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诗歌鉴赏的类别-精品课件_第1页
新编-诗歌鉴赏的类别-精品课件_第2页
新编-诗歌鉴赏的类别-精品课件_第3页
新编-诗歌鉴赏的类别-精品课件_第4页
新编-诗歌鉴赏的类别-精品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诗歌鉴赏(一)诗歌鉴赏的类别 诗词赏析是高考的必考内容,分值都在8分左右。但对考生来说,这种题又很不容易得分,主要原因是很多学生不知道如何鉴赏诗词曲,读不懂其中的意蕴,领悟不了诗人的基本情感。 要读懂诗词曲,应当遵循一定的阅读原则。古典诗歌从其题材和思想内容上可以分成很多类型,我们可以借助这些分类知识来鉴赏古典诗歌。欣赏古典诗词还要关注诗的意象,意象是欣赏诗歌艺术的一个窗口。一般认为,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来寄托诗人情思的客观物象。在我国诗歌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很多意义比较固定的传统意象。如果我们熟悉诗歌的这些分类和意象,就如同拿着一把打开诗歌大门的钥匙,会给鉴赏诗歌带来很大帮助

2、。 1、怀古诗 以吟咏或评论历史故事、历史人物为题材,抒发诗人的怀古叹今之情,揭批统治阶级的昏庸荒淫,揭示历史变迁规律以警示今世。怀古诗常用的意象为“六朝”“金陵”“西都”“赤壁”等和历史相关的名城、事件或者人物;常用对比以及借景抒情、渲染烘托、虚实结合等写法,使作品内涵更加丰富、形象更加鲜明、感情更加强烈。 诗词赏析是高考的必考内容,分值都在8分左右。但对考生来说,这种题又很不容易得分,主要原因是很多学生不知道如何鉴赏诗词曲,读不懂其中的意蕴,领悟不了诗人的基本情感。要读懂诗词曲,应当遵循一定的阅读原则。古典诗歌从其题材和思想内容上可以分成很多类型,我们可以借助这些分类知识来鉴赏古典诗歌。欣

3、赏古典诗词还要关注诗的意象,意象是欣赏诗歌艺术的一个窗口。一般认为,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来寄托诗人情思的客观物象。 我国诗歌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很多意义比较固定的传统意象。如果我们熟悉诗歌的这些分类和意象,就如同拿着一把打开诗歌大门的钥匙,会给鉴赏诗歌带来很大帮助。1、怀古诗 以吟咏或评论历史故事、历史人物为题材,抒发诗人的怀古叹今之情,揭批统治阶级的昏庸荒淫,揭示历史变迁规律以警示今世。怀古诗常用的意象为“六朝”“金陵”“西都”“赤壁”等和历史相关的名城、事件或者人物;常用对比以及借景抒情、渲染烘托、虚实结合等写法,使作品内涵更加丰富、形象更加鲜明、感情更加强烈。2019年高

4、考湖北卷 华清宫 吴融四郊飞雪暗云端,惟此宫中落便干。绿树碧檐相掩映,无人知道外边寒。 过华清宫 李约君王游乐万机轻,一曲霓裳四海兵。玉逵升天人已尽,故宫惟有树长生 试题从以下两个角度来考查: (1)两首诗描写了不同时期的华清宫,请指出二者主要运用了哪种相同的表现手法,并作简要说明。 (2)两首诗各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从题目“华清宫”这一意象可以看出,这两首诗可归入怀古诗类,这就为我们解答试题提供了一定的参考。诗在写法上都运用了虚实结合的对比手法。前者将唐统治者“宫中”绿树掩映、温暖如春与“外边”民间飞雪阴云、分外寒冷进行对比,鞭挞了无视人民疾苦、沉湎于享乐的统治者。后者将统治者昔日

5、霓裳羽衣,歌舞升平的淫乐与今天杂树丛生,宫殿荒凉的情景进行对比,讽刺统治者荒淫误国,感叹王朝兴衰。2、边塞诗 以描写边塞风光及反映边疆将士奋勇杀敌、誓死卫国、愁怨征戍、思乡思亲和诗人同情征戍将士、批判统治者等思想感情为基本内容。边塞诗常用描写的方式写边塞风光,为后面抒情作铺垫,做到情与景的交融。表达边塞主题和建功立业内容的意象有: (1)长城,指守边的将领。如陆游的书愤:“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鬓已先斑。” (2)楼兰,指边境之敌。如王昌龄从军行:“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塞上听吹笛 高适霜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一种什么样的

