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转路升级改造工程路线设计说明_第1页
三转路升级改造工程路线设计说明_第2页
三转路升级改造工程路线设计说明_第3页
三转路升级改造工程路线设计说明_第4页
三转路升级改造工程路线设计说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二篇路线设计说明1、设计依据及技术标准技术规范(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14;(2)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D20-2017;(3)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公路平安生命防护工程的意见(国办发【2014】55 号);(4)公路平安生命防护工程实施技术指南(试行)(2015.2)交通运输部公路科 学研究院、贵州省交通厅;(5)小交通量农村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2111-2019;(6)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2009;(7)公路交通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规范JTGD82-2009;(8)公路交通平安设施设计规范JTGD812017;(9)公路交通平安设施设计细那么JTG/TD81

2、2017;(10)公路交通平安设施施工技术规范JTGF712006;(11)公路交通标志板技术条件JT/T279-2004;(12)路面标线涂料JT/T280-2004;(13)公路波形梁钢护栏JT/T2812007;(14)热轧钢板和钢带的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BG/T709-2006;(15)钢结构用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大六角头螺母、垫圈技术条件 GB/T1231-2006;(16)冷弯型钢技术条件GB/T6725-2008o技术标准本工程一般路段采用四级公路标准,设计速度为20Km/h,受限路段采用小交通量农 村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设计速度为15Km/h,主线路基宽度6.5米,路面满铺

3、,宽度6.5 米;支线路基宽度5.5米,路面满铺,宽度5.5米,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荷载采 用公路-II级,其余指标应符合部颁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14等现行规范的 要求。2、路线总体走向本工程位于永川区青峰镇境内,工程路线主线起于凌堂阁村皮家院子,与乡道150 平交,途径大沟湾,止于彭家新院子,顺接既有道路,路线长3.661Km;路线支线接主 线道路K0+690处,途径转龙桥村,止于何家山,顺接既有道路,路线长2.419Km。3、路线平、纵面线形设计说明路线测设主要依据交通部部颁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14.公路路线设计 规范JTGD202017、小交通量农村公路工

4、程技术标准JTG 2111-2019的有关规定执行。旧路线形情况旧路主线全长3.661km,路线主线增长系数为1.355;路线支线全长2. 419km,路 线增长系数为1.157,旧路局部线形不能到达四级路要求,旧路平面半径小于20m的路 段有2处,旧路纵坡较大,大于9%的路段有4处。路线布设的原那么总体原那么本次设计本着尽量利用既有道路和构造物,节约工程造价的情况下,采用拟合既有 道路线形。根据既有遒路的实际情况,分为五类进行处理:1、老路利用段:对于既有道路路基宽度能到达6.5(支线5.5)m的利用既有道路的 线型,适当降低技术指标,不对既有道路平面及纵断面做调整,最大限度拟合老路。2、老

5、路拓宽利用段:对于既有道路宽度缺乏6.5 (支线5.5) m但两侧或一侧有条 件加宽的段落,适当调整优化平纵线形。3、改建或新建路段:对于老路线形极差,宽度缺乏,路面破坏严重无利用价值路 段,根据规范要求调整公路线形进行改建路甚至新建;4、构筑物受限利用路段:对于因两侧房屋限制不能拓宽和调整线形的路段,按照 利用既有道路的线形不做调整。5、桥梁路段:根据以及工程沿线的调查和业主沟通讨论,全线桥梁宽度不满足设计要求,采用新建处理。平面线形设计本次设计本着尽量利用既有道路和构造物,节约工程造价的情况下,平面线形及路 基宽度满足的情况采用拟合既有道路线形,不满足的采用拓宽利用及改建。其中,平面 曲线

