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范畴体系”看怀特海有机哲学的生态美学底蕴_第1页
从“范畴体系”看怀特海有机哲学的生态美学底蕴_第2页
从“范畴体系”看怀特海有机哲学的生态美学底蕴_第3页
从“范畴体系”看怀特海有机哲学的生态美学底蕴_第4页
从“范畴体系”看怀特海有机哲学的生态美学底蕴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从“范畴体系看怀特海有机哲学的生态美学底蕴从范畴体系看怀特海有机哲学的生态美学底蕴一、有机哲学的范畴体系怀特海强调其哲学的形而上学思辨性质。在?过程与实在?这部集中而全面地阐释其有机哲学学理的巨著中,他首先标举和说明了构成有机哲学的根本概念,即其范畴体系。这个范畴体系包括4种类型的范畴共计47个,其中有终极性范畴3个、存在范畴8个、解释性范畴27个和范畴性要求9个。严格地说,其中真正的范畴只有前11个,其余36个只是对这11个范畴的阐释和演绎。前11个范畴是怀特海的有机哲学理论整体构架上的根本节点,而其他范畴那么是对这些节点和节点之间关系的详细说明和展开,从而使其哲学的整体框架的详细内涵得以丰

2、富和充实。怀特海说:真正的哲学问题就是,详细事实是怎样表达从它自身抽象出来而又分有其自身本性的那些实有?换言之,哲学就是说明抽象,而不是说明详细。怀特海在?思维方式?中也表达了同样的思想,他说:哲学是对关于范围广泛large和适当的一般概念的考虑。他认为:这种精神习惯就是文明的本质。它就是文明。他还说:文明生物是那些运用某些范围广泛的关于理解的一般性来考察世界的生物。可见他是多么重视对抽象的说明。罗斯指出:正是为了答复由我们的高度抽象如数学和详细的特殊事物之间的相关性提出的问题,怀特还提出了他的范畴图式。范畴图式构成了他整个体系的一个纲要或概要,一个自明的骨干或框架。罗斯说的范畴图式就是我们所

3、要讨论的范畴体系。基于怀特海对哲学思维的融通性和逻辑性的重视,这些范畴都是互相关联、互相依存的。它们每一个既是构成这个理论整体的不可或缺的因素,又无不映射和蕴含其哲学整体的根本精神。怀特海的哲学在本质上是一种关于世界存在和生成的思辨性的生态哲学,而这种生态思维的精神就一定也蕴含在这个范畴体系所包含的各个范畴及其互相关联之中,在其所构成的体系的整体生命之中。因此,通过这个范畴体系来审视怀特海哲学中所呈现的生态思维意蕴,应该可以更加真切鲜明地展示出其独特的理论气象。二、3个终极性范畴精义首先来看3个终极性范畴,即创造性reativity、多eny和一ne。怀特海说:创造性、多、一是包含在事物、存在

4、、实有这三个同义词的意义中的终极性概念。这三个概念构成终极性范畴,是其他更详细的范畴所根据的范畴。这3个范畴以创造性为根本动力,一与多互动推进,构成了对世界生成有机过程的最简约也最明确的图景。一事物之一是多的复合统一体对于一与多的含义,怀特海解释道:一这个词并不是表示作为复合的详细概念整数一。它代表的是同样为不定冠词a,an、定冠词the、指示代词this或that以及关系代词hih、hat、h这些词的所依托的普遍概念。它代表一个实有的唯一性。这就是说,这个一指的是实有的个别的唯一性的存在,就是所谓实际存在的一个的意思。而多这个词预设一为前提;多这个词传达了析取的多样性概念,这一概念是存在概念

5、的根本因素。在析取的多样性中有许许多多的存在。这就是说,这个多不是很多的一聚合起来的多,而是对一加以析取即分析性抽取所得到的多。这就意味着,每一个一都不是单纯的孤立的存在,而是一个包含着多的存在,是一个包容了多样性的综合,是由多构成的存在。这里对一与多的含义和关系的说明,乃是怀特海有机哲学的重要精义之一,即任何一个现实的实有都是一个复合的、详细的、构成性的存在。每一个一都包含着多,而多个的一又构成新的一。这样一来,每一个一都与其他的一彼此亲密关联。在这样的实有观念中,向来被看作实体的存在就无不处在关系之中而成为一个关系性的存在。在早期,怀特海曾用事件概念代替传统的实体概念;这里进一步突出事件的

6、关系内涵,用关系概念取代了实体概念的中心地位。具有上述含义和关系的一与多,被看作是世界的普遍的终极性质。既然每一个一都是多的关系性构成,因此也就必然与别的一发生多样的关系,使一成为一个详细的即多样统一的存在,也就是一个生态性的存在。二创造性是多合为一的根本动力和世界的本质在一与多的互相转变和生成中,创造性乃是最重要的本质性的动力和中介。怀特海说:创造性是表征终极事实普遍性中的普遍性。这就明确指出,创造性这个范畴的普遍性是一种具有终极意义的普遍性,亦即现实世界普遍具有的根本特性。创造性作为世界的本质所在,当然就是作为实际存在本文由论文联盟.Ll.搜集整理的这个世界的终极原那么。用怀特海自己的话说

7、,在有机哲学中,这种终极的东西叫做创造性。怀特海接着说:正是通过这种终极原那么使得析取的世界之多变成合取的世界的一个现实机缘。创造性存在于事物本性之中,使多进入复合统一体。这段话说明了这样几层意思:第一,多是析取的世界之多,一是合取的世界的一,多交融在一中,为一所包含这层意思前面已有说明。第二,这里进一步指出,是创造性使多进入复合统一体而成为一,这就强调了一不是多的简单堆积或杂乱的聚合,而是一个复合的统一体,是存在着互相依存和适应的关系的有机整体。第三,所谓创造性作为合多为一的机制和过程存在于事物本性之中,事物因创造性而存在,事物的存在就是一个创造性的过程。也就是说,事物的本性就是合多为一,即

