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专业发展历程_第1页
教师专业发展历程_第2页
教师专业发展历程_第3页
教师专业发展历程_第4页
教师专业发展历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单元一教师专业发展的历程职业与专业请说出下列词语的涵义1我的职业是教师(会计、律师、销售员、保姆等)。此处的职业主要指获得报酬的工作及工作岗位。2请问你在大学修的是什么专业?此处的专业主要指高等学校或中等专业学校根据生产部门的分工把学业分成的门类。3这位医生的技术很专业。此处专业之意主要指专门的高深的学问或知识。4.比赛分为专业(或职业)小组与业余小组两大组。此处的专业指从事某种学业或职业。(一)职业(occupation)-美国社会学家塞尔兹(Seldes)认为,职业是一个人为了不断地取得收入而连续从事的具有市场价值的特殊活动,这种活动决定着从事它的那个人的社会地位。-通常认为:职业是劳动者

2、能够稳定从事的有酬工作或职业是劳动者能够稳定地从事某项有酬工作而获得的劳动角色。()职业(occupation)根据对职业”的认识,可以总结岀职业的基本特征:从中获得一定的收入;发挥才能和专长;承担生产任隽,履行公民义隽;符合社会需要,为社会提供有用的服努;所从事的劳动相对稳定是非中断性的。经济性技术性(3)社会性促进性连续性(二)专业(profession)里奇(Rich.J.)认为,各专业在总体上有七个特征.即有高度概括的系统化知识;经过长期的专门化的智力训练;基本上属于智力实践;为社会提供某种独特的服务;控制入职和解职标准;遵循一定的专业伦理规范;有广泛的自主性。一门职业要被认定为专业应

3、具备如下基本条件:-(1)具有不可替代性;-(2)坚实而完善的专业理论知识和熟练的专业技能;-(3)高度的专业自治与权威的专业组织(专业自主枚);-(4/严格而规范的准入制度;-(5)自觉的专业意识和崇高的专业精神;-(6)享有较高的经济待遇和良好的社会声墓职业与专业的区别-专业必须有严谨而成体系的理论为基础,在专业范围内有明显的内行和外行之分;而一般职业无需以专门理论为基础,只按例规行事,无内行和外行的区别口-专业需要接受长时间的专业化训练M而职业主要通过个人体验与经验恵结。-专业更多地提供一种独特、明确、必要的社会服务和奉献孑职业则被主要认为是人们谋生的一种手段口-专业强调研究、创新M而职

4、业强调继承、重复.职业与专业的联系:职业是专业的基础,专业是职业发展到更加专门化程度的产物当某一职业专门化之后,逐渐具li严删而T业(如帧二、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师专业化在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有30年教龄的历史教师,上了一堂非常出色的公开课。课后,听课的一位教师问他:“您的每一句话都具有极大的感染力,请问,您花了多少时间来准备这节课?”那位教师回答:“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总的来说,对每节课我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备课的。不过,对这个课题的直接准备,或者说现场准备,只用了大约15分钟”如何理解这位教师的话?说明了什么?二、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师专业化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

5、比较系统而全面的关于教师专业发展理论的研究,始于上世纪60年代的美国,70-80年代兴盛于欧美各国。一般认为,上世纪60年代末美国学者费朗斯福乐(Fuller)编制的教师关注问卷,被认为是开始了较为系统深入的对教师专业发展相关问题的研究20世纪80年代以来,教师专业发展成为许多国家关注的中心和焦点,教师专业发展运动由此兴起。在这场运动中,各国政府不仅在观念上重视教师专业发展,而且在实践上试图通过改进教师职前教育,提高教师专业标准,完善教师在职继续教育,提升教师专业地位等途径来推动教师专业发展。对于教师专业发展的界定,Hargreaves&Fullan(1992认为,教师发展可以从知识与技能的发

6、展、自我理解和生态改变三个方面来理解。Hargreaves(1995)还认为,教师专业发展不仅应包括知识、技能等技术性维度,还应该广泛考虑道德、政治和情感的维度。Evans(2002)则提出教师发展最基本的是态度上和功能上的发展。前者是教师在态度上的改变过程,后者是专业表现改善的过程。其中态度上的发展包含智识性发展和动机性发展;功能上的发展体现为程序性发展和生产性发展。到目前为止,人们对教师专业发展”概念的理解各有不同。但是,一般而言,教师专业发展从研究取向上可以有两种取向:A.将教师所从事的职业作为一门专业,研究其发展的历史过程;尤其是研究教师群体专业地位和权利的提升;B.将“教师专业发展”

