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建筑文化品格与地域特色_第1页
巴蜀建筑文化品格与地域特色_第2页
巴蜀建筑文化品格与地域特色_第3页
巴蜀建筑文化品格与地域特色_第4页
巴蜀建筑文化品格与地域特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首届中国民族聚居区建筑文化遗产国际研讨会 # 首届中国民族聚居区建筑文化遗产国际研讨会 巴蜀建筑文化品格与地域特色中国建筑学会李先逵素有“天府之国”美称的四川盆地,世所罕见,具有异常独特的自然地理特征,四周山岳高耸、围合封闭,与外界相对隔离,自古即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之喟叹。但其域内河川纵横、交通便利、气候温和、土地肥美、雨量充沛、物产丰富。其地形地貌多样,平原、丘陵、山地、高原、草地、湖泊均兼而有之,自然景观亦名扬中外。巴山蜀水精蕴纷呈,峨眉天下秀,青城天下幽,夔门天下险,剑门天下雄,九寨天下奇,都堪称世界一流风景大观。在这块神奇的土地上,远古先民生息绵延,开创了灿烂奇异的巴蜀文化,独领

2、风骚,自成一系。在与名为正统的中原文化以及其它文化体系的交流影响中,历代文风鼎盛,高峰迭起,俊杰辈出。秦时李冰父子治堰,汉时文翁兴学倡教,唐时李杜诗中仙圣,宋时三苏文坛统领,直至晚明近清,不胜枚举。自然环境要素和历史人文要素造就,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川渝地方乡土文化特色的优良传统。反映在建筑文化上,则表现为自成一格的川渝古代建筑风格特征,在中国传统建筑共性的基础上,展示着巴蜀建筑文化的强烈个性。探寻发掘这些乡土文化个性对今天的建筑现代化发展不是没有关联和裨益的。建筑文化品格意指作为社会文化综合载体的建筑,从中所透露出来的创作思想、观念意识、格局气质和精神风貌,并进而形成建筑的地域特色。由此认识巴

3、蜀建筑文化的品格,举其大要,似有如下数端。1、风韵独到自成体系川渝古代建筑不仅是中国古代建筑整体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且在中国建筑历史上,川渝古代建筑占有重要的地位,有自己特别的文化意义和影响。要真正弄清中国建筑史,离开了地方建筑史和民族建筑史是极不完全的。川渝古代建筑的发展源远流长,同它开化较早密切相关。且不说“蚕丛”、“鱼凫”、“开明”等古史传说记载,在考古发掘实物的证例中,新石器时代的广汉三星堆文化遗址的“木骨泥墙”,和成都十二桥商周干栏建筑遗址,大大丰富了中国早期建筑发展的内容,为中国传统木构体系建筑起源,力主“多源合流”说提供了有力的证据。同时也奠定了川渝建筑文化地方特色乡土主义的独立

4、地位。从体系上说,它已表现出穴居体系和干栏体系在同一地区的综合发展,而又以干栏体系为主的特征。秦汉时期,巴蜀建筑更有长足的进步,发展水平更为可观,当在其时全国之前列。据晋常璩华阳国志载,秦时的成都修建,已“与咸阳同制”。咸阳为秦之都城,与首都同制的地方城市相信不会太多。同书又载,汉时渝州山城“皆重屋累居”,可知近代重庆吊脚楼民居据山而布的壮观景象,早在二千年前已经出现。川渝出土的大量汉代画像石、画像砖和明器陶楼,鲜明记载了川渝建筑从院落群体组合,单体形象直到构造做法,装饰纹样等建筑特征和地方风格,成为国内研究汉代建筑发展不可多得的重要资料。至干川渝所保存下来的建筑实物和遗址,其数量和质量,在全

5、国可说是首屈一指,最为集中,尤以汉阙和崖墓为多。迄今已知全国有汉阙28处,川渝即有21处。雅安的高颐阙,渠县的冯焕阙均堪称上乘之作。道教建筑“观”的肇始,大概也出自汉代的四川。唐宋时期,川渝建筑亦达于鼎盛,这首先是由于川渝经济文化的发达,一直成为封建王朝的重要支柱。“扬一益二”的说法,证实其时成都(益州)在全国经济上的地位。阆中是为唐代主要天文中心,说明它在全国文化上的地位,川渝建筑从汉代雄浑、朴实、简练的风格,经南北朝文化的变迁,到唐宋时代,更趋雄健,宏丽明朗,装饰手法臻于灵巧,精细多变,但并不琐碎,只是由于木构在南方的保存不易,至今川中未留下遗构,仅江油窦团山云岩寺的转轮藏,乃为宋代小木作

