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丝绸之路-跟着郑和下西洋课件_第1页
海上丝绸之路-跟着郑和下西洋课件_第2页
海上丝绸之路-跟着郑和下西洋课件_第3页
海上丝绸之路-跟着郑和下西洋课件_第4页
海上丝绸之路-跟着郑和下西洋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教育部顧問室海洋教育先導型計畫補助計畫課程 課程名稱:跟著鄭和下西洋2010/08/012011/01/31海洋教育先導型計畫LOGO 以生命為本的價值觀以海洋為本的地球觀以台灣為本的國際觀 跨科際跨領域 多元通識鄭和遠航與海上絲路教師 賴進義大華技術學院 通識中心 選修通識課程2009/10/01海上絲綢之路“海上絲綢之路”是古代中國與外國交通貿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該路主要以南海為中心,起點主要是廣州,所以又稱南海絲綢之路。海上絲綢之路形成于秦漢時期,發展于三國隋朝時期,繁榮于唐宋時期,轉變于明清時期,是已知的最為古老的海上航線。陸上絲路的補充海上絲綢之路開闢後,在隋唐以前,它只是陸上絲

2、綢之路的一種補充形式。但到隋唐時期,由於西域戰火不斷,陸上絲綢之路被戰爭所阻斷,代之而興的便是海上絲綢之路。到唐宋時代,伴隨著我國造船、航海技術的發展,我國通往東南亞、馬六甲海峽、印度洋、紅海及非洲大陸航路的紛紛開通與延伸,海上絲綢之路終於替代了陸上絲綢之路,成為我國對外交往的主要通道。 鄭和下西洋是海上絲路的巔峰當時通過海上絲綢之路往外輸出的商品主要有絲綢、瓷器、茶葉和銅鐵器四大宗,往國內運的主要是香料、花草及一些供宮廷賞玩的奇珍異寶,於是海上絲綢之路又有海上陶瓷之路、海上香藥之路之稱。明初鄭和下西洋時,海上絲綢之路發展到巔峰。鄭和之後的明清兩代,由於實施海禁政策,我國的航海業開始衰敗,這條曾為東西方交往做出巨大貢獻的海上絲綢之路也逐漸消亡了。海上絲路/uploads/userup/0810/0Q1354AN0.jpg中南半島印度半島阿拉伯半島南海印度洋阿拉伯海赤道23.5度赤崁 鄭 和 航 路鄭和航路(上圖)與海上絲路(或阿拉伯人通商航路) (下圖)對照圖片資料主要來源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鄭和與海洋文化鄭和下西洋六百週年特展 2005/911月上海鄭和航海暨國際海洋博覽會2005/7/814日北京中國國家博物館,紀念鄭和下西洋六百週年特展2005/72006/1月維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