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儿》《音乐之声(节选)》知识讲解_第1页
《枣儿》《音乐之声(节选)》知识讲解_第2页
《枣儿》《音乐之声(节选)》知识讲解_第3页
《枣儿》《音乐之声(节选)》知识讲解_第4页
《枣儿》《音乐之声(节选)》知识讲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三好初中生(公众号 ID:sh-czs):最全中学生学习资料整理PAGE 枣儿音乐之声(节选)知识讲解梳理运用作者与背景枣儿孙鸿,女,靖江青年剧作家。她创作的话剧小品枣儿在戏剧权威刊物剧本1999年第1期上发表,同年荣获中国曹禺戏剧奖小品小戏奖一等奖,并囊括优秀编剧奖、优秀导演奖、优秀演员奖。作品入选靖江戏剧小品选。在社会改革开放的现代化进程中,许多农村青壮年离开故土,到城里寻找新的天地,老人和孩子留守家园。老人留恋故土不愿到城里生活,孩子期盼父母早日回到家乡,而到城里的青壮年却希望走出家园,走出封闭,走出传统,迈进现代化的新生活。在这一背景下,到城里去的农村人可能会出现情感的迷失,精神的失落

2、,在农村留守家园的人可能会在希望中充满迷茫,在期盼中浸透困惑,道德、伦理、亲情在这样的社会变革时期必将经受严峻的考验。音乐之声(节选)勒曼,全名厄内斯特勒曼,美国剧作家。音乐之声是根据百老汇一出上演四年而盛况不衰的歌舞剧改编的。该剧取材于1938年发生在奥地利的一个真实的故事:萨尔茨堡地方有个冯特拉普上校,他和他的七个孩子以及原先是家庭教师的妻子,在纳粹德国吞并奥地利之后,组成了家庭合唱团,到处演唱奥地利民歌和爱国歌曲。这个故事曾被摄成德国影片菩提树。1960年“二十世纪福斯公司”以一百万美元购得歌舞剧的改拍权,拍摄工作从1963年开始。影片上映后,在北美首创最高的票房价值。影片获得五项奥斯卡

3、奖。到1971年,音乐之声仍然脍炙人口,在美国历年来票房收入最多的影片中列第三位。知识积累枣儿1.喃喃自语:连续不断地小声自言自语。2.蓦然:猛然。3.津津有味:形容很有滋味。4.囫囵:完整,整个儿。5.开怀大笑:心情无所拘束,十分畅快地大笑。6.踌躇:得意的样子。7.垂头丧气:形容失望的神情。8.翘首:抬起头来望。音乐之声(节选)1.流连忘返:留恋不止,舍不得离去。2.通宵达旦:从天黑到天亮。3.遐思:悠远地思索或想象。4.按捺:压下去;控制。5.肃穆:严肃安静。6.老成持重:阅历多,办事稳重。7.伫(zh)立:长时间站着。8.虔诚:恭敬而有诚意(多指宗教信仰)。9.款步:缓慢地步行。10.

4、顶礼膜(m)拜:形容十分虔诚地行礼。11.峥嵘(zhngrng):高峻,突出。12.皎洁:(月亮)明亮洁白。13.忍俊不禁:忍不住笑。14.山麓:山脚。15.鳞次栉(zh)比:像鱼鳞和梳子的齿一样,一个挨一个地排列着,多用来形容房屋等密集。16.涟漪(liny):细小的波纹。17.嬷嬷(mmo):这里是对年长的修女的称呼。18.弥撒(msa):天主教的主要宗教仪式。考题例析1(2015宁夏回族自治区中考)观察下面这幅图,按要求答题。这幅图表现了什么主题?_用生动的语言描述画面内容。_2(2015内蒙古呼和浩特中考)下列各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不可尽信

