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章造血检验基础理论1第一章 造血基础理论 第一节 造血器官与造血 第二节 造血微环境 第三节 造血细胞第四节 血细胞的生长发育第五节 造血调控 第六节 细胞凋亡造血器官造血造血器官造血器官生成各种血细胞的过程称为造血(hematopoiesis,hemopoiesis)。 机体有完善的组织器官能够生成并支持造血细胞分化、发育、增殖和成熟,这些组织器官称之为造血器官(hematopoietic organ)。 第一节 造血器官与造血造血器官分为胚胎期造血器官出生后造血器官髓外造血骨髓造血淋巴器官造血一、胚胎期造血器官(一)中胚层造血(卵黄囊造血 ) 造血时间人胚第2周末人胚第9周时止。造血特
2、点1.血岛形成 囊壁上的胚外中胚层的间质细胞在内胚层细胞的诱导下开始分化,这些具有自我更新能力的细胞,在卵黄囊壁上聚集成团,称为血岛(blood island)。血岛是人类最初的血管和造血的生发中心。 卵黄囊血岛形成示意图 2.人体唯一的血管内造血。 3.产生第一代巨幼红细胞, 主要有三种特殊Hb:Hb-Gower1 Hb-Gower2 Hb-Portl and 同时产生少量HbF。 第六周后,中胚层造血逐渐被肝脏 造血代替。造血特点(一)中胚层造血(卵黄囊造血 )生理条件下,Hb有三种构象形式:脱氧Hb、氧合Hb和高铁Hb。Hb(四聚体)血红素原卟啉铁2条链2条非链珠蛋白:由4条多肽链组成生
3、理性血红蛋白种类胚胎期:成人:THE NORMAL HUMAN HEMOGLOBENSHemoglobinGlobin ChainsMajor SourceEmbryoNeonateAdult%Gower12/2Yolk sac5000Gower22/2Yolk sac2500Porthland2/2Yolk sac2500Hb F2/G2aLiver,spleen07512/A2Hba2/2Bone marrow02597HbA22/2Bone marrow013 (二)肝脏造血造血时间人胚第6周出生时。造血特点1.肝造血 由卵黄囊血岛造血干细胞迁移至肝脏所致。产生第二代幼红细胞,主要合成胎
4、儿血红蛋白(HbF)。胚胎第4个月后生成粒细胞,但不生成淋巴细胞。 (二)肝脏造血造血特点2.脾造血 (人胚5周出生后)首先产生红细胞,以后产生粒细胞,5个月可以形成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出生后只产生淋巴细胞。3.胸腺造血 (人胚6周7周)形成淋巴细胞,也可产生少量红细胞和粒细胞。4.淋巴结造血 (人胚7周出生后)终生形成淋巴细胞和浆细胞。 (三)骨髓造血造血时间造血特点人胚14周出生后。 出生后唯一产生粒、红、巨核细胞的场所,也可产生淋巴细胞、浆细胞和单核细胞。除产生HbF外,还可产生HbA和HbA2。 人胚胎期造血器官及造血特点造血器官造血时间造血特点中胚层造血人胚2周末9周人体唯一的血管内
5、造血,可形成第一代巨幼红细胞,产生Hb-Gower1、Hb-Gower2和Hb-portland肝脏造血人胚6周出生时形成第二代幼红细胞,4个月时可形成粒细胞脾脏造血人胚5周出生后首先产生红细胞,以后产生粒细胞,5个月可以形成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出生后只产生淋巴细胞胸腺造血人胚6周7周形成淋巴细胞,也可以产生红细胞和粒细胞淋巴结造血人胚7周出生后终生形成淋巴细胞和浆细胞骨髓造血人胚14周出生后出生后唯一产生粒、红、巨核细胞的场所,也可产生淋巴细胞、浆细胞和单核细胞。除产生HbF外,还可产生HbA和HbA2 二、出生后造血器官骨髓造血根据造血器官不同出生后造血分为淋巴器官造血 (一)骨髓造血 骨
6、髓被封闭于坚硬的骨髓腔内中,肉眼观是一种海绵样、胶状的组织。健康成人骨髓约占体重的),平均重量为2800g(1600g3700g)。骨髓按其组成和功能分为红骨髓和黄骨髓。骨髓分为红骨髓黄骨髓 1. 有着活跃的造血功能。不同年龄的人群红骨髓的分布不同,5岁以下的儿童全身的骨髓腔内均为红骨髓,57岁后,长骨的骨髓中开始出现脂肪细胞。18岁时,红骨髓仅存在于扁骨、短骨及长管状骨的近心端,如颅骨、胸骨、脊椎骨、肋骨、髂骨以及肱骨和股骨的近心端。红骨髓占全部骨髓的50左右。红骨髓 1. 红骨髓主要由结缔组织、血管、神经及造血实质细胞组成,由网状纤维和网状细胞构成立体网架,各发育阶段的血细胞位于网孔中。红
