料和根
2、据:法条;2.建议的复习进路先听懂课程,做到对照PPT可以回想课程根本内容;再阅读专题所涉法律制度有关的根本法律法规文件,主要关注其中的重点法条。专题一 行政主体一、行政主体的判别规范行政主体,是指依法享有行政权益,能以本人的名义行使行政权,作出影响行政相对人权益义务的行为,并能独立承当由此产生的相应法律责任的社会组织。“权“名“责一“权依法“享有行政权益应该看谁是权益的拥有者,而不是看谁在实践行使权益。二“名能以本人的名义行使行政权1.是应该以谁的名义作出行政行为,而非实践以谁的名义作出行政行为。2.当多个主体对某一事件均具有职权,并经共同商议之后作出行政决议的,此时行为以谁的名义作出,谁就
3、是此事的行政主体。三“责独立承当相应的法律责任断定行政主体的“中心规范行政主体在行政诉讼中可以成为被告,在行政复议中可以成为被恳求人,在行政赔偿中可以成为赔偿义务机关。四谁是行政主体?表1-1行政机关均为行政主体行政机构内部机构1经法律、法规授权为行政主体2未经授权,不为行政主体派出机构暂时机构普通组织如企事业单位二、中央行政机关与行政机构表1-2国务院当然为行政主体国务院组成部门国务院直属机构部管局国务院办事机构经授权为行政主体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三、地方行政机关与行政机构表1-3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当然为行政主体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职能部门地方人民政府派出机关行政公署区公所街道办事处政府职能部门的派
4、出机构经授权为行政主体四、税务行政机关与行政机构一各级税务局1.中央政府设立国家税务总局,是国务院主管税收任务的直属机构;省及省级以下税务机构分设为国家税务局和地方税务局两个系统。2.省及省级以下国家税务局系统1设置为3级: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家税务局、地市、州、盟国家税务局、县市、旗国家税务局;2国家税务局系统实行垂直管理的指点体制。3.地方税务局1分为3级:省自治区、直辖市地方税务局、地市、州、盟地方税务局、县市、旗地方税务局;2实行双重指点体制:省级地方税务局受省级人民政府和国家税务总局指点,以地方政府指点为主;省级以下地方税务局实行上级税务机关和同级政府双重指点,以上级税务机关垂直指点为
5、主。二税务所1.上级税务行政机关的“派出机构。2.授权范围根据规定的行政处分,罚款额在2000元以下的,可以由税务所决议。三税务稽查局根据第9条的规定,省以下税务局设立的稽查局,专司偷税、逃避追缴欠税、骗税、抗税案件的查处。五、行政授权与行政委托表1-4行政授权行政委托根据不同法律、法规法律、法规、规章结果不同被授权者获得了行政主体格被委托者不能获得相应行政主体资历六、公务员1.公务员代表行政机关,以所在行政机关的名义行使行政权,其行为结果归属于相应的行政机关。公务员并非行政主体。2.公务员享有以下权益:1获得履行职责该当具有的任务条件;2非因法定事由、非经法定程序,不被免职、降职、解雇或者处
6、分;3获得工资报酬,享用福利、保险待遇;4参与培训;5对机关任务和指点人员提出批判和建议;6提出申诉和控诉而非提起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7恳求辞职;8法律规定的其他权益。【例题1多项选择题】根据行政法实际和法律规定,税务所的机构性质和法律位置表达在 。2007年A.税务所是税务机关的派出机构B.税务所是税务机关的内部机构C.税务所是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D.税务所是税务机关委托的组织E.税务所是职权行政主体【答案】AC【解析】1选项AB:税务所属于派出机构,而非内部机构;2选项CD:第2条、第14条和第74条对税务所进展了概括式授权,使其获得了行政主体资历,因此税务所是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而非税务
7、机关委托的组织;3选项E:派出机构只能成为授权行政主体派出机关才是职权行政主体。【例题2单项选择题】以下有关公务员的表述中,不正确的选项是 。A.公务员不是行政主体B.受行政处分的公务员无权恳求行政复议C.受行政处分的公务员无权提起行政诉讼D.公务员不得辞职【答案】D【解析】1选项A:公务员不是行政主体;2选项BC :公务员对其所受内部行政处分不服,有权申诉或控诉,无权恳求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3选项D:恳求辞职是公务员享有的权益之一。【例题3多项选择题】以下有关法律、法规授权组织和行政机关委托组织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有 。A.法律、法规授权组织以本人的名义行使相应的行政权益,行政机关委托组织
8、以委托机关的名义行使相应的行政权益B.法律、法规授权组织和行政机关委托组织均具有行政主体资历C.法律、法规授权组织和行政机关委托组织均可以成为行政诉讼被告D.法律、法规授权组织可以成为行政复议被恳求人,行政机关委托组织不能成为行政复议被恳求人E.法律、法规授权组织可以独立承当法律后果,行政机关委托组织不能独立承当法律后果【答案】BC【解析】此题5 个选项是同出一源的:1法律、法规授权组织经授权获得行政主体资历,因此可以本人名义行使行政权益,可以成为行政诉讼被告、行政复议被恳求人,可以独立承当责任;2行政机关委托组织不具有行政主体资历,因此该当以委托机关的名义行使行政权益,不能成为行政诉讼被告、
9、行政复议被恳求人该当以委托机关为行政诉讼被告、行政复议被恳求人,由委托机关承当责任。专题二 行政答应一、行政答应的设定一设定范围第12、13条应设定行政答应可以不设定行政答应可以设定行政答应图2-11.可以设定行政答应的事项1普通答应:驾驶执照、排污答应直接涉及国家平安、公共平安、经济宏观调控、生态环境维护以及直接关系人身安康、生命财富平安等特定活动,需求按照法定条件予以同意的事项。2特许:采矿答应、市政公用事业运营权答应有限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公共资源配置以及直接关系公共利益的特定行业的市场准入等,需求赋予特定权益的事项。3认可:注册税务师执业资历答应提供公众效力并且直接关系公共利益的职业、行
