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与朱元思书 3、中心:.与朱元思书一文描述作者乘船自富阳至桐庐沿途所见,历历如画,令人有同行亲见之感。同时,也表现出他沉湎于山水的生活情趣。 4、结构:第一段是文章的总起,概括描写了自富阳至桐庐一路上的奇山异水。 第二段 以简练传神的笔法从静态和动态两方面描写了富春江的异水。水色、水清、水深、水急都突出了“异”的特点:。 第三段描写了 富春江夹岸的奇山,并抒发了作者爱慕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 全文分三自然段,第一自然段总写富春江奇特秀丽的景色。下文就扣住第一自然段中的“奇山异水”来写;第二自然段写异水,运用比喻和夸张将富春江“异水”(水清、急的特点)形象地表现出来;第三自然段写“奇山”(紧
2、扣山高、树多、景美的特征):作者从视觉、听觉感受的角度来写,给景物蒙上了一层清淡幽雅的色彩。 5结合文中语句说说作者有怎样的志趣和情怀。(4分) (1)从“从流飘荡,任意东西”句中表现作者对自由的渴望; (2)从“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句中表现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生命的歌颂; (3)从“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句中表现对山水风光的热爱,对功名利禄的鄙视,对官场的厌恶。(重点) 6、 理解背诵。按要求写出句子。 写登舟纵目总体感受的:(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写江上放舟自由情态的:(从流漂荡,任意东西) 总的概括赞叹富春江景的:
3、(总领全文的句子)(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写富春江水清澈的:(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写江流气势磅礴的:(急湍甚箭,猛浪苦奔) 写听觉感受的:(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不绝(对偶句) 写山“奇”的句子: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竟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文中“急湍甚箭,猛浪苦奔”一句是写水流湍急,三峡一文中那句话与它有异曲同工之妙?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7、重点句翻译。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烟雾全部消散尽净,晴空和青山呈现同样颜色。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飞腾的急流,比箭更快;汹涌的浪滔,与
4、快马无异。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紧贴两岸的山上,长满了常青(阴森森)的树木。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那些为名为利极力攀高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高峰,就会平 息他那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横斜的大树枝遮蔽着天空,即使白天与黄昏无异。 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治理社会事物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横斜的树木在江面上边遮蔽着,在白天也像黄昏时那样阴暗。 8、欣赏。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特点是水流湍急,快如箭马。作者在此连用两个比喻,将急水猛浪的迅捷之势表现得十分生动形象 9、中心:“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5、表现对山水风光的热爱,对功名利禄的鄙视,对官场的厌恶。(重点)(也是本文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 10、讨论。“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是对这里的山水的总的评价,试根据作者的描写,分析这里的山“奇”在何处?答:奇在“负势竟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句中连用“负、竟、轩、邈、争、指”等字,把原本静止的重山叠岭写活了,似乎仍在生成变化中,其次写山中各种声音,简直是一只自然交响曲,使人感到山间处处五柳先生传(晋宋时期诗人、散文家,陶渊明) 2、 人物欣赏:(1)五柳先生的形象:安贫乐道,不慕荣利,独立于世俗之外的隐士形象。 (2)从三方面描写其形象的:一是:性格(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二是:志趣
