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地球物理勘探继续教育问题详解_第1页
2019地球物理勘探继续教育问题详解_第2页
2019地球物理勘探继续教育问题详解_第3页
2019地球物理勘探继续教育问题详解_第4页
2019地球物理勘探继续教育问题详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word2019年中国石油大学60学时地球地质 勘探最全答案1、动校正时如果速度取小了所产生的后果 是校正不足。错2、Dix公式主要适用于水平层状介质。正确3、偏移处理后的最终成果显示在深度域如此为深度偏移。正确 4、侧面反射波可以用二维深度偏移的处理方法加以消除。错 5、Widess模型是用于讨论横向分辨率的一种典型模型。错 6、闭合就是正交测线的交点处同一界面的铅垂深度相等。错7、用反射波的to时间与叠加速度计算的深度就是界面的法线深度。错 8、自激自收时间或零炮检距时间,是反射波时距曲线的顶点。正确 9、水平层状介质的叠加速度就是均方根速度。错 10、共反射点必定是共中心点。错 1 /

2、21word11、视速度大于等于真速度。正确12、在水平层状介质中,地震波沿着直线传 播一定用时最短。错 13、时距曲线就是波的旅行时与波的传播距离间的相互关系。错 14、形成反射波的根本条件是上下两种介质 的速度不相等对 15、入射角大于临界角产生不了透射波。正 确16、屡次覆盖的统计效应一定优于组合的统 计效应。错17、随机干扰的相关半径可以从随机干扰的 振动图获取。错 18、共激发点反射波时距曲线的曲率随着界 面埋藏深度或t0时间的增大而变陡错误 19、激发点和观测点在同一条直线上的测线 称为纵测线正确20、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包括重力、磁法、电 法、地震勘探、测井正确2 / 21word2

3、1、把追踪比照的反射波同相轴赋予具体而 明确的地质含义的过程称为层位标定。正确) 22、速度的倒数通常称之为慢度正确23、实现层位标定的根本方法有平均速度标 定法、VSP资料标定法、合成地震记录标定 法三种。正确)24、波动是一种不断变化、不断推移的运动 过程,振动和波动的关系就是局部和整体的 关系。正确)25瑞雷面波的振幅随深度增加呈线性衰减错误.简单线性组合只能压制沿测线方向的规 如此干扰波,而不能压制垂直或斜交与测线 方向的规如此干扰波。正确.屡次覆盖的统计效应一定优于组合的统 计效应错误.静校正参数来源于低降速带的测定。错误。.共激发点反射波时距曲线的曲率随着界 面埋藏深度或To时间的

4、增大而变陡。错误3 / 21word.在第一菲涅尔带围的绕射子波是相互加 强的正确.在测线上同一点,根据钻井资料得到的 地质剖面上的地层分界面与时间剖面上的反射波同相轴在数量上、出现位置上,是-一 错误.均匀介质就是各向同性介质错误.地震资料的解释可分为构造解释、地层 岩性解释、开发地震解释三个阶段正确。.进展三维地震勘探时,三维偏移数据体不会出现测线交点不闭合现象。正确.一个分界面情况下直达波与反射波的时距曲线总会相交。正确.在实际的地层剖面中,折射层的数目要比反射层数目少的多。正确.平均速度一定大于均方根速度。错误.地震子波wt和反射系数rt求取 地震记录st的过程为褶积模型。正确.品质因

5、子Q表示的是地震波振幅在一个 波长围的相对变化。正确.二维偏移可以消除侧面波错误.震动传播的速度为波速,与质点本身运4 / 21word动的速度有关.(错误).从所用的域来看,偏移方法可分为时间 空间域和频率-波数域。正确.正弦波的视速度和视波长一般不小于它 们的真速度和真波长。正确44.偏移在具体实现过程中有多种多样的方 法,从所依据的理论来看,可分为折射偏移 和波动方程偏移。正确判断题共20题,100分1、实现层位标定的根本方法有平均速度标定法、VSP资料标定法、合成地震记录标定法三种。A错误B正确正确答案是:B 2、从波动方程数值解的方式上看,方法可分为有限差分法、Kichhoff积分法