6、感情?其感情基调如何? 在明白了边塞诗的基础上,了解唐代的笛子曲梅花落大都表现怨愁离绪的情感,那么,就可以理解这首诗抒发了戍边将士殷殷的思乡之情,其感情基调是感慨而不哀伤。 3、送别诗 主要抒写离情别恨,或用以激励劝勉,或用以表达深厚情谊。写法上常常情景交融,用景来烘托诗人的感情。送别类诗歌常用的意象如下: (1)杨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如诗经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刘禹锡的杨柳枝词“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管别离”等。 (2)长亭。长亭作为陆上的送别之所,在古代送别诗词中不断出现。如李白菩萨蛮:“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3)南浦

7、。多见于南方水路送别的诗词中,如白居易南浦别中的“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范成大横塘:“南浦春来绿一川,石桥朱塔两依然。年年送客横塘路,细雨垂杨系画船。”等。此外,“酒”“劳歌”“阳关”等也常用来表送别,如王维的渭城曲中的“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等。请看下面这道题: 武威送刘判官赴碛西行军 岑参火山五月行人少,看君马去疾如鸟。都护行营太白西,角声一动胡天晓。 从诗题中的“送”字,可以明白这是一首送别诗,那就用送别诗写离情惜别的基本主题来参照分析。其次,“角声”是军中的号角声,再理清“胡天晓”的象征意义,才能找到正确的思路来回答。这一句意义极为深刻,其意思是说只要我军发动进攻,就能全

8、歼敌军,大获全胜,使西域重见光明。这和一般的差别诗有着极大的差异,诗人用“火山五月行人少”的情景来反衬刘判官的过人之勇,为最后一句作铺垫,将赞赏、惜别与祝捷紧密地联系在一起。4、山水田园诗以自然为对象,描绘自然界的山水风光与从容和乐的田园生活,借以表现诗人对自然自由生活的向往、隐逸之情、闲适淡泊之意或者排遣对现实的不满的孤寂凄苦等心境。意象多用山水树鸟云,鸡豕狗牛羊等自然山水田园中的事物。写法上常用借眼前景来抒情,情景交融,笔法含蓄。 王维的渭川田家:“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野老念牧童,倚杖侯荆扉。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这是一首典型的田园诗

9、。夕阳的余晖映照着村落,归牧的牛羊涌进村巷中。老人惦念着去放牧的孙儿,拄着拐杖在柴门外张望。野鸡声声鸣叫,小麦已经吐穗,吃足桑叶的蚕儿开始休眠。丰年在望,荷锄归来的农民彼此见面,娓娓地聊起家常。这纯美的自然风光、美好的人情景致使诗人联想到对官场明争暗斗的烦厌,觉得隐居在这样的村落该是多么恬静舒心;惆怅之余不禁吟起诗经中“式微,式微,胡不归?(意即:天黑啦,天黑啦,为什么还不回家呀?)”的诗句,表明他归隐田园的志趣。2019年高考全国卷的诗歌鉴赏试题: 江间作四首(其三) 潘大临西山通虎穴,赤壁隐龙宫。 形胜三分国,波流万世功。沙明拳宿鹭,天阔退飞鸿。 最羡渔竿客,归船雨打篷。 从全诗看,作者向

10、往一种什么样的生活?请简要分析。 从诗的意象上看,“江”“西山虎穴”“赤壁龙宫”“沙鹭”“天”“飞鸿”“渔竿客”“船”等,写的都是自然之物,再结合“最羡渔竿客”一句,可以看出,本诗当属山水田园诗类,写诗人向往自由,期盼归隐之情。因而,这道题就可以回答为:作者向往一种隐逸的生活。诗的前两联,作者从眼前之景,转入怀古,遥想当年赤壁之战时的人事,而今安在?从而发出了“波流万世功”的感叹。接着,诗的后两联,作者赞叹宿鹭、飞鸿的自由安闲,接着又看到了渔翁的扁舟,于是表明了“最羡渔竿客”的情怀,扬驾一叶小舟在烟雨朦胧中归去! 5、咏物诗 常借吟咏自然或社会之物,来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常用象征、比拟等艺术手

