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题型及答题技巧课件_第1页
散文题型及答题技巧课件_第2页
散文题型及答题技巧课件_第3页
散文题型及答题技巧课件_第4页
散文题型及答题技巧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散文阅读第1页,共31页。散文的特点A形散神聚 形散:题材多样,手法多样 神聚:情感集中 阅读时需要把散乱的结构整合起来,把握文脉B意境深远,情感真挚C语言优美凝练,富有文采第2页,共31页。出题角度:内容概括字句理解结构文脉情感态度手法技巧语言特点 (风格特点、语言赏析手法+效果)作用题:语句、段落、艺术技巧、人称、标题、景物描写第3页,共31页。1、初读:理清思路 整体把握(1)划分层次,概括文意(2)有捕捉线索(中心事件、事物、时空、情感、道理.)的意识(3)分析表现技巧(照应、对比、穿插、虚实结合、欲扬先抑.)2、读题:认真审题 区间要求解题步骤:第4页,共31页。3、再读:抓住关键

2、局部揣摩阅读散文,一定要明确情感,抓住关键关键词、关键句、抒情句、议论句、过渡句、修辞句、塑造的形象等等。局部揣摩,要关注开头、结尾、题目(写作的对象、内容.)。4、作答:规范作答 简洁条理第5页,共31页。出题角度:内容概括(原因、情感、观点、特点、层意.)结构文脉字句理解手法技巧语言特点 (风格特点、语言赏析手法+效果)作用题:语句、段落、人称、标题、景物描写第6页,共31页。内容概括1、定位筛选,确定范围。2、注意层次,逐层查找。 段落层次:关注领起句、中心句、过渡句、总结句 段内层次:关注标点、词语标志. (P231四、归纳内容要点) 3、整合归纳,因分赋点。(原因、情感、观点、特点、

3、层意.(P233-234)第7页,共31页。结构文脉题型一:谋篇布局1、整体结构相承:承接关系 递进关系 由叙事到议论到抒情、由写景到议论到抒情、哲理散文的层层相递相并:并列关系 对照关系相属:总分关系 分总关系第8页,共31页。2、选材组材选材: 生活化(日常生活小事,以小见大) 丰富性(选材广泛,多角度、多侧面、 跨时空.但情感集中。) 典型性(突出人物某种特点,紧紧围绕.展开) 真实性(真情实感 ) 精当有力度(恰当准确有力度,多见于议论说理散文)组材: 巧设线索(空间、时间、情感、认识过程、人物、事物.) 材料安排详略得当、 按材料性质归类安排结构、 由感性到理性(层层深入)、由实到虚

4、(层层深入)、 扬抑. 3、行文技巧(学案)第9页,共31页。若分析文章构思特色:1、看全文线索及其作用2、看行文思路特点(如先分后总、先实后虚、先抑后扬.)3、看开头、中间、结尾有什么特点(如开头的倒叙、中间的衬托对照、结尾的环境收尾含蓄隽永.)4、个别情况下可看选材的特点第10页,共31页。三条河流8.文章首尾呼应,使结构严谨、情感增强,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4分)文章开头写被雪困,结尾再次提到大雪封山,形成呼应,使文章构成“现实一回想一现实”的严谨思路。文章开头说“等冰雪彻底融化的那一天”,结尾说“现在就动身”,呼应的同时形成转折和递进,强化了对景点的向往和对扎西的想念。(4分。每点2分

5、,其中特点和表现力各1分)第11页,共31页。补:三种人称的作用第一人称:便于直接抒情,自由表达思想感情;有亲切感;可以把文中的人物、事件写得好像是“我”的亲身经历,增强文章的真实感;便于直接表达“我”内心的喜怒哀乐,亲切自然。第二人称:拉近与读者或作品中形象的距离,便于作者与之直接对话和沟通交流;便于作者的感情抒发;在所写对象为物时,起到拟人化的修辞效果。一般书信、诗歌和赞颂、悼念的文章的使用。第三人称:直接表现生活,不受时空限制,灵活自如。作者以旁观者的身份向读者作客观的叙述,便于反映更广阔的画面和更丰富的内容。第12页,共31页。窗子以外6. 作者交替使用“你”和“我”两个不同的人称,其

