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郊区文化创意产业集聚研究_第1页
北京郊区文化创意产业集聚研究_第2页
北京郊区文化创意产业集聚研究_第3页
北京郊区文化创意产业集聚研究_第4页
北京郊区文化创意产业集聚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张老师,该论文是曾经写过并上交过的学生论文。本次我找来可以借鉴一下基础资料,但是框架及研究方向我们要单独根据本次论文要求再重新做。辛苦您了,有事情随时联系。1绪论错误!未定义书签。TOC o 1-5 h z HYPERLINK l bookmark8 1.1研究背景3 HYPERLINK l bookmark10 1.2研究思路4 HYPERLINK l bookmark12 1.3研究意义5 HYPERLINK l bookmark14 2文献综述6 HYPERLINK l bookmark16 2.1文化创意产业6 HYPERLINK l bookmark18 2.1.1文化创意产业概念综

2、述6 HYPERLINK l bookmark20 2.1.2文化创意产业重要性综述72.2文化创意园区规划8 HYPERLINK l bookmark22 2.2.1文化产业园特点8 HYPERLINK l bookmark24 2.2.2文化创意园形成原因9 HYPERLINK l bookmark26 2.2.3文化创意产业园发展模式选择9 HYPERLINK l bookmark28 2.3产业集群10 HYPERLINK l bookmark30 2.3.1理论综述10 HYPERLINK l bookmark32 3研究方法11 HYPERLINK l bookmark34 3.1

3、研究框架11 HYPERLINK l bookmark36 3.2研究思路12 HYPERLINK l bookmark38 3.3案例选择12 HYPERLINK l bookmark40 3.4分析方法13 HYPERLINK l bookmark42 4北京市通州区宋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案例分析13 HYPERLINK l bookmark46 4.1宋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现状及发展轨迹14 HYPERLINK l bookmark48 4.1.1宋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14 HYPERLINK l bookmark50 4.1.2宋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形成原因15 HYPERLINK

4、l bookmark52 4.2宋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现存问题18 HYPERLINK l bookmark54 4.2.1自身发展和规划引导不融合19 HYPERLINK l bookmark56 4.2.2城市和乡村两套社会管理和服务不融合21 HYPERLINK l bookmark58 4.3宋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现存问题解决模式23 HYPERLINK l bookmark60 4.3.1科学土地规划瓦解城镇规划问题24 HYPERLINK l bookmark62 4.3.2加强软硬件设施建设配套产业需求25 HYPERLINK l bookmark64 4.3.3保持支撑宋庄文化

5、产业发展的内在驱动力26 HYPERLINK l bookmark66 4.4宋庄可采取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模式26 HYPERLINK l bookmark68 4.4.1龙头带动发展27 HYPERLINK l bookmark70 4.4.2结合旅游优势发展27 HYPERLINK l bookmark72 4.4.3体制转型发展27 HYPERLINK l bookmark74 4.5宋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可持续发展建议28 HYPERLINK l bookmark76 4.5.1完善艺术家资格认证和落户机制28 HYPERLINK l bookmark78 4.5.2严格控制商业因素注

6、入区域,保护艺术家创作环境29 HYPERLINK l bookmark80 4.5.3坚持关联产业混合发展,提升整体竞争力29 HYPERLINK l bookmark82 4.5.4颁布法令规定区域发展合法性29 HYPERLINK l bookmark84 5宋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案例启示30【中文摘要】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以传统产业为主导的经济发展已逐渐碰触到增长瓶颈,伴随发展产生的污染问题、能耗问题、环境问题等已成为危及人类生存的重要威胁,产业结构调整刻不容缓。全球亟需寻求一种绿色的、可持续的高速发展模式。而以核心技术为指导的低消耗、低污染、高附加值的文化创意产业,成为带动全球经

7、济新一轮发展的重要动力,成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均衡发展的具有前瞻性和战略意义的时代选择。为打造“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的目标,实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谐社会的构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已成为产业结构升级调整的必然选择,而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将作为新一轮经济增长的支撑点,承担起经济发展的重大任务。宋庄作为北京打造“文化航母”的重点发展地区,目前正处于成长初期,面临着许多严峻考验。本文通过对宋庄镇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发展轨迹的剖析,在发现宋庄发展问题的同时,借鉴国内外文化产业发展成功案例经验,结合宋庄实际情况,摸索出一条适合宋庄发展的独特道路,为北京打造文化产业基地做出一定贡献。【关键词】文

8、化创意产业宋庄发展模式11研究背景近年来,文化创意产业在各国经济增长中均扮演着重要角色,并引领“经济文化化”和“文化经济化”的新潮流。我国为更好地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正在积极探索新型发展道路,文化创意产业的形成及壮大将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北京作为首都,欲先行打造中国式“文化航母”,领军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开创一片全新经济增长天地。北京郊区聚落式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区是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面临良好发展机遇。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首都城市功能的定位,首都城市所承担的文化传播的社会责任,国内外市场对中国优秀文化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使北京具有发展文化创

9、意产业的强大动力。与此同时,北京市“十一五”时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已于2007年颁布,规划提出,“将建设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作为促进产业发展的有力抓手”,目前北京市共有21个文化产业聚集区通过认定。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面临良好发展机遇。回顾北京文化创意集聚区,上世纪90年代以来,北京先后出现了圆明园画家村、上地摇滚村、平谷作家村、宋庄、上苑村、下苑村、798等文化艺术人士聚集区域,其中,宋庄的画家村和798文化艺术区在国内外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但这些北京郊区聚落式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区在发展中面临独特的问题,包括:艺术家村落的发展面临着自由发展和规划建设的矛盾;画家用地需求和村庄集体土地盲目扩大的矛盾