7、骨髓内有丰富的血管系统,血窦是最突出的结构。血窦内是成熟的血细胞,血窦间充满各发育阶段的造血细胞。红骨髓 1 . 骨髓中造血细胞的分布具有一定区域性。(1)红细胞造血岛位于血窦附近,随着细胞的成熟逐渐贴近血窦壁,并通过内皮细胞进入血窦;(2)粒细胞造血岛远离血窦,位于造血索中央,成熟后能够移向血窦,穿过血窦壁进入血流;(3)巨核细胞常紧贴于血窦壁上,将其伪足伸入血窦内,当血小板成熟后从巨核细胞的胞质分离出来直接释放进入血流。红骨髓 2.黄骨髓 骨髓中的造血细胞被脂肪细胞替代成为黄骨髓。黄骨髓在正常情况下不再参与造血,但仍保留造血的潜能。当机体需要时(如急性失血或溶血时)可重新恢复其造血功能。健
8、康成人黄骨髓约占骨髓总量的50。 (二)淋巴器官造血淋巴器官中枢淋巴器官周围淋巴器官骨髓胸腺脾淋巴结黏膜淋巴组织(扁桃体) 淋巴细胞聚集和免 疫应答发生的场所淋巴细胞产生、增殖分化和成熟的场所(二)淋巴器官造血1.胸腺 产生淋巴细胞和分泌可促进T细胞分化、发育和成熟的胸腺素。 2.脾 T、B淋巴细胞分化、成熟的主要场所之一,同时具有造血、储血、滤血和免疫反应等多种功能。 3. 淋巴结 出生后,淋巴结只产生淋巴细胞和浆细胞。 (三) 髓外造血 正常情况下,出生2个月后的婴儿,骨髓以外的组织如肝、脾、淋巴结等不再制造红细胞、粒细胞和血小板,但在某些病理情况下,如骨髓纤维化、骨髓增生性疾病以及某些恶
9、性贫血时,这些组织又可重新恢复其造血功能,称为髓外造血(extramedullary hematopoiesis)。 髓外造血常见于儿童,外周血中常出现较多幼稚血细胞及细胞碎片,常可导致相应器官肿大。肝髓外造血 第二节 造血微环境 造血细胞赖以生长发育的内环境称为造血微环境(hematopoieticmicroenvironment,HIM)。造血微环境是由骨髓基质细胞(stromal cell)、微血管、神经、细胞外基质和基质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等构成,是造血干细胞赖以生存的场所,也是造血细胞增殖、分化、发育和成熟的场所。 定义第二节 造血微环境造血微环境分为骨髓血管系统 骨髓神经 骨髓基质细
10、胞、细胞外基质及细胞因子 一、骨髓血管系统 骨髓的静脉窦与集合窦统称为骨髓血窦。 血窦壁的特点是:完整的血窦壁由内皮细胞、颗粒状基底膜和外皮细胞构成,但只有内皮细胞层是完整的。绝大部分血窦壁仅由一层内皮细胞构成。骨髓血窦 一、骨髓血管系统 平时血窦的窦壁无孔,当血细胞通过时,可形成一个临时通道。造血活跃时,窦壁孔隙增多,有利于发育成熟的血细胞释放入血。内皮细胞转运细胞的孔道常达2m3m, 最大直径为6m,因此,穿越的细胞必须具有变形性。 二、 骨髓神经 脊神经骨髓神经血管扩展或收缩血细胞的释放分支调节调节三、骨髓基质细胞、细胞外基质 及细胞因子1.骨髓基质细胞2.细胞外基质3.骨髓基质细胞分泌
11、的细胞因子 1.骨髓基质细胞 骨髓基质细胞成纤维细胞内皮样细胞脂肪细胞 巨噬细胞基质干细胞营养造血细胞,并支持其增殖和分化;分泌造血调控因子。 2.细胞外基质 分泌骨髓基质细胞细胞外基质糖蛋白蛋白多糖胶 原 2.细胞外基质作 用的 作 用细 胞 外 基 质构成微环境中有活力的结构支架,给造血细胞以支撑、保护和营养作用。 粘附作用:介导造血细胞与基质细胞及细胞外基质的相互识别、相互作用。介导造血细胞和多种细胞因子之间的粘附和信息传导。 3.细胞因子 骨髓基质细胞细胞因子产生 调控改变造血干、祖细胞的分化、发育 基质细胞的增殖分泌状态 共同调节HSC归巢和增殖、分化 第三节 造血细胞定义干细胞是指
