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课 你好!新年教学目标1.认识生字,并能正确书写;理解“珍贵”、“诚实”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第一、二节。 3.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意思。教学重、难点能借助课文理解词语,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意思。教学准备生词卡片,多媒体课件(新年钟声片段)。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新课亲爱的孩子们,当新年的脚步向我们走近,当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你是不是也有许多美好的愿望向大家诉说?你是否也有许多美好的祝福带给大家呢?今天,老师带领大家走进新年,聆听诗人徐鲁的诗歌你好!新年。配乐朗读你好!新年。二、自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1孩子,课堂上最美妙的是书声琅琅,请自由、
2、放声地朗读课文,读的时候注意字字入眼,读得不顺的地方,多读几遍。 2有没有字音容易读错的生字?(提醒注意“淙”是平舌音,“草垛”的“垛”是四声,“雪橇”的“橇”右边是三个毛字,把学生提出的生词写在卡片上。) 3现在请孩子们读读这些生词。(淙淙、流淌、草垛、雪橇、滑翔等) 4孩子,书是读出来的。请孩子们再读读课文,朗读的美感如同大珠小珠落玉盘,声声悦耳,让琅琅的书声在教室里回荡。三、品读课文(一)学习第一、二、三小节。1、读读第一、二、三小节。说说你读懂了些什么。 2、你从课文的哪些地方看出新年来了?(抓住“冰河”、“燕子”、“冬末”、“草垛”等词语)3、新年美吗?让我从你的声音、表情中感觉出来
3、吧。 4、请推荐一位你们心目中读得最好的同学示范一下。 5、有他的示范,我们都可以把课文读好。朗读接力赛,女士优先。(女生读) 6、男孩子,不甘示弱。(男生读) 7、春雪初融,燕子归来,杨柳新枝,鲜花满园,让我也来感受新年到来时的喜悦吧(师范读)。 8、孩子,最高境界的朗读是能与作者心心相通。这些文字出自我的口,外在表现是把对文章的理解写在脸上,写在眼睛里。9、学生齐读第一、二、三小节。 10、这么美的一段话,让我们把它记在心中。(学生练习背诵第一、二小节,老师和学生一起背诵。)(二)学习第四小节。 1、朗读第四小节。 2、说说你都读懂了些什么。 3、孩子,让我们共同欢呼新年的到来。(多媒体出
4、示:新年钟声敲响时的片段。) 4、孩子,此时此刻,新年的钟声已经敲响,让我们双手合十,默默地许下心中的愿望。(停半分钟) 5、孩子,都说“一年之计在于春”。新的一年,新的希望;新的一年,新的开始;新的一年里,一切都是新的。孩子,把你刚才在心里默默盘算的计划或者许下的愿望,写一写,画一画,在小组内交流交流。(学生分组交流)6、汇报。 (三)学习最后一节。 1、朗读第五小节。出示:三百六十五片叶子,叶叶青翠,请你把第一片珍贵的叶子捧在手上;三百六十五里路,路正漫长,请你用诚实的脚步去把它丈量。2、你从这段文字中体会到了什么?把你体会到的读出来。 3、“三百六十五片叶子”指什么?(三百六十五天)“珍
5、贵”是什么意思?谁能用“珍贵”说句话?你觉得“第一片珍贵的叶子”会是什么? 4、“诚实”是什么意思?你能用它说句话吗? 5、你是怎么理解“三百六十五里路,路正漫长,请你用诚实的脚步去把它丈量”这句话的?6、孩子,人,以诚为本,以信为天。诚实是我们做人的基本原则。请看,古今中外,有很多有关诚实的名言警句:诚者,天之道;思诚者,人之道也。孟子我的座右铭是:第一是诚实,第二是勤勉,第三是专心工作。卡耐基没有一种遗产能像诚实那样丰富的了。莎士比亚始终不渝地忠实于自己和别人,就能具备最伟大才华的最高贵品质。歌德诚实,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未来的教育学家赵苹 7、孩子,你一定也能像老师一样,写上一两句。把它
6、当做新年的礼物,送给你最想送的人,你也可以制作成新年卡片。8、学生汇报。 四、小结孩子们,今天,在新年到来的时候,我们用最虔诚的心在这里写下自己的心愿。请将这页纸夹在书中,等新的日历撕下第365页时,回头再瞧,一年里的努力是否让自己满意,自己双手捧着的是否与今天的期望相同。孩子,祝愿你们在新的一年里,学习进步,心想事成!附 板书设计:课后反思:第二课 爱因斯坦和小女孩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生字新词,能用书后的词语造句。 3自主理解课文内容,感悟爱因斯坦潜心科学研究、不拘生活小节的品质和关爱孩子、乐于和孩子相处的一颗童心。教学重、难点自主理解课文内容,感悟爱因斯坦潜心科
7、学研究、不拘生活小节的品质和关爱孩子、乐于和孩子相处的一颗童心。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1、名言激趣:爱因斯坦是名人,老师送大家一句他的名言:“成功=艰苦的劳动+正确的途径和方法+不说空话”。能向大家简单介绍一下你所了解的爱因斯坦吗?(生介绍)师简介爱因斯坦,出示文字资料:爱因斯坦(18791955),德国人,世界著名物理学家。他的相对论对世界科学作出了巨大贡献。他的物质粒子可以转变为巨大能量的理论,已由原子弹、氢弹的威力得到确证。1921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他是人类历史上的科学巨人。2、今天,我们就来学一篇有关他的文章。(板书课题:爱因斯坦与小女孩)齐读课题后提问:看
8、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他们俩是怎么认识的?世界著名的大科学家爱因斯坦与一个小女孩之间到底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呢?从中又可看出爱因斯坦是个怎样的人?) 3、过渡: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读读课文,找找答案吧!二、初读课文,理清思路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看看他们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2、检查自读情况:谁愿意读给大家听?愿意读哪部分就读哪部分,其他同学可以来当小评委。(指名分节朗读课文,相机正音再读)评议:请我们的小评委们作一番评议吧!可以肯定值得发扬之处,也可以指出欠缺的地方。读的同学很认真,听的同学也真不赖!3、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大家可自由发表观点。(指名交流课文