6、(好读书、性嗜酒、著文章)三是:生活(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3)对“五柳先生”的评价:五柳先生不慕荣利,率真自然,安贫乐道,是陶渊明的自画像。他不慕荣利,厌恶官场的追名逐利,不与黑暗势力同流合污是值得肯定的。可令另一方面他逃避现实,隐居起来,不去撞击社会矛盾的思想是消极的。 (4)本文与,醉翁亭记中的“醉翁”同是嗜酒,其用意有什么不同? 五柳先生:在饮酒中自得其乐,并忘却荣辱得失。 醉翁:借饮酒助山水游乐之兴。是与民同乐。 3、 名句及成语:(1)不求甚解:现指:只求懂个大概,不求深刻理解。本文指读书只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上过分下功夫。 (2)不戚戚于贫,不汲
7、汲于富贵。意思:不为贫而忧虑,不热衷于发财做官。 (1)表明先生的吃穿住的句子是: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 (2)先生的三大志趣是:好读书,性嗜酒,著文章。 (3)文中引用前人之言,赞扬五柳先生的高洁人格并且与传文中“不慕荣利”一句相照应的句子是:不戚戚于贫我是猪,我说脏话,不汲汲于富贵。 (4)文中描写“五柳先生”不追名逐利,恬淡自足的诗句是:闲静少言,不慕荣利。马说韩愈1、本文中心句:(中心论点)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2、本文写法:托物寓意(借伯乐和千里马为喻,对统治者不能识人才,埋没人才,表达了强烈的愤慨):s3、本文段意:一段:伯乐对于千里马的决定作用。二段:千里马被
8、埋没的根本原因是食马者的无知。三段:总结全文,写食马者的愚妄。4、表明千里马与伯乐依赖关系的句子: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5、千里马必然被埋没的原因: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6、描写千里马可悲命运的句子及作用: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作用:从反面论述了中心论点。7、表明食马者无知的句子或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8、食马者无知所造成的恶果的句子及作用: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再次从反面论证论点,揭示被埋没的原因。9、写食马者的愚妄(平庸浅薄)的句子: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10、其真不知马也的作用:与开头呼应,
9、点明全文主旨。11伯乐、千里马、食马者的比喻意义:伯乐比喻知贤识才的人,千里马比喻出类拔萃的人,食马者比喻埋没摧残人才的统治者。12、马说中写伯乐对千里马起决定作用的句子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13、千里马的才能被埋没的原因是什么?伯乐不常有。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14、在马说第三段中,作者认为对千里马的摧残、埋没体现在哪三个方面?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15、策马者是怎样的不认识千里马?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16、马说中提出人才培养需要外在条件的句子是: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
10、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17、马说中描写千里马终身遭遇的句子是: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18、马说的主旨是: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19、怀才不遇的人常慨叹的两句话是:千里马常用,而伯乐不常有。20、这篇文章采用托物寓意的写法。伯乐比喻善于识别人才的统治者;千里马比喻有才之士;食马者比喻不识人才,摧残人才,埋没人才的浅薄愚妄的统治者。21、对食马者进行强烈讽刺是哪一句?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送东阳马生序(明朝:宋濂) (1)为什么作者在众多富有的同学中能“略无羡艳意”: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2)表明第2段观点的句子是: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
11、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4、思考、(1)从几方面概括作者求学时的客观条件?路途:遥远艰难。衣着:破旧不能御寒。饮食:每日两顿,毫无滋味。 (2)太学生的优越条件,表现在那些方面?有书可读,有师可问,无奔走之劳,无冻馁之患。 (3)第一、二段文字采用的主要写作手法是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对比,增强说服力,突出中心。 (4)应怎样看待学习条件与学习好坏之间的关系? 答:学习条件不好,仍然能学习好,像宋濂那样;学习条件好,却不一定序、学得好,像某些“太学生”那样。学习条件好坏对学习能够有所影响,但不是决定性的,学习成功关键是长期坚持“勤且坚”专心致志,这是宋濂起身体会,也是古