12、存在于胚胎直至成体的具有增殖、自我更新能力以及多向分化潜能的原始细胞。 全能干细胞 多能干细胞 专能干细胞 分类能形成完整个体受精卵、胚胎干细胞能分化多种组织细胞造血干细胞 、神经干细胞、间质干细胞 能分化一种类型细胞肝干细胞、肠上皮干细胞 一、造血干细胞(hematopoietic stem cell,HSC) 造血干细胞是具有高度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能力,在造血组织中含量极少,形态难以辩认的类似小淋巴细胞样的一群异质性的细胞群体。 定义特征高度的自我更新能力,也称自我维持。 多向分化能力,也称全能性。 不均一性,即多态性。 电镜下的造血干细胞 Till实验第一只小鼠全部骨髓X线照射小鼠死亡
13、Till实验第二只小鼠部分骨髓在x线照射区外造血衰竭 后逐渐恢复小鼠存活 Till实验第三只小鼠全部骨髓x线照射供体小鼠抽出骨髓或血液小鼠存活Till实验说明: 骨髓或血液中存在着造血细胞的祖先,我们把这些血细胞的祖先称为造血干细胞。 Till实验 一、造血干细胞表 面 标 志有CD34+、CD38-等,其中最重要的是CD34抗原。 CD34 + 造血细胞是公认理想的造血干/祖细胞移植物。 CD34+ CD38-是造血干/祖细胞的表面标志 。 二、造血祖细胞(hematopoietic progenitor cell,HPC) 定义 由造血干细胞分化而来,但部分或全部丧失自我更新能力的过渡性、
14、增殖性细胞群。 特征一定的增殖能力 一定的分化能力 但与造血干细胞相比分化方向比较局限集落造血祖细胞造血干/祖细胞的部分特征特征造血干细胞早期/晚期造血祖细胞自我更新能力强弱/无体内重建造血能力长期短期/无CD33阴性阳性CD34阳性阳性/阴性CD38阴性阳性HLA-DR阴性阳性三、造血干/祖细胞的临床应用 公认的理想靶细胞 胎肝干细胞移植 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脐血干细胞移植 造血干细胞移植骨髓移植 基 因治 疗 四、骨髓间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MSC) MSC具有干细胞的共性,即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和自我更新能力,可在不同环境条件下被诱导分化成不同种类的细胞,如成骨
15、细胞、脂肪细胞、心肌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等。 特征利用MSC进行组织工程学研究的优势 取材方便且对机体无害。移植时不存在组织配型及免疫排斥问题。在治疗创伤性疾病中具有应用价值。骨髓间质干细胞 第四节 血细胞的生长发育HPC 所有血细胞均来源于造血干细胞,造血干细胞在造血微环境及细胞因子等诱导下,增殖分化为各系祖细胞,继续向下分化成为形态可辨认的各种原始细胞,经过幼稚阶段,最终进一步发育为具有特定功能的成熟阶段细胞,释放进入外周血发挥作用。 HSC various series blast cellsImmature cell Mature cell 一、血细胞发育 血细胞的发育是一个连续的过程,
16、经历了增殖、分化、成熟和释放等过程。1.增殖 血细胞通过分裂使其数量增加的现象。 血细胞主要通过有丝分裂方式增殖。 2.分化 血细胞在发育过程中失去某些潜能,转变为具有新功能细胞的过程。 一、血细胞发育3. 成熟 细胞定向分化后通过增殖和演变,由原始细胞经幼稚细胞到成熟细胞的全过程。 一、血细胞发育4.释放 成熟的终末细胞通过骨髓屏障进入血循环的过程。 一、血细胞发育二、血细胞生长发育过程 造血干细胞阶段 造血祖细胞阶段 原始及幼稚细胞阶段 维持造血干细胞数量衡定;是分化为各系祖细胞的源泉。 细胞数量放大的主要阶段,对维持血细胞的数量起重要作用。失去了自我更新能力和分化能力,在骨髓涂片中形态可
17、以辨认。 三、血细胞的命名 骨髓造血细胞按所属系列分为六大系统:2.粒细胞系1.红细胞系 3.巨核细胞系4.淋巴细胞系5.单核细胞系6.浆细胞系各系血细胞分化发育阶段及名称 第五节 造血调控造血细胞的增殖、分化与成熟的调控是一个多因素、多水平的复杂的调控。基因调控 微环境中细胞因子调控 细胞因子受体调控 细胞粘附分子调控 细胞外基质调控 细胞信号传递调控 维持正常的造血平衡 一、造血的基因调控原癌基因 c-myc ras c-abl bcl-2 c-kit 正信号 ,促进细胞的增殖 抑癌基因 p53 WT1 NF1 PRB DCC Rb 负信号 ,抑制细胞的增殖1.2.信号转导的调控 G蛋白偶