9、大意) 4、他们之间有过几次交往?(三次)请大家速读课文,找出爱因斯坦与小女孩三次交往的起止段落。交流:一遇(1-3),二遇(4-7),三遇(8-9)。三、再读课文,感悟欣赏(一)读读议议父亲心中的“伟大”。过渡:关于爱因斯坦是不是“伟大的人”,父亲、小女孩、爱因斯坦自己和你有什么看法?请孩子们分组,在小组内分成四个小主题,通过阅读课文、查找资料来得出自己的看法。1、读读。自读课文第四段,找出最能表现爱因斯坦身份的一句话。出示:“孩子,你今天撞着了一位伟大的人,他就是爱因斯坦!” (1)请几名孩子读,读出父亲的兴奋。(2)全班齐读。2、议议。 (1)小女孩的父亲为什么会如此兴奋?(2)小女孩父
10、亲心中的“伟大”是什么?师引导:为人类作出贡献的,在社会上有名望地位的。(二)想想问问小女孩心中的“伟大”。出示句子:“女孩直纳闷:这个连衣服也穿不整齐的人,怎么能是伟大的人呢?”把反问句换一个说法:这个连衣服也穿不整齐的人,不可能是伟大的人。1、想想。 (1)想想小女孩会对她父亲或者其他人说些什么。(2)想想小女孩的想法有没有道理。2、问问。 (1)一个衣服也穿不整齐的人,他会是最伟大的人吗?(2)在小女孩心目中,“伟大”的标准又是什么呢?师引导:讲究穿着,文质彬彬,风度翩翩,很有绅士风度。(三)评评悟悟爱因斯坦心中的“伟大”。四、自读课文第五段。1、课件出示:“他仍是衣衫不整,仍是一面踱步
11、一面埋头沉思。” (1)读第五段,思考“仍是衣衫不整”和上文的哪句话相照应。(“他穿的衣服拖鞋。”)(2)“仍是一面踱步一面埋头沉思。”和上文所说的哪句话相照应?(“他一边埋头走路,一边像是在思考着什么。”)(3)“一面一面”是什么意思?(表示一个动作跟另一个动作同时进行)(4)什么叫沉思?能用“沉思”造个句子吗?2、评评。 (1)爱因斯坦为什么衣衫不整?(2)爱因斯坦有一颗爱心吗?出示:“爱因斯坦那深陷的眼窝里突然放射出温柔的目光做了个鬼脸。”出示:“但愿你肯教教我。”“能记住吗?”“也许能”。(3)阅读补充资料(感受爱因斯坦爱孩子、乐于与孩子相处的童心):仅仅是一把糖果一个上午,爱因斯坦刚
12、要走出办公室,助手过来告诉他:“有人想请你周末去做一次演讲,报酬是一万美金。”爱因斯坦没有丝毫犹豫,便一口回绝:“我周末有安排,没时间。”“难道你不能少为苏菲补一次课吗?”助手知道他每个周末都去给初中的小女孩苏菲辅导数学。“不能,我还想着她的糖果呢!”爱因斯坦笑眯眯地说道。“她的糖果就那么甜吗?”助手想不明白。有一天,助手看到爱因斯坦从苏菲那里回来,助手忍不住好奇地问他为什么那样高兴。爱因斯坦告诉助手:“今天,苏菲的老师夸奖了她的进步,说她找到了一个优秀的家庭教师。小姑娘也特别高兴,奖励了我一把糖果,让我感到特别愉快。”原来,在这位大科学家眼里,小女孩灿烂的笑容和一把普通的糖果,就是甜润生命的
13、最好甘泉。许多年过去了,许多惊天动地的大事已经被人们渐渐淡忘了,但那一把糖果,那份一尘不染的真爱纯情,却穿过沧桑岁月,向我们传来依然甜润心灵的缕缕芬芳。3、感悟。 (1)爱因斯坦觉得自己伟大吗?出示:“噢,他只讲对了一半,我是爱因斯坦,但并不伟大。”(2)在爱因斯坦心目中,什么才是真正的伟大呢?引导:爱因斯坦一直认为,他只是和平常人一样,做了自己该做的事,他觉得自己很普通。在他看来,或许伟大只是不断地在平凡中创造不平凡的业绩,或许伟大就是另一种平凡。四、说说写写我心目中的“伟大”4、说说。 (1)你认为爱因斯坦是不是一个伟大的人呢?(2)你是怎样理解“伟大”的?(3)你还了解爱因斯坦的哪些故事
14、?或者还读过哪些伟人的故事?6、写写。(1)用一句话表达出你对“伟大”的理解。(2)试着描写一个片段,要突出“伟大”这一主题。五、总结1学生小结:每个人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就会有不同的答案。 2自由表现:选择一个部分,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感情朗读、角色表演、边读边演)来表现出你对课文的理解附 板书设计:课后反思:第三课 我家的园子教学目标1用学过的方法,自主学习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抓住文章关键词句感受园子里动植物的灵性与活力,体会作者对园子的喜爱之情及对自由的向往。 4继续运用批注的方法学习课文。教学重点:认写生字,在朗读中感受园子里动植物的灵性与活力。教学难点:结合生活实际
15、,感受作者对园子的喜爱之情及对自由的向往。教学准备:教师:摘抄词句的小黑板或多媒体课件。学生:到大自然中观察动植物,课外搜集萧红的作品,选择性地阅读呼兰河传。教学时间: 2课时。教学过程一、联系生活实际导入1、教师:同学们,你们家有花园吗?都种了些什么呀?那园子里会招来哪些小动物呢?2、这节课我们一起到一个园子里去看看。(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理解大意 1、自读课文,说说“我家的园子”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四人小组合作学习。要求: (1)读课文。读完后想一想:课文写了哪些事物?它们各有什么特点?用自己喜欢的符号勾画出来。(2)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在不懂的地方打上问号。(3
16、)把你读后的感受和体会简单地批注在课文旁。3、小组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4、集体汇报。 (1)梳理难点。如:谎花瓜果类等植物开的不结果实的花(鼓励学生通过查工具书解决);句子:“凡是在太阳下的,都是健康的,漂亮的,拍一拍连大树都会发响的,叫一叫就是对面的土墙都会回答似的。”(在进一步的学习中联系上下文理解。)(2)理清脉络。文章写了动物、太阳、天空和植物。动物漂亮可爱,太阳大而亮,天空又高又远,植物自由自在。三、再读课文,读中悟情1、你喜欢文中的哪些句子?找出来读一读。说一说为什么喜欢它。 例句1:蜻蜓是金的,蚂蚱是绿的,蜜蜂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圆圆的就像一个小毛球似的不动
