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项目四园林植物常见害虫的识别与防治(1)了解园林植物食叶害虫、吸汁类害虫、钻蛀性害虫和地下害虫的种类、分布及为害特点。(2)掌握常见园林植物食叶害虫、吸汁类害虫、钻蛀性害虫和地下害虫的形态特征和发生规律。(3)熟悉园林植物食叶害虫、吸汁类害虫、钻蛀性害虫和地下害虫的防治方法。知识目标(1)认识园林植物常见食叶害虫、吸汁类害虫、钻蛀性害虫和地下害虫的种类。(2)能判断食叶害虫不同虫态的为害状、吸汁类害虫的为害特点和钻蛀性害虫的为害状。(3)掌握并能独立制定园林植物常见害虫的防治措施。技能目标项目四园林植物常见害虫的识别与防治目 录任务二园林植物吸汁类害虫的识别与防治2任务一园林
2、植物食叶害虫的识别与防治1项目四园林植物常见害虫的识别与防治任务三园林植物钻蛀性害虫的识别与防治3任务四园林植物地下害虫的识别与防治4任务一园林植物食叶害虫的识别与防治 为害园林植物的食叶害虫的种类多,主要包括鳞翅目、膜翅目、鞘翅目和直翅目等。食叶害虫的为害特点是:以成虫或幼虫取食叶片,常咬成缺口或仅留叶脉,甚至全部吃光,影响园林植物的正常生长和观赏价值。一、鳞翅目食叶害虫的识别与防治1.毒蛾类 毒蛾类害虫的重要特征是体上有毒毛。多数毒蛾类害虫的幼虫色彩鲜艳,胸腹部被有长毛,具毒性,人接触后可引发皮肤瘙痒、红肿、皮炎等症状。任务一园林植物食叶害虫的识别与防治一、鳞翅目食叶害虫的识别与防治1)柳
3、毒蛾(1)分布及为害。 柳毒蛾属毒蛾科,俗称毛毛虫,分布于我国辽宁、河北、河南、山东、湖北、江苏等地,以幼虫为害杨、柳等树木,严重时可吃尽寄主的叶片。任务一园林植物食叶害虫的识别与防治一、鳞翅目食叶害虫的识别与防治1)柳毒蛾(2)形态特征。成虫。成虫体长1523 mm,翅展4050 mm,体及翅均为白色,有绢丝光泽;雄虫的触角呈黑褐色羽状,雌虫的触角呈栉齿状;足的胫节和跗节具黑白相间的环状斑纹。任务一园林植物食叶害虫的识别与防治一、鳞翅目食叶害虫的识别与防治1)柳毒蛾(2)形态特征。幼虫。幼虫体长4050 mm;头呈黄色;体背为深灰色或混杂黄色;背线为褐色,两侧具黑褐色纵带;体各节具瘤状突起,
4、簇生黄白色的长毛,第6、第7腹节背面具有2个扁圆形的翻缩腺体。任务一园林植物食叶害虫的识别与防治一、鳞翅目食叶害虫的识别与防治1)柳毒蛾(2)形态特征。卵。卵呈扁圆形,初为绿色,卵块表面被有白色泡沫状胶质物,卵近孵化时变为灰白色或褐色。蛹。蛹呈黑褐色,被有长约20 mm的淡黄色细毛。任务一园林植物食叶害虫的识别与防治一、鳞翅目食叶害虫的识别与防治1)柳毒蛾(3)发生规律。 北京地区一年发生2代,以2龄幼虫在树干周围土下、树皮缝隙、树洞或建筑物缝隙处结白色的薄茧越冬。翌年4月中旬,杨、柳树展叶时出蛰,取食叶肉。白天躲藏在树皮缝隙中,夜间上树为害。任务一园林植物食叶害虫的识别与防治任务一园林植物食
5、叶害虫的识别与防治一、鳞翅目食叶害虫的识别与防治1)柳毒蛾(4)防治方法。农业防治。皮肤接触毒蛾幼虫的毒毛会痛痒,因此在进行防治工作时要佩戴手套等。防治工作的主要内容有:人工清除枯叶杂物中的蛹或过冬幼虫;人工摘除虫卵;摇晃枝干,震落上面的低龄幼虫,收集并杀死。任务一园林植物食叶害虫的识别与防治一、鳞翅目食叶害虫的识别与防治1)柳毒蛾(4)防治方法。物理防治。利用成虫的趋光性,在成虫发生期安装杀虫灯诱杀成虫。化学防治。生物防治。可利用追寄蝇、小蜂、螳螂、胡蜂、茧蜂、姬蜂、益鸟等天敌。任务一园林植物食叶害虫的识别与防治一、鳞翅目食叶害虫的识别与防治2)舞毒蛾(1)分布及为害。舞毒蛾又名秋千毛虫,分
6、布在我国东北、华北和西北等地区,寄主主要有杨、柳、桑、榆、松、桦、槭、云杉等树木。任务一园林植物食叶害虫的识别与防治一、鳞翅目食叶害虫的识别与防治2)舞毒蛾(2)形态特征。成虫。雄成虫体长约20 mm,前翅茶褐色,翅面有4条或5条深色波状带,中室中央有一个黑点,如图4-1(a)所示。任务一园林植物食叶害虫的识别与防治一、鳞翅目食叶害虫的识别与防治2)舞毒蛾(2)形态特征。幼虫。老熟幼虫体长5070 mm,头呈黄褐色,有八字形黑色纹;前胸至腹部第2节的毛瘤为蓝色,腹部第3节至第9节的7对毛瘤为红色,腹部第6节和第7节的背面各具一个翻缩腺,如图4-1(b)所示。任务一园林植物食叶害虫的识别与防治一
7、、鳞翅目食叶害虫的识别与防治2)舞毒蛾(2)形态特征。卵。卵呈扁圆形,直径约1.3 mm,初产为杏黄色,近孵化时颜色加深,数百粒至上千粒产在一起成卵块,其上覆盖有厚的黄褐色绒毛,如图4-1(c)所示。蛹。蛹长1934 mm,雌蛹大,雄蛹小;体色为红褐色或黑褐色,被有锈黄色毛丛。任务一园林植物食叶害虫的识别与防治一、鳞翅目食叶害虫的识别与防治任务一园林植物食叶害虫的识别与防治一、鳞翅目食叶害虫的识别与防治2)舞毒蛾(3)发生规律。 舞毒蛾一年发生1代,以卵在石块缝隙、树干背面或建筑物墙壁等处越冬,寄主发芽时开始孵化,初孵幼虫有群集为害习性,白天多群栖叶背面,夜间取食叶片成孔洞,受震动后吐丝下垂借
8、风力传播。任务一园林植物食叶害虫的识别与防治一、鳞翅目食叶害虫的识别与防治2)舞毒蛾(4)防治方法。农业防治。舞毒蛾的卵期较长,可以在舞毒蛾大发生的年份,在其卵块多的地方,人工采集并集中销毁。对于小面积严重发生的地块,可在34龄幼虫期人工采集舞毒蛾幼虫,减小幼虫的虫口密度。这种防治方法可以作为采卵块方法的延伸和补充。任务一园林植物食叶害虫的识别与防治一、鳞翅目食叶害虫的识别与防治2)舞毒蛾(4)防治方法。化学防治。密切关注卵孵化高峰期,重点用化学药剂喷雾防治初龄幼虫;也可以在3龄幼虫期前,利用苏云金杆菌制剂进行喷雾防治,或1.8%阿维菌素乳油喷雾防治,或其他的生物农药喷雾或喷烟防治。任务一园林
