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生活前言chen_第1页
文化生活前言chen_第2页
文化生活前言chen_第3页
文化生活前言chen_第4页
文化生活前言chen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梦想是成功的向导,人生第一成功的事: 是做到你自己认为做不到的事, 第二成功的事; 是做到别人认为你做不到的事! 胡老师寄语1思想政治 必修课程经济生活 政治生活 文化生活 生活与哲学2前言文化生活31、请同学们列举一些文化现象?45宋代贵妇服饰6 宋代官员服饰78吉祥用语类鸿运当头:以鱼头、笋干、红辣椒制作而成。竹报平安:以竹笋为主料制作,表达了人们对平安的祝福。四代同堂:用鸡、鸽子、毛雀、谷雀制作。四种动 物大小不一,代表四代。寓意想像类: 9色泽造型类:玉带莱自:用白菜心、粉丝、红辣椒制作而成蚂蚁上树:用肉末粉丝制作。燕子戏水:用对虾、鱼泥、油菜制作,栩栩如生。1011思考:2.为什么文

2、化非常重要?阅读致同学们 12(1) 对于每个人的生活来说,文化同经济、政治一样重要,都是追求美好幸福生活的重要内容。(2) 对于每个民族和国家的发展来说: 文化是民族延续的重要标志,是国民素质和科技水平的重要标志。2.为什么文化非常重要?133、为什么要开设文化生活课程?14第一,时代发展的需要。文化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文化是社会变革的内燃机文化是社会常态的调控器 文化是凝聚社会的粘合剂 文化是经济发展的助推器 文化上的每一个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 恩格斯15第二,文化竞争的需要日趋激烈的文化竞争需要加强文化建设和维护文化安全文化的力量“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组成

3、部分”。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渗透,世界之争不仅是经济、科技、国防实力之争,也是文化实力和民族精神之争。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不仅带来货物、服务、资本、人员等在各国间的频繁流动,更带来了思想意识、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在世界范围的交流比较。西方以经济政治强势对中国进行文化渗透。16中宣部部长刘云山的话:“如果不能迅速建立自己的文化优势,就难以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捍卫自己的战略利益,就会处于被动守势”。2002年我国城乡居民实际文化消费跃升为5300亿元,而我国城乡居民的文化消费需求约为10900亿元,缺口达5600亿元。美国的文化产业超过了4000亿美元,消费类视听技术文化产品出口达

4、600亿美元,已经取代航空航天业,成为美国第一大出口产业。小资料17为什么德国人做精、美国人做大、法国人时尚、日本企业长寿、英国企业稳定、印度企业创新 它们分别在不同的行业中能够处于世界第一或一流?而中国企业却无法做精、做大、做长、做稳、做新?不妨一读18这一切都是文化使然。 我们要把企业做大、做长、做精、做新,就必须认识到文化的核心作用,我们要成为世界一流,就必须构建精准、恰切、系统的文化战略,步步谨慎,脚脚踏准,以文化来支持企业长期的发展和进步。19城市精神深圳:开拓创新,诚信守法, 务实高效,团结奉献上海:精进、智慧、和融 西安:人文长安融容世界青岛:诚信、博大、和谐、卓越南京:厚德载物

5、、同进文明杭州:精致和谐、大气开放长沙:心忧天下敢为人先大连: 创造、创业、创世20第三,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加强文化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政治经济文化协调发展的社会。21第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文化建设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只有繁荣的经济而没有昌盛的文化,只有物质的丰富而没有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就称不上“全面小康”。22归纳:3. 为什么要开设文化生活课程?第一、时代发展的需要 文化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第二、文化竞争的需要日趋激烈的文化

6、竞争需要加强文化建设和维护文化安全; 第三、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加强文化建设; 第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234、学习文化生活的意 义:见教材致同学们24 5、教材的层次结构25单元 4课题 10框题 20目题 60单元题下有序言,告诉学生学习本单元的主要内容和意义。每个单元设有23课。课题下设导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课题也帮学生明了本课所要讲述的主题。每一课设2个框题。每一框大致是一个课时的内容。每一框题下设3个目题。目题是构成课文的基本单位,又是学习过程的基本环节。26第一单元 文化与生活文化概念的界定文化的意义: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 是什么 中国文化文化一般第三单元发展先进文化 第四单元 中华文化与 民族精神 怎么办 怎么看 文化自身发展的一般过程文化的传承:传播、继承与创新中华文化的精髓文化认同:中华民族精神文化建设的基本要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