17、了。(抓住颜色、声音和形态来朗读。)例句2:太阳的光芒四射,亮得使人睁不开眼睛,亮得蚯蚓不敢钻出地面来,亮得蝙蝠不敢从黑暗的地方飞出来。凡是在太阳下的,都是健康的,漂亮的,拍一拍连大树都会发响的,叫一叫就是对面的土墙都会回答似的。(前一句是排比句,后一句赋予了大树、土墙以生命,可联系下文的“一切都活了!”来理解作者对园子里的一切无比热爱的思想感情。)例句3: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上天了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都有无限的本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抓住“活了”、“自由”来谈自己的体会。)2、观看影像,教师配图朗读。 3、自由
18、练读,再次感受园子的自由和美好。4、师生配合朗读。教师引读:“一切都活了!都有无限的本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学生接读:“倭瓜愿意” 5、再读喜欢的句子。 四、积累摘抄选择自己喜欢的词句抄一抄附 板书设计:课后反思:第四课 校园交响乐教学目标1认识排比句,了解它的特征和作用。 2积累成语,恰当运用成语,培养遣词造句的能力。 3在自主阅读中,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 4能用普通话清楚、明白地介绍自己的想法,能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能接受别人的建议,养成向人请教、与人商讨的好习惯。5通过引导学生追忆生活,点燃真情,引发学生的倾吐欲望,培养习作兴趣,学会用人物语言、动作、
19、神态及心理描写来显露特点、体现个性。教学准备:教师:DV或照相机,应聘材料、才艺表演活动中的一些录像或照片,实物投影仪。教学重点:积累语言词汇,正确、恰当地运用词语。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温故知新1出示课文中出现的两个句子:“太阳的光芒四射,亮得使人睁不开眼睛,亮得蚯蚓不敢钻出地面来,亮得蝙蝠不敢从黑暗的地方飞出来。”“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鸟上天了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2读一读这两组句子。 3找出反复使用的词语做上记号。 4再读这两组句子,体会排比句的作用。这些反复使用的词语,使句子读起来怎样? 5小结:用上排比句,我们的文章将更具体、更生动、更有气势
20、。 6再找一些这样的句子读一读。 二、语海拾贝 1读一读成语,你有什么新发现? 2再读成语,不懂的成语通过查工具书理解。 3你还能说几个与此类似的成语吗? 6.总结。亲爱的同学们,快把理想的种子播进班集体的土壤,用你的信心、爱心、决心、责任心和进取心,带领我们的班集体驶向美好的明天吧!附 板书设计:课后反思:积累与运用(一)教学目标:1. 感受、认识排比修辞方法。2. 积累成语;理解笑话故事,知道要正确使用成语。3. 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愿,培养口头表达能力。4. 能把活动中看到的、想到的用文字具体、清楚地表达出来。课时安排: 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温故知新1. 出示课文中出现过的两个
21、句子,请大家读读这两个句子,看你能感受到什么。2. 交流感受。3. 小结,用上排比句,我们的文章将更具体、更生动、更有气势。(二)语海拾贝1. 学生自读成语。2. 这些词语大概讲了哪方面的内容?3. 你对哪个词还不理解?交流解惑。4. 学生记词。老师创设语境,学生用相应的成语来回答。(三)开心一刻1. 自由读。能说说你为什么笑吗?2. 你能给小明提个醒吗?3. 在自己的表达中用上成语或其他的好词都不错,但一定用得恰当,不然就会闹笑话。(四)自主阅读园地1. 看看题目,你知道这篇文章与原来学过的文章有什么不同吗?2. 请大家把自己当做一名播音员正在解说这场比赛,读读这段话,看看你能感受到什么。3
22、. 交流感受。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 能用普通话清楚、明白地介绍自己的想法。2. 能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并能从中吸取别人的好的表述方法。3. 能接受别人的建议,养成向人请教、与人商讨的好习惯。(二)教学过程1. 自读题目,理清要求,激发兴趣。(1)默读题目,说说这次“口语交际”的内容。(2)你觉得班级服务员其实就是什么?(小干部)(3)所以争当班级服务员很光荣。2. 小组活动,交流点拨。(1)请根据自己的特长为自己设计一份班级工作计划,想想你将为大家做些什么。你将如何做好?(2)在小组内交流,请同学上来交流。(3)交流。适时点拨同学们在说的过程中的不足处。引导他们注意介绍自己要承担的工作时
23、要落落大方,充满自信。(三)总结七十二行行行出状元,工作没有贵贱之分,只要我们树立服务意识,发挥我们的特长,我们就能为集体分忧解难。第三课时(习作百花园)(一)教学目标1. 能清楚明白地记下活动的过程。2. 能不拘形式地展现活动经过。3. 感受习作的快乐,培养学生乐于表达的兴趣。(二)教学准备活动中的一些照片。(三)教学过程1. 读题,明确要求。2. 引导大家回忆活动过程。3. 重点点拨学生说说自己如何进行选择的,把自己选择工作时复杂的心理活动写细腻。4. 教师点拨写法。我们既可以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写,也可以像照相那样,选取你认为最值得写的镜头组合在一起,还可像写应聘书那样写总之,形式是多样
