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集聚区位选择_第1页
产业集聚区位选择_第2页
产业集聚区位选择_第3页
产业集聚区位选择_第4页
产业集聚区位选择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企业区位选择和产业转移的研究以长春20家企业调查分析为例摘要:产业转移是一个中观的经济现象,但其经济实质是通过企业的投资、转移等来实现的, 现阶段我国企业大多数已经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自由经济体,他们的独立性使其成为产 业转移的主体,同时也是产业转移中的直接利益主体。本文要以长春企业的区位选择和发展 来看产业对内转移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长春企业发展战略与产业转移的关系。关系。关键词:区位选择产业转移一、研究背景(一)企业区位选择的相关研究企业区位决策的分析可以追溯到19世纪。从1826年杜能孤立国一书的发表,到后来韦 伯工业区位论的诞生,再到近代美国学者埃德加胡佛、伊萨德等人对韦伯、俄林、

2、勒 施等人理论的综合,在企业区位决策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因素被考虑进来,各种因素对决策的 影响程度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但是,总的来说,企业区位选择时应考虑两方面的因素,企 业决定因素以及区位决定因素。企业决定因素主要包括三类:(1)企业在产品创新、生产组 织营销、人力资源财务管理等方面的能力,称为企业的无形资产;(2)企业的获利能力、获 得投入要素的能力、企业协调内部关系和提高生产率的能力、独占或控制市场、协同经济能 力、风险分散化能力等,称为企业拥有的补充资产;(3)企业在信息成本、转移定价、投入 要素或中间品掌控、销售控制等方面的能力,称为企业的内部化能力。区位决定因素包括四 大类:一是自然禀

3、赋因素,即自然和创造性资源禀赋所形成的区位环境;二是经济发展因素, 即伴随经济发展而形成的区位因素;三是政治区位因素,即政府一定时期内可以控制的区位 因素;四是人文区位因素,即与社会文化相关的区位变量,如意识形态、传统、文化教育等。在P. M. Townroe的研究中,强调区位选择模式的重要性,主要由于两方面的原因: 一是不论由于何种原因,如果选择的区位不能优化公司的潜在效率,那么公司所选择的区位 就存在机会成本。新产业投资的权限、激励机制和诱因的基本原理是把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 纳入某种程度的基本平衡。所以,新区位的管理效率对于产业投资的生产力的改进与地区发 展政策的制定和和成效是有益的,也是

4、很重要的。因此,和决策过程相关的产业转移方面的 研究可能会有利于公司(改善决策的质量)和公共政策的制定(使政策更加有效)。二是因为产 业转移中的区位决策研究是很重要的。区位选择一般是由发展较快且较为成功的企业进行 的,它不但反映了产业区位需求的变化,也反映了城市中不同地区间相对有利性的变化。区 位因素中,有些因素如转移成本的重要性日趋下降,而其它因素,像公司成员向宜人环境转 移的重要性不断上升。这些变化意味着原先具有产业投资优势的地区或部分地区可能丧失了 优势,而其它一些地区变得有利可图,成为了具有发展潜力的地区。这些变化对于预测哪些 地区的非移动产业发展和下降以及地区发展规划的政策效应方面也

5、是很重要的。蔡一庆认为企业跨区域投资时,会综合考虑被投资地区的区位决定因素,经过分析比较 后作出投资的区位决策.一般而言,企业要重点考虑以下区位决定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市 场容量、要素禀赋、政府的行政效率和优惠政策、基础设施水平和产业配套能力。英国迈克尔德威洛克、雷切尔格雷夫、海伦辛普森用企业区位选择模型分析了英 国的政府补贴政策和产业集聚效应对企业区位选择策略的影响,认为企业更愿意在较大规模 的市场附近投资建厂,而且产业结构多样化与企业区位选择正相关,具有产业集聚效应的企 业更乐于毗邻同行业其它企业投资建厂。另外,城市经济的发展对区位的选择具有重要影响, 外商独资跨国公司更喜欢到本行业的外商

6、独资企业聚集的地区投资建厂。(二)产业转移研究的兴起与发展国际产业转移的兴起与发展有关产业转移的研究,国际上较早形成理论的是20世纪30年代的日本经济学家赤松要 提出的雁形发展模式啼1,后来小岛清通过发展这一理论,提出了追赶型产业周期理论和边 际产业扩张论,在20世纪70年代为日本向亚洲新兴工业国和地区以及东盟国家和地区进行 产业转移、推动本国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理论根据阳3。1997年卢根鑫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的角度研究了国际产业转移问题,认为产业贸 易与产业投资促进了技术构成相似性与价值构成相异性的重合产业的成长,而重合产业的存 在是导致国际产业转移的基础口 3。徐向红等以美国中小企业为考