6、精品,可由此推断大木作殿宇的建筑水平一定不低。从唐宋摩崖石刻中所表现出的建筑型制可间接证明,当时川渝建筑发展已相当成熟进步。如大足北山西方净土经变图所展示的庞大殿阁楼台飞廊相连的建筑组群,实令人叹为观止。自南北朝佛教传播,凿崖兴造石窟寺之风大盛,至南宋,其它地区渐次式微,而发展重心南移至蜀中,同时营造与艺术作风发生根本转变。以大足北山、宝顶山的石窟摩崖造像为其代表作,无论总体布局,基本型制,技艺水平堪与北方三大石窟比肩。更具意义的是,在外来石窟寺文化和佛教造像艺术的中国化方面,大足石窟达到典型性的最高水平。成为中国石窟艺术一个总结性的高峰。至于唐代乐山大佛,名震中外,世界之最,当不待言。此外,

7、砖石结构建筑承传两汉特色,以塔墓等为主要类型,也有相当成就。如有宋代第一塔之称的南充白塔,方形十三层,高近40米,从未修葺,历千年多次地震而完好无损。五代前蜀王建墓石构技术和石刻艺术的精美技巧,早已众所周知。元明清时期,川渝建筑类型普遍增多,建筑规模及数量空前扩大,独创性更为突出,风格的趋同性进一步加强。川渝元代建筑留存不多,已知有峨眉山飞来殿、阆中永庆寺大殿。前者为国内元代较大型遗物,反映较多宋代特征。川渝大量古建筑为明清时代所建,乃为巴蜀建筑风格的集中体现者。其异彩纷呈,类型多样,衙署、府邸、寺庙、宫观、会馆、民居、园林等遍及城乡各地,遗存颇丰。知名者如始建于明正统四年(1439年)的平武

8、报恩寺,是全国唯一的全寺诸殿均由楠木建造的大型寺院,其佛寺布局是宫殿寺庙混型的海内孤例。梓潼七曲大庙是国内少有的大体量明代木构之一。清代的忠首届中国民族聚居区建筑文化遗产国际研讨会首届中国民族聚居区建筑文化遗产国际研讨会 首届中国民族聚居区建筑文化遗产国际研讨会 #县石宝寨爬崖建筑,自贡西秦会馆牌楼组合式屋顶建筑,灌县二王庙山地园林建筑,重庆湖广会馆等等,都显示了巴蜀建筑自成体系,独具一格而富于创造性的“川味”和“巴渝风”特色。以上纵览,只不过浮光掠影之一瞥。仅仅是川渝古建筑丰富遗产中的一小部分,但它已充分表现了川古渝代建筑文化的丰采和对中国建筑发展的贡献,及其在中国建筑史上的显赫地位反映了川

9、渝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四川重庆人的地方性格特征,如同川渝方言文化一样,从建筑艺术这侧面体现了巴蜀文化的地域特色和品格。2、谐和环境融于自然不论平原、丘陵、山地等自然条件如何变化。一切因地、因时、因材、因人制宜,选择环境、适应环境、与周围自然环境共生共荣。协调溶合,是川渝古建筑优秀传统之一。它体现了人与环境互为依存,“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和环境观,体现“法自然”的道家精神。这一点本也是中国建筑传统的一个重要特征,但对于川渝建筑则表现更为突出。这大概和道教萌发于四川,长期受道家思想浸润较深有关。注重环境绿化和园林化是一大特色。寺庙宫观的人工环境自然化与周围自然环境人工化相结合,成为混然天趣的寺观

10、园林。许多古建筑的内环境不但有大量绿化种植,而且相沿数代精心维护,殿堂朗朗,占柏参天,庭院深深,花木扶疏。其外环境绿荫竹丛环绕,亦与周遭山林相接,溶为一体。有的寺院并无围墙或明显分界。在山地者,常常伸出若干山门,牌楼作为前导序列,寺庙空间深远绵长,韵味十足。建筑群落隐于群山林木葱茏的自然环境中,而为整个山体森林大环境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峨眉山诸寺庙,青城山众宫观,无不如此。正因为这样,从而构成了范围更为广大的山水风景寺观园林长卷,青城山一牌坊扁额题为“天然图画”,确是一语道破天机,从而使这两山盛名远播。自古以来,朝山览景,游人如炽。城镇里的寺观园林和文人园林,也深受这种规划思想影响,布局自

