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Good is good, but better carries it.精益求精,善益求善。AAA工程盾构区间监测方案珠江三角洲城际快速轨道交通广州至佛山段金融高新区站龙溪站区间盾构施工区间施工监测技术方案方案编制:审核:批准:中交集团隧道工程局有限公司二九年六月目录TOCo1-3hzuHYPERLINKl_Toc208628710一、工程概况PAGEREF_Toc208628710h2HYPERLINKl_Toc208628711二、技术方案编制依据PAGEREF_Toc208628711h2HYPERLINKl_Toc208628712三、监测范围、内容及监测要求PAGEREF_Toc20
2、8628712h2HYPERLINKl_Toc208628713四、各监测项目实施方案PAGEREF_Toc208628713h3HYPERLINKl_Toc208628714(一)地表沉降PAGEREF_Toc208628714h4HYPERLINKl_Toc2086287151、监测仪器设备PAGEREF_Toc208628715h4HYPERLINKl_Toc2086287162、测点布设PAGEREF_Toc208628716h4HYPERLINKl_Toc2086287173、监测方法PAGEREF_Toc208628717h4HYPERLINKl_Toc208628718(二)隧道
3、隆陷PAGEREF_Toc208628718h5HYPERLINKl_Toc2086287191、监测仪器设备PAGEREF_Toc208628719h5HYPERLINKl_Toc2086287202、测点布设PAGEREF_Toc208628720h5HYPERLINKl_Toc2086287213、监测方法PAGEREF_Toc208628721h5HYPERLINKl_Toc208628722(三)地面建(构)筑物监测PAGEREF_Toc208628722h5HYPERLINKl_Toc2086287231、监测仪器设备PAGEREF_Toc208628723h5HYPERLINKl
4、_Toc2086287242、测点布设PAGEREF_Toc208628724h5HYPERLINKl_Toc208628725五、信息化监测及成果反馈PAGEREF_Toc208628725h6HYPERLINKl_Toc208628726(一)信息反馈流程PAGEREF_Toc208628726h6HYPERLINKl_Toc208628727(二)监测成果报告PAGEREF_Toc208628727h7HYPERLINKl_Toc2086287281、监测成果日常报表的内容PAGEREF_Toc208628728h8HYPERLINKl_Toc2086287292、监测总报告的内容PAG
5、EREF_Toc208628729h8HYPERLINKl_Toc208628730六、监测工作质量控制措施PAGEREF_Toc208628730h9HYPERLINKl_Toc208628731(一)质量保证体系PAGEREF_Toc208628731h9HYPERLINKl_Toc208628732(二)质量保证措施PAGEREF_Toc208628732h10金融高新区站至龙溪站盾构施工区间金融高新区站至中间风井段施工监测技术方案一、工程概况珠江三角洲城际快速轨道交通广州至佛山段【金融高新区站至龙溪站区间】以直线延海八路下行。两侧地面建筑物较少,无高层建筑。主线在五丫口大桥南侧下穿珠江
6、支流,珠江支流宽约100米,然后继续延龙溪大道下穿行。本区间隧道平面最小曲线半径为800M,线路轨面埋深为14-26米,左右线间距18-11米,区间隧道最大线路纵坡为24.90/00,最小纵坡为4.0000/00.竖曲线半径为5000米。区段隧道顶板主要位于、中,区间盾构隧道用两台盾构机由东向西掘进,到达中间风井起吊。二、技术方案编制依据珠江三角洲城际快速轨道交通金融高新区站至龙溪站盾构区间平纵断面及设计说明(含区间监测图);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2008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8-97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国家其他测量规范、强制性标准。三、监测范围、内容及监测
7、要求本方案包含监测范围为:珠江三角洲城际快速轨道交通金融高新区站至龙溪站盾构施工区间金融高新区站至中间风井段。沿线既有管线及建(构)筑物详见表1。里程建(构)筑物基础资料与区间隧道关系ZDK13+521-14+095佛山一环立交桥墩桩基础隧道中心北侧10.3mZDK13+887.5沙子线二号电缆箱天然基础隧道右线中心线上ZDK14+100聚龙南村厂房天然基础隧道左右中心线之间YDK14+265聚龙南村工业园变电房天然基础(埋深2m)右隧道中心线南侧8mYDK14+277-327聚龙南村工业园1号预制砼管桩隧道右中心线南7.5mYDK14+308-398聚龙南村工业园2号沉管灌注桩隧道右中心线南