8、在合生中生出新颖性的过程。怀特海对创造性的继续阐释,更深化明确地提醒了创造性这一终极性范畴的理论内涵和地位。他说:创造性是新颖性原那么。一个现实机缘就是一个新颖的实有,不同于由它统一起来的多中的任何实有。因此,创造性在析取的世界之多的内容中引入了新颖性。创造性进展是把创造性这个终极原那么运用于它所产生的每一个新的情境。这段话在对创造性进一步详细说明的同时,还表达了这样几点值得特别注意的内涵:第一,创造性就是新颖性原那么,它使事物得以出新,使世界在出新中不断自我生成。第二,一个新颖的实有,不同于由它统一起来的多中的任何实有,这就是说,新的一具有一种超越其构成因素的整体质,这种整体质源于多样性的构

9、成因素之间的互相关联,决定于它们的关系构造即形式。对此,怀特海说:事实的规定性取决于形式,但是单个事实是一种创造物,创造性是一切形式背后的终极者,它不可能由形式来说明,但受它的创造物的影响。这就是说,是创造性重建和改造了形式,才使事物有了超越于各构成因素的新颖性,新颖性就是对整体形式进展创造性构建的结果。第三,创造性这个终极原那么造成了世界的创造性进展,世界的自我生成就是创造性进展的过程。怀特海进一步解释说,创造性是在动词创造reate的词典意义的一种前进,即引起、产生的意思。他又说:任何实有都不能脱离创造性的概念。一个实有至少是一个可以把自身的特殊性融入创造之中的特殊形式。一个现实实有,或一

10、个阶段的现实实有,是在超出那个实有;但至少是那种创造性的特殊形式。正是对原来的现实实有的超出,才有了新颖性,才有了事物和世界的前进。显然,对创造性这个范畴的终极性和特殊重要性的强调,表达了怀特海有机哲学最为重要的特色。创造性的成长作为有机世界的本质和价值所在,正是存在作为过程的根本特征和生命姿态。可以说,怀特海所认定的这个实有世界的有机性及其根本价值,正是通过创造性才得以彰显,并且它的有机哲学也因了对创造性的肯定而具有能动生成的特质。在创造性这个范畴中,不仅蕴含着对世界生态的生成性的明确肯定,而且以合生的观念提醒出综合进化乃是生态生成的主调,而综合进化正是极其重要的生态规律。正如罗斯所说:创造

11、性构成了怀特海整个形而上学体系的先验根据或起点。这就是说,假设没有创造性,这个世界的一切都无从说起。把世界看作一个合多为一的创造性过程,正是怀特海有机哲学凝聚了生态思维精要的灵魂所在。三、8个存在范畴的阐释上述3个终极性范畴,是对世界本质的最高层级的抽象。既然哲学是对抽象的说明,那么在现实世界中,这3个范畴又是怎么详细表现出来的呢?怀特海提出的8个存在范畴,就是在现实存在的层面上对3个终极性范畴加以详细展开的。顾名思义,存在范畴指的是关于世界的存在领域的根本范畴,指明世界存在的根本类型和构造。这8个存在范畴包括:现实实有Atualentity、包容Prehensins、结合体、主体形式Subj

12、etivefr、永久客体Eternalbjet、多样性ultipliity、命题和比照。笔者以为,其中最重要的是现实实有、永久客体、包容、主体形式和多样性。这里试分别加以考察,以认识其中的生态思维内涵。一作为存在类型两极的永久客体和现实实有怀特海曾说:实在的方式是相辅相成的。哲学的任务就是说明各种不同的存在类型彼此之间的关联。我们不能穷尽这些类型,因为它们为数无限。但是我们可以从我们看来是作为两极的两种类型开始,然后我们可以看出这些类型为了表达他们彼此的互相关联而需要其他类型。他把这两种类型称为现实性类型和纯粹潜在性类型。前者最简单而典型的表现就是现实实有,后者那么是永久客体。对于这两种类型,

13、怀特海说:我确实认为,对于人类的经历来说,它们是理解其他存在类型的自然出发点。因此,在?过程与实在?中,怀特海首先指出:在这8个范畴中,现实实有和永久客体以某种极端性凸显出来。其他的存在类型具有某种居间的性质。又说:实有的根本类型就是现实实有和永久客体;而其他类型的实有只是表示这两种根本类型的实有在现实世界中是如何彼此相通的。这是对8个存在范畴的内在关系的简要说明。这就是说,对于世界的存在来说,现实实有和永久客体这两个范畴分别处在两极:现实实有即现实机缘,是最终实在或实存事物,是构成现实世界的最孝最根本的形态,是一种像细胞一样的存在单位;永久客体那么还不是现实的存在,而只是可以构成现实实有的一

14、种潜在的因素,它只有在现实实有中才能成为实存的事实。现实实有和永久客体就这样处在现实与非现实即潜在的两极。在这两个处于两极的实有之间,永久客体通过包容而成为关联性的实体,即现实实有。所谓包容,既指这个关联性的实体,又指生成这个实体的行为。现实实有又译为实际事态。日本学者田中裕为了突出它的主体性质和活动态特征而把它译为活动性存在,他指出:活动性存在指的是富有生气的瞬间性的经历之流。这两种译法有助于正确理解现实实有的性质,即它不是静态的死物,而是能动的、表现了宇宙的有机性的活动着的东西,是瞬间性的经历之流,即经历之滴。这样的理解就意味着,现实实有不仅在过程之中,是过程的产物,而且它本身就是一个过程

15、性的存在,是过程与实在的统一。由于每一个现实实有对世界中每一因素都有确定的态势,因此在另一种意义上说每一个现实实有都包含着世界,因此,现实实有又是一个与世界整体相关联的存在。很多的现实实有互相关联,形成了作为公共性实际事实的结合体,这是包含了很多现实实有的一种内在关联的存在类型。按照怀特海的解释,结合体就是由一组现实实有的互相包容构成的关联性统一体,或者反过来说也是一样是由这些现实实有互相客体化所构成的。现实世界那么是由很多结合体互相关联构成的总体性存在。怀特海要求把每一个现实世界看作是通向有关现实实有合生的中介,他认为现实世界这个用语总是指某一合生过程而言的。后来,怀特海在?思维方式?中说:

16、蕴含于创造过程的终极类型有两种。一种是永久的形式及其在潜在的欲望和实现的事实中的双重存在,一种是实现了的事实及其作为不久以前的过去和直接当下的双重存在方式。在直接当下中也隐藏着一种趋向未实现的将来的欲望。思想家怎样对待这四种存在方式,这一点决定了哲学的类型,也决定了思维对于生活理论的影响。这段话把作为实有之两极的永久客体和现实实有的存在形态说得更详细了。这就是说,永久客体既有作为潜在欲望的抽象存在形态,也有进入现实实有而成为其构成因素的现实存在形态;而现实实有既有已经发生的存在形态,又有作为被新的实有所析取的将来欲望的形态。一句话,无论是永久客体还是现实实有,它们都处在世界创造性进程的过程之中

17、。在生态生成的过程中,它们既联络着潜在与现实,又连接着过去与将来,而不可能是孤立静止的存在。对于永久客体这种构成现实实有的潜在的原材料的存在,人们可以有各种不同的看法,甚至认为它集中表达了怀特海有机哲学的唯心主义性质。但是,在怀特海关于永久客体与现实实有的关系的阐述中,表达了一个极为重要的思想,那就是多与一的关系是永久客体的多合生成为现实实有的一。这就意味着,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即使是原子、电子这样最简单、最原始的存在,也都是一个复合的统一体,是一个详细性的存在;没有这种赋予详细性的机缘,它就不能成为现实的存在,而只能存在于潜在的领域之中。这里对现实实有的详细性的肯定,亦即对多的前提性肯定,不

18、仅符合世界存在的事实,也从存在的根基和根源上提醒了多样性这一生态原那么的重要意义。没有多样性就没有详细,就没有现实存在,多样性乃是世界存在极为重要的生态前提,也是审美存在的重要特征。同时,永久客体作为现实实有的构成元素,怀特海觉得它是色、声、形、味等之类,这一切恰恰就是美的形式因素。这些元素合生而成的现实实有,也就必然具有审美的感性形式。这也就是说,现实实有的生成实际上就是美的生成。在此,一种以宇宙自然为根源的审美生成论和美的存在论就得以确立。在宇宙的生成过程中,生态生成与审美生成就这样交融在一起了。二作为现实实有得以生成的关键环节的包容那么,永久客体怎样合生而成现实实有,多个现实实有又怎样成

19、为结合体和现实世界呢?这个使创造性得以实现的关键环节就是包容。关于包容,怀特海在?科学与近代世界?中就有过很重要的说明。他把包容与感认和体认相区别,特别强调包容的非认识论的性质。他说:体认一词纵使去掉认识上三个字仍然是充满认识论上的意义。我把包容这个字用作非认识论的体认。当我这样说时,体认便可以是认识论方面的用语,也可以不是认识论方面的用语。尽管他后来把感觉Feeling看作肯定性包容,这个感觉也有着与普通心理学中的感觉不同的含义。它不只是一种认识,更是一种把对象摄入自身的行为,是一种理论性的行动。用体认一词来表达它,多了身体的感性介入,要强调的也是其理论性的一面。同时,怀特海还指出:肯定地说

20、,不管任何物体,虽然它可能没有官觉,但却一定有知觉不管这物体是改变他物的还是被改变的,在行动之前总有一种直觉存在,否那么物体彼此之间的关系就会毫无区别了。这就是说,包容是一切物体都具有的性质和活动方式,而并不只是有感官的动物才有包容和才能包容。这种泛经历主义或者泛生物化的观念,正是怀特海有机哲学的根本特征,即把整个世界的事物及其所构成的整体都看作有机的存在。在解释性范畴的11和12中,怀特海对包容进展了多角度的详细解释。他指出:每一种包容都是由三个因素组成的:a进展包容的主体,也就是以该包容作为其详细要素的现实实有;b被包容的材料;说明该主体如何包容这种材料的主体形式。这就是对包容的内在构造的

21、说明。在指出构成包容的3个因素之后,怀特海还指出,包容除了可分为对现实实有的物理性包容和对永久客体的概念性包容外,还可分为肯定性包容和否认性包容。这些不同类型的包容亲密关联、互相作用,在其综合互动中推动现实的创造性进程。解释性范畴之25进一步提醒了包容的结果:构成一个现实实有的合生过程的最后阶段,是一个复合的、充满确定的感觉过程。这个最后阶段称为满足。它充分地确定了:a它的发生;b它的超验创造性的客体性质;它对它的范围内各种事项的包容肯定或否认的包容。这里说的感觉就是前面说的肯定性包容。这个解释说明,经过各种类型的存在范畴的互相关联和合生,最后到达感觉的满足及合生的实现。至此,世界生成过程的大

22、体轮廓就在包容的连绵和广延中得以敞亮。经过包容,潜在的实有才成为现实的实有。怀特海后来在?思维方式?中谈到潜在性即连续的事实的潜在性和实事的连续的潜在性时说:只要过程的概念得到成认,潜在性概念对于理解存在就是根本性的了。假设根据静止的现实事物的观点来解释宇宙,那潜在之物就消失了。任何事物都是它本来的样子。连续是单纯的外表,是从对直觉的限制中产生的。但是,假设我们从作为根本的东西的过程出发,那如今的现实事物就从过程中获得他们的特征,并且把他们的特征加于将来。直接性是过去的潜在之物的实现,也是将来的潜在之物的储藏。过去的潜在之物怎样成为如今的直接存在并且同时成为将来的潜在之物之储藏的呢?就是通过包