10、业,需求确定具备特殊信誉、特殊条件或者特殊技艺等资历、资质的事项。4核准:家用电器的检验、屠宰生猪的检疫直接关系公共平安、人身安康、生命财富平安的重要设备、设备、产品、物品,需求按照技术规范、技术规范,经过检验、检测、检疫等方式进展审定的事项。5登记:企业设立工商登记、社团设立登记企业或者其他组织的设立等,需求确定主体资历的事项。2.可以不设立行政答应的事项1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自主决议的;2市场竞争机制可以有效调理的;3行业组织或者中介机构可以自律管理的;4行政机关采用事后监视等其他行政管理方式可以处理的。二设定权限1.创设行政答应的权限第14、15条1经常性行政答应的创设权限“本法第
11、12条所列事项,法律可以设定行政答应。尚未制定法律的,行政法规可以设定行政答应。“本法第12条所列事项,尚未制定法律、行政法规的,地方性法规可以设定行政答应。“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有权依法创设经常性行政答应。创设时该当遵照上位法优先原那么,即只需在上位法对某一事项尚未创设答应的情况下,下位法才可以创设。2非经常性行政答应的创设“必要时,国务院可以采用发布决议的方式设定行政答应。实施后,除暂时性行政答应事项外,国务院该当及时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法律,或者自行制定行政法规。“本法第12条所列事项尚未制定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的,因行政管理的需求,确需立刻实施行政答应的,
12、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章可以设定暂时性的行政答应。暂时性的行政答应实施满1年需求继续实施的,该当提请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地方性法规。有权创设暂时性行政答应的文件:国务院决议、省级人民政府规章。创设条件表2-1文 件条 件国务院决议必要时省级人民政府规章1上位法未设定2因行政管理需求,确需立刻实施“转化非经常性行政答应不属于暂时行政答应的,该当及时转化为经常性行政答应。表2-2国务院决议设定的1及时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法律2自行制定行政法规省级人民政府规章设定的实施满1年需求继续实施的,该当提请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地方性法规3制止“地方上地方性
13、法规、省级人民政府规章设定的答应不得设定该当由国家一致确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资历、资质的行政答应;不得设定企业或者其他组织的设立登记及其前置性行政答应;其设定的行政答应,不得限制其他地域的个人或者企业到本地域从事消费运营和提供效力;不得限制其他地域的商品进入本地域市场。2.行政答应的详细化上位法优先原那么“第16条 行政法规可以在法律设定的行政答应事项范围内,对实施该行政答应作出详细规定。地方性法规可以在法律、行政法规设定的行政答应事项范围内,对实施该行政答应作出详细规定。规章可以在上位法设定的行政答应事项范围内,对实施该行政答应作出详细规定。法规、规章对实施上位法设定的行政答应作出的
14、详细规定,不得增设行政答应;对行政答应条件作出的详细规定,不得增设违反上位法的其他条件。三设定程序1.构成程序“第19条起草法律草案、法规草案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章草案,拟设定行政答应的,起草单位该当采取听证会、论证会等方式听取意见,并向制定机关阐明设定该行政答应的必要性、对经济和社会能够产生的影响以及听取和采意图见的情况。2.评价程序“第20条行政答应的设定机关该当定期对其设定的行政答应进展评价;行政答应的实施机关可以对已设定的行政答应的实施情况及存在的必要性适时进展评价,并将意见报告该行政答应的设定机关。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向行政答应的设定机关和实施机关就行政答应的设定和实
15、施提出意见和建议。3.修正程序“第20条 行政答应的设定机关以为经过本法第13条所列方式可以处理的,该当对设定该行政答应的规定及时予以修正或者废止。“第21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对行政法规设定的有关经济事务的行政答应,根据本行政区域经济和社会开展情况,以为经过本法第13条所列方式可以处理的,报国务院同意后,可以在本行政区域内停顿实施该行政答应。二、行政答应的实施一实施主体第22-26条1.行政机关实施1行政答应由具有行政答应权的行政机关在其法定职权范围内实施。2经国务院同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精简、一致、效能的原那么,可以决议一个行政机关行使有关行政机关的行政答应权。2.授
16、权实施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在法定授权范围内,以本人的名义实施行政答应。3.委托实施1委托范围在委托行政机关的法定职权范围内;按照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进展委托。2委托对象:其他行政机关3对委托机关的要求将受委托行政机关和受委托实施行政答应的内容予以公告;对受委托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答应的行为该当担任监视;对该行为的后果承当法律责任。4对受托机关的要求以委托行政机关名义实施行政答应;不得再委托其他组织或者个人实施行政答应。4.一致办理、结合办理、集中办理1涉及多机构行政答应需求行政机关内设的多个机构办理的,该行政机关该当确定一个机构一致受理行政答应恳求,一致送达行政答应决议。
