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自动控制理论的发展与体系1控制理论发展的历史,现状及前景1经典控制理论以单变量控制,随动/调节为主要内容,以微分方程和传递函数为数学模型,以频率响应法为主要方法。数学工具:微分方程,复变函数3后现代控制理论大系统、 智能控制 ;以 网络、通讯、人机交互为代表的信息自动化 集成的理论与技术。2现代控制理论 现代控制理论以多变量控制、最优控制为主要内容,采用时域法,以状态方程为数学模型。数学工具:线性代数, 泛函分析2经典控制理论经典控制理论,以单变量控制,随动/调节为主要内容,以微分方程和传递函数为数学模型,所用的方法主要以频率响应法为主。数学工具: 微分方程, 复变函数3第一阶段:经典控制理
2、论 (一)、经典控制理论阶段 闭环的自动控制装置的应用,可以追溯到1788年瓦特(J.Watt)发明的飞锤调速器的研究。然而最终形成完整的自动控制理论体系,是在20世纪40年代末。 最先使用反馈控制装置的是希腊人在公元前300年到1年中使用的浮子调节器。凯特斯比斯(Kitesibbios)在油灯中使用了浮子调节器以保持油面高度稳定。4第一阶段:经典控制理论 19世纪60年代期间是控制系统高速发展的时期,1868年麦克斯韦尔(J.C.Maxwell)基于微分方程描述从理论上给出了它的稳定性条件。1877年劳斯(E.J.Routh),1895年霍尔维茨(A.Hurwitz)分别独立给出了高阶线性系
3、统的稳定性判据;另一方面,1892年,李雅普诺夫(A.M.Lyapunov)给出了非线性系统的稳定性判据。在同一时期,维什哥热斯基(I.A.Vyshnegreskii)也用一种正规的数学理论描述了这种理论。 1922年米罗斯基(N.Minorsky)给出了位置控制系统的分析,并对PID三作用控制给出了控制规律公式。 1942年,齐格勒(J.G.Zigler)和尼科尔斯(N.B.Nichols)又给出了PID控制器的最优参数整定法。上述方法基本上是时域方法。 5第一阶段:经典控制理论 1932年柰奎斯特(Nyquist)提出了负反馈系统的频率域稳定性判据,这种方法只需利用频率响应的实验数据。19
4、40年,波德(H.Bode)进一步研究通信系统频域方法,提出了频域响应的对数坐标图描述方法。1943年,霍尔(A.C.Hall)利用传递函(复数域模型)和方框图,把通信工程的频域响应方法和机械工程的时域方法统一起来,人们称此方法为复域方法。 频域分析法主要用于描述反馈放大器的带宽和其他频域指标。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经典控制技术和理论基本建立。1948年伊文斯(W.Evans)又进一步提出了属于经典方法的根轨迹设计法,它给出了系统参数变换与时域性能变化之间的关系。至此,复数域与频率域的方法进一步完善。 6第一阶段:经典控制理论总结:经典控制理论的分析方法为复数域方法,以传递函数作为系统数学模
5、型,常利用图表进行分析设计,比求解微分方程简便。优点:可通过试验方法建立数学模型,物理概念清晰,得到广泛的工程应用。缺点:只适应单变量线性定常系统,对系统内部状态缺少了解,且复数域方法研究时域特性,得不到精确的结果。7控制理论发展的历史,现状及前景1经典控制理论以单变量控制,随动/调节为主要内容,以微分方程和传递函数为数学模型,以频率响应法为主要方法。数学工具:微分方程,复变函数3后现代控制理论大系统、 智能控制 ;以 网络、通讯、人机交互为代表的信息自动化 集成的理论与技术。2现代控制理论 现代控制理论以多变量控制、最优控制为主要内容,采用时域法,以状态方程为数学模型。数学工具:线性代数,
6、泛函分析8现代控制理论、后现代控制理论 现代控制理论 60年代初形成并迅速发展起来的 现代控制理论是在航天、航空、导弹等军事尖端技术的发展,对自动控制系统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的推动下发展起来的。要求设计高精度、快速响应、低消耗、低代价的控制系统;被控制对象越来越大型、复杂、综合化,从单个局部自动化发展成综合集成自动化后现代控制理论 80年代以后,控制理论向广度与深度发展 大系统,是指规模大,结构复杂变量众多的信息与控制系统。在系统理论中,采用状态方程和代数方程相结合的数学模型,状态空间,运筹学等相结合的数学方法。 智能控制 是具有某些仿人智能的工程控制与信息处理系统,其中最典型的是智能机器人,
7、智能主体等。 21世纪 网络、通讯、人机交互为代表的信息自动化 集成的理论与技术。9第二阶段:现代控制理论 20世纪60年代初,在原有“经典控制理论”的基础上,形成了所谓的“现代控制理论” 。 为现代控制理论的状态空间法的建立作出贡献的有,1954年贝尔曼(R.Bellman)的动态规划理论,1956年庞特里雅金(L.S.Pontryagin)的极大值原理,和1960年卡尔曼(R.E.Kalman)的多变量最优控制和最优滤波理论。 频域分析法在二战后持续占着主导地位,特别是拉普拉斯变换和傅里叶变换的发展。在20世纪50年代,控制工程的发展的重点是复平面和根轨迹的发展。进而在20世纪80年代,数