6、半径在地形地貌条件允许的情况按照四级公路一般最小半径15m设置(局部平曲 线未考虑曲线长度和夹直线要求),在条件受限路段,最低采用小交通量农村公路工程 技术标准中的技术指标。纵面线形设计纵坡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采用四级道路指标,调整坡度和坡长。对于全线 不满足四级道路指标的路段,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加强安保措施设计,设置警示标志等, 确保行车平安。平、纵面线形组合设计线形组合设计时,各技术指标除分别满足平面、纵断面规定值外,还考虑横断面对 线形组合与行驶平安和舒适的影响,防止平面、纵断面、横断面的最不利值的相互组合。 确定平面、纵断面的各相对独立技术指标时,各技术指标除主线相对均衡、连续外,

7、还 考虑与之相邻路段的各技术指标的均衡、连续。2. 5平纵面设计概况根据尽量利用既有道路和构造物,节约工程造价总体设计原那么,本次对工程沿线进 行调查和设计路线拟合后,将工程全线按以下分段进行分别针对性设计:老路情况及分段设计情况一览表道路 名称起讫桩号老路情况设计方案主线K0+000K0+250场镇段,整体平面线形较好,局部路 段平面线形较差拟合既有道路,利用K0+250K1+140既有道路路基宽度缺乏6. 5m,整体 平面线形较好,局部路段平面线形较 差局部加宽,截弯取直K1+140K1+220两侧房屋受限,既有道路路基宽度不 足 6. 5m拟合既有道路,利用K1+220K2+730路基宽

8、度缺乏6.5m,圆曲线长度不 足,局部圆曲线半径较小局部加宽,截弯取直K2+730K2+760两侧房屋受限,既有遒路路基宽度不 足 6. 5m拟合既有道路,利用K2+760K2+820路基宽度缺乏6.5m,圆曲线长度不 足,局部圆曲线半径较小局部加宽,截弯取直支线K2+820K2+900两侧房屋受限,既有道路路基宽度不 足 6. 5m拟合既有道路,利用K2+900K3+040路基宽度缺乏6.5m,圆曲线长度不 足,局部圆曲线半径较小局部加宽,截弯取直K3+040K3+140单侧房屋,单侧陡坡,路基宽度缺乏6.5m,圆曲线长度缺乏拟合既有道路,利用K3+140K3+422路基宽度缺乏6. 5m,

9、圆曲线长度不 足,局部圆曲线半径较小局部加宽,截弯取直K3+422 K3+M5既有石拱桥宽度仅为4. 0m,路基宽 度不满足6. 5m新建桥梁K3+445K3+661. 258路基宽度缺乏6.5m,圆曲线长度不 足,局部圆曲线半径较小局部加宽,截弯取直KO+OOOK1+755局部路基宽度缺乏6. 5m,圆曲线半 径较小,长度较短局部加宽,截弯取直Kl+755Kl+778既有石拱桥宽度仅为4.0m,路基宽度不满足6. 5m新建桥梁K1+778K2+418. 706路基宽度缺乏6. 5m,圆曲线半径较 小局部加宽,截弯取直不满足设计速度20km/h的路段条件分析1、主线K0+120K0+160段,

10、圆曲线半径25,曲线长度缺乏,JD1与交点2夹直线长度16.9m, JD3与JD4夹直线长度14.8m,路线右侧为居民院坝,左侧为坟场,路基宽度不足,设计拟合既有道路,防止迁坟。2,主线K1+265K1+355段,道路两侧为房屋,纵坡为11.8%,此段设计拟合既有道路,加强平安防护措施。3、主线K2+000K2+040,原路半径15,线性较差。设计拟合既有道路,加强平安防护 措施。4、主线K3+400K3+420,圆曲线半径15,曲线长度缺乏,地形受限,加强平安防护措O5、支线K0+560K0+720,圆曲线半径20,道路两侧为房屋,地形受限,加强平安防护措施。主要地段路线布设思考(1)起终点

11、与旧路顺接;(2)改建路段结合道路两侧构造物及地形进行布线;(3)新建路段结合地形及地质情况进行布线;(4)条件受限路段尽量对原有公路平纵面进行拟合;(5)相交路口采用平交顺接并进行交叉口设计。路线平面线形设计指标平面线形设计充分拟合旧路,同时考虑路线附近地形,尽量做到少拆迁,少占林地; 在适应地形、地物的情况下,尽可能采用较大的平曲线半径。主线全线设置交点49个,平均每公里13.718个,平曲线最小半径为20米/I处, 直线最大长度130.510米,平曲线长度占路线总长的56. 174%。支线全线设置交点26个,平均每公里13.326个,平曲线最小半径为15米/I处, 直线最大长度118.