11、由,不拘一格,充满山林野趣。并同城镇环境的河道、溪流、地势、绿化相结合,而非围墙高筑,划地为牢,封闭自守。川西平原散布大小十数个历史文化名人纪念园林,如成都望江楼、杜甫草堂、武侯祠、眉山三苏祠、新都挂湖、崇庆罨画池、新繁东湖、邛崃文君井等都是极富特色的巴蜀名园。此外,广大城乡民居都十分注重人居环境的绿化,散落于川西平原乡间的数万个林盘犹如一个个绿岛,布满锦绣般大地,形成著名的“林盘文化”,川东巴渝山地民居也有山地林盘,并同周围的层层梯田形成著名的“梯田文化。它们与山川自然环境有机融合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幅生动的“天人合一”田园生活场景图画。曲轴运用是第二个特色。中国传统建筑布局,讲究中轴对称,均

12、衡有序,谨严规整,北方地区最为典型。成都平原的一些寺庙建筑在这一点上与北方十分相似,但在其山地条件下这个原则运用得相当变通灵活,并有创造性发展。最主要的便是曲轴手法。这条建筑轴线之曲。宛如游龙,不仅在平面上展开,而且在空间上拓升。不少古建筑总体布局依山就势,层层叠叠,宜左右斯左右,宜上下斯上下,庞大的建筑组群紧紧围绕一条蜿蜒的曲轴,令之作为建筑群的脊梁骨,犹如龙脉,随山势自然伸展,建筑各抱地势,空间变幻无常,既主从相随,又连环有情。因此,山地寺庙建筑规划,要十分注重曲线控制设计,它必须是精心研究环境特征,自然而然地得出,而非人为主观的脸造。灌县二王庙建筑群就是这样的艺术杰作。从山门到后殿,主轴

13、线沿山势而上,转折变换达八次之多,并不时因地衍生出若于弯曲的副轴线,气势宏大、变化万千、空间生机勃勃。云阳张飞庙傍山临水,以横轴为主,自由展开,别开生面,建筑形态有机附着于环境形态,并强化了地形特征,这是一种“环境形态一体化设汁”方法。巧用地形,智取空间是第三个特色。川渝古代匠师积累了历代劳动人民山地营建的丰富实践经验,表现了强烈的山地意识,结合地势。适应地貌,利用地形,匠心独运,无所不巧。手法则灵活多样,富于创造。根据实例,笔者概括了川渝山地营建十八法,诸如台、挑、吊;坡、拖、梭;靠、跨、架;跌、爬、转;退、钻、让;错、分、联。事实上还不止于此。每一种利用地形的手法,必伴随着使用空间的争取,

14、相应地经济性也得到了提高,而空间环境的自由变化,景观造型的生动表现,无不尽在其中。这方面,川渝民居的创造性尤为出色。沿江河溪沟两岸的吊脚楼,有着取之不尽的可资借鉴的建筑经验。忠县石宝寨,利用江边孤石玉印山之“绝空四面壁”,营建“江楼十二翼”,造成“玉宇落天梯名胜,真可谓巧用地形达于极致。合江福宝古镇作为包山式场镇也亦为佳例。讲风水,注重相地,是第四个特色。中国传统风水术向称“山水之术”,假言于迷信,实质于环境生态美学。它追求一种仁山智水美人的住居境景,反映了古人的择居环境观。这种观念在川渝十分流行。农谚云,“房盖弯,坟造尖”,意思说,阳宅应选在山弯避风处,阴宅应选在丘岗避湿处。因此,相地作为营

15、建房宅第一步,就是考虑谐合于环境。小至民宅村落,大至场镇城市,规划建设无不以风水为本。背负龙脉镇山为屏。左右砂山秀色可餐,天心十道穴位均衡,正面临水环抱多情,前有朝案呼应相随,南向而立富贵大吉。这些原则也可以说是生活实践和审美经验的总结。川渝不少古城镇在历史形成过程中受着这些原则的支配。如阆中、大足、眉山、巴中、达县等几乎都是风水模式之不同表现的典型例证。它们都基本上形成于风水盛行的唐代。历史文化名城阆中的风水被大诗人杜甫誉为“阆中城南天下稀”,其南郊的砂山尤为称著。古城大足,城中十字街口的天心十道,北对龙岗山白塔和佛教石刻,南对南山道教石刻主峰,形成以儒学(城镇)为轴心,儒、佛、道三教同轴的