9、植物食叶害虫的识别与防治一、鳞翅目食叶害虫的识别与防治2)舞毒蛾(4)防治方法。物理防治。密切调查并掌握舞毒蛾的羽化始期,预测羽化始盛期,设置黑光灯或频振灯配高压电网进行诱杀。任务一园林植物食叶害虫的识别与防治一、鳞翅目食叶害虫的识别与防治2)舞毒蛾(4)防治方法。生物防治。舞毒蛾的天敌有姬蜂、寄生蝇、步甲等。卵期天敌主要是大蛾卵跳小蜂,幼虫期天敌主要有绒茧蜂、寄蝇,蛹期天敌主要有舞毒蛾黑瘤姬蜂、寄蝇等。另外,还有捕食性天敌,如鸟类、蜘蛛、细菌、病毒等。任务一园林植物食叶害虫的识别与防治一、鳞翅目食叶害虫的识别与防治2.尺蛾类 尺蛾为鳞翅目尺蛾科昆虫;成虫体色多变,休息时双翅平放在身体上;幼虫
10、仅有2对腹足,爬行时弯腰造桥,故又名步曲虫、造桥虫,通常称为尺蠖。任务一园林植物食叶害虫的识别与防治一、鳞翅目食叶害虫的识别与防治1)槐尺蛾(1)分布及为害。槐尺蛾受惊时吐丝下垂,又名吊死鬼,分布于我国辽宁、河北、山东、江苏、江西、浙江、陕西等地,主要为害国槐、龙爪槐,有时也为害刺槐。任务一园林植物食叶害虫的识别与防治一、鳞翅目食叶害虫的识别与防治1)槐尺蛾(2)形态特征。成虫。雄成虫体长1417 mm,翅展3043 mm。雌成虫体长1215 mm,翅展3045 mm。任务一园林植物食叶害虫的识别与防治一、鳞翅目食叶害虫的识别与防治1)槐尺蛾(2)形态特征。幼虫。初孵幼虫呈黄褐色,取食后变为绿
11、色。幼虫有2种类型:一种是2龄直至老熟前虫,体均为绿色;另一种是25龄各节体侧有黑褐色条状或圆形斑块,老熟幼虫的体背变为紫红色,幼虫具3对胸足和2对腹足,做弓形运动,如图4-2(b)所示。任务一园林植物食叶害虫的识别与防治一、鳞翅目食叶害虫的识别与防治任务一园林植物食叶害虫的识别与防治一、鳞翅目食叶害虫的识别与防治1)槐尺蛾(2)形态特征。卵。卵呈椭圆形,长约0.60 mm,宽约0.45 mm;初产时呈绿色,后渐变为暗红色直至灰黑色,表面密布蜂窝状小凹陷。任务一园林植物食叶害虫的识别与防治一、鳞翅目食叶害虫的识别与防治1)槐尺蛾(2)形态特征。蛹。初化蛹为粉绿色,后渐变为紫色或褐色;臀棘具钩刺
12、2枚,其长度约为臀棘全长的1/2,雄蛹两钩刺平行,雌蛹两钩刺向外呈分叉状;雄蛹略大于雌蛹。任务一园林植物食叶害虫的识别与防治一、鳞翅目食叶害虫的识别与防治1)槐尺蛾(3)发生规律。 槐尺蛾一年发生34代,以蛹越冬。北方四五月间成虫陆续羽化,为害至9月份,10月上旬仍有少量幼虫入土化蛹越冬。任务一园林植物食叶害虫的识别与防治一、鳞翅目食叶害虫的识别与防治2)丝棉木金星尺蛾(1)分布及为害。 丝棉木金星尺蛾分布在我国华北、西北、东北等地,寄主有丝棉木、黄杨、杨树、柳树、榆树等,取食寄主叶片,常暴发成灾,短期内可将叶片全部吃光。任务一园林植物食叶害虫的识别与防治一、鳞翅目食叶害虫的识别与防治2)丝棉
13、木金星尺蛾(2)形态特征。成虫。成虫翅呈银白色,具淡灰色及黄褐色斑纹,前翅基部有黄褐色大斑,前翅外缘有一行连续的灰色纹,前翅外横线成一行断续的淡灰色斑,前翅后缘有黄褐色大斑,后翅臀角处有一黄褐色大斑;任务一园林植物食叶害虫的识别与防治一、鳞翅目食叶害虫的识别与防治2)丝棉木金星尺蛾(2)形态特征。幼虫。老熟幼虫体长2832 mm;体黑色,刚毛黄褐色,头部黑色,前胸背板黄色,有3个黑色斑点,中间的为三角形;背线、亚背线、气门上线、亚腹线为蓝白色,气门线、腹线为黄色、较宽;任务一园林植物食叶害虫的识别与防治一、鳞翅目食叶害虫的识别与防治2)丝棉木金星尺蛾(2)形态特征。卵。卵呈椭圆形,卵壳表面有纵
14、横排列的花纹;初产时呈灰绿色,近孵化时呈灰黑色。任务一园林植物食叶害虫的识别与防治一、鳞翅目食叶害虫的识别与防治2)丝棉木金星尺蛾(3)发生规律。 丝棉木金星尺蛾以蛹在土中越冬。翌年越冬成虫多在夜间羽化,白天栖息于树冠、枝、叶间,遇惊扰做短距离飞翔,夜间活动、交尾。交尾当天即可产卵,多数成块产于叶背,沿叶缘成行排列,少数散产。任务一园林植物食叶害虫的识别与防治一、鳞翅目食叶害虫的识别与防治3)尺蛾类的防治方法(1)农业防治。 移栽时要对苗木进行认真严格的检查,及时处理带虫苗木,防止其扩散。任务一园林植物食叶害虫的识别与防治一、鳞翅目食叶害虫的识别与防治3)尺蛾类的防治方法(2)物理防治。针对发
15、生虫害较重的林内,可于秋末、早春中耕消灭越冬虫蛹或人工将土中的蛹挖出;也可在树干上捕蛾、刮卵或捕杀群集的初龄幼虫和卵;或利用老熟幼虫的上下树习性,在树干基部绑缚57 cm宽的塑料薄膜带,以阻止无翅蛾上树。任务一园林植物食叶害虫的识别与防治一、鳞翅目食叶害虫的识别与防治3)尺蛾类的防治方法(2)物理防治。清除并烧毁寄主附近的杂草,消灭其上的幼虫或卵等。幼虫一般有假死性,可在树干周围铺薄膜,摇动树干,将落下的幼虫收集并消灭。任务一园林植物食叶害虫的识别与防治一、鳞翅目食叶害虫的识别与防治3)尺蛾类的防治方法(3)生物防治。 尽力保护、利用捕食性天敌和寄生性天敌,如苏云金杆菌、青虫菌、白僵菌和核多角
16、体病毒等。任务一园林植物食叶害虫的识别与防治一、鳞翅目食叶害虫的识别与防治3)尺蛾类的防治方法(4)化学防治。 化学药剂可采用50杀螟松乳油1 0001 500倍液、2.5溴氰菊酯乳油2 0003 000倍液、90敌百虫晶体1 000倍液,还可用30增效氰戊菊酯乳油和25西维因可湿性粉剂等。任务一园林植物食叶害虫的识别与防治一、鳞翅目食叶害虫的识别与防治3.舟蛾类 舟蛾别名天社蛾,属鳞翅目舟蛾科昆虫。舟蛾雄成虫的触角多为栉齿状或锯齿状,雌成虫的触角多为丝状。前翅后缘中央常有齿形毛簇,休止时双翅呈屋脊状覆于体背。任务一园林植物食叶害虫的识别与防治一、鳞翅目食叶害虫的识别与防治1)苹掌舟蛾(1)分