12、今学有所成的人的共同体会。 (5)本文揭示了怎样的道理?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6)本文是写给马生的为什么用大量的文字写自己求学的事?作者现身说法(以自己的切身体会勉励马生勤奋学习),增强作品感染力和教育作用。 (7)作者在艰苦的环境下刻苦学习精神对你有什么启发?结合自己实际谈一下。 5、课外积累。古人刻苦求学的事迹。 东周时代,苏秦读书欲睡锥刺骨。 西汉,孙敬昼夜苦读,以绳系头悬屋梁。 西汉,匡衡勤学无烛凿壁偷光读书。 晋朝,车胤(yn)囊萤读书。 晋,孙康家贫,映雪读书。 (古人苦学的做法不必要后人效仿,但他们刻苦学习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13、要从他们的事迹中获取勤奋学习,立志上进的动力。)醉翁亭记 5、复习文章知识。 (1)归纳段意 第一段:写醉翁亭自然环境和命名缘由。 第二段:写山间朝暮和四季景色。 第三段:滁人、宾客、太守游琅山的情形。 第四段:写日暮醉归,点明全篇主旨。 (2)本文第一段写景的顺序是什么? 答:由远到近。 (3)“太守自谓也”在文中作用是什么? 答:制造悬念,引出下文。 (4)请写出贯穿全文主线的句子。 答: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5)第三段文字一共描绘了几幅图画?分别是什么?核心又是什么? 答:四幅。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其中核心是太守醉。 6、理解背诵。(1)“醉翁”的由来是什么?请用文
14、中原话回答。 答: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2)本文以色彩鲜明的语言,描绘了四时景物的特征。其中最突出的四句是什么? 答: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 (3)第二段中哪个句子把山水之乐具体化了? 答: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4)请写出夕照全景的句子。 答: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5)请写出归后情景的句子。 答:树林阴翳,鸣声上下。 (6)概括本文的主旨。 与民同乐(文中原句“醉能同其乐”)(醉乐统一的句子) (7)领起全文的句子是:环滁皆山也。 (8)文章中微露主旨的
15、句子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9)体现全文核心及醉翁命名之意(写出醉翁言在此而意在彼,情趣所在)的句子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10)为后人传诵最多的一句话(七个字的成语)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11) 文中作者描绘琅琊山山间朝暮之景的句子是: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12)表达作者复杂感情的句子是: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13) 文中贯穿全文主线的句子是: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14)文中与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相照应的文字是: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7、请举出本课的两个成语,并说说现在人们常用它表达什么意
16、思。 “醉翁之意不在酒”现在通常用来表示:本意不在此,而在别的方面 “水落石出”现在通常用来表示:事情真相大白 8、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寄情山水,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 岳阳楼记 四、文章知识1、本文出自范文正公集作者是北宋文学家、政治家范仲淹。 2、归纳段意 第一段:写重修岳阳楼的背景和作记的缘由。(记叙) 第二段:(写景)描写岳阳楼周围雄伟景色,引出迁客骚人各不相同的“览物之情”。引出下文。 第三段:(写景、抒情)写“迁客骚人”“以己悲”的心情”。 第四段:写“迁客骚人”“以物喜”的心情。 第五段(抒情、议论)抒发作者阔大胸怀和政治抱负。揭示全文中心。 3、首段交待了什么内容
