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全日制本科课程教案20092010 学年 第2 学期课程名称货币银行学(第二章)课程性质必修课教材名称货币银行学适用专业(方向)经济学各专业学生年级、人数08电子商务、50人开课单位国际经济与贸易系国际金融教研室授课教师李庚寅职称教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 教务处 制二00九年九月货币银行学课程教案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授课类型理论课第二章利息和利息率授课时间安排6学时,其中案例分析、讨论1学时。 具体为:第一、二节,2学时;第三 节,2学时;第四、五节,2学时;教学内容(包括基本内容、重点、难点三部分)第一节 信用一、信用的概念应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的概念和理
2、解的问题1)信用的定义:是指借贷行为,一种以偿还和付息为条件的借贷行为,体现一定的债权债务关系。2)信用的产生:是在私有制和商品交换的基础上产生。前提条件:私有财产的出现一一为满足在不改变所有权条件下的财富调剂的需要,产生了借贷行为。存在和发展的经济基础一一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社会经济活动中,存在广泛的“余缺”现象,即同时 存在收 支的盈余主体,收支的赤字主体,需要借助信用来调剂, 并产生专门从事资金余缺调剂的中介机构, 进一步促进了信用制度的发展)。3)信用的基本特征一一是在一定时间内,以偿还并支付利息为条件,债权人与债务人权利与义务对等 的经济契约行为。二、信用的形式(本章重点之一)1.应
3、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的概念和理解的问题1)商业信用商业信用定义:企业之间相互提供的,与商品交易直接联系的一种信用形式。商业信用特点:第一、从形式上看它主要以商品形态提供信用,但它的活动同时包含着两种性质不同的经济行为一一买卖和借贷。提供信用的过程就是买卖的过程。第二、债权人和债务人都是工商企业。第三、其供求与经济周期的波动基本一致。商业信用局限性:信用的规模和范围、期限有一定的限制;信用的方向受到商品流转方向的限制;具 有一定的盲目性、分散性和不稳定性。商业信用是社会信用体系的基础。2)银行信用银行信用定义:是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以货币形式提供的信用。银行信用特点:第一、信用规模巨大,其规模不受金融
4、机构自有资本的限制,具有高度的集中统一性(所提供的资金是产业循环过程中暂时闲置,并独立于再生产过程的货币资金,以及社会各阶层的货币收 入);第二、信用双方,一方是金融机构,另一方是工商企业,且是以货币形式提供的信用,因而无方向上 的限制;第三、具有较稳定的资金来源,所提供信用的期限较灵活,稳定性较强;第四、其规模大小和动态 不一定与产业循环一致;银行信用的主要工具是银行券。银行信用克服了商业信用的缺陷,但不能完全替代商业信用(及时、方便),两者相辅相成,共同发展。3)国家信用国家信用定义:是国家以债务人的身份,筹集资金的借贷形式。特点:第一、国家信用的借贷双方,一方是债务人政府,另一方是债权人
5、包括本国和外国向政府提供 信用的人。第二、国家信用的实现形式主要是通过发行国家债券,包括短期国库券和长期公债券,其次是向 中央银行短期借款。第三、中长期债券一般用于弥补财政预算赤字,供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建设等非生产性 支出,军费支出以及福利支出等。4)消费信用消费信用定义:是工商企业和金融机构对消费者提供的,用以满足其消费方面的货币需求的信用。包括 分期付款;消费贷款;信用卡 .消费信用作用:对消费者来说,解决了消费者消费欲望与购买力不足的矛盾;对整个社会来说,消费品 促销,扩大了消费需求,促进耐用消费品生产和发展,带动国民经济的发展;促进新技术的应用、新产品的 推销和产品的更新换代;但可能使
6、未来消费缩小,增加债务负担;容易助长信用膨胀,造成市场虚假繁荣, 加剧生产与消费,市场供求的矛盾。2.应让学生思考的问题1)商业信用与银行信用的区别。2)银行信用为什么不能完全替代商业信用第二节利息和利率一、利息应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的概念和理解的问题1)利息的定义:利息是借贷资本的增殖额(或使用借贷资本的代价),其来源于借者(即生产者)使用借入资金发挥生产职能而形成的利润的一部分。在信用活动中,货币所有者在一定条件下,贷出货币资本,让渡其使用权,货币使用者到期偿还借款时 必须支付一个增加额,这个增加额就是利息。利息并不是反映资本价格水平的概念,真正反映货币资本价格 水平的是利息率。2)利息是收益