8、9mYDK14+406-465聚龙南村工业园3号沉管灌注桩隧道右中心线南11.5mYDK14+528五丫口大桥南变电箱天然(埋深4m)左右线隧道中心线之间ZDK14+63810标工地临时变电房天然(埋深2m)左线隧道上方ZDK14+562五丫口大桥0-23#桥墩桩基础左线中心北15m具体监测项目、需用监测仪器、测量布置及监测频率如表1:表1序号监测项目监测仪器测点布置监测频率限值/监测要求1地表沉降精密水准仪每30米设一断面,过既有建筑物时加密每20米一断面掘进面前后20m时测12次/d地表沉降30mm;地表隆起10mm;当隧道掌子面施工通过一倍洞径,变位速率超过5mm/d,仍继续增加时,应暂
9、停施工。掘进面前后50m时测1次/周2隧道隆陷精密水准仪、钢尺、水平尺每6m(4环)设一断面掘进面前后20m时测12次/d地表沉降30mm;地表隆起10mm;当隧道掌子面施工通过一倍洞径,变位速率超过5mm/d,仍继续增加时,应暂停施工。掘进面前后50m时测1次/周3周边建筑物沉降精密水准仪桥墩底脚、建筑物基础四个脚点及其周围施工影响区域布点掘进面前后20m时测12次/d地表沉降30mm;地表隆起10mm;倾斜3%。掘进面前后50m时测1次/周四、各监测项目实施方案高程监测控制网,在不受地铁施工影响相对稳定的位置,埋设3个基点。定期检查基点是否稳定。地面沉降监测点采用钢筋埋入地表,顶端露出地表
10、约1cm。地面建(构)筑物及管线沉降监测采用在建(构)筑物的四个角埋设,其上端焊有半球形测头,当建(构)筑物很长时,适当在中间加密沉降监测点。(一)地表沉降1、监测仪器设备水准仪2、测点布设根据规范和设计要求,每30米设一断面,过既有建筑物时加密每20米一断面。为满足指导施工要求,拟在始发段(100米范围)和吊出井端头(100米范围)每20米设一个断面。测点布置与隧道位置关系如图1。图1测点布置与隧道位置关系3、监测方法观测方法采用精密水准测量方法。基点和附近水准点联测取得初始高程。观测时各项限差宜严格控制,每测点读数高差不宜超过0.3mm,对不在水准路线上的观测点,一个测站不宜超过3个,超过
11、时应重读后视点读数,以作核对。首次观测应对测点进行连续两次观测,两次高程之差应小于1.0mm,取平均值作为初始值。沉降值计算:观测路线应组成起迄于基点的附合导线,以便进行平差处理,提高观测精度,然后按照测站进行平差,求得各点高程。施工前,由基点通过水准测量测出隆陷观测点的初始高程H0,在施工过程中测出的高程为Hn。则高差HnH0即为沉降值。(二)隧道隆陷1、监测仪器设备水准仪、钢尺、水平尺2、测点布设根据规范和设计要求,每510米设一断面。为满足指导施工要求,拟在始发段(100米范围内)、吊出井端头(100米范围内)每3米(两环)设一个断面,其余区段每6米(4环)设一断面。3、监测方法隧道隆陷
12、监测是通过测量隧道内拼装完成的管片中心沉降或隆起来实现。具体方法是:在离管片底部h高度处立水平尺,保持水平,取水平尺中心位置,用水准仪量测该中心处标高,通过该标高反算该对应里程管片中心(隧道中心)高程,与该里程管片中心(隧道中心)设计高程比较,即可得到隧道在该里程隆陷值。观测方法采用精密水准测量方法。基点和附近水准点联测取得初始高程。观测时各项限差宜严格控制,每测点读数高差不宜超过0.3mm,对不在水准路线上的观测点,一个测站不宜超过3个,超过时应重读后视点读数,以作核对。首次观测应对测点进行连续两次观测,两次高程之差应小于1.0mm,取平均值作为初始值。沉降值计算:观测路线应组成起迄于基点的
13、附合导线,以便进行平差处理,提高观测精度,然后按照测站进行平差,求得各点高程。施工前,由基点通过水准测量测出隆陷观测点的初始高程H0,在施工过程中测出的高程为Hn。则高差HnH0即为沉降值。(三)地面建(构)筑物监测1、监测仪器设备水准仪2、测点布设根据规范和设计要求,在地面建(构)筑物底脚、基础四角布设嵌入式监测点,周围布设一定点位,监测各个点位在不同时间段的沉降值,从而分析整个建(构)筑物整体沉降和不均匀沉降(倾斜)。测量方法同地表沉降监测。测点布置与建(构)筑物位置关系如图2。图2地表建(构)筑物监测点布置示意图五、信息化监测及成果反馈(一)信息反馈流程监测的目的是根据监测结果及时反馈、
14、指导盾构掘进施工:根据对地表沉降监测的结果及时调整盾构机掘进速度、刀盘转速、土仓压力、液压千斤顶推进压力等掘进参数,以充分发挥盾构机对不同地层的适应性,保证顺利掘进;根据对隧道隆陷监测的结果及时调整注浆压力、注浆量,保证隧道管片线性平顺,尽量减少管片拼装错台出现,及时发现隧道中心线是否偏离设计纵坡,以便及时采取措施;根据对隧道轴线(水平位移)监测的结果,及时发现盾构掘在掘进中是否偏离平面设计轴线,以便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避免质量事故的发生。因此,实现监测过程的信息化,建立顺畅、高效的信息反馈渠道,及时、准确地反馈监测信息十分重要,本项目监测信息反馈流程如图3所示:项目部制定的经审核的监测方案现场