5、书上所言,亦不可寻章摘句,而应推敲细思。B个别人爱占便宜,碰到对自己有好处的事情,总是当仁不让,通常不会受欢迎。C“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头脑中已不知不觉地根深蒂固。D峰环水抱的萨尔茨堡,高高低低的房屋鳞次栉比,庄严肃穆的修道院坐落在绿树浓阴中。解析:1. 孝、尊老、幸福、和谐等,符合画面主题即可。画面内容完整,有情景,语言生动连贯。2B 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理解成语,不仅要理解含义,还要理解用法、具体的语境和感情色彩。“当仁不让”指遇到应该做的事情就积极主动去做,不推让,是褒义词。不符合语境。课文讲解理解主旨枣儿全剧围绕枣儿展开情节,描写了老人和男孩之间的一段

6、亲切交往,表现了老人对儿子,男孩对父亲的深切思念,反映了我国在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变迁。音乐之声(节选)作者运用多种手法,栩栩如生地刻画了少女玛丽亚的形象,表现了她热爱歌唱、心灵美好、活泼自由、纯真快乐的特点。理清结构枣儿背景:枣树下、童谣声、亲情人物:枣儿:象征亲情、故乡、精神家园老人:老一辈农民,富有亲情、爱心 男孩:新生一代,好奇、懂事枣儿音乐之声(节选)课文节选的是剧本的开头部分,分两个场景:第一个场景:在萨尔茨堡的野外,写玛丽亚的纵情歌唱,快乐游玩。第二个场景:在修道院内,主要写众嬷嬷对玛丽亚的议论。写作特色枣儿1.个性化的语言生动地表现了人物的感情。 剧中的人物语言个性鲜明,真实自然

7、,具有浓郁的感情色彩。例如,老人的语言亲切朴实,富有情味,既有长者之风而又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强烈的人生沧桑感。“老子个儿大,儿子个儿能小吗?”体现出老人朴实自豪与典型的乡土语言。例如,“(捏捏男孩的脸)爷爷小时候,还不跟你一样?脸皮儿像这青枣,嫩白光滑呢,唉!眨眼工夫,六十年过去了快吃枣儿吧。(从匾子里挑了颗熟透晒干的枣儿)你吃这颗。”此句道出了老人的人生沧桑感。“(将枣儿擦干净)给,尝尝。男孩默默地接过。吃吧,树上的枣儿多着呢!”老人的语言表现了长者对小孩的疼爱,而且随着他与男孩交往的深入,这种疼爱的感情表现得越来越强烈。男孩的语言则显得纯真活泼,稚嫩可爱。例如,“和你脸一样,皱巴巴的”表现

8、了男孩的天真可爱顽皮。又如,“迷路了吧?(见老人沉默自语)不会的。这棵树好大好大,会老远就瞧见了,枣儿叔叔哪儿会看不见?”写出了孩子对枣儿叔叔不回家的困惑,表现了男孩的一颗纯真稚嫩的心。从两人的对话中,能使人真切地感受到他们的内心情感。 2.全剧运用了象征的艺术表现手法。 “枣儿”是亲情的象征,是故乡的象征,也是传统生活的象征和精神家园的象征。 全剧以“枣儿”为线索贯穿剧情,借“枣儿”牵系和寄托人物的感情:老人和男孩因“枣儿”而相遇、亲近,又因“枣儿”而引起他们对亲人的思念和呼唤。剧中写的是老人和男孩因“枣儿”而发生的一段交往,但其内涵却是对当今社会状态以及各代人生存状态的一种隐喻,一种象征。

9、“枣儿”所凝聚的老人的感情和经历,代表的是亲情和历史,也代表一种文化传统,一种生活方式;“枣儿”所牵涉的老人与男孩子的情感困惑,以及老人与儿子、男孩与父亲等人物之间的关系,是当今社会的缩影,喻示的是社会转型期人们普遍面对的现实:在剧烈深刻的社会变革中,人们的情感心态、思想观念、生存方式、精神归宿都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剧本巧妙地运用象征手法,赋予了“枣儿”以丰富而深刻的社会内涵。 剧中有不少台词和情节富有象征意味。 例如,老人说:“我讲完一个故事,你才能吃一颗枣。噢,慢慢吃才能吃出个甜味。”其中“慢慢吃才能吃出个甜味”一句,所要表达的意思并不仅是对吃枣而言,也不是对一般生活哲理的泛指,其中隐含的是