10、;艺术家村落面临乡土环境与新建环境的矛盾等。例如,通州区宋庄镇小堡村聚集有当代艺术画家几百位,加上工业园的建设,人均建设用地逾千平米,用地面临着极大的矛盾。昌平区兴寿镇的下苑村,聚集了以“架上绘画”为主的职业艺术家和来自艺术院校的教授。随着入驻艺术家的增多,村庄原有可利用的建设用地全部被占用。艺术产业除占据村中48个较大院落外,还租用了部分村民的住宅院落,实际艺术产业已占据了村庄现有22公顷建设用地中的近一半用地,用地矛盾和违章建设问题十分突出。1.2研究思路本文研究主要通过北京宋庄文化创意创业案例,描述宋庄文化产业发展轨迹,剖析其形成内因,抽象出文化创意产业萌发的潜在因素,并通过对宋庄文化产

11、业发展现存问题进行解读分析,提出一定政策建议,为我国其他地区文化创意产业萌发形成、政府及时采取承接措施做出一定贡献。(1)掌握郊区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区的发展轨迹从城市规划建设发展的角度,探讨北京宋庄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区演化的过程和机制,探寻艺术家群落在城市空间的分布特征,以期明晰郊区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区的发展轨迹及形成的潜在因素。(2)剖析郊区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基于城市发展进程中郊区艺术家群落的自发性发展变迁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外部推动的双重影响,掌握以宋庄为代表性的郊区自发型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区的特点,剖析目前郊区艺术家群落中出现的城市和乡村两套社会管理和服务不相融合以及自身发展与规

12、划引导不融合等方面的问题。尤其是针对产业聚集区发展中土地盲目扩张的土地整合、规划和管理问题。提出北京郊区聚落式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区的规划建设模式从城市整体发展的角度,基于城乡统筹的视野,提出北京郊区聚落式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区的规划建设模式,以整合、修补、填充等方法而不是大拆大建的方法引导和管理郊区的艺术家群落,尤其是对土地的规划和管理提出发展建议和规划建设策略,以更有针对性地指导这类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区的健康发展。针对自发形成聚落式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特点提出可持续发展方案借鉴798艺术工厂形成及衰退经验,得到自发形成的新兴文化创意产业难以具备持续发展能力,较难承担打造北京“文化航母”目标,针对文化创

13、意产业发展特点,提出可令暂时性产业集聚区规范化、持续化、高端化发展的可行建议,致力于推动北京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可持续性发展。1.3研究意义本文从城市规划的角度对北京郊区聚落式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区规划建设模式进行研究,对北京郊区聚落式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区建设用地现状调查,摸清违法建设用地的家底,包括对农村居民点的宅基地、艺术家建房占地和聚集区文化创意产业用地的调查,探讨北京郊区聚落式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区演化的过程和机制,对建构更为完善的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区建设模式并具体指导实践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从城市规划建设的角度对北京郊区聚落式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区规划建设模式进行深入研究,对建构更为完善的文化

14、创意产业聚集区规划建设模式并具体指导实践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这类创意产业聚集区尚处于初级阶段,单纯的市场主导和政府主导都不能有效地对其进行引导。而更应采用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的发展模式。北京郊区聚落式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区的发展和变迁不仅与城市规划建设发展密不可分,而且城市规划作为空间上的建设指引,更具有现实的操作性,充分发挥政府引导的作用。对文化创业产业聚集区的影响也更为直接和深远。2文献综述2.1文化创意产业211文化创意产业概念综述美国大学教授、文化经济理论家理查德凯夫斯(2004)对创意产业给出了以下定义:创意产业提供我们宽泛地与文化的、艺术的或仅仅是娱乐的价值相联系的产品和服务。

15、它们包括书刊出版,视觉艺术(绘画与雕刻),表演艺术(戏剧,歌剧,音乐会,舞蹈),录音制品,电影电视甚至时尚、玩具和游戏。被誉为“创意经济之父”的英国经济学家约翰霍金斯(2003)将创意产业定义为其产品都在知识产权法的保护范围内的经济部门,本质是用创意资本投入把所有产业联系在一起,而创意产业则主包括著作权、专利、商标、设计等四项产业,并由此形成了智慧财产。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UNCTAD)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定义则为:创意的循环,将产品与务是将创意和智力资本作为初始投入,通过贸易和知识产权获利。英国学者DavidThorsby(1997)将创意产业定义为将抽象的文化直接转化为具有高度经济价值的“精

16、致产业”,并总结创意产业的三大特色:第一,创意产业活动会将创意运用在生产过程中;第二,创意产业活动象征意义的产生与沟通有关;第三,创意产业的产品至少有可能是某种形式的“智能财产权”。王缉慈(2005)认为从创意产业的主要来源出发,认为创意产业是那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意性内容密集型产业”。一般具有三个含义:(1)来自创造力和智力财产,又称智力财产产业;(2)来自技术、经济和文化的交融,又称内容密集型产业;(3)来自创意人群发展创造力的文化环境,往往与文化产业概念交叉使用。李世忠(2008)将创意产业定义为依靠创意人的智慧、技能和天赋,借助于高科技对文化资源的创造与提升,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

