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2/7/171第九章 交通安全 第一节 概 述 第二节 交通事故调查 第三节 交通事故分析 第四节 交通事故预测与交通安全评价 第五节 交通安全对策与措施 2022/7/172第一节 概述 自1886年第一辆汽车问世以来,全世界已有3000多万人死于交通事故,比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死亡人数还多1300多万人,超过第二次世界大战死亡人数的一半。据国际红十字会新月会1988年公布的资料,目前世界上每年约有50多万人死于交通事故,1500多万人受伤,甚至成为终身残废。 交通事故危害性,不仅反映在伤亡人数上,它在经济方面所造成的损失也是巨大的。据权威部门估计,交通事故总的损失约占国民经济的1%左右。
2、以年经济损失计,美国1993年为800亿美元,法国1978年为100亿法郎,日本为9000亿日元。我国采取低赔偿法计算的经济损失偏低,但直接经济损失1999年达到20亿人民币,而2001年突破了30亿元人民币的大关。如果按人口计,美国平均每人每年交通事故损失约合200美元。 交通事故涉及面很广,不仅涉及交通,公安部门,而且已成为一个全社会性的大问题。它涉及各个单位,部门,行业,几乎与全体市民都有密切关系。 一、交通事故定义、构成要素及现象 a、定义(国情、交通规则、交通管理规定、道路状况)交通事故是指车辆在道路上因过错或者意外造成的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事件。2022/7/173 b、构成要素
3、(7个,缺一不可) 、车辆 必须至少有一方使用车辆,包括机动车和非机动车,无车辆参与则不认为是交通事故! 、在道路上 必须允许社会机动车通行的地方,除道路外,还包括广场、公共停车场等用于公众通行的场所! 厂矿、企业、机关、学校、住宅区不算作道路! 、在运动中 至少有一方是在行驶或者停放过程中!停放,指停车的过程! 至少有一方车辆处于运动状态! 2022/7/174 、发生事态 即发生碰撞、碾压、翻车、坠车、爆炸、失火等其中的一种或几种现象。其他原因,如疾病造成的死亡则不属于交通事故! 、违章 没有违章行为而出现损害后果的事故不属于交通事故;有违章行为,但违章行为与损害后果无因果关系的不属于交通
4、事故。 、过失 即造成事态的原因是人为的,而不是人力无法抗拒的自然原因。 、有后果 交通事故必定有损害后果,这是构成交通事故的本质特征。 2022/7/175二、交通事故分类(大致有5种分类方法)1、按事故责任分类1)机动车事故;2)非机动车事故;3)行人事故2、按事故后果分类1)轻微事故;2)一般事故;3)重大事故;4)特大事故3、按事故原因分类1)主观原因造成的事故;2)客观原因造成的事故4、按事故对象分类1)车辆间的事故;2)车辆与行人的交通事故;3)重大机动车对非机动车的事故;4)车辆自身事故;5)车辆对固定物的事故5、按事故发生地点分类1)公路分为高速公路、一、二、三、四级公路五个等
5、级;2)城市道路可分为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四个等级2022/7/176 三、交通事故特点(如下5个特点) 1、随机性;2、突发性;3、频发性;4、社会性 5、不可逆性 四、人员伤亡鉴定及财产损失结算 1、人员伤亡鉴定(具体的鉴定要严格按照国家颁布的标准) 死亡:指当场死亡或者受伤后7天内抢救无效死亡的;重伤:a、肢体残废或毁容;b、丧失听觉、视觉或其他器官功能; c、其他对人身体健康有重大伤害的;轻伤:表皮挫伤、皮下溢血、轻度脑震荡等; 2、财产损失结算 指交通事故造成的车辆、财产直接损失折款,不含现场抢救,人身伤亡后处理,停工、停产、停业的间接损失。2022/7/1771996年主要