6、、F-K频率波数域法,有限元法。A错误B正确正确答案是:B 3、共激发点反射波时距曲线的曲率随着界面埋藏深度或t0时间的增大而变陡。A错误B正确 正确答案是:A 4、激发点和观测点在同一条直线上的测线称为纵测线。A错误B正确正确答案是:B 5、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包括重力、磁法、电法、地震勘探、测井。 A错误B正确正确答案是:B 6、在实际的地层剖面中,折 射层的数目要比反射层数目少得多。A错误B正确 正确答案是:B 7、在具体实现过程中有多种多样的方法,从所依据的理论来看,可分为射线和波动方程。A错误B正确 正确答案是:B 8、正弦波的视速度和视波长一般不小于它们的真速度和真波长。A错误B正确正

7、确答案是:B 9、二维可以消除侧面波。A错误B正确 正确答案是:A 10、从所用的域来看,方法可分为时间空间域(p)和频率波数域(F K)o A错误B正确 正确答案是:B 11、振动传播的速度为波速, 与质点本身运动的速度有关。 A错误B 正确 正确答案是:A 12、对于二维地震勘探而言, 共激发点反射波时距曲线反映的是一段反射界面的情况。A错误B正确 正确答案是:B 13、直达波和折射波所对应的介质波速为其时距曲线斜率的共反射点倒数。A错误B正确 正确答案是:B 14、地震资料二维解释包括连井解释、剖面解释、平面解释三个环节。A错误B正确 正确答案是:B 15、从使用的速度函数来看,可分为时

8、间和深度。A错误B正确 正确答案是:B 16、速度的倒数通常称之为慢度。A错误B正确 正确答案是:B 17、产生折射波的界面埋藏越深,盲区越小。 A错误B正确 正确答案是:A 18、波动是一种不断变化、不断推移的运动过程,振动和波动 的关系就是局部和整体的关系。A错误B正确 正确答案是:B 19、从输入资料的性质上看,方法可分为叠后和叠前。 A错误B正确 正确答案是:B 20、地震资料的解释可分为构造解释、地层岩性解释、开发 地震解释三个阶段。A错误B正确正确答案是:B地震勘探原理课程综合练习题5 / 21word第2章地震波运动学理论一、填空题1分/空1、根据波面的形状可以划分波的类型为:球

9、面波、 柱面波 、 平面波。3空2、密度和速度的乘积称为波阻抗。1空3、反射线反向延长与从震源向分界面所作垂线的交点称为 虚震邂。1空4、波在各种介质中的传播路线, 满足所用时间为最短的条件称为费马原理。1空5、波从震源出发,传播到测线上各观测点的传播时间t与观测点相对于激发点坐标原点距离x之间的关系称为 时距关系。1空6、在水平界面情况下,从观测到的波的旅行时中减去正常时差A上得到x/2处的b时间称为动校正。 1空 TOC o 1-5 h z 7、正常时差与 x2成 正比 ;与v2、t0和h成反比。2空8、由激发点两侧对称位置观测到的来自同一界面的反射波的时差称为倾角时羞。1空9、所有波中最

10、先到达检波器的第一波峰时间称为 初至时间。1空10、各接收点的地震波属于同一相位振动的连线称为 同相翅。1空11、形成折射波的根本条件是入射角等于临界角 、两介质波速不等下部大于上部;形成反射波的根本条件是 两介质有波阻抗差。3空12、反射波、直达波和折射波时距曲线的关系分别是1直达波时距曲线是反射波时距曲线的渐近线。2折射波时距曲线与反射波时距曲线有两个切点3直达波与折射波的时距曲线有一个交点 Xp,在XXp的区间,折射波为初至波,而直达波为续至波,反射波总是最后接收到。3空13、频谱分析中,研究振幅与频率间的关系称为 幅频特件;相位与频率间的关系称为 相频特性。2空6 / 21word二、

11、判断题准确的打,错误的打 1分/题1、自激自收时间或零炮检距时间,是反射波时距曲线的顶点。 TOC o 1-5 h z 2、共反射点必定是共中心点。3、形成反射波的根本条件是上下两种介质的速度不相等。4、波面是静止的、等时的和等相位的。5、视速度大于等于真速度。6、在水平层状介质中,地震波沿着直线传播一定用时最短。7、时距曲线就是波的旅行时与波的传播距离间的相互关系。8、形成折射波的根本条件是入射角等于临界角。9、入射角大于临界角产生不了透射波。10、一个分界面情况下直达波与反射波的时距曲线总会相交。三、名词解释3分/题1、反射定律:反射线位于入射平面,反射角等于入射角。2、透射定律:透射线位