11、法,托物言志。好的咏物一般具有三个特点:一是咏什么要能抓住特征,让读者相信确实是所咏之物;二是要有所寄托,不是为咏物而咏物,而是通过咏物,表达一定的思想内容;三是咏物和寄托的关系要处理好,即“不即不离”。 赏析下面这首诗: 孤雁 杜甫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古人赏析诗,常说到“诗眼”。清人浦起龙评这首诗说:“飞鸣声念群,一诗之骨”(读杜心解),本诗的诗眼是什么?怎样理解浦起龙的评价? 全诗的诗眼是“孤”字,全诗都是在写雁的这个特征,诗人同情失群的孤雁,其实也是融入了自己的思想感情。此孤雁不同一般,它不饮,不啄,只是一

12、个劲地飞着,叫着,声音里透出:它是多么相信它的同伴!不独想念,而且还拼命追寻,这真是一只情感热烈而执著的“孤雁”。浦起龙的评价是抓住了要领的。 6、羁旅诗 多写游子在外漂泊的思乡怀亲之情及人生感伤,主题比较集中。常用情景交融的写法,眼前景与心中情相生。2019年高考四川卷:读下面一首 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葛溪驿 王安石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灯明来照秋床。病身最觉风露早,归梦不知山水长。坐感岁时歌慷慨,起持天地色凄凉。鸣蝉更乱行人耳,正抱疏桐叶半黄。 (1)本诗首联描绘了一幅画面,请为这幅画面拟一个小标题。 (2)诗人的心绪集中体现在“乱”字上,全诗是怎样表现的?请简要分析。 这首诗的标题中的“驿

13、”字,表明了作者写作的地点,可知本诗当属羁旅诗的范围,多写游子在外漂泊的思乡怀亲之情及人生感伤。从诗的主旨上看,也确是以“乱”为诗眼,心中之情与眼前之景交融,抒写了诗人的家国之思。首联借残月、滴漏、昏暗的灯光这些冷色调的、灰暗压抑的意象,暗写诗人心烦意乱,描绘了“驿站秋夜难眠图”。颔联直写身体之病、羁旅之困及“归梦”这一意象点明的怀乡之愁。这一联点明“乱”的部分原因,为进一步写“乱”蓄势。颈联另出一意,写忧国之思,这是“乱”的又一原因。此联将浓郁的乡思、天涯倦怀、病中凄苦及深切的国事之忧融为一体,复借景色凄凉的天地含蓄而浓郁地表达出来,“凄凉”更是作者心境的直接表达。尾联用衬托手法,借“疏桐蝉

14、鸣”更进一步将诗人的烦乱心绪渲染到了极致。 思乡思亲友类诗歌常用的意象有: (1)月亮。如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中:“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起嘏的江楼感旧:“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等都很有名。 (2)鸿雁。鸿雁每年秋季不远万里飞回故巢越冬,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和羁旅伤感之情,因此诗人常常借雁抒发思乡情。隋人薛道衡人日思归:“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韦应物闻雁:“故园眇何处?归思方悠哉。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 (3)双鲤。鲤鱼代指书信,汉乐府诗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宋人晏几道蝶恋花词“蝶去莺飞无处问,隔水高楼,望断双鱼信”等。7、哲理诗 往往将哲学的抽象哲理含蕴于鲜明的艺术形象之中,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描述、议论,来寄寓或阐发作者对生活或者历史的某种富含哲理的感悟。有的直接点明主旨,有的含而不露,引人思考。 琴诗 苏轼若言琴上有琴声, 放在匣中何不鸣? 若言声在指头上, 何不于君指上听? 这首诗中阐发了什么样的生活道理?请结合楞严经中一段论述“譬如琴瑟、箜篌、琵琶,虽有妙音,若无妙指,终不能发。”进行理解。苏轼的这首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