7、察对象:认为美国中小企 业生产管理成本不断上升、竞争激烈、生存空间受到挤压、与转移出去的大公司有较强的依 赖性、经济转型升级时期等不良因素导致中小企业有大量外迁的动力哺,。,李国平、杨开忠分析了外商对华直接投资的数据,结合企业调查,认为外商产业的区位 选择主要受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成本的影响,要素成本在不同区域之间的相对变化是决定外来 企业在华空间转移的主要因素之一,同时认为投资国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转移以及中国国内的 地区间产业与地域政策的变化也是其产业和空间转移的重要因素瞪。罗建华等比较系统分析了国际产业转移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认为国际产业转移 在区域分布的不平衡是导致近年来中国区域经济增长

8、差异的重要原因,对中国产业集群形成 起着推动作用,加快了东部工业化进程,带动了国内企业技术创新和制度变革,形成了更加 活跃的竞争局面,改善市场行为,促使产业结构的调整。谭介辉认为顺梯度型产业转移模式,由于产业转移过程中的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固有 级差的存在,落入“引进落后一一再引进一一再落后的陷阱之中,发展中国家永远 处于落后状态。发展中国家要真正想实现“赶超战略,就必须突破传统的产业转移理论的 局限,利用“后发优势”,打破产业转移中作为发达国家相对落后技术被动接受者的状态, 立足于本国实际,采取适当的方式发展以“逆梯度”型为主的对外直接投资,主动获取高新 技术,促使国内产业的发展。国内产业转

9、移的兴起与发展魏后凯从产业转移的微观主体企业的角度,认为企业是否决定迁移不仅取决于来自现有 区位的推力和来自目标市场区位的拉力的大小,还取决于一些企业在现有区位的阻力因素, 这些因素主要涉及到企业迁移所造成的固定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损失,维持现有劳动就业关系 所增加的成本,来自地方政府的压力以及管理者旅行成本增加等。郦瞻、谭福河、沈肖媛认为引起浙江省三大产业转移的因素是产业结构的调整、追求经 营资源的边际效益最大化、企业成长的需要。陈刚、陈红儿认为产业转移对欠发达区域发展的作用主要表现为要素注入效应、技术溢 出效应、关联带动效应、优势升级效应、结构优化效应、竞争引致效应和观念更新效应。但 余慧倩提

10、出承接地要审慎对待产业转移,产业转移使产业承接地处于垂直型国际分工格局中 处在产业链和价值链的低端,不能天然地推动技术进步,并会产生拉大转出国与承接地之间 技术差距的威胁;同时各地区为争夺产业转移会产生内耗,限制了技术的开发等消极影响。魏后凯从竞争力的视角,指出产业转移对转出区一般会降低转移产业的竞争力,减少就 业机会:对转入区通常会提高转移产业的竞争力,增加就业机会和产业配套能力,形成集聚 经济效应。李小建等从区域基础、国家政策、发展战略等方面,认为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从东部沿海 地区向西部内陆地区逐步降低,存在着梯度差异,而东部地区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将导致一些 传统产业向其它欠发达地区转移。陈建

11、军根据浙江和西部省区各自的资源优势和市场特点,认为浙江和西部地区产业分工 的主要模式应该是水平分工模式而不是垂直分工模式,通过产业转移,合理地进行产业分工 与协作。二、长春承接国际国内产业转移的现状及特征(一)长春投资环境概述区域投资环境又称为创业投资环境,从广义上来看,它是指一个地区或经济体在一定时 期内拥有的对投资活动具有影响的各种因素和条件的综合系统。区域投资环境内容复杂,构 成要素众多,几乎包括一地区的所有社会经济文化因素。由于生产力发展的层次性和空间布 局的区域性及地区之间的自然环境、地理、社会经济的差异性,各地区的投资环境也是有很 大差异的。投资环境影响、制约投资行为的全过程,是众

12、多因素构成的有机复合体,具有综 合性。从陈栋生的研究成果看,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影响、制约投资行为的物质条件, 如地区的自然地理与生态环境、经济发展水平和地区各种基础设施的通达、通畅与通效性等; 另一类则是影响投资行为的政治、经济、社会与文化等因素。通常前者称为硬环境,后者称 为软环境。软、硬环境概括的内容,如图示1:衷1环境概述软环境破环境自然环境L地理区位q憾、地形、水文、生态、环 境和自然景观政治与法 制环境1.地方法制的完斋性、透明度和依法行政情况3,他方政府运行漱率和就崽政策经桐境L生产要误市场发苻和市场秩序 包括生产资料市场、资本市场, 人才市场技术市场,信息市场等) 2.投资服