10、对既往岁月、对传统生活、对精神家园的感情。 男孩说枣儿叔叔不回家,是“迷路了吧?”这“迷路”是喻指情感的迷失、人生的迷失。又如,男孩谈起父亲会给他带回巧克力,在这一细节中,“巧克力”具有与“枣儿”相对的文化意义和社会内涵,“枣儿”是传统生活的象征,“巧克力”则是现代生活的象征。在剧本中,诸如此类的台词和细节描写还有很多。音乐之声(节选)1.画面富有诗意。 第一个场景描写诗情画意。例如:巍峨峥嵘的阿尔卑斯山,挺拔的松树漫山遍野。树林中不时传来云雀的歌声,婉转悠扬。高高的山巅上尚未化尽的点点残雪,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如温润的白玉般,摄人心魄。山风呼啸,松涛阵阵,和着乐声,回响在旷野上。 山脚下,群峰

11、相拥,绿水环绕,萨尔茨堡坐落其中。极目远眺,高高低低的房屋鳞次栉比。一座庄严肃穆的修道院在绿树浓荫中静静矗立,山坡上绿草葳蕤,树林茂密,小溪潺潺,真乃人间仙境也 这儿的环境描写,由远及近,层次清晰,动静结合,色彩和谐。作为主人公出现和活动的背景,与人物相映衬,有力地烘托出人物的内心世界。 2.人物形象丰满。 文中对玛丽亚的唱词和动作进行了描写。玛丽亚的歌唱具有很强的抒情性,不仅表现了她对音乐的热爱和天赋,而且展露了她丰富的情感、美好的心灵,揭示了她自由活泼的天性。 玛丽亚远眺群山,轻盈地跳跃、旋转,一会儿穿过小树林,一会儿又奔到小溪旁拍额头、拔腿跑、捡外衣、惊呼等动作描写,从外在形象上表现了她

12、纯真快乐、无拘无束的性格。 3.音乐具有艺术感染力。 剧本中,玛丽亚的内心独白式的纵情歌唱,具有浓郁的抒情风格;众嬷嬷对白式的歌唱,富有喜剧风格。二者都体现了音乐之声这一音乐故事片的特色。 音乐故事片是以音乐为重要表演形式的故事片,它在欧美以及其他一些国家和地区,早已是一种相当成熟的电影艺术类型。音乐之声被誉为“新风格”音乐故事片的杰作。在这部影片中,音乐是刻画人物性格的重要表演形式和剧情发展的重要表现手段。这部影片的巨大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在于其音乐的艺术感染力。把握重点枣儿1.老人在与男孩的谈话中,回忆了哪些事情?如何认识老人的心态?老人在与男孩的谈话中,回忆了枣儿小时候的事:儿子“枣儿”

13、一名的来历,儿子只顾摘枣竟尿了老人一脖子,枣儿小时候一有尿就尿到枣树下。回忆了自己小时候偷枣而长出小枣树的事、枣儿落到鬼子的钢盔上吓跑鬼子、闹灾荒时靠枣儿活命的故事。老人在谈话中“沉思”“心事重重”“闪着泪花”,流露出老人对儿子的思念,对以往岁月的怀念,对故土的热爱之情,有一种浓浓的失落感。2.老人对男孩的态度如何?老人请男孩吃枣,老人让男孩骑跨在自己肩上摘枣,老人给男孩讲故事,老人与男孩拉勾发誓,老人紧紧搂住男孩,“将枣儿塞进男孩嘴里,自己也拿起枣儿咀嚼”,这些都表现了老人对男孩的疼爱,表现出了一种不是祖孙而如同祖孙般的长辈对晚辈的关爱,也折射出他对儿子的亲情。 3.如何评价老人这个形象?剧