12、于入射平面,入射角的正弦与投射角的正弦之比等于介质一与介质 二两种介质中的波速比。3、惠更斯原理:在波前面等时面上的每一个点都可视为独立的、新的子波源;每个子波源都向各方面发出新的波称为子波,子波以所在处的波速传播,最近的下一时刻的这些子波的包络面或包络线便是该时刻的波前面。4、最大穿透深度 :回折波到达某一深度之后开始上拐,此深度称为最大穿透深度。5、信噪比:有效信号与干扰信号的振幅或能量的比值。6、视速度:沿测线传播的速度。7、炮检距:激发点到地面个规如此测点的距离。8、振动图:在地震勘探中,每个检波器所记录的,便是那个检波器所在点处的地面振动,它的振动曲线习惯上叫做该点振动图9、地震子波

13、:地震波传播到更远的距离100m到几百米后,振动图的形状逐渐稳定,成为具有多个相位、延续 60-100ms的地震波。四、简答题6分/题1、讨论时距曲线的实际意义是什么?7 / 21wordA各种波的时距曲线上的特点是在地震记录上识别不同类型地震波的重要依据B如果采用自激自收方式,又各接收点地震道组成的地震剖面上,反射波同相轴形态与地下界面的形态是相对应的。2、反射波时距曲线的主要特点有哪些?A曲线是双曲线B假如为倾斜界面,双曲线极小值点总是偏向界面的上倾方向C反映了反射波旅行时和炮检距之间的关系。3、折射波法在地震勘探中有哪些具体应用?A用于研究深层构造,如盐丘构造的探测B用来确定地表地层的特

14、征,即确定低降速带和静校正参数第3章地震资料采集方法与技术一、填空题1分/空1、地震勘探中干扰波的类型主要有两大类:规如此干扰和随机干扰。2空2、规如此干扰波是指具有一定主频和视速度,能在地震记录上以一定 规如此出现的干扰波。如瑞雷面波、声波、浅层折射波、 TOC o 1-5 h z 侧面波、工业电干扰 、屡次反射波等都属规如此干扰波。9空3、瑞雷面波的主要特点是频率低、谏度低、频散和质点振动轨迹为逆时针椭圆。4空4、陆上地震勘探的震源主要包括两大类,一是炸药震源.二是非炸药震源。2空5、地震信号的动态围是指地震波振幅的强弱差异的变化围。1空6、测定低降速带主要采用浅层折射法和微地震测井法 方

15、法。2空7、静校正是指 对引起时距曲线畸变的地面表层因素的校正:静校正量只与表层因素 有关,与深层因素无关。3空8、在地震勘探的野外施工时,为完成施工任务而选取的激发点和接收点的空间位置与其相互关系,称之为观测系统 。1空9、屡次覆盖是指 对同一被追踪的界面讲展屡次观测。1空10、从屡次覆盖观测系统的综合平面图上可以得到共激发点、共接收点、共炮检距和共反射点四种记录。4空8 / 21word11、有效波和干扰波的差异表现在传播方向不同;针对这一类型的干扰波,在野外施工时, 往往采用组合检波 方法来压制;在进展资料处理时, 还可以采用视速度滤波 进展去除。3空12、有效波和干扰波可能在频谱上有差

16、异。此类干扰波的压制方法主要是野外记录时进展有目的的采取滤波和室的频率滤波处理。 3空13、有效波和干扰波经过动校正后的剩余时差 可能有差异。此类干扰波的压制方法, 在野外广泛使用屡次覆盖技术,在资料处理阶段通常采用水平叠加技术能较好压制它们。3空14、有效波和干扰波在出现规律上可能有差异。 此类干扰波的压制方法主要是利用其统 _计规律进展压制。2空15、讨论检波器组合的解题思路是:把组合看成一个滤波系统,单个检波器的信号看成是滤波系统的输入,多个检波器组合后的信号为滤波系统的输出。2空16、描述随机过程的参数包括:平均值、方差和自相关函数。 3空17、任意两个检波点之间波形的相似程度是用相关