6、中蕴涵着怎样的态度?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6分)第13页,共31页。题型二:梳理文章思路 划分层次,归纳层意。 答案组织一般模式为:先写.,再写.,接着写.,最后写. 如果文章中有线索,可以寻线索归纳梳理。如:有人用“结构为文,浑然天成”来评价三幅画,请简要分析文章的思路。(5分) 先写从荣宝斋取回字画,交代其中有三幅画,为汪曾祺所作,点明标题,领起全文;接着宕开一笔,叙写汪曾祺演戏和赠诗两件事,展现其多才多艺的形象,为写三幅画做铺垫;然后详写三幅画的有关情况,展现汪曾祺的真性情;最后交代三幅画送裱和取回的时间,照应开头,首尾呼应。(一点2分,两点4分,三点5分)第14页,共31页。童年随之而

7、去:综观全文,从情节的发展分析“我”的心理变化。(6分)【答案】兴奋地回家,登船时发觉忘带心爱的盌,固执而任性的“我”执意要取回,不肯妥协。等盌时,心生懊悔,得盌后,心怀感激,“我”有了自省。失盌后,“我”觉得难以面对母亲与船夫,既惋惜又自责;母亲的劝慰与教诲,引发了“我”更多的思考。注:此种题先从原文提取关键词,找不到再自行概括。第15页,共31页。题型三:句、段落作用(学案:开头、中间、结尾段)一、内容上:写了什么或说明了什么(主要内容或主题) 抒发了作者情感 表现手法、用得比较生动的词句及其表达效果二、结构上: 1. 引起下文:为下文写埋下伏笔/为下文写张本/为进行了铺垫/呼应下文/奠定

8、了文章的感情基调2. 承上启下:既承接了上文,又引起了下文/由过渡到(物人,景情,事理)/由转而写到(由叙述转向议论、由写景转向抒情.)3.总结上文:呼应上文/点明了全文的主旨,并进一步/卒章显志,表达了三、效果上:引人深思,引起阅读兴趣。第16页,共31页。1、插入引文作用(必要时先点引用了什么)1、在本段中的具体、针对性作用突出的特点等2、对全文的作用深化主旨等3、丰富文章内容、增加文章意蕴4、结构上的作用承上启下(过渡)等5、增加权威性(说服力)、文学性(古朴典雅、文采、书卷气、富有诗意)、历史性、文化性、趣味性、可读性 (视文体和功能而定,不要完全罗列)第17页,共31页。附带(具体见

9、学案)2、插入看似无关段落的作用3、线索作用便于组织材料,贯穿全文、脉络清晰、紧凑集中层层递进、逐层深入强调中心,将感情推向高潮。4、反复句作用第18页,共31页。从乾陵到茂陵请简要赏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这埋葬着武则天和她丈夫唐高宗李治的乾陵,远远看去,也许只能说是一座矮矮的小丘。(4分)答案:此句写自己远望所看到的乾陵,昔日帝王武则天和李治的陵墓在作者的笔下成了矮矮的小丘,表达了作者的历史观,即在历史的长河中,曾经的帝王与帝王陵墓也是渺小的。为后文作者对封建帝王与人民百姓的议论张本。(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若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莫高窟文章写作者离开敦煌后到别处旅行的所见所感,

10、有何用意?请简要分析。离开敦煌后,作者所到之地或是佛教艺术圣地或是山水胜处,但却被过多的和社会现实、道德规范相联系(1 分),反衬出莫高窟给人的玄秘、洁净和高超之美(1分)引出下文作者对“善的堆垒,挤走美的踪影”的担忧(1 分),也表达了对莫高窟及其文化的景仰之情。(1 分)第19页,共31页。9.文章在叙述藏区变化时,用不少笔墨穿插介绍了三条河流的情况,请谈谈你对此的理解。(6分)介绍三条河流的情况就是介绍藏区优越的环境,点明藏区开发的基础条件。介绍三条河流“谦虚、腼腆”的特点,就是映射藏民的不张扬性格。三条河流的景色之美逐步为外人所知,就说明藏民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有了变化,藏区发生了缓慢

11、但渗透性极强的转变。(求新求变思维的可贵)(6分。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第20页,共31页。8. 本文记建水城时,在饮食描写上花费了大量笔墨,对此你如何理解?写饮食,就是写建水城独具特色的地方风物及其历史传承;写饮食,就是写人的日常生活和城的烟火气息,这是文章所要表现的建水古城的城市品格。(地方特色、历史传承、烟火气息) 第21页,共31页。5、标题作用全文线索/点明主旨/概括主要内容、情节(与文章内容的关联)/点明写作对象或提示手法(托物言志)/象征意义、含义丰富/揭示文章主题/能寄托作者情感/奠定感情基调/含蓄委婉、吸引读者(小标题使文章条理清晰)第22页,共31页。三幅画6有人认为,文章