17、2涉及多部门行政答应依法由地方人民政府两个以上部门分别实施的,本级人民政府可以确定一个部门受理行政答应恳求并转告有关部门分别提出意见后一致办理,或者组织有关部门结合办理、集中办理。二实施的普通程序决议定决议审查受理恳求1.格式文本的提供第29、58条1恳求书需求采用格式文本的,行政机关该当向恳求人提供行政答应恳求书格式文本。2恳求书格式文本中不得包含与恳求行政答应事项没有直接关系的内容。3行政机关提供行政答应恳求书格式文本,不得收费。2.信息公示义务第30条行政机关该当将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有关行政答应的事项、根据、条件、数量、程序、期限以及需求提交的全部资料的目录和恳求书示范文本等在办公场
18、所公示。3.行政机关对恳求的处置第32条1恳求事项依法不需求获得行政答应的,该当即时告知恳求人不受理;2恳求事项依法不属于本行政机关职权范围的,该当即时作出不予受理的决议,并告知恳求人向有关行政机关恳求;3恳求资料存在可以当场更正的错误的,该当允许恳求人当场更正;4恳求资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方式的,该当当场或者在5日内一次告知恳求人需求补正的全部内容,逾期不告知的,自收到恳求资料之日起即为受理;5恳求事项属于本行政机关职权范围,恳求资料齐全、符合法定方式,或者恳求人按照本行政机关的要求提交全部补正恳求资料的,该当受理行政答应恳求;6行政机关受理或者不予受理行政答应恳求,该当出具加盖本行政机关
19、公用印章和注明日期的书面凭证4.审查1核实义务第34条根据法定条件和程序,需求对恳求资料的本质内容进展核实的,行政机关该当指派两名以上任务人员进展核对。2报送义务第35条依法应领先经下级行政机关审查后报上级行政机关决议的行政答应,下级行政机关该当在法定期限内将初步审查意见和全部恳求资料直接报送上级行政机关。上级行政机关不得要求恳求人反复提供恳求资料。3告知义务第36条行政机关对行政答应恳求进展审查时,发现行政答应事项直接关系他人艰苦利益的,该当告知该利害关系人。恳求人、利害关系人有权进展陈说和申辩。行政机关该当听取恳求人、利害关系人的意见。5.决议1决议时限第34、42、43条当场决议恳求人提
20、交的恳求资料齐全、符合法定方式,行政机关可以当场作出决议的,该当当场作出书面的行政答应决议。不能当场决议的表2-3决议时限延伸时限延伸的同意一个主体实施的受理之日起20日内10日本机关担任人多个主体实施的1总时限:受理之日起45日内2下级机关:受理之起20日内15日本级政府担任人2决议方式不论是准予行政答应,还是不准予行政答应,均应以书面方式作出。准予行政答应,普通颁发行政答应证件;也可以表达为在检验、检测、检疫合格的设备、设备、产品、物品上加贴标签或者加盖检验、检测、检疫印章的方式作出。行政机关作出的准予行政答应决议,该当予以公开,公众有权查阅。【例题1单项选择题】第12条所列事项,尚未制定
21、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的,因行政管理的需求,确需立刻实施行政答应的, 可以设定暂时性的行政答应。2021年A.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B.国务院部门规章C.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章D.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决议【答案】C【解析】尚未制定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的,因行政管理的需求,确需立刻实施行政答应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章可以设定暂时性的行政答应。【例题2单项选择题】甲企业是2021年6月1日新成立的商贸企业,6月2日其向主管税务机关提出“发票领购资历审核恳求。根据行政答应法律制度的规定,主管税务机关的以下做法中,符合规定的是 。A.不予理睬B.当场作出受理决议C.先收下恳求书
22、及相关资料,5日内作出不予受理决议D.即时告知甲企业不受理【答案】D【解析】1发票领购资历审核曾经不再作为税务行政答应事项,纳税人办理了税务登记后,即具有领购普通发票的资历,不需求办理行政审批事项;2恳求事项依法不需求获得行政答应的,行政机关该当即时告知恳求人不受理。专题三 行政处分一、行政处分的种类一学理分类根据当事人被剥夺或限制的权益在类型上的不同,可以划分为人身自在罚、行为罚、财富罚和训诫声誉罚。二法定分类行政处分法 第8 条1.警告;2.罚款;3.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4.责令停产停业;5.暂扣或者吊销答应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6.行政拘留;7.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处分。
23、三税务行政处分的种类4种罚款、没收违法所得、停顿出口退税权、吊销税务行政答应证件。二、行政处分的设定第9-13条一行政处分的创设1.法律:各种行政处分;2.行政法规:除限制人身自在的处分外的其他类型行政处分;3.地方性法规除限制人身自在的处分、吊销企业营业执照的处分外的其他 规定的行政处分;4.行政规章:警告、一定数额的罚款【解释】部门规章的罚款限额该当由国务院规定,地方政府规章的罚款限额该当由其所在的省级人大常委会决议。二行政处分的详细化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行政规章都可以对上位法曾经创设的处分事项作出详细规定;但必需遵照上位法优先原那么,该当在上位法规定给予的行政处分行为、种类和幅度的范围