17、系数表示的,假如在某距离上不规如此波随机干扰互不相似,我们称此距离为随机干扰的相关半径。1空18、关于组合的统计效应的一般结论是;当组距大于随机干扰的相关半径时,用m个检波器组合以后,有效波相对于随机干扰的信噪比要提高而倍。1空19、CSP与CMP反射波时距曲线的共同特点是曲线都是一条双曲线;两者的不同点是极小点位置不同和反映的地下反射界面围不同以与t0时间所代表的意义不同。3空20、全程二次波时距曲线的特点是:界面倾角较小时、全程二次波自激自收时间约为一次反射波自激自U时间的 2倍m全程二次波的等效界面倾角约为一次反射界面倾角的2管。屡次波旅行时与和该屡次波具有一样垂直旅行时的一次波的旅行时

18、的差值称为剩余时差。3空21、共反射点叠加也称水平叠加;其目的是得到能根本反映地下地质形态的水平叠加剖面或相应的数据体 ;其根本原理是 在野外采用屡次覆盖的观测方法,在室将野外观测的 屡次覆盖原始记录经过抽取共中心点或共深度点或共反射点道集记录、速度分析、动静校正、水平叠加等一系列处理的工作过程。3空9 / 21word22、影响共反射点叠加效果的主要因素有两个,其一是 速度;其二是地层倾斜2空 TOC o 1-5 h z 23、识别屡次波的主要标志是t 0标志 和 倾角标志。2空二、判断题准确的打,错误的打 1分/题1、静校正参数来源于低降速带的测定。2、屡次覆盖的统计效应一定优于组合的统计

19、效应。3、随机干扰的相关半径可以从随机干扰的振动图获取。4、动校正时如果速度取小了所产生的后果是校正不足。5、屡次波的剩余时差规律可以用直线方程来表示。三、名词解释3分/题1、频散:波的传播速度随频率而变化2、虚反射:指从震源首先到达地面发生反射然后向下传播,再从地下界面反射的波。3、鸣震 :是指海底比拟平坦、反射系数比拟稳定的界面,进入水层的能量产生屡次反射造成水层的共振现象。4、交混回响:当海底起伏不平时,由于地震波的散射和水层屡次波相互干预,造成的一种严重的干扰。5、交叉时:;在折射波时距曲线图上,当激发点附近没有折射波,将折射波时距曲线延伸,使之与通过激发点的纵坐标轴相交,此交点处的时

20、间叫做交叉时。四、简答题6分/题1、分析比拟陆地与海上地震勘探的异同点。同:采集、处理、解释的总体步骤一样,都是利用检波器接收反射波或折射波进展勘探,都会出现干扰波异:使用震源种类不同, 干扰波种类不同,观测方式不同海上为匀速前进中观测且有电缆偏角,海上勘探需要定位2、可控震源相对炸药震源的优越性表现在哪些方面?A不产生地层不传播的振动频率,从而节约能量B不破坏岩石,不消耗能量于岩石的破碎上C抗干扰能力强D引起地面损害小,特别适于在人员稠密的工区工作3、当今地震勘探陆地、海洋使用什么类型的检波器?10 / 21word动圈式地震检波器geophone, seismometer, detecto

21、r检波器是安置在地面、水中或井下以拾取振动的地震探测器或接收器,其实质是将机械振动转换为电信号的一种传感器。目前地震检波器几乎都是动圈式用于陆地工作和压电式用于海洋和沼泽的。压电式水听器Hydrophone这种检波器是用压电晶体或类似的瓷活化元件制成的薄片作为压力传感元件,当薄片收到外力如水压力变化 作用发生弯曲,如此在薄片的两面产生电压差,每一面上都有薄的电镀层和电路连接,用来测量这个电压差,该电压差与瞬时水压与地震信号有关成正比。数字检波器这种检波器利用硅片收到振动会发生相对形变,从而改变控制电路电压的变化,将这一变化的电压放大并进展数字化,24位模数转换,彻底改变了地震勘探使用了几十年、