14、中的老人首先是老一辈的农民形象:他一生劳作,不离乡土,如今老迈,儿子离乡外出,他继续留守家园。其次他是具有更普遍意义的老一代的长者形象:他满怀亲情,富有爱心,他关爱已成年的下一代,又疼爱尚年幼的新一代;作为过来人,他怀旧而又传统,面对生活的变化不失爱心、不失希望而又有所失落。4.请谈谈你对剧中男孩这一形象的认识。剧中的男孩想把枣子留给父亲吃,喜欢吃巧克力盼望父亲带巧克力回来,他蹑手蹑脚捡枣子,把枣子藏在红肚兜上的衣袋里,温顺地挽扶老人,认真听老人讲故事,和老人拉勾发誓男孩是年幼的新生一代的形象:他思念父亲,喜爱心疼自己的老人,好奇而懂事,在他身上处处表现了儿童纯真可爱的天性。5.老人的儿子和男

15、孩的父亲,你对剧中未出场的这两个人物怎么看?老人的儿子,不再像老一辈那样,终身不离乡土,而是远离故乡和亲人,闯荡于外面的世界;男孩的父亲,离开乡村而定居于城里,抛弃了旧家而另成新家。这两个人物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社会的变化。6.枣儿在剧中起什么作用?全剧以“枣儿”为标题,并以“枣儿”贯穿全剧,让老人与男孩围绕“枣儿”进行对话,展开情节。老人的经历、情感乃至命运,都与“枣儿”有着不解之缘;男孩对父亲的思念,也与“枣儿”相牵连。“枣儿”是全剧情节发展的线索,是人物对白的话题。7.关于枣儿的童谣在剧本首尾出现两次,这样写,有什么特殊的表达效果?这首童谣表达了在“枣儿”中所融入的父母疼爱子女的亲情,以这

16、首童谣开头,隐含了全剧与“枣儿”有关、与亲情有关的特定内容,并将人们带入具有民族传统风情、充满乡土气息的特定情境。结尾用这首童谣,但情境有所变化,由幕后换为前台,由哼唱变成呼喊,由没人回应转为“响起无数个童声呼唤的声音”。既与开头相呼应,又强化了剧中的情境和内容,深化了全剧的思想感情。8.剧本采用了象征手法,“枣儿”象征着什么? 在剧中,枣儿是亲情的象征,是故乡的象征,也是传统生活的象征和精神家园的象征。剧本巧妙地运用象征手法,赋予了“枣儿”以丰富而深刻的社会内涵,使全剧具有了深厚的思想内蕴。音乐之声(节选)1.由文章的第一个场景,我们可以看到玛丽亚具有怎样的性格?玛丽亚情感丰富,心灵美好,天

17、性自由活泼,对音乐有非常强烈的热爱和天赋。2.在第二个场景中,众修女评论了自己对于玛丽亚的看法,玛丽亚在她们眼中是一个怎样的人呢?在修女的眼中,玛丽亚天性活泼,热爱歌唱;不守常规,无拘无束;纯真欢快,自由自在;她自己快乐,也总是给别人带来快乐;她十分可爱又让人头痛。玛丽亚自由的个性,与修道院的环境和要求是极不协调的,因此她们认为她不适合当修女。她们对于玛丽亚非常喜爱而又无所适从。 3.本文有哪些内容是对玛丽亚的正面描写,哪些是侧面描写? 第一个场景和第二个场景结尾玛丽亚回到修道院时的情形,是正面描写;第二个场景院长和众嬷嬷的对话和对唱,是侧面描写。4.玛丽亚是一名见习修女,你认为她合格吗?如果

