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生殖核医学_第1页
泌尿生殖核医学_第2页
泌尿生殖核医学_第3页
泌尿生殖核医学_第4页
泌尿生殖核医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泌尿生殖核医学内容肾脏解剖显像剂肾动态显像药物介入实验肾静态显像肾脏解剖肾脏为实质性器官,位于腹膜后脊柱的两侧,左右各一,形似蚕豆。新鲜的肾脏呈红褐色,含有丰富的血液。肾脏的体积各人有所不同,正常成年男性平均长10、宽5、厚4,平均重量为134-148g。女性肾脏的体积和重量均略小于同龄的男性。肾脏有上下两端、前后两面和内外两缘。右肾上端平第12胸椎下缘,下端平第3腰椎,第12肋斜过其后面的中部;左肾上端平第11胸椎下缘,下端平第2腰椎下缘,第12肋斜过其后面的上部。由于肝右叶的存在,右肾低于左肾 12。肾脏解剖肾脏前面较凸,朝向前外侧,后面较平,紧贴后腹壁。外缘隆起,内缘中间呈凹陷状,称为肾

2、门,输尿管、肾盂、肾血管、神经和淋巴管经此出入,这些构造共同组成肾蒂。肾门向肾内续于一个较大的腔,称肾窦 ,由肾实质围成。 肾血液循环有以下特点:肾动脉直接来自腹主动脉,短而粗,压力高,血流量大,约占心输出量的1/4,即每45分钟人体内的血液全部流经肾内而被滤过。肾小球的入球小动脉短粗,出球小动脉细长,使血管球内形成较高的压力。肾脏解剖 肾内血管通路中出现两次毛细血管,即血管球毛细血管和球后毛细血管网,由于血流经血管球时大量水分被滤出,因此分布在肾小管周围的球后毛细血管内血液的胶体渗透压甚高,有利于肾小管上皮细胞重吸收的物质进入血流。髓质内直小血管袢与髓袢伴行,有利于肾小管和集合小管的重吸收和

3、尿液浓缩。肾内不同区域的血流不同,皮质血流量大,流速快,髓质血流量小,仅占肾血流量的10,流速亦慢。 显像剂99二亚乙基三胺五乙酸 99m , 99注射液是喷替酸(二乙三胺五乙酸,)与99在氯化钠注射液中络合制成的无菌、无热原的等渗溶液,适于静脉注射。 99通常于注射后34 ,在肾实质中浓聚到达峰值,其生物半排期为2.3 h。它主要通过肾小球滤过排出体外。临床应用于肾动态显像、肾功能测定及肾图测定。 131或123邻碘马尿酸钠(131 123 , 131或123)注射液是分子构造上含有131I或123I的邻碘马尿酸钠的无菌、无热原水溶液,适于静脉注射。注药后约35 在肾中达峰值。其全身生物半衰

4、期(除膀胱外)为约1 h或更短。最后它通过肾经肾小管分泌(约80)和肾小球过滤(20)排泄。主要应用于及肾图测定。 显像剂99巯基乙酰(基)三甘氨肽(99m , 99 3) , 993作为取代放射性碘- (131或123)的新药,在动物实验的根底上已将它与后者进展广泛的临床评价比较,各家结果根本一样,证明993的药物动力学与的性质相似,但参数不完全一样 。许多报告证明993在临床实践中,是测定肾功能较新的有效药物。显像质量和剂量学特性都优于131,且比123价廉、易得,已取代大局部放射性肾显像。 显像剂 99亚乙基-双半胱氨酸(99,99)简称99双半胱氨酸,是一种二胺二硫酚( )四齿(四配位

5、基)配体与99形成的稳定络合物。实验证明,本品比993的血浆去除高,但血浆蛋白结合率却低得多(31比88) 肾提取特性优良,研究肾功能的特性优于993,更接近于131。由于本品物理特性优良,生物学性质与相似,故可替代131用于肾动态显像及测定,993那么难以准确估测肾血浆流量。显像剂二巯丁二酸或二巯基琥珀酸2,6 ,99 的钠盐是用于锑、铅、汞、砷等中毒的解毒药,当99高锝酸钠加人含2+的溶液中,形成四种生物分布不同的络合物,只有第二种络合物酸性99的肾摄取最高。 99由血液去除后大局部进入细胞外液,然后被肾小管上皮细胞摄取,聚集于肾皮质为髓质的 22倍。注药后 3 6 h内在肾皮质中的聚集量

6、仍保持相对稳定,因此主要用于肾静态显像,观察肾内放射性分布。临床用于检查肾畸形、肾萎缩、肾内占位性病变,诊断肾皮质感染灵敏而可靠,可作为诊断急性肾孟肾炎的参考标准,国外报道利用三探头显像对急性肾盂肾炎的诊断比超声检查更灵敏。 一般认为本品是通过肾小球过滤随后肾小管重吸收而聚集于肾脏的。肾动态显像概述 肾动态显像包括反映肾血流灌注显像及反映肾功能的动态显像。“弹丸静脉注入由肾小球滤过或肾小管上皮细胞分泌而不被回吸收迅速经尿排出的快速通过型显像剂,用照相机或快速连续采集包括双肾、心脏和局部膀胱区域的放射性影像,可动态地观察到心腔、腹主动脉、肾动脉、肾实质和尿路的全过程。 经感兴趣区技术,可在一次检

