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调研报告2篇_第1页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调研报告2篇_第2页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调研报告2篇_第3页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调研报告2篇_第4页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调研报告2篇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调研报告2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调研报告1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县深入贯彻落实 中央、省、市关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各项工作部署,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作为加快建设美丽乡村、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以学习推广浙江“千村示范、 万村整治”经验为引领,认真落实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紧紧围绕农 村生活垃圾治理、农村污水治理、厕所革命、农业生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村容 村貌提升等工作重点,统筹谋划,精心组织,全面推进,取得明显成效,全县农 村人居环境极大改善,农村面貌较大改观,农民群众获得感、持续增强。一、基本工作情况1、垃圾治理全面开展。按照农村垃圾治

2、理“扫干净、转运走、处理好、保 持住”的要求,加大对设施设备的修建投入力度,引进福龙马、首创等环卫公司 开展了城乡一体化保洁,建立了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每年累计清理、转 运生活垃圾20万余吨,已有效治理行政村282个,占比100%,农村“脏乱差” 现象明显改观。同时,积极探索垃圾分类处置,从源头减少垃圾的产生量,采取“两次四分法”将可腐烂和不可腐烂垃圾进行初分,对可回收和不可回收进行再 分,垃圾的产量减少70%,极大地减少了垃圾运输成本和处理成本。2、厕所革命重点实施。把农村改厕工作作为重要民生工程,确立政府主导、 乡镇规划、农户参与、企业实施的运营机制,走出了一条“政府+企业+农户”的

3、 农村改厕新路子。科学选择改厕模式,在污水管网覆盖地区使用完整下水道式水 冲厕所,在污水管网覆盖不到的地区推广三格化粪池式厕所,累计完成农村卫生 厕所改造103310户,普及率达到85.2%,实施整村推进改厕123个,占比42.6%。 积极开展粪污共治,探索管网终端配备太阳能污水处理设施、砖混大三格化粪池、 人工湿地等无害化处理方式。3、污水治理梯次推进。因地制宜,采取截污纳管、建人工湿地、修生态沉 淀池等方式分类处理农村生活污水。已建成运营污水处理厂6座,保证了城区、 主要集镇及周边农村生活污水的收集,处理后均达到国家一级a标准进行排放, 有效保护水体生态环境。结合“河长制”推进工作,持续开

4、展清河行动,强化河 道综合治理,不断把污水治理工作引向深入。4、村容村貌明显提升。大力开展村容村貌整治,通过规范建房、硬化亮化 道路、绿化田园、净化村庄环境等多种措施协调推进,促进村容村貌改观。积极 开展环境美、田园美、村庄美、庭院美的“四美乡村”建设,让村庄净起来、绿 起来、美起来。二、存在问题: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工作,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系统谋划有待提升。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面宽, 牵扯部门多,工作任务重,实施难度大。要统筹兼顾,分类指导,健全机制,落 实责任。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治理工作还不完善,各级相关部门在系统谋划方面, 要进一步提高科学思维、整体谋划和长远观念。环保设

5、施的长效管护运营机制、 政府投入机制、资金保障机制、高效的治理评估机制与监督机制等还有待完善,(二)基础设施建设薄弱。由于历史原因,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农村道路、 供排水、教育、卫生、文化等基础条件非常薄弱,环境治理设施差,垃圾处理、 污水治理设施建设相对滞后,虽然开展了城乡一体保洁,基本解决了“垃圾围 村”、污水横流等问题,但现有垃圾处理场处理能力不足,农村垃圾仍存在出口 问题;全县农村污水还存在乱排乱放现象。农村通组入户道路普遍没有硬化,村村 通道路路面较窄、建设标准低,急需修复加宽;(三)群众参与度急需提高。引导群众参与环境整治机制还不健全,农民群 众自主投工投劳的热情和积极性还有待提高。