17、用,产生出高附加值产品,并具有创造财富和就业潜力的产业。张振鹏、王玲(2009)将创意产业定义为源于文化元素的创意和创新,经过高科技和智力的加工产生出高附加值产品,形成的具有规模化生产和市场潜力的产业。张京成等(2006)认为从创意产业特征出发,将其定义为具有一定文化内涵,来源于人的创造力和聪明智慧,并通过科技的支撑作用和市场化运作可以被产业化的活动的总和。2.1.2文化创意产业重要性综述Landry(2000)认为文化创意产业在城市发展以及综合水平提升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城市发展引力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方面是对城市外在的吸引力,表现在通过文化创意产业形成的品牌效应重塑了城市形象

18、,使城市具备隐形的附加竞争力,同时文化创意产业的高回报效应也成为吸引外部资源进入的有利因素;第二方面是对城市内在的牵引力,表现在通过文化创意产业催生城市内部产业布局的优化。李洪琴,郭俊华(2009)认为文化创意产业是将文化资源运用于人类经济活动领域并由此产生经济效益的一种经济行业,具有产业关联度高、带动作用强、产业链条长、投入产出比例大、资源利用广泛、就业率高的重要产业特征。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可以促进城市的产业结构升级,形成巨大的聚集效应,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傅才武,江海全(2009)认为文化创意产业对社会发展具有深远影响,具体表现在以下三方面:经济的增长极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加速器、就业机会的创

19、造者与社会稳定器以及文化的创造传播者与社会的“粘合剂”。陈霞(2010)提出文化软实力已成为我国发展的关键,文化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文化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也越来越明显,而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是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高宏存(2010)提出文化创意产业以其高附加值的经济势能,成为推动地区和国家产业结构升级换代的重要力量,成为城市更新的主要推动力,并指出北京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有助于北京塑造世界城市形象,积累文化软实力,增强城市竞争力。文化产业有助于去工业化和高度专业化城市及地区经济基础的多样化(例如Pratt1997);文化工作者拥有很高的自我雇佣率以及相当多的人力资本,他们从出口

20、产品和服务中直接赚取收入,而且提高了当地非文化产业的生产率(如MarkusenandKing2003;MarkusenandSchrock2006)文化创意和艺术家的存在吸引了其他公司,也吸引了高人力资本的居民(如Florida2002a,2002b)。有关艺术文化的物质投资有助于复兴邻里及街区的因果解释,现在也用来解释艺术家和波西米亚人扮演了相似角色(Lloyd2002,2005;LloydandClark2001)o2.2文化创意区规划2.2.1文化产业园特点华正伟(2011)通过研究表明文化创意产业与传统产业之间存在较大特征差异,主要表现为具有共同的文化背景和制度环境即根植性以及不可替代

21、的社会资本、具有同质性和关联性、具有网络化的组织结构以及具有跨区域和跨产业的双重特点。首都经贸大学张杰教授通过对北京CBD功能区文化创意产业园的研究分析,得到文化创意园具备以下三个特征:发展具有区位性、根植性;集群生产具有关联性、科技性;集群创造具有创新性、风险性。王翯轩结合不同产业集群模式研究,得出文化创意产业园特点为:集聚性,即某一特定区域内扎堆式的存在;专业性,即文化创意产业是以专业性分工为基础;辐射性,文化创意产业的外在经济效应使园区产生强大辐射作用和影响力。张振鹏(2009)研究表明实现文化创意产业园的可持续发展取决于产业集群内部的共生和创新机制以及产业集群文化的形成,要保证文化创意

22、产业园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妥善处理好三者关系。文化产业区通常集中了大型艺术事业机构,从规划和宣传文件到分区条例中都有体现。它们通常未经对相关资源使用或效果的分析就在创意城市的议程中成为了现实(BrooksandKushner2001;Evans2005;Frost-Kumpf1998)。2.2.2文化创意园形成原因Scott(1997)对于文化创意产业园的形成动因给出了解释,他认为文化经济中的企业间交往和地方劳动力市场的形成过程,促使了生产制度和地理环境的聚合,经常出现的高回报效应也反过来促进了聚合的趋势。这种聚合倾向和相关的高回报效应,不仅提高了生产制度的效率,而且还提高了产业的创造性。Mar

23、kusen&King(2003)通过对文化创意园的研究,试图对其进行解释,认为文化创意园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于场地房租低廉,因此容易成为最初贫困的文化创意产业工作者的集聚场所,逐步发展具有一定规模和影响力的艺术集聚地。2.2.3文化创意产业园发展模式选择胡晓鹏(2010)结合国内外文化创意产业园特点、发源形式以及发展模式选择总结得出区外嵌入、区内内生和区外外生三类文化创意产业园产生的形成因素以及文化创意产业园产业宽度两种类型,即多样性和专业性,并通过三类因素及两种类型的组合得出六种文化创意产业园模式,分别为特殊资源型发展模式、自然演进型发展模式、政策集聚型发展模式、功能定位型发展模式、市场选择型发

24、展模式以及环境主导型发展模式。华正伟(2008)根据对世界及中国各地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模式分析,大致可分为:以国际战略形态由政府积极推动创意产业发展的政府引导型;以原生态创意经济形式为代表的艺术家聚集型;主张开放市场、自由贸易,文化创意产品必须迎合市场需求市场推动型;政府在公共发展的区域政策指导下,充分发挥市场、社会、企业等各种创新力量,吸引各国各地创意阶层共同参与,形成复合性的区域创新商业模式的社区合作型;依据本地城镇与街区的传统文化、建筑、工艺与人文资源,进行传统艺术或遗产文明的保护性移植、复制与传承地区传统保护型。金元浦教授(2010)提出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存在地域上无可避免的阶段差异