17、布及为害。 苹掌舟蛾别名苹果天社蛾,分布于我国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北京、河南、山东、山西、陕西、云南、湖南、湖北、安徽、江苏、浙江、福建等地,为害苹果、梨、桃、李、杏、梅、樱桃、山楂、海棠等树木。任务一园林植物食叶害虫的识别与防治一、鳞翅目食叶害虫的识别与防治1)苹掌舟蛾(2)形态特征。成虫。成虫体长2225 mm,头部淡黄色,腹背黄褐色或土黄色,腹部末端浅黄色,复眼为黑色,触角为丝状,呈黄褐色,雄虫触角各节两侧均有微黄色绒毛。任务一园林植物食叶害虫的识别与防治一、鳞翅目食叶害虫的识别与防治1)苹掌舟蛾(2)形态特征。幼虫。末龄幼虫体长约55 mm,被灰黄长毛;头部、臀板、前胸、背线、气
18、门线和胸足均为黑色,亚背线和气门上、下线均为紫红色;体侧气门线上、下生有多个淡黄色的长毛簇。幼虫共5龄。任务一园林植物食叶害虫的识别与防治一、鳞翅目食叶害虫的识别与防治1)苹掌舟蛾(2)形态特征。卵。卵呈球形,直径约为1 mm,初孵时为淡绿色,近孵化时颜色变深,呈灰色。任务一园林植物食叶害虫的识别与防治一、鳞翅目食叶害虫的识别与防治1)苹掌舟蛾(3)发生规律。 苹掌舟蛾一年发生1代。以蛹在寄主根部或附近土中越冬。在树干周围,蛹的数量最多。通常在6月中旬和下旬成虫开始羽化,7月中旬和下旬为羽化高峰期。任务一园林植物食叶害虫的识别与防治一、鳞翅目食叶害虫的识别与防治2)杨扇舟蛾(1)分布及为害。
19、杨扇舟蛾又名杨天社蛾,在全国范围内分布较广,是杨树的主要害虫,也为害柳树;以幼虫取食杨树、柳树的叶片,影响树木的生长和美观。该虫繁殖迅速、数量较多,因此大发生时极易成灾,为我国园林植物重要害虫之一。任务一园林植物食叶害虫的识别与防治一、鳞翅目食叶害虫的识别与防治2)杨扇舟蛾(2)形态特征。成虫。成虫体长1320 mm,翅展2842 mm;体灰褐色;头顶有一个椭圆形黑斑;臀毛簇暗褐色;前翅为灰褐色扇形,有灰白色横带4条,前翅顶角处有一个暗褐色三角形大斑,大斑下方有一个黑色圆点;任务一园林植物食叶害虫的识别与防治一、鳞翅目食叶害虫的识别与防治2)杨扇舟蛾(2)形态特征。幼虫。老熟幼虫体长3540
20、mm;头呈黑褐色;全身密被灰黄色长毛,身体呈灰赭褐色,背面带淡黄绿色,每个体节两侧各有4个赭色小毛瘤,环形排列,其上有长毛,两侧各有一颗较大的黑瘤,上面生有白色细毛一束;第1、第8腹节背面中央各有一颗枣红色瘤,两侧各伴有一个白点。任务一园林植物食叶害虫的识别与防治一、鳞翅目食叶害虫的识别与防治2)杨扇舟蛾(2)形态特征。卵。卵呈馒头形,初产时为橙红色,孵化前颜色变深。蛹。蛹褐色,尾部有分叉的臀棘。茧。茧呈椭圆形,灰白色。任务一园林植物食叶害虫的识别与防治一、鳞翅目食叶害虫的识别与防治2)杨扇舟蛾(3)发生规律。 杨扇舟蛾从我国北至南一年发生29代,在辽宁一年发生23代,以蛹越冬,在我国南方无越
21、冬现象。任务一园林植物食叶害虫的识别与防治一、鳞翅目食叶害虫的识别与防治3)杨二尾舟蛾(1)分布及为害。 杨二尾舟蛾又名杨双尾天社蛾,分布于我国东北、华北、西北和华东等地,主要为害多种杨树、柳树,幼虫大量取食会造成光枝,影响树木的正常生长、绿化和美观。任务一园林植物食叶害虫的识别与防治一、鳞翅目食叶害虫的识别与防治3)杨二尾舟蛾(2)形态特征。成虫。如图4-3(a)所示,成虫体呈灰白色,长约28 mm,翅展约78 mm;胸背部有成对的8个或10个黑点;前翅基部有2个黑点,中室有新月形黑环纹,外有数排齿状黑点波纹,前翅外缘排列有8个黑点;后翅白色,翅脉呈黑色或褐色,后翅外缘排列有7个黑点。任务一
22、园林植物食叶害虫的识别与防治一、鳞翅目食叶害虫的识别与防治任务一园林植物食叶害虫的识别与防治一、鳞翅目食叶害虫的识别与防治3)杨二尾舟蛾(2)形态特征。幼虫。老熟幼虫体长约50 mm,体呈灰褐色到灰绿色,略带有紫色光泽;前胸背板大而硬;体背有紫红色三角形斑纹;体侧各有一条黄色带;臀足退化成一对尾须。任务一园林植物食叶害虫的识别与防治一、鳞翅目食叶害虫的识别与防治3)杨二尾舟蛾(3)发生规律。 杨二尾舟蛾以蛹越冬,在我国辽宁一年发生2代,成虫分别在5月和7月出现;在山东、陕西南部等地区一年发生3代,成虫分别于4月中旬至5月、6月中旬至7月上旬、8月中旬至9月上旬出现。任务一园林植物食叶害虫的识别
23、与防治一、鳞翅目食叶害虫的识别与防治4)舟蛾类的防治方法(1)农业防治。 秋季或春季结合清园,将蛹挖出;经常检查园圃,在幼虫尚分散之前,及时剪除幼虫群居的枝和叶。任务一园林植物食叶害虫的识别与防治一、鳞翅目食叶害虫的识别与防治4)舟蛾类的防治方法(2)物理防治。 利用幼虫受惊吐丝下垂的习性,震动有虫树枝,收集落地幼虫,集中消灭;利用幼虫的上下树习性在树干绑缚草绳或涂胶环和毒环。任务一园林植物食叶害虫的识别与防治一、鳞翅目食叶害虫的识别与防治4)舟蛾类的防治方法(3)生物防治。 成虫产卵初期释放赤眼蜂防治,每公顷设置50个的放蜂点,放蜂量为每公顷25150万头。必要时引进寄小蜂、绒茧蜂和各种益鸟
24、等。任务一园林植物食叶害虫的识别与防治一、鳞翅目食叶害虫的识别与防治4.刺蛾类 刺蛾类害虫又名洋辣子,因其体上常长有瘤和刺,故又被称为刺毛虫。刺蛾类害虫以幼虫取食叶片和嫩梢,园林中常见的种类有黄刺蛾、褐边绿刺蛾、扁刺蛾、双齿绿刺蛾等。下面重点介绍黄刺蛾。任务一园林植物食叶害虫的识别与防治一、鳞翅目食叶害虫的识别与防治任务一园林植物食叶害虫的识别与防治一、鳞翅目食叶害虫的识别与防治5.卷叶蛾类 卷叶蛾类害虫属鳞翅目卷叶蛾科,主要为害幼叶、花或果。幼虫吐丝将嫩叶、花器缀结成团;稍大时,卷叶或平叠叶片或贴叶于果面,虫体匿居其中取食为害。植物被害严重时,幼叶残缺破碎、卷曲皱结在一起,花器残缺、枯死脱落