6、国家公路交通事故死亡率(人/万辆汽车)国家英国日本意大利加拿大美国德国法国巴西中国死亡率1.51.61.82.02.12.02.64.967.0 五、我国道路交通事故状况及事故特点(1)我国交通运输事业底子薄,基础较差,人口众多,道路少,管理水平低,因此交通事故率比较高。 2022/7/178(2)从我国19802006年交通事故状况图(下图)可以看出全国道路交通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和受伤人数呈上升态势,特别是死亡人数,升幅极大。中国近26年来的道路交通事故发展状况2005年2009年全国交通事故四项指数 年 份类 别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事故起数77万 66.7万5
7、6.7万45.1万37.9万死亡人数10.9万10.4万9.9万9.9万8.9万受伤人数56.2万49.4万45.1万46.9万43.2万经济损失33.2亿元33亿元27.7亿元18.8亿元14.9亿元2022/7/179 分类:交通事故涉及的对象:车与车、车与人、车与非机动车、其他 从交通方式、事故分类、死亡人数的构成来看,汽车造成的死亡人数占首位,摩托车次之。 从死亡事故的成因构成来看,驾驶员责任造成的死亡事故居首位,其次是行人和乘车人责任造成的死亡事故比重大。 从死亡事故肇事驾驶员驾驶年限构成来看,三年以上的驾驶员占首位,其次是三年以下驾龄的驾驶员和实习驾驶员。 从死亡事故肇事地区构成来
8、看,平直路比例最大,其次是十字路口。 从造成死亡事故的天气构成来看,晴天的比例最大,高达75。 车外事故率高;车外事故是指汽车与非机动车相撞,汽车撞行人等造成的事故。(3)我国交通事故分类2022/7/1710 城市道路交通事故的特点 1)左转弯事故;2)超车事故;3)直行事故;4)追尾事故;5)右转弯事故 山区公路交通事故特点(重大恶性交通事故70%以上发生在山区公路) 1)坡道事故;2)弯道事故;3)窄道事故; 干线公路交通事故的特点 1)超车事故;2)会车事故;3)停车事故; 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的特点 1)翻车和撞车事故多;2)雨、雪、雾天气事故多;3)停车事故多; 4)行人或其他动物翻越
9、栏杆,横穿公路事故多;(4)我国交通事故地域特点2022/7/1711六 、 道路交通安全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对象一、道路交通系统及其安全指令运动外界信息车辆驾驶员道路环境 道路交通系统是一个由人、车、路构成的动态系统。 1、人、车、路被称为道路交通系统的三要素!2022/7/17122、各因素对事故影响的因素原因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单纯路324单纯人576567单纯车224路和人372424人和车644路和车111人、车、路共同313 从表中可以看出,与人有关的原因占93%94%,与车有关的占8%12%,与道路有关的原因占28%34%,这表明人是事故的关键因素,同时也可以看出,虽然
10、唯一由道路环境因素引发的道路交通事故所占比例较少,但是与道路环境因素有关的道路交通事故所占比例也较高。2022/7/1713第二节 道路交通事故调查事故现场与现场勘查事故技术分析事故处理2022/7/1714一 、事故现场与现场勘查 1.事故现场 (1)事故现场定义 是指发生交通事故后的车辆、伤亡人员以及与事故有关的物品、痕迹等所处的路段或地点等空间场所。 道路交通事故现场的客观存在,是判定事故过程的依据,它对分析事故原因,认定事故责任,进而依法正确处理交通事故,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022/7/1715(2)事故现场分类 1)原始现场 没有遭遇到任何改变和破坏的现场 原始现场保留着与事故