25、,以较发达东部沿海地区、二线为主的中部以及欠发达西部地区为划分,并提出各地区阶段化文化产业发展模式,主张东部沿海地区遵循发达国家文化创意发展路径,西部地区结合自身特殊情况寻求跨越式发展,中部地区就资源现状妥善选择。魏鹏举、杨青山(2010)提出文化创意产业园形成的三种类型以及相对应的发展及管理模式:自发集聚的文化创意产业园需要政府适当介入,提供配套设施,提供能留住文化创意人才的政府服务;企业主导划园而治的文化创意产业园需要政府给予适当的扶持与帮助;以政府主导的集聚区则需要政府妥善处理城市运营与文化创意之间问题,破解城市发展与风貌保护之间矛盾。同时,还对北京宋庄创意产业自主积聚案例提出政府适时介

26、入,提供优质政府服务,维持产业园本身特性。2.3产业集群2.3.1理论综述马歇尔在经济学原理中提及规模经济包括内部经济和外部经济的论述,而外部经济的概念指在特定区域的由于某种产业的集聚发展所引起的区域内生产企业的整体成本下降。他认为造成这种产业空间聚集的原因有以下三个:第一,促进专业化投入和服务的发展;第二,为具有专业化技能的工人提供共享的市场和交流环境;第三,公司从技术溢出中受益。德国经济学家阿尔弗雷德韦伯在其1909年著作工业区位论中从产业集聚带来的成本节约的角度讨论了产业集群形成的动因。韦伯通过工业区位论论证费用最小的区位是成本最低的区位,而费用与距离呈正相关,因此企业的集聚能起到节约成

27、本作用。同时他认为大规模生产的显著经济优势就是有效的地方性集群效应,并把产业集群原因归结为四个方面的因素:技术设备的发展、劳动力组织的发展、市场化因素和经常性开支成本。熊彼得的级数创新理论强调生产技术的革新和生产方法的变革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至高无上的作用,他强调创新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并认为现代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并非资本和劳动力,而是创新,在创新的过程中,知识和信息的生产、传播、使用是关键的重要因素。熊彼特还将创新概括为引进新产品、引用新技术、开辟新市场、掠取或控制原材料新的供应来源和实现企业新的组织形式五种情况。波特的钻石模型是用于分析国家和地方的竞争力的有利工具。波特认为,决定国家

28、或地区具有产业竞争力的四个主要因素为:要素条件、需求条件、相关及支撑产业以及企业的战略、结构和竞争。这四项因素之间相互影响,再加以机遇和政府两个附加要素,六者形成钻石体系,很好地解释了地区产业竞争力问题。3研究方法31研究框架3.2研究思路文化创意产业作为推动城市发展的新一轮动力,需要得到高度重视,而妥善处理城市发展与问题之间的矛盾,争取在创意产业发展过程中尽量避免城市问题,走一条良性的、健康的城市发展道路,是制定城市发展战略的重中之重,也是健康城市化的基本要求。目前文化创意产业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正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大力发展创意产业也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现实要求。但就现实而言

29、,我国整体经济产业结构中仍以第二产业中传统加工制造业为主,文化创意产业仍处于幼生期,面临着众多发展难题。一方面,文化创意产业缺乏发展空间,需要配套政策支持,另一方面,艺术家购买或长期租用农民住房与我国现行土地制度发生冲突纠纷不断、为发展文化创意产业而大量新建的画廊、工作室等均属违法建设。艺术村落的自由发展和规划建设、规划管理的矛盾一直以来就是一个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本研究基于城市发展进程中郊区艺术家群落的自发性发展变迁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外部推动的双重影响,掌握北京郊区聚落式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区的特点,剖析目前郊区艺术家群落中出现的城市和乡村两套社会管理和服务不相融合以及自身发展与规划引导不融合

30、等方面的问题。尤其是针对产业聚集区发展中土地盲目扩张的土地整合、规划和管理问题,提出北京郊区聚落式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区的规划建设模式。3.3案例选择北京郊区聚落式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区是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北京郊区聚落式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区面临独特的问题亟待解决。宋庄镇是北京周边众多聚落式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区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个。宋庄北京创意产业集聚区已经于2006年经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领导小组审定授牌。据2006年调研数据显示,小堡村村域范围内已无耕地。目前村民居住用地57.2公顷,人均416平方米,人均居住用地指标远远超标。佰富苑工业区已建成区2.23平方公里,近三年发展起来的与艺

31、术家创作相关的美术用品店、画廊、工作室等均没有审批手续,属违法建设。下苑村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兴寿镇东部,从1995年起,一批艺术家看好了下苑村和相邻的上苑村,逐步聚集了以“架上绘画”为主的职业艺术家和来自艺术院校的教授,后又吸引了一批雕塑艺术家。随着聚集的艺术家的增多,后又扩展至东新城村和秦家屯村,由4个村子组成上苑艺术家村。随着入驻艺术家的增多,村庄原有可利用的建设用地基本全部占用,新增大部分都是违章占用各类用地,其中包括村庄周边部分农用地。到目前为止,艺术产业除占据村中48个较大院落外,还租用了部分村民的住宅院落,实际艺术产业已占据了村庄现有22公顷建设用地中的近一半用地(22公顷为村庄内部

32、总用地,不包括秦屯河以东的产业用地)。而这些用地中相当部分是违章占地,同时随着艺术家的持续涌入,村庄为了村庄产业的发展,违章占地的现象还在继续。3.4分析方法文献分析法主要通过对专著、期刊、网络信息等相关资料的阅读分析,从中获得与本文研究相关的理论指导和观点论据。案例研究在理论联系实际的基础上,通过借鉴国内外成功案例经验,结合对北京市通州区宋庄镇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情况,从宋庄实际情况出发,提出对宋庄文化创意产业有益建议。4北京市通州区宋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案例分析从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情况看来,自2004-2010年,文化创意产业产值由573亿元飞跃至1697.7亿元,同年占GDP份额由9.5