23、容。存在作为过程,就是不断进展包容的过程。可见包容这个范畴对于世界的有机性和过程性都至为重要。在怀特海的有机哲学中,包容是一个极为重要的范畴。所谓由多而一的创造性进程,就是通过包容这样一种活动方式来实现的。包容又译为抱摄,指的是现实实有把另一现实实有或其中某些因素摄取进自身的构造之中。由于新因素的融入和随之而来的构造调整,原来的现实实有生出某种新颖性,从而超越了原来的自己。由于包容,现实实有改变了自身,超越了自身,从过去走向将来,世界的创造性进程就这样现实地展开来。现实世界就是这样一个在包容中不断自我超越的过程。无论世界和宇宙是有机性还是过程性,都详细而微地表达在包容这种特殊的互相关联和互相作

24、用的方式之中。通过包容,把作为终极范畴的多一和创造性连接起来,也把永久客体和现实这两个处于两极的根本范畴连接起来,从而成了理解怀特海有机哲学的关键。也恰恰是这个范畴,最充分而生动地表达了怀特海哲学的生态思维的特质。之所以这样说,至少有两个理由:一是包容说明事物之间的亲密联络,任何事物都生成于包容,因此总是与别的实有普遍相关、互相需要的;二是包容这种生成和创进的方式,详细表达了综合进化这一重要的生态规律。三作为包容行为中的能动因素的主体形式现实实有一方面是包容性的存在,同时也是包容行为的主体。在这里,主体的概念被怀特海泛化地使用于一切可以进展包容的现实实有身上。现实实有就是一种可以发挥功能的主体

25、性存在。解释性范畴之23指出:这种自我发挥功能是一个现实实有的实在的内在构造。这就是这种现实实有的直接性。一个现实实有就叫做具有自身直接性的主体。这是从自我发挥功能的角度对现实实有作为主体的解释。这就是说,一个现实实有之所以是主体,就因为它可以以其形式发挥功能,不仅使自己以其内在构造而具有直接性,更使自己成为一个能动的有目的和包容才能以实现自我创造的主体。在解释性范畴之13中,怀特海指出:有多种主体形式,诸如情绪,评价,目的,内转,外传,意识等。这些形式显然都具有生命的能动性质和功能。既成的现实实有作为主体,按照自己的主体形式所具有的目的和方式对对象进展析取和合生来进展包容。于是,主体形式就成

26、了现实实有进展包容的目的、选择和方式的决定因素,是现实世界中具有能动性其本质就是创造性的存在类型。通过主体形式所制约的包容,永久客体生成为现实实有和结合体,于是实有才从潜在的可能变成现实的存在,成为我们所经历的世界中的事物。多种多样的主体形式,诸如情绪、评价、目的、内转、外传、意识等,都在主体对对象的选择和摄取中发挥直接的作用。由于包容总是通过主体形式来能动地进展并实现的,主体形式的性质和能动性的发挥直接决定着包容的结果所具有的新颖性的特点和程度。正因为这样,怀特海才把包容这一范畴作为重要的存在范畴来对待。主体形式在包容中的作用说明,事物和世界的生成过程是一个现实实有发挥主体能动性的过程,这种

27、能动性既是世界和宇宙的有机性的表达,又是创造性之所以成为现实的根源。主体形式具有目的性选择和摄入的能动性,影响甚至决定创造性生成的方向和结果。这就意味着,对于有意识的自觉的主体形式而言,确定适宜的目的以影响摄入,就可以影响生成的进向。在今天,人类对自身目的的选择如何调控,已经直接影响到生态变化的后果,需要遵循对生态规律的认识而努力调适自己的消费和生活目的。这一事实说明,怀特海把主体形式列入8个存在范畴之中无疑表现了其深化的见地,其生态意义之重要不难理解。四作为存在的本质特征和现实生成必要条件的多样性在8个存在范畴中,怀特海是在提出命题这一范畴之后才突出了多样性这一存在范畴的。命题也是两极实有之

28、间的一种中间性的存在类型,处在现实与非现实的潜能之间,表达的是现实实有与永久客体之间的一种单维的联络。怀特海说:命题,或潜在规定中的实际事实,或对事实详细规定的非纯粹潜能,或理论。这就是说,命题还只是一种抽象的因此是非现实的关联。作为现实实有与永久客体之间互相关联中某种非纯粹的潜能,永久客体只是对现实实有互相关系和性质的某种单一的规定。这种关联,从一定的角度或者侧面表示出永久客体从一种潜能变成现实存在的可能它只是指出可能,还没有成为现实,因为要成为现实,必须是多种关联的综合。比方说这花是红的,只是红还不能成花,它还必须与形、香等其他永久客体相结合,才能成为现实的花。因此,怀特海说:命题就是潜在

29、地形成结合体的某些现实实有构成的统一体,规定这个统一体,规定这个统一体的潜在关联性使某些永久客体具有符合永久客体的统一性。命题还只是一种针对特定永久客体的关联性判断,而在现实实有中实现一个命题的根本方式并不是通过判断而是通过接纳。所谓接纳,就是摄入和包容。通过接纳和包容,在命题中还只是一种欲望的概念性包容成为物理性包容,非纯粹的潜能也就变成了现实的存在。如前所述,单一的永久客体不可能成为现实的存在,任何现实实有,哪怕是最简单的粒子,也是多样的永久客体复合而成的统一体。既然如此,分开了多样性就不可能有现实的存在不仅作为潜能的永久客体必须是多样的,而且任何现实实有也必须同时具有内在多样因素和外在多

30、样联络。永久客体的多样性通过合生成就显示是有的多样性,以及结合体和现实世界的多样性。这样一来,多样性作为存在范畴的重要地位就突出出来了。怀特海说:多样性,或不同实有的纯粹析龋这就是说,多样性作为终极范畴多的最直接的存在表现就是,不同实有的纯粹析龋之所以说是纯粹析取,是因为它把这些实有的各种个别特征都忽略了,而只是析取出了多样性这个抽象的特征。多样性乃是各种形态的实有中普遍具有的性质。在后面的解释性范畴之16中,怀特海特地说明:多样性集合是由多个实有组成,组成它的所有实有至少各自满足一个为任何其他实有所不能满足的条件。这里提出了多样性集合的概念,并且使人明确,多样性不是一个简单的数量概念,而是指