11、过程一一对应的各种变化形态,能真实反映出事故的细节和后果,是分析事故过程和原因最有力依据。 2)变动现场 一般正常情况下改变现场状况的主要原因有如下几个方面: 为将伤者送医院抢救;执行任务的消防、救护、警备、工程救险车以及首长、外宾、使节乘坐的汽车;由于风吹、雨淋、日晒、下雪等天气影响及围观群众或事故当事人的不慎,导致现场痕迹的消失、被破坏一部分或大部分;一些主要交通干道或城区繁华地段发生道路交通事故,造成交通堵塞,需立即排除,因而移动了车辆及其它物体。 2022/7/1716 、伪造现场 当事人为了逃避责任、毁灭证据或达到嫁祸于人的目的,有意改变或布置的现场。 伪造现场特征是:现象的表现不符
12、合事故发生的客观规律,物体的位置与痕迹形成的方向明显矛盾。 、逃逸现场 肇事人为了逃避责任驾车潜逃而导致现场变动,其性质与伪造现场相同。 、恢复现场 恢复现场是指在现场撤除后,根据现场调查笔录等材料重新布置恢复的现场。恢复现场一般都是根据事故分析或复查案件的需要而重新布置的。2022/7/1717 2.现场勘查的内容及程序 1、现场勘查的含义 现场勘查,是指用科学的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对交通事故现场进行实地验证和查询,并将得到的结果完整、准确地记录下来的工作。 2022/7/1718 、时间调查 时间调查是用以确定事故的时间坐标,以及与事故有关方面的时间关系,如有关车辆出车、中途停车或收车的时
13、间等。 、空间调查 调查事故发生地点、场所,以及车辆、物体、人体、尸体、牲畜、痕迹、散落物和道路设施等的位置及关系,用以确定事故各方相互运动的速度、路线、冲突点和部位等。 、身心调查 调查当事人的心理状态,身体与精神条件,以及生理方面对造成事故的影响因素等。 、后果调查 调查伤亡情况、致伤和致死的部位和原因、车辆损坏和物资损失情况。 、车辆与交通环境调查 调查车辆、道路、道路管理设施和自然条件对事故的影响等。2、现场勘查的内容2022/7/17193、现场勘查程序事故报告记录现场保护尽快赶赴现场现场勘查拆除现场采取应急措施现场勘查程序图现场视频1、2、32022/7/1720 三、现场勘查方法
14、 1)顺序调查: 即按照事故过程的先后顺序进行调查; 2)从中心(接触点)向外围调查: 适用于现场范围不大、痕迹及物体集中的现场; 3)从外围向中心调查: 适用于现场范围较大、痕迹及物体分散、中心不明确的现场; 4)分片、分段的调查: 适用于范围分散、散落物及痕迹凌乱的现场 5)从最容易受破坏的地方开始调查: 适用于痕迹、物体容易受自然条件(风、雨)或过往人、车破坏的现场。2022/7/1721 四、现场勘查项目 (一)痕迹检查 1)路面痕迹: 轮胎痕迹 a、胎印; 是一条与轮胎胎面宽度及花纹相似的连续印痕,可显示车辆的行驶轨迹和轮胎种类。 b、制动印迹; 滚动和滑动制动压印;纯滑移制动拖印;
15、两种印迹之和称为制动距离,据此可推算出车辆制动前的行驶速度。 c、侧滑印 车轮沿着垂直于轮胎转动平面的方向发生运动时,轮胎与路面间滑摩留下的痕迹称为侧滑印,碰撞侧滑印可显示出准确的碰撞地点,即接触点。2022/7/1722 搓划痕迹: 车上机件碰撞后着地搓划路面时留下的痕迹;搓划痕迹可用来判断接触点的位置及碰撞后车辆的运动过程。 2)车体痕迹: 凹陷状立体痕迹;孔洞状立体痕迹;粉碎性痕迹; 平面擦刮痕迹; 断裂或爆裂痕迹 对车体痕迹进行勘查,主要目的就是确定接触部位和接触状况,并为碰撞受力分析提供基础材料。 3)物体痕迹与散落物: 树木、电杆、碎片、泥土、油滴等或车上的物体机件 可根据抛落物体
16、运动规律推算出散落物的抛出速度,即车辆碰撞瞬间的速度。 v碰撞前车速(m/s);l散落物飞行距离(m); h散落物原位置高度(m);g重力加速度(9.8ms2)2022/7/1723(二)车辆检查 1)载货和乘员情况;2)操纵机构运用情况;3)安全装置技术状况;4)车辆结构特征;5)车辆使用性能;6)车辆破损情况(三)道路鉴定 对事故地点的道路及通行条件进行全面的检测,确定道路对事故的形成有无影响,包括道路几何参数与路面附着系数,路面障碍物类型、尺寸和位置以及现场交通设施调查等。(四)当事人身体状况检查 主要检查当事人是否酒后驾车、是否处于疲劳状态及其疲劳程度、在事故前是否服用过某些药物。(五
