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直流电动机的电力拖动电力拖动系统的基本概念由原动机带动生产机械运转称为拖动。以电动机为原动机带动生产机械运转的拖动方式称为电力拖动。 电力拖动系统的组成:电源电动机控制设备传动机构工作机构31电力拖动系统运动方程式单轴电力拖动系统 : 电动机转轴直接拖动生产机械运转的系统三部分在同一轴线上三部分转速相同 一般指风机、水泵等电动机传动装置(连接器)生产机械TTL系统运动方程式在上图的单轴电力拖动系统中若Td=TL说明系统静止、匀速运动 加速度 Td TL说明系统加速(产生加速度) 加速度系统运动方程式:在工程上往往不用转动惯量,而用飞轮矩GD2表示旋转体的惯性。()回转直(半)径,与物体的半径不
2、同,详见专表。各物理量正方向的规定转速n规定某一旋转方向为正,反之为负;T与n正方向相同为正,反之为负;TL与n正方向相反为正,反之为负。例32多轴电力拖动系统简化 在实际应用中:为了满足生产工艺的要求,生产机械的运行速度一般很低;而电动机为了合理经济地使用材料,制造较高转速的电机。电机的 P = 2Tn/60 即 P Tn在P一定时 n T或 n T 而电机的mIs若使T(或Is) 电机体积增大 因此电动机不直接与生产机械联接(单轴系统)而需在两者之间加减速机构如减速齿轮箱,蜗轮蜗杆或皮带轮等传动装置构成多轴系统.多轴电力拖动系统由于不同转轴上具有不同的转动惯量和转速, 因而不可能用一个运动
3、方程式来描述整个系统原则上可列出每根轴自身运动方程式,再列出各轴间互相联系的方程式,最后把这些方程式联立求解,才能分析研究整个系统的运动状况为了方便起见:我们力图用某一轴的运动来代表整个系统的运动 在工程应用中:通常是把整个系统折算电动机轴上,用电动机轴的运动代表整个系统的运行 一、负载转矩的折算折算的实质:把系统各个部件的参数折算电动机轴上 折算的原则:要求折算前后系统在能量关系和动力学性能方面是等效的一、负载转矩的折算 (原则:传送功率不变)设TL折算到电机轴的等效负载转矩Tdx 则:TdxdTLL/ cTdx=TL L d c=TL / j cc为整个系统的传动效率,且为各传动部件的传动
4、效率之积c j为系统的传动比,且为各传动部件的转速比之乘积j = j1 j2 j3 j n二、转动惯量的折算原则:系统的动能不变系统总的折算到电动机的动能dxd2/ 2 此总的动能应为各部件动能之和:工程上用近似计算(认为电机和负载的动能大)若生产机械负载的飞轮矩也未知,则更简单: 电机轴第一轴第二轴负载轴且代入上式化简为:取1.11.25=1.151.323负载的转矩特性负载的转矩特性描述的是负载的转矩随转速变化TL=f(n)关系。包括恒转矩、恒功率、风机类。1. 恒转矩负载特性包括反抗性和位能性恒转矩负载反抗性恒转矩负载又称摩擦转矩、反作用转矩特点: 转矩的方向总是阻碍运动方向, 当运动方
5、向改变时,反抗性转矩的方向随之改变; 但大小(绝对值)不随转速变化; 当n=0时,反抗性转矩的大小、方向是不确定的; 机械特性位于、 象限,且与纵轴平行的直线。nT-TL+TLnTDn33负载的转矩特性位能性负载特性特点:由重力作用产生的;转矩的大小恒定不变;作用方向也保持不变,当n0时TL0为阻碍运动的制动转矩, 当n0为帮助运动的拖动转矩;机械特性是穿过、象限的直线。起重机的提升机构、 矿井卷扬机等。nTLTLTLnn33负载的转矩特性2. 恒功率负载当n变化时,从电动机吸收的功率基本不变。 K TL = - n 即:P = T 常数3. 风机类负载鼓风机、水泵、输油泵等。其转矩与转速的二
6、次方成正比。即 TL n2 写为:TL=K n2实际负载可能是几种典型的综合,如实际风机。nnTT电力拖动系统稳定运行的条件 电动机的机械特性与负载转矩特性在 Tn 平面上有相交点,是电力拖动系统可能稳定的必要条件;(但不够充分) 稳定运行充分条件:若电力拖动系统原在交点处稳定运行,由于某种干扰使转速变化,可达到新的平衡。干扰消除后,可回到原来的平衡点位置,则称此系统是稳定的。电力拖动系统稳定运行的条件例1:如右图他励直流电机拖动恒转矩负载时受到电网电压的变化干扰:原稳定工作在A点当电网电压U下降,使机械特性偏移到B点,TTL系统加速,沿DA上升,恢复到A点稳定工作。此系统属稳定系统。UTB点