31、由不同的、各有自身特性的实有所组成的多样性。同一特性的实有,数量再多也与此多样性无关。怀特海把多样性作为存在范畴而从世界存在的多层级复合中析取出来,明确提醒了世界存在的重要生态属性。它说明,多样性是这个世界与生俱来,这个世界之所以可以存在和生成的根本性质所在。世界的存在就是多样性的存在,面对世界就必须面对多样性。没有多样性,就没有这个世界,也不可能认识和解释这个世界的存在。今天,多样性已经成为被广泛认同的生态思维观念,这说明怀特海将其列入8大存在范畴是多么具有先见之明。怀特海把多列为3个终极性范畴之一,在8个存在范畴中专门列出了多样性,足见他对多样性的重视。在有机哲学里,作为根本的生态观念的多

32、样性浸透到了世界生成过程的方方面面。哲学不能忽略世界的多样性,这是怀特海时时刻刻都念念不忘的观念。8个存在范畴的最后一个是比照,指的是多个命题综合而成的有差异甚至对立的组合和构造。比起命题的单维联络来说,比照具有多维甚至互相交织的联络。它不仅与复合统一体的内在构造相关,并且直接造成更为复杂的多样性。假设说命题表达的只是与单个永久客体的关联,那么比照就是多个命题的集合,甚至是多层次的不同非纯粹潜能的交织。怀特海说:比照,或在一个包容中综合多种实有的方式,或形式化的实有。说的就是这个意思。他又说:我们通常所说的关系都是从比照中产生的抽象。一种关系可以在许多比照中发现,而当它这样被发现时,就可以说它

33、把互相比照的事物联络起来。这个范畴立足于各种实有彼此之间因不同的关系而在包容中形成不同的构造,或者形成某种形式。这主要是对包容中的实有的内在关联即构造的强调。由于比照,多样性呈现出更加复杂的差异和关联,以致呈现为网状多维关联的复合体。从命题的单维关联的多样性,到比照的多维关联的多样性,存在的多样性就具有了越来越复杂的构造形态,从而表现为世界的生态复杂性,这就为多样性注入了无比丰富的内容。四、27个解释性范畴怀特海提出的27个解释性范畴,是对上述存在范畴的解释。这实际上是对这些范畴的理论内涵所作的提纲挈领的展开和说明。这些解释性范畴,没有用简单的词语作概念式的表达,而是对上述范畴各自的含义和互相

34、关系以及有关问题加以描绘式的说明。因此,与其说是解释性范畴,不如说就是对上述范畴的解释。综观所有27个解释性范畴的内容,除了对8个存在范畴的含义和作用作较为详细说明之外,主要的内容大多是对永久客体通过包容成为现实实有并进而成为结合体的生成性过程的各个环节的阐释。这些解释性范畴,在上面对8个存在范畴的阐述中有的已经提及,这里不再逐一阐述,而只是对其中所包含的具有生态思维意义的理论睿智和亮点加以开掘和阐释。概括起来,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关于永久客体不可创造的思想其1和2对于现实世界是一个过程,过程就是现实实有的生成的解释具有总纲的性质,指出了范畴体系的根本主题,同时对生成加以详细说明,指出:在生

35、成一个现实实有时,具有析取多样性的许多实有现实的和非现实的潜在的统一到达一个现实实有的实在的统一;所以这个现实实有就是许多潜在性的实在合生。在这里,通过对生成的合生性质的解释,把多一创造性跟永久客表达实实有包容多样性等范畴综合起来,使其互相关系更明确和详细化,说明现实实有的生成就是一多和创造性这3个终极范畴内在关系能动实现的过程。接着在其3中,怀特海说:在生成一个现实实有时,也生成新颖的包容、结合体、主体形式、命题、多样性和比照,但并不生成新颖的永久客体。他在这里表达了永久客体不可创造的观点,其中所蕴含的生态思维内容是非常重要的。现实实有的生成过程创造了层出不穷的新颖性,不仅新的现实实有是一个

36、新颖的包容,而且新颖性带来的变化也必然引起继来的包容在内容和形式上的变化。与此相关,结合体、主体形式、命题、多样性和比照这些依附于现实实有的存在类型,也必然发生变化而具有新颖性。但是,那些作为现实实有得以生成的潜能和要素材料的永久客体,却并不在这个生成过程中被创造出新的形态;换句话说,永久客体作为潜在之物的存在是预设的,是不可能创造出来的。这就意味着,构成和生成这个世界的潜在的终极元素是既定的、有限的,它为创造性提供的可能是有条件的。可以说,永久客体是世界最根本的生态生成的资源,生成的创造既离不开这些资源,也最终受这些生态资源的制约,因此不可随意妄为。怀特海在此实际上提出了生态生成的客观制约性

37、问题,这使人想起杜威关于自然尺度不可超越的观点。既然作为世界潜在存在的永久客体是不可创造的,我们就应该对这有限的生态资源报以敬畏和珍爱之心,并清醒地意识到创造活动对这个根底的依赖性。二关于存在于普遍关联中互动的相对性原那么进一步阐释永久客体与现实实有的关系的解释性范畴之4说:作为许多实有实在合生为一种现实中的一个成分,潜在性是归予一实在有现实的和非现实的一个普遍的形而上学的特性;而且在它的世界中的每一项都涉及每一合生,换言之,它是每一生成的潜能,属于一个存在的本性。这就是相对性原那么。这是对永久客体的根本性质的进一步说明:第一,由于一种永久客体可以为许多现实实有所包容,因此它往往是一种普遍性的

