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时期的平面设计与《天工开物》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f93c9a54cf5af5f1670812fda987170a/f93c9a54cf5af5f1670812fda987170a1.gif)
![宋元时期的平面设计与《天工开物》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f93c9a54cf5af5f1670812fda987170a/f93c9a54cf5af5f1670812fda987170a2.gif)
![宋元时期的平面设计与《天工开物》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f93c9a54cf5af5f1670812fda987170a/f93c9a54cf5af5f1670812fda987170a3.gif)
![宋元时期的平面设计与《天工开物》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f93c9a54cf5af5f1670812fda987170a/f93c9a54cf5af5f1670812fda987170a4.gif)
![宋元时期的平面设计与《天工开物》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f93c9a54cf5af5f1670812fda987170a/f93c9a54cf5af5f1670812fda987170a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姓名刘雅娟班级09艺设3班学号09020309318宋元时期的平面设计与天工开物中国古代的平面设计是以装饰为主,以前还很少有广告这种概念;古代的平面设计除了用在日常生活用品、建筑上,祭祀品上,很少会用在宣传上,古人作宣传的都是以文字,书画为主,一般只说艺术,不太能说成设计。古代平面设计的形象抽象性的元素少,多是以具象物体为内容,比如人、动物、植物等,还有就是云、龙、凤等形象。古代的平面设计是美观以及文化传承的需要,以手工绘制为主。所以简单些来说这一时期的平面设计主要就是指图案设计。宋元时期的装饰艺术成就主要表现在陶瓷和丝织两方面,花鸟瑞兽题材剧多,其装饰艺术以写实风格为主,自然流畅、精致细腻、
2、淡雅秀美。针对宋元时期的平面设计来说,不如分别从以下几个方面浅谈一下。广告:宋元以前早已有了广告的概念,在那个时期更是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而在许多的广告里都存在着平面设计,宋元时期的广告鲜明地体现了宋元时期的文化特征:宋代广告艺术性明显增强,文化内涵丰富,富有民族及地域特色,而且在宋代广告与文化活动结合上越来越紧密;而元代广告呈现出鲜明的民族性、世俗性、创造性的特点。宋代以前的广告大多是以简单、朴实的理性诉求为主,信息直接传达,几乎没有什么艺术性和感情色彩。宋代广告则注重广告的艺术表达及与受众的情感沟通,迎合顾客心理,利用各种手段制造视听冲击,吸引顾客注意力。如临安有一家“染红王家胭脂铺”。招牌
3、上加“染红”二字,比其他招牌显得活泼、新颖几分;对于潜在的顾客来讲,购买胭脂,自然注重色泽、效果之类,涂脂抹粉当然要胜过素面朝天。招牌上对红色加以强调,使消费者产生一种特殊的心理效应,认定此家胭脂铺的胭脂更胜一筹,胭脂的效果在顾客心里得以放大,并强化记入脑海,一旦有这种需要,染红王家胭脂肯定是首选,商人对消费者心理的把握由此可见一斑。宋代流传的广告诗更是文化、艺术与广告巧妙结合的结晶,由这些例证可见宋代广告文化的内涵之深。广告渗透到了图书出版、书籍印刷中。宋代的印刷技术先进,图书的印刷便日渐风行,印书量大增,图书出版业非常繁荣,图书的大量面市为书坊和图书广告的出现创造了可能。书坊为了最大限度地