7、T TLnEa Ia=UEa/RT=CTIa T = TL稳定在A点。TTLnn0n0ABCD判断稳定的方法不稳定运行的系统例2:图示差复励电动机机械特性 原在A点平衡运转,因电网电压 扰动引起机械特性变化,平衡点 离开A点:UBT TLnT TLn飞车UCT TLnT TLn停车判断稳定的方法: 交点转速之上:T TL时系统稳定或在 T TL处:TTLnABC怎样判断稳定?例3. 试判断下例系统是否稳定? (a)表示电动机机械特性T的硬度为负值,而负载转矩TL硬度为正值;(b)表示电动机机械特性T和负载转矩TL硬度都为正值;(c)表示电动机机械特性T和负载转矩TL硬度都为负值;上三系统的交点
8、转速之上:T TL 所以系统不稳定。(a)(b)(c)(d)(e)(f)TTTTTTTLTLTLTLTLTLMn3 4 他励直流电动机的起动一、直接起动电枢电流 Ia = (UEa) / Ra将停转的直流电机直接通入额定电压,瞬间 n =o, Es=o起始电流 Ia= Ua / Ra =(1020)IaN由于绕组Rs很小,起动电流很大带来的影响为:巨大电磁力损坏绕组;保护装置动作无法起动;电网电压波动影响其他设备;换向恶化;冲击力大,损坏传动装置。因此,直流电动机是不允许直接起动。他励直流电机的起动方法在直流电机起动时:电枢的电流起动时若降低起动电流,需降压或加大Ra 降低电枢电压; 增加电枢
9、回路电阻电枢中串电阻。起动方法 降压起动同步上升Ia2ILIL实际nn0TTL2TLURa电机启动时降低供给电枢起始电压,可防止过大起动电流; 随电机转速升高,反电势Ea亦上升,逐渐同步增加电压,可保证起动过程中电枢电流不超过允许值。 串电阻起动(串一级电阻起动)Ia= UNRa+R在电枢回路串电阻后能降低起动电流,但串一级电阻往往不能在限定电流条件下切换到固有特性。问题:、串电阻值小,启动电流仍很大;、串电阻值大,升速慢,切换后电流仍很大; 一般采用多级电阻起动。nTTLT1固有三、串多级电阻起动的计算一般选 T1= TN( = 1.52.5) T2 = (1.11.2) TL ;使用电机时
10、选= (1.11.2) TL 先选择起动级数m , 再计算:(其中Rm=Ue1) R1= a 每段所串电阻1=R1RS R2= 2a 2=R2R1 . Rm= ma m=RmRm-1URsR2R1R3R1R2R31C2C3CnATT1T2TL计 算 题例1、一台直流电机PN=10KW,UN=220V,nN=1500r/min,IN=53.8A。试求:直接起动时的Ia;限制Ia100A应串最小电阻值? TL=TN恒转矩负载、降压起动时最初起动电流Ist=?最小电压Umin=?解:估算分 析 题例2、一台他励直流电机,起动前励磁绕组断线。但末发现空载起动和满载起动各会产生什么后果?(原因励磁回路通
11、电后,没注意观察有否电流, 就合电枢回路电源)解: 空载时起动会导致飞车,剩磁愈小特性愈陡n愈大;TL=TN时起动不了,停转时通电时间长了会烧坏绕组。nn0n0TT0固弱磁人为特性TN3 5 他励直流电动机的调速 根据直流电机转速方程:式中 n 转速(r/min); U 电枢电压(V); I 电枢电流(A); R 电枢回路总电阻( ); 励磁磁通(Wb); Ce 由电机结构决定的电动势常数。由上式可以看出,有三种方法调节电动机的转速: (1)调节电枢供电电压 U; (2)减弱励磁磁通 ; (3)改变电枢回路电阻 R。电力拖动系统的调速指标 机械调速有级调速,需停机不方便 电气调速无级调速,易实
12、现自动化1调速范围相对稳定性:指负载转矩变化下转速变化的程度. 转速变化愈小,相对稳定性愈好.不同生产机械对D的要求是不同:车床D20120;龙门刨床D20120;造纸机D320;轧钢机D3120。生产机械速度调节受机械强度、换向等限制受相对稳定性的限制。电力拖动系统的调速指标2、静差率(相对稳定性)电动机的机械特性愈硬,则静差率愈小,相对稳定性就愈高。固有特性 串电阻人为特性均不相同变电压人为特性 1= (800-700)800 = 0.175 2= (200-100)200 = 0.5 3= (800-100)800 = 0.875结论:静差率越小,相对稳定性越高; 低速特性的大于高速特性