38、存在这就犹如红可以同时被花、朝霞、火焰、圆球等不同事物所包容。第二,作为一种普遍性的潜能,它可以涉及每一项合生,参与每一个新颖的现实实有的生成。假设没有这样的潜能,没有这样的普遍性,现实实有就不可能生成,也就不会有现实世界。反之,正是由于存在这样的潜能,现实实有和由之构成的世界才会变成现实的存在,因此它属于一个存在的本性。第三,由此引出了一个重要的范畴,那就是相对性原那么,即由永久客体普遍涉及合生的潜能而造成的事物普遍互相关联,以致任何一个现实实有都存在于其他现实实有之中。理解这个相对性原那么实际上就是相依性互涵性或者普遍关联性的原那么,对于深化认识有机哲学的生态学底蕴极为重要。怀特海说:根据

39、普遍相对性原那么,一个现实实有存在于其他现实实有之中。事实上,假设我们成认不同程度的相关性,成认微小的相关性,那么,我们就必须成认每一现实实有都存在于其他一切现实实有之中。有机哲学要做的主要工作就是要弄清存在于其他实有之中这个概念。他还说:有机哲学努力保持的这种融贯性,就在于发现任何一个现实实有的过程或合生在其构成成分中都包含其他现实实有。这样,世界的明显的协同性就会得到解释。这就是说,正是由于现实事物的普遍的相对性,才造成了世界的协同性,而协同性正是生态性的根本表现。由此可见,相对性原那么这个具有根本性的生态内涵的概念在有机哲学中何等重要。在此,怀特海实际上提醒了现实实有最为重要的生态本性。

40、由于它的这种性质,事物和世界才成了一个普遍互相关联的存在,每一个事物都与宇宙世界内在地联络着,互相依存和包含着。对于与新颖性无涉的永久客体来说,正是它所具有的普遍相关性,在创造性进展中生成了这个以多样性为特征的多姿多彩、变幻无穷的现实世界。这告诉我们,这个世界的创造实际上就是不断地重新洗牌。人类改造自身生态状况的能动作用就在这重新洗牌的操作之中。因此,这应该是世界生态生成中一个极其重要的规律。后面的其5说:从同一个世界中不会产生两个一样的现实实有,其6继续解释现实世界的合生造成确实定性与不确定性的关系,其7对永久客体的纯粹潜在性的解释,这些都可以说是对前面说的相对性原那么的重要补充。三关于现实

41、实有的生成即存在和过程的思想其8和其9是对现实实有在进一步的合生中的作用和关系加以解释,指出生成的合生是一个过程。其8指出:对一个现实实有需要有两种描绘:a一种描绘是对它在其他现实实有的生成过程中的客体化的分析。b另一种描绘是对构成该现实实有自身生成过程的分析。总而言之,就是要在生成的过程中来分析。接着,其9就明确地重申了现实实有存在的过程原那么,指出:现实实有如何生成便构成该现实实有本身。因为现实实有的生成既有自身的生成,又有与其他现实实有的互相生成,所以对一个现实实有的这两种描绘并不是互不相干的。它的生成构成它的存在,这就是过程原那么。这就是说,现实实有的生成是一个过程,现实实有是以过程的

42、方式而存在的。现实实有和现实世界都是在包容的过程中生成的,所谓过程就是一种流动不居的存在,过程性乃是存在的本性。过程性被称为过程原那么,因此有机哲学又常被称为过程哲学,足见过程性在怀特海哲学中的重要地位。过程主要就是相对包容的活动而言的,进一步的解释就主要是针对包容这个极为重要的存在范畴了。过程原那么说明,生态运行乃是一个过程。作为过程,生态就总是动态变化的,而不是静止停滞的。在这个过程中,过去的生态影响着如今,而如今的生态又必然影响到将来。用过程的目光看生态,就既要重视今日的生态与过去的连续性,更要重视今日的生态对于将来的必然影响。在这个过程原那么中,实际上隐含着生态可持续性的重要观念。怀特

43、海进一步加以说明的是针对解释性范畴1所强调的生成这个极端重要的概念。对于理解过程的内涵来说,至关重要的是它的生成性本质。怀特海在对范畴体系的初步说明中指出:从解释性范畴1可以得知,生成是向新颖性境界的创造性进展。这可以说是对生成的最准确而深化的解释。他接着说:正是由于这个原因,现实世界这个用语的意义是相对于一个既新颖又现实确实定地现实实有的生成,它是相对于这个意义而不是相对于该用语的任何其他意义的。这里强调了现实世界在现实性之上的新颖性。须知,正是这种新颖性的一再出现,才表征了世界的生成性,才表达了创造性这个终极范畴的意义。他引用亚历山大的不息原那么来说明现实的生成,肯定了实有概念意指增进生成

44、过程的要素,并又一次强调了相对性原那么。这些阐述凸显了生成的生生不息的生态性质。四关于现实生成条件的动力和原因的本体论原那么第18个解释性范畴提出了极为重要的本体论原那么,即在任何特殊事例中,生成过程所根据的每一个条件都有其原因,这些原因或者在于该合生的现实世界的某个现实实有的特性,或者在于合生过程中的主体的特性。这个解释性范畴称为本体论原那么,也可称为动因或终极原因原那么。怀特海说:这个本体论原那么意味着现实实有乃是唯一的原因;因此,寻求一个原因就是寻求一个或多个现实实有。由此可知,一个现实实有在其生成过程中所要满足的任何条件都表达了一个事实,这个事实或者是关于其他某些现实实有的实在的内在构

45、造的,或者是关于制约着那个过程的主体性目的的。这个本体性原那么强调了造成和影响合生各种因素和条件的客观决定性,即造成合生的各种条件都有客观存在的既有原因。这或者是现实实有自身的特性,或者是合生过程中的主体在主体形式上各种因素的特性。正是这些原先就客观存在的特性,为合生提供了条件,制约和造成了合生过程的方向和结果。因此,这些本来就客观地存在的条件就是合生的原因。怀特海特别强调:这个本体论原那么意味着现实实有乃是唯一的原因。现实实有作为已经成为现实的存在就是本体,它同时也是生成过程中合生得以进展的客观根底和动力根源,除此之外没有任何别的原因和动力。生成中的合生是绝不能分开这个本体的。这个本体论原那