25、。任务一园林植物食叶害虫的识别与防治一、鳞翅目食叶害虫的识别与防治任务一园林植物食叶害虫的识别与防治一、鳞翅目食叶害虫的识别与防治6.灯蛾类 灯蛾类害虫属鳞翅目灯蛾科,主要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灯蛾类害虫的体型为中至大型,成虫体粗壮,色泽鲜艳;腹部多为黄色或红色;翅为白色、黄色、灰色,多具条纹或斑点。幼虫密被毛丛,毛密而长短一致。任务一园林植物食叶害虫的识别与防治一、鳞翅目食叶害虫的识别与防治任务一园林植物食叶害虫的识别与防治一、鳞翅目食叶害虫的识别与防治7.天蛾类 天蛾类害虫为大型蛾类,体粗壮,腹部呈纺锤状;触角末端呈钩状;前翅狭长,后翅较小,飞翔能力强,振翅快;喙发达。天蛾类害虫的寄主有
26、刺槐树、杨树、柳树、梅树、梧桐树、桃树、榆树、构树、桑树、樱花树等。任务一园林植物食叶害虫的识别与防治一、鳞翅目食叶害虫的识别与防治任务一园林植物食叶害虫的识别与防治一、鳞翅目食叶害虫的识别与防治8.夜蛾类 夜蛾类害虫大部分以幼虫取食寄主叶片,少数种类蛀食植物的嫩芽、茎秆、果实和根部等。在园林植物中常见的夜蛾类害虫有银纹夜蛾、甘蓝夜蛾、黏虫和淡剑夜蛾等。任务一园林植物食叶害虫的识别与防治一、鳞翅目食叶害虫的识别与防治任务一园林植物食叶害虫的识别与防治一、鳞翅目食叶害虫的识别与防治9.枯叶蛾类 枯叶蛾类害虫属鳞翅目枯叶蛾科,其幼虫和茧上被有毒毛,若触及人类皮肤,会引发过敏。枯叶蛾类害虫多为害松林
27、。园林植物中常见的枯叶蛾类害虫有落叶松毛虫、赤松毛虫和天幕毛虫等。任务一园林植物食叶害虫的识别与防治一、鳞翅目食叶害虫的识别与防治任务一园林植物食叶害虫的识别与防治一、鳞翅目食叶害虫的识别与防治10.螟蛾类 螟蛾类除少数种类蛀食植物的嫩芽、嫩梢外,其他各类幼虫常将叶片卷成圆筒状的虫苞,匿居其中取食叶片,轻者使花木失去观赏价值,重者将叶片吃光,造成植株枯萎。任务一园林植物食叶害虫的识别与防治二、膜翅目食叶害虫的识别与防治 膜翅目昆虫的食性变化很大,有的食叶,如叶蜂科;有的蛀茎,如茎蜂科;有的食花粉和花蜜,如蜜蜂科;有的捕食其他动物,如泥蜂科、胡蜂科等;有的寄生其他动物,如小蜂科、姬蜂科、细蜂科和
28、小茧蜂科等。任务一园林植物食叶害虫的识别与防治二、膜翅目食叶害虫的识别与防治1)形态特征(1)成虫。成虫体长2225 mm,翅展4855 mm,体粗壮,腹部无腰,腹部第16节的后缘呈黑褐色,其他部位呈黄色至黄褐色,背线呈黑褐色;前胸背板呈黄色,中胸小盾片和后胸背板后缘呈黄褐色;前翅前半部呈暗褐色、不透明,前翅后半部和后翅透明,呈淡黄褐色。任务一园林植物食叶害虫的识别与防治二、膜翅目食叶害虫的识别与防治(2)幼虫。幼虫为伪镯式,多皱纹,头的每侧仅有一个单眼。初孵幼虫体呈黑色,体表被白粉。如图4-10(a)所示,2龄幼虫头呈黑色,体呈灰白色,背线及气门上线由黑斑组成。3龄幼虫头呈黑色,体呈淡黄白色
29、。任务一园林植物食叶害虫的识别与防治二、膜翅目食叶害虫的识别与防治(3)卵。如图4-10(b)所示,卵稍扁,呈米粒形,一端比另一端稍粗,长约3.5 mm,初期呈淡绿色,孵化前变为黄绿色,呈柠檬状,透明,内部虫胚隐约可见。任务一园林植物食叶害虫的识别与防治二、膜翅目食叶害虫的识别与防治任务一园林植物食叶害虫的识别与防治二、膜翅目食叶害虫的识别与防治2)发生规律 梨大叶蜂一年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在距地表约6 cm处的土中作茧化蛹越冬。4月下旬至5月中旬成虫羽化,连续雨天利于成虫出蛰。成虫经数日取食后交配产卵,卵产于寄主的叶表皮下靠近叶缘处,从叶片上表皮处可看见卵,一般一个叶片产1粒卵,有时产2粒,
30、卵期为710天。任务一园林植物食叶害虫的识别与防治二、膜翅目食叶害虫的识别与防治3)防治方法(1)翻树盘挖茧。 在寄主植物周围挖虫茧,集中销毁,可减少来年虫口基数。任务一园林植物食叶害虫的识别与防治二、膜翅目食叶害虫的识别与防治3)防治方法(2)人工捕杀。 成虫出蛰盛期,产卵前重点网捕成虫。成虫一般在雨后羽化数量多,而且活动能力弱,此时用网捕捉并集中处理,效果好。任务一园林植物食叶害虫的识别与防治二、膜翅目食叶害虫的识别与防治3)防治方法(3)化学防治。 对于在树体上部为害、不易捕捉的虫体,或幼虫为害期,可结合防治其他害虫使用化学药剂来防治任务一园林植物食叶害虫的识别与防治三、鞘翅目食叶害虫的
31、识别与防治1.叶甲类 叶甲类昆虫又名金花虫,在世界各地均有分布。成虫体形长或圆,体为大型或小型,有的翅具金属光泽。绝大多数以幼虫和成虫为害植物叶部,使叶片形成缺刻或孔洞,影响植物的生长和观赏性。任务一园林植物食叶害虫的识别与防治三、鞘翅目食叶害虫的识别与防治1)丁香潜叶跳甲 丁香潜叶跳甲又名女贞瓢跳甲,为鞘翅目叶甲科昆虫,寄主有丁香、女贞等。以成虫取食叶片,导致叶片出现圆形或不规则形小斑点,呈黄褐色半透明。幼虫潜食叶肉,在叶片上形成蜿蜒的潜痕;为害严重时,整个叶片布满虫道,叶片变形、变色,最后干枯、脱落。任务一园林植物食叶害虫的识别与防治三、鞘翅目食叶害虫的识别与防治1)丁香潜叶跳甲(1)形态
32、特征。成虫。成虫体呈卵圆形,长2.52.8 mm,宽1.72.1 mm,棕黄色;头小,嵌入前胸背板;触角间距离近,呈棕黄色,端部4节呈棕黑色;任务一园林植物食叶害虫的识别与防治三、鞘翅目食叶害虫的识别与防治1)丁香潜叶跳甲(1)形态特征。幼虫。老熟幼虫体长36 mm,体宽而扁;头小,后半部缩入前胸;前胸较长,背板硬化,色较深;3对胸足短小,呈淡黄色;腹部10节,第18节的两侧呈泡状突起,其表面有一横褶,侧面各有圆形气门1个。任务一园林植物食叶害虫的识别与防治三、鞘翅目食叶害虫的识别与防治1)丁香潜叶跳甲(1)形态特征。卵。卵呈长椭圆形,长约1.4 mm,浅黄色。蛹。蛹为裸蛹,胸部特宽,呈黄色。