7、理解为教师由非专业人员成为专业人员的过程,因此重点研究教师个体层面专业素养和能力的提升。综上所述,并参照教育部2012年颁发的中学教师专业标准可将“教师专业发展”理解为教师在国家相应制度的范畴内,以积极的情感投入与高尚的伦理道德为内在要求,以制度规约与文化建设为保障,不断发展专业知识,提升专业素养,升华专业品性,增进教育实践智慧,实现教师全面发展和提高教师专业服务能力的过程。霍伊尔认为专业化是指一种职业经过一段时间后,成功地满足某一专业性职业标准的过程它涉及到两个一般是同时进行并可独立变化的过程也就是作为地位改善的专业化和作为职业发展、专业知识提高以及专业实践中技术改进的专业化。我们认为,教师

8、专业化指的是:教师在整个专业发展生涯中,按照专业发展的标准要求,践行专业伦理与规范,依托专业组织实施终身专业训练,习得教育专业知识技能,提升专业服务水平的过程。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师专业化关注的重心:教师专业化与教师专业发展关注的重心L教师专业地位个人职业阶梯的瓷的认可和社会上升和各种石业奮地位的提升等荣誉的获得等粛订立严格规范内在专业素质的资格许可和的提高和专业任职制度等实践的故进等教师专业化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成熟状态,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职业争取为专业后,教师职业从职前培养、入职培训和职后研修等方面得到的提升,教师专业发展行进在教师专业化的“路上”三、教师专业发展的历程教师长者化原始社会,经

9、验丰富的长者为儿童传授社会生活、劳动生产等经验。(以口耳相传、实践模仿的形式展开)教师职业化进入阶级社会,学校教育的出现,产生了教师。古代中国的以吏为师,西方的僧侣为师(官学体系下)。(三)教师半专业化1师范学校的建立与升格1681年法国神甫拉萨尔创立了世界上最早的师资培训学校;1684年法国教会举办了“教师讲习所”;到19世纪,在西欧和北美的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师范教育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到19世纪末,师范学校发展到了最高峰,仅法国就建有近180所师范学校。1893年,美国纽约州奥尔巴尼市率先把原来的师范学校升格为州立师范学院,其他各州随后纷纷效仿;到20世纪初,师范学院已在美国各州普遍建立起来

10、。20世纪30年代,美国的高等师范教育体系已逐步形成,接受四年或五年制的高等教育逐渐成为中小学教师的资格要求。2擞师资格制度1808年,法兰西第一帝国决定建立初等教育教师考核和证书制度。1833年,基佐法案正式实施了这一制度。该法案明确规定:由国家在地方设立小学教育检定委员会,由国家直接掌握教师资格标准,废止1830年以前宗教团体和教会推荐教师、颁发教师证书的权力。1881年法国颁布的费里法案重申教师任教必须获得国家证书。初等教育教师资格证书制度在法国全面实行。美国从19世纪末叶纷纷确立教师资格证书制度来保证每个教师达到其所任教的教育阶段和科目的最低要求。在教师资格证书的标准上,至1946年,

11、美国有20个州要求取得教师资格证书者必须至少拥有学士学位。1970年代以来,有了更严格的规定,在获得学士学位之外还要获得若干要求的学分。到1980年代,有些州规定,若要取得永久性中小学教师资格证书,必须拥有硕士学位。3教师专业组织1857年美国成立了美国全国教育协会(NationalEducationAssociation,NEA是最早、规模最大的全国性教师专业组织。自成立之日起,就以“提升教学的专业性,维护教学专业的利益,促进美国公共教育事业”为宗旨。1870年,“全国教育视导长协会”和美国“师范学校协会”两个组织并入全国教师协会,组建成为全国教育协会,是美国综合性的教育专业组织,就其规模而

12、言,是世界上最大的教师组织,也是美国最大的专业组织。其会员包括公立学校的教师、行政人员和大学教师。英国也于1889年成立了中小学全国教师工会(NUT),是英国最大的教师专业组织,在提高教师薪资待遇、咨询服务,争取教师地位方面做出显著贡献。1916年,作为美国的又一教师专业组织教师联合会(AFT)成立。该组织宣称:美国教师联合会(AFT)是唯一真正能代表课程教师的组织(四)教师(发展)专业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劳工组织(1966年)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的报告,报告中强调“教育工作应被视为专门职业(Teachingshouldberegardedasaprofession)1986年,美国卡内基工

