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技术交底记录(带急救图)_第1页
安全技术交底记录(带急救图)_第2页
安全技术交底记录(带急救图)_第3页
安全技术交底记录(带急救图)_第4页
安全技术交底记录(带急救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安全技术交底记录项目名称施工内容施工安全施工单位交底日期年月日交底提要安全注意事项、措施及急救方法交底级别公司级项目部级工地级工程名称:编号:交底内容:一、安全注意事项1、工作人员应穿戴好个人防护用品,预防烫伤和机械伤害。2、工作前应对所用机械安全性能进行检查方可使用。3、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高处作业必须系好安全带,严禁酒后作业,严禁打架斗殴。4、不得触及刚焊好的焊口处,以免烫伤。5、电工在工作时严禁设备的线路上带负荷接电或断电,杜绝带电操作。电焊机离电源箱距离不得超过5米。6、焊接时必须做到双线到位。电焊机手柄上的绝缘外皮应完好无损。7、机械外壳应可靠接地,预防漏电。8、严格执行本工

2、种安全操作规程,严禁违章指挥,违章作业。施工现场的防护设施、安全标牌,不得擅自拆动。9、照明使用低压安全电源,防止触电。10、正确使用和爱护个人防护用品,遵守安全防护措施,安全保护用品及安全防护设施要定期检查,不符合要求的严禁使用。11、防止铁丝和电线等划手。12、处凿墙体时防止碎渣溅入眼睛和伤及他人。13、施工现场“四口”应防止跌落和坠物伤人。14、箱体开口时,正确使用开口器,防止铁片伤人。二、安全检査内容1、电气设备的绝缘有无损坏、绝缘电阻是否合格、设备裸露带电部分是否有防护、保护接零或保护接地是否正确、可靠、保护装置是否符合要求。2、手提灯和局部照明灯电压是否是安全电压或是否采取了其他安

3、全措施、安全用具和电气灭火器材是否齐全。3、电气设备安装是否合格、安装位置是否合理、制度是否健全等。4、对变压器等重要电气设备要坚持巡视,并作必要的记录。5、对新安装的设备,特别是自制设备的验收工作要坚持执行验收规程、一丝不苟。6、对于使用中的电气设备,应定期测定其绝缘电阻;对于各种接地装置,应定期测定其接地电阻。7、对于安全用具、变压器及其他一些保护电器,也应该按检修规程定期检查测定或进行耐压试验。三、停电及部分停电检修安全技术措施1、停电检修对所有能够给检修部分送电的线路,要全部切断;并采取防止误合闸的措施;而且每处至少要有一个明显的断开点。对于多回路的线路,要注意防止从其他方面突然来电、

4、特别要注意防低压方面的反送电。对已停电的线路或设备,不论其经常接入的电压表或其他信号是否指示无电,均应验电。验电时,应按额定电压选用相应电压等级的验电器。装设接地线,为了防止意外送电和二次系统意外的反送电,以及为了消除其他方面的感应电,应在被检修部分外端装设临时接地线。临时接地线的装拆顺序一定不能弄错;装时先接地端,拆接地端。2、部分停电检修在部分停电检修时,应将带电部分遮栏起来,使检修工作人员与带体之间保持规定的安全距离。在一经合闸即可送电到工作地点,其检修设备的操作把手上,应悬挂“有人工作,禁止合闸”的标示牌;在临近带电部位的遮拦上,应悬挂“止步,高压危险”的标示牌。不停电检修工作必须严格

5、执行监护制度;必须保证足够的安全距离,而且带电部分只能位于检修人员的一侧;不停电检修工作时间不宜太长,以免检修人员注意力分散而发生事故。不停电检修使用的工具应经过检查和试验;检修人员经严格训练,具备带电作业的条件和能力。低压系统的检修工作,一般应停电进行。为防止误合闸,也应在有关的开关上悬挂“有人工作、禁止合闸”的标示牌。不准带负荷断电和接电。四、防触电技术措施触电事故是最常见的电气事故,也是本工程严格控制的重大危险源之一。防止直接触电的防护措施有:绝缘、屏护、间距、安全电压、漏电保护等;防间接触电的基本措施是保护接地和保护接零。而安全电压和漏电保护既是防直接接触电击措施,又是防间接触电的措施