33、任务一园林植物食叶害虫的识别与防治三、鞘翅目食叶害虫的识别与防治1)丁香潜叶跳甲(2)发生规律。 丁香潜叶跳甲的发生代数由北向南逐渐增加,北方一年发生1代,以成虫在落叶下、表土层中越冬。翌年5月中旬出蛰,开始取食为害。产卵期在5月下旬至6月下旬,历期20多天。6月上旬幼虫开始孵化,潜食叶肉任务一园林植物食叶害虫的识别与防治三、鞘翅目食叶害虫的识别与防治2)柳蓝叶甲 柳蓝叶甲别名柳蓝金花虫,为鞘翅目叶甲科昆虫,寄主有桑树和柳树(如旱柳、垂柳、黄金柳等),分布于我国东北、西北、华东、华北等地。任务一园林植物食叶害虫的识别与防治三、鞘翅目食叶害虫的识别与防治2)柳蓝叶甲(1)形态特征。成虫。成虫体长
34、约4 mm,呈长椭圆形,身体腹面、足颜色较深且具光泽;前胸背板光滑,小盾片黑色光滑;鞘翅呈深蓝色,具金属光泽,翅上密生细刻点;头部横阔,触角基部细小,其余各节粗大,呈褐色至黑色,上生细毛。任务一园林植物食叶害虫的识别与防治三、鞘翅目食叶害虫的识别与防治2)柳蓝叶甲(1)形态特征。幼虫。幼虫呈黑灰色。老熟幼虫体长约7 mm,呈灰褐色,全身有黑褐色突起,胸部宽,体背每节具4个黑斑,两侧具肉质突起。任务一园林植物食叶害虫的识别与防治三、鞘翅目食叶害虫的识别与防治2)柳蓝叶甲(1)形态特征。卵。卵呈橙黄色,长椭圆形,长约0.8 mm,成堆粘在叶面上。蛹。蛹长约4 mm,椭圆形,呈黄褐色,腹部背面有4列
35、黑斑。任务一园林植物食叶害虫的识别与防治三、鞘翅目食叶害虫的识别与防治2)柳蓝叶甲(2)发生规律。 柳蓝叶甲在北京一年发生56代,以成虫在土壤中、落叶、树干皮缝内和杂草丛中越冬。翌年柳树发芽时,越冬成虫出蛰,取食为害寄主植物的芽、叶,并把卵成堆排列产在叶上,卵期为47天。 任务一园林植物食叶害虫的识别与防治三、鞘翅目食叶害虫的识别与防治3)榆紫叶甲 榆紫叶甲又称榆紫金花虫,属鞘翅目叶甲科,分布于我国辽宁、黑龙江、吉林、内蒙古、河北等地。榆紫叶甲是单食性食叶害虫,寄主是榆树。以成虫、幼虫取食榆树芽、叶片,数量大,为害严重时可将榆树叶片全部吃光。任务一园林植物食叶害虫的识别与防治三、鞘翅目食叶害虫
36、的识别与防治4)叶甲类昆虫的防治方法(1)农业防治。 叶甲类昆虫取食的树体不大或正值害虫取食为害的时期,利用叶甲类昆虫的假死性摇震寄主植物的枝干,树下铺塑料布等,害虫落地后假死不动,可集中收集再做处理。及时清理树下枯枝落叶、其他杂物和翻耕土壤,破坏成虫越冬场所,减少越冬成虫数量。任务一园林植物食叶害虫的识别与防治三、鞘翅目食叶害虫的识别与防治4)叶甲类昆虫的防治方法(2)化学防治。树干部和叶部用药。初冬时用3玻美度石硫合剂仔细喷洒树体主干,消灭越冬成虫。在成虫和幼虫为害前期,向叶面喷洒40氧化乐果8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1 000倍液,或20%菊杀乳油2 000倍液等。任务一园林植物食叶
37、害虫的识别与防治三、鞘翅目食叶害虫的识别与防治4)叶甲类昆虫的防治方法(2)化学防治。根部施药。使用氧化乐果等毒性较大的农药在大树的根部施用,树体吸收农药后传导到各个部位,叶甲类昆虫通过取食而中毒死亡。该方法虽然有效,但农药残留会造成一定的污染。由于园林树木大多与人群近距离接触,因此施药的树木对人群会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任务一园林植物食叶害虫的识别与防治三、鞘翅目食叶害虫的识别与防治4)叶甲类昆虫的防治方法(3)物理防治。 用表面光滑的塑料布(宽度在30 cm以上)在主干基部捆绑一圈,使叶甲类昆虫不能爬上树冠取食。任务一园林植物食叶害虫的识别与防治三、鞘翅目食叶害虫的识别与防治2.瓢甲类 瓢甲
38、类昆虫俗称瓢虫,也称花大姐、看麦娘等,头小,一部分并入前胸内;触角为棒状;身体呈半球形;跗节是隐4节,第3节小且隐藏,看起来像3节。瓢甲类昆虫常见的有茄十一瓢虫和茄二十八星瓢虫。下面重点介绍茄二十八星瓢虫。任务一园林植物食叶害虫的识别与防治三、鞘翅目食叶害虫的识别与防治2.瓢甲类1)形态特征(1)成虫。如图4-11所示,成虫体长约6.5 mm,宽约6 mm,半球形,体色褐色,通体密生微细短毛,光泽度较弱;任务一园林植物食叶害虫的识别与防治三、鞘翅目食叶害虫的识别与防治2.瓢甲类1)形态特征(2)幼虫。幼虫共4龄,初孵幼虫呈淡黄色,后变为白色。幼虫体表多黑色枝刺,其基部有黑褐色环纹。老熟幼虫体长
39、约7 mm,纺锤形,背面隆起。任务一园林植物食叶害虫的识别与防治三、鞘翅目食叶害虫的识别与防治2.瓢甲类1)形态特征(3)卵。卵长约1 mm,弹头形,淡黄色至褐色,紧密排列成卵块,近孵化时变为黄褐色。(4)蛹。蛹长5.5 mm,椭圆形,背面有黑色斑纹,尾端包着末龄幼虫蜕下的皮。任务一园林植物食叶害虫的识别与防治三、鞘翅目食叶害虫的识别与防治任务一园林植物食叶害虫的识别与防治三、鞘翅目食叶害虫的识别与防治2.瓢甲类2)发生规律 茄二十八星瓢虫一年发生多代,以成虫在土块下、石缝、树皮缝中、杂草丛中等处越冬。翌年5月出蛰,先在附近杂草上,再逐渐迁移到各类寄主上繁殖为害。任务一园林植物食叶害虫的识别与