13、作组和霍姆斯工作组相继发表了国家为培养21世纪的教师作准备和明天的教师,这两份报告明确提出了“教师专业化”的概念,并将其视为提高公共学校教育质量的专门途径。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5届国际教育大会”通过了九项建议”其中第七项建议就是“专业化:作为一种改善教师地位和工作条件的策略”目前,培养具有专业化水准的教师成为国际教师教育改革的目标。三、教师专业发的历程展中国教师专业发展的历程: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师范院校纷纷升格、合并、调整,逐步形成了开放教师教育系统。1994年1月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一次在法律上确认了教师专业地位,其中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并从

14、社会分工角度来看教师这一专门职业的专业性要求。1995年,我国建立了教师资格证书制度,1998年教育部在6个省(区、市)进行教师资格认定试点工作。到2012年,我国开始在浙江、湖北两省份试点教师资格考试改革和定期注册制度。在2013年下半年,扩大山东、安徽、山西、贵州四个省为试点单位,参加试点的省达到10个。2014年,计划增加10个省并在2015年全面推行。2011年颁布教师教育课程标准;2012年颁布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小学教师专业标准、中学教师专业标准;教师教育一体化进程加快:大学一地方政府一教研机构一中小学校四位一体模式(一)教师专业发展是多主体共同努力的过程教师专业发展既是社会发展对

15、教师提出的新的客观的要求,也是将教师发展置于广大的社会环境中进行,需要社会方方面面力量的努力和支持;教师在专业发展过程中需要和社会、教育系统中的多个主体发生联系,如教育管理者、教育专家、同事、家长、学生等等。这些主体或多或少对教师的专业发展产生促进或阻碍作用。(二)教师专业发展是内涵不断丰富的过程对“教师专业发展”的认识曾经走过一段弯路。在早期,人们指望通过政策、福利、工资等外在措施来提高教师地位,激发教师发展的积极性。后来,学者们逐渐认识到,只有通过提高教师的专业教学水平,实现教学效果的改善,才会得到社会的认可。(三)教师专业发展是连续性与阶段性相结合的过程教师作为一个教学人员,要经历一个由

16、不成熟到相对成熟的发展历程,并持续到人的一生。教师的专业发展空间是无限的,成熟只是相对的,而发展是绝对的。教师在专业发展的过程又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有发展、有停滞、有低潮。国外对教师的发展阶段研究很多,如有“关注”阶段论、教师职业生命周期阶段论、心理发展阶段论等。单元二中学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与趋势-、中学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宏观:教师教育政策与制度方面中观:高校师范生培养,中学研训存在的主要问题微观:中学教师自身发展存在的问题:、中学教师专业发展的趋势就教师专业素养而言的专业发展趋势:-就教师专业发展的外在支持而言的发展趋势。一、中学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一)教师教育政策与制度方面教师教育政策与制

17、度尚待完善,如在教师教育评价制度、城乡教师流动、教师教育一体化制度、教师资格制度、教师的绩效工资制度等方面均存在显著问题。1教师教育一体化体制尚未真正确立教师教育的职前、入职与职后发展之间仍然处于相互分离的状态,教师教育的自我封闭和单一还未全部突破。2擞师资格制度我国自1993年相继颁布了教师法、教师资格条例和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逐步形成了教师资格制度的法律法规体系1998年教育部在6个省(区、市)进行教师资格认定试点工作。到2012年,我国开始在浙江、湖北两省份试点教师资格考试改革和定期注册制度。指导试点地区结合工作考核对18.9万在编在岗教师进行首次注册,不予注册或暂缓注册了一批不合格教

18、师,开始了“国标一省考一县聘一校用”的实践探索。在2013年下半年,扩大山东、安徽、山西、贵州四个省为试点单位,参加试点的省达到10个。2014年,计划增加10个省并在2015年全面推行。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我国当前教师资格制度建设面临着现实困境:教师资格证书一考定终身缺乏评估与更新机制;2009年1月1日起,我国义务教育学校开始实施绩效工资,旨在通过制度变革,提高教师待遇,强化教师激励,促进教育均衡。调査发现,绩效工资改革并没有整体提升中学教师的工资待遇,也没有对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产生明显的激励;但是,绩效工资改革普遍提高了乡村教师、薄弱学校教师、青年教师的待遇,对于部分教师群体、部分教育