4、赢利,在图书出版时不得不考虑受众的需求和品味,考虑如何让更多的读者购买自己出版的图书。古人的这种考虑以及为此做出的各种努力,促进了宋代印刷广告的繁荣。宋代的勾栏经理人,也已经十分重视商业性的宣传。里里外外有不少宣传装饰。勾栏门口贴了招子,还挂了旗牌、帐额、靠背。“正打街头过,见吊个花花绿绿纸榜。”(杜仁杰庄稼不识勾栏)招子、纸榜、帐额,都是宣传广告。元代多元文化并存,元代的广告既承袭了前代的广告成就,又在继承中有所创新,虽然说印刷技术的改进,使得元代的印刷广告更趋于完美,但就印刷广告本身而言,它的内容与制作相比与宋代来说,有了革新与进步,印刷广告更趋于精致,如对书籍封面版式进行改进,在封面上雕
5、刻插图等,印刷广告的创造性不容忽视。1985年,在湖南沅陵双桥元墓中出土了两张元代潭州油漆颜料广告实物。这种印刷品广告可兼作包装纸用,很可能是油漆棺木时遗留在棺中的。广告系用黄色毛边纸制作,一尺见方,完整无缺,四周印有花边图案,右上方的文字为:“潭州升平坊内,白塔街大尼寺相对住危家,自烧洗无比鲜红、紫艳上等银朱、水花二珠、雌黄,坚实匙筋。买者请将油漆试验,便见颜色与众不同。四远主顾请认门首红字高牌为记。”这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最早的印刷广告实物和广告文。这则广告活生生地勾画了元代长沙油漆店主的推销艺术。广告文字不长,却把产品生产、销售的地址、产品的质量、产品的商标都展示出来,尤其令人玩味的是,它
6、提醒消费者,产品是过得硬的,可以“将油漆试验,便见颜色与众不同”。由于“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古往今来,都免不了有假冒商家招牌的情况发生,所以广告的制作者提请客户注意,一定要“认门首红字高牌为记”。由此可见,在升平坊里,油漆颜料业也不只此一家,甚至可以推测,升平坊是元代长沙的油漆业的生产、销售中心。激烈的市场竞争,致使业主出“独此一家”的奇招,充分表露了业主的市场开拓意识。宋代潭州铜镜上的广告铭文也很有特色,设计的文字主要是赞颂镜子的用途,启发人们的爱美之心,从而下决心购买。如“照我百年”、“八面玲成,一尘不受”、“铸铁为鉴,衣冠可正”、“月样团圆水漾清,好将香阁伴闲身,青鸾不用羞孤影,开匣当
7、如见故人”等等,条条寓意深远,扣人心弦。字形有小篆、隶书、楷书等,书法精美,十分诱人。宋代潭州市井中酒旗广告也算得上一景。唐宋诗词中有不少描述长沙酒旗的佳句,如唐李群玉的“依微水戌闻疏鼓,掩映河桥见酒旗”,宋范成大的“趁客卖鱼双浆急,沿江沽酒小旗寒”等。宋代词人王以宁在水调歌头裴公亭怀古中所吟“人在子亭高处,下望长沙城廓,猎猎酒帘风”更把长沙城廓与猎猎酒旗融会在一起,与唐代诗人杜牧的“水村山郭酒旗风”有异曲同工之妙。招幌,是“招牌”和“幌子”,二者的复合式通称。两宋时期是中国的招幌广告大发展时期。宋代,对经济制度进行改革,和隋唐以前相比,两宋的商品生产更趋活跃。在两宋三百多年中,商业仍取得了显
8、著的进步,在此背景下,商业幌子被更广泛的使用,悬帜、商幌也得以更广泛的使用,并在形式上出现了许多新的丰富多彩的变化。宋徽宗时曾以绘画“召诸名工”,李唐独树一帜,描绘了茂密的竹林中伸出一酒帘招揽路人,颇得徽宗的欣赏而得中。酒家虽深藏于竹林中,但酒幌确实分明暗示了店家的存在,由此可见幌子在商业民俗中所起的重要标识作用。在宋朝有了新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幌子的名目日益增多。第二、这一时期的酒旗广告上已经能见到很多装饰性、夸张性的手法。宋时酒旗上的题字比较注重突出酒店或酒的特色。不像以前的酒旗只简单的写一个“酒”字。北宋著名画家张择端(约公元11111125年)所绘的传世佳作清明上河图