18、你是院长嬷嬷,能执掌玛丽亚的去留大权,你会让她留下吗?应允许学生有不同的看法。从遵守规矩方面来看,她不算一个合格的修女;而她品质淳良友善,内心充满爱意,就这一点来说,她也可以说是一个好修女。院长留她,可以助她修身养性;不留她,是不勉强她的个性发展。应该说怎样做都是有道理的。5.课文中存在哪些冲突?把它们找出来,说说作者这样设计有什么好处。品味课文中随处可见的冲突是一件饶有趣味的事。剧本就是要在有限的空间里尽可能多地集中矛盾冲突和变化,将人物性格展示其中。课文中体现得最为明显的是一班恪守修道院“清规戒律”的修女与无拘无束、无视“清规戒律”的玛丽亚的冲突。在冲突中我们对双方的原则、观点、性格都有了

19、更深的了解。此外,还有:(1)景色的比照:阿尔卑斯山山坡上比照修道院里,一是纯自然景观,一是被施加了更多人的意愿的人文景观,二者的不同恰恰暗示着玛丽亚和修女们之间必然产生的矛盾冲突。 (2)语言节奏的比照:群口杂唱玛丽亚一段节奏很快、很紧凑,把众修女七嘴八舌数落玛丽亚的情态描摹得惟妙惟肖;而之前的一段问答节奏很慢,似乎在我们眼前活画出几位修女在寻找措辞的样子。语言节奏富于变化,使人读来兴味盎然。(3)同类人物不同语言和态度及性格的比照:院长嬷嬷比照贝尔塔,身份同属修女而性格、修养迥异。作者描绘群像而绝不千人一面。(4)同一人物前后神态、动作的比照:玛丽亚在山坡上自由自在的样子比照玛丽亚在修道院

20、里发现众人严肃的目光之后小心翼翼的样子。在频繁的对比冲突中,情节丰富了、形式更多样更活泼了,剧本的主题也更好地显露出来。6.剧中为什么没有对玛丽亚的心理描写?心理描写难以转化为视觉形象,观众看不到。画面感,是影视剧本区别于其他文学体裁的基本特点。影视作为视觉艺术,是由画面构成的。与之相应,影视剧本除了人物语言描写之外,主要运用环境描写和人物动作、表情描写来刻画人物和表现事件,使之能转化为影视中实际的视觉形象或读者头脑中想象的视觉形象,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影视剧本的画面感。课文中对玛丽亚在野外放声歌唱时的环境描写,以及对玛丽亚和众嬷嬷的动作、神态描写,都具有生动的画面感。拓展阅读枣儿品枣儿为枣儿靖江

21、戏剧小品选序齐致翔靖江戏剧小品选题头冠之以枣儿,我想不仅因这个作品本身取得的成就和带给家乡的全国性影响荣获1999中国曹禺戏剧奖小品小戏一等奖,更由于它作为一个代表,一种象征,一粒树种和一片生命,对着家乡也对着世界,对着爹娘也对着儿孙,发出了深情的呼喊,表达了真心的企盼,将人性与人格、崇高与忧患演绎得那样楚楚动人又回肠荡气。枣儿的成长得益于家乡的土沃、水好、肥足,但收获的时候还要有一根长长的竹竿竿,否则就打不下枣儿一片片,而那竹竿竿是爹娘给的。我读着这凝聚了十数年几代人辛勤劳作的小品选,只觉醇香阵阵,思绪绵绵。这枣儿啊,岂只是孙鸿一人的收获?选集中的每一个作品都是一颗惹人喜爱、令人生津的枣儿。

22、它们是靖江人的共同收获。许振球、窦大康、潘浩泉、鞠俊武等人的名字连同他们的洁白的软壳蛋打毛线正宗女子健美裤他还是他学校门前配套成龙微笑微笑今夜静悄悄等作品一齐映入我的眼帘。它们使人愉悦,发人深思,苦辣甜酸,风格各异,如同一把大小不一、口感不同、色泽有别的枣儿,给家乡父老留下过难以忘怀的滋养。他们站在历史与现实的交汇点,审视过去,迎接未来。有可贵的坚持,有勇敢的扬弃,都为了一个信念:让家乡更美好。深怀一颗赤子之心,善待自己的爹娘,鞭策自己的后生,都为了一个责任:一起创建新生活。多以善意的讽刺、真诚的呼唤教人自省;以人性的美好、人性的尊严教人自重;以祖国的前程、时代的号召教人自强。十数年发愤求索,