16、风水大环境,因而成为中国传统文化典型的空间图解模式。达县则以气势雄壮的龙脉大帐和精巧的气口、水口为其风水特色。巴中则以明堂佳丽、对景丰富为其风水特色。寺庙风水有名的例子则有遂宁的广德寺,三台的云台观等。只要留心观察,川内大多数古建筑几乎无不与周围山水的环境有着微妙的构图关系。这些关系生动地体现了古建筑“在典型环境中创造典型性格”的设计原则。应该说,风水环境观是“法自然”原则的最高层次的体现,是人工环境自然化与自然环景人工化相结合的大手笔。3、植根民间质朴率真封建社会时代,川渝远离北方统治中心,加之山川阻隔,环境封闭.北方正统建筑法式彩响,力所不逮。而以民居为代表的民间建筑受封建专制思想的限制和

17、束缚较少,不拘法式。活泼自然、质朴率真、组合丰富,善于适应复杂地形地貌,灵活多变而又用料精省。如前述利用地形十八法多为民居采用,这些经验深刻影响到官家建筑和宗教建筑。因此。四川古建筑与民间建筑关系尤深,有的甚至就是民居风貌。有川渝民谚对联曰:“一条石路穿心店,三面临江吊脚楼”。这可谓是川渝传统民间建筑朴实民风乡俗的真实写照,是川渝城乡随处可见的建筑景象。川渝民居结构方式大致有穿斗式、捆绑式和土石墙搁柃式。木构穿斗用料细巧,捆绑多用竹木,以竹蔑、棕绳扎牢。围护结构多为竹编夹泥墙套白,与深色木构架呈强烈而有趣的对比。这种墙壁,通气性能好,重湿季节室内地坪不会结露。有人称之为“可呼吸的墙”。屋面薄薄

18、的小青瓦加上通花漏空屋脊,轻盈明快风格,油然而生。山地寺庙也常常取民居构造方式,与周围民居风格相互呼应。如峨眉山古建筑亦庙亦居,具山庄风格,亲切宜人。朝山拜佛与住宿休养两相称便,为游人香客称道。至于成渝官道上若干同乡会馆建筑,与大型宅院几无二致,唯尺度略大而已。民居中常见的一些构造造型手法多因适应四川盆地炎热多雨气候特点而形成,如大出檐、多层挑、斜撑弓、宽街沿、山面喜加眉檐等,这些手法增添了建筑通透空灵,潇洒风趣的生动性。特别是有一种别致的建筑型制,俗你“凉厅子”,即所谓廊坊式,多见于群体组合。如一些场镇。整条街两侧形成大通廊,街景独具风采。如犍为的罗城,广安的肖溪,涪陵的龙潭,丰都的包鸾、江

19、津的中山等。甚至一些庄严宏大的十方丛林也乐取此式,如成都文殊院两侧厢房,均以这种宽大檐廊前后贯通。还有一种“抱厅”处理手法,即天井或院落上空,高架突出四周屋面的敞顶,通风采光挡雨遮阳一举四得,室内空间也极富变化。国际华人著名建筑师贝聿铭设计的北京香山饭店“四季厅”的手法,其实川渝民居中早有巧用。此外,在建筑装修,色彩的格调上,不崇尚过份的雕梁画栋,彩画亦轻淡雅致,图案及用色均较节制。砖、石、木三雕及泥、灰、陶三塑,虽工艺精湛,但不事铺张。漆作喜黑、红二色加点金,或以熟桐油罩面,保持材质本色。还有一种“瓷片贴”的装饰手法,即用各式各色的碎瓷片嵌贴于装饰物表面,有的拼组成种种图案花纹,尤其多用于脊

20、饰部位,格外独出心裁,成为一种少见的装饰风格,既经济实惠而又美观大方。此种废物利用,足见川渝人朴实的民俗民风和率真的审美趣味。川内各地民居因地理气候历史人文等因素的差异而呈现不同风格,如川东俊俏轻灵、川南通透开敞、川西平和素雅、川北敦实粗犷、川中精巧秀丽,巴渝民居与川东川南民居毫无二致,更具强烈山地色彩。这些不同也会影响和反映到其它建筑类型上。形成一地区统一的风格。因此,可以说,与北方宫殿、府邸建筑影响力较大相比。在川渝则是民居的影响力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4、古风遗意独创鼎新川渝古建筑在建筑型制,建筑形象和一些构造做法上,一方面表现出古风犹存的遗意,给人以古朴之感,另一方面,又表现出奇智巧思,