17、?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答:写滕子京在逆境中的成绩,交待作记缘由,为后文的阔达胸襟做铺垫。 4、腾子京“谪守巴陵郡”,却仍然“重修岳阳楼”这说明了什么? 答:说明滕子京在逆境中仍然奋发治理政事,也具有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的旷达胸襟。 5、第二段中,“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这句在全文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答:承上启下(引出下文的抒情) 五、理解背诵、(1)写迁客骚人“悲”、“喜”的句子分别是什么?答:悲“去国怀乡,忧谗畏讥;”喜“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2)描写微波时水面月光的句子是什么? 答:浮光跃金。 (3)描写无风时水中月影的句子是什么? 答:静影沉璧。 (4)表现作者关心国家大事的
18、句子是什么?(表现进亦忧,退亦忧的句子 是什么?) 答: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5)“进”“退”分别照应什么? 答:居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 (6)突出表达作者旷达胸襟的句子 答: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7)突出表达作者伟大的政治抱负的句子 (与现在“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精神相似的句子。)答: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8)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答:属予作文以记之。 (9)请从文中找出总写岳阳楼“大观”的语句。其中最有气势的两个词是什么? 答: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衔、吞) (10)赞美滕子京政绩的句子是什么? 答:
19、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11)第二段中说“前人之述备矣”,照应上文哪句话?孟浩然在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一诗中是怎样“述”的?答: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12)从空间角度描写岳阳楼雄伟景象的句子是: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13)从时间角度描写岳阳楼景象的句子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14)由四面湖光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这副对联,你能想到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两句话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面对人生中成功的欢乐和失败的痛苦,我们应拥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心态。(用岳阳楼记中原句答) 六、思考(1)第三四段作者用虚笔设想了一明一暗两个
20、场景,为什么会产生一悲一喜的结果? 答:自然的景象包括天气的阴晦晴朗会影响人的情绪,天气恶劣才会“感极而悲”,天气美好才会“心旷神怡”。 (2)第三、四段与文章主旨有什么关系?(写这两段的目的是什么?) 答:推导出“古仁人之心”与“二者之异”,表现古仁人的“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的博大胸襟。 (3)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是什么? 答:以物喜,以已悲。 (4)第五段中“或异二者之为”中“二者”指的是什么?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作者对“二者之为”持什么态度? 答:迁客骚人的两种览物之情。引出古仁人之心的内涵。 否定。 (5)作者赞美古仁人的实际目的是什么? 答:否定迁客骚人的悲喜观,勉励友人。 (6)
21、“迁客骚人”“古仁人”的区别在哪里? 答:悲喜观不同;迁客骚人“以物喜, 以已悲”。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2003年河北省中考填空题) (7)第五段的议论作用是什么? 答:揭示了古仁人之心的内涵;抒发了作者的政治抱负;勉励友人。点明中心。 七、词语欣赏。阴风怒号,浊浪排空。 答:“怒”以拟人的手法写出了风势之大,声音之响。(1分)八下语文名著导读及相关练习:西游记 吴承恩,明代小说家。 孙悟空大闹天宫,唐僧出世,孙悟空、猪八戒、沙僧一起保护唐僧取经等三大部分组成。一路上历尽千辛万苦,战胜形形色色的妖魔鬼怪,经过九九八十一难,功成圆满,终成正果
22、唐僧:身材高大,举止文雅、性情和善,佛经造诣极高。他西行取经遇到九九八十一难,始终痴心不改,在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的辅佐下,历尽千辛万苦,终于从西天雷音寺取回三十五部真经。最后被封为“旃檀功德佛”。 孙悟空:他由仙石化成,手持重达一万三千五百斤、能任意伸缩的金箍棒,能够72变,一个筋斗十万八千公里。他被投入太上老君的炼丹炉炼了49天,反到炼出一双火眼金睛,能识破一切妖魔鬼怪。他嫉恶如仇,不怕困难,坚忍不拔,英勇无畏,取经后被封为斗战胜佛。 猪八戒:本是仙届的天蓬元帅,因醉酒调戏嫦娥,被贬下凡,长成一副长嘴大耳、呆头呆脑的形象。一方面他好吃懒做,见识短浅,一遇困难就嚷着要散伙,爱占小便宜,耍小