13、务中心薯中弁麋务组织 的发育水平女瓯济发展水平夏潜力4,基础殴施等基础条件包括供 电、供水、供热、交通运输、信 息网梏等)杜会人文环境1L入口索质与教育水平2+辖神风貌与杜龛捂用城市景观、人居环境与体闹环境社会治安创新筑币与创新环境硬环境首先从自然地理位置来看。从全国范围看,长春市是东北交通的交通要道,南可联结中 国辽东半岛沿海城市,北可通过黑龙江省向独联体和东欧各国拓展,东可经珲春、图们江口 岸通往朝鲜、韩国、俄罗斯,西可由吉林省白城地区与蒙古交往,是未来东西走向的第三条 “欧亚大陆桥”的交汇点。这种特殊的地理位置,使长春市成为中国东北地区巨大经济链条 中关键的一环,成为东北地区重要的交通、

14、通讯枢纽和物流中心。其次看基础设施。公路交 通网络健全;长春的铁路位处京哈线铁路大动脉上,贯通南北,连接东西;机场是国际航空 港,开辟了 39条国内外航线;高速公路、有轨交通建设发展迅速,是全国几个保留有轨电 车的城市之一;长春市的邮政通讯基础设施完备,已同国内500多个城市、世界180多个国 家和地区实现长途电话直拨和传送,并可接收微波和卫星通讯;信息网络建设迅速发展,网 络出口带宽达至U20G;长春市有着优良的生态环境,城市绿化覆盖率达39%,.居全国前 列,2002年被国家环保总局命名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是继杭州市和海口市之后全 国第三个获得这一殊荣的省会城市,良好的生态环境使长春

15、赢得了 “森林城”的美誉。再从 资源环境来看,长春市的自然资源是非常丰富的,已探明地下资源有煤、油页岩矿、水泥石 灰岩矿、铜、银、铁等许多种矿产资源;长春市耕地面积广阔,土质肥沃;林地面积广大, 野生植物资源丰富,其中可供药用的植物有150多种,可做工业、家庭副业原料的有50多 种,可供食用的有30多种,还有其它方面的用途就不一一列举了;野生动物资源也是种类 繁多,可达34种。能源方面,水利、电力、煤气、天然气供应相对都比较充足,可以满足 工业、农业、生活用水等方面的需求。最后从长春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潜力来看。(1)农业方面,长春市是中国闻名的农业大市, 地处世界著名的黄金玉米带,是重要商品粮基

16、地,素有“北方粮仓之称,主要作物为玉米、 大豆、水稻。畜牧业发达,猪、牛、鸡、鹿、鹅等品种优良,数量较大。近年来,先后建成 了德大、大成、皓月等一批国内规模最大、技术世界一流的农产品深加工龙头企业;(2)工 业方面,长春市是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工业具有相当规模和现代化水平,汽车、农产品加 工两大支柱产业不断壮大,光电信息、生物医药两大主导行业发展迅速。中国长春第一汽车 集团是全国规模最大、品种最全的汽车生产、科研基地,汽车年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五分之 一;现有的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基本形成了高水平、大批量、专业化的汽车配套企业群, 故有“汽车城”之称。长春客车厂是全国最大的铁路客车和地铁科研、生

17、产基地,客车产量 占全国近二分之一。长春玉米工业园区以生产化工醇类产品为主,将形成年加工玉米800 万吨、产值上千亿元的能力,是未来我市经济发展的又一重要增长极。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上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围绕光电子、光显示、汽车电子、新材料、软件及信息服务、现代 医药、玉米深加工、绿色食品等八个重点行业,培育了一批具有较强竞争能力的高新技术企 业。软环境长春市是吉林省的综合服务中心。全市拥有众多的商贸、餐饮、金融等服务机构,其中, 星级宾馆、酒店46家,从事旅游业的单位140家。物流经济开发区的建立,整合集聚了 150 多家大型储运企业等物流资源,将逐渐把长春打造成辐射全省乃至东北地区的现代区