18、联受体信号转导通路 腺苷酸环化酶-cAMP-PKA 信号转导通路 PLC/IP3/DG信号转导通路 受调蛋白水解 依赖的受体 信号转导通路 诱导或抑制细胞增殖与分化 一、造血的基因调控3.酶偶联受体 信号转导通路 二、造血的体液调控细胞因子对造血的体液调控起着重要作用。 造血生长因子 按功能分类细胞因子造血抑制因子正向调控 负向调控 (一)造血的正向调控因子白细胞介素 促红细胞生成素 FLT3配体 集落刺激因子 干细胞因子 早期造血因子 白血病抑制因子 巨核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血小板生成素 其他细胞因子 GMCSF multi-CSF GCSF MCSF 晚期造血因子 (二)造血的负向调控因子
19、造血的负向调控因子 转化生长因子 肿瘤坏死因子 干扰素、 趋化因子 其他抑制因子 第六节 细胞凋亡 (apoptosis) 定义 细胞凋亡(apoptosis):是在基因调控下细胞自主而有序的死亡,是细胞死亡的一种生理形式。 细胞坏死(necrosis):是指细胞在生理过程中的意外死亡,常见于各种因素对细胞侵袭使细胞受到损伤,是一种被动的死亡过程。 一、细胞凋亡的特征性改变(一)细胞凋亡的形态变化细胞膜的变化 细胞质的变化 细胞核的变化 凋亡小体形成 细胞凋亡和细胞坏死的区别特征细胞凋亡细胞坏死机制基因调控的程序化细胞死亡,主动进行(自杀性)意外事故性细胞死亡,被动进行(他杀性)诱发因素特定的
20、或生理性各种病理性细胞数量单个细胞丢失成群细胞死亡质膜完整肿胀溶解破坏细胞核固缩碎裂为片断溶解破碎染色质凝集呈半月状模糊疏松线粒体肿胀通透性增加细胞色素c释放肿胀破裂细胞器完整损伤内容物释放无有炎症反应无有核DNA降解为完整倍数大小的片段随机不规则断裂凝胶电泳梯状条带形分散形态 (二)细胞凋亡的生物化学特征染色质DNA降解 胞质内Ca2+浓度增高 胞质内pH降低 RNA与蛋白质大分子的合成 (三)、细胞凋亡的基因调控 细胞凋亡是在基因调控下进行的。现已证明,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都可能影响细胞凋亡。 基因调控启动和促进细胞凋亡的基因 抑制细胞凋亡的基因 WT1基因 (三)、细胞凋亡的基因调控p53
21、基因 促进细胞凋亡的基因抑制细胞凋亡的基因 c-rel 基因 PRB基因 ras相关基因C-kit,c-abl基因 c-myc基因,Bcl-2基因(四)、细胞凋亡的生物学意义(一)细胞凋亡普遍的生物学意义 (二)血液系统细胞凋亡的意义 胚胎发育及形态发生 、正常细胞群的稳定、防御和免疫反应、细胞损伤、老化、肿瘤的发生等均与细胞凋亡有关。活跃的细胞凋亡机制保持血细胞数量和功能的恒定;对细胞凋亡机制的研究导致深入探讨恶性血液肿瘤的发病机制及治疗的新方法。 自噬(autophagy)细胞自噬 (autophagy or autophagocytosis):又称为型细胞死亡,是细胞在自噬相关基因(au
22、tophagy related gene,Atg)的调控下利用溶酶体降解自身受损的细胞器和大分子物质的过程。 自噬的概念比利时科学家Christian de Duve在上世纪50年代经过电镜察看到自噬体(autophagosome)构造,并且在 1963 年溶酶体国际会议上首先提出了“自噬”这种说法。因而Christian de Duve被公以为自噬研讨的鼻祖。Christian de Duve 也因发现溶酶体,于1974年取得诺贝尔奖蛋白酶体途径:降解细胞内短寿(short-lived)、多聚泛素化(ubiquitination)的蛋白质。原核生物:通过19S的蛋白酶体能识别靶蛋白的特定氨基