24、的。5. 学生习作,教师相机指导。6. 同桌交换习作,互相欣赏,提出意见和建议。7. 自我修改完善。8. 互相赏析习作。5、迷人的九寨沟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生字、词语。2,学生在熟读课文的过程中感受到九寨沟的秀美与神奇,受到美的熏陶,激起对大自然和祖国的热爱之情。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二、四段。4,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句、精彩句段,结合在课内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能给风景图片配上一两句解说词。教学重点、难点学习作者描写九寨沟美景所用的方法,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结合在课内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能给风景图片配上一两句解说词。课时划分 二课时教
25、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情导入教师饱含深情地述说:“同学们,在中国,风景秀美的旅游胜地多如繁星,九寨沟就是其中最闪亮的一颗。作者用诗一般的语言和画一样的手法,为我们描绘了九寨沟的神奇与秀美。相信大家读了这篇课文,一定会被美妙绝伦的九寨沟所陶醉、所感染。”展示九寨沟美丽风光的图片。(板书:九寨沟)生齐读课题。二、学习第二、三段:九寨沟水美山美1,初步感知课文。师:大家想去吗?让我们边看课文边听录音,跟着书中的导游来感受一下九寨沟的美丽风光吧!师:你读了课文,欣赏了九寨沟的美景,有什么感受?生:九寨沟真是一个美丽的地方。生:九寨沟真像一个魔术师。生:九寨沟真是一个迷人的人间仙境。(板书:迷人人间仙境)
26、师:同学们听了课文,感受可真多呀!今天这堂课,我们一起来欣赏它那迷人的景色。师:请同学们边读课文边想你最喜欢九寨沟哪儿的美。这些美都表现在哪儿?找到句子用直线画下来。学生交流谈体会。(随机出示图片、出示句子、圈画关键的词语。)2,感受九寨沟水的色彩斑斓。师:你觉得九寨沟美在哪里?生:我觉得九寨沟的湖水很清澈,色彩斑斓,很美。“水晶晶亮亮的,乳白色、深蓝色、翠绿色、橙黄色令人叹为观止。”(出示这句话的字幕和图片)(1)“叹为观止”是什么意思?(2)积累这类表示颜色的词语。(3)学生练读,感受九寨沟的湖水很清澈,色彩斑斓。(板书:水色彩斑斓)3,感受九寨沟山林的绚丽多彩。生:我喜欢九寨沟的山林。“
27、松杉青绿,椴木浅黄,朱紫的是山杏,殷红的是枫树,还有无数山花和野果,把沟沟岭岭点染得绚丽多彩。”(出示字幕和图片)(1)理解“绚丽多彩”。(2)你还知道什么颜色呢?(3)朗读体会树林色彩绚丽多彩。师:同学们,九寨沟的水晶晶亮亮、色彩斑斓,山林绚丽多彩,真是美不胜收!你们想把它记下来吗?自由练读。齐读。背诵。第二课时一、学习第四段:深秋的九寨沟 师:九寨沟山美水美,然而深秋的九寨沟更是变幻莫测,它像一位神奇的魔术师,变换着不同的天气和感觉。让我们一起来朗读,感受深秋的九寨沟吧!生:齐读。师:“天气多变”表现在哪里?生:“天气多变,一会儿晴,一会儿阴,一会儿雨,一会儿雾,也有同时出现东边云雨西边晴
28、的现象。”师:“一会儿一会儿”表示什么?生:变换快。师:练习用“一会儿一会儿”说话。生练习说话。师:“天气变,感觉也变”表现在哪里?生:“雨水洗过的九寨沟,像一幅水粉画;阳光沐浴着的九寨沟,像一幅油画;云雾缭绕的九寨沟,又像一幅国画。”(出示三种情况下的九寨沟图片)看图感受九寨沟神奇的美。练读体会九寨沟迷人的美。用“像像又像”说话。师:这么美的景色,这么美的句子,你们愿意记住它吗?自由练读。齐读。背诵。(板书:天气变幻莫测)四、知识延伸1,查找资料。(1)九寨沟的水为什么会呈现不同的颜色?(2)九寨沟为什么会出现东边云雨西边晴的现象?2,学做小导游。(1)我们来为旅游公司写介绍九寨沟的广告语或
29、导游词吧。(2)为课后的风景图片配解说词。板书设计: 5迷人的九寨沟 水 色彩斑斓迷人的九寨沟 山 绚丽多彩 人间仙境 天气 变幻莫测教学反思:6、五月的青岛教学目标1自主学会本课生字,积累好词佳句。2通过诵读课文,感受作者对青岛的喜爱、赞美之情。3了解文章巧妙的结构安排和优美的语言描写,欣赏文章写景的艺术特色。教学准备教师:搜集有关青岛的图片资料和文字资料;学生:搜集有关青岛的资料。教学重点 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文章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艺术特色。体会“春深似海”的含义。课时划分 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景,引人入胜,导入新课课件出示五月青岛的美景图(远处是蔚蓝色的天空和海水,近
30、处一片翠绿掩映,沙滩上游人尽情玩耍)。请学生用生动的语言描绘画面内容,教师相应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理清思路1,快速浏览课文,遇到生字查字典学习,独立感受:五月的青岛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再次感受青岛的美。分组分段读,在读中正音。三、细读课文,感受五月青岛的特色1,学习第一、二段。 (1)齐读第一段,思考:这段介绍了五月青岛怎样的特色? (2)理解“娇艳”,学会运用。 (3)再读,边读边想象五月青岛的花海,说说它最打动你的地方在哪里。 (4)有感情地朗读,同学相互评议。 (5)有感情地朗读第二段。说说五月的青岛山上有什么特点。第二课时一、学习三、四
31、段。(1)读三、四段,思考“春深似海”的含义。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展现“春深似海”的?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2)勾画表示颜色的词语,体会这些词语在文中的作用。(3)赛读,引导积累好词佳句。(4)第四段描写了人,从这些语句中你能体会到什么呢?请学生再读课文。二、学习融写景、抒情于一体的写作手法1,老舍用他的妙笔向我们展示了五月青岛的独特风光,那作者对青岛怀着一种什么感情?你从哪些地方体会出来的?2,我们以后写景的文章应该注意什么呢?3,教师小结:我们以后写这类文章也要注意紧扣景物特点,注意用词的准确,可适当地使用一些修辞方法。三、朗诵,强化感悟1,朗诵全文。2,畅谈此时对五月青岛的感受。3,试着用
32、不同层次的颜色描绘一处景物板书设计:6 五月的青岛 花五彩缤纷 海 春深似海 人 充满朝气教学反思:7、华山的险教学目标1.借助批读语,理清文章脉络,了解文章框架,整体感知华山的险。2.运用赏析词句的方法,抓关键词句,体会作者写法的精妙,进一步感受华山的险。3.将自己的感受融入朗读中,读出自己的感受。4.从文中得到启发,感受到挑战困难,战胜自我,会有所超越,品味到成功的喜悦。教学重点、难点1、从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中感受到华山的险。2、在关键词句旁试着批下自己独特的感受。课时划分 一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谈话引入课题。2.回顾批读文的学习方法。二、学习批读,理清脉络1.问:齐读第一
