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鲁迅先生》PPT课件4-(共21张PPT)_第1页
《回忆鲁迅先生》PPT课件4-(共21张PPT)_第2页
《回忆鲁迅先生》PPT课件4-(共21张PPT)_第3页
《回忆鲁迅先生》PPT课件4-(共21张PPT)_第4页
《回忆鲁迅先生》PPT课件4-(共21张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回 忆 鲁 迅 先 生萧 红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自题小像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爱 民爱 子爱 国 鲁迅(18811936),20世纪中国伟大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也是20世纪的文化巨人之一,鲁迅堪称现代中国的“民族魂”,文学不过是他传播思想的武器。鲁迅的作品对人的精神创伤与病态进行无止境的发掘,对中国人的“奴性”进行了彻底的批判,是对现代中国人的灵魂的伟大拷问 。他残酷地鞭打着人的灵魂,也反对任何形式的忍从,他始终维护人的思想的独立性和不妥协性。鲁迅先生 爱护青年、支持革命、童心

2、未泯、体恤他人、博学广识、幽默风趣1914年在北京与全国儿童展览会会员合影。1933年在上海和宋庆龄蔡元培在一起。1936年在全国木刻展览会上和青年在一起。1932年在北京师范大学演讲。主要作品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16本还有书信、日记和学术著作等画忆萧红萧红故居作者介绍 萧红(19111942),现代最优秀的女作家之一,原名张乃莹,黑龙江呼兰县人。她出生于地主家庭,中学时代喜爱绘画和文学,因反抗包办婚姻离家出走,1932年在哈尔滨与萧军相识,并开始为报刊写稿。1934年与萧军一起离开哈尔滨到上海,在鲁迅的关怀与扶持下,萧红成为30年代文坛上活跃的女作家

3、。她的代表作品生死场,列入鲁迅主编的“奴隶丛书”,鲁迅亲自校阅并写了序言。 1936年7月因病只身东渡日本疗养,1937年初由日本归国,抗日战争时期,她随同西北战地服务团辗转各地。1940年春,萧红与端木蕻良同去香港,在贫病交迫中依然坚持文学创作,长篇小说呼兰河传于1942出版。1941年12月,日军占领香港,病重的萧红无法离避,1942年病逝于香港。 从文题可以看出,本文是作者对鲁迅先生的回忆、怀念,文中共回忆了鲁迅先生的七件琐事。文题背景1.文题阐释 鲁迅说过:“想看好花。一定要有好土。”又曾表示:“只要能培一朵花,就不妨做会朽的腐草。”为了培育萧红这朵中国三四十年代中国女性文学园圃的奇葩

4、,鲁迅甘作春泥,甘为人梯,在她的作品中倾注了大量心血;鲁迅去世之后,萧红从悲痛中振作起来,陆续出版和发表了马伯乐回忆鲁迅先生呼兰河传等名篇佳作。这些作品又像春泥一样,2.创作背景文题背景继续滋养着中国文坛的茂林佳卉。鲁迅和萧红之间的情谊已经成为文坛佳话,被千千万万的读者传诵在林林总总的鲁迅回忆录中。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一枝独秀。它不仅是鲁迅回忆录中的珍品。而且是中国现代怀人散文的典范,是敬献于鲁迅墓前的一个永不凋谢的花环。 由于作者萧红跟回忆对象鲁迅之间有着直接交往,对回忆对象充满着缅怀崇敬之情,素材又来自于亲历、亲闻,因此作品不仅富于史传性,而且也富于文学性。 文章主旨 这篇散文通过对鲁迅先生

5、的笑声、走路、待人接物、读书、写作、养病、去世等生活细节的描述,展示了伟大的鲁迅先生的平凡生活,表现了鲁迅先生的审美情趣以及魅力气质,抒发了作者对鲁迅先生的热爱和怀念之情。整体感知笑声是明朗的走路很轻捷不大注意别人的衣裳热心待客病中静卧阖然长逝拼命工作回忆鲁迅先生 萧红的这篇怀人散文内容涉及鲁迅的饮食起居、待人接物、读书写作、休闲娱乐,在内容上没有严格的逻辑顺序,材料与材料之间互不关联,形成某种断裂,有些片断即使倒置似乎也无碍于文章的连贯。这就表明,这是一篇非常情绪化的文章。作者动笔之前对于全篇的布局似乎漫不经心,全无预设。动笔之后,作者心底的感情如喷涌的泉水、飞湍的激流,尽情挥洒,形诸笔墨而