12、625米,平曲线长度占路线总长的46.053%。路线纵断面线形设计本工程除局部路段地形起伏较大外,其余路段地形起伏较小,在纵断面设计中我们 采用屡次拉坡,进行工程量比拟,最大限度地减少工程量.主线全线设置纵面变坡点33个,平均每公里7.839个,最大纵坡11.8% (陡坡路 段),凸型竖曲线最小半径为300米,凹型竖曲线最小半径为300米,竖曲线占路线总 长的 30. 612%。支线全线设置纵面变坡点20个,平均每公里8.076个,最大纵坡9%,凸型竖曲线 最小半径为300米,凹型竖曲线最小半径为300米,竖曲线占路线总长的18.979%。4、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平安设施是公路不可缺少的基本设施

13、,它对发挥公路的效能,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了保证公路改建后的便捷畅通和良好运营,同时提高公路的行车平安 性。本次设计主要设置交通标志、交通标线、波形梁护栏等交通工程设施。根据现场踏勘调查的结果,道路沿线设置有护栏、标识标牌等平安设施,但局部路段护栏设 置位置不甚合理,且护栏不满足现行规范要求;交通标志设置较少,且锈蚀破坏严重,全线未 设置标线,本次设计根据公路交通平安设施设计规范(JTG D81-2017)对全线的交通平安 设施撤除后重新设置。4. 1交通标志4.1标志设置要素(1)前置距离需要驾驶人根据信息采取相应行动的,例如变换车道、改变行驶方向、减速或停车等

14、情况, 在标志设置时,除确保驾驶人在动态条件下能读完标志信息外,还应预留一定的前置距离,给 驾驶人采取相应行动提供时间和空间。这类标志主要是警告标志,农村通组公路标志设置前置 距离一般可采用30m,可根据现场条件适当调整,但应符合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 的规定。(2)标志尺寸公路按照设计速度选择标志字高,农村通组公路指路标志中汉字字高原那么采用25cm。警告 标志采用边长为70cm的等边三角形,圆形禁令标志直径采用60cm规格。其余事项应符合道 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的规定。(3)标志结构和形式标志支撑结构宜选择单柱和悬臂,也可使用双柱结构。路侧条件允许时,宜采用单柱式,

15、也 可在保证结构稳定平安的前提下,将标志附着于路侧山石上。(4)标志材料标志底板可采用铝合金板、钢板、合成树脂类板材等制作,应符合道路交通标志板及支撑 件(GB/T2387)相关规定。农村通组公路交通标志反光膜等级宜采用II类及以上。4. 2标志设计(1)急弯路段平曲线半径小于15m且停车视距小于20m时的路段,应设置急转弯标志。相邻两个反向曲线 的半径均小于或其中一个小于20m且停车视距小于20m,相邻两曲线间距小于40m时,应设置 反向弯路标志。连续有三个或三个以上反向平曲线,其平曲线半径均小于或有两个半径小于20m且停车视距 小于20m时,且各圆曲线的间距均小于40nl时设置连续弯路标志

16、。当连续弯路总长度大于500nl 时,应重复设置。可在连续弯路标志下附加连续弯路长度的辅助标志。急弯标志可以和建议速度标志或限制速度标志联合使用。条件允许时,可考虑采用开挖视距 平台等措施改善视距。(2)陡坡路段陡坡标志用以提醒车辆驾驶人小心驾驶。当纵坡大于10%时,在纵坡坡脚适当位置设置上陡 坡标志,在纵坡坡顶适当位置设置下陡坡标志。当连续两个或两个以上纵坡大于8%的路段坡顶前适当位置,可设置连续下坡标志。当连续 下坡总长大于3Km后,应重复设置。(3)其他标志其他路段可根据现场条件、管理需要,设置相应的限制速度、注意落石、道路变窄、注意村 庄、注意行人、慢行、注意危险、呜笛等标志。各种标志