7、的一般形式 :无论贷出与否,借入与否,利息都被当作一种机会成本而存在。但利息并 不是一个反映资金价格水平的概念(利息率才是货币资本的价格)二、利息率:应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的概念和理解的问题1)利息率定义:是指借贷期内所形成的利息额与预付借贷资本价值或所贷资金额的比率 g (利息额)r (利息率)=g (所贷资金额)2)利率体系:一个国家一定时期内各种不同的利率因各种内在因素而联结组成的有机体即为利率体系。 其中有一个起决定作用的利率为基准利率(其变动会引起其他利率作相应变动,如西方国家的再贴现利率, 中国的再贷款利率)。三、利率种类应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的概念和理解的问题根据借贷期内是否调整,利率可
8、分为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固定利率是指在借贷期内不做调整的利率; 浮动利率是指在借贷期内可定期调整的利率。根据信用行为期限的长短,利率可分为长期利率和短期利率:1年期以上的融资行为称为长期信用,相应的利率就是长期利率;1年期以下的信用行为称为短期信用,相应的利率就是短期利率。根据计算利息的期限单位,利率可分为年率、月率和日率:年利率是以年为单位计算利息,一般以本金的百分之几表示;月利率是以月为单位计算利息,一般以本金的千分之几表示;日利率是以日为单位计算, 一般以本金的万分之几表示。根据是否按市场供求自由变动,利率可分为市场利率、公定利率和官定利率:市场利率是随市场供求而 自由变动的利率;官定利
9、率是由政府金融管理部门或者中央银行确定的利率,是国家为了实现宏观调节目标 的一种政策手段;行业公定利率是由非政府部门的民间金融组织,如银行公会等所确定的利率。根据利率是否带有优惠性质,利率可分为一般利率和优惠利率:银行优惠利率是指略低于一般贷款利率 的利率。名义利率=实际利率+物价变动率实际利率=名义利率物价变动率i=(1+r)/(1+p)-1=(r-p)/(1+p)名义利率(r)和实际利率(i):名义利率是指包括补偿通货膨胀风险的利率。实际利率是指对名义利率 按货币购买力的变动修正后的利息率,其计算公式可写为:即:r=i+p (p为借贷期内物价的变动率)或:r=(1+i)(1+p)-1或:名
10、义利率-物价变动率实际利率=名义利率+物价变动率第三节利率的作用一、利息的计算(本章重点之二)应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的概念和理解的问题1)单利:是指在计算利息额时,不论期限长短,仅按本金计算利息,对利息不再重复付息。其计算公 式为:I=P r n 式中:I:利息额;P:本金;r:利息率;n:借贷期限S=P(1+r n) 式中:S:本利和举例:某人借款100万元,年利率为5%,借款期限为3年,到期本利和及应付利息。S=1000000 (1+5%X 3) =1150000 (元)1=1000000 X 5% X 3=150000 (元)2)复利:是指在计算利息额时,要按一定期限将所生利息加入本金再计算
11、利息,逐期滚算,直至借贷 契约期满。本利和的计算公式:S=P(1+r) n利息的计算公式:I=S-P=P(1+r) n-1如将上例按复利计算,则S=1000000(1+5%) 3=1157626 (元)I=1000000(1+%) 3-1=157625 (元)二、货币的时间价值(本章重点之三).应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的概念和理解的问题1)货币的时间价值定义:指当前所持有的一定量货币比未来获得的等量货币具有更高的价值(即同一 数量的货币,因利率的作用,在不同时间上的价值不同,其间的差额即为货币的时间价值。一般是未来单位 资金距离的时间越远,其现值越小;反之,越大) 。可用公式表示:货币的时间价值=货
12、币的终值一货币的现值=(货币现值+货币现值X利息率)货币现值=货币现值X利息率从公式中可看出,利息率或折现率对于货币的时间价值具有很重要的意义,这是因为资金未来的增殖, 即利息大小是根据利息率计算,反之,未来资金折现成现值,其贴现利息的大小是根据折现率(一般为利息 率)计算。2)终值和现值的计算已知现值,求终值FV=PV(1+r) n 式中FV:终值或本利和;PV:现值或本金;(1+r)n:为复利因子。举例:在年利率为 5%时,假定现在有100万元,3年后是多少钱?FV=PV(1+r)n=100 万元X(1 + 5%)3= 1157625 (元)已知终值,求现值:PV=FV/(1+r) nPV