17、)人体伤害鉴定 人体损伤的部位和程度,与事故的性质和原因有一定的联系,根据当事人身上的损伤情况,可判断其与车辆的接触部位、接触角度和接触状态。2022/7/1724 五、现场勘查记录 (一)现场摄影 1)现场摄影的分类: 方位摄影 从远距离采用俯视角度拍摄现场的全貌和现场周围的环境情况,表明事故现场所处的位置以及与周围事物的联系,用以说明现场环境和有关人、车的行进路线,同时也反映出肇事的时间、气候等。 概览摄影 从中远距离采用平视角度拍摄整个现场,较方位摄影拍摄范围小。 中心摄影 指在较近距离拍摄交通事故现场中心、重要局部、痕迹的位置及与有关物体之间的联系的照相方式。 细目摄影 是指采用近距或
18、微距拍摄交通事故现场路面、车辆、人体上的痕迹及有关物体特征的照相方式 。照相机镜头主光轴与被摄痕迹面相垂直。 2022/7/1725 2)现场摄影的基本方法: 相向拍摄法 从相对的方向上的两个位置分别拍摄同一物体的两张照片,用以反映物体两个面上的状况。 十字交叉拍摄法 从四个方向向中央对一个物体拍摄四张照片,用以反映物体各个方向上的状况。 平行连续和回转连续拍摄法 将现场分段进行拍摄,然后再将各个照片拼接起来的一种拍摄方法。 比例拍照法 比例拍照法是根据照片来测定某些较小客体(物体或痕迹)的大小,或他们之间的距离而进行的拍摄法。 a、紧靠被拍摄物体,在同一平面,放一根或几根比例尺; b、胶片的
19、平面应当同悲摄物体的平面平行; c、镜头的光轴应当正对着被摄物体的中心;2022/7/17263)现场立体摄影: 立体相机照相负片照片立体测图仪图形输出设备固定架 照相工作完成后,即可在专车内或回到办公室后,冲洗出照片,选择合适的几对图片,用立体测量仪测量定点的位置,从而可以绘出事故现场平面图,完成整个现场勘察工作。 事故发生后,将安装有摄影测量系统的专用警车开至事故现场,从车身上方伸出机架,安装好摄影机对组合,按照勘察需要,选择合适的场景后,拍摄现场照片,完成现场部分的勘察工作。2022/7/1727(二)现场图线型名称线条宽度(毫米)用 途粗实线1道路、桥梁界线、建筑界线、建筑物轮廓线等中
20、实线1/2现场物体、车辆、尸体、制动印痕等细实线1/4路面尺寸界线、标高线、剖面线、中心线等点划线1/4路面分道线、切测线等波浪线1/4长距离图的省略线,断开线等引出线1/4加注说明 绘制正式现场图前一般要绘制现场草图。现场草图是根据现场调查程序,在现场边测量,边绘制,边注记,当场出图的现场示意图。成图质量受到限制,但是内容须完整,物体的位置和形状、大小、距离数字要准确,否则无法根据草图绘制比例图。 2022/7/1728(三)现场勘查笔录主要内容: 接到事故报告的时间;到达现场的时间;所见现场及环境情况;现场急救与保护措施;事故概况;参加勘查的单位和人员;勘察的组织与分工;勘查的对象与步骤;
21、勘查中发现的情况;采集和保全物证的名称和数量;目的及意义: 现场勘查笔录是以文字记述的方法,反映现场勘查过程、现场状况、现场图和现场照片中未表达清楚的各种事故情况,是一种重要的法律证据。2022/7/1729第三节 交通事故分析 交通事故是一种随机现象,即偶然现象。不过偶然性常寓于必然性之中,大量的交通事故的发生总有其必然的规律存在。为求得其内在规律,就需要通过大量数据的整理,统计和分析可以求得发生交通事故的规律,从而找到发生事故的原因,明确事故多发地段,制定防止和治理事故的措施,并利用某些数学方法,探求预测产生事故的预测模式。 交通事故统计分析工作,是交通管理中一项专业基础工作,其质量的高低
22、,往往影响到交通管理工作的成败,除对道路交通安全的治理与预防中起到其应有的作用外,还对城市与区域发展规划,道路设计建设等方面,均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2022/7/1730 一、.交通事故统计的基本方法 交通事故统计的依据是大量的事故档案及有关资料。统计分析方法一般有静态法与动态法。所谓静态法是不计时间因素在内的各项数列的统计法。而动态法则与之相反。是考虑时间因素的数列统计方法。此两类方法所采用的基本方法都是绝对数值法,相对数值法和平均数值法。 (1)静态法 1)绝对值法 计算各有关综合指标的基础数据,必须准确,否则在此基础上的进一步统计与分析均失去实际意义。事故中的发生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和