40、防治三、鞘翅目食叶害虫的识别与防治2.瓢甲类3)防治方法(1)农业防治。及时清洁处理田园残株,降低越冬虫源基数。利用成虫的假死习性摇动植株,用塑料布等收集落地成虫,并集中加以杀灭。常检查寄主叶片,在成虫产卵盛期消灭叶背卵块。任务一园林植物食叶害虫的识别与防治三、鞘翅目食叶害虫的识别与防治2.瓢甲类3)防治方法(2)化学防治。 当卵的孵化率达15%20时,用农药防治,可选用的药剂有50辛硫磷乳油2 000倍液,或50马拉硫磷乳油1 000倍液,或20氰戊菊酯乳油2 000倍液,或2.5%功夫乳油4 000倍液,或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4 000倍液,或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2 000倍液等。
41、任务一园林植物食叶害虫的识别与防治四、直翅目食叶害虫的识别与防治 东亚飞蝗俗称蚂蚱、蝗虫,属直翅目蝗总科,分布在我国北起河北、山西、陕西,南至福建、广东、海南、广西、云南,东达沿海各省,西至四川、甘肃南部等地,多取食禾本科植物。成虫、若虫咬食植物的叶片和茎,严重时将植物吃成光秆。任务一园林植物食叶害虫的识别与防治四、直翅目食叶害虫的识别与防治1.形态特征(1)成虫。雄成虫体长3348 mm,雌成虫体长3952 mm,有群居型、散居型和中间型。任务一园林植物食叶害虫的识别与防治四、直翅目食叶害虫的识别与防治1.形态特征(2)卵。卵呈圆柱形或长筒形,第五龄蝗虫体长2640 mm,翅节长达第四五腹节
42、,群居型东亚飞蝗卵的体色略深于散居型,呈红褐色,但绿色植物多的地方体色为绿色。任务一园林植物食叶害虫的识别与防治四、直翅目食叶害虫的识别与防治2.发生规律 东亚飞蝗以卵在土中越冬。北京、渤海湾、黄河下游、长江流域一年发生2代,有的年份发生3代,发生代数由北向南逐渐增加。东亚飞蝗无滞育现象,翌年越冬卵孵化,经几十天羽化,羽化后交尾产卵,卵期为1520天,7月上、中旬进入产卵盛期,孵出的幼虫称为秋蛹,又经羽化成为秋蝗。任务一园林植物食叶害虫的识别与防治四、直翅目食叶害虫的识别与防治3.防治方法1)农业防治 蝗虫以散居型发生时可以人工捕杀。 2)生物防治 利用麻雀等食虫鸟或青蛙、蟾蜍等天敌进行生物防
43、治。任务一园林植物食叶害虫的识别与防治四、直翅目食叶害虫的识别与防治3.防治方法3)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的时间重点把握在3龄蝗虫前,每公顷用50马拉硫磷乳油9001 350 mL,或40乐果乳油 7501 050 mL,或25敌马乳油3 000 mL;也可每公顷用4敌马粉剂30 kg,喷粉防治。任务二园林植物吸汁类害虫的识别与防治一、同翅目吸汁类害虫的识别与防治1.蚜虫类 蚜虫又称腻虫、蜜虫,其体型小,柔软,繁殖方式多样,繁殖量大,寄主范围广,是园林植物中常见的害虫之一。任务二园林植物吸汁类害虫的识别与防治一、同翅目吸汁类害虫的识别与防治1)蚜虫类害虫的识别 为害园林植物的蚜虫种类主要有桃蚜、棉
44、蚜、菊小长管蚜、绣线菊蚜、荷缢管蚜、月季长管蚜、桃瘤蚜、桃粉蚜等。任务二园林植物吸汁类害虫的识别与防治一、同翅目吸汁类害虫的识别与防治(1)桃蚜。 桃蚜别名烟蚜、桃赤蚜、油汉等。桃蚜的寄主植物范围广泛,有74科280多种,如夹竹桃、月季、海棠、郁金香、叶牡丹、百日草、金鱼草、金盏花、樱花、蜀葵、梅花、香石竹、大丽花、菊花、仙客来、一品红、白兰、瓜叶菊、木槿和鼠李等。任务二园林植物吸汁类害虫的识别与防治一、同翅目吸汁类害虫的识别与防治(2)棉蚜。 棉蚜又名瓜蚜,可为害多种园林植物,如菊花、月季、百合、仙客来和鸡冠花等。棉蚜多集中在寄主叶背面,吸食植物嫩头组织汁液,受害叶片向背面卷缩,叶表密布蜜露
45、,常诱发霉菌。棉蚜与一种个体较小的黄蚁有共栖关系。任务二园林植物吸汁类害虫的识别与防治一、同翅目吸汁类害虫的识别与防治任务二园林植物吸汁类害虫的识别与防治一、同翅目吸汁类害虫的识别与防治2)蚜虫类害虫的防治方法(1)清除虫源植物。播种前清洁育苗场地,拔掉杂草和各种残株;定植前尽早铲除田园周围的杂草,连同田间的残株落叶一并焚烧。任务二园林植物吸汁类害虫的识别与防治一、同翅目吸汁类害虫的识别与防治2)蚜虫类害虫的防治方法(2)人工诱蚜和趋蚜。 可用黄皿装清水或黄板涂凡士林诱集有翅蚜进行预测预报,将其置于苗圃地周围,高出地面0.5 m,间隔35 m设置1块,再在没涂色的外面涂上机油,以诱杀有翅蚜;也
46、可用银灰色地膜覆盖避蚜,以减少蚜虫的为害或病毒病的发生。任务二园林植物吸汁类害虫的识别与防治一、同翅目吸汁类害虫的识别与防治2)蚜虫类害虫的防治方法(3)生物防治。 利用蚜虫的天敌控制其为害,如草蛉、异色瓢虫、食蚜蝇和寄生蜂类等。(4)化学防治。 使用化学药剂防治蚜虫为害的同时能有效地预防病毒病。任务二园林植物吸汁类害虫的识别与防治一、同翅目吸汁类害虫的识别与防治2.介壳虫类 介壳虫是同翅目蚧总科昆虫的统称。雌虫无翅,足和触角均退化;雄虫有一对翅,足和触角发达,无口器,体外被有蜡质介壳。任务二园林植物吸汁类害虫的识别与防治一、同翅目吸汁类害虫的识别与防治2.介壳虫类1)介壳虫类害虫的识别 为害
47、园林植物的介壳虫有白蜡蚧(见图4-13)、康氏粉蚧、桑白盾蚧等。任务二园林植物吸汁类害虫的识别与防治一、同翅目吸汁类害虫的识别与防治2.介壳虫类2)介壳虫类害虫的防治方法 根据介壳虫的虫体结构和为害特点,可采用植物检疫、农业防治、生物防治与化学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方法。任务二园林植物吸汁类害虫的识别与防治一、同翅目吸汁类害虫的识别与防治3.木虱类1)分布及为害 朴树朴盾木虱属同翅目木虱科昆虫,是为害小叶朴的专食性害虫,主要分布于我国安徽、江苏、山东(青岛)等地。任务二园林植物吸汁类害虫的识别与防治一、同翅目吸汁类害虫的识别与防治3.木虱类2)形态特征 朴树朴盾木虱成虫体长4.35.3 mm,黄