21、富于独创的作风,给人以鼎新求异的深刻印象。中国木构技术体系受封建社会专制制度的影响,虽北方中原的官方做法给各地以束缚,但它确是有效地集中了全国技术精华,推动了整个木构技术的发展。在某种意义上代表了当时的先进技术水平。但由于各地建筑技术发展的不平衡性和传播辐射的时间差,地处偏远的川渝建筑在技术发展上总比中原地区落后一节拍。当中原地区某种构造技术特征流行后已经消失,而川渝地区可能正处于方兴未艾的阶段。这种现象也许是建筑文化发展的一个规律。因此,在一些稍滞后的地区,可能会出现古今之法交织并行的有趣的建筑现象。川渝明清时期的建筑有不少还保持着前代较古老的一些建筑特点。如翼角做法,北方古建筑用放射式布椽

22、,川渝则多为平行椽,而这是中国早期建筑的特征之一,常见之于汉代建筑中。老角梁承托,下做角神,载于宋营造法式,但在北方的明清建筑中早已消失,此种宋代建筑特征在川渝明清建筑中并不少见。如明代中叶建造的平武报恩寺,清初重修的大足圣寿寺,普遍有此角神做法。元代建筑峨眉飞来殿,有显著侧脚生起,整体形象酷似宋代建筑,与山西永乐宫等元代建筑相比,风格大相径庭。正因为如此,川渝古建筑在中国建筑史研究上具有难能可贵的学术价值,一些在后期建筑发展中失传或消亡的建筑特点可能在这里找到实证。这一点,也就构成了川渝古建筑一大特色。上述建筑现象并非意味川渝建筑保守守旧,而是表明,川渝古建筑在发展演进中,善于继承先人传统中

23、实用、经济、合理之部分,并经筛选留用有效之法,与后来的新的技术发展融于一体,进行更富于想象力的创造。师承古法并非泥古不化。这种创造性诸多表现是构成地方特色的要旨,是川渝古建筑的精蕴。列举二三,可窥一斑。屋顶形式特殊,造型手法泼辣。明清建筑是川渝古建筑发展的一个特殊时期,由于移民活动带来了全国各地建筑技术的交流溶合,创造出不少前所未有的建筑艺术形式,尤以屋顶造型特别引人注目。有一种牌楼式组合屋顶,即是把牌楼形式与常见的歇山、悬山屋顶形式相结合,利用重构手法,形成一种丰富多采、高低错落、轮廓变化的组合式屋顶。如峨眉山报国寺山门、大足圣寿寺山门及帝释殿、自贡西秦会馆山门、荥经太湖寺大殿等,类似例证遍

24、布川内,其造型之别致、组合之巧妙、结构之复杂、技艺之高超,实属海内罕见。翼角虾须构造。蜀中寺殿亭翼角起翘,飘逸高举,但适可而止,其上扬幅度介于北方与江南之间。构造做法也大不相同。它是采用爪把子(老角梁)头上斜立爪尖子(子角梁),而两侧夹以虾须木,形成强有力的支撑,既稳固,又别致。斗拱形态丰富浪漫。川渝斗拱极富特色,具有强烈地方性,早在汉代就有令人惊异的表现,成为一种建筑传统。在存留的石阙或画象砖上可以清晰地看到斗拱形态的变化,喜用P型,S型等曲线形斗拱,十分浪漫自由,令人不可思议。可以说是一种典型的喜剧手法,犹如“巴师勇锐,歌舞以凌”,协武王伐封的战法。这大概也是巴蜀人乐生好奇的品格传统。江油

25、云岩寺宋代飞天藏表现出如意斗拱之滥觞,在明清则大普及,并远播川外。这种斗拱连环往复,漫铺如网,装饰性极强。是对斗拱型制的一大创造发明。平武报恩寺各殿斗拱达五十余种,极尽巧变之能事,象鼻卷昂斗拱,犬牙交错,令人眼花了乱,又别具一格。该寺的溜金斗拱,和潼南大佛寺的挑金斗拱都有与众不同的地方特点。这些创造性贡献应该在中国建筑史上占有一席之地。5、兼收并蓄多元融合巴蜀建筑文化在发展中并不是孤立的,而是同北方中原建筑文化和周围地区建筑文化在历史上不断交流融汇,相互影响促进。自秦汉以来,川渝文化代有演变,并不断有新的外来因素加入。这与历代移民活动关系极大。秦治巴蜀,大量移民入川;三国时代刘备主蜀;唐代玄宗