22、以机电转换为主的传感器。4、分析说明地震勘探的根本假设条件以与低速带测定的目的意义。假设条件:覆盖介质是均匀的,界面是一个平面,激发点和接收点都在同一水平面上等 目的意义:有助于地震资料的静校正处理,从而使资料尽量满足地震勘探原理的根本假设条 件第4章地震波速度、填空题1分/空1、沉积岩中速度分布的特点是谏度的空间分布规律取决于地层的沉积顺序与岩性特点:速度与深度和地质年代有关,且关系根本为平滑变化的;速度与地质结构的复杂程度有关。3空2、各种速度概念的引入实际上是对地下介质的不同近似,平均速度是把地下介质视为 均匀介质 ;均方根速度是把地下介质视为水平层状介质 ;等效速度是把地下介质视为倾斜

23、界面均匀介质。3空3、叠加速度是指动校正时能把同相轴校成水平直线而得到最好叠加效果的速度;主要用于为动校正、水平叠加和偏移提供速度参数。2空4、测定地震波传播速度的方法根本上可分为以下几类:实验室测定方法;时距曲线分析方法;井孔测定方法;速度谱分析方法;速度反演方法。5空5、VSP是指 垂直地震剖面,即地表激发井孔接收。1空、判断题准确的打,错误的打 1分/题1、平均速度一定大于均方根速度。11 / 21word TOC o 1-5 h z 2、水平层状介质的叠加速度就是均方根速度。3、均匀介质就是各向同性介质。4、伽德纳Gardner公式展示的是速度与密度的相互关系。5、Dix公式主要适用于

24、水平层状介质。三、名词解释3分/题1、泊松比横向应变与纵向应变之比值2、纵横波速度比由Vp和Vs的表达式可以得到同一介质中纵波和横波速度比的关系如下: p TOC o 1-5 h z 2(1)Vs 1 2可见纵波与横波速度之比取决于泊松比。因为在大多数情况下,泊松比为 0.25左右,所以纵波与横波的速度之比一般为1.73。3、Gardner 公式通过对大量岩石样品作岩石物性研究,在对大量数据分析整理的根底上,发现地震纵波速度与岩石密度之间存在着良好的定量关系,可用Gardner公式表示如下:10.31 V 式中速度V的单位是m/s;密度的单位是g/m3。这些经验公式具体地反映了速度与密度间的关

25、系,为参数之间的换算提供了方便。4、Wyllie 方程关于液体速度、基质速度与孔隙度之间的一个很简单的关系式,叫做时间平均方程或 Wyllie方程,即:1 1V VfVr式中V是波在岩石中的实际速度;Vf是波在空隙的流体中的速度;Vr是岩石基质的速度;是岩石的孔隙度。这个公式的适用条件是岩层空隙中只有油、气或水一种流体,并且流体压力与岩石压力相等。5、速度谱把地震波的能量相对于波速的变化关系的曲线称为速度谱。6、慢度在地震的反演中,速度的倒数12 / 21word7、射线平均速度把地震波沿某一条射线传播所走的总路程长度除以所需的时间8、Dix公式x 2 x 2v2上四一0,n 1VR,n 1利

26、用均方根速度求层速度t0,n t0,n 19、层速度在地震勘探中,把某一相对稳定或岩性根本一致的沉积地层所对应的速度称为该地层的层速 度。四、简答题6分/题1、影响速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岩石弹性常数,岩性,密度,地质年代和构造历史,埋藏深度,孔隙度和流体性质,频率和温度2、说明均方根速度的引入、根本计算公式和适用围。把水平层状介质情况下的反射波时距曲线近似地当作双曲线时,求出的波速就是这一水平层状介质的均方根速度,为了在处理水平层状介质时,把非双曲线时距曲线方程简化为双曲线关系。公式:X 2 tiVii 1 ntii 1适用围:水平层状介质3、分析说明地震波速度在地震勘探中的应用。平均速度:时

27、深转换层速度:计算平均速度;变速构造成图;地层、岩性解释;砂泥岩百分含量估计;研究体积密度、孔隙度与流体性质等叠加速度、等效速度、均方根速度:确定最优叠加速度,生成叠加速度曲线或叠加速度场,为动校正、水平叠加、偏移处理提供速度参数;检查地震资料的处理效果;识别屡次波和绕射波;利用Dix公式求取层速度,以便进展岩性解释、烧类检测等4、说明地震测井WS与连续速度测井CVL的异同点。同:都是求取平均速度和层速度的有效方法异:A取得速度资料的方法不同B工作条件不同C所的资料不同13 / 21word5、简要说明平均速度和均方根速度与射线平均速度三者间的关系以与由此得到的主要认识。三者关系:偏移距为0时