23、聪明,贪恋女色,常因此出丑,成为惹人发笑的喜剧形象。另一方面,他也还不失忠勇和善良。在与妖魔斗争中,他总是挥舞钉耙,勇猛战斗,是孙悟空的得力助手。而而且他能知错就改,还算淳朴憨厚,自有可爱之处。最后被封为“净坛使者”。 沙和尚:保护唐僧西天取经路上,任劳任怨,忠心不二,取经后被封为“金身罗汉”。 事件:1、孙悟空大闹天宫;2、三打白骨精;3、车迟国斗法;4、女儿国遇难;5、真假美猴王;6、智取红孩儿;7、三调芭蕉扇等、 主要内容:本书主要描述了孙悟空大闹天宫,唐僧出世和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等故事,赞扬了以孙悟空为主的师徒四人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的可贵精神。 阅读感受:这部小说善于说故事,可读性强;善
24、于塑造人物形象,它所塑造的孙悟空、猪八戒等人物使人过目不忘;全书充满了天马行空的想像和大胆奇特的夸张。 相应练习: 1、西游记中孙悟空从菩提祖师处学到 等神通,又从龙宫索取 作为兵器,因大闹天宫被 压在五行山下,受苦五百年,后受观世音菩萨规劝皈依佛门,给唐僧做了大徒弟,取名 。 2、在护送唐僧去西天取经途中,机智灵活、疾恶如仇的是 ;憨态可掬、好耍小聪明的是 ,法名是 ;忠诚老实、勤勤恳恳的是 。 3、西游记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如三打 、大闹 、真假 、三借 。 4、古典文学名著西游记中,孙悟空最具有反抗精神的故事情节是 : 5、西游记全书共 ,孙悟空自号 6、请写出西游记中你印象最深的一
25、个回目的题目: 7、填人名,补足歇后语。(1)( )照镜子里外不是人(2)( )猪八戒见高小姐改换了头面(2)()钻进铁扇公主肚里心腹之患 8、从下面西游记人物中任选一个,写一则近50字的人物简介。(5分) 孙悟空 猪八戒 白骨精 红孩儿 9、读了西游记后你感受最深的一点是: 10西游记中,师徒一行经过千难万险,终于得正果,最后唐僧被如来佛封为_、孙悟空被封为_ 、猪八戒封为_、沙僧封为_和白龙马封为_ 。 11、西游记全书共分三大部分:前7回写_的故事,是全书的精华部分,表现孙悟空的反抗精神;8-12回写_ _的来历、魏征斩蛇、唐太宗入冥府,交待取经的缘起;第13回-100回写_。 12、有
26、人对西游记道:“阳光灿烂_,百变猴头_,憨厚老成_,阿弥陀佛是_。漫漫西天取经路,除妖斗魔显真功。若问是谁普此画,淮安才子吴承恩。” 13、某校初三(2)班同学在阅读西游记时,对唐僧这个人物有两种不同看法,为此语文老师组织了一场辩论。假如你是反方,针对正方辩词该怎么说?(3分)(2005年湖北黄冈) 正方:我方认为,唐僧能历尽千辛万苦去西天取经。他意志坚定,不管遇到什么困难,从来没有动摇取经的决心;他心地善良,有仁爱之心,即使误放妖魔,也不愿伤及无辜;他不求名,不贪财,是一个可亲可敬的人。 反方: 14、某校初三(6)班同学在阅读西游记时,对猪八戒这个人物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为此语文老师组织了一
27、场辩论。假如你是正方,针对反方辩词该怎么说?(2005年湖北黄冈课改区) 反方:我方认为,猪八戒好吃懒做,见识短浅,在取经的路上,意志不坚定,遇到困难就嚷嚷着要散伙。而且还经常搬弄是非、耍小聪明、说谎,又爱占小便宜,贪恋女色。是一个贪生怕死、自私自利的人。 正方: 15、“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鲁迅语)西游记刻画的众多神魔精魅都具有人的情感。请参照示例,另举一例,具体说明这一特点。 示例:铁扇公主因为与孙悟空有仇,不但不愿借扇,还想加害悟空,可以看出她的重亲情,同时也显示出她胸襟狭隘。 16、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是我们大家比较熟悉的艺术形象。请根据你的阅读体会,说出他令人赞赏的一种精神,
28、并举例证明。语言要简洁。 17、西游记中的玉皇大帝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作者塑造这一形象的目的何在? 18、列举西游记唐僧师徒四人取经路上经历的磨难,举四个即可。 19、西游记的作者运用了_手法描绘了一个奇妙的神话世界,花果山水帘洞洞口的对联是“_ ,_”。 20、全书充满了天马行空的 和大胆奇特的 。 例如: 海底底万里法国科幻小说家儒勒凡尔纳最著名的小说之一。凡尔纳母亲的家族中有许多是航海家,他的启蒙教师还是一位船长的遗孀。幼小的凡尔纳一直向往着远航探险。11岁时,为了给表妹买一串贝壳项链,他悄悄登上了一艘开往印度的邮船。不料中途被父亲截了回来,挨了一顿揍。在家里,他留着泪向父亲发誓:“以后
29、只躺在床上在幻想中旅行。”正是这样的,使得凡尔纳一生博览群书,在幻想中遨游世界,从而创作出了许多著名的科幻小说,被誉为“现代科学幻想小说的之父”。海底底万里是凡尔纳的三部曲的第二部,第一部是格兰特船长的儿女,第三部是神秘岛。书中的主人翁是自然科学家阿罗纳斯,他和同伴康塞尔、尼德兰,在一次海洋追捕中,意外地登上了“鹦鹉螺号”潜水艇,从而开始了充满传奇色彩的海底探险。“鹦鹉螺号”的主人尼摩船长是个性格阴郁、知识渊博的人,在短短的不到10个月的时间里,他们一道周游了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红海、地中海、南极海、北冰洋,航程约两万里。这期间,他们目睹了无数的海底奇观,发现了海底煤矿和沉船的宝藏,与大鲨