13、=FV/(1+r) n= A1/(1+r)+A2/(1+r) 2+A3/(1+r) 3+ +An/(1+r) n举例:在年利率为 5%时,假定3年后我们需要1157625元,现在需要投资多少(即现值多少)? PV=FV/(1+r) n =1157625/(1-5%) 3=1000000 (元).教学的难点1)货币时间价值的重要意义2)货币时间价值的运用一一净现值( NPV)法则(NPV等于所有的未来流入现金的现值减去现在或未 来流出现金现值的差额)。举例:假设100美元的5年期公债售价为75美元。在其他可供选择的投资方案中,最好的方案是年利率为8%的银行存款。这两个方案哪个好呢?可用 NPV法
14、则来评估。公债未来现金流入的现值:PV=100/(1 + 8%) 5=68.05(美元),银行存款未来流入的资金价值:FV=75 X (1 + 8%)5= 75X 1.4695= 110.21(美元)将这与投资公债的 75美元初始投资额(现值)比较,因投资公债的NPV为负,即68.06-75= -6.94美元, 故不宜投资公债。举例:一台机器,卖方开价:一次性支付现款为110万元,如分四年平均支付,则每年支付30万元,共计120万元。在银行存款利率为 10%的情况下,对购买者来说选用哪一种支付方法更好?PV=30/(1 +10%)+ 30/(1 +10%)2+30/(1 + 10%)3+30/
15、(1 + 10%)4=95.093(万元)计算结果表明分期付款较一次性付款更合算。.应让学生思考的问题在日常经济生活中,如何运用货币时间价值原理分析问题?三、储蓄的利率弹性和投资的利率弹性.应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的概念和理解的问题利率的调节作用:以资金供求双方均关心自身的经济利益为前提条件(调节利率就是通过调节资金供求双方的经济利益来调节资金的供给量和资金的需求量,实现货币供求的均衡,达到宏观经济目标一一利率具有分配的功能)。利率如何发挥调节作用。.教学的难点)储蓄的利率弹性利率对储蓄的影响有两种:一是利率提高,储蓄增加的替代效应(利率T,消费的机会成本T,消费J;反之,)。二是利率提高,储蓄减少
16、的收入效应(利率T ,收入T ,消费T ;反之,)。一个社会中总体上的储蓄利率弹性究竟是大是小,最终取决于上述方向相反的两种作用相互抵消的结 果。)投资的利率弹性利率变化对投资所起的作用,取决于企业对资本边际效率(投资收益)与市场利率(投资的机会成本) 的比较。如果资本边际效率大于市场利率,可以诱使企业增加投资;反之则减少投资。但不同经济主体,投资的利率弹性不同,如劳动密集型企业和资本密集型企业;不同期限的投资利率弹 性也不同,如短期和长期固定资产投资。四、中国的利率管理体制及其变革(本章重点之四).应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的概念和理解的问题)传统利率管理体制的主要弊端一一利率档次少,利率水平低,利
17、差小,管理权限高度集中。)中国利率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及措施.应让学生思考的问题1)央行如何利用利率进行宏观经济调控?2)中国为什么要进行利率市场化改革?.案例分析日本利率市场化进程我国利率市场化问题讨论题:1)日本的利率市场化进程对我国有何借鉴意义?2)我国为什么要进行利率市场化改革?如何实现利率市场化?1978年以来一年期储蓄存款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表调整利率年 份一年期储蓄存款 名义利率A当年零售物价 上涨幅度B一年期储蓄存款实 际利率C=A-B19783.240.72.541979.4.13.9621.961980.4.15.46-0.619815.42.43.001982.4.15.76
18、1.93.8619835.761.54.2619845.762.82.961985.4.16.848.8-1.961985.8.17.28.8-1.619867.27.3-0.11988.9.18.6418.5-9.861989.2.111.3417.8-6.461990.4.1510.082.17.981990.8.218.642.16.5419927.565.44.661993.5.159.1813.2-4.021993.7.1110.9813.2-2.22199410.9821.7-10.721995.1.110.9814.8-3.821996.5.19.186.13.081996.8.