33、处作批,体会问的精妙。2.第二到五处作批:抽生读,谈这几处旁批的发现;教师点出这是概括式旁批,渗透作者的写法。3.交代学习任务:这节课将重点用赏析词句的方法去批读。4、师范读全文,学生勾画好词好句。三、赏析旁批,体会情感第二段:1.自读第二段,思考:哪些词句能体现华山的险?用相关符号做记号,在结合上下文写感受。2.交流展示,重点理解:“峭壁林立,横空出世,夹,龟缩”,体会山路的险,相机指导朗读。3.教师小结。第三段:1.继续运用刚才的方法赏析描写华山险的词句。2.学生展示,交流。教师抓住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引导学生细细品读。第四段:1.激情谈话创设情景:当你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征服华山时,你想说什么
34、?想喊什么?尽情表达自己的感受。2.作者怎么写的?齐读最后一段。3.出示课件,学生欣赏华山美景。4.齐读课文已有的旁批。5.写自己的感受、想法,交流。四、总结升华在生活中做强者,去品味更多挑战的快乐。板书设计:华山的险 山崖险 华山的险 山路险 赞叹热爱峰峦险 教学反思:8、松坊溪雪景教学目标1,自主学会本课的生字,并能正确书写。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自己喜欢的句段。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松坊溪雪景的美丽,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教学重、难点 1、边读边想象,感受松坊溪雪景的美。课时划分 一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欣赏雪景,质疑导入1,配乐欣赏松坊溪雪景图,导入课题,读课题。2,
35、读了课题,你最想了解什么呢?3,带着你的疑问,让我们和作家一道去感受松坊溪雪景的美吧!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1,松坊溪的雪景,让作家郭风印象深刻,他用非常优美的文字记录了那片雪景。让我们来读读他的作品,读了课文,松坊溪的雪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2,边读边思考: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写雪的?先写(下雪)时的景色,再写(雪止)时的景色。请同学们打开课本,开始欣赏美文吧。3,课文哪些段写下雪时的景色?哪些段写雪后的景色?三、研读课文,感悟景美(一)研读“下雪了”一层。1,自由、有感情地朗读描写雪中美景的段落,一边读一边想象,然后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读给你的同桌听听,最好能讲讲喜欢的原因,互相交流一下学习感
36、受。2,朗读、交流。刚才大家读得很认真,交流得也不错,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习惯。现在咱们在全班交流。根据学生交流的顺序分别投影重点句子点拨:(1)“像柳絮一般的雪,像芦花一般的雪,像蒲公英带绒毛的种子一般的雪,在风中飞舞。”课文把在风中飞舞的雪比作柳絮、芦花、蒲公英带绒毛的种子。连用三个比喻写出了雪花轻、柔而洁白的特点,还写出了雪下得很大,雪在空中飞舞有许多种姿态。带着你们的体会再来读句子。抽读。学生相互评价,是否读出雪花的美、雪的大。再全班读。(2)“溪中的大溪石和小溪石都覆盖着白雪了:好像有一群白色的小牛,在溪中饮水;好像有两只白色的狮睡在雪地里;好像有几只白色的熊,正准备从溪中冒雪走上岸。
37、”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增强了动感,把溪石写得栩栩如生。溪中的大溪石和小溪石上都覆盖着白雪,还会像什么呢?展开你们想象的翅膀,看谁想得最美妙。(3)“好像松坊村有一座白玉雕出来的桥,搭在松坊溪上了。”想象白玉雕出来的桥是什么样子的。这样比喻有什么作用?(石桥落满雪,洁白如玉,描写出了雪中石桥的美丽。)(4)你们看,置身于这么美的雪景中,你们的心情会怎么样?指导读“下雪了落在松坊溪上了”,读出欢快喜悦之感。(二)研读雪后美景一层。读书是做“学问”的,边学边问,边读边动脑。让我们来看看描写雪后景色的有关段落,把你喜欢的句子写一写、读一读、背一背,读出你的感受来,找出你不理解的地方来。重点研读:1,
38、“我看见溪中有一个发亮的白雪世界。”“发亮的白雪世界”是指远山、石桥、溪石的雪影倒映在溪水中的美丽景象。溪中映着雪白的世界,雪白的世界又在溪水旁,不禁使人想到“这样的山倒映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围绕着这样的山”的句子。这样美丽的画卷足以和桂林山水媲美。这不就是一幅画、一首诗吗?真是“画意在眼前,诗情在心中”啊!诗一般的文字怎么能让它只躺在书里呢?让我们美美地读读吧。配音乐朗读第9段(诗情画意,无限深情)。2,水中还有小生灵呢,溪鱼又有什么特点?(多、美、活。)小鱼儿们是那么漂亮,那么活泼。同学们,如果将你们自己想象成这一条条小鱼儿,那么你们在这么美丽的溪水里畅游,心情会是什么样的?你最想对你的家
39、园松坊溪说什么?3,为什么写雪后景色要写溪鱼呢?这样描写使静中有动,寒中有暖,洁白中有色彩,严寒中蕴含着生机。鱼儿们使这原本恬静、雪白的世界变得丰富多彩了。鱼儿们,你们继续向前游吧,去饱览松坊溪周围无限的冬日风光吧。你们又看到了什么呢?又能听到什么呢?请写下来好吗?4,交流赏析。5,同学们写得真棒,让老师身临其境了,仿佛看到一幅幅美丽的画卷,真不知道该用什么话来表达此刻的心情,这样吧,请允许老师用作者郭风的一首散文诗来表表心声吧。(师读散文诗)四、积累拓展,读写迁移1,这么美的雪景,这么生动的文字,让我们牢牢地记在心里吧!选择你最喜欢的句段读背。2,教师配乐让学生有感情地背自己喜欢的段落。3,