23、十数年集腋成裘,终蔚成枣香扑鼻、名震遐迩之大观。靖江小品已成为家乡父老不可或缺的精神伴侣,这是靖江人民给予靖江小品的最高奖赏。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许振球。作为靖江戏剧小品创作的始作俑者,他十数年如一日笔耕不辍,不仅率先成就,更带动了靖江一大批钟情于小品的爱好者和参与者。孙鸿就是在这样的氛围中被吸引到冠盖如荫的大树之下。我想她一定吃过那树上的很多枣儿。诚如是,枣儿连同孙鸿本人都应是许振球等老一辈小品作家十年辛苦一朝收获的最可喜的成果,是家乡土壤、父老心血和一切关心、呵护、扶持靖江小品创作的靖江人共同玉成的。摆在我面前的枣儿不是一颗、两颗,而是数不清的一大片。爹喊自己的娃来吃,别人的娃却来了:娃喊自己

24、的爹来吃,身边却只有别人的爹。他们使劲地喊,娃不应,爹也不应,漫山遍野无人应。田野里只回荡着祖孙二人无比热烈却又近乎无望的呼喊。我不禁也大喊一声:为什么没有回音?为什么这饱含着爹娘生命的人性和人情果竟唤不回从小也是由它奶大养大的儿孙?这是怎样的一种生存状态?这枣儿啊,你到底是苦涩还是香甜?既甜更苦,五味俱全,成色不一,自在真实,性情各异,皆可人口,却需咀嚼,小咀嚼就品不出它们的真味道。不仅如此,这收成还激起我无限的情思,那一颗颗、一片片的枣儿便都活起来,活在我历史的和现实的联想之中,活在我生命的企盼之中。那是一个奇特的生命。世代繁衍,生生不息,自在长青,永无衰竭。它涌动着温暖的亲情,张扬着至纯

25、的人性,只奉献不图报,守诚信不扭曲,不为无望而绝望,纵有无奈却无悔。那呼喊发自内心,是根在呼吸,泉在喷涌。那呼喊不只是期盼,更是一种给予,一种天赐是爹娘赐予儿孙赖以生存的精神维系和生命依托。那是一片多彩的世界。爹娘的呼喊没有回应,却引导我们去追寻儿孙的脚步。那枣儿不仅给人以活力,更使人思考。它像被插上翅膀可以到处飞舞,便带着一丝惶惑几分躁动飞出田野,飞出村庄,飞出生它养它的地方。终于,他们发现了一片以前不曾相识的新天地,渐渐地又发现了一个以前不曾相识的新自我。人挪活树挪也活,枣儿何处不养人?他们何曾没有听到爹娘的呼喊,正是这呼喊健全着他们的神经,丰满着他们的羽翼,使他们飞得更高更远,直到世界在

26、他们眼里也变成一个村庄,正是这呼喊化作阵阵长风,催发着美丽的枣儿花开遍全球。那是一座亟待修葺的家园。请不要因儿孙没有问应而伤心,可知儿孙曾一千次、一万次梦里作答,一千次、一万次梦回千里。他们焦虑而内疚的呼喊,爹娘又何曾听见?枣儿是一座永久的家园,人们从这里走出,最终还要回到这里,不,他们在精神上从来没离开过这里。身影的离去愈映出心灵的坚守,时空的超越反铸成情感的皈依。愈是现代化愈能激起人们对古老情怀的追忆和对文学古典主义的眷顾。然而,枣儿又是一座需要护理和更新的家园。枣园不是樱桃园。爹娘岂能被时代遗忘。让爹娘也见识一下未曾见过的新天地,认识一下不曾相识的新儿孙,尝一口移栽它乡的新枣儿,享受一下