48、褐或黑褐色,被黄色短毛。头顶横宽、粗糙,具大黑斑。复眼红褐色,单眼橙黄色。触角丝状,10节,末节末端长有2根刚毛。任务二园林植物吸汁类害虫的识别与防治一、同翅目吸汁类害虫的识别与防治任务二园林植物吸汁类害虫的识别与防治一、同翅目吸汁类害虫的识别与防治3.木虱类3)发生规律 朴树朴盾木虱一年发生12代,辽宁地区一年发生2代,以卵在芽片内越冬。翌年4月上旬前后,气温上升,朴树初展嫩叶时,卵开始孵化,若虫共5龄。任务二园林植物吸汁类害虫的识别与防治一、同翅目吸汁类害虫的识别与防治3.木虱类4)防治方法 4月中旬初展叶期,朴树朴盾木虱为害尚未形成虫瘿角前,用40氧化乐果乳油1 500倍液喷治,可早期消
49、灭小若虫,效果良好。任务二园林植物吸汁类害虫的识别与防治一、同翅目吸汁类害虫的识别与防治4.蜡蝉类1)分布及为害 斑衣蜡蝉属同翅目蜡蝉科昆虫,分布于我国东北、华北、华东、西北、西南、华南及台湾等地,寄主植物有臭椿、槐、千头椿、樱桃、梅、海棠、桃、石榴、葡萄等花木。以成虫、若虫群集在叶背、嫩梢上刺吸为害,栖息时头翘起,有时可见数十头群集在新梢上,排列成一条直线。任务二园林植物吸汁类害虫的识别与防治一、同翅目吸汁类害虫的识别与防治4.蜡蝉类2)形态特征(1)成虫。如图4-15(a)所示,成虫体长1420 mm,翅展4050 mm,全身灰褐色;前翅革质,基部约2/3为淡褐色,翅面具20个左右的黑点;
50、端部约1/3为深褐色;后翅膜质,基部鲜红色,具78个黑点;端部黑色。体翅表面附有白色蜡粉。任务二园林植物吸汁类害虫的识别与防治一、同翅目吸汁类害虫的识别与防治任务二园林植物吸汁类害虫的识别与防治一、同翅目吸汁类害虫的识别与防治4.蜡蝉类3)发生规律 斑衣蜡蝉一年发生1代,以卵在树干或附近建筑物上越冬。翌年4月中、下旬,若虫开始孵化为害,5月上旬为盛孵期。任务二园林植物吸汁类害虫的识别与防治一、同翅目吸汁类害虫的识别与防治4.蜡蝉类4)防治方法(1)物理防治。 冬季或早春刮除树干上和寄主周围建筑物上的卵块。斑衣蜡蝉的成虫和若虫均有聚焦为害的习性,因此,在重点为害季节可用捕虫网人工捕捉成虫和若虫并
51、集中消灭。任务二园林植物吸汁类害虫的识别与防治一、同翅目吸汁类害虫的识别与防治4.蜡蝉类4)防治方法(2)农业防治。 斑衣蜡蝉以臭椿为原寄主,在为害严重的纯林内,应改种其他树种或营造混交林。任务二园林植物吸汁类害虫的识别与防治一、同翅目吸汁类害虫的识别与防治4.蜡蝉类4)防治方法(3)化学防治。 在若虫和成虫发生期,可选喷40氧化乐果乳油1 0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2 000倍液。任务二园林植物吸汁类害虫的识别与防治一、同翅目吸汁类害虫的识别与防治5.叶蝉类1)分布及为害 大青叶蝉又名青叶跳蝉、青叶蝉、大绿浮尘子等,属同翅目叶蝉科,在世界各地广泛分布,在我国主要分布于东北三省、内蒙古、河北
52、、河南等地。任务二园林植物吸汁类害虫的识别与防治一、同翅目吸汁类害虫的识别与防治5.叶蝉类2)形态特征(1)成虫。雌成虫体长约10 mm,雄成虫体长约8 mm。体青绿色,头淡黄色,复眼黄绿色。任务二园林植物吸汁类害虫的识别与防治一、同翅目吸汁类害虫的识别与防治5.叶蝉类3)发生规律 各地的世代有差异,由北向南代数逐渐增加,如吉林一年发生2代,河北以南各省份一年发生3代。2代区各代发生期为4月下旬至7月中旬、6月中旬至11月上旬。任务二园林植物吸汁类害虫的识别与防治二、半翅目吸汁类害虫的识别与防治1.网蝽类 梨网蝽又名梨冠网蝽、梨花网蝽、梨军配虫,属半翅目网蝽科,寄主有月季、杜鹃、梅花、桃、梨、
53、樱花、海棠、含笑、茶花、茉莉、蜡梅、桑、泡桐、杨、梅等植物。任务二园林植物吸汁类害虫的识别与防治二、半翅目吸汁类害虫的识别与防治2.盲蝽类 绿盲蝽别名花叶虫、小臭虫等,属半翅目盲蝽科,寄主有菊花、大丽花、月季、海棠、山茶花、紫薇、扶桑等植物。任务二园林植物吸汁类害虫的识别与防治二、半翅目吸汁类害虫的识别与防治任务二园林植物吸汁类害虫的识别与防治三、缨翅目吸汁类害虫的识别与防治1.蓟马类害虫的识别 蓟马类害虫属于昆虫纲缨翅目,体型小。若虫呈白色、黄色或橘色,成虫呈棕色或黑色,触角线状,略呈念珠状,翅为缨翅,缘毛多且长。任务二园林植物吸汁类害虫的识别与防治三、缨翅目吸汁类害虫的识别与防治任务二园林
54、植物吸汁类害虫的识别与防治三、缨翅目吸汁类害虫的识别与防治2.蓟马类害虫的防治方法1)农业防治 冬春清除苗圃内的杂草和枯树落叶,以减少虫源。任务二园林植物吸汁类害虫的识别与防治三、缨翅目吸汁类害虫的识别与防治2.蓟马类害虫的防治方法2)化学防治 苗木定植前或移栽前,用土壤处理剂做成毒土撒于土表,轻轻翻动使药剂拌入土中。花苗出土前喷洒杀虫剂,预防蓟马为害。 任务二园林植物吸汁类害虫的识别与防治三、缨翅目吸汁类害虫的识别与防治2.蓟马类害虫的防治方法3)生物防治 利用天敌(如花蝽、步甲类及蜘蛛等)进行防治。任务二园林植物吸汁类害虫的识别与防治四、蜱螨目吸汁类害虫的识别与防治1.叶螨的种类 叶螨属蛛
55、形纲蜱螨目叶螨科。叶螨个体很小,体长一般不超过1 mm,呈圆形或卵圆形,橘黄或红褐色,因此又称为红蜘蛛、火龙虫。任务二园林植物吸汁类害虫的识别与防治四、蜱螨目吸汁类害虫的识别与防治1.叶螨的种类1)朱砂叶螨 朱砂叶螨别名红叶螨,属蛛形纲叶螨科。任务二园林植物吸汁类害虫的识别与防治四、蜱螨目吸汁类害虫的识别与防治1.叶螨的种类(1)分布及为害。 朱砂叶螨是一种分布广泛的害虫,在我国各地均有发生,为害的植物有大丽花、万寿菊、牡丹、一串红、木槿和芙蓉等。任务二园林植物吸汁类害虫的识别与防治四、蜱螨目吸汁类害虫的识别与防治1.叶螨的种类(2)形态特征。成螨。如图4-18所示,成螨体色一般呈红色,足4对