40、师生交流课前搜集的其他写雪景的诗文或作家郭风的作品,课后可办成小报。板书设计松坊溪雪景下雪了:雪花轻盈柔美 溪石千姿百态 石桥洁白如玉 雪止了:村庄溪水溪鱼教学反思:9、古诗两首教学目标1,自主学会本课生字,能正确、工整地书写,并能运用。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句,想象诗句所描绘的画面,感受春天的美好。3,搜集描写春天的诗句,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春天的情感。教学重、难点理解古诗的大意,想象诗句所描绘的情境,感受春天的美好。课时划分 二课时第一课时一、谈话引入,读通诗句1,大家还记得春晓吗?2,其实,描写春天的诗还有许多,今天,我们将学习其中的两首。3,请大家自读诗句,注意读准
41、字音。4,抽生读,在评价中点拨字音。二、学习绝句1,结合注释,说说“迟日”的意思。2,看课文插图,展开想象,讨论“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的意思。3,查字典,理解“融”、“暖”的意思。4,小组讨论“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的意思。5,抽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全诗的意思,其余学生补充。6,有感情地诵读绝句,注意读出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1)联系诗句,结合插图,说说诗歌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2)全班交流该怎样读。教师范读。(3)学生带着感情自由诵读。(4)试着背诵。第二课时一、学习春日1,学生按学习绝句的方法自学春日。2,教师点拨“胜日”、“寻芳”、“泗水”、“等闲”、“东风面”等词语的意思。3
42、,分组汇报学习情况。教师点拨如下:(1)胜日原指节日或亲朋好友相会的日子,这里指天气晴朗的日子,风和日丽的日子,阳光明媚的日子,阳光灿烂的日子。人的心情总是与天气有关系,天气好,人的心情也好。(2)寻芳春游,踏春,踏青赏花,看花观景,寻找优美的景色。春游时心情肯定很高兴。(3)泗水滨泗水河边。泗水河是一条美丽的河,在如此美丽的河边骑马、散步、游玩,心情能不舒畅吗?(4)无边一望无际,没有边际,到处。视觉开阔,心情也会开阔。(5)光景风光景物,风景。不优美的地方能叫风景吗?优美的风景令诗人喜悦万分。(6)一时新一下子焕然一新。一时:速度快,令人感到惊讶、兴奋、激动。万物更新使诗人耳目一新,令人欣
43、喜,就好比你穿上了新衣服。(7)等闲识得等闲:随随便便,轻松,容易,不用费心。诗人悠闲自得,忘记了烦恼。说明春天的面容与特征是很容易辨认的,说明春光无处不在。识得:感觉到,领略到,认识到、接触到。(8)东风面春风的面容。有一个词语叫“春风得意”,春风来了,得意洋洋。诗人是在享受春风,享受春天。(9)万紫千红这是一个成语,这个成语就出自这首诗,也就是说,这个成语是朱熹“发明”的。什么颜色都有,形容百花齐放,色彩艳丽。现在还用来比喻丰富多彩的事物或无限美好的景象。看到百花争艳的景象,诗人能不高兴吗?(10)总是春肯定是春天,一定是春天。诗人已完全被万紫千红的景色陶醉了,他从心底里发出“万紫千红的景
44、象全是由春风吹来的”。二、指导学生诵读古诗,其间,教师范读一次。三、说说古诗的意思。一个春光明媚的日子,诗人兴致勃勃,来到泗水河畔观赏美景。满眼望去,无限风光,给人涣然一新的感觉。诗人悠闲自得,感受着春风的清新和温暖:春风吹拂,百花盛开,到处万紫千红,洋溢着春的气息。四、惜春:书海求知同学们,诗人朱熹在泗水河畔春游,心情为何如此快乐?原因之一,是因为朱熹欣赏到了万紫千红的春色;比一比,看谁读得好。能背诵该首古诗的学生给同学示范背诵,其余的学生尝试背诵。五、交流资料,拓展延伸同学们还搜集了有关春天的哪些诗句?先小组内交流,再全班交流积累与应用二教学目标1,了解比喻句的两种形式(有比喻词和没有比喻
45、词)。2,积累俗语和成语。3,能清楚、明白地介绍自然风光,并能学习课文的写法,用语言文字把景物生动、形象地写下来。教学重点、难点1、引导学生了解比喻方式的多样性;在习作中运用所积累的语言,把景物生动、形象地写下来。课时划分 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温故知新1,读句子,自读自悟。2,合作交流,发现特征。3,总结特点,拓展延伸。4,教师小结:比喻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判断一个句子是否是比喻句,主要看是否把一个事物比作了另一个事物。二、语海拾贝1,反复读句子,读懂句子的意思。2,四人小组互相交流,谈感受,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3,熟读成诵。三、点击成语1,自由练读,读通顺,想想写的是一个什么
46、故事。2,把读懂的内容与同学交流,或提出自己的疑惑。3,交流阅读体会,说说成语的意思。4,说说自己从成语故事中受到的教育、明白的道理。四、口语交际1,谈话导入,激发兴趣。同学们,在这个单元里,我们伴随着作者的足迹,领略了华山的险、九寨沟的美、五月青岛的秀在生活中,同学们也游览过不少的地方吧,也许你也有新奇的发现和奇妙的见闻。下面就让我们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把自己的见闻和感受清楚、明白地给大家介绍介绍吧。2,小组合作,多向交流。(1)在四人小组内说说自己所见到的奇妙的美景,注意要有一定的顺序,把美丽的景色描述清楚。(2)小组内评比,看谁说得最清楚、明白。(3)小组汇报交流的情况,推选一位讲得最好
47、的同学,到班上交流。3,全班交流。4,教师小结。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五、习作百花园1,读懂题意,明确目的。1)让学生自己读题、审题,明确习作要求。(2)小组合作,互相解决疑难。(3)教师引导梳理习作要求,明确选材范围,提示本次习作目标。2,读写结合,扩展视野。(1)引导学生回顾本单元课文内容,再次品读与本次习作有关的文章,体会作者的写作方法及表达方式。(2)教师向学生推荐几篇范文学习。(3)启发学生联系自己所见到的自然美景选材。(4)学生练习作文,写完后反复修改。3,评价修改,乐于交流。与同桌或四人小组内交换作品读一读、评一评(从两个方面评价:作文的闪光点和不足之处),再次修改。六、自主阅读园地1