17、适用条件及设置方法详见道路标志 和标线GB5768. 2相关要求。4. 2交通标线(1)一般规定交通标线是由施划或安装于道路上的各种线条、箭头、文字、图案及立面标记、实体标 记、突起路标和轮廓标等所构成的交通设施,它的作用是向道路使用者传递有关道珞交通的规 那么、警告、指引等信息,可以与标志配合使用,也可单独使用。道路交通标线的颜色为白色、黄色、蓝色或橙色,路面图形标记中可出现红色或黑色的 图案或文字。具体交通标线的形式、颜色及含义详见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 3-2009) 中第2页表1中规定。道路交通标线颜色的色度性能应符合GB/T 16311的规定。设置于路面的道路交通标线应使

18、用抗滑材料,标线外表的抗滑性能一般应不低于所在路 段路面的抗滑性能。连续设置的实线类标线,应每隔15米左右设置排水缝,其他标线有可能阻 水时,应沿排水方向设置排水缝,排水宽度一般为3cm5cm。(2)设置原那么本工程为双车遒,需设置车行道边缘线及中心线。车行道边缘线应设置于公路两侧紧靠车行道的硬路肩内,未设置硬路肩的公路车行道边 缘线应设置于公路两侧紧靠车行道的外边缘线,同向车行道分界线应设置于同向行驶的车行道 分界处;车行道中心线应设置于公路中线,为单黄虚线。交通标线宽度宜符合下表的规定。路面标线宽度(3)设计内容设计速度(km/h)车行道边缘线(cm)同向车行道分界线(cm)对向车行道分界

19、线(cm)20双车道1015公路改建完成后,重新刻画路面标线。公路中心线:公路中心线用于分隔对向行驶的交通流,当两个方向超车视距均能满足, 可跨越对向车行道时,采用单黄虚线(46线),当两个方向超车视距均不能满足或在陡坡、 急弯、连续下坡路段,禁止跨越对向车行道时,采用单黄实线,单黄虚实线线宽15厘米。车行道边缘线:设置在公路两侧紧靠行车道的硬路肩内,不得侵入车行道内。车行道边缘线为白色线,用来指示机动车道的边缘,或用来划分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的 分界,除在机动车需要跨越边缘线的地方(例如平交道口处)的车行道边缘线采用虚线外,其 他均为实线,线宽10厘米。振荡标线:设置于山岭重丘区、连续急转弯

20、、下坡路段、企事业单位和学校门口,用于 提示驾驶员按车道行驶和必须减速行驶,防止驾驶员疲劳驾驶。振荡标线为50X32X6mm凸块 及间隔相当于图形面积两倍的白色标线。(4)技术要求标线采用热熔型涂料,涂料中含18%25%的玻璃珠,普通标线玻璃珠的掺量不小于0. 35Kg/m2,振荡标线玻璃珠的掺量不小于0. 50Kg/m为保证夜间视读性,施工时需撒布玻璃珠于热熔涂料上,撒布时要严格控制时间和用量, 撒布要均匀、全面。设置于路面的道路交通标线应使用抗滑材料,标线外表的抗滑性能一般不应低于所在路 段路面的抗滑性能或45BP义热熔反光型涂料的性能应符合下表规定。热熔反光型涂料的性能指标表工程反光型突