6、比如,有的群众环境卫生意识淡薄, 认为垃圾清理是环卫工人的事,存在垃圾随意扔的现象;有的个别农户对污水处理的意识还不强,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认识不够,缺 乏积极性和主动性,乱扔垃圾、乱倒污水习惯短时间难以改善。(四)农民主体作用发挥不够。当前,在农村普遍存在“上热下凉”问题, 县乡干部热情高,农民“等靠要”,缺乏内生动力,不愿投工投劳,动辄向政府 索钱索物,出现“干部进村自己干,农民站在路边看”现象。(五)资金投入压力较大。农村地区的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还很不足,长 效保障资金等仅靠政府单方投入压力较大,资金缺口大。近年来,在农村人居环 境整治工作中投入了大量资金,配备了相应设施和人员,但与目前

7、农村的现实状 况和工作需求还有很大差距。比如农村厕所改造,标准改造一户有墙、有顶、有 硬化(含瓷砖)、有门、有窗、有照明、有洗手池的三格化粪池厕所大体需投入 3000 元;采用管网水冲式厕所改造模式,村外建设大型砖混三格化粪池进行处理,通 过试点每户改厕费用约在8000元以上,改厕成本很高,资金筹措难,县乡财政 目前实难承担。三、下步建议1、进一步强化领导进一步明确工作责任,建立“三级书记负总责、分管领导抓落实的工作推 进机制,成立工作专班。各级党政“一把手”履行第一责任人责任,亲自谋划、 亲自部署、亲自督促,层层压实责任,狠抓工作落实。2、持续统筹谋划乡村建设涉及面广,要完善工作协调推进机制

8、,统一谋划,统一建设,统一 推进。各部门既要按照职责分工,各司其职,又要加强协同配合,整合各类资源, 形成工作合力。3、继续加大投入加强财政资金投入保障,统筹整合各类涉农资金,加大县乡财政投入,积极 引导社会资本参与,集中用于乡村建设。4、全面补齐短板针对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没有全面铺开、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处理能力不足、 户厕改造宣传不到位、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等问题,在“十四五”规划中, 我们将全面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推动全县农村人居环境全面提升,乡村建设 水平进一步提高。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调研报告2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态文明理念在 农村居民生活中的表现形

9、式,是农村居民拥有实实在在获得感、幸福感的实现载 体。年初,中央、省都对此项工作作出了安排,8月份,我市结合实际情况出台 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9月上旬,市政协组织五个调研组,分 赴我市八县两区,并到山东、安徽、湖北等相邻省份,深入到乡村一线,通过实 地调研、开座谈会、听取汇报、查看资料等方式就全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改善 农村人居环境工作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本次调研主要围绕农村垃圾治理、厕所 粪污治理、生活污水治理、村容村貌提升、管护机制建设等五个方面进行,现将 情况报告如下:一、基本情况我市农村人居环境总体向好,农村环境面貌有了较大改观。(一)治理垃圾全面开展。按照农村垃圾治理“扫

10、干净、转运走、处理好、 保持住”四个环节的要求,加大了对设施设备的修建投入力度,共配置垃圾桶8 万余个,修建垃圾池近2万座,购置各类垃圾收集运输车辆近8千辆。积极探索 垃圾分类处置,从源头减少垃圾的产生量,比如新县在新集金河村、陈店梅花村 开展垃圾分类试点,采取“两次四分法”将可腐烂和不可腐烂垃圾进行初分,然 后对可回收和不可回收进行再分,垃圾的产量减少了 70%,极大地减少了垃圾 运输成本和处理成本。(二)粪污治理分类实施。推进“厕所革命”,排查摸底,建立台账,对验 收合格厕所进行补助,引导群众主动改厕。坚决防治畜禽污染,督促环保基础较 好的规模养殖场提升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水平,依法关停不达标

