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郭沫若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朱 德他是谁?杜甫杜 甫(712年770年)简介作者杜甫(712-770),字子美。世称“诗圣”,其诗是“诗史”。因曾居长安城南的少陵以西,故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官致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又有杜工部之称。有杜工部集。主要代表诗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春 望 “三吏”: 新安吏 潼关吏 石壕吏 “三别”: 新婚别 垂老别 无家别写作背景 这首诗歌写于736年,属于杜甫创作历程中的漫游时期。他2035岁时曾遍游中国的大江南北。望岳这组诗就是在他24岁时写成的。这组诗共三首,分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
2、(华山)。书上这首诗即东岳泰山,是现存杜诗中年代最早的一首,字里行间洋溢着青壮年杜甫那种蓬勃的朝气。这首诗荡气回肠,就让我们再体会一下吧!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岱(di) 了(lio) 曾(通“层”) 眦(z)凌(lng)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把握好诗歌的朗读节奏!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岳:此指东岳泰山,泰山为五岳之首,其余四岳为西岳:华山;北岳:恒山;南岳
3、:衡山;中岳:嵩山。2.岱宗:泰山亦名岱山或岱岳,在今山东省泰安市城北。3.夫:读。发音词,无实在意义,强调疑问语气。夫如何:怎么样4.齐、鲁:古代齐鲁两国以泰山为界,齐国在泰山北,鲁国在泰山南,即山东地区。原是春秋战国时代的两个国名,故后世以齐鲁大地代称山东地区。 5.青:指山色。 6.未了:不尽,不断。 7.青未了:指郁郁苍苍的山色无边无际,浩茫浑涵,难以尽言。 8.造化:这里指大自然。 9.钟:聚集。 10.神秀:天地之灵气。 11.阴阳:阴指山之北,阳指山之南。 12.割:夸张。此句是说泰山很高,在同一时间,山南山北判若早晨和晚上。 泰山到底怎么样啊?在齐鲁大地上,那清翠的山色没有尽头
4、。大自然把神奇秀丽的景色都聚集在泰山,山南山北的天色被分割成一明一暗两部分。看着层出不穷的云雾不禁心胸激荡,我睁大眼睛目送归鸟入巢。我一定要登上泰山的最高峰,到那时在上面俯视众山,众山都会显得矮小。 1 、诗题为望岳,全诗没有一个望字,但句句写向岳而望,而且角度有别,试做分析。2 、 杜甫眼中的泰山有何特点?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3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理解诗歌! 远望 近望望 细望 俯望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1 、诗题为望岳,全诗没有一个望字,但句句写向岳而望,而且角度有别,试做分析。远望绵延不尽 参天耸立
5、近望神奇秀丽 巍峨高大泰山之景细望幽深神秘 壮美巍峨想象中登泰山顶所望之景诗人的感受 杜甫眼中的泰山有何特点?从那些地方可以看出?欣赏泰山美景日正出日已出 诗人热情地赞美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流露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尤其是最后两句,直抒胸臆,表现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这首诗也告诉我们,一个人要有不怕困难勇于吃苦的精神,要有敢于攀登人生顶峰的雄心壮志,要有藐视一切的英雄气概。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这首诗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绝唱,请赏析诗中的名句。1.炼字2.哲理美3.虚实相生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这是借齐鲁两地来烘托泰山那绵延不尽、
6、参天耸立的形象 。 “夫”是个虚词,首句意思只在“如何”(怎么样)上,加“夫”则惊奇、赞叹,也更强烈。泰山之北为故齐地,之南为故鲁地。“青”是泰山掩映的结果,“未了”,绵绵不尽之意。借齐鲁两地来烘托泰山那拔地而起、参天耸立的形象。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这是近望所见。上句写泰山的秀美,用的是虚笔。下句写泰山的高大,这是实写。 “钟”:拟人,把大自然写得有情有义。因为泰山的秀美实在一言难尽,不如只写造物主对泰山情有独钟。 “割”:山像一把硕大无比的刀把阳光切断,用夸张的手法突出山的高大巍峨、遮天蔽日的形象。形容泰山高与天齐。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诗人抓住这两个景物细节表达了心情的激荡和眼界
7、的空阔 。 这两句写诗人望岳所见,(泰山中天门以上时有云团浮现,或高或低,故谓之“层云”;鸟亦时常出没于山谷间,须睁大眼细望才能见。)表现了诗人对泰山向往之至,亟欲攀登的心情。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直抒胸臆,表现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富含哲理:人生进取如同登高望远一样,只有胸怀宽广高瞻远瞩的人,方能展望明天把握未来。 这是化用孔子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但用在这里却有深刻的含义:它不只是诗人要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也是诗人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会当凌绝顶”表达诗人登临泰山顶峰的决心、自信自励的意志和坚定豪迈的气概,使全诗的意境格外的雄阔高昂。“一览众山小”则
8、以虚拟的笔法,显示诗人高瞻远瞩和俯视一切的雄心。根据理解填空:诗中表现作者不怕困难,勇于攀登,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的诗句是。诗人直接赞美泰山风光秀美,巍峨高峻的诗句是。诗中集眼前之景,心中之情的诗句是当我们登上长白山顶,极目远眺,周围美景尽收眼底,我们不禁会回想起杜甫的那句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关“泰山”的诗句、成语、俗语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孔子泰山不让微尘,故能成其大; 河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深。 峨峨东岳高,秀极冲青天。 晋谢道韫 人心齐,泰山移 一叶幛目,不见泰山泰山压顶不弯腰 1.对这首诗理解不恰当的是( )A、“岱宗夫如何”句,作者用拟人手法把泰山比拟为一个顶天立地的大丈夫-“岱宗夫”。B、“造化钟神秀”句,意思是说泰山是天地间一切神奇、秀丽的结晶。“钟”是“聚集”的意思,一个“钟”字将大自然写得时分有情。C、“齐鲁青未了”句,是说在齐鲁广大区域内都能望见泰山的青色,以距离之远来烘托出泰山之高,别出心裁地写出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D、“阴阳割昏晓”中“割”字写出了泰山的高大,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A对望岳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诗人由实望泰山而产生登临意愿,于是想象登临泰山绝顶的景象和心理感受。B.诗的第二句,作者没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