23、酸序列并将其降解。真核生物:则是通过26S的蛋白酶体降解蛋白质。内吞途径:将跨膜蛋白运送到溶酶体降解。细胞自噬途径:而长寿蛋白(long-lived protein)、蛋白聚集物及膜包被的细胞器是通过细胞自噬的方式在溶酶体降解。1.1 细胞内成分的主要降解途径大自噬(一般) 1由内质网来源的膜包绕待降解物形成自噬体,然后与溶酶体融合并降解其内容物;1.2 自噬的分类根据细胞物质运到溶酶体内的途径不同小自噬 2溶酶体的膜直接包裹长寿命蛋白等,并在溶酶体内降解; 胞质内蛋白结合到分子伴侣后被转运到溶酶体腔中,然后被溶酶体酶消化。CMA 的底物是可溶的蛋白质分子,在清除蛋白质时有选择性,而前两者无明
24、显的选择性。 3分子伴侣介导的自噬(CMA):1.2 自噬的分类根据细胞物质运到溶酶体内的途径不同1.3 自噬的代谢功能研究发现已有35种Atg(autophagy-related genes) 基因及其编码的蛋白参与自噬体的形成2.1 自噬的基因调控Atg基因作用Atg1,Atg13,Atg17丝氨酸/苏氨酸激酶复合物,TOR激酶等上游信号的调控Atg6,Atg14,Vps15,Vps34脂质激酶,介导囊泡成核Atg2,Atg9,Atg18促进成熟自噬体与Atg蛋白分离后的循环利用Atg8,Atg12构成两种泛素样系统促进囊泡迁移Atg22发挥空泡透酶的作用使自噬降解产生的氨基酸从降解腔隙中
25、释放2.1 自噬的基因调控PI3K:磷脂酰肌醇-3激酶MAPK:促分裂素原活化蛋白激酶AMPK: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TSC 1/2:结节性硬化复合物1/2Rheb:鸟苷三磷酸酶HIFs:缺氧活化因子紫色的线表示对自噬的正调节作用,而黄线则表示负调节作用。许多通路都集中于AMPK-mTORC1轴上。绿线指mTOR-独立的通路。2.1 自噬的基因调控mTORC1:哺乳动物的雷帕霉素靶蛋白复合物1Atg12/LC3:两种泛素样加工系统,包裹自噬底物形成自噬体。Atg12-Atg5-Atg16L1:与外膜结合,促进伸展Atg5:决定膜伸展方向LC3-:自噬体标志分子,判断诱导或抑制Atg9:嵌膜蛋白来回
26、循环移动活化该激酶复合物从而产生自噬分隔膜。PE:磷脂酰乙醇胺应激功能细胞自噬是细胞在饥饿条件下的一种存活机制。 当营养缺乏时,细胞自噬增强,使非关键成分降解,释放出营养成分,以保证过程的继续防御功能在细胞受到致病微生物感染时,细胞自噬起一定的防御作用。维持细胞稳态在骨骼机和心肌,细胞自噬有特殊的“看家”(house keeping)功能,帮助细胞浆成分,包括线粒体,进行更新。延长寿命细胞自噬可降解损伤的细胞器、细胞膜和变性蛋白等胞内成分。如果细胞自噬受损衰竭,细胞损伤就会堆积、累加,产生老化。控制细胞死亡及癌症当前,决定细胞自噬导致细胞死亡,还是维持细胞存活的因子尚不完全清楚。所以,细胞自噬与细胞死亡之间的因果关系还没有最后定论自噬的生物学意义自噬能清除不正常构型的蛋白质,并消化受损和多余的细胞器,是真核细胞中广泛存在的降解/再循环系统。在细胞新陈代谢、结构重建、生长发育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T 41780.3-2025物联网边缘计算第3部分:节点接口要求
- 港口城市规划和发展考核试卷
- 砼构件预制件生产质量控制考核试卷
- 矿山法律法规解读考核试卷
- 包装设备的虚拟现实培训考核试卷
- 渔业机械的设计优化与生产效率提升考核试卷
- 电机在农业植保机械的应用考核试卷
- 皮革服装设计中的功能性产品开发考核试卷
- 木结构建筑的日照与采光分析考核试卷
- 海水养殖智能化与自动化技术考核试卷
- 二零二五年光伏发电项目碳排放权交易合作协议3篇
- GB/T 12412-2024牦牛绒
- 浙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试卷-2
- 2024年江苏省宿迁市中考生物真题卷及答案解析
- T∕HGJ 12400-2021 石油化工仪表线缆选型设计标准
- 2023年四川省遂宁市经开区社区工作人员(综合考点共100题)模拟测试练习题含答案
- 测绘高级工程师答辩题库
- 化工原理天大版5.1蒸发
- 中考英语高频单词(背诵版)
- 《冷链物流管理》教学大纲
- 中华护理学会团体标准-气管切开非机械通气患者气道护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