9、中,有多处不同的酒旗描绘。如城东桥头“十千脚店”门口就高悬一有“新酒”二字的酒旗,表示该店酒新、酒醇之意。宋朝时酒旗上还增加了装饰图案,如清明上河图中就可以看到带有彩条图案的酒旗,长方形,自上至下,分为三直幅,青白相间。第三、酒旗的形制和颜色有了变化。到唐宋以后多变成长方形的帘式布招。在清明上河图中,多以青白布缝制而成故又称之“青帘。诗人韦应物酒肆行中道:“豪家沽酒长安陌,一旦起楼高百尺。碧疏玲胧台备风,银题彩帜邀上客。”可知在唐朝已有酒家使用色彩鲜明的酒旗,到宋代以后酒旗的颜色更是不再局限于单一的青帘,商人开始采用色彩鲜亮的酒旗。与此同时,各类招牌广告的形式也不断发展完善,而且这种广告形式儿
10、乎遍及城乡。招牌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幌子,是由文字幌子演变出来的,并与之并行的招徕标识。招牌,主要以悬挂、镶嵌或砌的招徕标识,同幌子一样都是商业经营主筑等方式固定于门市的匾、额、牌、戕、壁等书有特定广告立字或绘有相应图案标识。宋代的小少商家都拥有自己的招牌,形式再异,图文升级,向顾客表明了商店的字号、信誉和行业的性质。北宋都城汴京“在京正店七十二户,此外不能遍数。“正店”简单的说就是有名称招牌的大店铺,相当于今日的“旗舰店”。元代的招幌广告在主要表现形式上日渐走向成熟,这一点体现在:这时的招幌广告展示的不仅是商品信息,而且许多招幌形成了特定的行业标志。如元曲中有“满城中酒店十三座,将那醉仙高挂,酒
11、器张罗”的词句,提到的是幌子和实物陈列广告形式,但透过高挂的“醉仙”幌子和摆放的酒器,看到的却是源远流长的酒文化。元大都的蒸造铺挂花馒头为幌。宋元时期,人们的广告意识进一步加强,品牌意识也已初步建立。招幌在识别行业作用的基础之上,个体标识色彩越来越浓,有的商家的招幌上不仅强调自家店铺名号,甚至还有自己的标志形象。在现存最早的招贴广告实物“济南刘家功夫针铺”上,就有“白兔捣药”的标志图形,两侧文字清楚的提醒顾客“认门前白兔儿为记”,由此可知,其门前必然悬挂着一面同样图案的“白兔捣药”标志形象幌子。书籍中的平面设计:最早的书籍写于竹简之上,其装帧方式就是绳线编连及收卷。帛书无须编连,但长度较长,通
12、常采用卷轴的装帧方式纸写书籍出现后,最初也采用卷轴装的方式。卷轴装虽然便于存放,但阅读不便。唐代时,出现了经折装,经折装的书籍其实还是一幅完整长卷,只不过人为从中折叠,阅读时,可以一折折地看,收拢后为一长方体,更节省存放空间。经折装出现后不久,人们就发现这种装帧方式的书籍易散易断,于是就将卷轴装和经折装结合起来,用一张长纸将书籍的首页和尾页粘接,形成了旋风装的书籍装帧方式。到了宋代,雕版印刷的出现带动了传统书籍装帧方式的革命。由于雕版面积有限,书籍不再是一幅长卷,而以页的形式呈现。印刷书籍中最早出现的装帧方式称为蝴蝶装,即将印好的书页,以版心中缝为轴心,字对字地折叠。然后集数页为一叠,排好顺序
13、,以版口一方为准,逐页用浆糊粘贴。这种装帧方式,书籍打开时,版心居中,书页向左、右两边同时展开,有如蝴蝶展翅,故名蝴蝶装。宋元时期,蝴蝶装是普遍流行的书籍装帧形式。蝴蝶装书籍,如果纸质较薄,极易造成正面与正面相互附着。翻阅时稍不留意,很容易将两个单页同时翻过,看到的仍是无字的背面,阅读相对不便。为此,人们改进出包背装的书籍装帧形式。与蝴蝶装相反,包背装是将书页正折,版心向外。然后集数页为一叠,排好顺序。以版口一侧为书背,用包背纸和浆糊包裹书背。包背装书籍翻阅方便,一目了然,自南宋出现后,一直沿用至清代。元代以广韵为例,封面有书名、印刷者、年代。版面对称严谨,布局讲究,采用反白文字,醒目清楚。沿