7、查中获得肾动脉灌注、肾脏形态与功能、心脏时间-放射性曲线、双肾时间-放射性曲线和肾小球滤过率等多种功能信息。用法计算,最好时段应选取注射显像剂后23 或峰前1 。肾动态显像显像剂 国外多应用肾小管分泌型显像剂99 3;我国现普遍选用肾小球滤过型显像剂99,常用剂量范围为37111 13 ,该剂量有利于值的准确测定,且易标记;但因其剂量较小,观察肾血流像稍差;又因排泄速度慢,显像时间内残留高,本底亦高尤其是当肾功能减低时为甚,且与血浆蛋白结合率为35,可导致测定值偏低,且实测值越小,误差越大。肾动态显像方法 检查时患者仰卧位,相机置于患者背部下方,对准肾脏探头视野需包括双肾及膀胱。肾移植的病人需

8、把相机置于前位。检查过程中,患者须保持体位不动。经肘静脉以“弹丸式推注显像剂,同步启动采集。使用99标记物时,探头配置低能通用准直器;能峰选择140;窗宽20;矩阵64*64。灌注相以1帧连续采集3060 帧。功能相以1帧/2030s连续采集2030 分钟。肾动态显像正常影像肾血流灌注相 通常,弹丸注射放射性药物后约915秒腹主动脉首先显影。23秒内肾脏同时显影,双侧肾脏放射性浓度和影像大小、形态均匀对称,肾血流灌注均匀。随后,当血流灌注减低时,可见左肾上方脾脏血流灌注影像增强。早期脾脏显影,易误认为左侧肾脏。由于门脉血流相对缓慢,几秒后肝脏显影肾血流灌注曲线上升支斜率代表灌注速度,高度代表灌

9、注量。肾动态显像正常影像肾功能动态相 静脉注入后1分钟双肾显影,24分钟双肾放射性活度达顶峰,肾影清晰,大小对称,形态完整,称为功能期。4-6分钟以后,肾皮质放射性减少,肾盏、肾盂放射性逐渐增加,随时间推移,肾影减淡。1520分钟时,肾影根本消失,膀胱区放射性逐渐增加,属排泄期。输尿管通常不显影。 肾动态显像异常影像 1、单侧肾血流灌注降低或缺损 腹主动脉显影后,健侧肾脏显影而对侧肾脏部位无放射性分布或放射性减低。多见于肾动脉主干阻塞或狭窄。2、双侧肾血流灌注降低或缺损 腹主动脉显影后双侧肾脏不显影,说明肾脏血流灌注和肾功能明显减低,可能为肾病终末期表现,也可能由肾动脉狭窄或肾梗死所致。肾动态

10、显像异常影像 3、血流灌注相,肾内占位性病变区域放射性分布正常或增强,说明血流灌注正常或增强。多见于恶性病变。假设占位性病变区域放射性分布减低,说明血流灌注不良,多见于良性病变,如肾囊肿、肾脓肿。 4、肾影出现和消退延迟提示肾功能和/或血流灌注明显受损。肾动态显像异常影像 5、肾实质影持续不变 连续动态显像中,肾脏实质影像持续不减淡,而肾盂肾盏也无 显影剂持续增浓,说明显像剂滞留在肾实质内,原因可能是原尿生成明显减少。 6、肾盏肾盂或输尿管显影明显 尿路梗阻和扩张可导致肾盏肾盂或输尿管显影明显,并扩大, 伴消退缓慢,其下端即为梗阻部位。 7、泌尿系以外出现异常影 肾脏外伤后输尿管破裂或输尿管肠

11、道造瘘术后可有此表现 。 肾动态显像主要临床应用 1、了解双肾大小、形态、位置、功能及上尿路通畅情况。2、评价肾动脉病变及双肾血供情况,协助诊断肾血管性高血压。3、了解肾内占位性病变的血流灌注情况,用于鉴别良、恶性病变。4、监测移植肾的血流灌注和功能情况。 肾动态显像主要临床应用 5、肾外伤后,了解其血运及观察是否有尿漏存在。6、膀胱输尿管尿液返流的诊断 7、腹部肿物的鉴别诊断,确定其为肾内还是肾外肿物。 正常图像异常图像主要是分肾功能的区分,结合、的测定,更有意义。异常图像女,33岁。左肾结核。B超:左肾结核,右肾积水。肾动态显像:左肾未显像,无功能,右肾摄取排泄减慢,肾盂积液。异常图像男,60岁。高血压,尿毒症。双肾明显萎缩,影淡,功能严重受损。异常图像女,30岁,左输尿管结石。异常图像男,19岁。左肾挫裂伤。B超:左肾明显增大,左肾上极挫裂伤。肾动态显像:左肾仅下极少量肾组织显影,功能明显受损。异常图像上尿路梗阻:如输尿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