24、内进展规定。三、行政处分的实施一实施主体第15-19条1.行政机关1行政处分普通由具有行政处分权的行政机关在法定职权范围内实施。2集中行使处分权综合执法机关实施国务院或者经国务院授权的省级人民政府可以决议一个行政机关行使有关行政机关的行政处分权,但限制人身自在的行政处分权只能由公安机关行使。【资料】北京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根据国务院和市政府关于相对集中处分权的决议,本市城管执法机关行使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以下13个方面的处分权: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市政管理、公用事业管理、城市节水管理方面的全部处分权,园林绿化管理、环境维护管理、城市河湖管理、施工现场管理、城市停车管理、交通运输管理方面的有关处
25、分权;工商管理方面对流动无照运营行为的处分权;城市规划管理方面对违法建立的有关处分权;旅游管理方面对无导游证从事导游活动行为的处分权。2.授权实施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可以在法定授权范围内实施行政处分。3.委托实施1委托对象:符合“规定条件的组织依法成立的管理公共事务的事业组织;具有熟习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业务的任务人员;对违法行为需求进展技术检查或者技术鉴定的,该当有条件组织进展相应的技术检查或者技术鉴定。2委托范围、对委托机关及对受托人的根本要求同。二行政处分的管辖第2022条1.行政处分由违法行为发生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具有行政处分权的行政机关管辖;法律、行政法
26、规另有规定的除外。2.对管辖发生争议的,报请共同的上一级行政机关指定管辖。3.违法行为构成犯罪的,行政机关必需将案件移送司法机关,依法清查刑事责任。三行政处分实施的规那么第2327条、第29条1.先告诫规那么行政机关实施行政处分时,该当责令当事人矫正或者限期矫正违法行为。2.一事不二罚款规那么对当事人的同一个违法行为,不得给予两次以上罚款的行政处分。3.不处分规那么1无责任才干者不处分不满14周岁的人有违法行为的,不予行政处分,责令监护人加以管教;精神病人在不能识别或者不能控制本人行为时有违法行为的,不予行政处分,但该当责令其监护人严加看管和治疗。2情节细微者不处分违法行为细微并及时纠正,没有
27、呵斥危害后果的,不予行政处分。3过时未罚者不处分违法行为在2年内未被发现的,不再给予行政处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2年的期限,从违法行为发生之日起计算;违法行为有延续或者继续形状的,从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4.不重zhng罚规那么1未成年人不重罚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有违法行为的,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分。2悔改者不重罚当事人自动消除或者减轻违法行为危害后果的,该当依法从轻或者减轻处分。3胁从者不重罚当事人受他人胁迫有违法行为的,该当依法从轻或者减轻处分。4立功者不重罚当事人配合行政机关查处违法行为有立功表现的,该当依法从轻或者减轻处分。四行政处分实施的普通程序1.调查、检查第31、32、37
28、条1执法人员人数行政机关在调查或者进展检查时,执法人员不得少于2人,并该当向当事人或者有关人员出示证件。2告知义务行政机关在作出行政处分决议之前,该当告知当事人作出行政处分决议的现实、理由及根据,并告知当事人依法享有的权益。3听取意见当事人有权进展陈说和申辩。行政机关必需充分听取当事人的意见,对当事人提出的现实、理由和证据,该当进展复核;当事人提出的现实、理由或者证据成立的,行政机关该当采用。4保管证据在证据能够灭失或者以后难以获得的情况下,经行政机关担任人同意 ,可以先行登记保管,并应在7日内及时作出处置决议,在此期间,当事人或者有关人员不得销毁或者转移证据。2.决议第38条调查终结,行政机
29、关担任人该当对调查结果进展审查,根据不同情况,分别作出如下决议:1确有应受行政处分的违法行为的,根据情节轻重及详细情况,作出行政处分决议;2违法行为细微,依法可以不予行政处分的,不予行政处分;3违法现实不能成立的,不得给予行政处分;4违法行为已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3.送达行政处分决议书该当在宣告后当场交付当事人;当事人不在场的,行政机关该当在7日内按照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将行政处分决议书送达当事人。四、行政处分的执行1.职权分别:决议者、收缴者、一切者第46条1作出罚款决议的行政机关该当与收缴罚款的机构分别;除依法可以当场收缴的罚款外,作出行政处分决议的行政机关及其执法人员不得自行收缴
30、罚款。2当事人该当自收到行政处分决议书之日起15日内,到指定的银行交纳罚款;银行该当收受罚款,并将罚款直接上缴国库。2.行政处分的强迫执行第51条当事人逾期不履行行政处分决议的,作出行政处分决议的行政机关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到期不交纳罚款的,每日按罚款数额的3%加处分款;2根据法律规定,将查封、扣押的财物拍卖或者将冻结的存款划拨抵缴罚款;3恳求人民法院强迫执行。【例题1单项选择题】在一次对某市餐饮企业的结合执法检查中,卫生局发现甲小吃店的食品卫生情况存在严重问题,作出了责令其限期矫正,并处分款的决议;工商局发现该小吃店没有依法办理年检,作出了责令其限期矫正,并处分款的决议。以下有关本案的说法中