33、%上涨至12.03%,由统计数据可得,文化创意产业正处在飞速发展过程中,而在整体经济结构中的重要性也正在日益凸显。2006年北京市针对通州区文化产业集聚区现象,要求通州发挥区域优势,积极搭建文化创意平台,规划和建设好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努力打造中国特色文化创意产业基地。而随着2004年宋庄提出“文化造镇”发展战略,继而在2006年被确定为北京市首批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之一,宋庄镇作为通州区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的重点发展区域一直承担领头发展重任,目前文化创意产业园建设进程取得明显成果,但宋庄镇仍应结合自身情况,发挥竞争优势,克服现存问题,完善发展模式,努力将自身打造成为通州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北京市

34、文化创意基地的有力发展引擎。41宋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现状及发展轨迹411宋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宋庄镇是北京有名的文化艺术小镇,作为通州区八大重镇之一,这里聚集了众多的艺术文化名人,全镇已有各类艺术家500多名,已经成长为北京乃至全国规模最大、国际知名度最高的艺术家群落。自2004年,宋庄镇提出“文化造镇”发展战略,2006年,宋庄镇被确定为北京市首批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之一,2008年,被国家广电总局确定为国家级动漫产业基地。整体来说,宋庄镇文化创意产业呈现良好发展态势。“十一五”期间,成功举办了5届文化艺术节,共举办论坛10个,主题和外围展100多个,参观人数近20万人次,宋庄品牌知名度进

35、一步提升。目前在宋庄生活创作的艺术家达4000余人,艺术家进驻的村扩展到22个。目前已建成宋庄美术馆、北京当代艺术馆、和静园艺术馆、东区艺术中心等几十家场馆和艺术区。集中展览面积达6万多平方米,艺术品经营面积达25000多平方米,年销售额达到4亿多元。构成了世界上独具特色、多元融合、百花齐放的艺术家群落,并由此催生了以文化艺术为依托的旅游产业发展,并带动了艺术品加工业、字画装裱业、会展业、餐饮服务业、商贸服务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农民从文化产业的发展中得到了实惠。为更好地促进成立了集聚区管委会,加快推进宋庄原创艺术与卡通产业集聚区建设。公共服务平台、六合新村、三辰动漫网游基地等项目正在加紧推进。

36、宋庄镇通过鼓励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及其配套产业,结合自身原创艺术和卡通产业集聚特点,在市区镇三级政府的支持下,大力增加对文化的投入,已基本建成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较为发达的文化艺术产品生产体系。宋庄已成为我国文化创意产业重要集聚地之一,初步形成享有国际知名度的“中国艺术名镇”4.1.2宋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形成原因自发性初级生产要素沉淀宋庄镇有着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镇位于通州区北部,地处北京与天津之间、北京东部发展带和百里长街东延线上,位于重点发展的京津唐核心之内,是北京的东大门,是东北及环渤海地区进京的交通要塞。镇的西面与朝阳区接壤,距朝阳区中央CBD13公里;镇的北面与顺义新城区为邻,距首

37、都机场最近距离不足2公里;镇的东面与河北省燕郊经济开发区为邻,距山海关280公里;镇的南部接壤通州新城。按照新的北京发展规划纲要的编排,通州将是北京重点发展的新城区之一,宋庄具备优越区位优势,成为东部发展带上的重要陆路、航空枢纽地区,也是临空高档商务、行政办公和科技创新、文化旅游产业,休闲度假、高档居住发展的首选地区。宋庄优越的区位和便利的交通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支撑,加紧了宋庄与市中心的联系,使宋庄在不远离市中心的情况下享有城郊的生活方式、生活环境,成为吸引大量创意阶层到来的重要原因之一。此外,受益于宋庄的特殊区位,远离市中心,但又处于北京新一轮发展三大新城的通州,因此较小受到由于经济快

38、速发展而造成的房价飞涨影响。保证了宋庄的房价及租金处于北京地区中等甚至中等偏下,成为宋庄能较好承接市中心文化产业及艺术家外迁的重要经济因素。同时,宋庄镇淳朴的民风、美丽的风光以及宜人的生活环境,为艺术家的创作带来灵感。后发性高级生产要素集聚宋庄的后发高级生产要素主要在于给予宋庄新型定义的艺术家,他们也可以被广泛地称为人力资本,只不过宋庄的人力资本具有其特殊的属性,并非是具有技能可以创造物质财富的技术工作者,而是通过抽象精神凝集想法而创造精神财富的艺术工作者。宋庄的艺术工作者基本是由外部迁进来的。随着北京市城八区内城市更新步伐的继续,部分文化集聚区遭到拆迁,大量艺术家失去稳定工作地点,其中个别艺

39、术家经各种途径转移至宋庄进行创作。由于转移至此的艺术家依然保持与其他艺术创作者之间的联系,因此由一人带动多人的群带效应逐步显现,更多艺术家在听取他人宣传与感召后,对创作条件利弊进行对比,其中一部分选择前往宋庄进行艺术创作,使宋庄出现个别小规模艺术聚落。同时,由于中国的艺术并未像法国、英国发展地那么成熟,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很多配套设施不够健全,社会对艺术认可度不高,一般社会群体较难与艺术创作者有深入交流,而艺术家们追求艺术梦想,充满激情的生活方式以及自由而又职业化的工作方式是一般社会工作者难以接受的。因此,艺术家们更倾向于和有共同梦想与共同生活方式的人一起生活和工作,从而逐渐出现小规模的艺术家

