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ID技术基础和编码调制》_第1页
《RFID技术基础和编码调制》_第2页
《RFID技术基础和编码调制》_第3页
《RFID技术基础和编码调制》_第4页
《RFID技术基础和编码调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RFID技术基础和编码调制RFID技术基础和编码调制图1 RFID的系统结构RFID技术基础和编码调制图2 阅读器组成示意图 RFID技术基础和编码调制图3 射频识别系统的基本通信结构框图RFID技术基础和编码调制3 编码和调制 数据和信号 数据可定义为表意的实体,分为模拟数据和数字数据。模拟数据在某些时间间隔上取连续的值,例如,语音、温度、压力等。 数字数据取离散值,为人们所熟悉的例子是文本或字符串。在射频识别应答器中存放的数据是数字数据 。5RFID技术基础和编码调制3 编码和调制 数据和信号 模拟信号在时域表现为连续的变化,在频域其频谱是离散的。模拟信号用来表示模拟数据。 数字信号是一种

2、电压脉冲序列,数据取离散值,通常可用信号的两个稳态电平来表示,一个表示二进制的0,另一个表示二进制的1。 6RFID技术基础和编码调制3 编码和调制 传输介质 传输介质是数据传输系统里发送器和接收器之间的物理通路。无线传输 射频识别所用的频率为135 kHz(LF)及ISM频率的13.56 MHz(HF),433 MHz(UHF),869 MHz(UHF),915 MHz(UHF),2.45 GHz(UHF),5.8 GHz(SHF)。 7RFID技术基础和编码调制3 编码和调制 信道的容量对在给定条件,给定通信路径或信道上的数据传输速率称为信道容量。数据传输速率=码元传输速率log2M 信道

3、的最大容量C为C=2BW log2M带宽受限且有高斯白噪声干扰的信道最大容量 C= BW log2(1S/N) 8RFID技术基础和编码调制3 编码和调制 数据编码(信源编码和信道编码 ) 信源编码是对信源信息进行加工处理,模拟数据要经过采样、量化和编码变换为数字数据,为降低所需要传输的数据量,在信源编码中还采用了数据压缩技术。 信道编码是将数字数据编码成适合于在数字信道上传输的数字信号,并具有所需的抵抗差错的能力,即通过相应的编码方法使接收端能具有检错或纠错能力。 9RFID技术基础和编码调制RFID技术基础和编码调制3 编码和调制 数字基带信号波形 11RFID技术基础和编码调制不归零码(

4、NRZ,Not Return to Zero)基带传输时,需要解决数字数据的数字信号表示以及收发两端之间的信号同步问题。对于传输数字信号来说,最简单最常用的方法是用不同的电压电平来表示两个二进制数字,也即数字信号由矩形脉冲组成。按数字编码方式,可以划分为单极性码和双极性码,单极性码使用正(或负)的电压表示数据;双极性码是二进制码,1为反转,0为保持零电平。根据信号是否归零,还可以划分为归零码和非归零码,归零码码元中间的信号回归到0电平,例如“1”为正电平,“0”为负电平, 每个数据表示完毕后,都会回归到零电平状态,而非归零码没有回归到零电平的过程,例如“1”为高电平,“0”为低电平。RFID技

5、术基础和编码调制射频识别系统通常使用下列编码方法中的一种:反向不归零(NRZ)编码曼彻斯特(Manchester)编码单极性归零(UnipolarHZ)编码差动双相(DBP)编码密勒(Miller)编码利差动编码。RFID技术基础和编码调制3 编码和调制 数字基带信号的频谱 14RFID技术基础和编码调制3 编码和调制 RFID中常用的编码方式及编解码器曼彻斯特(Manchester)码 15RFID技术基础和编码调制曼彻斯特码 Manchester code (又称裂相码、双向码),一种用电平跳变来表示1或0的编码,其变化规则很简单,即每个码元均用两个不同相位的电平信号表示,也就是一个周期的

6、方波,但0码和1码的相位正好相反。RFID技术基础和编码调制RFID技术基础和编码调制3 编码和调制 RFID中常用的编码方式及编解码器曼彻斯特(Manchester)码 编码器电路 18RFID技术基础和编码调制3 编码和调制 RFID中常用的编码方式及编解码器曼彻斯特(Manchester)码 曼彻斯特码编码器时序波形图示例 19RFID技术基础和编码调制3 编码和调制 RFID中常用的编码方式及编解码器 密勒(Miller)码 密勒码编码规则 bit(i-1)bit i密勒码编码规则1bit i的起始位置不变化,中间位置跳变00bit i的起始位置跳变,中间位置不跳变10bit i的起始

7、位置不跳变,中间位置不跳变20RFID技术基础和编码调制Miller码也称延迟调制码,是一种变形双向码。其编码规则:对原始符号“1”码元起始不跃变,中心点出现跃变来表示,即用10或01表示。对原始符号“0”则分成单个“0”还是连续“0”予以不同处理;单个“0”时,保持0前的电平不变,即在码元边界处电平不跃变,在码元中间点电平也不跃变;对于连续“0”,则使连续两个“0”的边界处发生电平跃变。在无源RFID中,为实现卡和读写器之间的数据交换,都是采用负载调制方式完成的。进行负载调制时,需要选用一种编码去调制。密勒(Miller)码因码中带有时钟信息,且具有较好的抗干扰能力,因而是非接触存储卡中优选