12、所写内容并不限于三幅画,但以“三幅画”为题,远胜“汪曾祺其人”“我与汪曾祺”等标题,这是为什么,请结合文章内容加以分析。(6分)文章以三幅画开篇和结尾,是围绕“三幅画”构思的;(2分)汪曾祺的“真性情”主要是通过三幅画而得以表现的,写演戏和作诗是为写三幅画做铺垫的;(2分)以“汪曾祺其人”或“我与汪曾祺”为题,可以表现多种主题,范围过大,不能像“三幅画”那样突出“真性情”的主题;(2分)“三幅画”含蓄蕴藉,耐人寻味,给读者留有思考的余地,而“汪曾祺其人”或“我与汪曾祺”过于直白,一览无余。(2分)(任选三点6分)第23页,共31页。对某个词的理解解释语境意、关注主旨情感对句子的理解 1、还原翻

13、译表面义(长句子注意切分,有手法时点手法) 2、联系上下文揣测深层义(暗示的画外音、主旨情感等)解题“六看”思维模式句内三看:句子关键词语(代词,概括抽象的词, 有深层含义、象征意义的词,生动形象的状态词) 句子内部结构关系(转折、并列、递进.) 句子本身表达特点(修辞、表现、表达方式.)句外(上下文)三看: 相邻句(会有对此句内容的拓展解说) 段章的中心(结合主旨揣摩深层义) 该句位置特点(段首、段尾、文末等)含义理解第24页,共31页。童年随之而去3.“有人会捞得的,就是沉了,将来有人会捞起来的,只要不碎就好吃吧,不要想了,吃完了进舱来喝热茶这种事以后多着呢。”“最后一句很轻很轻,什么意思

14、?”什么意思呢?谈谈你的理解。(6分)【答案】母亲的话含意丰富:美好的东西要珍惜,但未必要占有;即使失去,也要以平常心对待。母亲的话是深谙世事的感喟,是历经沧桑、诸多得与失之后的释然、洒脱。比邻而居4.请探究文章最后一段中画线句的意蕴。(6分)艾草味里,所有的气味都安静下来,只由它弥漫,散开。【答案】不同的生活状态也有相同的生活内容;蕴含了对端午等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艾草的熏烟升华了不同的生活状态,从而达成一种火辣与安静、绚烂与明净的平衡。(和谐统一、平衡)第25页,共31页。比邻而居2.请结合文章内容,说明第段中“孱弱”的含意。(4分)【答案】相对第一家的气味,咖啡的味道较弱;生活不大有定规;

15、有虚无浮华的气息,不如第一家实打实;日常化的生活气息不浓烈;窗子以外5. 结合全文,说明文中“窗子”的含意。(5分)第26页,共31页。我们的裁缝店5.结合上下文,分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的含意。(5分)可能干什么都一样的吧?参考答案:浅层句面意思:裁缝作为辛苦的谋生行当,看起来与其他行当一样;深层扩展含义:使用问句和揣测的表达形式,委婉含蓄耐人寻味,既然表达了“我”对裁缝这一职业的热爱,也启发读者思考,应该像“我”一样干一行爱一行,在工作的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体会劳动的快乐和生活的意义,以实现人生价值。第27页,共31页。语言艺术(详见学案)(1)语言特点题语言风格:生动形象、朴实无华、简洁凝练、优美抒情、含蓄蕴藉、幽默诙谐、古朴典雅、清新自然、口语化、使用方言、简洁细腻、直白晓畅句式特点:长短句交错,整散句结合,节奏明快,或考虑感叹句、反问句、陈述句结合,句式灵活音韵节奏:押韵叠词等,具有音韵美炼字用词:手法技巧:(2)赏析题手法+阐释+效果第28页,共31页。莫高窟9余秋雨的散文被称为“文化散文”,本文的“文化味”是怎样体现出来的?(6分)1、选材上,作者所写的敦煌,不只是一处旅游胜地,更是历史遗迹、文化遗迹、一代又一代人的精神圣地。2、内容上,作者不只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