28、射线平均速度与平均速度相等,而均方根速度比二者大;随着偏移距的增加,平均速度和射线平均速度的差异越来越大,而均方根速度如此是先接近射线平均速度直到相等,再逐渐产生偏差。平均速度永远小于等于均方根速度。认识:平均速度适用于井深、时深转换;均方根速度考虑了界面上的射线偏折,适用于大多数炮检距,用于水平叠加;复杂介质用射线平均速度。6、射线平均速度的特点有哪些?A对同一介质结构,炮检距越大,射线平均速度越大,且无限接近最高速度层的速度B比平均速度更准确的描述了波在介质中的传播特点C可作为分析各种速度的精度时的比拟标准7、叠加速度与均方根速度存在何种关系?当地下介质为水平层状介质时,叠加速度就是均方根

29、速度8、均方根速度与层速度具有什么关系?均方根速度的平方是由各水平层的层速度的平方以各层的时间加权平均得来的,利用均方根速度可以求取层速度,即 Dix公式9、说明求取叠加速度的方法原理。对一组CRP道集上的某个同相轴,利用双曲线公式选用一系列不同速度计算各道的动校正量,当选取某个速度能把同相轴校正成一条直线,得到最好的叠加效果时,这个速度即为对应反射波的叠加速度。第5章 地震资料解释的理论根底一、填空题1分/空1、褶积模型在地震勘探中的应用十分广泛,如果w和r 求s,称之为正演;如果s和w求r(t),称之为反演;如果s和r(t)求w(t),称之为壬波处理 。3空2、反射波比照的四大标志是:强振

30、幅、波形相似性、同相性、时差变化规律。4空3、在地震时间剖面上,一样相位如波峰或波谷的连线称为同相轴 ;根据反射波的一些特征来识别和追踪同一反射界面反射波的工作,叫做?波形比 照?。2空14 / 21word4、时间剖面的纵坐标是双程旅行时,而地质剖面或测井资料是以铅垂深度表示的,两者必须进展恰当的 时深转换,其媒介就是地震波的 n度,它通常随 深度或空间而变化。3空5、地震剖面上的反射波展示波阻抗界面 信息,必须经过一些特殊处理,如 波阻抗反演技术等,才能把反射波所包含的界面 的信息转换成为与 TOC o 1-5 h z “层有关的信息后,用于地质和钻井资料的直接地比照。3空6、水平叠加剖面

31、上常出现各种特殊波,如绕射波、 断面波、回转波 等,这些波的同相轴形态并不表示真实的地质形态。3空7、绕射波时距曲线也是一条双曲线,它的极小点在绕射点的 正上方。2空8、采用以下两种鉴别绕射波的方法:一种方法是人工绘制深度剖面;另一种方法是时距曲线量板法。2空9、凸界面的反射波特点概括为:凸界面反射波同相轴在水平叠加剖面上出现的围要比实际的背斜构造的围 宽 ;容易造成与两翼较平的反射波发生干预;一样曲率的凸界面,埋藏越深,凸界面反射波出现的围越 宽 ;凸界面对反射波能量有发散作用。4空10、如果圆弧的曲率半径用p表示,界面的埋藏深度用H表示, 那么凹界面按其具体特点又可分为如下几种情况:p =

32、 H为聚焦型凹界面;p H为 平缓型 凹界面。3空11、地震勘探中垂向分辨率是指地震记录或地震剖面伤能分辨的最小地层厚度;横向分辨率是地震记录或水平叠加剖面上能分辨相邻地质体最小宽度。2空12、纵向分辨率通常用分辨深度所占波长数定量表示;横向分辨率通常用 第一菲涅耳带大小 定量表示。2空13、影响垂向分辨率的主要因素:子波的频率成分、子波的频带宽度或延续时间、子波的相位特征、噪音或信噪比、炮检距或入射角、 岩石的吸收作用、 地表层的影响 。7空14、时间偏移与深度偏移的本质区别是偏移算法中对速度函数的定义方式。1空15、讨论地震分辨率 3个根本准如此: 瑞雷准如此;雷克准如此;怀德斯准如此。3