56、。雌成螨体长0.380.48 mm,卵呈圆形,其体背两侧有块状或条形深褐色斑纹,斑纹从头胸部开始,一直延伸到腹末后端;有时斑纹分隔成2块,前一块大些。任务二园林植物吸汁类害虫的识别与防治四、蜱螨目吸汁类害虫的识别与防治任务二园林植物吸汁类害虫的识别与防治四、蜱螨目吸汁类害虫的识别与防治1.叶螨的种类(2)形态特征。若螨。初孵幼螨体近圆形,长0.10.2 mm,足3对。幼螨蜕一次皮后成为第一若螨,比幼螨稍大,略呈椭圆形,体色较深,体背两侧开始出现较深的斑块,足4对,此后雄若螨即老熟,蜕皮变为雄成螨。雌性第一若螨蜕皮后成第二若螨,体比第一若螨大,再次蜕皮才成雌成螨。任务二园林植物吸汁类害虫的识别与
57、防治四、蜱螨目吸汁类害虫的识别与防治1.叶螨的种类(2)形态特征。卵。卵呈圆球形,直径约0.13 mm。初产时无色透明,近孵化时颜色变深。任务二园林植物吸汁类害虫的识别与防治四、蜱螨目吸汁类害虫的识别与防治1.叶螨的种类(3)发生规律。 朱砂叶螨一年发生的代数因地区不同而有差异,一般发生代数20代左右,以受精的雌成螨在土块下、树皮裂缝、落叶中或杂草根际等处越冬,温室内无越冬现象。翌年3月下旬成螨出蛰,首先在田边的杂草上取食、生活并繁殖,然后由杂草陆续迁往花上为害。 任务二园林植物吸汁类害虫的识别与防治四、蜱螨目吸汁类害虫的识别与防治1.叶螨的种类2)二斑叶螨(1)分布及为害。 二斑叶螨别名二点
58、叶螨,在全国各地均有分布,寄主有桃、杏、李等果木。以若螨和成螨群集在叶背吸取汁液,使叶片褪绿呈灰白色或枯黄色,严重时叶片变色、干枯脱落。任务二园林植物吸汁类害虫的识别与防治四、蜱螨目吸汁类害虫的识别与防治1.叶螨的种类2)二斑叶螨(2)形态特征。成螨。幼螨。若螨。卵。任务二园林植物吸汁类害虫的识别与防治四、蜱螨目吸汁类害虫的识别与防治1.叶螨的种类2)二斑叶螨(3)发生规律。 二斑叶螨年发生代数在10多代至20多代,由北向南代数逐渐增加。在北方,以受精的雌成螨在土缝、枯枝落叶下、杂草的根际、树皮裂缝等处吐丝结网越冬。任务二园林植物吸汁类害虫的识别与防治四、蜱螨目吸汁类害虫的识别与防治2.叶螨的
59、防治方法1)农业防治 清除苗圃内的杂草及枯枝落叶,减少越冬虫源;合理灌溉和施肥,促进植株健壮生长;增强抗虫能力,及时喷药。任务二园林植物吸汁类害虫的识别与防治四、蜱螨目吸汁类害虫的识别与防治2.叶螨的防治方法2)化学防治 长期对害虫进行监测,检查叶面、叶背,最好借助于放大镜进行观察,当发现叶螨在较多叶片上为害时,应及早喷药防治。任务三园林植物钻蛀性害虫的识别与防治一、鞘翅目钻蛀性害虫的识别与防治1.天牛类 为害园林植物的天牛类害虫有光肩星天牛、双条杉天牛、松墨天牛、桃红颈天牛和帽斑天牛等。任务三园林植物钻蛀性害虫的识别与防治一、鞘翅目钻蛀性害虫的识别与防治1.天牛类1)光肩星天牛(1)分布及为
60、害。 光肩星天牛属鞘翅目天牛科,寄主植物有悬铃木、加杨、美杨、小叶杨、旱柳和垂柳等。任务三园林植物钻蛀性害虫的识别与防治一、鞘翅目钻蛀性害虫的识别与防治1.天牛类1)光肩星天牛(2)形态特征。成虫。 如图4-19所示,成虫体黑色带有光泽,体长2035 mm,宽712 mm。任务三园林植物钻蛀性害虫的识别与防治一、鞘翅目钻蛀性害虫的识别与防治任务三园林植物钻蛀性害虫的识别与防治一、鞘翅目钻蛀性害虫的识别与防治1.天牛类1)光肩星天牛(2)形态特征。幼虫。初孵幼虫乳白色,老熟幼虫略带黄色,前胸大而长,背板后半部颜色较深,呈凸字形,且前胸背板凸字形斑在拐弯处角度较小。任务三园林植物钻蛀性害虫的识别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招聘厂长合同范本
- 2025至2030年中国苯甲醛-2-磺酸钠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二零二五年度住宿安全保险理赔服务合同
- 2025至2030年中国聚乙烯丙纶复合防水卷材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二零二五年度摩托手车进出口代理合同
- 2025年度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利息借款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二手轿车所有权转移合同
- 2025至2030年中国网络丝提花布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网格鱼片碟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二零二五年度现代农业项目合同分类与农业科技应用
- 高效液相含量测定计算公式
- 六宫格数独解题技巧
- 公安机关通用告知书模板
- 工程款支付审批流程图
-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填空题
- 封头重量和容积计算
- 《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教学大纲
- 《手机摄影》全套课件(完整版)
- 彩色学生电子小报手抄报模板春节41
- 筒形件拉深成形工艺分析及模具设计
- JGJ_T231-2021建筑施工承插型盘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标准(高清-最新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