23、直接经济损失数等就是这类基础数值。 2)相对值法 它是两个有关指标值之比,常用百分比表示,以便表明和分析事故中有关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使之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中具有可比性。如事故死亡人数与汽车保有量之比,事故死亡人数/万车,及伤,忘人数与交通量和行驶里程之比,伤,亡人数/亿车或伤,亡人数/亿车km等。 3)平均值法 用与同类指标进行平均,常用的是算术平均值,用作分析整体数量变化的规律,如计算某条路,某时期中发生的事故数,死亡人数等的平均值,有时需采用加权平均值。2022/7/1731 (2)动态法 用以反映交通事故发展变化的过程与趋势,就是把一定时间间隔的统计指标按时间顺序构成的数列。由于利用的
24、指标不同,动态数列的种类与意义也不同,一般分为平均水平,增长量,发展速度和增长速度。 1)平均水平 动态数列的各个时期的计算指标的平均值,如年平均事故数,月平均事故数,平均死亡数,年平均事故率或死亡率等。 2)变化量 指在一定时期内交通事故有关指标的变化量,可分为逐期变化量,阶段变化量和累计变化量。当计算值为“+”时为增长,为“-”时为减少。如计算期数量和前期数量之差,表明单位时间增长的绝对数,当以计算期数量与某固定基准数的差,则为累计变化量,一般是以数列的最初水平为固定基准数。 3)发展速度 指相对于某计算期或基础期的某些指标的比值,常以百分比表示,以表明交通事故发展变化的程度及速度。当计算
25、值为“+”时说明上升,为“-”时说明下降。 4)增长速度 5)平均发展速度 6)平均增长速度2022/7/1732 二、交通事故的分布 道路交通事故在时间,地域交通方式与车种等各领域内的分布是随即的,但对一定路段,路口与一定时间仍有一定的内在规律。因此,在交通事故研究中不能忽略对交通事故分布的研究。这对于防止与减少事故的发生和采取防护与管理措施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是设置防护措施的重要依据。 (1)交通事故在一年的不同季节,不同月份,不同周日或一天的24小时内的分布,除特殊情况外或路网变化外具有相当的稳定性。 交通事故率的大小,一般是随交通运输量,车辆保有量,交通密度的增长而出现上升趋势
26、,但同交通管理,交通秩序,社会秩序,人民的法律观念,道路建设与管理水平有密切关系。2022/7/1733 (2)交通事故在城市与各类道路上的分布 就交通事故发生的地点,区域或城乡间的分布比重而言,固然与交通量的大小,交通管理的力度有关,但还有其它各种因素,如道路规划设计的质量,交通环境,社会情况等有关,掌握交通事故空间分布可以突出重点,有利于加强交通事故和预防工作。 (3)交通事故在不同线形路段上的分布 近年来我国公安交管部门统计了各种线形上的道路交通事故,其中,平直路段的事故起数,死亡,受伤人数与直接经济损失均占各线形事故总数的86。07%,81。45%,82。25%与82。38%,使人看起
27、来平直路段上发生事故特多。其实,这里有个原因,就是平直路段的比重大,所以缺乏可比性,最好能在统计事故的同时,统计各类线路长度,然后采用单位长度路段上的事故分布。图9-5表示不同线形道路上死亡人数的分布。 (4)事故在不同交通方式与车种间的分布 在同一地区的一定时间内,交通事故在各交通方式及车种间的分布也有一定的规律性,虽不是一成不变,但在一定时间内其变化范围不是很大,图9-6与图9-7给出了1999年不同交通方式与各种机动车交通事故中肇致死亡人数的分布比重,而1998年机动车非机动车与其它车种分别为85。4%,5。6%与8。3%及不详占0。7%,虽时隔一年但相差很小。这两组数据都是据全国各地统