48、,自主选合作伙伴和阅读方法阅读短文。2,边读边想,提出自己不懂的地方。3,生生互相质疑,释疑,交流体会。4,勾画自己喜欢的好词好句或语段,可做记号,做批住,记一记,背一背。 10、飞檐走壁的虎将教学目标1,能正确读写生字新词。2,朗读课文,学习运用抓住重点词体会课文内容的方法,了解壁虎的特点和生活习性。激发学生爱科学的兴趣。3,揣摩作者的写作方法,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习惯。教学重、难点了解课文介绍的壁虎的有关知识,体会课文的表达方法。课时划分 二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根据挂图简介壁虎,交流课前查阅的资料1,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有关壁虎的常识性课文,请用一句话把你眼中的壁虎向大家介绍一下
49、。2,请同学们互相交流一下自己在预习过程中搜集到的资料。3,好,我们今天进一步学习有关壁虎的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读准字音1,自读课文,画出生字新词。2,抽生读课文,注意准确、流利。三、再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1,自读自悟:课文介绍了壁虎的哪些特点?可分为几个部分?2,小组讨论,交流,师巡视指导。3,派代表汇报学习结果。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自主学文,了解特点你对课文的哪部分感兴趣?可自由组成学习小组选择其中一个部分展开学习,注意用上以前我们学过的学习方法。1,复习学习方法:如“一边读一边想的方法”、“抓重点词句法”、“反复朗读,读悟结合法”等。2,自选学法自由组合合作
50、学习。二、汇报交流,深入理解1.从壁虎的外形,你体会到了什么?2.从哪些地方你体会到了壁虎确实是名副其实的虎将?(1)捕捉蚊子、苍蝇、飞蛾。抓住描写壁虎动作的词,如“伸长”、“跃起”、“张开”、“吐出”等分析体会。(2)捕食蝎子。抓住“面无惧色”、“毫不在乎”、“大发虎威”、“纵身一跃”等词进行体会。(3)用同样的方法体会壁虎胃口很大、能飞檐走壁、巧妙避敌、喜欢清静、机警的特点。3.可借助多媒体教学,重点理解第六段。(1)读读画画:这段是围绕哪句话写的?用横线勾出来。(2)可借助媒体演示体会壁虎是怎样“丢卒保帅”的。(3)多种形式读,体会壁虎的机灵可爱。4.借助多媒体教学,体会壁虎冬眠的情景,
51、说说哪些动物也像壁虎一样冬眠。5.总结交流、读写结合。(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说说壁虎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2)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留心观察、抓住事物特点进行叙述的方法。(3)读写结合:运用本课所学方法,观察、描写自己喜欢的一种小动物。板书设计 吞食虫子 捕食蝎子 10飞檐走壁的虎将 胃口大 名副其实的虎将飞檐走壁 大自然的神奇 巧妙避敌 静静冬眠教学反思:11、马蜂与熊瞎子教学目标1、自学本课生字,运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劫夺”“嗥叫”“急不可耐”“故技重演”“心满意足”“群起而攻之”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马蜂和棕熊的特点。 3、自主勾画课文中描写生动
52、的词句,体会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课时划分二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教材简析二、解释字词撩:挑弄,引逗。 节日:这里指熊在夏秋两季可以大饱口福,犹如过节般高兴。 第1段只有一句话,介绍了熊的特点是“爱撩蜂”,吃蜂蜜。在教学时指导学生通过换词法理解“撩”,联系下文理解“节日”。 蜂蛹:蜜蜂雄性幼虫封盖后到羽化出房前这一变态时期的营养体,是含有高蛋白、低脂肪、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理想营养食物。 劫夺:抢劫,掠夺。在学2段时先让学生从字面上理解这个词语。到教学4、5、6段时,再抓住对大棕熊撕蜂巢、抢蜂蜜时传神的动作描写,进一步理解“劫夺”。三、了解课文 第2段主要介绍了马蜂的特点:体态大、毒性大、
53、巢房大、蜂蛹大、攻击性大,而且专门偷吃蜂蜜。 教学这一段时,可以结合课后题1,让学生带着“马蜂有哪些特点”这个问题读书,重点让学生抓住第2句话,感受被马蜂刺到的严重后果。抓住“攻击”和“抗击”,体会马蜂与工蜂战斗的激烈。 猖狂:狂妄而放肆。 紧扣第3句中“地上落了一层层的工蜂”,抓住“一层层”,进一步体会马蜂和工蜂之间战斗的激烈,以及马蜂在偷吃蜂蜜过程中的“猖狂”。在读爷爷的话时埋下悬念:熊能收拾如此猖狂的马蜂吗? 这是一个过渡句。 嗥叫:野兽吼叫。 急不可耐:形容非常迫切的样子。 第5段从三个方面写出了熊的特点:在山崖下打转,吃不到蜂蜜时的“心急”,主要通过“急得团团转”“嗥叫”等描写来体现
54、;想出妙招,从山崖往下滚时的“聪明”,主要通过“瞧了又瞧”“稳稳地站定”来体现;撕开蜂巢,吃蜂蜜时的“贪婪”,主要通过“得意”“一下”“撕开”“急不可耐”“大嚼”来体现。 教学时引导学生勾画这些让人印象深刻,最能表现大棕熊特点的词句,在反复读的过程中加深理解感悟,并思考:作者为什么能把大棕熊的特点表现得如此充分?对动作、神态的细致描写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6段可以分作两个部分:第一是马蜂大战棕熊,棕熊劫夺成功。第二是棕熊故技重演,从山崖上滚下来,礼貌告辞。 教学第一部分,学生勾画出对马蜂的描写后,可以紧扣“群起而攻之”这一关键词,从“数以万计”体会“群”的势力的强大,从“叮”“咬”“蜇”体
55、会“攻”的气势的逼人,从“把大棕熊叮成了一团大蜂球”体会“群起而攻之”的疯狂。学习大棕熊吃蜂蜜的情景,可以和第2段中的“劫夺”结合理解。一个“任”字,表现出劫夺时的志在必得,无所顾忌,“护住”又表现出熊的聪明,而“大嚼”“足足”“心满意足”等动作、神态充分表现了大棕熊的贪心。教学时让学生紧抓重点词句品读,既要通过朗读体会到战斗的激烈和棕熊的贪婪,更要在读中悟到写好片段的方法。 教学第二个情景时,要让学生抓住关键词“故技重演”,联系第5段内容理解,棕熊又用了和刚才一样的方法从山崖上滚了下来。也要提示学生,虽是“故技重演”,可是也有不同,思考:不同在什么地方?引导学生读书,体会到棕熊的收放自如:刚