21、起型密度,g/cm1.82. 3软化点90 1252100涂膜外观干燥后,应无皱纹、斑点、起泡、脱落、粘胎现象,涂膜的颜色和外观应与标准板差异不大不粘胎干燥时问,minW3色度性能 (45/0)白色黄色涂料的色品坐标和亮度因数应符合JT/T 280-2001中表6和图1规定的范围抗压强度,MPa212230clt时,12504c2七时,22耐酎性,mg (200转/1000g后减重)W80(JM-100象胶砂轮)耐水性在水中浸24h应无异常现象耐戚性在氢氧化钙饱和溶液浸24h无异常现象玻璃珠含量G18 25流动度,s3510涂层低温抗裂性TOP保持4h,室温放置4h为一个循环,连续做三个循环后

22、应无裂纹加热稳定性200匕220匕在搅拌状态下保持4h,应无明显泛黄、焦化、结块等现象人工加速耐候性经人工加速耐候性试验后,试板涂层不产生龟裂、剥落;允许轻微粉化和变色,但色品坐 标和亮度因数应符合路面标线涂料JT7T280-2004表6和图1规定的范围,亮度因 数变化范围不应大于原样板亮度因数的20%。在路面标线涂料划线以前,均匀混入玻璃珠。玻璃珠应为无色松散球状,清洁无明显杂 物,显微镜或投影仪下,玻璃珠应为无色透明的球体,光洁圆整,玻璃珠内无明显气泡或杂质, 玻璃珠粒径分布应符合下表中的相关规定;有缺陷的玻璃珠,如椭圆形珠、不圆的颗粒、失透 的、熔融粘连的、有气泡的玻璃珠和杂质等质量应小

23、于玻璃珠总质量的20%,即玻璃珠成圆率 不小于80%;玻璃珠的密度应在2.44. 3g/cm3的范围内;玻璃珠的折射率为1. 7WRIVI. 9;在 沸腾的水浴中加热后,玻璃珠外表不应呈现发霉现象,中和所用0.01mol/L盐酸应在10ml以下; 玻璃珠中磁性颗粒的含量不得大于0. 1机所有玻璃珠应通过漏斗而无停滞现象。玻璃珠的粒径分布表(5)施工要求玻璃珠粒径S/um玻璃珠质量百分比公S6000300VSW60050 90150Vs300550SW15005在路面标线施工之前,要求路面干燥、清洁,除净泥砂、灰尘和其他杂物。施工时,气温不得低于10,如路面温度过低,应采取路面预热措施。严格按设

24、计施工,车行道边缘线不应侵占行车道宽度。对于平交道口等特殊位置,应根据 道路实际情况现场布置标线位置。在路面标线施工之前,要根据道路平曲线要素实地放线,以保证标线位置准确、线形顺畅。标线应具有良好的视认性,颜色均匀、边缘整齐、线型规那么、线条流畅;标线涂层厚度应 均匀(0.72. 5mm),无明显起泡、皱纹、斑点、开裂、发粘、脱落和泛花等缺陷;面撒玻璃 珠应均匀。正常使用期间,反光标线的逆反射亮度应满足夜间视认要求,一般情况下,白色反光标线 的逆反射亮度系数不应低于80mcd. m-2.1xT,黄色反光标线的逆反射亮度系数不应低于 ;新划标线的初逆反射亮度系数应符合GB/T 21383-200

25、8的规定,白色反光标 线的逆反射亮度系数不应低于150mcd.nr2.lxT,黄色反光标线的逆反射亮度系数不应低于 WOmcd. m-2. lx-1;雨夜标线应具备湿态下的逆反射性能,在雨夜具有良好的视认效果。路面应清洁干燥,不得存在松散颗粒、灰尘、沥青渣、油污或其它有害材料;应根据公路 横断面的具体尺寸和设计文件的要求确定标线位置和标线宽度、长度,在路面上划出标线位置; 正式施划前应进行试划,以检验划线车的行驶速度、线宽、标线厚度等,调试合格后才能开始 正式施工;施工时,应按设计要求留出排水孔(间隔15m左右);对施工中存在的缺陷,应及 时修整。施工过程中,应加强平安管理,维护标线涂料的正常