6、。1、绝缘绝缘、屏护和间距是各种电气设备都必须考虑的通用安全措施。良好的绝缘是保证设备和线路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也是防止触电事故的重要措施。设备和线路的绝缘必须与所采用的电压相符合,必须与周围环境和运行条件相适应。电工绝缘材料的电阻率一般在109欧姆厘米以上。电气设备和电气线路的绝缘电阻通常用兆欧表测定。应根据被测对象选用不同电压的兆欧表。测量额定电压在500伏以下线路或设备的绝缘电阻,应采用500伏或1000伏的兆欧表。测量前应检查兆欧表。先使兆欧表的端钮开路,转动摇把,观察指针是否在“R”位,然后再将E端和L端短接起来,慢慢转动摇把,观察指针是否迅速摆向“0”位。测量时,与兆欧表端钮相连接

7、的导线不能用双股绝缘或绞线,应用单段线分开单独连接,以免双股线或绞线绝缘不良引起测量误差。为了保证安全,严禁带电测量设备绝缘,测量前断开被测物进行放电,测量终了也应进行放电。放电时间一般不应少于23分钟。测量应尽可能在设备刚停止转动时进行,以使测量结果符合运转时的实际温度。2、屏护屏护是采用屏护装置控制不安全因素,即采用遮挡、护罩、护盖、箱等把带电体同外界隔绝开来。屏护装置不直接与带电体接触,所用材料应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和良好的耐火性能。凡用金属材料制成的屏护装置,为了防止屏护装置意外带电造成触电事故,必须将屏护装置接地或接零。被屏护的带电部位应有明显的标志,应根据被屏护对象在屏护装置上悬挂标示

8、牌。3、接地接地是将电气设备的应接地部位通过接地线与埋在地下的接地体紧密连接起来。接地可分为正常接地和故障接地。正常接地又有工作接地和安全接地之分。安全接地主要包括防止触电的保护接地、防雷接地、防静电接地及屏蔽接地等。故障接地是批带电体与大地间发生意外的连接,如电气设备的碰壳短路、电力线路的接地短路。保护接地是技术上的安全措施。就是把在故障情况下可能呈现危险的对地电压的金属部分同大地紧密连接起来。凡由于绝缘破坏或其它原因而可能呈现危险电压的金属部分,都应采取保护接地措施,主要有:电机、变压器、开关设备、照明器具及其它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底座及与其相连的传动装置;户内外配电装置的金属构架,以及靠

9、近带电部分的金属遮栏或圈栏;配电屏、控制台、保护屏及配电柜、箱的金属框架或外壳;电缆接头盒的金属外壳、电缆的金属外皮和配线的钢管等等。在1000伏以下的低压系统中,为限制设备漏电时外壳对地电压不超过安全范围,一般要求保护接地电阻RW4欧。4、接零保护接零就是把电气设备在正常情况下不带电的金属部分与电网的零线紧密的连接起来。当某相带电部分碰接设备外壳时,通过设备外壳形成该相线对零线的单相短路(碰壳短路),短路电流促使线路上的保护装置(熔断器)迅速断开,从而把电源断开,消除触电危险。电网零线上或设备外壳上的接地,在采用保护接零的电网中,重复接地是不可少的。重复接地的主要作用是降低设备发生漏电,保护