28、一汇总所得出的分布,故其中非机动车所占比重显的很小,如就城市范围单独分析则非机动车的比重可能要大些。 2022/7/1734 (5)交通事故在各类人员中分布 根据全国1998年与1999年的交通事故统计资料汇编提供的34类人员伤亡登记,选择其事故比重大的归并为常见的9类,列表9-10中,以1998年为例,其中占比重大的为农民占24。11%,工人占20。25%。再次为离退休人员,待业人员占19。44%,1999年同1998年相比相差不大。 (6)交通事故在不同年龄人员中的分布 交通事故在不同年龄人员中的发生的几率在一定环境条件下,从统计角度看亦有一定的规律性,表9-11为1998年与1999年全
29、国交通事故中受伤与死亡统计数据,整理归并而成,1998年与1999年死亡与受伤人数总量分别为78067人,222721人与83529人,286080人,虽时隔一年且总量增大很大,而次数与所占比重均非常接近,老年人的死亡与比重稍有增加,青少年的次数与比重稍有减少,这是符号实际的,因老年人口所占比重增加,青少年人口稍有减少所致。再将1999年伤亡人员在各年龄段的分布比重绘于图9-8可明显看出伤亡人员集中在20-50岁的年龄段,死亡占总数的63。24%,受伤人员占总数的74。84%。 (7)交通事故在不同性别人员中分布 据1999年全国交通事故统计汇编57页死亡人员中男性占77。21%,女性占22,
30、79%,受伤人员男性占78。47%,女性占21。53%,而交通事故肇事人员中男性比重更大。表9-12为全国道路交通事故肇事统计,其中男性事故起数,死亡,受伤与直接经济损失,在事故总量中分别占99。71%,95。14%,96。14%与97。48%,均占95%以上。回顾1998年,此四项指标分别为94。9%,94。3%。95。24%与97。27%亦基本上为95%以上。且从发展趋势来看,1999年男性比重还稍大于1998年。2022/7/1735三交通事故的统计分析 交通事故的统计分析,一般分为绝对事故分析和相对事故率分析。 1.绝对数事故数法 以事故的绝对次数,死亡,受伤人数三项指标来衡量每年或每
31、月,每周于不同地区,范围或不同路段与交叉口的事故情况。亦有以时间为横坐标,死亡人数为纵坐标,以反映事故发展的总趋势。 2.相对事故率法 3.严重性计算 交通事故中死亡,受伤和财产损失的严重程度是不相等的,对不同地区不同的死,伤,财产损失的统计量很难进行统一比较,故实际分析是一般以财产损失为参考标准,对一个死亡或受伤人员所造成的损失换算为相当的经济损失费用数,然后将死亡,受伤统一换算成财产损失,这样不同类型,不同性质的各类交通事故可以统一换算成经济损失费用。在我国这方面的研究开展,一个死亡人员,轻伤,重伤人员如何统一换算成损失费用尚有待进一步研究。2022/7/1736四交通事故的成因分析 所谓
32、交通事故的成因分析,系指造成交通事故的各种原因与因素。造成交通事故的原因有各种各样,造成事故的因素亦非单一。一起交通事故往往包含着多种事故因素,因此,研究交通事故的成因,必须从多方面分析,分清什么是重要因素,什么是次要因素,那些是直接原因。哪些是间接原因,哪些是主观因素,哪些是客观因素。2022/7/1737 1.交通事故案例分析是对某一起具体的交通事故所作的分析,其目的是分析该起事故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以便查明事故经过,为分清当事人责任和依法处理事故打下基础。 案例分析的方法有故障树分析法,因果分析图法和技术分析法。2022/7/1738(1)故障树分析法2022/7/17392022/7