19、教学行为有较为明显的激励效果。中学教师对绩效工资改革持基本赞成的态度,学校行政人员的赞成比例高于普通教师。绩效工资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一些争议,主要问题集中在以下几方面:缺乏充足的经费保障;绩效考核标准不明确,重量轻质;绩效工资分配方案可行性度不高,未能兼顾公平与效益;绩效工资构成单调,欠缺说服力;缺乏相应的监督反馈机制等。4城乡教师流动政策不齐备,使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受限城乡教育统筹的主旨是实现教育的均衡发展。城乡教师流动为改善农村师资薄弱地区的教育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由于过去缺乏合理的激励机制、原学校依然是考核主体等问题使得教师城乡流动流于形式。近年来,我国也在城乡教师流动方面进行了新的探索,并

20、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二)高校师范生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i师范生培养模式理论构想美好与实践操作阻碍并存本科层次的培养模式主要有“3+1”模式、“2.5+1.5”模式、“2+1+T模式和“主辅修”模式;研究生层次的培养模式主要有“4+2”模式、“4+1+2”模式及“硕师计划”。不同的培养模式主要目的在于培养优秀师资促进基础教育发展,理论上的构想是美好的,但在政策落实中由于缺乏新模式运行所需要的相应配套政策及激励与就业制度,导致了诸多问题的显现。理论知识学习与实习实践技能锻炼时间分配不成比例理论知识的学习占在校学校时间的四分之三多,剩余的四分之一的一小部分分给了实践锻炼,即教育见习和教育实习。理论与

21、实践脱离的现象在师范教育阶段已经初现,教育学与心理学的理论学习未能引起师范生的普遍重视的重要原因就是理论性的知识如何运用,对于有些理论他们觉得晦涩难懂。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实践技能锻炼在时间上分配的不合理,使师范生理论与实践脱离的现象加剧。师范生的教学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首先,“三字、一话”。“三字、一话”并没有明确的标准,主观评判较强;其次,语言表达能力。职前师范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贵在自己平时的学习积累,并没有相关的课程;第三,科学研究能力。职前师范生阶段,学校对师范生的科研训练较少,职后发展过程中与“教师应成为研究者”的存在差距。最后,课堂管理能力和沟通能力。由于学生的教学实践机会少,导致很多没

22、有管理经验的职前教师入职后,当遇到各类棘手问题显得手忙脚乱。4.部分师范生的专业发展意识淡薄、专业信念与专业伦理还需进一步加强职前师范生来源主要有以下三类:一类是高考直接填报师范专业,潜心做教师的;一类是原初并未报师范专业,后来调剂到师范专业的;一类是按照父母或亲朋的意愿填报师范教育志愿的。新生交流会、经验交流会等活动是树立师范生正确专业意识的重要形式,但学校虽有这些活动,成效并不大,很多师范生到大三或大四还抱怨不喜欢师范专业。现在,我们能看到中小学教师中存在一些无心向教的教师,他们只是将教师职业看做一种谋生的工作,无需感情的投入等,出现应付、得过且过等负面行为。这些教师存在的根本原因应该追究

23、到职前师范生教育阶段的专业意识教育上。首先应树立正确的专业意识,才有可能形成自己独有的教育理念和崇高的教育理想。5.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目标导向教师的考评措施的功利性强,中学普遍存在片面的应试教育。学生的分数成为学校对教师的考评最主要方式之一。6.重校长权利轻教师权益现在很多学校实行的还是科层制管理,管理模式比较单一。在科层制的管理下,教师的教育行为较为被动。校长是学校的最高领导人,校长决定了学校很多工作的开展,例如教师的工作性质、工作量、评优评先的推荐等,也就是说校长与各位教师的切身利益相关。教师的工作态度与工作效率受到校长与教师之间的关系的影响。校长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对教师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

24、式也有一定的引导作用。(三)中学教师自身发展存在的问题1教师共同教育信念的缺失阻碍教师专业发展教育理念包括教师的学生观、科研观、教师观、教学观等内容。良好的教师观、学生观、科研观和教学观能够推进教师专业发展。反之,则阻碍教师专业发展。教师只是被动的去适应学校的要求,对于新课改的要求,他们没有主动的去学习和研究,只是流于形式的去实施新课程标准,目的只是为了达到学校所提的要求,教师没有真心的想改变自己以往的教学方式和形式,这种现象的存在阻碍了教师专业发展的进程。2教师工作往往流于经验的层面,教师专业素养有待提高传统的预成论认为,教师在职前教育阶段获得的知识已经足以应对中学教育教学,职后进修学习重视