30、鱼、章鱼博斗,击退土著人的围攻等等。凭着坚忍的意志与过人的智慧,教授和同伴终于返回了自己的国家。但是“鹦鹉螺号”自此也神秘地消失了海底两万里一书,情节跌宕起伏,悬念丛生,具有强烈的可读性,而且书中还包含了大量的地理、历史、生物、物理、地质、气象方面的知识,小读者在阅读引人入胜的历险故事的同时,还能够轻松地获取科学知识,这种完全自然的知识启迪方式也是本书的精妙这处。他的小说由于具有科学科学而令人信服,因而不但能够激发人们对科学的兴趣,而且更能启发人们的思考,使他们大胆地幻想未来的远景。相关练习:1、海底两万里是一部纯虚构的科幻小说,你觉得这部书最吸引你的地方是什么?书中哪些想像事物如今已经变成现
31、实,通过这些事例你能看出科幻小说与科技发展的某些关系吗? 2、海底两万里是 (国家) 的作品,他被誉为“ ”。3、凡尔纳的三部曲分别是: 。名人传 罗曼罗兰,20世纪上半叶法国著名的人道主义作家。 作者痛感当时的欧洲是一个骚动不安、弥漫着腐败风气的社会,是一个需要伟人的社会,为此写作了名人传。小说叙述了德国音乐家贝多芬、意大利画家和雕塑家米开朗琪罗、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苦难和坎坷的一生,赞美了他们的高尚品格和顽强奋斗的精神。 贝多芬,他的音乐受到欢呼,他的困难却几乎无人问津,在生命的末日写出了不朽的欢乐颂。 米开朗琪罗,每从事一项工程,都必然遭到一批小人的嫉妒和怨恨,他同贝多芬一样终身未婚,
32、没有能享受到真正的爱情。他直到临终前几天还整天站着塑像,终于留下传世杰作。 托尔斯泰,要面对整个贵族上流社会,以至被教会开除教籍。他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下定了摆脱贵族生活的决心。 阅读感受:人生难免会遇到磨难,生活也并非充满了鲜花和欢乐;要想取得成功必须克服现实生活中的种种困难;评价人物要看人的品质和价值,而不能以貌取人,以偏概全。 相应练习: 1、我国先哲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这在名人传的三位主人公身上得到深刻体现,请以其中一个人为例,说说他是如何在行动中体现孟子这句话的。(要求写出人命和具体事例,不少于30字) 2、在西方,提起著名的传记作家,人们首先举出的
33、是古代希腊史学家布吕达克,著有名人传,德国音乐家贝多芬偶然翻阅此书,从中找到了可以帮助他忍受疾病痛苦并战胜痛苦的精神安慰。罗曼罗兰由此得到启发,他计划编写一组大人物传记,以安慰和鼓励那些不幸的人们,使他们振作起来,和命运作斗争,从_和_的角度,改造社会。 3、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的名人传包括了贝多芬传、_、_三部传记。其中,_(人名)饱受耳聋折磨。西游记参考答案: 1、七十二变、筋斗云,如意金箍棒,如来佛祖,孙行者。2、孙悟空;猪八戒,猪悟能;沙僧。3、白骨精、天宫、美猴王、芭蕉扇。4、大闹天宫。5、一百回,美猴王。6、如:第二十七回尸魔三戏唐三藏圣僧恨逐美猴王7、猪八戒、猪八戒 孙悟空8示例一:
34、孙悟空法号行者,是唐僧的大徒弟,会七十二变、腾云驾雾。一双火眼金睛,能看穿妖魔鬼怪伪装的伎俩;一个筋斗能翻十万八千里;使用的兵器是如意金箍棒。他占花果山为王,自称齐天大圣,因大闹天宫被如来佛祖压在五行山下五百多年。后来经观世音菩萨点化,保护唐僧西天取经,一路上降魔斗妖,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取回真经终成正果。他嫉恶如仇,英勇无畏,取经后被封为斗战胜佛。 示例二:猪八戒法号悟能,是唐僧的二徒弟,原来是玉皇大帝的天蓬元帅,因调戏嫦娥被逐到人间,错投猪胎。他会变身术,能腾云驾雾,使用的兵器是九齿钉钯。后被孙悟空收服,一同保护唐僧西天取经。八戒性格温和,憨厚单纯,力气大,但又好吃懒做,爱占小便宜,贪图女色
35、,经常被妖怪的美色所迷,难分敌我。他对师兄的话言听计从,对师父忠心耿耿,为唐僧西天取经立下汗马功劳,是个被人们喜爱同情的喜剧人物。 示例三:白骨精白骨精又叫白骨夫人,是唐僧西天取经途中遇见的少有的女妖精,使用双剑,武艺出色,善于变化,诡计多端。她想吃唐僧肉,先变成十六七岁的漂亮少女,再变成一个八十岁的老婆婆,后变成年迈力衰的老翁,均被孙悟空识破,于是使出离间计,迫使唐僧逼走孙悟空,把唐僧捉住。在唐僧险遭杀身之祸时,神通广大的孙悟空多番变化,几经争斗,白骨精终于被打得露出原形。 示例四:红孩儿红孩儿号圣婴大王,住在号山枯松涧火云洞。红孩儿是他的乳名,是牛魔王的儿子,铁扇公主养的小妖怪,使用一杆八
36、丈火尖枪,武功非凡,又在火焰山修练三百年,练成三昧真火,口里吐火,鼻子喷烟,十分了得,经常与人赤脚打斗。红孩儿听说吃唐僧肉可以长生不老,用狂风卷走唐僧,用计骗擒八戒。孙悟空战之不胜,请来观音菩萨,收服了红孩儿。后来他做了观音菩萨的善财童子,终成正果。(基本内容较完整,3分;文字表述通顺,2分。说明:基本内容较完整,指对某一文学人物的基本情况说明得比较清楚,可从人物经历、性格特点或某一故事情节上介绍,无须面面俱到,文字近200字。) 9、这部小说善于说故事,可读性强;善于塑造人物形象,它所塑造的孙悟空、猪八戒等人物使人过目不忘;全书充满了天马行空的想像和大胆奇特的夸张。10、唐僧旃檀功德佛;孙悟