11、的养殖场;禁止农户家庭畜禽粪污随意堆放,做好退出散养、退出庭院、退出村庄,进 入规模场、进入合作社、进入市场的引导工作。(三)污水治理梯次推进。因地制宜,采取截污纳管、建人工湿地、修生态 沉淀池等方式分类处理农村生活污水。比如,淮滨县已建成污水处理厂2座,收 集县城区及周边农村生活污水,日处理生活污水4万吨,处理后均达到国家一级 a标准进行排放,有效保护水体生态环境。同时,各县区结合“河长制”推进工 作,持续开展清河行动,强化河道综合治理,不断把污水治理工作引向深入。(四)村容村貌明显提升。大力开展村容村貌整治,通过规范建房、硬化亮 化道路、绿化田园、净化村庄环境等多种措施协调推进,促进村容村

12、貌改观。比 如,商城县专门印发了关于开展村容户貌“ 12345678”集中整治大提升活动的 实施方案,在脱贫攻坚为引领下,不断提升工作成效。(五)管护机制逐步完善。各县区均成立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领导小组, 负责指挥协调督导,乡镇成立专门部门,对接落实工作,有制度、有方案、有队 伍、有经费的管护制度正逐步形成。目前,全市通过直接购买或实施ppp模式, 每年投资6亿元以上,引进了38家公司,创造了 4万多个公益岗位,平均比例 约占农村总人口的4%。,基本实现保洁服务全覆盖。二、存在问题(一)要素欠缺,投入不充分。改善人居环境,既要投入大量资金到基础设 施建设之中,又要总体统筹协调各乡村打造自己的

13、特色,所有的这些,都离不开 政府的大力支持和社会强有力帮助。现阶段,一是缺少建设资金。政府财政投入 无法做到全包全揽、面面俱到,各村镇之间竞争激烈,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僧多 粥少”的现象;全市统筹宣传不够,没有一个完整的宣传计划,城市投资者对农村现实情况 了解不多,环境治理项目吸引力低,社会资本投入有限;农民收入普遍不高,自有资金投入能力不足。二是缺少建设人才。一方面农 村很多年轻人为了赚到更多的钱,选择到城市打拼,留下老人和孩子在家生活, 适龄劳动力缺乏;另一方面限于公共服务不完善等因素制约,美丽乡村建设缺乏对高层次人才 的吸引力,农村人才缺失,尤其是污水处理技术人才严重缺乏。三是缺基础设施。

14、 道路、房屋、排污排水设施以及公共服务设施、娱乐设施、医疗卫生设施、环保 设施、教育设施等各个方面,仍然相对滞后。比如,排污管网配套不足,截污纳 管集中处理率偏低,人工湿地、生态沉淀池修建数量较少,部分排水渠设计不合 理,排出的污水也是流入农田和村庄外围的宅基地,带来二次污染。(二)力度不均,推进不平衡。一是党政推进和群众参与不平衡。各地党政 能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作为助力脱贫攻坚、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 抓手,建立领导小组,完善工作机制,出台实施方案。但是部分农民群众由于生 活习惯,对改善环境参与度不高,维护环境卫生的自律意识不够,爱护村庄的基 础设施设备的意识薄弱,存在“政府干、群

15、众看”的现象。二是具体工作和长效 机制不平衡。一些“专项行动”、“重点工程”成效显著,但没有形成系统的工 作思路和操作办法,缺乏长效的管护机制,特别是合理的付费机制。三是乡村之 间工作开展不平衡。由于历史原因各村的环境状况不一样,整体来看,南部山区 县情况较好,北部平原县问题突出。在行动过程中,基础相似村镇因重视程度不 一样,反映在工作成效上也差别明显。有的村工作组织有力、思路清晰、措施得 当,亮点纷呈;有的村工作相对滞后,领导干部重视不够,把此项工作当成临时工作应付检 查,推动力度不足,广度深度不够,短板弱项明显。部分村镇面源污染问题突出, 化肥农药利用率低,塑料地膜等农业废弃物随意丢弃,逐