18、域物流 中心。旅游业和会展业发展迅速,旅游资源丰富,有亚洲最大的人工森林一净月潭国家森林 公园,有闻名中外的伪满皇宫等历史遗迹,形成了以生态、冰雪、伪满遗迹、汽车产业、影 视文化为特色的旅游产品。“东北亚博览会” “中国长春电影节”、“中国长春国际农业博览 会”、“中国长春国际汽车博览会”和“净月潭冰雪节”等展会已形成知名会展品牌。长春市是中国科技文化名城。全市有独立科研与技术开发机构99个,国家重点科研开 放实验室19个,中国科学院和工程院院士 26名,各类专业技术人员41万人,科研实力在 全国大中城市中名列前茅。在光学、精密仪器、生物制品、汽车等方面的研究开发居于国内 领先地位。著名的中国

19、科学院长春光机与物理研究所、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长春地理研究 所、卫生部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以及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27所高校都坐落在城区。 长春电影制片厂是中国建立最早、规模最大的综合性电影生产基地,被誉为新中国电影的摇 篮。长春市是一座充满生机的开放城市。近年来,长春市先后同日本仙台、英国伯明翰和美 国弗林特等14个城市结为友好城市,与世界6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稳定的经贸联系,在 20多个国家和地区兴办了海外企业或办事机构。全市拥有长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长春 经济技术开发区两个国家级开发区;拥有长春净月潭旅游经济开发区、长春汽车产业开发区、 长江路电脑科技产品经营开发区、等十一个省

20、级开发区,入区企业分别享受国家、省级开发 区优惠政策。其中,长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己进入全国“十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行列, 经济开发区被国家列为经济特区,长春净月潭旅游经济开发区被列为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 区、国家森林公园和国家生态示范区,长春汽车产业开发区被批准为国家级汽车批发市场。 美国的百事可乐、沃尔玛公司,德国的大众、西门子公司,日本的伊藤忠、丸红商社等40 家世界500强企业落户长春。(二)长春承接产业转移的总体情况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在中国加入WTO以来,长春逐步扩大对 内对外开放,紧紧抓住国家大力吸引外资、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重大机遇,积极营造承接 产业的良好

21、环境,不断创新思路和举措,着力招商引资,国际国内产业向长春转移产业规模 逐步增长、层次逐步提升,并呈现出加速的态势。1.国际产业转移方面从2000年长春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以来,长春市累计新批利用外商直接投资 项目927个,实际利用外资金额62. 4亿美元,直接利用外资金额24. 8亿美元。特别是 2004年以来,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加快增长,2007年创下16. 9亿美元的历史最高水平。 截至2008年4月底,世界500强企业有50家落户长春。从行业看,主要集中在制造业领域。据统计,制造行业累计签订利用外资协定398个, 占全市42. 9%;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27. 6亿美元,占全市

22、44. 2%,在全市外商投资 中均居行业首位例。从发展态势看,制造业实际利用外资在2004年呈现出高峰,达到5.53 亿美元,然后回落继而稳步上升的态势,2006年达到4. 15亿美元。长春经过打基础、建 平台,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进一步凸现,外资涌入的态势十分明显,标志着外商投资长春制 造业已进入一个崭新阶段。表W长春市外商直接投黄顼目数和投黄颠年份新授外金企业个数当年台同外黄金融亿 美元)实际使用外资金颤亿羌 元)199144。一 160. 049922021.80.319932352.30, 79942155,90.89953235.91.81961273. Jft?1W1302.20.7

23、1(&1462.12M39991505,13.320001615.13.62001065. I20021194& 32003118197.52004132g2005旎5IL7.20061497.2H. J2007& 1思9200&4165, 327.78表3 2002-2006年长春新批扯商直接投资制造业企业数年份新批外资 顼目数个)外商投临知(万美元)制造业企 业数个_制业使用外 资翅(万美元20Q21192356079测031)8328679124762颂43210438710655398200513939165932305520064960310%415402.国内产业转移方面2007年

24、长春市实际利用内资突破300亿元,是2000年的3. 34倍,从2000年到2008 年4月份,实际利用内资累计达1592. 3亿元,与国内其他省市的经济联系合作进一步加强。 从2000年到2006年,每年长春市所成立的企业数量中,内资企业数量均占75%以上.从发 展态势看,每年内资企业数量是逐步递减的,直到2004年数量达到最低444家,然后数量 开始回升,至1J2006年,已达到将近800家。表4 2000-2006年长春业企业敷卸肉毓建:业数单位:个)年忻!工业企业裁内资企业数_2000阿49820016574762D02啊47920035524682004眦444200&314&912