15、数据采集监测数据整理分析监测成果内部审核立即上报业主、设计、监理数据正常数据超预警值当天内提交成果报告根据工程情况调整监测方案执行超预警值方案,加密监测频率同时上报安全监督机构、质量监督机构、市科技委办公室、市建管处24小时内提交书面报告协助分析变形原因业主、专家组商讨相关解决方案执行调整后监测方案监测信息入库解决方案制定,恢复施工图3监测信息反馈流程图(二)监测成果报告对于现场采集到的各项监测数据,进行整体平差计算及测量精度统计,采用科学、合理的数据处理方法对监测成果进行整理分析,最终形成监测成果报告。监测成果报告中应包含技术说明、监测时间、使用仪器、依据规范、监测方案及所达到精度,列出监测
16、值、累计值、变形率、变形差值、变形曲线,并根据规范及监测情况提出结论性意见。当监测结果达到警戒值或超出规范允许值时,必须停止施工并及时将相关监测结果上报监理部、业主,同时召集各方专家商讨解决方法。1、监测成果日常报表的内容日常报表的内容,由以下几方面组成:(1)概述,内容包括工程进度概况和本次监测内容时间等。(2)监测主要结果,给出各项目监测结果的最大值,判别是否达到警戒值。(3)分析、评价及建议。对监测结果作出分析、评价,提出建议意见。(4)提供以下图表:监测点点位布置图;监测成果表;监测项目变化速度、时间、监测项目变化量曲线图;各监测项目成果表格以直观的形式(如表格、图形等)表达出获取的与
17、施工过程有关的监测信息(如被测指标的当前值与变化速率等),监测结果一目了然,可读性强。2、监测总报告的内容工程结束时应提交完整的监测报告,监测报告是监测工作的回顾和总结,监测报告主要包括如下几部分内容:(1)工程概况;(2)监测依据;(3)监测精度和警戒值;(4)监测项目和各测点的平面和立面布置图;(5)所采用的仪器设备和监测方法;(6)数据处理和分析(监测数据处理方法和监测结果汇总表和有关汇总和分析曲线等);(7)对监测结果的评价和建议。第(6)部分是监测报告的核心,该部分在整理各监测项目的汇总表、各监测项目时程曲线、各监测项目的速率时程曲线;各监测项目在各种不同工况和特殊日期变化发展的形象
18、图的基础上,对隧道及周围环境各监测项目的全过程变化规律和变化趋势进行分析,提出各关键件或位置的变位的最大值,与监测限值进行比较,并简要阐述其产生的原因。在论述时应结合监测日记记录的施工进度、施工工况,天气和降雨等具体情况对数据进行分析。第(7)部分是监测工作的总结与结论,通过对监测各项结果的分析,对隧道盾构掘进的安全性、合理性和经济性进行总体评价,总结设计施工中的经验教训,尤其要总结根据监测结果通过及时的信息反馈中在对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案的调整和改进中所起的作用。六、监测工作质量控制措施(一)质量保证体系保证本项目监测技术人员到位,持证上岗,满足岗位条件要求。仪器、设备、工具到位,保证监测设备在校准、鉴定的有效期内运行。拟投入测量人员和仪器设备分别如下表3、表4,监测人员资质及仪器鉴定证书附后。表3姓名性别证件编号发证单位职称男劳动与社会保障部工程师男劳动与社会保障部助工男劳动与社会保障部助工男劳动与社会保障部助工表4序号仪器、设备名称数量规格型号主要工作性能指标1水准仪1徕卡NA20.3mmkm2全站仪1TCR1201+1,1+1.5ppm3铟钢尺2(2m)0.3mm表5工作内容负责人监测方案编制监测方案审核、审批监测点布置、埋设实时监测提交中间资料监测报告编制监测报告审核、审批监测总结注:表示主要责任者;表示次要责任者;表示间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现浇混凝土模板合同范本
- 村委会门面房合同协议书
- 能不能撤销手写合同协议
- 附带家具的装修合同范本
- 汽车修理部转租合同协议
- 终止保险经纪合作协议书
- 电商平台宣传活动协议书
- 清华烟台大学合作协议书
- 税务代理合同协议书范本
- 法人变更合同协议书模板
- 仪表工基础知识课件
- 耳鼻咽喉应用解剖与生理
- 西游记西游记
- RB/T 303-2016养老服务认证技术导则
- GB/T 32227-2015船用工作救生衣
- GB/T 22258-2008防伪标识通用技术条件
- GB 38454-2019坠落防护水平生命线装置
- FZ/T 01082-2017粘合衬干热尺寸变化试验方法
- 3、《广播电视音像资料编目规范-电视资料部分》标准设计及应用说明【精选文档】
- GB∕T 30074-2013 用电化学技术测量金属中氢渗透(吸收和迁移)的方法
- 2022年福建省厦门市中考语文质检试卷(5月份)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