31、,正确的选项是 。A.卫生局和工商局的行为不违反一事不二罚款原那么B.卫生局和工商局的行为违反一事不二罚款原那么,该当由先发现违法行为的机关作出罚款决议C.卫生局和工商局的行为违反一事不二罚款原那么,该当报请共同上一级行政机关作出罚款决议D.卫生局和工商局的行为违反一事不二罚款原那么,该当由卫生局和工商局联名作出罚款决议【答案】A【解析】卫生局和工商局的行为并不违反“一事不二罚款原那么,由于甲小吃店实践上存在两个违法行为食品卫生不合格、未办理工商年检,两个行政机关的罚款并非针对同一违法行为作出。【例题2多项选择题】根据的规定,以下各项行政处分中,地方性法规有权设定的有 。A.行政拘留 B.吊销
32、企业营业执照C.吊销答应证 D.责令停产停业E.没收违法所得【答案】CDE【解析】地方性法规可以设定除限制人身自在、吊销企业营业执照以外的行政处分。【例题3单项选择题】某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国务院的授权,决议由城建规划局一致行使有关行政机关的行政处分权。根据行政处分法律制度的规定,以下各项中,不能由城建规划局一致行使的是 。A.环境维护局的罚款权B.土地管理局的没收权C.工商行政管理局的吊销营业执照权D.公安局的拘留权【答案】D【解析】国务院或者经国务院授权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决议一个行政机关行使有关的行政处分权,但限制人身自在的行政处分行政拘留只能由公安机关行使。专题四 行政强迫一
33、、行政强迫概述第9、12条表4-1行政强迫措施的种类行政强迫执行的方式1限制公民人身自在2查封场所、设备或者财物3扣押财物4冻结存款、汇款5其他1加处分款或者滞纳金2划拨存款、汇款3拍卖或者依法处置查封、扣押的场所、设备或者财物4排除妨碍、恢复原状5代履行6其他二、行政强迫措施一行政强迫措施的创设第10、11条1.法律:各种行政强迫措施2.行政法规1尚未制定法律,且属于国务院行政管理职权事项;2有权设定除限制人身自在,冻结存款、汇款和法律规定保管的事项外的其他行政强迫措施。3.地方性法规1尚未制定法律、行政法规,且属于地方性事务;2仅有权设定查封场所、设备或者财物,扣押财物两项行政强迫措施。【
34、解释】规章包括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无权设定行政强迫措施。4.法律对行政强迫措施的对象、条件、种类作了规定的,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不得作出扩展规定。二行政强迫措施的实施主体第16、17、70条1.行政机关实施1行政机关履行行政管理职责,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实施行政强迫措施。2根据的规定行使相对集中行政处分权的行政机关,可以实施法律、法规规定的与行政处分权有关的行政强迫措施。3行政强迫措施该当由行政机关具备资历的行政执法人员实施,其他人员不得实施。2.授权实施:适用有关行政机关的规定3.委托实施:绝对制止三行政强迫措施的普通程序第18、19条1.实施前须向行政机关担任人报告并经同意;【解释】情
35、况紧急,需求当场实施行政强迫措施的,行政执法人员该当在24小时内向行政机关担任人报告,并补办同意手续。行政机关担任人以为不该当采取行政强迫措施的,该当立刻解除。2.由两名以上行政执法人员实施;3.出示执法身份证件;4.通知当事人到场;5.当场告知当事人采取行政强迫措施的理由、根据以及当事人依法享有的权益、救援途径;6.听取当事人的陈说和申辩;7.制造现场笔录;8.现场笔录由当事人和行政执法人员签名或者盖章,当事人回绝的,在笔录中予以注明。【解释】当事人不到场的,约请见证人到场,由见证人和行政执法人员在现场笔录上签名或者盖章。四限制公民人身自在的特殊规定第20条1.当场告知或者实施行政强迫措施后
36、立刻通知当事人家属实施行政强迫措施的行政机关、地点和期限;2.在紧急情况下当场实施行政强迫措施的,在前往行政机关后,立刻向行政机关担任人报告并补办同意手续。3.及时解除1不得超越法定期限。2目的曾经到达或者条件曾经消逝,应立刻解除。五查封、扣押第2228条1.对象查封、扣押的对象限于涉案场所、设备或财物;以下对象不得查封、扣押:1与违法行为无关的场所、设备或者财物;2公民个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的生活必需品;3已被其他国家机关依法查封的场所、设备或者财物。2.期限1查封、扣押的期限不得超越30日;情况复杂的,经行政机关担任人同意,可以延伸,但是延伸期限不得超越30日;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2
37、对物品需求进展检测、检验、检疫或者技术鉴定的,查封、扣押的期间不包括检测、检验、检疫或者技术鉴定的期间。3.费用负担1检测、检验、检疫或者技术鉴定的费用由行政机关承当。2因查封、扣押发生的保管费用由行政机关承当。4.后续处置1没收或销毁:违法现实清楚,依法应没收或销毁2解除查封、扣押当事人没有违法行为;查封、扣押的场所、设备或者财物与违法行为无关;行政机关对违法行为曾经作出处置决议,不再需求查封、扣押;查封、扣押期限曾经届满。六冻结第2933条1.实施主体冻结存款、汇款该当由法律规定的行政机关实施,不得委托给其他行政机关或者组织;其他任何行政机关或者组织不得冻结存款、汇款。2.对象1数额该当与
38、违法行为涉及的金额相当;2已被其他国家机关依法冻结的,不得反复冻结。3.期限1予以冻结的期限金融机构接到行政机关依法作出的冻结通知书后,该当立刻予以冻结,不得拖延,不得在冻结前向当事人泄露信息。2送达冻结决议的期限作出决议的行政机关该当在3日内向当事人交付冻结决议书。3实施冻结的期限冻结存款、汇款的时间不得超越30日;情况复杂的,经行政机关担任人同意,可以延伸,但是延伸期限不得超越30日;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4.后续处置1划拨对违法现实清楚,且被冻结款项依法该当收缴的,予以划拨。2及时解除冻结当事人没有违法行为;冻结的存款、汇款与违法行为无关;行政机关对违法行为曾经作出处置决议,不再需求冻结;