10、装置动作前的对地电压。保护装置在正常情况下不应错误地切断线路,而在短路的情况下,应尽快地切断电源。应当根据用电场所的特征和安全要求选用适当结构和适当灵敏度的漏电保护装置。漏电保护装置的主要参数是动作电压或动作电流,以及动作时间。防止触电的漏电保护装置,宜采用灵敏度、快速型装置,其动作电流与动作时间的乘积不应超过30毫安秒。五、施工现场安全规定1、施工人员必须服从各级领导和安监人员的指挥;2、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正确配戴安全帽,并系好帽带,严禁赤脚、光膀子、穿短裤,严禁在施工现场吸烟,进入施工现场要穿防滑鞋;3、施工过程中要严格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宗旨,做到高高兴兴上班,安安全全回家;4、要

11、以清醒的头脑上班,严禁酒后或带病上班,严禁野蛮操作或恶作剧等;5、特种作业必须持证上岗,严禁不懂操作规程的人操作电焊机、割枪等施工设备;6、施工用电要严格执行“一机一闸一漏一箱”的要求,电焊机要有可靠的接地保护,且接线端要有防护罩保护,以防触电,还要有可靠的防雨措施;7、带电设备必须做到班前先检查后通电,班后断电,以防止触电;使用手持电动机械、器具时,必须有可靠的保护零线和重复接地,电源线必须通过触电保护器,且灵敏有效,同时操作时须戴绝缘手套,穿绝缘鞋;8、割枪必须正确操作使用,氧气瓶、乙炔瓶不可放在烈日下曝晒,且应远离明火10米以上,严禁在气瓶上搞击、碰撞,使用时应立放,并应采取防倾倒措施,

12、气瓶上均应有2只防震胶圈;9、动明火时(如电焊、气割)必须设干粉灭火器,制作场地旁有可燃物时,应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并必须有专人监护;10、2米及2米以上高空作业必须系安全带,且绳带应系牢固;坚持高挂地用的原则。11、靠梯不准碰、压电源线,使用时须平稳靠住坚固体,使用人字梯时要先检查是否有安全绳固定,放平后再施工。12、管子预埋位置必须准确,固定牢固。13、人力弯管器弯管,应选好场地,防止滑倒和坠落,操作是面部要避开。14、开槽时先弹线,然后用电动切割机开槽。要使用凿子剔槽,不能用铁锤砸。15、严禁向上或向下抛投物料、工具等物品;16、施工过程中要防止钢筋、脚手架杆碰头,防止踩上铁钉等尖状物体;

13、17、施工过程中要防止烫伤手,搬运物品应稳而慢,防止挤手,砸脚;18、施工现场必须做到文明施工,下班前必须打扫卫生,材料摆放整齐,做到工完场清,保持良好的工作环境。19、施工现场的一切设备、安全设施、严禁他人随意拆除和移动,拆除和移动安全设施、设备造成事故,视情节给予罚款处理,严重者追究刑事责任。六、触电应急救援措施发现有人触电,切不可惊慌失措,束手无策。应按“迅速、就地、准确、坚持”八字急救原则,根据触电的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救治。人触电后会出现神经麻痹、呼吸中断、心脏停止跳动等症状,外表上呈现昏迷不醒的状态,但不应认为死亡,而应该看作假死,并且迅速而持久地进行抢救。有触电者经四小时或更长时

14、间的人工呼吸而得教学秩序救的事例。国外人个材料说,从触电后一分钟开始救治,90%有良好效果;从触电后6分钟开始救治,10%有良好效果,而从触电后12分钟开始救治者,救活的可能性极小。由此可见,动作迅速是非常重要的。(一)脱离电源人触电后,可能由于痉挛或失去知觉等原因而紧抓带电体,不能自行摆脱电源。这进,使触电者忙脱离电源是救触电者的首要因素。(1)对于低压触电事故,可采用“拉”、“切”、“挑”、“拽”、“垫”使触电者脱离电源;A:“拉”。如果触电地点附近有电源开关或电源插销,可立即拉开开关或拨出电源插销,断开电源。但应注意,由于错误的控制,开关控制的是零售线,虽然拉开了开关,但并未断开电源。B