26、养护周期,养护期间应阻止车辆及行 人在作业区内通行,防止将涂料带出或形成车辙,直至标线充分干燥为止。4. 3波形梁护栏(1)护栏的布设原那么既有道路沿线设置有波形护栏,因原道路建成年代较久远,波形护栏不能满足现行规范要求 且局部路段设置不合理,本次设计对原有护栏进行撤除后重新设置。坡度01: 1时路基高度h2m,坡度为1: 1.5时路基高度hV3m,且不临河、池塘时不设 置护栏。符合以下条件之一,车辆驶出路外有可能造成一般或重大事故的路段设置Gr-C-4E波形梁 护栏。I 坡度Wl: 1,路堤高度2mWhV4m不临河、池塘路段;坡度为1: 1.5,路堤高度3mWh 8m不临河、池塘的路段。II

27、 车速为20km/h平曲线半径小于30m的路段。(2)材料路侧波形梁护栏所用的各种材料规格、材质均应符合现行波形梁铜护栏(GB/T31439. 1-2015)、公路平安生命防护工程实施技术指南(试行)等标准、规范的要求。波形梁板、端头、连接件、立柱、柱帽等采用普通碳素结构钢(Q235),其技术条件应符合 碳素结构钢技术条件(GB 700-2006)的规定。拼接波形梁的螺栓和连接栓采用防盗螺栓和防盗压紧螺母,其技术条件应符合钢结构用 拗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接(BG 36323633-2008)的规定。托架采用型钢制造,其技术条件应符合冷弯型钢结构技术标准(BG6725-2008)的规定。镀锌护栏:护

28、栏梁板、端头、立柱、托架、柱帽以及螺栓、螺母、垫圈、垫片等附件均应 由热浸镀锌涂层组成。内外涂层其他参数、性能指标应满足公路交通工程钢构件防腐技术条件GB/T 18226-2015 及相关规范要求。C级路侧波形梁护栏由二波波形梁板(4320 x310mmx85mmx3mm)、立柱(中 114x4.5x2100mm)等组成,立柱埋深1400mm路侧终点设有路侧端头。(3)施工立柱放样.应根据设计文件进行立柱放样,并以涵洞等结构物控制立柱的位置,进行测距定位。.立柱放样时可利用调节板调节间距,并得用分配方法处理间距零头数。.应调查立柱所在处是否存在地下管线、排水管等设施,或构造物顶部埋土缺乏的情况

29、。 立柱安装立柱安装应与设计文件相符,并与公路线形相协调。I.立柱标高应符合设计要求,并不得损坏立柱端部。I.立柱安装就位后,其水平方和竖直方向应形成平顺的线形。护栏渐变段及端部的立柱,应按设计规定的位置进行安装。波形梁安装.护栏板应通过拼接螺栓相互连接成纵向横梁,并由连接螺栓固定于托架上。护栏板拼接方 向应与行车方向一致,拼接螺栓必须采用高强螺栓。.立柱间距不规那么时,可利用调节板、梁进行调节,不得采用现场切割护栏板的方法。.所有的连接螺栓及拼接螺栓应在护栏的线形到达规定要求时才能拧紧,终拧距应符合下 表的规定。波形梁护栏板连接螺栓及拼接螺栓的终拧扭矩规定值柱帽、托架及端头安装螺栓类型螺栓直径(mm)扭矩值(N.m)普通螺栓M1660 68M2095102M22163170高强螺栓315430L托架应通过连接螺栓固定于护栏板和立柱之间,在拧紧连接螺栓前应调整托架、托架使其准确就位。II.各类护栏端头应通过拼接螺栓与护栏板牢固连接,拼接螺栓必须采用高强螺栓。反光膜、反光片的设置在护栏立柱上安装反光膜和反光片,间距为8米,所有的端头应粘贴反光膜。验收1)基本要求.波形梁钢护栏产品必须符合部标公路波形梁铜护栏(JT/T 281-2007)的规定。.为保证护栏的整体强度,护栏立柱的埋深、土基压实度、端部和过度段处理应符合设计 规范和设计文件的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