33、/1740(2)因果分析图法(鱼刺法)翻车事故货物驾驶员道路环境固定不良偏移车速过快处置不当制动过猛判断过迟小雨路滑视线不良处置不当 定性的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将事故的各种大小原因客观、全面的分析出来!2022/7/1741 (3)交通事故技术分析(又称为再现分析),是以事故现场上的车辆损坏情况、停止状态、人员伤害情况和各种形式的痕迹等为依据,参考当事人和目击者的陈述,应用数学、力学和工程学原理,对事故发生的全部经过做出推断的过程,属定量分析方法,是事故案例分析的最主要方法。 2022/7/1742(4)肇事车速分析方法 1)根据制动印迹长度推算制动车速 汽车制动时,当车轮制动器的制动力大于轮
34、胎与路面的附着力时,汽车将沿着行驶方向在路面上滑移。此时,汽车所具有的动能将主要消耗于车轮与路面之间的摩擦,考虑到道路纵坡的影响,依据功能原理得:m _汽车质量(kg)v _汽车制动滑移前的车速,即制动车速(m/s) _轮胎与路面的附着系数i_道路纵坡坡度g_重力加速度(9.81m/s2)(m/s)(km/h) S制动印迹?2022/7/1743 2)、借助抛落物体推算碰撞车速 车辆碰撞瞬间,车体上易碎构件或物体可能碎裂、松脱并受惯性力的作用向车辆行驶方向抛出,此时,如果测出抛落物体的飞行距离和它原来在车辆上的位置高度,则可根据抛物体的运动规律来推算车连过在碰撞瞬间的车速,即碰撞速度。LHvc
35、、Vc :碰撞车速(m/s)、(km/h);H:抛落物原位置高度(m);L:抛落物飞行距离(m);g:重力加速度(9.81m/s2)(m/s)(km/h)2022/7/1744 当无法或不能准确地判断碰撞接触点的位置时,还可以利用车辆上不同高度处抛落物体的不同落地位置推算碰撞速度。L1H1LL2c(km/h) Vc:碰撞车速(km/h); L:风挡玻璃与车等散落的距离差(m); C:汽车风挡与车灯间的水平距离(m); H1、H2:破碎风挡与车灯在车上的原始高度(m);H22022/7/1745 3)有碰撞的制动车速推算 在很多情况下,车辆在制动滑移过程即发生了碰撞,此时,车辆制动前的车速称之为
36、有碰撞的制动车速;若碰撞后车辆不再运动,则依据功能平衡原理有:Va、Vc:分别表示有碰撞的制动车速和碰撞车速;(m/s)(km/h)2022/7/17469-4 交通事故预测与交通安全评价 一、交通事故预测的含义 1.预测的涵义: 交通事故预测是对交通事故未来的情况进行估计和推测,它是通过对交通事故的过去和现在状态的系统分析,并考虑相关因素的变化,而对交通事故未来状态描述的过程。 2.预测的要求: 1)科学 交通事故预测是科学的判断和推测。必须依据交通事故的变化的规律,选择预测技术、依据充分、真实和准确的信息,保证预测模型准确和具有一定的预测精度。 2)准确 准确性是要求预测结果应有与预测技术、时间范围相适应的精度,使预测误差限定在规定范围内。 3)简明 预测技术和模型应简单明了、思路清晰、能反映交通事故的发展变化趋势,较强的说服力。 4)适用 计算模式与指标,须便于采集计算,易于使用,并能适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灯店的合作协议合同范本
- 海关委托合同协议书范本
- 终身合同要求签考核协议
- 精准扶贫保底分红协议书
- 珠宝铺出租转让合同范本
- 防水教学楼楼顶合同协议
- 潍坊考研辅导机构协议书
- 火化炉产品购销合同范本
- 渠道合作协议的合同范本
- 阿克苏场地租赁合同范本
- 汽车保险业务投保与核保培训
- 2022年11月四川省监狱管理局度凉山监狱、金堂监狱公开考试转任30名公务员(人民警察)参考题库+答案详解
- 妇科门诊工作流程
- 钢筋加工厂安全教育培训
- 学校章程样稿
- 2023年三亚五指山市政务中心综合窗口人员招聘笔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GB 11122-2006柴油机油
- GA/T 458-2021居民身份证质量要求
- 宁夏大学2023年808文学基础与写作考研真题(回忆版)
- 风险分级管控责任清单(公路改扩建工程)
- 市政道路雨污水管道工程施工技术详细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