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兰《网络传播学》_第1页
彭兰《网络传播学》_第2页
彭兰《网络传播学》_第3页
彭兰《网络传播学》_第4页
彭兰《网络传播学》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彭兰网络传播概论彭兰,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博士,现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国家重点研 究基地“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北京网络媒体协会理 事、南京大学”网络传播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1997年开始从事网络新闻传 播的教学与研究,著有网络新闻学原理与应用、网络传播概论、点击美国 在线等著作,并主译了网络新闻导论、网络研究一一数字化时代媒介研究 的重新定向等著作。目录上编网络传播实践第一章网络应用基础第一节网络的基本概念第二节互联网的发展第三节互联网提供的服务第四节互联网的接入第五节IE浏览器的使用第六节E-mail软件的使用第七节在网上查找信息第二章网页设计与制作第一节网

2、站设计的一般原则第二节HTML语言第三节网页制作工具之一Frontpage的使用第四节 网页制作工具之二Dreamweaver的使用第三章网络新闻传播第一节作为新闻媒体的网络的发展第二节作为新闻媒体的网络的特点第三节网络新闻的采集第四节网络新闻的写作第五节网络新闻的标题第六节网络新闻的编辑第七节新闻网页的设计第八节 新闻网站(频道)的规划第九节网络时代的新闻工作者第十节现阶段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的互补关系第四章网站建设与经营第一节网站的经营环境分析第二节网站的规划第三节网站的建设与推广第四节网站的品牌建设第五节网站的资本运营第五章网络营销第一节网络营销简介第二节网络广告第三节电子邮件营销第四节网

3、络数据库营销第五节电子商务下编网络传播理论第六章网络中的传播第一节网络中的人际传播第二节网络中的群体传播第三节网络中的组织传播第四节网络中的大众传播第七章网络传播中的受众第一节网络受众的整体特点第二节网络受众的时代特征第三节网络受众的类型第四节网络受众的心理第五节受众参与网络传播第六节网络受众的“使用与满足”第七节网络传播模式对受众个体的影响第八章网络传播的宏观影响第一节网络传播与“把关人”理论第二节网络传播与“议程设置”理论第三节网络传播与“沉默的螺旋”理论第四节网络传播与“数字鸿沟”第九章网络传播中的文化现象第一节网络与跨文化传播第二节网络传播与大众文化第三节网络传播与亚文化第四节网络传播

4、与文化的同质化第十章网络传播中的若干法律问题第一节网上不良信息传播第二节网上诽谤第三节网络传播中的个人隐私问题第四节网络传播中的知识产权问题后记第一节 网络的基本概念一个计算机网络由以下几部分组成:网络通信系统:实现节点间的数据通信,主要涉及到传输介质、拓扑结构、介质 访问控制等一系列技术。这是网络技术的核心和基础。网络操作系统:网络用户与计算机网络之间的接口,是对网络资源进行有效管理 的系统。提供基本的网络服务、网络操作界面、网络安全性和可靠性措施等。网络应用系统:根据应用要求而开发的基于网络环境的应用系统。一、网络提供的服务 文件服务、打印服务、电子邮件服务、信息发布服务、视 频会议、新闻

5、论坛、电子商务等。二、网络的种类(一)、广域网和局域网(二)、有线网络和无线网络同轴电缆:局域网中应用较为广泛 的一种传输介质。它由内外两个导体组成, 内导体多是单股线或多股线,外导体通常由编织线组成并围裹着内导体。通常我 们的公用有线电视系统(CATV)就是采用的同轴电缆。CATV既可以传输模拟 信号,也可以传输数字信号。三、网络协议四、网络互联技术第二节互联网的发展1.1946年,2.15,电予数值积分计算机在美困举行揭幕典礼,标志电脑时代开端。 以冷战军备目的,1969年,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暑建立了阿帕网,关键思 想是将不同类型的局域网及广域网互联,成为一个网络间的互联网络。2.19

6、74年,TCP/IP协议,即电脑之间彼此传输数据的规则集合。1986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建立的美国国家科学基金网。成为美境内广 域网的骨干基础3.1991年,欧洲开始用美国的TCP/IP协议发展网络建立欧洲骨干网,信息高 速公路,ISHW,数字化大容量光纤通信网络4.1992年,美国克林顿政府国情咨文宣布将投资2000-4000亿美元,用20年 时问建成美国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光纤网络联结所有通信系统数据库,电信消费 设施,传输多媒体改变社会信息交流形式互联网之所以得到迅速发展,主要有以下几大原因:第一,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网络互联技术和信息工程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必要的 技术基础。第二、促进信息

7、共享作为普遍的用户需求,成为一股强大的驱动力量。第三、互联网在建立和发展过程中始终坚持非常开放的策略,对开发者和用户都 不施加不必要的限制。第四、互联网在为人们提供计算机网络通讯技术设施的同时,还为广大用户提供 了非常简单的访问手段,几乎所有领域、所有的人都可以掌握它、利用它。第五、以互联网为平台的各种服务的开发,使互联网日益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 中,人们对网络的利用日益加强。第二节 中国互联网发展历程中国互联网发展大事记一、第一阶段1995年以前,互联网萌芽到初步成型阶段与因特网的链接依靠拨号线路与电子邮件技术。1987年9月,与德国大学合作困际联网项目即中困学术网,北京计算机应 用技术研究