25、006952797三、来长企业区位选择的原因长春市位于东北交通的网络中心,也是黑、吉、辽、内蒙四省区来往的十字要冲;自然 资源丰富,耕地、林地、野生动植物等资源种类繁多;特别是长春享誉全球的汽车产业、农 产品加工业,更是为长春吸引了不少的国际及国内其他地区的企业来长春投资。在此次问卷 调查的企业中,汽车及其零部件生产、农副产品加工、饮食业、生物医药、房地产业都有所 涉及,可以说涵盖了长春的优势产业和重要产业。在所了解的来长春投资的企业中,主要有 中外合资、中外合作、外商独资几种形式,而此次问卷调查的20个企业中,12家是外商合 资企业,8家是外商独资企业口 .。而且随着长春经济的发展和投资环境

26、的改善,越来越多 的企业更倾向于在长春建立独资企业,足以显示出外商对长春投资前景的信心。1.长春市承接产业转移所处阶段作为经济发展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经济现象,产业转移主要指的是相关产业从一个国家或地区 转移到另一个国际或地区的过程8羽。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交通通信条件 的改善,长春承接的产业转移已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与趋势:第一,发达国家向长春的产业 转移情况在加快。向长春转移的外来产业由小规模向大规模发展,而且转移的产业性质与产 业结构也发生了较大变化,由半成品加工向成品生产方向转移发展。比如最初转移的主要是 一些劳动密集型的简单加工组装工序,后来,一些投资量大、技术含量也较高的一

27、些生产环 节与产品也出现了转移扩散的趋势;第二,由单独的制造业转移扩展到了整个产业链的转移, 由单个企业向集群产业转移发展。无论是国际产业转移还是国内其他地区相关产业的转移, 其最初的涉及领域主要是制造业的相关活动,然而近年来,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企业的 经济活动区位出现了分散化与相互分离的趋势,为能在全球范围内组织配置资源,除传统的 制造业外,其他生产经营环节(如研究与开发、设计等)也开始向其他地区转移。长春趁着这 股新风,除了增强巩固自己的支柱产业一一汽车产业以外,也开始积极地在别的领域加大力 度,增强产业竞争能力,并开始大规模招商引资,以使自己的产业多元化,促进长春经济飞 速发展。2.

28、长春承接的企业对外扩张和产业转移的原因现阶段企业为什么进行产业区域转移,或实行对外扩张战略,这是我们关注的重点。只有认清楚企业来长春投资的原因,长春市政府才能更好地对症下药,采取相关的法规政策 和优惠政策,吸引更多的企业到此发展。为此,本调查设置了 10项选择,来把握企业的对 外扩张和进行产业区域转移的行为目标。结果如表所示:表7 2。家企业区域产业转移的原因调查原因企业数%:扩大销告粗占领市场g45扩大出口1S引进技术210降低劳动力使用成本735降低土地使用成本525据近咳材料产破2ID利用救完善的侑息.交通、教育、文化、制度等硬就忤基础段施1155充分利用陈in设备,为企业透一步发展 创

29、站条件315接近客户耕1a任春现杓产业基础945由表可知,长春承接的企业进行产业区域转移的主要动机具前4位的依次是:(1)利用 较完善的信息、交通、教育、文化、制度等硬软件基础设施(选择率55%): (2)长春现有产 业基础(选择率45%); (3)扩大销售额占领市场(选择率45%),可见这两个动机是很多企业在 选择长春作为投资目标时都会考虑的主要因素;(4)降低劳动力使用成本(选择率35%)。首先,利用较完善的信息、交通、教育、文化、制度等硬软件基础设施是55%的企业 都看重的。面对产业的梯级转移浪潮,长春市之所以在产业转移的浪潮中取得成绩,除地理 位置等客观因素外,关键是创造了良好的投资环

30、境。要做到让企业进得来、留得住、发展好, 长春市就从搭建平台、强化服务等方面,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1)从社会环境来看,长春 市争创国家级卫生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已覆盖人口达至1J90%以上;长春是吉林省的商业 中心,非常注重服务体系的建设,现在可以说是非常完善;作为吉林省的金融中心,金融、 保险事业比较发达,已形成了以中国人民银行为核心,以国家商业银行为主体,1441家金 融机构为基础的多层次、多功能的金融市场体系,在世界银行组织的2003年全球投资环境 评审中,长春市曾被评为中国大陆投资环境最好的城市之;长春市的旅游业和会展业发展迅 速,现在充分利用丰富的旅游资源,于1998年被国家旅游局评