8、字计算机在控制系统中的使用变得普遍起来,这些新控制部件的使用使得控制精确、快速。10第三阶段:大系统控制 20世纪70年代开始,出现了一些新的控制方法和理论。如(1)现代频域方法,该方法以传递函数矩阵为数学模型,研究线性定常多变量系统;(2)自适应控制理论和方法,该方法以系统辨识和参数估计为基础,处理被控对象不确定和缓时变,在实时辨识基础上在线确定最优控制规律;(3)鲁棒控制方法,该方法在保证系统稳定性和其它性能基础上,设计不变的鲁棒控制器,以处理数学模型的不确定性;(4)预测控制方法,该方法为一种计算机控制算法,在预测模型的基础上采用滚动优化和反馈校正,可以处理多变量系统。11第四阶段:智能
9、控制 智能控制的指导思想是依据人的思维方式和处理问题的技巧,解决那些目前需要人的智能才能解决的复杂的控制问题。被控对象的复杂性体现为:模型的不确定性,高度非线性,分布式的传感器和执行器,动态突变,多时间标度,复杂的信息模式,庞大的数据量,以及严格的特性指标等。而环境的复杂性则表现为变化的不确定性和难以辨识。 试图用传统的控制理论和方法去解决复杂的对象,复杂的环境和复杂的任务是不可能的。 智能控制的方法包括模糊控制,神经元网络控制,专家控制等方法。12目前的发展趋势1突出含机、电、计算机、通信网络的大系统、复杂系统与人机交互系统的集成;3人才培养:多学科交叉、基础雄厚、适应面宽。培养宽口径、多面手、复合型人才2控制论的根本是信息的控制, 包括模型的建立(数学特征),信息的处理(计算机微电子技术)与实体的控制(领域知识,工程特征)13我国控制理论的教学 1949. 上海交大 张钟俊 伺服系统1950 清华大学 钟士模 自动调节原理506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河南轻工职业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完整
- 定向越野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体育与健康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 第十二课 转动的风车-齿轮传动 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大连版(2015)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
- 建筑装饰理论模考试题与参考答案
- 第4课《灯笼》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 高中信息技术粤教版必修教学设计 -6.3.3 活动过程
- 第18课 辛亥革命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 2025年中成药制药生产线项目发展计划
- 2025年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及答案一套
- 2025年造纸完成工段智能装备项目发展计划
- GB/T 44255-2024土方机械纯电动液压挖掘机能量消耗量试验方法
- DL∕T 1785-2017 电力设备X射线数字成像检测技术导则
- 山东财经大学《大学英语》2022-2023学年期末试卷
- 融合教育完整版本
- 产品研发指导专家聘用协议书
- 【正版授权】 IEC 60268-5:2003/AMD1:2007 EN-FR Amendment 1 - Sound system equipment - Part 5: Loudspeakers
- JT-T-1210.1-2018公路沥青混合料用融冰雪材料第1部分:相变材料
- 2024年晋中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完整参考答案
- DL-T5493-2014电力工程基桩检测技术规程
- 2024年03月广东佛山市禅城区教育系统招考聘用中小学教师120人笔试历年典型题及考点剖析附带答案含详解
- DZ/T 0452.3-2023 稀土矿石化学分析方法 第3部分:锂、铍、钪、锰、钴、镍、铜、锌、镓、铷、铌、钼、铟、铯、钽、钨、铊、铅、铋、钍、铀及15个稀土元素含量的测定 ICP-MS法(正式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