14、用宋本版式,字大行宽,多为白口,双边。中期以后,版式行款逐渐紧密,字体缩小变长,四周多边者为多。普遍使用折缝线,有细线、中粗线、粗线几种形式。除黑鱼尾外,还有花鱼尾和白鱼尾。版心记卷数、字数、页数和刻工姓名。元代装帧形态出现了包背装。元代,王祯创造的木活字及转轮排字盘是雕版印刷技术的一大突破,雕版印书主要是朱墨套印方法。此期间刻书出现了插图版画戏曲本,和套色印刷。书籍装帧主要是卷轴装、经折装、蝴蝶装、偶有梵策装。并出现包背装。一般书籍多采用蝴蝶装。北宋时期多用欧体,字型略长,瘦劲秀丽,笔画转折,轻细有角。后逐渐流行颜体、柳体为雕印用字。元代刻板多用颜欧柳等古代名家书体。其后又流行赵体“元体字”
15、。赵体,笔画圆润停匀,结体端正秀丽,章法均衡整齐。宋代,雕版印书的版式经历了卷轴装书、经折装数,演变到蝴蝶装,开创了册页形态的装帧方式,版式发生巨大变化。册页书版式:册页有一定尺寸,出现天头地脚、鱼尾中缝等新内容。有大、小、中字本三种,即使同一型号字本,版心尺寸也各不相同,半版行数、字数也不统一。一般在版面左栏往往刻有书耳略记书籍片名。宋板书版式:北宋刻本,版面多为双边、白口、字大、行宽。南宋之后,逐渐流行黑口,由小黑口到大黑口。书口黑口由粗到细。板框多为单边,或上下单边,左右双边,字体变小,行数变密,字数变多。宋版书中,一般在版面左栏(也有左右栏的)往往刻有一长小方格,称耳子或书耳,略记书的
16、篇名。有的宋刻书,把正版书分成上、下两栏,或三栏。南宋中期,包背装书出现,折缝为外口,正好和蝴蝶装书相反,它的版式基本上和蝴蝶装差不多,这种形式一直延续到元、明。元代以广韵为例,封面有书名、印刷者、年代。版面对称严谨,布局讲究,采用反白文字,醒目清楚。沿用宋本版式,字大行宽,多为白口,双边。中期以后,版式行款逐渐紧密,字体缩小变长,四周多边者为多。普遍使用折缝线,有细线、中粗线、粗线几种形式。除黑鱼尾外,还有花鱼尾和白鱼尾。版心记卷数、字数元代刻书中,还有如:皇庆元年刻本佩韦斋文集,半页十一行,行十九字,小黑口,四周双边,版式殊大;至正间刻本金陵新志,半页九行,行十八字,大版心,细黑口,四周双
17、边,版心记字数及刻工;贞观政要集论半页十行,行二十字,细黑口,左右双边,版心记字数、刻工姓名,版式宽大,颇具特色。雕版印书的牌记:牌记在宋代开始出现,一般包括出版、印刷者姓名、堂号或坊字号、刻书年、月等事项刻于书中。又如下几类:反应刻书人,刻书地点、时间的;说明版本来源、镌刻底本依据、刻书质量,富有装饰性,长方形内上下各有二方连续图案,西线四根,每行上下都有圆圈;反应版权所有;反映刻书所用成本、工价;宋代刻书纸张反映刻书的避诿。到了元代,牌记版式有所变化,进行艺术加工,四周由单边、双边变为图案,形状也变得复杂。纸币及商标:中国是最早印刷发行纸币的国家。它是社会经济和印刷技术发展到较高水准的标志
18、。宋真宗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四川开始印刷发行纸币,称为“交子”。经地方政府批准,由十几户富商主办。天圣元年(1023年)改由地方政府主管,并设立“益州交子务”。熙宁二年(1069年)设立潞州“交子务”。两年后,又设立陕西“交子务”,并逐渐向各地推广,并改“交子务”为“钱引务”。南宋的纸币印制发行统一由国家管理,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政府设立“行在会子务”,正式印制发行纸币“会子”,票面有一贯、二贯、三贯、二百文,三百文和五百文等。这种纸币三年为一界,至嘉熙四年(1240年),共印制发行了十八界。南宋还印发过一种纸币称“关子”。1983年,在安徽东至县发现了一套“关子”印版,为“景定