8、使用的码型,例如,EM Microelectronnic-marin SA的RFID产品H4006中就采用了密勒码技术。RFID技术基础和编码调制3 编码和调制 RFID中常用的编码方式及编解码器 密勒码波形及与NRZ码、曼彻斯特码的波形关系 22RFID技术基础和编码调制3 编码和调制 RFID中常用的编码方式及编解码器 密勒(Miller)码 用曼彻斯特码产生密勒码的电路 23RFID技术基础和编码调制3 编码和调制 修正密勒码编码器假设输出数据为01 1010 24RFID技术基础和编码调制3 编码和调制 修正密勒码解码 修正密勒码解码器原理框图 25RFID技术基础和编码调制3 编码和

9、调制 修正密勒码解码 解码时序波形图示例 26RFID技术基础和编码调制3 编码和调制 脉冲调制 将数据的NRZ码变换为更高频率的脉冲串,该脉冲串的脉冲波形参数受NRZ码的值0和1调制。 主要的调制方式为频移键控FSK和相移键控PSK。 27RFID技术基础和编码调制3 编码和调制 脉冲调制 FSK FSK脉冲调制波形 FSK是指对已调脉冲波形的频率进行控制,FSK调制方式用于射频载波频率为125kHz的情况.28RFID技术基础和编码调制RFID技术基础和编码调制3 编码和调制 脉冲调制 FSK调制 FSK实现的原理框图 30RFID技术基础和编码调制3 编码和调制 脉冲调制 FSK解调 F

10、SK解调电路原理图 31RFID技术基础和编码调制3 编码和调制 脉冲调制 FSK解调工作原理如下: 触发器D1将输入FSK信号变为窄脉冲。触发器D1采用74HC74,当端为高时,FSK上跳沿将Q端置高,但由于此时为低,故CL端为低,又使Q端回到低电平。Q端的该脉冲使十进计数器4017复零并可重新计数。 32RFID技术基础和编码调制3 编码和调制 脉冲调制PSK1和PSK2 采用PSK1调制时,若在数据位的起始处出现上升沿或下降沿(即出现1,0或0,1交替),则相位将于位起始处跳变180。而PSK2调制时,相位在数据位为1时从位起始处跳变180,在数据位为0时则相位不变。 33RFID技术基

11、础和编码调制RFID技术基础和编码调制3 编码和调制 PSK调制电路 选择相位法电路框图 35RFID技术基础和编码调制3 编码和调制 PSK解调电路 阅读器能正确将PSK调制信号变换为NRZ码的关键。36RFID技术基础和编码调制3 编码和调制 设PSK信号的数据速率为fc/2(fc为射频载波频率值125 kHz),则加至解调器的PSK信号是125 kHz/2=62.5 kHz的方波信号。该PSK信号进入解调器后分为两路:一路加至触发器D3的时钟输入端(CLK),触发器D3是位值判决电路;另一路用于形成相位差为90的基准信号。触发器D3的D输入端加入的是由125 kHz载波基准形成的62.5

12、 kHz基准方波信号,这样,若触发器的D3的时钟与D输入端两信号相位差为90(或相位差不偏至0或180附近),则触发器D3的Q端输出信号即为NRZ码,可供微控制器MCU读入。 37RFID技术基础和编码调制3 编码和调制 PSK解调电路的相关波形 38RFID技术基础和编码调制副载波调制是标签向读写器发送数据的方法。在通常的RFID通信中,读写器是主动方,产生射频场,把要发送给标签的数据直接调制在射频场载波上;而标签是被动方,不产生射频场,标签回送数据的时候把自己当做一个线圈,回送的数据用打开和关断线圈表示,根据电磁感应原理,磁场中闭合的线圈会减小磁场振幅,打开的线圈对磁场幅度没有影响。读写器

13、感知到这种磁场幅度的变化,从而接收到标签回送的数据信息。开关线圈相当于在磁场中开关一个磁场的负载,这种调制方法就称为负载调制。RFID技术基础和编码调制3 编码和调制 副载波与副载波调制解调 TYPE A中的副载波调制 标准帧的结构 副载波调制波形 40RFID技术基础和编码调制3 编码和调制 副载波与副载波调制解调 TYPE B中的副载波调制 : 位编码采用不归零NRZ编码,副载波调制采用BPSK方式,逻辑状态的转换用副载波相移180来表示,0表示逻辑1,0180表示逻辑0,副载波频率fs=847 kHz,数据传输速率为106 kbps。 41RFID技术基础和编码调制3 编码和调制 副载波

14、与副载波调制解调 TYPE B中的副载波调制 :数位的副载波调制加负载调制 42RFID技术基础和编码调制3 编码和调制 TYPE A中的副载波解调相干解调(同步解调 ) 非相干解调 ASK调制时,其包络线与基带信号成正比,因此采用包络检波就可以复现基带信号,这种方法无须同频同相的副载波基准信号。43RFID技术基础和编码调制3 编码和调制 正弦波调制正弦振荡的载波信号 调幅 调制信号产生的调幅波设上式v(t)的相位角=0 积化和差 44RFID技术基础和编码调制3 编码和调制 振幅调制模型调幅波的频域 45RFID技术基础和编码调制3 编码和调制 脉冲调幅波 46RFID技术基础和编码调制3 编码和调制 数字调制ASK方式的实现 国际标准ISO 14443的负载调制测试用的PICC电路 47RFID技术基础和编码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