26、禧宗避乱蜀中;尤其明清之际,先后两次大规模移民,有所谓“湖广填四川”之说,大量湖北、湖南、广东、广西以及陕西、江西乃至浙江、福建等地移民入川定居。这使川渝地方文化掺入了各地文化成份,增加了活力生机。一方面兼收并蓄,综合提炼,发展更进一步,另方面又各种文化多元因素并存,使省内不同移民地区呈现出各自不同的风格。据清嘉庆江安县志所载,其时“五方杂处,俗尚各从其乡”。来自五湖四海的“客户”带来了原住地的建房技术和形式。因此,在同乡聚集的地区和场所,以谋求固有建筑文化形态以慰思乡之情。如清代川渝同乡会馆建筑兴极一时,这种特点表现尤为鲜明。川渝来自个省各地会馆很多,常有八大会馆址说,如江西会馆,称万寿宫,

27、建筑形式强调封火马头墙做法。两广会馆,称南华宫,装饰风格则较豪华气派,色彩艳丽。两湖会馆,称禹王宫,牌楼高大,雕饰丰富,造型生动。川内不同地区民居各具风采。除了自然因素外,人文历史因素颇具影响。如川北阆中一带同汉中、渭南联系密切,陕人入川从商者不少。古城阆中至今保存了大量明清民居片区,这些居民多以厚实的房屋土墙围合院落,而房屋山面突出于土墙之上,暴露出穿斗木构架和小青瓦屋顶,既稳重又活跃,兼具川陕民居风格特征。在川东南和川南一带的廊坊式场镇和抱厅式天井院,与川北民居大不一样。廊坊式街有的发展成两层檐廊,类似广东的“骑楼”,具很好的防晒避雨功能,形成独特场镇风貌。究其源,这种形式,也许就同广东骑

28、楼有某种承传关系。因为,据查川南一带移民成分,“客户”两广籍者亦不少见。而川南气候特点也恰与两广类似,因此,外来建筑形式并不需要多大改造,便自然地因袭下来,但在用材上同川渝的穿斗架、夹泥墙、小青瓦、大出挑等地方原有特色相结合而呈现出另一番气质来。川渝地方派与北方中原主流派的多元结合是巴蜀建筑文化重要特征之一。在封建社会末期,川渝建筑虽受来自南方建筑的影响较大,但在整体发展中,自始至终没有断绝与中原文化的联系而受到北方官式建筑的影响。大足北山晚唐时期的摩崖石刻西方净土经变图,表现了当时的建筑型制,在布局组合上,楼堂殿阁主体居其中,周绕以飞廊亭台,组成主从有序、高低错落、气象万千、开朗宏阔的庞大建

29、筑群,与其它有关资料比较,可知这也是北方宫殿建筑群的写照。但不同的是,这种群体组合是结合了川渝的地形特点,充分运用了分层筑台的手法,因此错落的对比,竖向空间的变化更为突出,层次更为丰富。在经变图中,主体建筑造型多以歇山抱厦式为主,这处造型特征见诸于多处摩崖石刻中,反映出这是川渝唐代建筑常用的造型手法。但在中原,仅见于宋代正定隆兴寺摩尼殿。这种活泼美观独特的造型风格,是否最先流行于川渝和南方,然后进而影响到北方建筑,也未可知。从遗存的清代实例中,可以看出,北方建筑影响川渝建筑,强烈表现北方建筑文化品格的,大多是在北方做官,告老还乡后作为地方乡绅势力而修建的一些大宅民居。如巴中恩阳镇某清代翰林学士宅第,前后院间的垂花门即仿北方风格,而殊于川内较普遍的形式。此外的特例如平武报恩寺,据传是其地土司招用京师工匠,仿宫制私造王府,后被发觉急改府为寺,以答谢免“僭越”的皇恩,因此宫殿寺庙特色兼而有之,但风格更多表现了北方建筑特征。多元融合发展还表现在宗教建筑中,特别是清代以来,儒、佛、道三教合流的思想文化趋势,反映在建筑文化上也至为明显。在川渝遗留的众多佛寺、道观、文庙、祠堂中,这种现象随处可见。如峨眉山报国寺乃峨眉山第一大佛门净地,但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