13、,因此只要低速时稳定,高速时 一定是稳定的; 一般设备 0.5、机床 0.7、要求最高的是造纸机 0.01800400200电力拖动系统的调速指标、平滑性:在一定调速范围,调速的级数愈多则认为调速愈平滑 值愈接近时,则平滑性愈好。 时称为无级调速,即转速连续可调,级数接近无穷多,此时调速的平滑性最好。电力拖动系统的调速指标、调速时功率与转矩的配合(或调速时的容许输出)允许输出的功率与转矩指电动机在得到充分利用的情况下,在调速过程中轴上所能输出的功率和转矩。例:一台直流电机,当= e,Is=Ie,在此条件下允许输出的转矩Me=Cme Ie;允许输出的功率(n=ne)Pe=Me e,以上为电机长期
14、工作的允许值。、调速的经济指标(设备投资、运行费用、能量损耗、维修费用)电动机轴上功率调速时的损耗功率他励直流电动机的调速一、电枢串电阻调速工作条件: 保持励磁 = N ; 保持电压 U =UN ;调节过程:增加电阻 Ra R R n ,n0不变;此方法:调速指标不高调速范围不大(空载时调速作用小低速时特性软);调速的平滑性不高,为有级调速;大量电功率消耗在所串电阻上;此调速方法属恒转矩调速。优点是:方法简单,控制设备不复杂nnNn1n2TTNT0RsR1R2他励直流电动机的调速二、降低电枢电压调速工作条件: 保持励磁 = N ; 保持电阻 R = Ra调节过程: 改变电压 UN U U n
15、, n0 降压调速的特点: 低速与高速相同,但变大; D大调速范围宽; 无级调速,平滑性好; 恒转矩调速(同串电阻); 能耗小,初投资,不易维护。此种调速被认为是直流电机的最佳方式nnN n1n2TTN他励直流电动机的调速三、弱磁调速调节励磁电流 改变 当减弱时,n0n从而达到调节电动机的转速目的。 弱磁调速的特点: 调速范围不大,一般,特殊设计 的调磁直流电机的34; 弱磁调速时n0增大,n亦有所增大, 静差率基本保持不变,稳定性好。 励磁电流可连续调节,平滑性好,可无级调速。 调速时允许的Is不变,允许输出的转矩T=CT Ia随磁通减少,而转速升高;PTN则基本不变,故属恒功率调速。 弱磁
16、调速只能将转速向上调,而转速的上升受换向和机械强度限制nnNn1n2TTN固21NN12三种调速方法的性能与比较对于要求在一定范围内无级平滑调速的系统来说,以调节电枢供电电压的方式为最好。改变电阻只能有级调速;减弱磁通虽然能够平滑调速,但调速范围不大,往往只是配合调压方案,在基速(即电机额定转速)以上作小范围的弱磁升速。 因此,自动控制的直流调速系统往往以 调压调速为主。常用的可控直流电源有以下三种旋转变流机组用交流电动机和直流发电机组成机组,以获得可调的直流电压。静止式可控整流器用静止式的可控整流器,以获得可调的直流电压。直流斩波器或脉宽调制变换器用恒定直流电源或不控整流电源供电,利用电力电
17、子开关器件斩波或进行脉宽调制,以产生可变的平均电压。36 他励直流电机的制动运行什么叫制动?制动包括哪几种情况? 所谓制动:就是使拖动系统从某一稳定转速减速或至停止;或者限制位能性负载的速度(吊车下放重物,电机车下坡行驶等)使其在某一转速下稳定运行。当电动机拖动的生产机械需减速停车时,需要产生一个与旋转方向相反的转矩来进行制动 机械制动利用机械摩擦获得制动转矩(抱闸)。 电气制动使电机的电磁转矩与旋转方向相反, 而成为制动转矩。电气制动没机械磨损,容易实现自动控制,应用广泛主要介绍。制动方法制动的特点和分类电动机制动运行的主要特点是电磁转矩的方向与转速方向相反。 T T 能耗制动 制动方法反接
18、制动 回馈制动电动状态制动状态同方向反方向电压反接制动转速反转反接制动一、能耗制动能耗制动:指运转的电机断开电源后,将系统的动能消耗在电阻上,同时产生制动转矩使电机尽快地停转。能耗制动的开始,K接触器线圈失电,常开触点打开(断开UN),常闭触点闭合,由于断电瞬间不能突变,旋转的电枢绕组切割主极磁场,产生感应电势Ea,通过Rn构成闭合回路的电流IA,消耗系统的动能。此时Ia与原接通N时的Ia方向相反,产生制动转矩T与方向相反而成为制动转矩,使电机很快停车。能耗制动的分析机械特性方程变成:T (Ra+Rn)/CeCm2 为通过原点位于二、四象限的直线。直线斜率决定于串接Rn的大小制动电流决定于串接
19、Rn的大小TNnATMfzRsRn2 Rn1 RsRn2Rn1能耗制动的分析带反抗性恒转矩负载的能耗制动(电机制动至n=0)nEaIaT0 TL0带位能性恒转矩负载的能耗制动(电机制动至nc)从B点到原点同上,当T 而 TL为正能耗电阻的计算 (=22.5) na INa INan=0 停车 (稳定在原点)n反向上升,直至稳定在ncnncTTLTLTNCAB能耗制动的注意事项注意: 高速运行时进行能耗制动,电枢回路一定要串限流电阻Rn,否则电枢电流 IaIN(造成影响与直接起动相似) 为达到快速停车的目的,可采用两级能耗制动,即为特性上降到nB点时,为了再次增大制动转矩,减少所串电阻Rn,使其