46、么也说明,每一个现实实有都不是孤立的、与别的事物隔绝的存在,它作为一切合生的条件,是必然要参加到生成过程中去,成为包容的对象或者主体,以自己的特性和作用去铸就生成的过程和结果。罗斯说:本体论原理就像一条活动或创造性生成过程作为所有其他存在款式的条件或根据。理解本体论原理是进一步理解怀特海思想的一把钥匙。由此可见这个原那么对于理解有机哲学的重要性,同样也可见出其对于认识有机哲学的生态思维的重要性,它说明了世界本体存在的生态性质。这个原理告诉我们:第一,已经存在的生态系统中的一切作为现实实有的事物构成了生态世界的本体性存在;第二,这一切本体存在的事物都是生态系统中互相作用的因素,都会毫无例外地发挥

47、功能;第三,正是这些既有的生态存在决定着生态生成的趋势和结果,其中当然包括主体形式可能发挥的能动作用;第四,必须高度重视生态系统中各种因素的本体意义,在其所提供的客观条件中积极影响生态创造的进程。因此,这个本体论原那么就理应成为生态哲学的第一原那么,且从这一原那么出发,就应该坚持高扬生态现实主义的精神,对生态问题抱严格的现实态度,而决不能以想象和虚幻代替现实。从20到24都是围绕发挥功能进展解释的,可以说是对上述本体论原那么的详细说明和发挥。显然,通过对8个存在范畴的含义和互相关系以及发挥功能的解释,世界存在和生成的过程就以一个较为鲜明的轮廓呈如今我们面前了。在这个大背景下,不仅包容的合生性质

48、,而且本体论原那么和相对性原那么也与之一起,把这个过程内在的生态关联昭示出来。正如罗斯所说:事实上,怀特海声称,?过程与实在?在很大程度上建立在本体论原理和相关的普遍相对性原理之上。这个过程不仅是本体的、普遍关联的,而且是在合生之中创造性地生成的。这一切说明,怀特海的过程哲学实际上充盈着广泛而深化的生态思维。五、9个范畴性要求释要这个范畴体系的第四类是9个范畴性要求。它们不直接是范畴,但是对认识现实世界生成过程的性质与规那么具有范畴性的原那么意义和决定作用。这些范畴性要求主要是针对主体和客体的性质和关系提出来的。在这些范畴性要求中,怀特海的生态思维可以说无处不在,并且与其美学观念相交融,包蕴着

49、独特的生态美学内涵,显示了怀特海有机哲学对于世界和宇宙存在原生的审美本性的明确肯定。这里,把这些具有生态美学意义的学理内涵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一关于主客体多样自洽和统一的观点首先是主体的统一性客体的同一性与客体的相异性3个解释性范畴,它们从3个方面及其结合指明了事物生成中的生态关联在主客两方面的制约性。这就是说,无论是作为主体还是作为客体的各方,都要遵循一定的规矩,而不可以任意行事,胡乱结合。这种客观的制约和规定,表达了对生态过程及其结果的必然性的明确肯定。其1主体的统一性范畴说:在一个现实实有处于过程的未完成阶段的许多感觉,虽然由于处在未完成阶段而未被整合,但由于它们具有主体的统一性,因此与

50、整合是相容的。这是说,一个现实实有作为包容主体在感觉即进展肯定性包容时,有其自身的统一性,即对自身确实定的详细规定性。正是这种统一性使主体可以按照自己的目的去进展对对象的整合。这种统一性乃是其主体性的根本表现之一。其2客体的同一性范畴是针对肯定性包容中的客体一方说的。它说:满足一个现实实有的客体性材料的要素,就该要素在满足中的功能来说,不可能有任何重复。这一范畴表达了,不管多么复杂,每一要素都有一个自洽的功能。这就是说,同一个客体性要素在被包容进一个现实实有时,不会重复出现,一样的要素会因为其自洽的功能而自动归并。这个范畴与上一个范畴一起,使肯定性包容的结果即满足具有自洽确实定性、明确性和协调

51、性,从而防止了重复和杂乱。与客体的同一性范畴相联络,其3是客体性相异范畴。这是说:一个现实实有的客体性材料中的各种不同的要素,就这些要素在该满足中的功能来说,不可能是合并的。不同的要素由于彼此的相异,不会合并,这样才能造成比照,从而赋予主体以更丰富和明确的规定和特点,成为自具统一性的个体性存在。怀特海指出:贯穿于合生中的整合过程是由主体的统一性范畴、客体的同一性范畴和客体的差异性范畴这3个范畴赋予世界的合生统一性的动力。整个世界的同一性,这个世界的每一要素的同一性,在从一种创造物到另一种创造物的创造性进展过程中不断重复自身直到永远,每一个创造物在自身中都包含着全部历史并且表达出事物的自身同一和

52、它们之间的互相差异。可见,这3个范畴是在合生过程中结合在一起发挥功能的,它们是进入合生的主体和客体如何发挥功能的原那么要求。详细地说,这个要求就是自洽,即自动进入恰当位置而不僭越,保持差异而又不重复、不混乱。按照这些要求,包容中合生的结果才会既有明确的个体性,多种因素又互相协调,使自身内在的多样性到达统一。这样的自洽在表达了生态复杂性对秩序的要求的同时,也隐含着审美规律的潜在作用,并使生成的过程和结果具有审美的性质,实现审美学成就的和谐。这里说每一个创造物在自身中都包含着全部历史,更说明了创造物生成中生态关联的深广程度及其整体性质。二关于概念性感觉的能动作用的观点世界生成中的包容其中肯定性的包