56、才是“稳稳地站定”,现在是快要冲到小屋前时,它“突然刹住了身体”;刚才是“大声嗥叫”,连续转了两三圈”,现在是“似乎很礼貌地向我们大吼一声”,然后“摇摇摆摆地走了”。从熊吃饱以后的表现,又可以体会到它可爱、有趣的特点,于是棕熊的形象就变得丰满了。在朗读时,引导学生把我们的“紧张”和棕熊心满意足后的那种闲情逸致表达出来。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 一、再读课文,把握大意 1. 默读课文,想想每段的意思。 2. 交流、点拨。 3. 试着说说全文的主要内容。 二、精读课文,品词析句 1. 学习第1、2段,初步感知马蜂和棕熊各自的特点。 (1)自读、勾画能表现马蜂、棕熊特点的句子。 (2)交流、引导:重点抓“
57、劫夺”体会熊的贪,抓“三针刺”体会马蜂的毒性大,攻击性强。 2. 学习第3段,着重体会马蜂攻击性强的特点。 (1)默读思考:在马蜂与工蜂的战斗中,哪些地方最能体现出马蜂的“攻击性强”? (2)交流。3. 学习第4、5、6段,勾画描写生动的词句,着重体会马蜂“群起而攻之”的强劲和棕熊“劫夺”过程中的聪明、贪婪、可爱。 (1)勾出描写生动的词句,自读体会。 (2)交流感受,指导朗读,重点围绕“劫夺”,从上山崖时的聪明、吃蜂蜜时的贪婪、下山崖时的可爱三个方面了解熊的特点;围绕“群起而攻之”,体会马蜂攻击性强的特点。 (3)师引读5、6段。 三、总结全文,悟得方法 1. 读文、思考:作者为什么能把马蜂
58、与熊的特点写得生动、传神? 2. 交流、总结:抓住极具特点的神态、动作进行描写。 12、白鲸 教学目标1,自主学会本课生字、新词。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能联系上下文或查工具书理解词语的意思,联系上下文或生活实际理解句子的意思,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从中了解白鲸的特点,激发学生热爱动物、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教学学重、难点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词句的意思,感受白鲸的特点。课时划分 二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鲸”字导入,激发兴趣1,孩子们,看,认识这种动物吗?(出示课件:鲸的图片)老师板书“鲸”,并强调学生观察老师的板书,强调它是后鼻韵,纠正读音。2,你了解鲸这种动物吗?给我们
59、介绍介绍它吧。3,学生自由展示搜集的资料。4,过渡:今天,我们一道走近鲸这个大家族中的白鲸,仔细地观察观察它吧!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选择你喜欢的方法,通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的音,画出段落,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2,同桌交流初读收获。3,汇报交流。(1)生字、新词认读,小组接龙读课文。重点抽查:吱、嘶。(2)说说课文围绕白鲸介绍了哪些内容。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引导自读,合作探究1,学习第一段,引导自读自悟。带着自己的感受朗读第一段。2,学习第二至四段。1)自读二至四段,说说你知道了什么。(2)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重点学习,自读自悟。课件出示自学提示:读课文,看批注,说体会,学批注。(3)检查
60、学习第二段。读读课文,说说你体会到了什么,是从哪里知道的。请学生朗读课文,说自己的体会。引导读批注,学批注。体会拟人化手法的好处,以及省略号表示的意思。补充想象白鲸还可能发出什么样的声音。在读书中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能够聆听白鲸的歌喉,是一种难得的享受”。齐读课文,质疑。一边读,一边想:你对白鲸的口技表演有什么疑问?引导学生探索白鲸发出叫声的目的,激发探索自然奥秘的热情。朗读课文。将自己的体会,用朗读表现出来,一边读,一边想象白鲸展示口技的场面。4)检查学习第三段。自由读第三段,为白鲸的这一项表演取个名字。并引导学生联系课文讨论自己所取的名字的理由,帮助理解课文,指导读好课文。(身材秀、杂技表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合同解除与合同违约的差异
- 2025广告宣传品合同
- 2025版高端房产买卖过户合同模板
- 二零二五年度创新土地开发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电力工程审计服务合同
- 二零二五年房产抵押贷款合同示范条款解读
- 2025年度夫妻共同财产房屋租赁期满续约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房屋出售广告宣传代理合同
- 二零二五年法院审理离婚案件法律援助与费用减免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养老机构运营承包经营协议
- 廉洁自律专题培训
- 高压氧治疗糖尿病
- 装配式围挡施工方案
- 四川达州历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真题42篇(含答案)(2003-2023)
- 助产士进修汇报课件
- 11SG814 建筑基坑支护结构构造
- DL-T997-2020燃煤电厂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废水水质控制指标
- 《阿里巴巴基本动作管理者必须修炼的24个基本动作》读书笔记
- 2022年袋鼠数学竞赛真题一二年级组含答案
- 2024年内蒙古交通集团赤峰分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JT-T-480-2002交通工程土工合成材料 土工格栅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