19、五年颁行(1264年)。包括票面文版、图案花饰版、敕准版、关子库印、关子监造印、国用钱关子印、关子富富印及颁行印共八件,均用铜板雕刻。宋代还出现了商标广告印刷。北宋时的“济南刘家功夫针铺”商标广告铜版流传至今。该商标广告版内容包括了作坊名称,标志及广告文字。其标志图案为“白兔捧针”,广告文字为“收买上等钢条,造功夫细针,不误宅院使用,客转与贩,别有加饶,请记白”。天工开物天工开物初刊于1637年(明崇祯十年)。天工开物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是中国古代一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著作,有人也称它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著作,作者是明朝科学家宋应星。外国学者称它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
20、科全书”。作者在书中强调人类要和自然相协调、人力要与自然力相配合。天工开物对中国古代的各项技术进行了系统地总结,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科学技术体系。收录了农业、手工业、工业一一诸如机械、砖瓦、陶瓷、硫磺、烛、纸、兵器、火药、纺织、染色、制盐、采煤、榨油等生产技术。尤其是机械,更是有详细的记述。在国外先后被翻译成多种文字。明代科学家宋应星(1587-1661),字长庚,江西奉新人)撰。它对中国古代的各项技术进行了系统地总结,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科学技术体系。对农业方面的丰富经验进行了总结,全面反映了工艺技术的成就。书中记述的许多生产技术,一直沿用到近代。该书文字简洁,记述扼要,书中所记均为作者直接观察和研
21、究所得。问世以后,有不少版本流传,先后被译成日、英、德等国文本。天工开物记载了明朝中叶以前中国古代的各项技术。全书分为上中下三篇18卷。并附有121幅插图,描绘了130多项生产技术和工具的名称、形状、工序。天工开物的书名取自易系辞中“天工人其代之“及开物成务”,作者说是“盖人巧造成异物也”(五金卷)。全书按“贵五谷而贱金玉之义”(序)分为乃粒(谷物)、乃服(纺织)、彰施(染色)、粹精(谷物加工)、作咸(制盐)、甘嗜(食糖)、膏液(食油)、陶埏(陶瓷)、冶铸、舟车、锤锻、播石(煤石烧制)、杀青(造纸)、五金、佳兵(兵器)、丹青(矿物颜料)、曲蘖(酒曲)和珠玉共18卷。包括当时许多,工艺部门世代相
22、传的各种技术,并附有大量插图,注明工艺关键,具体描述生产中各种实际数据(如重量准确到钱,长度准确到寸)。天工开物全书详细叙述了各种农作物和工业原料的种类、产地、生产技术和工艺装备,以及一些生产组织经验,既有大量确切的数据,又绘制了一百二十三幅插图。全书分上、中、下三卷,又细分做十八卷。上卷记载了了谷物豆麻的栽培和加工方法,蚕丝棉苎的纺织和染色技术,以及制盐、制糖工艺。中卷内容包括砖瓦、陶瓷的制作,车船的建造,金属的铸锻,煤炭、石灰、硫黄、白矾的开采和烧制,以及榨油、造纸方法等。下卷记述金属矿物的开采和冶炼,兵器的制造,颜料、酒曲的生产,以及珠玉的采集加工等。我国古代物理知识大部分分散体现在各种