39、冻结期限曾经届满。【解释】行政机关逾期未作出处置决议或者解除冻结决议的,金融机构该当自冻结期满之日起解除冻结。三、行政机关强迫执行一行政强迫执行的创设和实施主体第13条1.行政强迫执行由法律设定。2.法律没有规定行政机关强迫执行的,作出行政决议的行政机关该当恳求人民法院强迫执行。二行政强迫执行的普通程序第3438条1.启动行政机关依法作出行政决议后,当事人在行政机关决议的期限内不履行义务。2.催告行政机关作出强迫执行决议前,该当事先催告当事人履行义务。3.陈说申辩当事人收到催告书后有权进展陈说和申辩;行政机关该当充分听取当事人的意见,对当事人提出的现实、理由和证据,该当进展记录、复核;当事人提
40、出的现实、理由或者证据成立的,行政机关该当采用。4.决议强迫执行1经催告,当事人逾期仍不履行行政决议,且无正当理由的,行政机关可以作出强迫执行决议。2在催告期间,对有证据证明有转移或者隐匿财物迹象的,行政机关可以作出立刻强迫执行决议。三比例原那么第4244条【解释】行政法上的比例原那么,是指强迫行政行为的手段应与其性质相匹配,尽能够采取本钱低、损害小的手段实现行政管理目的。1.执行协议制度1实施行政强迫执行,行政机关可以在不损害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权益的情况下,与当事人达成执行协议。2执行协议可以商定分阶段履行。3当事人采取补救措施的,可以减免加处的罚款或者滞纳金。4执行协议该当履行;当事人不履
41、行执行协议的,行政机关该当恢复强迫执行。2.执行时间行政机关不得在夜间或者法定节假日实施行政强迫执行;但是,情况紧急的除外。3.执行手段行政机关不得对居民生活采取停顿供水、供电、供热、供燃气等方式迫使当事人履行相关行政决议。4.执行标的对违法的建筑物、构筑物、设备等需求强迫撤除的,该当由行政机关予以公告,限期当事人自行撤除;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不恳求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又不撤除的,行政机关可以依法强迫撤除。四金钱给付义务的执行第4549条1.加处分款和滞纳金1行政机关依法作出金钱给付义务的行政决议,当事人逾期不履行的,行政机关可以依法加处分款或者滞纳金。2加处分款或者滞纳金的规范该当告知当
42、事人。3加处分款或者滞纳金的数额不得超出金钱给付义务的数额。2.转入直接强迫执行1行政机关依法实施加处分款或者滞纳金超越30日,经催告当事人仍不履行的,具有行政强迫执行权的行政机关可以强迫执行。2没有行政强迫执行权的行政机关该当恳求人民法院强迫执行;但是,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不恳求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经催告仍不履行的,在实施行政管理过程中曾经采取查封、扣押措施的行政机关,可以将查封、扣押的财物依法拍卖抵缴罚款。3划拨存款、汇款该当由法律规定的行政机关决议,并书面通知金融机构。金融机构接到行政机关依法作出划拨存款、汇款的决议后,该当立刻划拨。五代履行第5052条1.适用条件行政机关依法作出要
43、求当事人履行排除妨碍、恢复原状等义务的行政决议,当事人逾期不履行,经催告仍不履行,其后果曾经或者将危害交通平安、呵斥环境污染或者破坏自然资源的,行政机关可以代履行,或者委托没有利害关系的第三人代履行。2.适用程序1代履行前送达决议书;2代履行3日前,催告当事人履行,当事人履行的,停顿代履行;3代履行时,作出决议的行政机关该当派员到场监视;4代履行终了,行政机关到场监视的任务人员、代履行人和当事人或者见证人该当在执行文书上签名或者盖章。3.立刻实施代履行需求立刻去除道路、河道、航道或者公共场所的遗洒物、妨碍物或者污染物,当事人不能去除的,行政机关可以决议立刻实施代履行;当事人不在场的,行政机关该
44、当在事后立刻通知当事人,并依法作出处置。4.费用代履行的费用按照本钱合理确定,由当事人承当;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四、法院的非诉执行第53、54条1.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不恳求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又不履行行政决议的,没有行政强迫执行权的行政机关可以自期限届满之日起3个月内,按照本章规定恳求人民法院强迫执行。2.行政机关恳求人民法院强迫执行前,该当催告当事人履行义务。3.催告书送达10日后当事人仍未履行义务的,行政机关可以向所在地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恳求强迫执行;执行对象是不动产的,向不动产所在地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恳求强迫执行。【例题1多项选择题】甲市国税局稽查局接到群众告发后对A公司进展
45、了检查,发现A公司存在严重的偷税行为,现场查封其办公场地、扣押了相关财务资料和库存产品。后甲市国税局稽查局对A公司下达,对其罚款80000元;A公司逾期未交纳罚款,甲市国税局稽查局依法对其加处分款;A公司仍拒不交纳罚款及加处分款,甲市国税局稽查局依法将扣押的产品拍卖。根据行政强迫法律制度的规定,以下各项属于行政强迫措施的有 。A.查封其办公场地B.扣押其相关财务资料和库存产品C.罚款80000元D.加处分款E.将扣押的产品拍卖【答案】AB【解析】1选项C属于行政处分;2选项DE属于行政强迫执行方式。【例题2多项选择题】根据行政强迫法律制度的规定,以下关于查封、扣押的表述错误的有 。A.与违法行
46、为人有关的一切场所、设备或者财物,行政机关均有权查封、扣押B.不得查封、扣押公民个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的生活必需品C.不得查封企业的维持根本消费运营必需的机器设备D.当事人的场所、设备或者财物已被其他国家机关依法查封的,不得反复查封E.违法行为人委托第三方保管的财物不得查封、扣押【答案】ACE【解析】1选项A:“与违法行为人有关不一定“与违法行为有关;2选项CE:不存在该制止性规定。【例题3单项选择题】甲税务机关查实乙企业有偷税行为,依法作出税务处置决议,责令乙企业补缴税款并加收滞纳金;甲税务机关依法实施加收滞纳金超越 ,经催告乙企业仍不履行的,甲税务行关可以依法强迫执行。A.15日B.30日C.