40、集聚群。在宋庄艺术家聚落初具规模时,艺术家之间的交流与思想碰撞和浓烈的艺术创作氛围成为吸引其他艺术创作者到来的重要因素。由于艺术创作者不同于一般就业人员,只要具备专业技术和能力就能完成工作,艺术家更多时候依靠的是转瞬即逝的灵感,因此在交流学习过程中产生思想碰撞的火花,对身处宋庄外围艺术工作者产生较大吸引力。宋庄艺术家形成初步集聚后,即由开始的零星吸引转变为文化优势,在已有艺术家创作氛围下,宋庄镇已逐步被打上“文化创意”的标签,文化优势在宋庄进一步吸引艺术家发展文化资本的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随着文化艺术人才聚集,人才资源逐步丰富,目前,全镇已有各类艺术家4000多名,为宋庄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提

41、供最基本的人力资本支持和智力保障。此外,宋庄镇各类群众文化活动也十分活跃,镇政府组织的明星艺术团春节慰问演出,以及消夏晚会演出均取得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成为宋庄对外宣称以及巩固自身文化创意集群的有力方式。此外,宋庄还具备其他地区难以具有的人力资本持久性优势,由于北京是全国教育、文化中心,高校分布密集,其中不乏培育艺术人才的各大高校。从学校初入社会的年轻艺术工作者将宋庄作为他们步入社会、开始创作的缓冲区域,相对低廉的生活成本为他们的生存带来可能,宋庄“文化产业”的品牌也为他们带来更多机会。因此,年轻的艺术工作者成为补充宋庄发展的新鲜血液,保证了宋庄文化艺术发展的持续性。(3)独特的产业结构(未形

42、成固定支柱产业,无龙头)还未打造文化创意基地的宋庄作为北京新城通州区八镇之一,发展速度相对较慢,仍以二产为主,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并且由于没有特别优异的第二产业生产资源禀赋,导致宋庄缺乏核心竞争产业,未形成固定的、具有明显主导性的支柱产业以及配套的上下游产业。因此宋庄“船小好调头”的基本情况为他能抓住机遇,大力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带来可能。横向比较宋庄各项资源禀赋优势,我们不难发现,优质的区位、丰富的水资源以及旅游资源成为宋庄大力推动生态旅游发展的重要优势,宋庄的旅游业具备较大的发展潜力,而生态旅游产也成为宋庄主打产业之一。如若大力推动第二产业发展,难免会对旅游资源带来一定影响,而宋庄偶发形成

43、的艺术集聚区很好地解决了“发展和生态”的问题,在发掘宋庄区域优势的情况下,主推高附加值、环境污染低的文化创意产业,并与旅游业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发展。(4)政府因素宋庄镇政府在敏锐地觉察到艺术家集聚情况后,洞察到艺术家聚落产生文化效应所带来的巨大收益。在经过缜密分析和讨论后,明确意识到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将成为宋庄跨越式经济增长的踏板,因此在第一时间妥善安置搬迁到宋庄的艺术家,并通过对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对基础服务的提供为艺术家的集聚创造良好的平台,为宋庄形成具规模的艺术家聚落打下扎实的基础。同时,宋庄镇于2004年提出“文化造镇”口号,通过政府力量保护艺术家聚落,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高速发展。2007

44、年“通州区产业规划”把大力发展高端商务、文化创意和现代物流三大产业列为构建区域服务中心的基础。宋庄集聚区作为打造“文化产业基地”和“中央艺术区”重要载体,将为通州新城提供重要的经济支撑和承担推动通州新城建设,优化通州产业布局使命,实现通州新城发展战略的关键。而相应的,通州区也出台一系列政策重点扶持宋庄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这为宋庄的发展提供有利契机。2006年,宋庄原创艺术与卡通产业集聚区作为北京首批认定的十大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之一,这进一步明确了宋庄镇发展侧重点,突出了宋庄的竞争优势,并通过北京市政府认定,为宋庄的发展吸引更多的优质资源,使宋庄在区域发展中处于更为有利的地位。此外,自上而下的配

45、套扶持政策也对宋庄文化创意产业的形成、发展及壮大带来很大影响。机遇因素20世纪末,由于北京五环内大型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因城市更新建设的缘故难以免于拆迁后果,导致大量艺术家不得不重新寻觅新的、稳定的、廉价的、适宜于创作的工作地点。而与此同时,由于亲朋好友的介绍,部分艺术家落户宋庄,开始新的艺术创作,这偶发因素又导致了宋庄之后艺术家的小规模聚集并逐步壮大。按照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通州是重点发展的新城和城市综合服务中心,主要承担行政办公、商务、金融、文化、会展等功能。北京规划修编提升了通州区城市定位,而宋庄作为通州八大重镇之一,又具备得天独厚的文化产业发展禀赋,具备巨大的发展潜

46、能。此次北京修编为宋庄文化创意产业壮大、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4.2宋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现存问题宋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为宋庄镇的经济、文化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为通州区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动力,为北京市提升城市品位提供了强劲的支持。但在正视这些优点的同时,我们不能忽视宋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发展过程中伴随而来的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深切影响并限制宋庄建立长期有效的区域发展机制。从本质上来看,宋庄出现社会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先进发展阶段才该出现的以文化艺术为主要创作方式的创意阶层错位地出现在发展程度不足以承受的阶段。众所周知,在西方发达国家,文化产业的出现是在第三产业得到充分发展之