31、为首批国家优秀旅游城市; (2)从经济环境来看,注重经济的较快发展,同时也注重速度效益同步提高;着重加强制造 业的同时,强调三大产业协调发展,在工业的拉动作用下,保持农村经济稳定发展;保持项 目各活动扎实推进,保证重点项目建设成效明显;城市建设投入力度加大,不断完善基础设 施;不断改善招商引资方式,使招商引资取得更多新的进展,迸一步改善出口商品结构;推 动社会事业全面发展,节能减排和生态建设不断加强,科技创新体系不断完善;积极落实民 生行动计划,使人民群众得到的实惠不断增多,人民生活得到显著改善,人民生活质量进一 步提高;(3)政策法规方面,长春市政府为吸弓1机-商投资企业、外地投资企业积极来

32、长春投 资建厂,制定了各种税收优惠政策,还针对东北老工业基地新出台和陆续出台了有关税收政 策和扶持政策,这些都显著改善了长春的投资环境,为长春经济的持续发展做好了充分的准 备。其次,长春现有产业基础仅次于上述的基础设施,有45%的企业看重此点。而且在所调查 的汽车制造业及其零部件生产企业中,更是强调长春的汽车产业具有相当的规模和现代化水 平,是国内任何一个地区都无法比拟的,而且她的发展潜力更是无法估计,所以要投资汽车产业方面,长春肯定是首选。长春的汽车产业优势主要就在于她的规模 化和产业集群化。长春的农业及农产品加工业也正在长春创造着经济奇迹,特别是玉米的深 加工,在国家科技规划纲要中“农产品

33、精深”范畴的玉米工业化用途,已形成了玉米头一化 工身一轻纺尾的产业链雏形,成为了长春的第二支柱产业。贾若祥曾经这样阐释产业集群的作用:产业集群化实际上把产业发展与区域经济通过分 工专业化与交易的便利性,有效结合起来,从而形成一种有效的生产组织方式,提高区域生 产效率,并能吸引更多的相关企业到此集聚,产生滚雪球式的集聚效应,而且发展产业集群, 还可以吸引很多相应的研发机构和专业人才在此发展,从而促进集群内新企业的快速衍生与 成长,进一步增强集聚体自身的竞争能力,在区域内形成良性循环,进而推动区域经济的快 速增长,因而产业集群式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方式;产业集群也是区域创新系统的一种 重要实现方

34、式,创新是区域发展的最根本的内在动力,但是单个企业很难单独开展创新活动, 往往需要多个相关企业及科研部门的共同参与,这一要求恰好为产业集群的网络特性所体 现,在产业集群内部,容易产生专业知识、生产技能、市场信息等方面的累积效应,而且企 业之间紧密的网络关系,使得生产企业和相关机构之间更容易形成一个相互学习的整体,推 动了集体学习的进程和效率;产业集群是提升区域竞争力的重要方式,产业集聚与区域竞争 力理论研究与发展的实践表明,一个国家或地区竞争优势的获得来源于产业在其内部集聚过 程中所获得的优势。在区域经济联系网络化的时代,企业不再单单追求个体利益最大化,更 重要的是在合作中追求整体利益最大化,

35、然后从整体利益中分成,企业之间的合作也不断加 强,形成了联系密切的产业集群,并成为增强区域竞争力的主要方式。而事实上也是如此。根据东亚经贸新闻报道,2009年2月5日,拥有中国传动轴龙头 企业之称的上海纳铁福传动轴有限公司将在未来5年内,在长春投资5亿元建成100万条 传动轴生产基地,该项目争取在年内开建,建成后,将成为东北三省最大的同类项目生产基 地啪1。另外,在长春投资已有13年历史的德国大陆公司亚太区副总裁肖松表示,5年内, 德国大陆公司还将向长春投资7. 5亿元。德国大陆公司1995年到长投资,从最初1.3亿的 投资、59名员工、年产值9000多万,至1J2008年10多亿的投资、近2000名员工、31亿 元销售额、利税近3亿。德国大陆公司用这样一组数据、这样喜人的成绩,真切见证了在长 投资是成功的,长春投资环境值得信赖!再次,看一下扩大销售额占领市场这一要素也在多调查的企业中占了 45%的比例,和 长春的产业基础这一要素相当,可见大部分企业在对外投资扩张过程中,扩大销售额是他们 的首要目标之一,也说明大部分企业还是市场导向型的。企业以扩大销售额为目标是很容易 理解的,这是大部分企业一直在追求的目标,销售额扩大,才能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