15、:“切”。如果触电附近没有电源开关或电源插销,可用带有绝缘柄的电工钳或有干燥木柄的斧头砍断电线,断开电源;C:“挑”。当电线搭落在触电者身上或被压在身下时,可用干燥的衣服、手套、绳索木板、木棒等绝缘物作为工具,拉开触电者或挑开电线,使触电者脱离电源。D:“拽”。如果触电者的身体是带电的,又没有紧缠身上,可以用一只手抓住他的衣服,拉离电源。但因触电者的身体是带电的,其鞋的绝缘也可能遭到破坏,救护人不得接触触电者的皮肤,也不能抓他的鞋。E:“垫”。用于木板等绝缘物插入触电者的身下,以隔断电源。(2)对于高压触电事故,可采用下列方法使触电者脱离电源;A:立即通知有关部门停电。B:戴上绝缘手套,穿上绝

16、缘靴,有相应电压等级的绝缘工具拉开开关。C:抛掷裸金属线使线路短路接地,迫使保护装路动作,断开电源。注意抛掷金属线前,先将金属线的一端可靠接地,然后抛掷另一端;注意抛掷的一端不可触及触电者和其他人。上述使触电者脱离电源的办法,应根据具体情况,以快为原则选择采用。在实施过程中,要遵循以下原注意事项:(1)救护人员不可直接用手或其它金属或潮湿的物件作为救护工具,而必须使用绝缘的工具,救护人最好用一只手操作,以防自己触电。(2)防止触电者脱离电源后可能的摔伤。特别是当触电者在高处的情况下,应考虑防摔措施。即使在平地,也要注意触电者倒下的方向,注意防摔。(3)不要避免扩大事故,如触电事故发生在夜间,应

17、迅速解决临时照明,以利于抢救。(二)触电注意事项及急救方法1、触电急救注意事项(1)救护人不可直接用手或其他晋升及潮湿的物件作为救护工具,必须使用适当的绝缘工具。(2)要防止触电者脱离电源后可能的摔伤。(3)判断触电程度轻重,触电者一经脱离电源,应立即进行检查,如果触电已经失去知觉,就应:检查瞳孔;检查呼吸;检查心跳。(4)根据检查结果,立即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对神志清醒,触电程度较轻者:应让其充分休息,尽量少予移动;对昏迷不醒但仍有呼吸和脉搏者:对昏迷不醒但仍有呼吸和脉搏者;对呼吸和心跳都已停止的严重触电者:立刻采用“口对口人工呼吸法”和“胸外心脏挤压法”进行抢救。2、急救方法(1)口对口(

18、或口对鼻)人工呼吸急救法操作步骤:进行人工呼吸前首先要迅速解开触电者的衣领、腰带等妨碍呼吸的衣物和取出口腔的异物。将触电者仰卧,是其头部充分后仰至鼻孔朝上,以利呼吸道畅通。使触电者鼻孔(或口)紧闭,救护人深吸一口气后紧贴触电者的口(或鼻)向内吹气,为时约2秒钟。吹气完毕,立即离开触电者的口(或鼻),并松开触电者的鼻孔(或嘴唇),让他自行呼气,为时约3秒钟。(2)胸外心脏挤压法使触电者仰天平卧,颈部枕垫软物,头部稍后仰;救护人跪在触电者一侧或跨在其腰部两侧;两手相叠,手掌根部放在心窝上方;掌根用力垂直向下挤压,对成人应压陷3-4厘米;挤压后掌根迅速全部放松;每秒钟挤压一次,每分钟挤压80次为宜。注意挤压时,切忌用力过猛!触电者如果是儿童,可以用一只手挤压。(3)对心跳和呼吸都停止的触电者的急救同时采用口对口呼吸法和胸外心脏挤压法。单人操作,每吹气2-3次,再挤压10T5次,速度要提高一些。双人操作,每5秒吹气一次,每1秒挤压一次,2人同时进行。七、急救方法示意图第一步:头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