33、空15 / 21word16、水平叠加剖面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倾斜界面的同相轴向界面的下倾方向偏移;绕射波没有收敛;回转波没有归位; 侧面波无法在二维偏移中准确归位;界面倾斜时没有实现真正的共反射点叠加。 5空17、解决水平叠加剖面上存在问题的主要途径包括:通过数学关系换算得到地质分界面正确空间位置、偏移处理 和 进展空间校正,恢复地质构造的真正形态。3空18、在地下界面空间位置的讨论中,三个角度是指:界面真倾角 、视倾角 、_测线方位角。三者之间的关系为 sin sin cos 。4空19、真深度hz由地面测线上某点到地下界面的铅垂深度、法线深度h在射线平面从 O点到界面的垂直距离称为法线深

34、度 h。和视铅垂深度 hx从 O 点垂直地面向下到界面的深度称为真深度hz,也称为铅直深度或钻井深度。3空 TOC o 1-5 h z 20、把波场从一个高度换算到另一个高度,习惯上称之为波场延拓。1空二、判断题准确的打,错误的打 1分/题1、在测线上同一点,根据钻井资料得到的地质剖面上的地层分界面与时间剖面上的反射波同相轴在数量上、出现位置上 ,常常是一一对应的。2、偏移处理后的最终成果显示在深度域如此为深度偏移。3、高频地震勘探的成果一定是高分辨率。4、侧面反射波可以用二维深度偏移的处理方法加以消除。5、在地震勘探中分辨能力与分辨率是同一个物理概念。6、Widess模型是用于讨论横向分辨率

35、的一种典型模型。7、地震记录的褶积模型适用于零偏移距的特殊情况。8、用反射波的t0时间与叠加速度计算的深度就是界面的法线深度。9、在一样振幅谱中,零相位子波的分辨率最高。10、影响分辨率的因素很多,其中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频带宽度。三、名词解释3分/题 1、褶积模型:褶积模型是一种制作合成理论地震记录的模型,它假设每道地震16 / 21word记录是由地震子波与地下模型各层的反射函数之褶积所构成,必要时还可以加上随机噪声。2、合成地震记录 :合成地震记录是用声波测井或垂直地震剖面资料经过人工合成转换成的地震记录3、波阻抗反演:波阻抗反演实际上是从地震剖面上消除子波影响,留下反射系数,再由反射系数

36、计算出能反映地层物性变化的物理参数波阻抗。4、广义绕射:指反射波是从反射界面上所有小面积元产生的绕射波的总和。5、几何地震学:几何地震学又称地震波的运动学,是研究波前的空间位置与传播时间的关系,通过引入波前、射线等概念来描述波的传播规律6、物理地震学 :7、波动地震学:8、薄层解释原理:在时间振幅曲线上,当 Dhl/4时,时差关系无法区分薄层顶底,但合 成波形的振幅与时间厚度 Dt近似成正比,确定其线性函数关系,并经井厚度信息的标定, 实现薄层厚度估计。9、吸收系数:地震波振幅沿传播距离x的衰减10、品质因子:地震波能量 E在一个波长 围相对变化。第6章 地震资料的构造解释一、填空题1分/空1

37、、地震资料解释可分为三个阶段构造解释、地层岩性解释和开发地震解释 。地震资料解释主要包括两种方式:一是方式;二是方式。5空2、我国东部地区由于受拉力的作用,断裂通常表现为正 断层。在我国西部由于构造受挤压力作用,断裂通常表现 逆 断层。4空3、不整合分为平行 不整合与角度不整合两种。2空4、在二维地震资料构造解释过程中,时间剖面的具体比照方法有:从主测线开始比照,遵循由易到难原如此、重点比照标准层、相位比照、波组与波系比照、沿测网闭合圈比照剖面的闭合 、和利用偏移剖面进展比照。6空5、地震资料构造解释过程中的剖面闭合是指在水平叠加时间剖面上,沿侧线闭合圈追踪比照同一界面的反射波,在正交测线的交