19、237.476.11.371997.10.235.670.84.871998.3.255.22-2.67.821998.7.14.77-2.67.371998.12.73.78-2.66.381999.6.102.25-3.0(1999.9)5.25资料来源:中国金融年鉴,中国统计年鉴。第四节利率的决定一、马克思的利率理论(本章重点之五)应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的概念和理解的问题决定和影响利率的因素主要有:基本因素一一平均利润率,资金的供求和竞争;其它因素一一社会再生 产状况、物价水平、国家经济政策和国际利率水平等。二、西方利率决定理论 *应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的概念和理解的问题1)古典利率理论:认为利
20、率水平就由资本的供给(储蓄)与资本的需求(投资)间的均衡所决定,且 随储蓄与投资间的比例变动而涨跌。2)流动性偏好利率理论利息的定义:是在一特定时期内放弃流动性的报酬,是放弃对货币的控制权的报酬。利率的决定与变动:利率取决于流动偏好与货币数量相均衡的水平;它的变动或是货币数量、或是流 动偏好,或是两者共同变动的结果。流动性偏好利率理论的特征:它是一个萧条 经济的理论;它与古典利率理论既有共同点也有不同点。3)可贷资金利率理论:认为利率决定于可贷资金的供给与需求均衡点。可贷资金的供给与需求供给主要有:当前储蓄;出售固定资产的收入;窖藏现金的启用;银行体系新创造的货币量。需求主要有:当前投资;固定
21、资产的重置与更新;新增的窖藏现金量。利率的变动与决定:利率由可贷资金的总供给曲线(Fs)和总需求曲线(Fd)的均衡点决定。IS-LM曲线分析模型:认为只有在储蓄与投资、货币供应与货币需求同时相等,即在商品市场和货 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的条件下,收入与利率同时被决定时,才能得到完整的、能使利率得到明确决定的利率 理论。第五节 利率的风险结构和期限结构一、利率的风险结构应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的概念和理解的问题1)利率的风险结构定义:是指相同期限的债券不同利率水平之间的关系,反映了债券所承担的信用风 险的大小对其收益率的影响。2)利率的风险结构影响因素:违约风险:因为人们对风险的厌恶,当风险T,利率T;反
22、之,。流动性:因为人们对流动性的偏好,当流动性利率T;反之,。税收:税收T,对税前债券的利率T;反之,。二、利率的期限结构应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的概念和理解的问题1)利率的期限结构定义:是指具有相同风险及流动性的债券,其利率即收益与到期时间之间的关系。2)收益率曲线:主要有向上倾斜、水平、向下倾斜以及驼峰四种类型。 为推导出收益曲线,可运用公式:P=11 + I2+ I 3+ + I n + F1+r(1+r)2(1+r)3(1+r) n (1+r)n三、利率的期限结构理论:三种利率期限结构理论解释了期限不同债券的利率差别应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的概念和理解的问题1)预期理论预期理论的基本观点一一认为:长期利率等于债券到期日以前预期短期利率的平均值;(P96)预期理论的假定条件(P97)预期理论的内容(P98)如:(6%+7%+8%) 13=1%预期理论的缺陷(P98)预期理论主要解决为什么在正常情况下是向上倾斜的收益曲线,即预期未 来利率T ,但实际上未来利率也有可能J ,。2)流动性升水理论流动性升水理论的基本观点和内容一一认为:长期利率等于债券到期日之前未来短期利率预期的平均值加上该种债券由供求状况变化决定的期限和流动性升水;假如在今后5年里,1年期利率预期分别为 6%、1%、8%、9%和10%,由于投资者偏好持有短期债券, 这就意味着15年期债券应该有流动性升水,假定该升水分别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特许经营合同的终止协议
- 矿山提前关闭协议书范本
- 环卫法务合同协议书范本
- 美术机构签约协议书模板
- 油茶果收购合同协议模板
- 球队安全合同协议书范本
- 签订合同之后的补充协议
- 物流网点转让合同协议书
- 终止销售承包合同协议书
- 销售方怎样拟定合同协议
- 员工做法人协议书
- 情绪管理与冲突处理技巧
- 2026届高职单招考试大纲英语词汇(音标版)
- 污水处理厂光伏发电项目钢结构施工方案
- 2025年重庆发展投资有限公司及所属企业校园招聘9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店铺转让带技术合同协议
- 静脉采血规范指南新版
- 免疫接种冷链管理停电应急预案1
- 放射状角膜切开术并发症的长期随访研究-全面剖析
- 内衣类目测试题及答案
- 2025优化企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的指导意见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