23、技术过程的书籍中,天工开物中也是如此。如在提水工具(筒车、水滩、风车)、船舵、灌钢、泥型铸釜、失蜡铸造、排除煤矿瓦斯方法、盐井中的吸卤器(唧筒)、熔融、提取法等中都有许多力学、热学等物理知识。此外,在论气中,宋应星深刻阐述了发声原因及波,他还指出太阳也在不断变化,“以今日之日为昨日之日,刻舟求剑之义”(谈天)。他的著作都具有珍贵的历史价值和科学价值。如在“五金”卷中,宋应星是世界上第一个科学地论述锌和铜锌合金(黄铜)的科学家。他明确指出,锌是一种新金属,并且首次记载了它的冶炼方法。这是我国古代金属冶炼史上的重要成就之一。使中国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成为世界上唯一能大规模炼锌的国家。宋应星记载的用金属
24、锌代替锌化合物(炉甘石)炼制黄铜的方法,是人类历史上用铜和锌两种金属直接熔融而得黄铜的最早记录。特别是,宋应星注意从一般现象中发现本质,在自然科学理论上也取得了一些成就。首先,在生物学方面,他在天工开物中记录了农民培育水稻、大麦新品种的事例,研究了土壤、气候、栽培方法对作物品种变化的影响,又注意到不同品种蚕蛾杂交引起变异的情况,说明通过人为的努力,可以改变动植物的品种特性,得出了“土脉历时代而异,种性随水土而分”的科学见解,把我国古代科学家关于生态变异的认识推进了一步,为人工培育新品种提出了理论根据。在物理学方面,新发现的佚著论气气声篇是论述声学的杰出篇章。宋应星通过对各种音响的具体分析,研究
25、了声音的发生和传播规律,并提出了声是气波的概念。宋应星刊印天工开物后,还曾任福建汀州府推官(1638)、亳州知府(1643)。1644年明亡,他挂冠回乡隐居。由于他的反清思想,四库全书没有收入他的天工开物,但却在日本、欧洲广泛传播,被译为日、法、英、德、意、俄文,三百多年来国内外也发行16版次(16371977),其中关于制墨、制铜、养蚕、用竹造纸、冶锌、农艺加工等等方法,都对西方产生了影响,代表了中国明代的技术水平。天工开物先后被翻译成多种文字,但是因为在国内由于满清文字狱而长期失传。在1920年才从日本回来。后来在浙江宁波发现了初刻本。民国初年,有人去查云南通志发现里面说冶炼铜矿的地方引用
26、到一本名叫天工开物的书,于是他想看到这本书的全貌,于是到北京的各个大图书馆去搜寻这本书,结果一本都没有找到,又去询问各个藏书家,也没有一个人知道这本书。法国国家图书馆里找到天工开物的明朝的最初的原刻本,而这个原刻本是所有版本中印制最精美的。然后按照这个原刻本,天工开物才在中国又广为印行,重见天日。因为中国的大量古籍中存在强烈的“华夷之辩”意识,满清入关后,为巩固作为异族的统治,消灭汉族主体意识,对中国古籍进行了一次集中整理、检查、修改和销毁,即是通称的对“四库全书”的整理。其中凡被认为对满清不利的,进行修改或毁灭。天工开物因被认为存在“反满”思想而被销毁。后来天工开物由藏于日本的明朝原版重印刊
27、行中国。天工开物在古今图书集成略有摘取,在修订四库全书由于发现反清思想被压制国内失传。天工开物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科技著作,其特点是图文并茂,注重实际,重视实践。被欧洲学者称为“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它对中国古代的各项技术进行了系统地总结,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科学技术体系。对农业方面的丰富经验进行了总结,全面反映了工艺工业的成就。书中记述的许多生产技术,一直沿用到近代。如:此书在世界上第一次记载炼锌方法;“物种发展变异理论”比德国卡弗沃尔弗的“种源说”早一百多年;“动物杂交培育良种”比法国比尔慈比斯雅的理论早两百多年;挖煤中的瓦斯排空、巷道支扶及化