8、所(图片)建成第一个国际因特网电子邮件结点,发出第一判电了邮 件,越过长城,走向世界2.1990年,中国政府正式注册CN顶级域名,3.1994年4月,中国国家计算机网络设施工程连入因特网的64K国际专线开 通二、第二阶段1995年到2000年中句,互联网发展第一高峰通过对TCP/IP协议的使用,我困汁算机网络均可实现冈特恻的主要功能。商 业化。1. 1995年,国家邮电部开通中国公用因特网络,作为公共商用网向公共开放, 提供服务1996年底,困内ISP达到60-80家,网络用户到10万。1995年1月,国家教委主管主办的神州学人杂志上网:中国第一份电子杂 志神州学人/2.1997年1月,国务院

9、新闻办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3.1999年7月,中华网登陆纳斯达克概念股(2000年4月,科技股下跌,网络 行业陷入困境三、第三阶段:2000年中旬-2003年底,三级办新闻网站格局形成1、在党中央部署下,主流新闻媒体网站增加,形成综合性新闻网站形态,同 时从中央到地方各级重点新闻网站陆续建立,形成了党所领导的网络媒体体系, 中央级新闻单位.省市一级.地市一级。2、大批裁员进行自我保护;03年开始,中国电信、中国网通推动以短信为主 的无线增值业务留存公司特点:最早抢占眼球,拥有雄厚的媒体资源,有强大资本背景四、第四阶段:2003年底开始,互联网发展第二次高峰1、特征:技术基础上,宽带网络和无线移动

10、网络普及;发展态势上,新闻网 站队伍壮大,门户网站盈利;网民数量快速增加,网络民意表达活跃。2、2003年NASDAQ,我困互联网三年冰冻期结束04年上市热潮,TOM互 联网集团、盛大网络、腾讯公司、空中网、前程无忧网、金融界、e龙、华友世 纪和第九城市等网络公司在海外纷纷上市。中国互联网公司开始了自2000年以 来的第二轮境外上市热潮。其中盛大网络登陆纳市,并在上市当天成为全球市价 最高的专业网络游戏公司。特点:上市网络企业类型不同,以专业网站为主,在线服务,网络服务,无线增 值业务,商业模式清晰,行业地位稳定,市场前景良好,与传统领域结合(05 年,并购与重组)延伸:我困互联网发展现状及其

11、竞争格局互联网发展未来的数字化生活第三节 互联网提供的服务(一)、TELNET (远程登录系统)这是互联网最早提供的服务之一,这种服务可将用户主机与远程主机连接起来, 作为该主机的终端来使用,这样用户就可以享有远程主机提供的各种服务。 TELNET由客户软件、服务器软件和TELNET通信协议三部分组成。(二)、FTP (文件传送)FTP (File Transfer Protocol)是TCPIP协议集中应用层基本协议之一,也是互 联网上广为应用的一种服务。FTP用于网络上两个主机之间的文件传输,用户也可以从主机上拷贝各种文件。 用户与提供FTP的服务器连接并登录之后,就可以进行文件传输。FT

12、P可传输 的文件类型是多种多样的,如文件传输、二进制可执行文件、图像文件、声音文 件、数据压缩文件等。(三)E-mail (电子邮件)通过计算机网络与其他用户进行通信联系的手段,是互联网中应用最广泛的服务 之一。除了可用来交换信息外,也可以用来查询信息,实现FTP等。E-mail系统由E-mail客户软件、E-mail服务器和通信协议三部分组成。(四)Gopher (信息检索)一种信息检索系统,Gopher用菜单的方式将服务器的信息检索服务提供给用户。 它与Telnet、FTP等相比,它的界面更加直观、友好。(五)WWW (万维网)WWW(World Wide Web)也可称为Web,中译名为

13、万维网,是互联网中最受欢迎 的一种多媒体信息服务系统。WWW的主要优点有:多媒体方式可以提供各种形式的信息,包括文本、图像、 声音、动画、视频等,这使互联网的使用领域得到大大拓展。超链接:将不同地点的信息联系起来,并可以从一个文献迅速转到另一个文献而 无需用户对具体过程进行了解。友好、易用的用户界面:这使普通用户无需记忆特别的命令,就可在图形化的界 面上浏览信息。(六)BBSBBS(Bulletin Board System),是一种多对多的交流服务形式。BBS站点有些是独 立的,需要通过公用电话网利用Telnet软件才能进行访问。但现在大部分BBS 挂在互联网上,通过WWW浏览器便能访问。(七)聊天聊天是指互联网提供的各种一对一或多对多的实时交流。(八)即时传呼即时传呼(Instant Messaging)是互联网上颇受欢迎的一个信息发送业务。它可以 使计算机用户在网上跟踪同时在网上逗留的亲朋好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