16、年积累危害土壤生态环 境;部分村镇把水产养殖作为主导产业,换水清塘时往往不经处理直接排放,造 成河流和土壤污染;部分村镇存在大量不按要求治污的散养户,甚至出现“畜进人退”的现象。(三)整合不足,系统不完善。一是缺少科学规划。部分乡镇规划缺乏前瞻 性,编制滞后于建设发展的实际,建设项目不在村庄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导致 在规划审批中,因缺乏法定依据,制约了项目的后续建设。部分乡镇规范缺乏立 体性,虽然也制定了相应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镇区控制性规划和部分村建设规 划,但未结合特色产业、山水资源、革命老区等优势制定发展规划。二是缺少部 门合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一个系统工程,基层不少公共服务部门还属于

17、垂直 管理,习惯于在自己业务范围内开展工作,缺乏沟通配合,对建设标准和建设内 容要求不一,上下联动、部门协作、齐抓共管的格局尚未形成。三是缺内生动力。 美丽乡村最终需要产业来带动和支撑,如果没有产业带动,那么建到最后也将会 是一个空壳村、空心、村。目前我市农村普遍都存在着主导产业弱,产业组织化和 发育程度低,知名品牌少,市场竞争力弱,产业规模效益不明显,农产品科技含 量不高等问题。(四)疏于管理,保持不到位。环境治理改善涉及面广,直接经济效益不高, 在长效管理中存在困难。一是管理体制不健全。部分县区还没有完善自上而下的 管理体制,主要依靠村、镇自行管理,以致出现“中阻梗”。比如随着陈年垃圾 清

18、理和日常卫生保洁工作的全面覆盖,乡镇中转垃圾量剧增,由于中转运力不足, 处理不及时,垃圾外溢情况突出。二是购买服务岗管理难。政府通过直接购买服 务或实施ppp模式,委托企业对农村垃圾治理进行管理过程中,一些乡镇在与中 标服务公司签订合同之后,监督、管理和服务没跟上,缺乏督查考评措施。三是 动员群众保持难。一些农村地区群众习惯了农村安逸平静的生活,对国家出台政 策不够理解,不愿意去改变现有的生活方式,配合程度不够。比如,一些农村外 出人员返乡后,填塘埋田、大拆大改,修建了一些偏离农村风格的房屋,破坏了 村庄原有风貌和自然环境;一些村镇除了主干公路沿线外,其余地方存在垃圾乱丢、杂物乱堆现象,特 别

19、是一些偏远的村落,陈年垃圾处理问题依然严峻。三、意见建议(一)规划引领、产业支撑。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需要合理的规划作为指导, 规划不仅是长期发展的遵循依据,也是近期投资的成本考量。要立足农村自然文 化资源禀赋,随行就市、量力而行,要强化整体性、前瞻性和系统性,科学确定 建设内容、建设任务、建设方案、投资规模,有计划、有步骤、分阶段、分层次 推进。同时,要明确乡村环境改善正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现实体 现,要注重发挥环境改善和产业发展的相互促进作用。乡村环境改善并非“烧 钱”,农村环境治理带来的良好生态环境,能催生农家乐民宿、养老养生、观光 休闲、采摘体验等绿色文化旅游活动,推动农村众创

20、空间等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带动广大农民创业就业和增收致富。要把改善环境建设美丽乡村和产业发展协调 推进,狠抓“多彩田园”示范工程创建,把投入转化为现实的经济价值,做好跟 进扶持,发展农业保险,为农村产业保驾护航。(二)增强合力,健全机制。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作为乡村振兴的首篇文章, 在全域范围内,加大投入,全力推进。一是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合理分配公 共财政对农村投入,真正让公共财政投入对美丽乡村建设起到引导、支撑和保障 作用。二是理顺部门责权关系,相关部门应积极整合项目,提高社会管理和公共 服务水平。三是健全农村环境投资回报机制,吸纳社会资本。通过村企结对共建、 金融资本参与、社会捐资、民间投资等方式,集聚更多的资源、资金,引导社会 力量参与到农村环境改善中来。将本地区的优势资源通过媒体、网络等渠道向外 推广,让投资者清楚地“看”到乡村发展的优势资源,投资乡村建设的经济回报, 主动到农村投资建设,形成循环资金链,使美丽乡村建设能够持续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