28、学变化的质量守恒规律等,也都比当时国外的科学先进许多。尤其“骨灰蘸秧根”、“种性随水土而分”等研究成果,更是农业史上的重大突破。天工开物一书在崇祯十年初版发行后,很快就引起了学术界和刻书界的注意。明末方以智物理小识较早地引用了天工开物的有关论述。大约17世纪末年,它就传到了日本,日本学术界对它的引用一直没有间断过,早在1771年就出版了一个汉籍和刻本,之后又刻印了多种版本。19世纪30年代,不同文版的摘译本便在欧洲流行开来,对欧洲的社会生产和科学研究都产生过许多重要的影响。如1837年时,法国汉学家儒莲把授时通考的“蚕桑篇”,天工开物乃服的蚕桑部分译成了法文,并以蚕桑辑要的书名刊载出去,马上就
29、轰动了整个欧洲,当时欧洲的蚕桑技术已有了一定发展,但因防治疾病的经验不足等而引起了生丝之大量减产。天工开物和授时通考则为之提供了一整套关于养蚕、防治蚕病的完整经验,对欧洲蚕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著名生物学家达尔文亦阅读了儒莲的译著,并称之为权威性著作。他还把中国养蚕技术中的有关内容作为人工选择、生物进化的一个重要例证。869年,儒莲和法国化学家商毕昂把天工开物有关工业各章的法文摘译,集中收入在中华帝国工业之今昔一书中,在巴黎出版。目前,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已经成为世界科学经典著作在各国流传,并受到高度评价。如法国的儒莲把天工开物称为“技术百科全书”,英国的达尔文称之为“权威著作”。本世纪以来,日本学
30、者三枝博音称此书是“中国有代表性的技术书”,英国科学史家李约瑟博士把天工开物称为“中国的阿格里科拉”和“中国的狄德罗宋应星写作的17世纪早期的重要工业技术著作1”。天工开物序天覆地载,物数号万,而事亦因之。曲成而不遗。岂人力也哉。事物而既万矣,必待口授目成而后识之,其与几何?万事万物之中,其无异生人与有益者,各载其半。匹有聪明博物者,稠人推焉乃枣梨之花未赏,而臆度“楚萍”;釜鬻之范鲜经,而侈谈“莒鼎”;画工好图鬼魅而恶犬马,即郑侨、晋华岂足为烈哉?幸生圣明极盛之世,滇南车马纵贯辽阳,岭徼宦商横游蓟北。为方万里中,何事何物不可见见闻闻!若为士而生东晋之初、南宋之季,共视燕、秦、晋、豫方物已成夷产,从互市而得裘帽,何殊肃慎之矢也。且夫王孙帝子生长深宫,御厨玉粒正香而欲观未耜,尚宫锦衣方剪而想象机丝。当斯时也,披图一观,如获重宝矣。年来著书一种,名曰天工开物卷。伤哉贫也,欲购奇考证,而乏洛下之资;欲招致同人商略赝真,而缺陈思之馆。随其孤陋见闻,藏诸方寸而写之,岂有当哉?吾友涂佰聚先生,诚意动天,心灵格物凡古今一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新能源储能项目落户保障合同
- 厨具设备购销合同(31篇)
- 教学工作总结英语2024(32篇)
- 2023-2024学年浙江省宁波市镇海中学高三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 2025年业务提升合作谅解协议
- 2025年供应链管理公司合作项目协议书
- 2025年产品创新与生产协作协议
- 2025年农村医疗人员定向就业协议
- 2025年大数据项目规划申请报告模板
- 2025年远程医疗项目立项申请报告模板
- 员工节能环保培训课件
- 华为公司的内部审计制度
- 肿瘤医院病历书写培训课件
- 《蓄电池培训》课件
- 32软件测试报告GJB438C模板
- 合同移交登记表
- C++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课件
- 幼儿园大班数学PPT课件2、3、4的分解与组成
- 典籍里的中国
- 遥感图像的分析解译(共34张PPT)
- 中国专业学位文字案例评审标准框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