27、让他们再无牵挂的新家园,爹娘的呼喊就会变得从容、自信和年轻。为了让古老的家园也变得五彩缤纷,让家乡的枣树结出更加奇异的甜果,爹娘尽可放心地让儿孙走出家园吧。当他们回来的时候,捧给爹娘的将是一个崭新的世界。我惊奇,爹娘在享用那奇异的甜果果时,竟品出依然浸润在那甜果果中儿孙小时的尿香味儿;我更欣慰,当匍匐在爹娘脚下吃着爹娘留给自己的枣儿时,儿孙仍由衷地赞叹:“还是家乡的枣儿好吃!”我们的家园可望更美好,我们的爹娘应该更年轻,我们的儿孙需要更奋发。枣儿和选集中的一些作品对我们曾有过的生活和亲情表现得十分惬意乃至缠绵,常常礼赞和缅怀那种至纯至善至美的人性和人生状态,不如意时则高声呼喊。然而,这呼喊和状

28、态正离我们的实际生活越来越远。道德、伦理、亲情是每个人必须有的,但日益强劲的现代化浪潮却无可阻挡地席卷着一切与之不相适应的思想和观念,迫使许多人不得不放弃他们熟悉的生活。枣儿等作品以呐喊的方式对现代化带来的人性变异和感情淡漠提出了善意的批评,在此基础上又努力唤醒另一种沉睡中的思维,以沟通几代人虽不同却共有的生命体验。自然,这需要代价。但,过于温情会减缓共同的生命律动。枣儿成熟需要追肥,便将一点希望奉上。我欣然于靖江小品的创作,更感奋于产生靖江小品的这方圣土。我看到,一个昔日为人知之不多的苏北小城正以俯仰天地、吞吐风云的气概大踏步走向世界。一座横空出世、后来居上、跃为中国第一、亚洲第一、世界第四

29、的长江公路大桥展现在世人面前。我敢说,谁见了它都会被它那宏伟的气势所攫住。它将长江两岸联在了一起,也将苏南和苏北联在了一起,将南中国和北中国联在了一起,将靖江这座民风淳洌又充满现代气息的小城与祖国和世界更紧密地联在了一起。它将圆靖江世代乡亲的一个梦,一个交织着古老与现代、传统与新潮、痛苦与欢乐、落后与文明的绚丽多彩的梦。从此,我们的爹娘可以涌过这条通途去追寻自己的儿孙,去实现几代人共同的理想和追求。 浩瀚的大江啊,如今你已在我爹娘的脚下!爹娘啊,您一步就可以跨越过它!儿孙们该如何为您欢欣雀跃?靖江小品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小中见大,譬如一滴水,可见太阳,也可汇入江河。我为靖江小品庆幸,大江为它输

30、送着不尽的生命源,大桥为它插上崭新的金羽翼,已然享誉中外的靖江盆景、靖江汤包、靖江讲经等各种独具特色的物华美俗都无声地陶染着靖江小品的习性和风神,靖江小品便具备了它们的大气与灵巧、奇特与蕴藉。尤为难得的是,靖江小品是戏,也是文学,有品位,又面向大众。这是靖江小品的可贵品格。 新世纪的钟声已然敲响,靖江小品将谱写新的篇章。我期待着我可爱的朋友们更加昂扬、明快、清新、幽默的新作问世,期待着他们将家乡父老乃至全国人民更加需要的甜果果挂满枝头。到那时,打下的枣儿一定会使人品出意想不到的新滋味。 2000年元旦夜于北京(选自枣儿靖江戏剧小品选,中国戏剧出版社2000年版)音乐之声(节选)音乐之声拾零音乐