47、后,不得不采用“创新”来拉动城市或地区的发展,此时文化产业才顺应时代潮流而逐步形成。但在宋庄,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社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以及社会意识均未达到文化产业自然内生的阶段,而是通过外在移植方式进入,承接措施几乎为空白,才导致一系列问题的出现。4.2.1自身发展和规划引导不融合宋庄镇城镇建设问题20世纪末21世纪初,圆明园画家村等艺术集聚区被拆除后,很多艺术家不得不搬至六环以外的宋庄。同时,正值2008年初中国当代艺术市场火爆的顶峰,在天价拍卖的刺激下,大批艺术相关人士纷纷又一头扎进当代艺术圈,中国文化艺术创作氛围空前浓烈。宋庄镇作为北京打造“文化航母”工程的领军建设区域,聚集了一大批

48、艺术创作者,目前已有艺术家4000余名,他们多是通过购买、租赁村民住房改造成工作室进行艺术创作。而在我国城市化进程的缝隙中,很多村民洞察到这难得的机遇,他们在土地制度不完善的情况下,开始动用关系将自己住房转租或卖给艺术家,甚至有部分村民将已被通知几年后拆除的房屋转手以几十年的长期租赁形式转租给艺术家。艺术家由于创作需要,在寻找租房时除去考虑租金因素外,还多考虑长期性、稳定性、持续性的工作环境。村民这种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艺术家的创作成本,当他们不得不因为土地整合关系被迫拆迁搬移时,他们投入的工作室改建等沉淀成本较难挽回,对其创作带来较大打击。同时,由于宋庄镇很多地块并非是国家特批的创意产业用地

49、,导致艺术家在通过购买、租赁得到的房屋基础上进行的改建、加建项目基本属于违建范畴,不受到法律保护。因此,在碰到拆除问题时,无法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身利益,只能通过与房东私下协商解决,但效果均不如人意,多数情况下艺术家只能选择另投他处。而在拆除过程中,艺术家为维护自身权益,不得不成为“新型”钉子户,在一定程度上成为阻碍城市更新和城市化进程。究其原因,政府虽然通过颁布一系列法令的方式扶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但对于个体艺术创作者的生活创作环境并未做出明确批示,很多艺术家不得不私自改建工作室来满足自己的创作需要。同时,没有确切的规划引导也是造成艺术家私搭乱建影响城镇村庄格局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缺乏规范性文

50、件的约束,导致城镇村庄在艺术家改建工作室的情况下畸形发展,自由松散的格局进一步造成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低下、集约度不高,这又加大宋庄对城镇规划管理的难度,如此周而复始的恶性循环,导致宋庄镇自由随意的村庄发展模式与规划引导发展的理念相悖,对宋庄镇的整体发展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2)宋庄镇土地利用问题(土地整合规划管理)宋庄镇土地利用现状宋庄镇是地域大镇。宋庄镇辖区总面积115.929平方公里,合173894亩,其中建设用地54382亩,占镇域总面积的31%。一般农用地50267亩,占镇域总面积29%。基本农田保护地59324亩,占镇域总面积的34%,其它用地9921亩,占镇域总面积的6%。宋庄镇下辖

51、47个行政村,布局比较分散,用地效率普遍较低;同时有大小工业大院20多个,大部分的土地的利用效益不高。因此,图2-1宋庄镇土地利用现状图(2004年)总体来说,宋庄镇用地布局分散、产业用地效率低,用地结构不合理,土地结构调整和利用效率均有较大提升空间。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出现的土地问题艺术家村落的发展面临着自由发展和规划建设的矛盾。艺术家自主集聚产生的宋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中,艺术家多购买、租用村民住房,对其进行改建或加建,从而形成自己的工作室,而改建加建项目基本不符合规划要求。随意性自由发展容易导致村庄形态的扭曲,同时降低村庄集体土地的集约利用,松散分散的土地利用形式以及随意加建占用与城市规划

52、文件及城市规划理念产生直接冲突,严重不符合城市有序发展的要求,制约北京新城的发展。艺术家用地需求和村庄集体土地盲目扩大的矛盾。由于宋庄集聚区初具雏形时,各村土地集约利用度不高,闲散土地较多,艺术家可依据自身创作需要向村民购买、租赁房屋,并在监管力度不大的情况下私自占地构建自己的工作室,以备创作所需,据初步统计,人均占地面积约在1000平方米。但随着后期艺术家入驻宋庄,对土地需求日益增加,艺术家对土地的需求成为村庄集体土地的被动式扩张的主要原因之一。艺术家村落面临乡土环境与新建环境的矛盾。在宋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形成时期,大部分艺术家选择宋庄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低廉的生活成本以及宜人的乡土环境,

53、而宜人的生活环境是艺术家能正常创作的优质外部保障之一,这也成为利于艺术家进行创作的宋庄文化集聚区产生的一项必不可少的内在驱动力。但随着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发展日益成熟,规模日益壮大,进而逐步形成一定的品牌效应,同时政府对于基础设施的投入和商业的投资逐步增多,形成不同于质朴纯粹的乡土环境的新建环境。而艺术家对于这种商业化、烦躁的新建环境具有一定的抵触情节,并从一定程度上对其创作产生负面影响作用。因此,自发的乡土环境形式以及后发的新建环境形式之间的矛盾,成为目前宋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土地建设利用形式的主要矛盾聚焦点。4.2.2城市和乡村两套社会管理和服务不融合宋庄镇并非按工业发展正常步骤及阶段进行推