37、空斗战圣佛;猪八戒净坛使者;沙僧金身罗汉;白龙马八部天龙马11、大闹天宫、唐僧、唐僧师徒取经途中历经81难和师徒终成正果,带经回东土大唐12、猪八戒、孙悟空、沙和尚、唐僧13、我方认为,唐僧的仁爱之心是虚伪的,在惩罚为他一路降妖除魔的孙悟空时,毫不手软;他一意孤行,在西天取经的路上,人妖不辨,经常被妖魔鬼怪所迷惑。是一个毫无原则、是非不分、固执己见的人。(3分,答案不惟一,反驳有针对性,扣住“固执己见”、“人妖不辨”,言之有理即可) 14、正方:我方认为,猪八戒能吃苦耐劳,对师傅忠心耿耿。在与妖魔的斗争中,他总是挥舞钉耙,勇猛战头,是孙悟空的得力助手。他知错能改,乐于助人,是一个忠勇善良、淳朴
38、憨厚的人。(2分,理由要符合人物特点,表意清楚即可。)15、16、例: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 如大闹天宫 或与恶势力斗争的精神 如三打白骨精,17、昏庸无能,不辨忠愚。对封建统治者的嘲讽蔑视,对黑暗社会的尖锐讽刺、嘲笑和批判。18、黑松林遇黄袍老怪;黄风岭遭黄毛貂鼠精暗算;牛魔王之子红孩儿抢走唐僧;平顶山莲花洞太上老君炼丹童变成妖精等。19浪漫主义、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20西游记、大闹天宫等。海底底万里参考答案:1、示例:海底世界充满异国风情和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海底潜艇,人类登月、太空飞行都已成为现实。科幻小说往往也是科学研究基础上的的推理和预言。2、法国科幻小说家儒勒凡尔纳,被誉为“现代科学
39、幻想小说的之父”3、第一部是格兰特船长的儿女,第二部是海底底万里,第三部是神秘岛。名人传参考答案:1、贝多芬不仅身材矮小,容貌丑陋,而且一直患有重病,后来发展到耳朵失聪。可是这位自尊心极强的音乐家仍然相信,“谁也无法战胜我,我要死死握住命运的咽喉。”他凭着超凡的毅力和奋斗精神,从事音乐的创作,写出第九交响曲等传世之作。2、精神和道德3、米开朗基罗、托尔斯泰、贝多芬五、文体知识(包括古代)1、散文诗:散文诗是兼有散文和诗的特点的一种文学体裁。它融合了诗的表现性和散文描写性的某些特点。从本质上看,它属于诗,有诗的情绪和幻想,给读者美感和想象,但内容上保留了有诗意的散文性细节;从形式上看,它有散文的
40、外观,不像诗歌那样分行和押韵,但不乏内在的音乐美和节奏感。可以说它是用散文形式写成的诗篇。2、骈文:骈文是介于诗和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骈文也称“骈体文”、“骈俪文”或“骈偶文”;因其常用四字、六字句,故也称“四六文”或“骈四俪六”。全篇以双句(俪句、偶句)为主,讲究对仗的工整和声律的铿锵。3、序:是一种文体,有两种。一是赠序,一是书序。后者一般写在书或文集的前面,内容多是介绍书的内容和特色、成书经过,写书目的等。有的近似论说文,有的近似记叙文,有的则如说明文,还有的写法上同散文笔调,这一类的多是为诗歌唱和的集子而作。赠序:古代送别时常以诗文相赠,所送的文字,称为赠序。赠序多为推重、赞许或勉励之
41、辞,如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4、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叫“铭”。刻在牌上,放在书案右边用以自警的铭文叫“座右铭”,如刘禹锡的陋室铭。5、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曰“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多记事陈情。中国古代的抒情散文即始于书信。6、说:古代的一种议论体裁,用以陈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观点;写法十分灵活,可以叙事,可以议论,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讲究文采,和现在的杂文大致相近。7、记:“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往往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8、传:主要是指记录描写人物的生平事迹的文章,另外,专门解
42、释经文的文章也称为传。传又分为: 本传 记载某人生平事迹的正式的传记,相当于某人的历史。 别传 与本传相对,是记录某人的轶事的传记。 外传 某人在正史记录以外的传记。 内传 专门记录某人轶闻轶事的传记,多是描写一些与神仙鬼怪有关的也专门解释经义的文章。 自传 某人自己所写的记录自己的事迹的传记。 列传 描写叙述两个以上的人的生平事迹的文章。 正传 多是用于描写人物的小说名称,以鲁迅的阿Q正传为先。语文常识补充二种语言类型:口语、书面语。二种论证方式:立论、驳论。二种说明语言:平实、生动。二种说明文类型:事理说明文、 事物说明文。二种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烘托人物心情,渲染气氛。 社会环境描写
43、-交代时代背景。二种论据形式:事实论据、 道理论据。三种感情色彩:褒义、 贬义、 中性。小说三要素:人物(根据能否表现小说主题思想确定主要人物)情节(开端 /发展 /高潮 /结局 ) 环境(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议论文三要素:论点、 论据、 论证。议论文结构三部分:提出问题(引论)、 分析问题(本论)、 解决问题(结论)。 三种说明顺序:时间顺序、 空间顺序、 逻辑顺序。语言运用三原则:简明、 连贯、 得体。四种文学体裁:小说、 诗歌、 戏剧、 散文。四种论证方法:举例论证、 道理论证、 比喻论证、 对比论证。句子的四种用途:陈述句、 疑问句、 祈使句、 感叹句。小说情节四部分:开端、 发展