31、之声是根据百老汇一出上演四年而盛况不衰的歌舞剧改编的。该剧取材于1938年发生在奥地利的一个真实的故事:萨尔茨堡地方有个冯特拉普上校,他和他的七个孩子以及原先是家庭教师的妻子,在纳粹德国吞并奥地利之后,组成了家庭合唱团,到处演唱奥地利民歌和爱国歌曲。这个故事曾被摄成德国影片菩提树。1960年“二十世纪福斯公司”以一百万美元购得歌舞剧的改拍权,但附带一个条件:在百老汇未结束演出之前,影片不得上映。拍摄工作从1963年开始,起先由威廉惠勘执导,后来则由制片人罗伯特怀斯兼导演。影片是在萨尔茨堡市内及周围的山区、平原拍摄的,耗资一千万美元。当时招致了一些非议,但很快就被大加赞扬。影片上映后,单在北美,

32、头十个月就收入二千万美元,首创最高的票房价值。影片获得五项奥斯卡奖。两年内放映收入剧增至四千二百五十万美元,超过飘。许多观众,多半是妇女,连看十余次。到1971年,音乐之声仍然脍炙人口,在美国历年来票房收入最多的影片中占第三位。电影音乐之声是一个真实人家的经历,可是真实的鸿特拉普一家人在此之后到哪里去了呢?1938年,这家人出走奥地利的时候,玛丽亚正怀着冯特拉普家的第十个孩子约翰尼斯。没有了花团锦簇的家园,成了一文不名的逃亡者,一家十几口人的生活立刻就是个大问题。但是冯特拉普一家人并不气馁,也不在意一切都要从零做起。这个家庭组成了合唱团,浪迹天涯,苦苦为生。从生日婚嫁的宴会到乐馆皇家的演出,无

33、所不为。1939年,当他们来到美国演唱旅行时,发现了佛蒙特州小镇斯托附近的一片农庄。小小的农庄让他们记起了奥地利的家园,立刻爱上了这片土地。他们用积攒下来的钱买下了这片土地,并建成了自己远离故乡的家。在此之后的几十年间,冯特拉普一家每年都要到世界各地去演出,足迹遍布30多个国家,但是,他们一直把斯托的这处农庄当成自己永久的家。 1947年,玛丽亚在斯托成立了特拉普家庭音乐营。随着音乐营的扩展,她家提供过夜的客房渐渐不敷使用,于是就建起特拉普山庄。他们也曾因为不谙社会环境而大吃苦头。1949年玛丽亚的传记获得强烈的社会反响,但是当首次有人出价收购她的故事改编电影时,玛丽亚却被欺骗,没有得到自己应

34、有的权利和报酬。不尽如人意的际遇并没有使他们生出怨天尤人的哀叹,挫折和教训也不能使这个移民家庭倒下来。1965年,电影音乐之声在全世界发行,演出了“真善美”的一幕,玛丽亚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但在1980年,一把大火把辛辛苦苦建造盖起来的特拉普山庄化为灰烬,一年半之后,在原来的房基上又是一幢崭新的特拉普山庄,并且在山麓和湖边还建造了星罗棋布的客舍接待游人。如今特拉普山庄已经远近闻名。人生一世,还有什么比从无到有开创事业更让人感到欣慰的呢?至今,特拉普山庄这个家族经营的企业每年接纳成千上万对冯特拉普家的经历和他们的歌声情有独钟的游客。冯特拉普家在逃亡路上出生的小儿子约翰尼斯正是打理这个企业的总管。音乐之声的导演及女主角1音乐之声导演罗伯特怀斯罗伯特怀斯是美国著名的电影导演兼制片人。1914年生于印第安纳州温彻斯特市,19岁时进入电影界,最初担任音响剪辑,后来曾与奥迪威尔斯剪辑影片公民凯恩安培逊大族。升为导演后曾尝试拍恐怖片,如诅咒月球大血战等。他熟悉省钱拍片的诀窍,又善于运用悬念技巧。不久便转向社会现实题材,拍了暴露拳击界只顾赚钱、玩忽人命的影片圈套,获得成功,从而使他确立了社会电影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