38、点处同一反射波的t。时间应相等;17 / 21word造成不闭合的可能原因有:施工年度、仪器与处理方法的不同、砂层组的变化使地震剖面波组特征、相位、振幅不一致、二维偏移剖面沿主测线和联络测线所用的速度参数不同 等。4空6、二维地震资料构造解释的主要工作步骤是连井解释、 剖面解释、 平面与空间解释 、。5空7、在地震资料构造解释过程中,层位标定的主要工作步骤是钻井和测井资料如声波、密度的整理,深时转换,分层计算其反射系数序列 、选定或从地震资料中提取地震子波 w,并与 褶积,得到合成地震记录 s、对井旁 s与合成地震记录道s进展比拟、分析,并进展抵制解释、地质目标层位等地质含义的比照解释,工作区

39、多个井位点上的合成地震记录构成地质目标解释的“种子点集,再进展点到线、到面直至到体的解释、。5空8、实现层位标定的具体方法有:平均速度标定法、VSP资料标定法、合成地震记录标定法。 3 空9、在制作合成地震记录时,地震子波的提取方式通常有:单波波形、理论子波、气枪震源子波 、数字处理方法、VSP资料的初至波、傅里叶谱分析方法、复赛谱分析方法。5空10、断层在地震剖面上的主要特征有:反射波同相轴断错、标准反射波同相轴发生局部变化、 反射波同相轴突然增减或消失,波组间隔突然变化、反射波同相轴产转突变,反射凌乱或出现空白带、出现特殊波。5空11、获取等厚图的可能方式通常有:利用两个层位的真深度构造图

40、计算它们的深度差值,利用差值绘制而得、和利用目标层顶底界面的 t0时间和速度关系,计算其厚度值并绘图。2空二、简答题6分/题1、简要说明求取反射系数 R)的工作步骤。答:R的获取是建立在速度资料和密度资料解释的根底上,由此便可得出波阻抗曲线,最 后按公式计算出反射系数曲线。速度资料v可由连续速度测井资料获取,密度资料可以从密度测井获得。如果研究区没有密度资料, 考虑到密度的变化远远小于地层速度的变化,可以近似假定密度不变。2、地震资料地质解释的主要任务是什么?18 / 21word答:1确定标准层与其相应的地质层位,弄清地层厚度的变化与其接触关系。2了解构造形态与其特征。3确定断层的性质、落差

41、与断面的产状。4了解基地埋藏深度即沉积厚度5划分构造带。3、标准层反射波特征与沉积岩相具有什么对应关系?答:1海相灰质岩地层。 这种地层的沉积条件是最稳定,在水平方向的地层组合相似性保持最好,相应的反射标准的波形特征延伸数十甚至百千米根本不变,可以得到最好的反射标准层。2深水湖相薄层灰质岩地层组合,此类地区往往是由泥岩、油页岩、白云岩、泥灰岩以与薄层灰岩的互层组成,其稳定性和延伸围虽然不与海相沉积岩,但仍然是较大的,特征也明显。3浅水湖相泥岩为主砂岩地层与沼泽相煤系地层。这种沉积组合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产生的反射波能在一定围追踪,能量也较强,但往往产生比照中断、波形不太稳定、相位数变化较快等特点

42、。4河流三角洲相的砂泥岩互层组合。这种沉积稳定性很差,岩性变化大,所以反射波形不稳定,反射层较多,但围小,难以连续追踪。5氧化条件下的河流相沉积。这种沉积可得到反射波,但干预现象较严重。6坡积相与洪流相的山麓快速砂砾岩堆积。由于胶结不好或不具备光滑的界面,产生的反射波多为散射形式,只有当砾岩层中夹有泥岩泥岩层时才会得到零星反射。7较大沉积连续的不整合面。往往在不整合面两侧岩石性质差异较大,形成明显的波阻抗分界面,得到很好的反射。4、断面波的主要特点有哪些?答:1断面反射波通常是大倾角反射波,其倾角比一般反射波要大的多,所以它的同向轴常与一般地层反射波交叉,产生干预。2断面反射波能量强弱变化大,通常断续出现。3断面波可以在相交线上相互闭合。4在偏移剖面上,经偏移处理后的断面波得到准确归位,其同向轴的形态可以反响断面的实际位置和真实产状。5、构造图层位选择的原如此是什么?答:1严密围绕找油或找气的地质任务,最好选择能够严格控制含油气地层的地质构造特征的层位。2能够代表某一地质时代的主要地质构造特征。3具有良好的地震反射特征,可以连续追踪比照的标准层。19 / 21word6、说明绘制构造图的工作步骤。答:1绘制测网平面位置图。2反复检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