44、、 高潮、 结局。记叙的四种顺序:顺叙、 倒叙、 插叙、 补叙。 引号的四种用法:表引用 表讽刺或否定 表特定称谓 表强调或着重指出五种表达方式:记叙、 描写、 说明、 抒情、 议论。破折号的五种用法:表注释 表插说 表声音中断、延续 表话题转换 表意思递进 六种说明方法:举例子、 打比方、 作比较、 列数字、 分类别、 下定义。六种逻辑顺序:总分 现象本质 原因 结果慨括具体 部分整体 主要次要记叙文六要素:时间、 地点、 人物、 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六种人物的描写方法: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神态描写。六种病句类型:成分残缺 搭配不当 关联词语使用不恰当 前后
45、矛盾 语序不当 误用 滥用虚词(介词)省略号的六种用法:表内容省略 表语言断续 表因抢白话未说完 表心情矛盾 表思维跳跃 表思索正在进行六种常用写作手法:象征、对比、衬托(铺垫)、照应(呼应)、直接(间接)描写、 扬抑。 七种短语类型:并列短语、 偏正短语、 主谓短语、 动宾短语、后补短语、的字短语、介宾短语。七种复句类型:并列复句 转折复句 条件复句 递进复句 选择复句 因果复句 假设复句八种常用修辞方法:比喻-使语言形象生动,增加语言色彩。拟人-把事物当人写,使语言形象生动。夸张-为突出某一事物或强调某一感受。排比-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达效果。对偶-使语言简练工整。引用-增强语言说服力。设
46、问-引起读者注意、思考。反问-起强调作用,增强肯定(否定)语气。重点句子翻译:1、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那些为名为利极力攀高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就会平息他那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治理社会事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2、风烟俱净,天山共色:风尘和雾气全部消散一片明净,晴空和青山共同呈现同样青色。3、急湍甚箭,猛浪若奔:飞腾的急流,比箭更快;汹涌的浪滔,与快马无异。4、夹岸高山,皆生寒树:紧贴两岸的山上,长满了常青(阴森森)的树木。5、横柯上蔽,在昼犹昏:横斜的大树枝遮蔽着天空,即使白天与黄昏无异。6、疏条交映,有时见日:稀疏的小树枝交织的地方,或许还可以
47、漏出点阳光。7、闲静少言,不慕荣利:无柳先生安闲沉静,不好言谈,也不羡慕荣华利禄。8、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不为贫贱而忧愁,不热衷于发财做官。9、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这话大概说的是五柳先生一类的人吧?10、造饮辄尽,期在必醉:去喝酒就喝个尽兴,希望一定喝醉。11、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简陋的居室里空空荡荡,遮不住风和阳光;粗布短衣上打了补丁,饭篮子和瓢里经常是空的,还是安然自若的样子。12、好读书,不求甚解:爱好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13、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已经喝醉了就离开,态度率真,来了就喝,喝完就走。14、不以千里称也:不以千
48、里著称。或不会获得千里马的称号。15、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想要跟普通的马相等尚且办不到。16、食之不能尽其材:喂养它又不足以使它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17、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难道果真没有千里马吗?其实是他们真不识得千里马啊!18、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喂养马的人不懂得要根据它日行千里的本领来喂养它。19、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想要它跟普通的马等同尚且做不到,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20、走送之,不敢稍逾约:跑去把书送还,不敢稍稍超过约定的期限。21、余则緼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我却穿着破棉袄,旧衣衫,生活在他们当中,一点不羡慕他们。22、色愈恭,礼愈至:我的表情更加恭顺,礼节更加周到。23、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所以我虽然愚笨,但终于能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