47、45日D.60日【答案】B【解析】1行政机关依法实施加处分款或者滞纳金超越30日,经催告当事人仍不履行的,具有行政强迫执行权的行政机关可以强迫执行;没有行政强迫执行权的行政机关该当恳求人民法院强迫执行。2根据的规定,税务机关对逾期税款和滞纳金享有强迫执行权。专题五 行政复议一、行政复议受案范围第68条一可以恳求行政复议1.对行政机关作出的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者吊销答应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行政拘留等行政处分决议不服的;2.对行政机关作出的限制人身自在或者查封、扣押、冻结财富等行政强迫措施决议不服的;3.对行政机关作出的有关答应证、执照、资质证、资历证等证
48、书变卦、中止、撤销的决议不服的;4.对行政机关作出的关于确认土地、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海域等自然资源的一切权或者运用权的决议不服的;5.以为行政机关进犯合法的运营自主权的;6.以为行政机关变卦或者废止农业承包合同,进犯其合法权益的;7.以为行政机关违法集资、征收财物、摊派费用或者违法要求履行其他义务的;8.以为符合法定条件,恳求行政机关颁发答应证、执照、资质证、资历证等证书,或者恳求行政机关审批、登记有关事项,行政机关没有依法办理的;9.恳求行政机关履行维护人身权益、财富权益、受教育权益的法定职责,行政机关没有依法履行的;10.恳求行政机关依法发放抚恤金、社会保险金或者最
49、低生活保证费,行政机关没有依法发放的;11.以为行政机关的其他详细行政行为进犯其合法权益的。二一并恳求复议附带审查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以为行政机关的详细行政行为所根据的以下规定不合法,在对详细行政行为恳求行政复议时,可以一并向行政复议机关提出对该规定的审查恳求:1.国务院部门的规定;2.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任务部门的规定;3.乡、镇人民政府的规定。三不得恳求行政复议1.行政规章以上包含行政规章的笼统行政行为,不得直接或附带地恳求复议。2.不服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处分或者其他人事处置决议的,按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提出申诉。3.不服行政机关对民事纠纷作出的调解或者其他处置,依法恳求仲
50、裁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二、行政复议的恳求人与被恳求人一恳求人第10条1.依法恳求行政复议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是恳求人。【解释】恳求人是与被恳求详细行政行为有法律上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2.有权恳求行政复议的公民死亡的,其近亲属可以恳求行政复议。3.有权恳求行政复议的公民为无民事行为才干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才干人的,其法定代理人可以代为恳求行政复议。4.有权恳求行政复议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的,接受其权益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恳求行政复议。二被恳求人第1114条1.行政复议的被恳求人为其实施的详细行政行为被行政相对人恳求复议的行政主体。2.行政机关与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以共同
51、的名义作出详细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为共同被恳求人。3.行政机关与其他组织以共同名义作出详细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为被恳求人。4.下级行政机关按照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经上级行政机关同意作出详细行政行为的,同意机关为被恳求人。5.行政机关设立的派出机构、内设机构或者其他组织,未经法律、法规授权,对外以本人名义作出详细行政行为的,该行政机关为被恳求人。三、行政复议的管辖复议机关一普通管辖第12、13、14条1.选择管辖对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任务部门的详细行政行为不服的,由恳求人选择,可以向该部门的本级人民政府恳求行政复议,也可以向上一级主管部门恳求行政复议。2.上级管辖1对
52、海关、金融、国税、外汇管理等实行垂直指点的行政机关和国家平安机关的详细行政行为不服的,向上一级主管部门恳求行政复议。2对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详细行政行为不服的,向上一级地方人民政府恳求行政复议。3对省、自治区人民政府依法设立的派出机关所属的县级地方人民政府的详细行政行为不服的,向该派出机关恳求行政复议。3.本级管辖1对国务院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详细行政行为不服的,向作出该详细行政行为的国务院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恳求行政复议。2对上述行政复议决议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也可以向国务院恳求判决,国务院按照本法的规定作出最终判决。三、行政复议的管辖复议机关二特
53、殊管辖第15、18条【解释】特殊之处在于,针对这类案件,恳求人可以向详细行政行为发生地的县级地方人民政府提出行政复议恳求,由接受行政复议恳求的县级地方人民政府依法转送有关行政复议机关。1.对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依法设立的派出机关的详细行政行为不服的,向设立该派出机关的人民政府恳求行政复议;2.对政府任务部门依法设立的派出机构按照法律、法规或者规章规定,以本人的名义作出的详细行政行为不服的,向设立该派出机构的部门或者该部门的本级地方人民政府恳求行政复议;3.对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的详细行政行为不服的,分别向直接纳理该组织的地方人民政府、地方人民政府任务部门或者国务院部门恳求行政复议;4.对两个或