54、进演变,而是结合自身特殊资源禀赋形成文化创意产业集聚而形成的跨越式发展。因此在经济得到显著发展的同时,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并未及时跟进,产生经济发展的事实与乡村管理体制的现状之间的错位,陈旧的社会管理与服务体制难以妥善应对飞速发展下的城镇发展现状,产生一系列城市管理与服务问题。(1)宋庄经济发展现状与乡村管理资源不足的矛盾宋庄镇作为新一轮北京发展中三大新城之一通州区的重点发展区域,承担着领军打造北京市“文化航母”的重担。而由艺术家积聚产生的自发性文化创意产业集群为宋庄镇的发展和建设提供了新型道路和持续动力。但不可否认,在新型产业产生及运营过程中,出现了难以避免的城市管理问题。宋庄镇在2004年提

55、出“文化造镇”后,文化创意产业蓬勃发展并取得良好效果,而各村庄均在此次北京打造文化创意产业基地的契机下得到空前发展。在打造文化创意产业基地的机遇下,各村庄的地域空间和职能均得到大幅提升,宋庄镇城市形态多样化、城市职能复杂化的发展趋势明显,正在朝建设集艺术、文化、经济职能于一身的综合化强镇迈进但与此同时,伴随宋庄镇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带来的城市进步和职能多样发展,城市管理资源不足的劣势已日益暴露,城市发展与管理中的长短腿现象逐渐显现,制约着宋庄镇的进一步城镇水平提升。就城市管理执法分队反应情况而言,目前城市综合执法管理工作受执法人员少、执法装备配备不到位等客观因素限制,导致执法真空区依然存在,无法做

56、到覆盖全镇管理,影响城镇村庄有序发展。此外,城镇管理资源的分配调度无法跟上在经济发展情况下城镇地域的扩张和职能的分化,导致部分区域出现“无人管,无力管”的情况。同时,在城镇经济发展如此快速的情况下,城镇村庄的基础设施提升速度无法与之配套,较难满足产业发展要求,严重限制宋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的产业升级和发展。(2)宋庄镇现有服务配套与产业需求对接的矛盾宋庄镇在引进和承接北京外向转移的产业和城市功能方面,根据自身的地域环境和周边县区已有的产业状况,在产业和城市功能发展的目标上有所侧重。宋庄镇虽然作为北京发展三大新城之一通州区的重点发展区域,但基于本身基础条件限制,前期发展基础薄弱,配套机构缺乏,导

57、致宋庄镇村庄村民普遍素质不高。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需要有一整套完备的服务产业体系作为依托,对于通过依靠文化创意产业得到跨越式发展的宋庄镇来说,所能提供的基本城市服务整体质量偏低,这对于在宋庄从事文化创意产业的工作者以及落户宋庄的文化创意企业都是一个不小的影响,对于宋庄镇文化创意产业长期发展及壮大构成了不小的威胁。从整体上来说,宋庄公共服务力量薄弱分为硬件设施建设薄弱和软性服务配套工作缺失:硬件设施建设方面。由于宋庄发展刚处于起步阶段,配套于文化创意产业的基础设施几乎为空白,需要依实际需要进行规划建设,比如引进星级酒店、建设一级医院等。文化创意产业作为高附加值新兴产业,是推动北京城市发展和产业结

58、构升级的新的助动力,但硬件设施建设的薄弱直接导致宋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基底空虚,难以满足相关联产业联动发展所造成的巨大社会服务需求,成为宋庄文化创意产业快速发展中的外伤。软性服务配套工作缺失。目前宋庄镇镇域内户籍人口近6万人,常住总人口近10万人,从事一产的人员占从业人员总数的18%;从事二产的占总数的48.4%;从事三产的占从业人员总数的29.6%;剩余劳动力占从业人员总数的4%。目前宋庄乡镇企业职工文化水平普遍不高,技术人才匮乏,尤其是农村人力资本素质低下,受教育程度和技能水平都较低,只能从事附加值低的、科技含量不高的简单劳动,难以满足文化创意产业需求,在社会公共服务提供领域出现严重

59、塌陷区,缺乏与产业相匹配的高质量社会服务,成为宋庄文化创意产业快速发展中的内伤。宋庄硬件设施建设和软性服务配套工作的双向缺失,将成为限制宋庄镇文化创意产业蓬勃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时将对产业形成和优化升级带来一定的阻力。文化创意产业对优质社会公共服务的强大需求将对目前宋庄镇所能提供的不全面、低质量的基础社会服务带来强大冲击,而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增加基础设施建设已势在必行,将成为宋庄打造中国文化产业基地所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城镇规划二元体制严重制约小城镇建设。城镇规划二元体制具体指规划建设用地分为城镇建设用地和村庄建设用地,而村庄建设用地只能用于村民居住、集体公益事业、集体企业,不能征为国有,也

60、不能进行土地一级开发,这就造成集村并点整合出来的现状集体建设用地无法用来招商和发展产业,无法进行开发建设,从而制约了村镇的建设。由于宋庄镇部分用地为村庄建设用地,通过整合、规划后仍不能用以土地一级开发,这与迅速崛起的宋庄文化创意产业所需的空间扩张产生激烈的矛盾和对抗。在政策的扶持和帮助下,宋庄镇的文化创意产业正如雨后春笋般发展壮大,现在已经不再是艺术家集群形成初期的小规模、小形式的发展,而是在艺术家集聚逐步形成规模,产生文化竞争优势,文化创意产业不断入入驻发展,在打造“中国宋庄”品牌过程中的大规模、快速的跨越式发展。因此建设文化创意产业园区、配套基础设施的步伐也随之加快,土地整合和开发利用面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