20、转到特性加快制动至停止。TLT TNnBATB 能耗制动的应用:反抗性负载准确停车位能性负载稳速下放二、反接制动、电压反接制动(将电枢电压极性反向,而激磁电流不变) 在电机电动运行状态时,改变电枢所加电压极性,即变为负,为了防过大电流,同时在电枢回路中串入限流电阻Rf,此时:电流变为负值,电磁转矩亦变为负,与n转向相反,进入制动状态。从机械特性方程上:n-n0TTL TNABD带不同负载的反接制动 带反抗性恒转矩负载的电压反接制动 制动至0或稳定至-nE 若 -TD -TL反向起动至-nE带位能性恒转矩负载的电压反接制动(电机高速下放重物) 电机制动到n=0,-TD TL 反向起动;到n=-n
21、0,仍TD TL 被拖至-nc稳定运行制动电阻的计算电机制动到n=0时nTTNTL-TL-TDABCDE 一般取22.5、转速反向反接制动 (电势反接制动 )这种制动通常应用在起重机下放重物:电动机正向接通电源,其转矩方向拟使重物提升, 但由于电枢串电阻R电阻过大,使电机的起动转矩Tstn0可能出现的情况:降压调速过程中 电机原带TL稳定工作在A点(电动状态)电压的降落由于n不能突变,从特性移到的B点;此时nAn0且TB为负(BC区间处回馈制动状态)。nn0n0TTLABC回馈制动出现情况高速下放重物 在上述电压反接制动(BD区间)中,反向电动到-n0时TD-n0且TD为正,故电机进入回馈制动。回馈制动共同特点是:将机械能(动能和位能)变换为电能,同时消耗在电枢回路的电阻上和大部分回送电网。n-n0TTLABCE37 直流电力拖动系统的过渡过程 静态特性:同一时间里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泉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过程控制专业实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泉州纺织服装职业学院《注册电气工程师概论》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上海科技大学《会计制度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商丘师范学院《信息安全攻防对抗实训》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兴安职业技术学院《机器学习与人工智能导论》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3《植物妈妈有办法》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
-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6.4.2-高原圣城-拉萨教学设计
- 河池2025年广西河池市事业单位招聘731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7微生物与健康 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科学六年级上册教科版
- 扬州环境资源职业技术学院《田径教学与实践》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3年设备检修标准化作业规范
- 光伏电站除草服务(合同)范本【详尽多条款】
- 2023年考核银行安全保卫人员真题与答案
- 储能全系统解决方案及产品手册
- (高清版)DZT 0309-2017 地质环境监测标志
- 人员转移安置实施方案(公司重组)
- 病历书写相关法律法规
- 老旧小区加装电梯方案
- 老年人误吸与预防-护理团标
- 输气场站工艺流程切换操作规程课件
- 青少年网络安全教育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