54、者两个以上行政机关以共同的名义作出的详细行政行为不服的,向其共同上一级行政机关恳求行政复议;5.对被撤销的行政机关在撤销前所作出的详细行政行为不服的,向继续行使其职权的行政机关的上一级行政机关恳求行政复议。四、行政复议根本程序一恳求1.期限第9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以为详细行政行为进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自知道该详细行政行为之日起60日内提出行政复议恳求;但是法律规定的恳求期限超越60日的除外。2.方式第11条:书面、口头均可二受理第17、20条1.行政复议机关收到行政复议恳求后,该当在5日内进展审查。2.审查结果1对不符合本法规定的行政复议恳求,决议不予受理,并书面告知恳求人。2对符合本法规
55、定,但是不属于本机关受理的行政复议恳求,该当告知恳求人向有关行政复议机关提出。3对符合法定条件的行政复议恳求,依法该当决议受理;行政复议恳求自行政复议机关担任法制任务的机构收到之日起即为受理。3.行政复议机关不作为的救援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法提出行政复议恳求,行政复议机关无正当理由不予受理的,上级行政机关该当责令其受理;必要时,上级行政机关也可以直接受理。三审理1.审理的内容第28条1合法性审查:现实、主体、权限、根据、程序2适当性审查:能否符合法律目的、能否具有合理的动机、能否正当思索有关要素、能否同等情况同等对待、能否符合比例要求、能否符合行政惯例、能否前后一致、内容或结果上能否合理适
56、当。2.审理方式第22条行政复议原那么上采取书面审查的方法,但是恳求人提出要求或者行政复议机关担任法制任务的机构以为有必要时,可以向有关组织和人员调查情况,听取恳求人、被恳求人和第三人的意见。3.证据规那么第23、24条1在行政复议过程中,被恳求人不得自行向恳求人和其他有关组织或者个人搜集证据。2行政复议机关担任法制任务的机构该当自行政复议恳求受理之日起7日内,将行政复议恳求书副本或者行政复议恳求笔录复印件发送被恳求人。被恳求人该当自收到恳求书副本或者恳求笔录复印件之日起10日内,提出书面回答,并提交当初作出详细行政行为的证据、根据和其他有关资料。四结案1.结案期限第31条复议机关该当自受理恳
57、求之日起60日内结案;但是法律规定的行政复议期限少于60日的除外。情况复杂,不能在规定期限内结案的,经复议机关担任人同意可以适当延伸,并告知恳求和被恳求人,但延伸期限最多不超越30日。2.不作出复议决议结案1恳求人撤回恳求第25条行政复议决议作出前,恳求人要求撤回行政复议恳求的,经阐明理由,可以撤回;撤回行政复议恳求的,行政复议终止。2和解结案第40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行政机关行使法律、法规规定的自在裁量权作出的详细行政行为不服恳求行政复议,恳求人与被恳求人在行政复议决议作出前自愿达成和解的,该当向行政复议机构提交书面和解协议;和解内容不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权益的,行政复议机构该当
58、准许。3调解结案第50条有以下情形之一的,行政复议机关可以按照自愿、合法的原那么进展调解: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行政机关行使法律、法规规定的自在裁量权作出的详细行政行为不服恳求行政复议的;当事人之间的行政赔偿或者行政补偿纠纷。3.作出复议决议结案第28、29条1被恳求人获胜的决议维持决议详细行政行为认定现实清楚,证据确凿,适用根据正确,程序合法,内容适当的,决议维持。2恳求人获胜的决议履行决议被恳求人不履行法定职责的,决议其在一定期限内履行。撤销、变卦或者确认违法决议A主要现实不清、证据缺乏的;B适用根据错误的;C违反法定程序的;D超越或者滥用职权的;E详细行政行为明显不当的。【解释】决议撤
59、销或者确认该详细行政行为违法的,可以责令被恳求人在一定期限内重新作出详细行政行为;行政复议机关责令被恳求人重新作出详细行政行为的,被恳求人不得以同一的现实和理由作出与原详细行政行为一样或者根本一样的详细行政行为。3赔偿决议依恳求作出恳求人在恳求行政复议时可以一并提出行政赔偿恳求,行政复议机关对依法该当给予赔偿的,在决议撤销、变卦详细行政行为或者确认详细行政行为违法时,该当同时决议被恳求人依法给予赔偿。依职权作出恳求人在恳求行政复议时没有提出行政赔偿恳求的,行政复议机关在依法决议撤销或者变卦罚款,撤销违法集资、没收财物、征收财物、摊派费用以及对财富的查封、扣押、冻结等详细行政行为时,该当同时责令
60、被恳求人返还财富,解除对财富的查封、扣押、冻结措施,或者赔偿相应的价款。五执行第32、33条1.对被恳求人被恳求人不履行或者无正当理由拖延履行行政复议决议的,行政复议机关或者有关上级行政机关该当责令其限期履行。2.对恳求人1维持详细行政行为的行政复议决议,由作出详细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依法强迫执行,或者恳求人民法院强迫执行;2变卦详细行政行为的行政复议决议,由行政复议机关依法强迫执行,或者恳求人民法院强迫执行。【例题1单项选择题】甲县乙镇税务所以本人名义对王某作出了罚款1000元的决议,王某不服,拟恳求行政复议。根据行政复议法律制度的规定,该行政复议案件的被恳求人应为 。A.乙镇税务所B.甲县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 5.3 分饼 北师大版
- 2025年租凭合同延期申请书模板
-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练习一 北师大版
- 三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期中测试卷(含答案)
- 2024年水电站计算机监控装置项目资金申请报告代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含答案
- 《7 秋季星空》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科学六年级上册青岛版
- 我为爸爸庆祝父亲节教案教学设计
- 2025年广东省建筑安全员-A证考试题库附答案
- 2025年桂林信息工程职业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带答案
- 城市开放空间-课件
- 湖南2024年湖南省水利厅所属事业单位招聘57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全球及中国调频储能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4年加氢站技术规范
- 小学思政培训
- 《森林火灾预防与扑救技术课件教程》
- 2025年度会计人员继续教育会计法律法规答题活动测试100题答案
- 第15课 人机对话的实现 说课稿 六上信息科技浙教版(2023)001
- 统编版(2025新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综合测试卷(含答案)
- 医师手术权限申请流程
- 2025年四川省宜宾叙州区事业单位考调83人历年管理单位笔试遴选500模拟题附带答案详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