25、不够。新教师拥有比较多的理论,但其经验不足,惯常的做法就是“老带新”但是往往忽略了经验是缄默的自我的知识,通过单纯的观察无法获得,更无法内化。另一种问题是教师在职后会进行一定的培训与进修,但多是形式单一的理论讲解,他们无法将纯理论灵活地运用到教育教学实践中,于是,培训之后,这些理论也是被束之高阁了。3教师职业倦怠成为影响教师职业心理健康的重要方面健康的心理与健全的人格是教师职业成长心理的重要内容。中学教师的压力比任何阶段的教师都大,工作压力是教师对来自教学情境的刺激而产生的消极情绪反应。中学教师们长期处于紧张的工作状态,缺乏成就感,更谈不上幸福感”长期的职业压力最终会造成教师的职业倦怠,给教师

26、的身心健康带来更严重的不良影响。造成教师工作积极性不高、自我期望值降低、对学生敷衍塞责等。4教师之间“各自为政”合作意识淡薄教师专业发展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职业角色,应该把教师看做是专业人员、发展中的个体、学习者与研究者。既然教师应成为研究者,那么也更该是合作者。因为研究便带有合作的性质。但是,目前中学教师之间合作开展研究的局面还未完全打开,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也未真正建立,教师更主要的是自己做自己的,关于教学上的内容在课余时间会相互交流,但就教育科研方面很多老师无心参与,更无从提合作了。按照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基本特征与现状可预测其发展趋势。可以从两个维度展开:就教师专业素养而言的专业发展趋势;

27、就教师专业发展的外在支持而言的发展趋势。(一)教师专业素养的发展趋势1树立崇高而持久的专业精神崇高的专业精神是每个阶段的教师都应具备的素质,主要包括专业理想和师德。从职前师范教育阶段就该从专业意识入手,逐步培养师范生热爱学生、投身教育的理想,在专业理想的指导下,使“教师”从职业变为自己终身奋斗的事业;师德是职业道德在教师职业上的特殊体现,从职业道德出发,热爱祖国和人民,具体落实到教师职业中的热爱学生、热爱同事、热爱教育等,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高尚的专业情操,成为学生的道德模范。2不断更新和发展先进的专业理念教师首先应该树立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教育理念,将发展学生的认知与培养能力、健全心理、引导

28、正确价值观、积极的情感态度等并重,促进学生全面均衡的发展。其次,教师应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关心学生的成长,呵护学生的心灵,在爱学生的理念指导下才会做到全身心地投入教育。最后,中学教师应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以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准与专业素养,实现培养目标3不断丰富和完善专业知识知识教学需要具备学科专业知识和其他的理论知识;在处理教学、班级管理等事务时需要具备各种专业能力(如学科专业能力、教学监控能力、教学认知能力、教学操作能力、教学反思能力及其他的师范技能);由于中学教师面临升学的压力、中学生心理处于转折期等特殊性,还应具备丰富的教育与心理理论知识,并能在实际中灵活地运用。4追求持续的专业

29、实践能力5构建教师学习文化,形成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6积极体验教师的幸福人生(二)教师专业发展外在支持的发展趋势1多样化的教师教育培训模式我国中小学教师教育跟随世界教师教育的发展趋势向专业化、一体化、高学历化发展。高师院校与中小学一线的深入配合已成为迫切要求,只有这样,教师质量才得以有力的确保,从而保障教育质量。树立教师教育大学化的新理念具有时代意义,教师教育大学化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指全面提升未来教师的学历层次,大学将作为教师教育的主要基地,教师教育也是大学的责任。另一方面指改变过去之前培养与职后培训分离的模式,建立依托大学的培养和培训一体化的教师教育体系。(1)“国培计划”“提高教师培训

30、的质量水平”是教育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明确提出的要求,教师培训作为教师发展的有力举措一直受到国家的重视。教师培训首先要明确是为了促进教师发展,而不完全是政治或政策的需要,教师培训的教学要为中小学教学提供示范,解决教师自身的问题,倡导平等、合作与分享的人际关系。我国于2010年启动的“国培计划”(包括“中小学教师示范性培训项目”和“中西部农村骨干教师培训项目”)培训单位主要由师范院校承担,旨在加强大学与中小学的联系,促进教学研究与实践的一体化,最终提升教师素质和教育质量。自实施以来受到各级各类学校的关注并产生了相当的社会价值:提高中小学特别是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推进均衡发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