53、容就是感觉不是一个纯粹物理的被动的过程,其中灌注着具有目的性的能动的意向。在怀特海看来,这种意向表现为概念性感觉的作用。范畴性要求的4和5都是关于概念性的范畴。概念性是相对于物理性而言的,指的是尚未成为现实而只是意识性或者精神性的存在。因此,其4概念性的评价范畴就说:从每一种物理性感觉中都会产生一种纯粹概念性感觉,它的材料就是这样一种永久客体,它可以规定现实实有确定性或物理的感到的结合体确实定性。这个范畴涉及物理性感觉的概念性复制,即是对已经发生物理性感觉的反映和记忆。但是,概念性感觉并不只是复制已经发生的物理性感觉,它作为一种能动的因素还有自己的特殊作用。概念性感觉不只是与物理性感觉同一,它

54、还与物理性感觉有差异。其5概念性反转范畴就说:在第二阶段产生的概念性感觉所具有的材料与形成第一阶段的精神极材料的永久客体部分地一样又部分地不同。这种差异性是由主体性目的所决定的相关的差异性。这就是说,在作为前面的包容结果的满足所作出的评价的根底之上,主体目的会有新的要求,因此与原来的要求有所不同,显出差异。正是这种差异,使感觉中的合生具有创造出新颖性的可能。概念性评价实际上推动着主体目的对新颖性的追求。后来的概念性感觉所具有的差异性实际上是主体作为超体的表现。这种主体自我超越和创造的能动性,推动着世界的生态进化,也是生态生成性的内在机制,并且强调了概念,即意识和精神的因素在生态进化中非常重要的

55、积极作用。由此可以想见,作为自然界的自我意识的人类意识在自然生态进化中的重要作用。面对概念性感觉的能动作用,接下来的范畴6提出了重要的警告,那就是不能把概念性感觉混淆于物理性感觉;也就是说,主体不能把概念性感觉在主观意识中转变为物理性感觉,也就是不能把想象的、可能的东西转变为现实的东西。这就是转变范畴,这个范畴说:按照范畴4或按照范畴4和范畴5,当一个包容性主体从他的现实世界各种现实实有的类似的简单物理性感觉毫无偏向地产生同一概念性感觉时,那么,就会把这些简单物理性感觉与派生的概念性感觉整合在一起,包容性主体可能把这种概念性感觉的材料转变成某个结合体或该结合体的某一部分的特征,这个结合体把所包

56、容的现实实有包含在其成员之中。以这种方式表征的这个结合体或它的一部分就是这个包容主体所包容的感觉的客体性材料。这样一来,概念性感觉就混入包容的结果去形成比照,而这种类型的比照就是属性规定物质实体这种观念的意义之一。这就是说,假设把这种概念性感觉所表达的属性混入实体,把意识中的概念当作现实的存在,就必然造成对事物性质认识上的偏向和错误。怀特海以此来说明模糊的知觉之所以产生的原因。这个转变范畴提醒人们不要把概念性感觉当作物理性感觉,即不要把还只在意识中包容的东西当作已经现实地包容的东西。这无疑是对主体可能对自己的包容结果陷于唯心主义幻觉的提醒,这个提醒对于生态思维和审美思维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对于

57、生态思维来说,不能把意识中向往的东西就当作生态的现实。对于审美思维来说,也应该把想象世界与物理世界加以区别,不能用审美的精神家园取代现实的生命家园。三关于主体性和谐及其强度的观点接下来的两个范畴性要求还是针对主体的。其7是主体性和谐范畴,即主体的包容以实现和谐为原那么。由于对概念性感觉的评价是由这些感觉如何改变成与主体性目的相一致的比照因素互相决定的,因此这个范畴与范畴1直接相关:范畴1和范畴7共同表达了一个主体在合生过程中的一种先定和谐。范畴1必须涉及感觉到的材料,范畴7那么涉及概念性感觉的主体形式。这种先定和谐是由于任何一种包容都不能脱离它的主体来考察,尽管这种包容是在创造其主体的过程中所

58、产生的。这就是说,由于主体对和谐的本能追求,主体性的包容就会实现这种先定的和谐。这就是说,和谐乃是主体进展包容时自动的本质性的要求,是现实生成的固有原那么。这里所说的先定的和谐实际上乃是生态关联的本质所在。除了主体对和谐的追求外,还有对感觉的强度的追求,这就是范畴8说的主体性强度范畴。这个范畴指出:使概念性感觉得以产生的主体性目的就是:a直接主体中的感觉强度;b相关将来的感觉强度。这说明主体目的中就有指向将来的因素,这种因素及其强度影响着主体性包容的创造性结果。这是因为,相关的将来是由如今主体以有效强度感到预期的将来的那些因素组成的,因为造成这些因素的实在潜能是由如今主体本身所产生的。这里所说

59、的强度是针对那些不同因素的比照中矛盾和反差较大的包容而言的,在这种情况下实现的和谐比起那些矛盾较小因此显得较为柔和轻松的和谐来说,就具有较大的强度,它所到达的新颖性的程度也会更高。在这里,生成过程的创造性的主旋律通过主体的强度感觉而更加强烈地表现出来。由于这个强度,主体更充分地同时成为具有自我超越性质的超体,把创造进化推向更高的程度。这两个范畴性要求指出,实现先定和谐乃是现实实有作为包容主体的既定追求,正是这种追求从根本上决定着现实世界的生态和谐。对强度的重视说明,这种和谐不是静止的,而是具有包容互动所造成的强烈力度和气势的动态过程,正是这种强度有力推动着现实向将来的积极生成。现实世界中各个事

60、物的差异性越是多样越是突出,和谐的强度就越高,创造的力度就越大。这样一来,包容中的和谐就内在地具有创造进取的动势和趋向。显然,这两个关于和谐的范畴性要求,明确地提醒了生态和谐中应有的生成性本质,也提醒了现实生成的审美本性,包括美的规律作为目的在现实生成中的作用。四关于创造过程中的自由和决定的观点从以上的范畴可以看出,对于包容中的创造性,怀特海既强调其客观的制约性,同时又时时不忘其主体的能动性。范畴性要求9自由和决定范畴作为最后一个范畴,就是从这个角度对所有范畴从总体精神上提出的要求,指出了主体在生成过程的创造中的自由与决定的关系。这个范畴的含义是:每一个个别现实实有的合生是内在被决定而外在自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