6、成为艺术结晶。凡属作者感到有诗意潜质和倾诉冲动的内容,她就断断续续地写出,用感情的红线将素材的珍珠逐渐织成一幅清晰的画面。重难点探究 作者选择了哪些生活场景来表现鲁迅的性格? 语言朴实。 课文记叙了鲁迅先生的七件琐事,详写四件,略写三件。作者以朴实的语言为我们刻画了一个平易近人的鲁迅先生。 文中充满了对鲁迅先生的崇敬和爱戴之情,在文中,作者很少用“他”来指称鲁迅,多称“鲁迅先生”,更多的时候,作者将这种崇敬和爱戴不露痕迹地融在了对琐事的叙述中。 鉴赏与写作1.语言风格 详略得当。 七件琐事,详写四件,略写三件。鉴赏与写作 2.写作技法 (可以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着手来谈)思考:1、文中描写了鲁迅

7、的哪些生活片段?2、你印象最深刻的是哪一个? 通过对本篇课文的学习,你对鲁迅有没有新的认识?请谈谈你的体会。思考:新课指南1.知识和能力:了解与作者相关的文学常识;学 习以细节描写表现人物品格的技巧;学习详略 得当的安排材料的方法,体会课文内容。2.过程和方法:仔细揣摩本文的细节描写,体会 细节描写对人物性格刻画的作用。仔细阅读课 文,理解课文内容。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结合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 ,把握作者对鲁迅先生的无限敬仰、无限怀念 之情。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 译:作为君子,应该有坚强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奋斗精神,努力加强自我修养,完成并发展自己的学业或事业,能这样做才体现了天的意

8、志,不辜负宇宙给予君子的职责和才能。 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志刘备语 译:对任何一件事,不要因为它是很小的、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相反,对于一些微小的。却有益于别人的好事,不要因为它意义不大就不去做它。 3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论语 译:见到好的人,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见到好的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看到了恶人、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论语 译:干活抢重的,有过失主动承担主要责任是“躬自厚”,对别人多谅解多宽容,是“薄责于人”,这样的话,就不会互相怨恨。 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论语 译:

9、君子总是从善良的或有利于他人的愿望出发,全心全意促使别人实现良好的意愿和正当的要求,不会用冷酷的眼光看世界。或是唯恐天下不乱,不会在别人有失败、错误或痛苦时推波助澜。小人却相反,总是“成人之恶,不成人之美”。 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 译:见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过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就虚心请教,认真学习,想办法赶上他,和他达到同一水平;见有人存在某种缺点或不足,就要冷静反省,看自己是不是也有他那样的缺点或不足。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 译:自己不想要的(痛苦、灾难、祸事),就不要把它强加到别人身上去。 8当仁,不让于师。 论语 译:遇到应该做的好事,不能犹豫不决,即使老师在一

10、旁,也应该抢着去做。后发展为成语“当仁不让”。 9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论语 译:君子不会夸夸其谈,做起事来却敏捷灵巧。 10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周易 译:同心协力的人,他们的力量足以把坚硬的金属弄断;同心同德的人发表一致的意见,说服力强,人们就像嗅到芬芳的兰花香味,容易接受。 11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周易 译:君子就算有卓越的才能超群的技艺,也不会到处炫耀、卖弄。而是在必要的时刻把才能或技艺施展出来。 12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 译:自满于已获得的成绩,将会招来损失和灾害;谦逊并时时感到了自己的不足,就能因此而得益。 13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 译:如果我有了某些成就,别人并不理解,可我决不会感到气愤、委屈。这不也是一种君子风度的表现吗?知缘斋主人 14言必信 ,行必果。 论语 译:说了的话,一定要守信用;确定了要干的事,就一定要坚决果敢地干下去。 15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论语 译:讲事实,不凭空猜测;遇事不专断,不任性,可行则行;行事要灵活,不死板;凡事不以“我”为中心,不自以为是,与周围的人群策群力,共同完成任务。 1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译:三个人在一起,其中必有某人在某方面是值得我学习的,那他就可当我的老师。我选取他的优点来学习,对他的缺点和不足,我会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